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0743A - 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0743A
CN106150743A CN201510258891.5A CN201510258891A CN106150743A CN 106150743 A CN106150743 A CN 106150743A CN 201510258891 A CN201510258891 A CN 201510258891A CN 106150743 A CN106150743 A CN 106150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exhaust
exhaust piping
air inlet
cast
inle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88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明安
孙洁
付焕清
刘学平
同彦恒
李志博
麻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Juneng Robo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Juneng Robo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Juneng Robo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Juneng Robo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588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07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0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07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将缸盖主体和缸套进行一体化铸造,缸盖主体上铸造有排气管路和进气管路,缸套固定在排气管路和进气管路下方,排气管路的底部为圆柱形,排气管路的中间部位为圆环形,排气管路的顶部为圆锥形,排气管路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气阀安装孔,进气管路的底部和顶部为圆柱形,进气管路的中间部位为圆环形,进气管路的中间部位铸造有进气阀安装孔;排气阀安装孔侧壁的背风面部分铸造有第一导流槽,第一导流槽的两侧铸造有对称的斜边,进气阀安装孔侧壁的迎风面部分铸造有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的外侧边缘铸造有对称的第三导流槽。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发动机的运行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主要是由缸体和缸盖构成的,通过曲轴带动活塞在缸体和缸盖组成的燃烧室内运动,实现做功。发动机缸盖的制作工艺直接影响到整个发动机的效能和寿命。中国发明专利CN 100351498C、CN101492806B、CN 102764957 B等现有技术分别公开了多种发动机缸盖和缸套的制作方法。但是,使用这些方法生产的发动机都存在热效率低、在极端情况下发生“拉缸”的风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发动机的运行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将缸盖主体和缸套进行一体化铸造,缸盖主体上铸造有排气管路和进气管路,缸套固定在排气管路和进气管路下方,排气管路的底部为圆柱形,排气管路的中间部位为圆环形,排气管路的顶部为圆锥形,排气管路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气阀安装孔,进气管路的底部和顶部为圆柱形,进气管路的中间部位为圆环形,进气管路的中间部位铸造有进气阀安装孔;排气阀安装孔侧壁的背风面部分铸造有第一导流槽,第一导流槽的两侧铸造有对称的斜边,进气阀安装孔侧壁的迎风面部分铸造有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的外侧边缘铸造有对称的第三导流槽。
作为优选,使用溅射方法在缸盖主体的表面沉积第一膜层,第一膜层包括:5.5wt%的P、3wt%的Ti、1.3wt%的Te、2.7wt%的Si,其余为Al。
作为优选,使用溅射方法在缸套的内壁沉积第二膜层,第二膜层包括:4.5wt%的W、3.7wt%的Cr、7wt%的C、0.75wt%的Mn,4.7wt%的Ni,其余为Al。
作为优选,用溅射方法在排气管路的圆柱形底部和进气管路的圆柱形底部沉积第三膜层,第三膜层包括:0.5wt%的Mo、1.2wt%的Sn、2.1wt%的Mg、0.7wt%的S、7.5wt%的Ti,其余为Al。
作为优选,使用溅射方法在排气管路的圆环形中部和圆锥形顶部以及进气管路的圆环形中部和圆柱形底部沉积第四膜层,第四膜层包括:2.5wt%的Ga、1.3wt%的P、0.6wt%的Cu、0.9wt%的Pt、3.6wt%的W、4.8wt%的Ti,其余为Al。
作为优选,对铸造出的盖主体和缸套进行离子渗氮处理;氮化炉内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30℃~450℃,氮化炉的真空度控制在小于1000Pa,通入反应气体包括:10wt%的氮气、3wt%的氢气、15wt%的氩气、5wt%的二氧化碳,其余为氨气。
作为优选,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前,对准备离子渗氮处理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表面粗糙度控制在为Ra0.8~Ra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对发动机的缸盖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对缸盖和缸套进行一体铸造成型,并改进了铸造成型的具体结构,提高了缸盖与缸套连接位置的设计刚性,改善了缸体与内部阀体和活塞的接触贴合度,降低了摩擦系数,优化了气体流动通道,使得整个发动机缸体的热效率和耐用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槽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导流槽的结构图。
图中:1、缸盖主体;2、缸套;3、排气管路;4、进气管路;5、排气阀安装孔;6、进气阀安装孔;7、第一导流槽;8、斜边;9、第二导流槽;10、第三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将缸盖主体1和缸套2进行一体化铸造,缸盖主体1上铸造有排气管路3和进气管路4,缸套2固定在排气管路3和进气管路4下方,排气管路3的底部为圆柱形,排气管路3的中间部位为圆环形,排气管路3的顶部为圆锥形,排气管路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气阀安装孔5,进气管路4的底部和顶部为圆柱形,进气管路4的中间部位为圆环形,进气管路4的中间部位铸造有进气阀安装孔6;排气阀安装孔5侧壁的背风面部分铸造有第一导流槽7,第一导流槽7的两侧铸造有对称的斜边8,进气阀安装孔6侧壁的迎风面部分铸造有第二导流槽9,第二导流槽9的外侧边缘铸造有对称的第三导流槽10。排气管路3的圆柱形底部与缸套2的夹角为27°,进气管路4的圆柱形底部与缸套2的夹角为36°。排气管路3的圆柱形部分与进气管路4的圆柱形部分的直径之比为5:4,排气管路3的圆锥形顶部的底面直径与顶面直径之比为7:6。斜边8向内侧倾斜设置,第一导流槽7与斜边8的夹角为65°,第二导流槽10与第三导流槽11的深度之比为3:2。
使用溅射方法在缸盖主体1的表面沉积第一膜层,第一膜层包括:5.5wt%的P、3wt%的Ti、1.3wt%的Te、2.7wt%的Si,其余为Al。使用溅射方法在缸套2的内壁沉积第二膜层,第二膜层包括:4.5wt%的W、3.7wt%的Cr、7wt%的C、0.75wt%的Mn,4.7wt%的Ni,其余为Al。使用溅射方法在排气管路3的圆柱形底部和进气管路4的圆柱形底部沉积第三膜层,第三膜层包括:0.5wt%的Mo、1.2wt%的Sn、2.1wt%的Mg、0.7wt%的S、7.5wt%的Ti,其余为Al。使用溅射方法在排气管路3的圆环形中部和圆锥形顶部以及进气管路4的圆环形中部和圆柱形底部沉积第四膜层,第四膜层包括:2.5wt%的Ga、1.3wt%的P、0.6wt%的Cu、0.9wt%的Pt、3.6wt%的W、4.8wt%的Ti,其余为Al。在缸盖主体1和缸套2的连接处使用溅射方法沉积第五膜层,第五膜层包括:5.5wt%的Cr、0.5wt%的Zn、1.5wt%的Se、0.4wt%的Cd、8wt%的Ti、1.2wt%的Pb,其余为Fe。
进行完上述溅射沉积处理后,对铸造出的盖主体1和缸套2进行离子渗氮处理;氮化炉内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35℃,氮化炉的真空度控制在小于600Pa,通入反应气体包括:10wt%的氮气、3wt%的氢气、15wt%的氩气、5wt%的二氧化碳,其余为氨气。在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前,对准备离子渗氮处理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表面粗糙度控制在为Ra0.8~Ra1.0。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作的发动机缸盖,耐热耐冲击能力强,活塞运动磨损少,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整体热效率,使发动机的平均寿命提高5~8万公里。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发明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缸盖主体(1)和缸套(2)进行一体化铸造,缸盖主体(1)上铸造有排气管路(3)和进气管路(4),缸套(2)固定在排气管路(3)和进气管路(4)下方,排气管路(3)的底部为圆柱形,排气管路(3)的中间部位为圆环形,排气管路(3)的顶部为圆锥形,排气管路(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气阀安装孔(5),进气管路(4)的底部和顶部为圆柱形,进气管路(4)的中间部位为圆环形,进气管路(4)的中间部位铸造有进气阀安装孔(6);排气阀安装孔(5)侧壁的背风面部分铸造有第一导流槽(7),第一导流槽(7)的两侧铸造有对称的斜边(8),进气阀安装孔(6)侧壁的迎风面部分铸造有第二导流槽(9),第二导流槽(9)的外侧边缘铸造有对称的第三导流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溅射方法在缸盖主体(1)的表面沉积第一膜层,第一膜层包括:5.5wt%的P、3wt%的Ti、1.3wt%的Te、2.7wt%的Si,其余为A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溅射方法在缸套(2)的内壁沉积第二膜层,第二膜层包括:4.5wt%的W、3.7wt%的Cr、7wt%的C、0.75wt%的Mn,4.7wt%的Ni,其余为A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溅射方法在排气管路(3)的圆柱形底部和进气管路(4)的圆柱形底部沉积第三膜层,第三膜层包括:0.5wt%的Mo、1.2wt%的Sn、2.1wt%的Mg、0.7wt%的S、7.5wt%的Ti,其余为A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溅射方法在排气管路(3)的圆环形中部和圆锥形顶部以及进气管路(4)的圆环形中部和圆柱形底部沉积第四膜层,第四膜层包括:2.5wt%的Ga、1.3wt%的P、0.6wt%的Cu、0.9wt%的Pt、3.6wt%的W、4.8wt%的Ti,其余为Al。
6.根据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铸造出的盖主体(1)和缸套(2)进行离子渗氮处理;氮化炉内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30℃~450℃,氮化炉的真空度控制在小于1000Pa,通入反应气体包括:10wt%的氮气、3wt%的氢气、15wt%的氩气、5wt%的二氧化碳,其余为氨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前,对准备离子渗氮处理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表面粗糙度控制在为Ra0.8~Ra1.0。
CN201510258891.5A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61507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8891.5A CN106150743A (zh)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8891.5A CN106150743A (zh)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0743A true CN106150743A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48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8891.5A Pending CN106150743A (zh)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074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04919A1 (de) * 1975-02-06 1976-08-19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Hubkolben-brennkraftmaschine mit automatischer zuenddruckbegrenzung
JPS62279256A (ja) * 1986-05-27 1987-12-04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ブロツク構造
GB2193529B (en) * 1986-08-05 1989-12-20 Ford Motor C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63341A (zh) * 1996-04-24 1997-10-29 富士乌兹克斯株式会社 防止积垢附着的进给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04919A1 (de) * 1975-02-06 1976-08-19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Hubkolben-brennkraftmaschine mit automatischer zuenddruckbegrenzung
JPS62279256A (ja) * 1986-05-27 1987-12-04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ブロツク構造
GB2193529B (en) * 1986-08-05 1989-12-20 Ford Motor C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63341A (zh) * 1996-04-24 1997-10-29 富士乌兹克斯株式会社 防止积垢附着的进给阀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123552A3 (en) Nickel based alloy useful for valve seat inserts
CN201277069Y (zh) 天然气发动机排气门座圈
CN102778124A (zh) 一种回转窑直接还原设备用二次径向供风装置
CN109372651A (zh) 一种类金刚石涂层活塞环及制备方法
CN102093076B (zh) 氮化硅质泡沫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1264B (zh) 耐磨的压缩机活塞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6956A (zh) 一种钴基合金叶片内腔及外表面渗铝的工艺方法
CN106150743A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方法
CN202193841U (zh) 新型原子层沉积设备
CN102628154A (zh) 耐磨的压缩机曲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6288B (zh) 一种乙醇汽油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座圈
CN201335214Y (zh) 增压出气管
CN113430480B (zh) 一种Cr3C2增强NiCrMoW减摩耐磨耐蚀涂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5025522U (zh) 发动机进排气气门
CN205897141U (zh) 一种燃烧器炉头
CN209671085U (zh)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结构
CN206903778U (zh) 防积碳低压egr阀阀芯结构
CN205225843U (zh) 耐高温的涡轮增压器叶轮
CN202055883U (zh) 气门导杆油封
CN206366650U (zh) 一种环保型烘包装置
CN105840465A (zh) 一种气体压缩机的油水分离器
CN205916728U (zh) 一种光伏支架檩条生产定位轮机构
CN205619790U (zh) 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换热器
CN209671086U (zh) 一种集成气门座圈的发动机气缸盖结构
CN205478202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石油井口气的抗硫压缩机活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