CN106151355B - 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1355B
CN106151355B CN201610742854.6A CN201610742854A CN106151355B CN 106151355 B CN106151355 B CN 106151355B CN 201610742854 A CN201610742854 A CN 201610742854A CN 106151355 B CN106151355 B CN 1061513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adjustment device
piston rod
adjusting set
damping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428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51355A (zh
Inventor
肖平
江民
高洪
时培成
胡红生
凤志民
韩利敏
王勇
张荣芸
潘道远
唐冶
王建平
刘桂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angyu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Xuzhou Golden Beach Machine Tool Accessorie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7428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13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1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1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51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1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8/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e.g. variability, frequency-dependence
    • F16F2228/06Stiffness
    • F16F2228/066Variable stiffnes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包括可旋转的设置于电流变阻尼器的活塞总成内部且用于调节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的节流孔数量的第一阻尼片和第二阻尼片、与第一阻尼片连接的频率阻尼调节装置以及与第二阻尼片连接的振幅阻尼调节装置。本发明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在活塞总成内设置第一阻尼片和第二阻尼片,通过第一阻尼片和第二阻尼片调节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下的节流孔的数量,从而使得阻尼器的阻尼力也得到改变,达到调节阻尼的目的。

Description

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悬架系统中应用的电流变阻尼器主要有三种结构:单杆单缸结构、双杆双缸结构以及旋转结构。这三种结构的电流变阻尼器都能根据不同路况通过改变自身阻尼力大小来改善汽车的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但都不能很好的根据悬架振幅来调节阻尼力大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电流变阻尼器工作时,仅仅为了快速消耗振动能量,没有考虑悬架振幅特点(小振幅频率快,大振幅频率慢),这会造成阻尼器工作时产生热量,进而会影响内部的电流变液性能,使悬架系统工作性能达不到最佳。因此需解决电流变阻尼器不能根据悬架的不同振幅而导致工作性能以及冷却、增大阻尼器调节范围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目的是实现阻尼器的阻尼力可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电流变阻尼器包括缸筒、活塞总成和活塞杆,活塞总成具有让电流变液通过的多个节流孔,所述阻尼调节装置包括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活塞总成内部且用于调节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的节流孔数量的第一阻尼片和第二阻尼片、与第一阻尼片连接的频率阻尼调节装置以及与第二阻尼片连接的振幅阻尼调节装置。
所述频率阻尼调节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且与所述第一阻尼片连接的第一调节套和与第一调节套连接且用于提供使其旋转的驱动力的第一动力产生组件。
所述第一阻尼片设置多个,且多个第一阻尼片在所述第一调节套上为沿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第一动力产生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机、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调节套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为圆柱齿轮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的主动齿轮通过长度可调节的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该机构连接,第二传动机构的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调节套连接。
所述第一动力产生组件还包括第一信号采集机构,该第一信号采集机构包括信号齿轮、与信号齿轮同轴连接的棘轮、套设于活塞杆上的固定套、可旋转的设置于固定套上且用于拨动棘轮旋转的齿指和用于检测信号齿轮转速的转速传感器。
所述振幅阻尼调节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且与所述第二阻尼片连接的第二调节套和与第二调节套连接且用于提供使其旋转的驱动力的第二动力产生组件。
所述第二动力产生组件包括可旋转设置的摇臂、与摇臂的一端连接的驱动器和与摇臂的另一端连接的半圆柱齿条,所述第二调节套的外表面设有与半圆柱齿条啮合的外螺纹。
所述振幅阻尼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信号采集机构,该第二信号采集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塞杆下方的缓冲弹簧和用于检测活塞杆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
所述活塞总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活塞半部和第二活塞半部以及与第二活塞半部和所述活塞杆连接的第三阻尼片。
本发明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在活塞总成内设置第一阻尼片和第二阻尼片,通过第一阻尼片和第二阻尼片调节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下的节流孔的数量,从而使得阻尼器的阻尼力也得到改变,达到调节阻尼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电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阻尼器本体的剖视图;
图3是活塞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第一调节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调节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调节套、第二调节套与活塞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阻尼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频率阻尼调节装置与活塞杆的装配图;
图9是第一信号采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传动轴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振幅阻尼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振幅阻尼调节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第二信号采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电磁阀的结构简图;
图15是第二套图的受力图;
图中标记为:
1、缸筒;
2、活塞杆;
3、活塞总成;31、第一活塞块;32、第一侧壁;33、第二活塞块;34、第二侧壁;35、节流孔;36、第三阻尼片;
4、频率阻尼调节装置;41、第一调节套;42、第一主动齿轮;43、第一从动齿轮;44、第二主动齿轮;45、第二从动齿轮;46、电动机;47、第一轴体;48、第二轴体;49、第一支架;410、棘轮;411、信号齿轮;412、转速传感器;413、齿指;414、固定套;415、第一底座;416、导线;
5、振幅阻尼调节装置;51、第二调节套;52、第二底座;53、支座;54、摇臂;55、半圆柱齿条;56、驱动器;57、缓冲弹簧;58、位移传感器;59、第三底座;510、液压泵;511、销轴;512、电磁阀;513、储液箱;514、第一油孔;515、第二油孔;
6、第一阻尼片;7、第二阻尼片;8、第一端盖;9、第二端盖;10、密封圈;11、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为采用本发明的阻尼调节装置的一种电流变阻尼器,其包括缸筒1、活塞杆2、活塞总成3和本发明的阻尼调节装置。缸筒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筒体,缸筒1内部中空部分为储存有电流变液的圆柱形的内腔体。活塞总成3设置于缸筒1的内腔体中,活塞总成3并具有让电流变液通过的多个节流孔35。活塞杆2设置成贯穿缸筒1和活塞总成3,且与活塞总成3连接。本发明的阻尼调节装置包括可旋转的设置于活塞总成3内部且用于调节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的节流孔35数量的第一阻尼片6和第二阻尼片7、与第一阻尼片6连接的频率阻尼调节装置4以及与第二阻尼片7连接的振幅阻尼调节装置5。
具体地说,如图2和图3所示,缸筒1内的活塞总成3设有一个,活塞总成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活塞半部和第二活塞半部以及与第二活塞半部和活塞杆2连接的第三阻尼片36,活塞总成3内部具有容纳第一阻尼片6、第二阻尼片7和第三阻尼片36的空腔。第一活塞半部包括第一活塞块31和与第一活塞块31连接的第一侧壁32,第一活塞块31为圆形块状结构,第一侧壁32为圆环形结构,第一侧壁32的外直径与第一活塞块31的外直径大小相等且两者为同轴固定连接。第一活塞块31的中心处具有让活塞杆2穿过的圆形通孔,节流孔35在第一活塞块31上以第一活塞块31的轴线为中心线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节流孔35并为沿第一活塞块31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第二活塞半部的结构与第一活塞半部的结构基本相同,第二活塞半部包括第二活塞块33和与第二活塞块33连接的第二侧壁34,第二活塞块33为圆形块状结构,第二侧壁34为圆环形结构,第二侧壁34的外直径与第二活塞块33的外直径大小相等且两者为同轴固定连接,第一活塞块的外直径与第二活塞块33的外直径大小相等且两者相平行,第一侧壁32的一端与第一活塞块31连接,第一侧壁32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34的端部固定连接,将活塞总成3的内腔封闭。第二活塞块33的中心处具有让活塞杆2穿过的圆形通孔,节流孔35在第二活塞块33上以第二活塞块33的轴线为中心线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节流孔35并为沿第二活塞块33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而且第一活塞块31上的各个节流孔35分别与第二活塞块33上的一个节流孔35为同轴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阻尼片36为设置于活塞总成3的内腔中的扇形薄片,第三阻尼片36且以活塞总成3的轴线为中心线在活塞总成3的内部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各个第三阻尼片36的一端与活塞杆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壁34的固定连接,即在活塞总成3的轴向上,第三阻尼片36分布在第一活塞块31与第二活塞块33之间,第三阻尼片36与第一活塞块31和第二活塞块33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个第三阻尼片36之间在周向上具有空隙,该空隙与第一活塞块31和第二活塞块33上的节流孔35连通且形成让电流变液通过的阻尼通道,阻尼通道使缸筒1的内腔体中的上腔室和下腔室能够连通。由于形成的阻尼通道的开度较小,电流变液在流经阻尼通道时,阻尼通道会产生阻尼效果。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第一阻尼片6位于由第一侧壁32包围形成的圆环形腔体中,第二阻尼片7位于由第二侧壁34包围形成的圆环形腔体中,第一阻尼片6和第二阻尼片7分别位于第三阻尼片36的一侧,第一阻尼片6和第二阻尼片7与第三阻尼片36的形状基本相同,也为扇形薄片,第一阻尼片6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一活塞块31的圆形内壁面和第三阻尼片36贴合,第二阻尼片7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二活塞块33的圆形内壁面和第三阻尼片36贴合,第一阻尼片6和第二阻尼片7分别可以遮盖第一活塞块31和第二活塞块33上与位于相邻两个第三阻尼片36之间的空隙位置对齐的节流孔35,控制此位置处的节流孔35的开闭和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的节流孔35的数量,进而实现阻尼通道开度大小的调节。
如图4和图7所示,频率阻尼调节装置4包括套设于活塞杆2上且与第一阻尼片6连接的第一调节套41和与第一调节套41连接且用于提供使其旋转的驱动力的第一动力产生组件。第一调节套41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圆管状构件,第一调节套41从第一活塞块31上的中心处穿过并插入活塞总成3内部,第一调节套41的一端与第一阻尼片6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缸筒1外侧且该端与第一动力产生组件连接。第一动力产生组件产生驱动力,使第一调节套41在活塞杆2上能够旋转,第一调节套41带动第一阻尼片6同步旋转,进而可以调节第一阻尼片6的位置,实现阻尼通道开度大小的调节。
如图7至图9所示,位于阻尼器本体外侧的第一动力产生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机46、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以及第一底座415,第一底座415与缸筒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一调节套41连接。电动机46设置于第一底座415上,第一传动机构为锥齿轮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为圆柱齿轮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42和第一从动齿轮43,第一主动齿轮42设置于电动机46的电机轴上,第一从动齿轮43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一底座415上,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44和第二从动齿轮45,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二主动齿轮44通过长度可调节的传动轴与第一从动齿轮43连接,第二从动齿轮45固定设置于第一调节套41上。电动机46运转,产生的动力经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传递至第一调节套41,使第一调节套41旋转,进而使第一阻尼片6旋转,进行位置的调节。
如图7至图10所示,传动轴为可伸缩的构件,传动轴的长度方向与缸筒1的轴线相平行,传动轴是由第一轴体47和第二轴体48组成,第二轴体48套设于第一轴体47上,第二轴体48内部具有让第一轴体47插入的方形孔,第一轴体47插入方形孔中的部分为横截面呈方形的滑动部,方形的滑动部插入方形孔中,可以避免第一轴体47相对于第二轴体48进行转动,确保第一轴体47和第二轴体48仅能沿长度方向做相对直线移动,实现传动轴长度的调节。第二轴体48的下端与第一从动齿轮43连接,第二主动齿轮44设置于第一轴体47上,传动轴使第一从动齿轮43和第二主动齿轮44同步旋转。由于第一调节套41在活塞杆2上仅能转动,因此第一轴体47的上端通过第一支架49与活塞杆2连接,第一支架49横置在第二传动机构的上方,第一支架49的一端套设于活塞杆2上,第一支架49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一轴体47上,第一轴体47和活塞杆2相对于第一支架49仅能旋转,因此活塞杆2在沿轴向移动时,可以通过第一支架49带动第一轴体47同步做直线运动。
如图9所示,第一动力产生组件还包括第一信号采集机构,该第一信号采集机构包括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一底座415上的信号齿轮411、与信号齿轮411同轴连接的棘轮410、套设于活塞杆2上的固定套414、可旋转的设置于固定套414上且用于拨动棘轮410旋转的齿指413和用于检测信号齿轮411转速的转速传感器412。固定套414与活塞杆2固定连接,齿指413的旋转中心线与活塞杆2的轴线相垂直且与棘轮410和信号齿轮411的轴线相平行,转速传感器412和电动机46与控制器连接。齿指413是通过销与固定套414连接的,而且固定套414上具有限制齿指413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当活塞杆2带动固定套414朝向接近缸筒1的方向移动时,此时齿指413呈朝向固定套414外侧伸出的状态且齿指413的长度方向与固定套414和活塞杆2的轴线相垂直,齿指413的端部与棘轮410接触,从而可以拨动棘轮410旋转。在齿指413与棘轮410分离后,活塞杆2带动固定套414朝向远离缸筒1的方向移动时,当齿指413移动至与棘轮410接触时,齿指413会朝向活塞杆2翻转,此时齿指413不会使棘轮410转动,直至下一次活塞杆2带动固定套414再次朝向接近缸筒1的方向移动时,齿指413才会再次拨动棘轮410朝同一方向旋转。
当有振动时,活塞杆2上下振动,固定套414及其上的齿指413也随之上下运动,齿指413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依次与棘轮410的轮齿啮合,从而驱动棘轮410转动。棘轮410与信号齿轮411固定在同一轴的两端,进行同步旋转,信号齿轮411的转速通过转速传感器412进行测量,转速传感器412再将信号齿轮411的转速作为输入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信号齿轮411转速的大小控制电动机46的运动方向、转速以及工作时间(控制器将根据齿轮不同的转速即活塞杆2不同的振动频率控制电动机46旋转的运动方向、转速以及工作时间,最终使第一阻尼片6转动不同角度),电动机46驱动第一主动齿轮42运动,第一主动齿轮42带动第一从动齿轮43运转,第一从动齿轮43通过传动轴带动第二主动齿轮44运转,第二主动齿轮44带动第二从动齿轮45运转,进而通过第一调节套41带动第一阻尼片6旋转,通过第一阻尼片6遮挡活塞总成3上节流孔35,增加电流变液流通阻力,进而衰减振动。当出现振动时,阻尼器的振动频率高,信号齿轮411的转速就会变大,反之信号齿轮411的转速变小;通过转速传感器412测量的转速大小,控制器将会控制电动机46的运动方向、转速以及工作时间;当出现高频振动时,电动机46快速运动,通过传动机构快速推动第一调节套41转动,使第一阻尼片6迅速打开到最大角度,进而遮住最多的节流孔35,快速消耗振动能量;当振动频率逐渐减小时,电动机46将会反转减小阻尼片遮挡面积,当振动完全消失时,阻尼片复位。当没有振动时,第一阻尼片6与活塞总成3内的第三阻尼片36重叠。
如图2和图11所示,振幅阻尼调节装置5包括套设于活塞杆2上且与第二阻尼片7连接的第二调节套51和与第二调节套51连接且用于提供使其旋转的驱动力的第二动力产生组件。如图5所示,第二调节套51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圆管状构件,第二调节套51从第二活塞块33上的中心处穿过并插入活塞总成3内部,第二调节套51的一端与第二阻尼片7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缸筒1外侧且该端与第二动力产生组件连接。第二动力产生组件产生驱动力,使第二调节套51在活塞杆2上能够旋转,第二调节套51带动第二阻尼片7同步旋转,进而可以调节第二阻尼片7的位置,实现阻尼通道开度大小的调节。
如图11和图12所示,位于阻尼器本体外侧的第二动力产生组件包括第二底座52、设置于第二底座52上的支座53、可旋转的设置于支座53上的摇臂54、与摇臂54的一端连接的驱动器56和通过销轴511与摇臂54的另一端连接的半圆柱齿条55,第二调节套51的外表面设有与半圆柱齿条55啮合的外螺纹,销轴511的轴线和摇臂54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且与活塞杆2的轴线相垂直。半圆柱齿条55通过销轴511安装在摇臂54的端部,半圆柱齿条55的外表面上所设的齿与第二调节套51上的外螺纹完全啮合,半圆柱齿条55上下移动时能够驱动第二调节套51旋转一定角度(半圆柱齿条和第二调节套的配合传动与齿条驱动蜗杆机构类似,但半圆柱齿条与第二调节套啮合的螺纹升角必须大于摩擦角,防止两者运动过程中发生自锁,半圆柱齿条55驱动第二调节套51旋转的最大角度为第二阻尼片7完全打开的角度),进而使第二阻尼片7旋转,进行位置的调节。
如图15所示,半圆柱齿条与第二调节套在传动过程中,第二调节套啮合部分P点受力分析如下,齿条集中作用于套筒节点P处的法向载荷Fn可以分解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即圆周力Ft、径向力Fr和轴向力Fa
当不计摩擦力时,各力大小如下:
Ft=Fn cosαn sinθ (1)
Fa=Fn cosαn cosθ (2)
Fr=Fn sinαn (3)
M=Ftr (4)
Fn为齿条集中作用于第二调节套上的节点P处的法向载荷,单位:N;
Ft为圆周力,单位:N;
Fr为径向力,单位:N;
Fa为轴向力,单位:N;
f为摩擦系数;
fFn为摩擦力,可以分解为圆周力方向的摩擦力fFncosθ与轴向的摩擦力fFnsinθ,单位:N;
M为第二调节套的圆周力矩,单位:N*m;
αn为压力角,单位:rad;
θ为第二调节套上的外螺纹的螺旋升角,单位:rad。
当圆周力Ft产生的力矩大于圆周方向摩擦力距,半圆柱齿条驱动第二调节套旋转,即
M>frFncosθ (5)
半圆柱齿条与第二调节套运动过程中避免发生自锁,螺纹升角θ必须大于摩擦角β(β=arctan f),即
θ>β (6)
由(1)~(6)式可以得出半圆柱齿条与第二调节套运动的条件为:
注:压力角αn一般取
作为优选的,驱动器56为设置于第二底座52上的双作用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与第二底座52转动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2与摇臂54的端部转动连接,第二底座52的端部套设于活塞杆2上且第二底座52与活塞杆2之间相对位置固定,第二调节套51相对于第二底座52仅能旋转,活塞杆2在沿轴向移动时,可以带动第二底座52其其上的部件同步做直线运动。
如图11和图13所示,振幅阻尼调节装置5还包括第二信号采集机构,该第二信号采集机构包括第三底座59、设置于第三底座59上的缓冲弹簧57和设置于第三底座59上且用于检测活塞杆2的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58,缓冲弹簧57与活塞杆2为同轴设置,缓冲弹簧57夹在第三底座59与活塞杆2的端部之间,缓冲弹簧57用于对活塞杆2施加使其朝向远离第三底座59的方向移动的弹性作用力。位移传感器58与控制器连接,第三底座59与缸筒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位移传感器58主要是测量活塞杆2的端部与第三底座59之间的距离。
如图11、图13和图14所示,振幅阻尼调节装置5还包括设置于第三底座59上的液压泵510、电磁阀512和储液箱513,液压泵510的进油口与储液箱513连接,驱动器56为双作用液压缸,电磁阀512为二位四通电磁阀,液压缸的缸体上设有用于进出油的第一油孔514和第二油孔515,液压泵510的出油口与电磁阀512的进油口连接,电磁阀512的出油口与储液箱513连接,电磁阀512的另外两个工作口分别与液压缸的第一油孔514和第二油孔515连接,形成循环液压油路,液压泵510用于对驱动器56提供液压油,电磁阀512用于控制油路换向且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电磁阀512的开闭。
振幅阻尼调节装置5的工作原理如下:
位移传感器58主要是测量活塞杆2下端与第三底座59的距离,活塞杆2一个运动周期中最小距离作为控制器控制液压泵510的位移信号。这里我们规定活塞总成3在缸筒1中间位置为起点(第一阶段),活塞总成3从中间起点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第二阶段),活塞总成3再从最低点向上运动之中间位置(第三阶段),然后活塞总成3从中间位置向上运动至最高处(第四阶段),最后从最高处向下运动之中间位置(第五阶段),上述运动过程为活塞杆2(活塞总成3与活塞杆2是固定在一起的)的一个运动周期。每个周期通过液控制器比较每个阶段活塞杆2底部与第三底座59距离的大小,将最小的距离作为位移信号作为本周期位移信号。控制器先根据第一个周期的位移信号(即活塞杆2底部与安装底座的最小距离)以及位移信号的数值控制液压泵510泵油量,调节阻尼片开度,此后每个周期的位移信号都与上一个周期位移信号进行比较,通过判断其大小,来控制电磁阀512的打开方式,并根据两者差值大小改变液压泵510的泵油量,控制阻尼片的开度。如果本周期比上一周期位移信号要大,阻尼片开度相应减小,反之,阻尼片开度相应增大。
当没有振动时,第二阻尼片7与第三阻尼片36是重合的;当出现振动,活塞杆2运动第一个周期时,由位移传感器58检测的活塞杆2下端与第三底座59的距离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位移信号使液压泵510工作,液压油通过液压泵510流向电磁阀512,此时电磁阀a端通电,液压油经过电磁阀流向第一油孔514,液压油进入液压缸,液压缸伸长产生驱动力,进而使半圆柱齿轮驱动第二调节套51旋转,第二阻尼片7随之旋转打开,此时控制器使液压泵510停止工作,使第二阻尼片7保持打开状态,通过第二阻尼片7遮住节流孔35,增加电流变液流通阻力,进而衰减振动。此后活塞的运动周期,位移传感器58检测的位移信号与上一周期位移信号进行比较,如果本周期位移信号比上一周期位移信号要小,控制油路与第一周期相同,通过控制液压泵510泵油量增大阻尼片开度,并保持开度进入下一周期;如果本周期位移信号比上一周期位移信号要大,液压泵510控制器根据位移信号的数据启动液压泵510以及改变其泵油量,并控制电磁阀b端通电,使液压油经第二油孔515进入液压缸,使液压缸收缩,进而使半圆柱齿条55驱动第二调节套51反向旋转,使第二阻尼片7开度减小,液压泵510停止工作,第二阻尼片7保持该开度,使阻尼力减小。经多次调节,使振动消失,阻尼片复位。液压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振幅振动,使液压油流动量的不同,改变阻尼片的开度即其遮挡节流孔35的数量,以至于改变阻尼力,使振动逐渐消失。
作为优选的,第一阻尼片6设置多个,且多个第一阻尼片6在第一调节套41上为沿周向均匀分布。第二阻尼片7也设置多个,且多个第二阻尼片7在第二调节套51上为沿周向均匀分布。第一阻尼片6和第二阻尼片7的数量相等,第三阻尼片36的数量为第一阻尼片6和第二阻尼片7的数量之和,各个第一阻尼片6和第二阻尼片7分别用于在每相邻两个第三阻尼片36之间的空隙处起作用,第一阻尼片6、第二阻尼片7和第三阻尼片36的材质优选为泡沫金属。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第一阻尼片6和第二阻尼片7均设置两个,第三阻尼片36设置四个。第一阻尼片6和第二阻尼片7可以在活塞总成3的内腔中自由旋转。在不需要调节阻尼力时,两个第一阻尼片6与两个第三阻尼片36重叠在一起,两个第二阻尼片7与两个第三阻尼片36重叠在一起,从而不阻碍阻尼液流过节流孔35,当需要调节阻尼力时,第一阻尼片6和第二阻尼片7进行旋转一定的角度,遮挡节流孔35,使电流变液流通的节流孔35变少增大阻尼力,进而消耗振动能量。
如图1和图2所示,缸筒1的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一端盖8,另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二端盖9,第一端盖8和第二端盖9分别将缸筒1的一端封闭,而且第一端盖8的中心处具有让第一调节套41穿过的通孔,第二端盖9的中心处具有让第二调节套51穿过的通孔,活塞杆2穿过第一调节套41和第二调节套51且活塞杆2的两端分别伸出至第一调节套41和第二调节套51的外侧。第一端盖8和第二端盖9需分别通电,而且两个端盖中,当其中一个端盖均匀分布正电荷时,另一端盖均匀分布负电荷,从而可以在缸筒1的内腔形成电场。当没有振动时,第一端盖8和第二端盖9不通电,电流变液可以自由通过活塞总成3的节流孔35;当有振动时,第一端盖8和第二端盖9通电,两个端盖形成的电场随振动强度改变电场强度,使电流变液变粘稠,流过活塞总成3的节流孔35时具有阻力,电流变液内部以及与缸筒1内壁的摩擦产生热能,进而消耗振动能量。
当上述结构的电流变阻尼器用于汽车上时,活塞杆2的顶部安装在车架上,缸筒1与第一底座415和第二底座52安置在车桥上,工作时,活塞杆2通过底部的缓冲弹簧57的运动,可以与缸筒1产生相对运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电流变阻尼器包括缸筒、活塞总成和活塞杆,活塞总成具有让电流变液通过的多个节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装置包括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活塞总成内部且用于调节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的节流孔数量的第一阻尼片和第二阻尼片、与第一阻尼片连接的频率阻尼调节装置以及与第二阻尼片连接的振幅阻尼调节装置;
所述频率阻尼调节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且与所述第一阻尼片连接的第一调节套和与第一调节套连接且用于提供使其旋转的驱动力的第一动力产生组件;
所述第一动力产生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机、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一信号采集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调节套连接,第一信号采集机构包括信号齿轮、与信号齿轮同轴连接的棘轮、套设于活塞杆上的固定套、可旋转的设置于固定套上且用于拨动棘轮旋转的齿指和用于检测信号齿轮转速的转速传感器;
所述振幅阻尼调节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且与所述第二阻尼片连接的第二调节套和与第二调节套连接且用于提供使其旋转的驱动力的第二动力产生组件;
所述第二动力产生组件包括可旋转设置的摇臂、与摇臂的一端连接的驱动器和与摇臂的另一端连接的半圆柱齿条,所述第二调节套的外表面设有与半圆柱齿条啮合的外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套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圆管状构件,第一调节套插入活塞总成内部,第一调节套的一端与第一阻尼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缸筒外侧且该端与第一动力产生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片设置多个,且多个第一阻尼片在所述第一调节套上为沿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锥齿轮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设置于电动机的电机轴上,第一从动齿轮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一底座上,第一底座与缸筒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为圆柱齿轮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的主动齿轮通过长度可调节的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第二传动机构的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调节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与活塞杆固定连接,信号齿轮为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一底座上,齿指的旋转中心线与活塞杆的轴线相垂直且与棘轮和信号齿轮的轴线相平行;齿指是通过销与固定套连接,固定套上具有限制齿指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当活塞杆带动固定套朝向接近缸筒的方向移动时,此时齿指呈朝向固定套外侧伸出的状态且齿指的长度方向与固定套和活塞杆的轴线相垂直,齿指的端部与棘轮接触,以拨动棘轮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套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圆管状构件,第二调节套插入活塞总成内部,第二调节套的一端与第二阻尼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缸筒外侧且该端与第二动力产生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产生组件包括可旋转设置的摇臂、与摇臂的一端连接的驱动器和与摇臂的另一端连接的半圆柱齿条,所述第二调节套的外表面设有与半圆柱齿条啮合的外螺纹,半圆柱齿条通过销轴与摇臂的另一端连接,该销轴的轴线和摇臂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且与活塞杆的轴线相垂直,半圆柱齿条的外表面上所设的齿与第二调节套上的外螺纹完全啮合,半圆柱齿条上下移动时能够驱动第二调节套旋转一定角度,进而使第二阻尼片旋转,进行位置的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幅阻尼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信号采集机构,该第二信号采集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塞杆下方的缓冲弹簧和用于检测活塞杆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总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活塞半部和第二活塞半部以及与第二活塞半部和所述活塞杆连接的第三阻尼片。
CN201610742854.6A 2016-08-29 2016-08-29 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 Active CN106151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2854.6A CN106151355B (zh) 2016-08-29 2016-08-29 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2854.6A CN106151355B (zh) 2016-08-29 2016-08-29 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1355A CN106151355A (zh) 2016-11-23
CN106151355B true CN106151355B (zh) 2018-03-13

Family

ID=57343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42854.6A Active CN106151355B (zh) 2016-08-29 2016-08-29 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13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4456B (zh) * 2019-01-25 2020-03-06 吉林大学 基于电流变液的回转式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频率检验仪
CN110319142B (zh) * 2019-06-27 2020-11-03 江苏大学 一种自适应阻尼减振器的活塞阀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2807B1 (en) * 1999-04-23 2001-03-20 Avraham Y. Levi Speed controlling hydraulic dampener
CN101280817A (zh) * 2008-05-26 2008-10-08 重庆大学 可调阻尼减振器
CN201475233U (zh) * 2009-08-03 2010-05-19 常州昊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可调阻尼器
CN201547166U (zh) * 2009-09-10 2010-08-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变液减振器
DE102012204530A1 (de) * 2011-03-31 2012-10-04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Stoßdämpfer mit Dämpfungskraftsteuerung
CN104930109A (zh) * 2014-03-18 2015-09-23 长春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振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2807B1 (en) * 1999-04-23 2001-03-20 Avraham Y. Levi Speed controlling hydraulic dampener
CN101280817A (zh) * 2008-05-26 2008-10-08 重庆大学 可调阻尼减振器
CN201475233U (zh) * 2009-08-03 2010-05-19 常州昊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可调阻尼器
CN201547166U (zh) * 2009-09-10 2010-08-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变液减振器
DE102012204530A1 (de) * 2011-03-31 2012-10-04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Stoßdämpfer mit Dämpfungskraftsteuerung
CN104930109A (zh) * 2014-03-18 2015-09-23 长春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1355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0110B (zh) 电流变阻尼器
CN206175552U (zh) 电流变阻尼器
CN106246797B (zh) 一种磁流变液阻尼器
CN203926577U (zh) 磁流变液减震器
CN106151355B (zh) 适于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
CN207195534U (zh) 阻尼可调式减震器
CN107076247A (zh) 缓冲器
CN102729761A (zh) 悬架装置
CN203962837U (zh) 一种阻尼器及其阻尼减振系统
CN106122348B (zh) 适于液压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
CN110319142A (zh) 一种自适应阻尼减振器的活塞阀
CN103807344A (zh) 灵活交连减振器及交连悬架系统
CN106969090A (zh) 基于电磁调节的磁流变半主动与主动一体化扭转减振器
WO2015027684A1 (zh) 可调式橡胶减振器及具有其的车辆动力总成、车辆
CN105546037B (zh) 主动控制式惯容器
CN106884926A (zh) 被动/主动控制可选择的纵向直线振动抑制装置
CN106499768A (zh) 一种高速动车用外置可调的减振器阻尼系统
CN107559372A (zh) 一种旁路式馈能型车辆半主动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76271A (zh) 适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调节装置
CN109630597A (zh) 一种磁流变惯容装置及其惯容系数的连续调节方法
CN104214295A (zh) 用于汽车悬架的新型惯性元装置
CN206571889U (zh) 一种高速动车用外置可调的减振器阻尼系统
CN202100650U (zh) 多级阻尼手动可调减振器
CN202082333U (zh) 调节阻尼减振器活塞组件
CN203548690U (zh) 一种液压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No. 45, Huankou Industrial Park, Fengxian Coun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Golden Beach Machine Tool Accessor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18, block a, No. 2, Wuhua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450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HANGYU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Room 5018, block a, No. 2, Wuhua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450

Patentee after: TIANJIN CHANGYU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Anhui city of Wuhu province Jiujiang District Beijing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amping adjustment device suitable for electrorheological damper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Pledgee: Jiangsu Fengxi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Xuzhou Golden Beach Machine Tool Accessori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200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