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0451A - 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0451A
CN106150451A CN201510129034.5A CN201510129034A CN106150451A CN 106150451 A CN106150451 A CN 106150451A CN 201510129034 A CN201510129034 A CN 201510129034A CN 106150451 A CN106150451 A CN 106150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sleeve
movable sleeving
tail
spring
waterflood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90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50451B (zh
Inventor
肖国华
宋显民
王金忠
耿海涛
胡慧丽
王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290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0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0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0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50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0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属于油气田注水开发技术领域。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包括:上接头、支撑座、连接套、主体、下接头、旋转套、注水通道开启装置、注水量调节装置及单流装置,本发明通过上接头、连接套、主体和下接头构成外筒,通过上接头、旋转套、主体和下接头等构成主通道,通过在主体上开有偏孔和侧孔,通过偏孔和侧孔构成注水通道,通过注水通道开启装置封堵或自动开启注水通道,通过注水量调节装置调节注水通道的开启程度,通过单流装置防止注水通道开启装置在座封过程中打开注水通道,使得注水过程中注水通道自动开启,从而避免下入测调仪调开配水器水嘴,操作简单,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注水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测调工艺也得到长足进步,而配水器是该工艺的关键部件。配水器与封隔器等工具共同组成分层注水管柱,通过配水器调整注水井各层段的注水量。
目前常用的配水器为桥式偏心配水器和同心测调配水器,注水时,配水器在管柱组配下井并打压坐封后,下入测调仪将各段配水器的水嘴调开,试注一段时间后按各层段地质调配要求再下入测调仪调节各段水嘴开启程度,直至水量调配合格。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偏心配水器和同心测调配水器打压座封后均需要下入测调仪调开各段配水器的水嘴,操作复杂,操作人员工作量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偏心配水器和同心测调配水器均需要下入测调仪调开各段配水器的水嘴,操作复杂,操作人员工作量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用于调节注水井的注水量,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包括:上接头、支撑座、连接套、主体、下接头、旋转套、注水通道开启装置、注水量调节装置及单流装置,
所述上接头、所述支撑座、所述连接套、所述主体、所述下接头及所述旋转套均为管体,所述支撑座上端伸入所述上接头下端内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套在所述支撑座下端外部,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主体上端伸入所述连接套下端内部,所述主体与所述连接 套固定连接,所述下接头上端伸入所述主体下端内部,所述下接头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内壁下端与所述下接头内壁上端之间有间隙,通过所述间隙形成偏孔入口,
所述旋转套套在所述支撑座内部,所述旋转套与所述支撑座之间设有螺旋副,所述旋转套通过所述螺旋副相对所述支撑座轴向运动,所述旋转套与所述连接套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上接头、所述支撑座、所述旋转套、所述连接套、所述主体及所述下接头内部连通,通过所述上接头、所述支撑座、所述旋转套、所述连接套、所述主体及所述下接头组成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的主通道,
所述主体壁上开有偏孔和侧孔,所述偏孔与所述主通道平行叠加设置,所述偏孔通过所述偏孔入口与所述主通道连通,所述侧孔与所述偏孔连通,且所述侧孔与所述主体外部连通,通过所述偏孔及所述侧孔形成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设置在所述偏孔内,座封过程,通过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密封所述偏孔,注水过程,通过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自动打开所述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偏孔内,且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的上端经所述偏孔伸入所述环形空间与所述旋转套连接,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通过所述旋转套轴向运动,通过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调节所述注水通道的开启程度,所述单流装置设置在所述侧孔内,通过所述单流装置防止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在座封过程中打开所述注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包括阀座、第一尾堵、剪钉及第一弹簧,所述阀座固定在所述偏孔下端内部,所述阀座内部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通过所述偏孔入口与所述主通道连通,且所述阶梯孔从上至下依次变大,所述第一尾堵从所述阀座底部伸入所述阀座内部,所述第一尾堵通过所述剪钉固定在所述阀座上,通过所述第一尾堵封堵所述阶梯孔,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阀座内,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第一尾堵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所述阀座上,所述第一尾堵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复位。
具体地,所述下接头上端外部设有下接头台阶,所述下接头台阶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尾堵空间,通过所述尾堵空间容纳所述第一尾堵。
具体地,所述第一尾堵与所述阀座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通过所述O型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一尾堵与所述阀座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包括上移动套、下移动套、阀杆、陶瓷内 套及陶瓷外套,所述上移动套套在所述旋转套外部,且所述上移动套位于所述环形空间内,所述旋转套上设有外凸结构,所述上移动套的上端设有上移动套内凸台,所述上移动套通过所述上移动套内凸台挂在所述外凸结构上,所述下移动套的上端伸入所述上移动套与所述旋转套之间,且所述下移动套与所述上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下移动套的内部设有下移动套台阶,所述下移动套通过所述下移动套台阶与所述旋转套下端面配合,
所述陶瓷外套固定在所述偏孔内部,所述陶瓷外套内部中空,所述陶瓷外套侧壁上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与所述陶瓷外套内部及所述侧孔分别连通,所述陶瓷内套设置在所述陶瓷外套内部,所述陶瓷内套可相对所述陶瓷外套轴向运动,通过所述陶瓷内套调节所述出水槽的开启程度,所述阀杆的下端与所述陶瓷内套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的上端穿出所述偏孔与所述下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套通过所述上移动套及所述下移动套经所述阀杆带动所述陶瓷内套沿轴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凸结构包括固定环和膨胀环,所述固定环为圆筒,所述固定环通过所述膨胀环安装在所述旋转套外部,所述上移动套套在所述固定环外部,所述旋转套通过所述固定环带动所述上移动套轴向运动。
具体地,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还包括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及所述第四轴承从上至下套在所述旋转套外部,且所述第三轴承位于所述固定环及所述上移动套之间,所述第四轴承位于所述固定环及所述下移动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单流装置包括压帽、阀体、锥形堵头、第二弹簧及第二尾堵,所述压帽及所述阀体由内至外沿轴向叠加设置在所述侧孔内,所述压帽中心开有圆孔,所述锥形堵头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锥形堵头的一端为锥形,所述锥形堵头的中部为柱形,所述锥形堵头的另一端为细杆,所述锥形堵头中部的尺寸小于所述锥形堵头锥形端的最大尺寸且大于所述细杆端的尺寸,通过所述锥形堵头的锥形端封堵所述圆孔,所述第二尾堵设置在所述阀体上与所述锥形堵头相对的一端,所述第二尾堵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尾堵上设有通孔,所述水通过所述通孔进出所述阀体,所述第二弹簧套在所述锥形堵头的细杆端,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锥形堵头中部,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所述第二尾堵上,所述锥形堵头通过所述第二弹簧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还包括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旋转套 的外壁上设有旋转套外凸台,所述支撑座下端设有支撑座内凸台,所述支撑座内凸台位于所述旋转套外凸台下方,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所述旋转套外凸台与所述支撑座内凸台之间,所述第四弹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内凸台与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之间,所述旋转套通过所述第三弹簧及所述第四弹簧复位。
具体地,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从上至下套在所述旋转套上,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分别与所述旋转套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及所述旋转套外凸台之间,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与所述第四弹簧之间,所述旋转套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减小扭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上接头、连接套、主体和下接头构成外筒,通过上接头、旋转套、主体和下接头等构成主通道,通过在主体上开有偏孔和侧孔,通过偏孔和侧孔构成注水通道,通过注水通道开启装置封堵或自动开启注水通道,通过注水量调节装置调节注水通道的开启程度,通过单流装置防止注水通道开启装置在座封过程中打开注水通道,使得注水过程中注水通道自动开启,从而避免下入测调仪调开配水器水嘴,操作简单,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量连续调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水通道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外套、陶瓷内套与阀杆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
1 上接头,
2 支撑坐,
3 第一轴承,
4 第三弹簧,
5 旋转套,
6 连接套,
7 第四弹簧,
8 第二轴承,
9 上移动套,
10 第三轴承,
11 膨胀环,
12 固定环,
13 第四轴承,
14 下移动套,
15 螺母,
16 阀杆,
17 陶瓷内套,
18 陶瓷外套,
19 水槽,
20 阀座,
21 第一弹簧,
22 第一尾堵,
23 剪钉,
24 主体,
25 压帽,
26 锥形堵头,
27 阀体,
28 第二弹簧,
29 第二尾堵,
30 下接头,
31 侧孔,
32 偏孔,
33 下接头台阶,
34 旋转套外凸台,
35 支撑座内凸台,
36 O型密封圈,
37 螺旋副,
38 环形空间,
39 尾堵空间,
40 主通道,
41 偏孔入口,
42 上移动套内凸台,
43 下移动套台阶,
B 注水通道开启装置,
C 注水量调节装置,
D 单流装置,
E 外凸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用于调节注水井的注水量,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包括:上接头1、支撑座2、连接套6、主体24、下接头30、旋转套5、注水通道开启装置B、注水量调节装置C及单流装置D(参见图2),
所述上接头1、所述支撑座2、所述连接套6、所述主体24、所述下接头30及所述旋转套5均为管体,所述支撑座2上端伸入所述上接头1下端内部,所述支撑座2与所述上接头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6套在所述支撑座2下端外部,所述连接套6与所述支撑座2固定连接,所述主体24上端伸入所述连接套6下端内部,所述主体24与所述连接套6固定连接,所述下接头30上端伸入所述主体24下端内部,所述下接头30与所述主体24固定连接,所述主体24内 壁下端与所述下接头30内壁上端之间有间隙,通过所述间隙形成偏孔入口41,
所述旋转套5套在所述支撑座2内部,所述旋转套5与所述支撑座2之间设有螺旋副37,所述旋转套5通过所述螺旋副37相对所述支撑座2轴向运动,所述旋转套5与所述连接套6之间形成环形空间38,所述上接头1、所述支撑座2、所述旋转套5、所述连接套6、所述主体24及所述下接头30内部连通,通过所述上接头1、所述支撑座2、所述旋转套5、所述连接套6、所述主体24及所述下接头30组成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的主通道40,
所述主体24壁上开有偏孔32和侧孔31(参见图2),所述偏孔32与所述主通道40平行叠加设置,所述偏孔32通过所述偏孔入口41与所述主通道40连通,所述侧孔31(参见图2)设置在所述偏孔32壁上,所述侧孔31(参见图2)与所述偏孔32连通,且所述侧孔与所述主体外部连通,通过所述偏孔32及所述侧孔31(参见图2)形成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B设置在所述偏孔32内,座封过程,通过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B密封所述偏孔32,注水过程,通过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B自动打开所述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C设置在所述偏孔32内,且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C的上端经所述偏孔32伸入所述环形空间38与所述旋转套5连接,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C通过所述旋转套5轴向运动,通过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C调节所述注水通道的开启程度,所述单流装置D(参见图2)设置在所述侧孔31(参见图2)内,通过所述单流装置D(参见图2)防止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B在座封过程中打开所述注水通道。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注水井通过封隔器分隔成多段,使用本发明时,将本发明和封隔器等连接成管柱下入井中,从油管内打压使封隔器座封将注水井分隔为多段,各层段注水井中均设置一个本发明,封隔器座封过程,通过向油管内注入液体进行打压,封隔器座封,液体流经本发明的过程中注水通道开启装置B封堵注水通道,且因为单流装置D(参见图2)的设置,液体不能从油套环空进入主通道40,实现密封,注水过程中,注水通道开启装置B自动开启,水进入本发明后由主通道40经偏孔入口41进入注水通道,再由注水通道流入油套环空,实现注水,试注一段时间后,按各段地质调配要求下入测调仪与旋转套5配合,旋转套5通过螺旋副37与支撑座2作用,从而带动与之配合的注水量调节装置C动作,通过注水量调节装置C调节注水通道的开启程度,直至水量调配合格。
本发明通过上接头1、连接套6、主体24和下接头30构成外筒,通过上接头1、旋转套5、主体24和下接头30等构成主通道40,通过在主体24上开有偏孔32和侧孔31(参见图2),通过偏孔32和侧孔31(参见图2)构成注水通道,通过注水通道开启装置B封堵或自动开启注水通道,通过注水量调节装置C调节注水通道的开启程度,通过单流装置D(参见图2)防止注水通道开启装置B在座封过程中打开注水通道,使得注水过程中注水通道自动开启,从而避免下入测调仪调开配水器水嘴,操作简单,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且本发明内的液体由主通道40进入注水通道经单流装置D流出的过程中进行了两次节流,避免了压力升高或者降低带来的流量变化,使得流量平稳。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B包括阀座20、第一尾堵22、剪钉23及第一弹簧21,所述阀座20固定在所述偏孔32下端内部,所述阀座20内部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通过所述偏孔入口41与所述主通道40连通,且所述阶梯孔从上至下依次变大,所述第一尾堵22从所述阀座20底部伸入所述阀座20内部,所述第一尾堵22通过所述剪钉23固定在所述阀座20上,通过所述第一尾堵22封堵所述阶梯孔,所述第一弹簧21设置在所述阀座20内,且所述第一弹簧21的一端顶在所述第一尾堵22上,所述第一弹簧21的另一端顶在所述阀座20上,所述第一尾堵22通过所述第一弹簧21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阀座20内部设有两级台阶,两级台阶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级台阶和第二级台阶,阀座20内部通过两级台阶形成具有上段、中段和下段的阶梯孔,阶梯孔从上至下依次变大,第一尾堵22为阶梯形柱体,且第一尾堵22的外部为一级台阶,第一尾堵22通过一级台阶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第一尾堵22上部的横截面积小于下部的横截面积,第一尾堵22伸入阀座20内部,第一尾堵22上部的尺寸小于阶梯孔中段的尺寸,第一尾堵22下部的尺寸大于阶梯孔中段的尺寸且小于或等于阶梯孔下段的尺寸,剪钉23由阀座20的第二台阶下方穿过阀座20将第一尾堵22固定在阀座20内部,且使得第一尾堵22的台阶与阀座20的第二级台阶之间有间隔,从而使得打压座封过程中,剪钉23由于主通道40内的压力作用而剪断释放第一尾堵22,第一尾堵22在压力作用下上行,直至第一尾堵22的台阶与阀座20的第二级台阶贴合,在此过程中,注水通道始终被第一尾堵22封闭,第一尾堵22的顶端和阀座20的第一级台阶之 间有间隙,第一弹簧21设置在第一尾堵22的上端和阀座20的第一台阶之间。注水过程中,主通道40内压力降低,第一尾堵22在第一弹簧21的弹力作用下下行离开偏孔32,注水通道打开,从而实现注水通道注水过程的自动开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1所示,具体地,所述下接头30上端外部设有下接头台阶33,所述下接头台阶33与所述主体24之间形成尾堵空间39,通过所述尾堵空间39容纳所述第一尾堵2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下接头30上端外部设置下接头台阶33,下接头30和主体24之间形成容纳第一尾堵22的尾堵空间39,注水过程中,第一尾堵22在主通道40内液体压力的作用下掉落至尾堵空间39中,避免第一尾堵22进入主通道40,造成主通道40堵塞,且增加打捞工作量和打捞难度。
如图4所示,具体地,所述第一尾堵22与所述阀座20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36,通过所述O型密封圈36密封所述第一尾堵22与所述阀座20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O型密封圈36密封阀座20和第一尾堵22之间的间隙,确保封隔器座封过程中主通道40内的液体不能通过注水通道流至油套环空。
如图1所示,也可参见图5,进一步地,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C包括上移动套9、下移动套14、阀杆16、陶瓷内套17及陶瓷外套18,所述上移动套9套在所述旋转套5外部,且所述上移动套9位于所述环形空间38内,所述旋转套5上设有外凸结构E,所述上移动套9的上端设有上移动套内凸台42,所述上移动套9通过所述上移动套内凸台42挂在所述外凸结构E上,所述下移动套14的上端伸入所述上移动套9与所述旋转套5之间,且所述下移动套14与所述上移动套9固定连接,所述下移动套14的内部设有下移动套台阶43,所述下移动套14通过所述下移动套台阶43与所述旋转套5下端面配合,
所述陶瓷外套18固定在所述偏孔32内部,所述陶瓷外套18内部中空,所述陶瓷外套18侧壁上设有出水槽19,所述出水槽19与所述陶瓷外套18内部及所述侧孔31(参见图2)分别连通,所述陶瓷内套17设置在所述陶瓷外套18内部,所述陶瓷内套17可相对所述陶瓷外套18轴向运动,通过所述陶瓷内套17调节所述出水槽19的开启程度,所述阀杆16的下端与所述陶瓷内套17固定连接,所述阀杆16的上端穿出所述偏孔32与所述下移动套14固定连接,所述 旋转套5通过所述上移动套9及所述下移动套14经所述阀杆16带动所述陶瓷内套17沿轴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移动套9为圆筒,且上移动套9的上端设有上移动套内凸台42,上移动套内凸台42和旋转套5上的外凸结构E配合,旋转套5轴向上升的过程中通过外凸结构E带动上移动套9上行,上移动套9不随旋转套5的转动而转动,上移动套9下端设有内螺纹,下移动套14内部中空,下移动套14套在旋转套5下端外部,且下移动套14上端伸入上移动套9和旋转套5之间,下移动套14的上端外部设有外螺纹,下移动套14上端的外螺纹和上移动套9下端的内螺纹配合,上移动套9和下移动套14固定连接,下移动套14的内部设有下移动套台阶43,下移动套14通过下移动套台阶43和旋转套5下端面作用,旋转套5轴向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旋转套5的下端面顶在下移动套台阶43上,从而带动下移动套14下行,下移动套14的下端外部设有凹槽,阀杆16的上端从下移动套14下方穿入凹槽内,阀杆16通过螺母15固定在下移动套14上,螺母15位于凹槽内。
偏孔32为阶梯孔,且偏孔32上部的直径小于偏孔32下部的直径,陶瓷外套18和注水通道开启装置B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偏孔32下部,陶瓷外套18为圆筒,陶瓷外套18固定在偏孔32内,且陶瓷外套18通过偏孔32的阶梯限位,陶瓷内套17为杆状或圆筒,陶瓷内套17的外径等于陶瓷外套18的内径且小于或等于偏孔32上部的直径,陶瓷内套17和阀杆16固定,阀杆16在下移动套14的作用下沿轴向运动,从而带动陶瓷内套17运动,陶瓷外套18侧壁上开有出水槽19,当陶瓷内套17和陶瓷外套18重合时,出水槽19被陶瓷内套17封闭,主通道40内的液体即使进入注水通道,依然不能通过注水通道流至油套环空,陶瓷内套17相对陶瓷外套18运动,出水槽19被陶瓷内套17覆盖的部分被陶瓷内套17封闭,出水槽19未被陶瓷内套17覆盖的部分通水,从而可通过陶瓷内套17相对陶瓷外套18运动来调节出水槽19的开启程度,达到调节注水通道开启程度的目的,调节注水量。且在本实施例中,注水初始时,出水槽19全部打开,当注水通道开启装置B打开注水通道时,主通道40内的液体即可由偏孔32经出水槽19和侧孔31(参见图2)进入油套环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下入测调仪与旋转套5作用,测调仪带动旋转套5相对支撑座轴向进给的过程中,带动上移动套9和下移动套14沿轴向运动,从而 将旋转套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阀杆的轴向直线运动,从而实现通过注水量调节装置C调节注水通道的开启程度。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外凸结构E包括固定环12和膨胀环11,所述固定环12为圆筒,所述固定环12通过所述膨胀环11安装在所述旋转套5外部,所述上移动套9套在所述固定环12外部,所述旋转套5通过所述固定环12带动所述上移动套9轴向运动。
膨胀环11是具有开口的环状结构,自由状态下为C型;固定环12为圆筒状,在固定环12内部镗有环形内槽;在旋转套5下部相应地车有一个环形槽。装配时,先将膨胀环11装入固定环12的环形内槽内,之后将容纳有膨胀环11的固定环12由下至上套在旋转套5上,膨胀环11被挤压,横截面积变小,整体在固定环12的环形内槽内伸长,开口变小,当膨胀环11到达旋转套5下部的环形槽时,由于空间变大,膨胀环11横向扩张,横截面积变大,整体长度缩短,开口变大,膨胀环11填充固定环12的环形内槽及旋转套5下部的环形槽,一部分位于固定环12的环形内槽内,另一部分位于旋转套5下部的环形槽内,由此通过膨胀环11将旋转套5和固定环12联接为一体。
如图1所示,具体地,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还包括第三轴承10和第四轴承13,所述第三轴承10及所述第四轴承13从上至下套在所述旋转套5外部,且所述第三轴承10位于所述固定环12及所述上移动套9之间,所述第四轴承13位于所述固定环12及所述下移动套1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固定环12上方设置第三轴承10,在固定环12下方设置第四轴承13,通过第三轴承10和第四轴承13减小旋转套5受到的扭矩,上移动套9挂在第三轴承10的上方,旋转套5上移的过程中通过固定环12和第三轴承10带动上移动套9上移,但旋转套5其他方向的运动不影响上移动套9的运动,结构简单,运动合理。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单流装置D包括压帽25、阀体27、锥形堵头26、第二弹簧28及第二尾堵29,所述压帽25及所述阀体27由内至外沿轴向叠加设置在所述侧孔31(参见图2)内,所述压帽25中心开有圆孔,所述锥形堵头26设置在所述阀体27内,所述锥形堵头26的一端为锥形,所述锥形堵头26的中部为柱形,所述锥形堵头26的另一端为细杆,且所述锥形堵头26中部的尺寸小于所述锥形堵头26锥形端的最大尺寸且大于所述细杆端的尺寸,通过所 述锥形堵头26的锥形端封堵所述圆孔,所述第二尾堵29设置在所述阀座20上与所述锥形堵头26相对的一端,所述第二尾堵29与所述阀座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尾堵29上设有通孔,所述水通过所述通孔进出所述阀体27,所述第二弹簧28套在所述锥形堵头26的细杆端,所述第二弹簧28的一端顶在所述锥形堵头26中部,所述第二弹簧28的另一端顶在所述第二尾堵29上,所述锥形堵头26通过所述第二弹簧29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压帽25和阀体27均为圆筒,压帽25和阀体27沿主体24从内至外的方向叠加设置在侧孔31(参见图2)内,压帽25的圆孔尺寸小于阀体27的内径,锥形堵头26的锥形端封堵在圆孔上,通过锥形堵头26密封圆孔,密封效果较好,锥形堵头26中部柱形的尺寸大于第二弹簧28的尺寸,第二弹簧28套在锥形堵头26的细杆端,锥形堵头26的总长小于阀座20的尺寸,第二尾堵29设置在阀座20端部,第二弹簧28的一端顶在锥形堵头26的柱形端,第二弹簧28的另一端顶在第二尾堵29上,通过第二弹簧28使锥形堵头26复位封堵侧孔31(参见图2)。第二尾堵29上设有通孔,水流通过第二尾堵29上的通孔进出阀座20,从而通过第二尾堵29实现节流,使得流量平稳。通过单流装置D的设置,使得液体可由主通道40通过注水通道进入油套环空,却不能由油套环空进入主通道40,从而通过单流装置D防止注水通道开启装置B在座封过程中打开注水通道,失去密封作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通过单流装置D还可实现对液体的节流,避免主通道40内压力升高或降低导致的流量变化,使得流量平稳。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侧孔31的轴线与主体24的外壁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增大侧孔31的长度,便于安装单流装置D。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还包括第三弹簧4和第四弹簧7,所述旋转套5的外壁上设有旋转套外凸台34,所述支撑座2下端设有支撑座内凸台35,所述支撑座内凸台35位于所述旋转套外凸台34下方,所述第三弹簧4设置在所述旋转套外凸台34与所述支撑座内凸台35之间,所述第四弹簧7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内凸台35与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C之间,所述旋转套5通过所述第三弹簧4及所述第四弹簧7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套5上设有旋转套外凸台34,支撑座2上设有支撑座内凸台35,第三弹簧4设置在旋转套外凸台34和支撑座内凸台35之间,第三 弹簧4的一端顶在旋转套外凸台34上,第三弹簧4的另一端顶在支撑座内凸台35上,第四弹簧7设置在支撑座内凸台35和注水量调节装置C之间,第四弹簧7的一端顶在支撑座内凸台35上,第四弹簧7的另一端顶在注水量调节装置C上,旋转套5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时压缩第三弹簧4和第四弹簧7,停止旋转后旋转套5在第三弹簧4和第四弹簧7的作用下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与支撑座2配合,使得旋转套5复位,为下次调配提供距离。且旋转套5向上或向下受到支撑座2上的螺旋副37预定长度限制,即当旋转套5向上或向下运动的距离超过预定螺旋副37长度会产生滑扣,从而限制了阀杆16上下移动的距离,保证不会遇卡。
如图1所示,具体地,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还包括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3及所述第二轴承8从上至下套在所述旋转套5上,所述第一轴承3及所述第二轴承8分别与所述旋转套5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轴承3位于所述第三弹簧4及所述旋转套外凸台34之间,所述第二轴承8位于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C与所述第四弹簧7之间,所述旋转套5通过所述第一轴承3及所述第二轴承8减小扭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3设置在第三弹簧4和旋转套外凸台34之间,第二轴承8设置在第四弹簧7和注水量调节装置C之间,通过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8减小旋转套5受到的扭矩,结构简单,受力合理。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用于调节注水井的注水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包括:上接头、支撑座、连接套、主体、下接头、旋转套、注水通道开启装置、注水量调节装置及单流装置,
所述上接头、所述支撑座、所述连接套、所述主体、所述下接头及所述旋转套均为管体,所述支撑座上端伸入所述上接头下端内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套在所述支撑座下端外部,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主体上端伸入所述连接套下端内部,所述主体与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下接头上端伸入所述主体下端内部,所述下接头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内壁下端与所述下接头内壁上端之间有间隙,通过所述间隙形成偏孔入口,
所述旋转套套在所述支撑座内部,所述旋转套与所述支撑座之间设有螺旋副,所述旋转套通过所述螺旋副相对所述支撑座轴向运动,所述旋转套与所述连接套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上接头、所述支撑座、所述旋转套、所述连接套、所述主体及所述下接头内部连通,通过所述上接头、所述支撑座、所述旋转套、所述连接套、所述主体及所述下接头组成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的主通道,
所述主体壁上开有偏孔和侧孔,所述偏孔与所述主通道平行叠加设置,所述偏孔通过所述偏孔入口与所述主通道连通,所述侧孔与所述偏孔连通,且所述侧孔与所述主体外部连通,通过所述偏孔及所述侧孔形成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设置在所述偏孔内,座封过程,通过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密封所述偏孔,注水过程,通过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自动打开所述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偏孔内,且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的上端经所述偏孔伸入所述环形空间与所述旋转套连接,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通过所述旋转套轴向运动,通过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调节所述注水通道的开启程度,所述单流装置设置在所述侧孔内,通过所述单流装置防止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在座封过程中打开所述注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量连续调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通道开启装置包括阀座、第一尾堵、剪钉及第一弹簧,所述阀座固定在所述偏孔下端内部,所述阀座内部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通过所述偏孔入口与所述主通道连通,且所述阶梯孔从上至下依次变大,所述第一尾堵从所述阀座底部伸入所述阀座内部,所述第一尾堵通过所述剪钉固定在所述阀座上,通过所述第一尾堵封堵所述阶梯孔,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阀座内,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第一尾堵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所述阀座上,所述第一尾堵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量连续调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上端外部设有下接头台阶,所述下接头台阶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尾堵空间,通过所述尾堵空间容纳所述第一尾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量连续调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堵与所述阀座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通过所述O型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一尾堵与所述阀座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量连续调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包括上移动套、下移动套、阀杆、陶瓷内套及陶瓷外套,所述上移动套套在所述旋转套外部,且所述上移动套位于所述环形空间内,所述旋转套上设有外凸结构,所述上移动套的上端设有上移动套内凸台,所述上移动套通过所述上移动套内凸台挂在所述外凸结构上,所述下移动套的上端伸入所述上移动套与所述旋转套之间,且所述下移动套与所述上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下移动套的内部设有下移动套台阶,所述下移动套通过所述下移动套台阶与所述旋转套下端面配合,
所述陶瓷外套固定在所述偏孔内部,所述陶瓷外套内部中空,所述陶瓷外套侧壁上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与所述陶瓷外套内部及所述侧孔分别连通,所述陶瓷内套设置在所述陶瓷外套内部,所述陶瓷内套可相对所述陶瓷外套轴向运动,通过所述陶瓷内套调节所述出水槽的开启程度,所述阀杆的下端与所述陶瓷内套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的上端穿出所述偏孔与所述下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套通过所述上移动套及所述下移动套经所述阀杆带动所述陶瓷内套沿轴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量连续调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结构包括固定环和膨胀环,所述固定环为圆筒,所述固定环通过所述膨胀环安装在所述旋转套外部,所述上移动套套在所述固定环外部,所述旋转套通过所述固定环带动所述上移动套轴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量连续调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还包括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及所述第四轴承从上至下套在所述旋转套外部,且所述第三轴承位于所述固定环及所述上移动套之间,所述第四轴承位于所述固定环及所述下移动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量连续调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流装置包括压帽、阀体、锥形堵头、第二弹簧及第二尾堵,所述压帽及所述阀体由内至外沿轴向叠加设置在所述侧孔内,所述压帽中心开有圆孔,所述锥形堵头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锥形堵头的一端为锥形,所述锥形堵头的中部为柱形,所述锥形堵头的另一端为细杆,所述锥形堵头中部的尺寸小于所述锥形堵头锥形端的最大尺寸且大于所述细杆端的尺寸,通过所述锥形堵头的锥形端封堵所述圆孔,所述第二尾堵设置在所述阀体上与所述锥形堵头相对的一端,所述第二尾堵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尾堵上设有通孔,所述水通过所述通孔进出所述阀体,所述第二弹簧套在所述锥形堵头的细杆端,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锥形堵头中部,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所述第二尾堵上,所述锥形堵头通过所述第二弹簧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水量连续调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还包括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旋转套的外壁上设有旋转套外凸台,所述支撑座下端设有支撑座内凸台,所述支撑座内凸台位于所述旋转套外凸台下方,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所述旋转套外凸台与所述支撑座内凸台之间,所述第四弹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内凸台与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之间,所述旋转套通过所述第三弹簧及所述第四弹簧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量连续调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连续调配器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从上至下套在所述旋转套上,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分别与所述旋转套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及所述旋转套外凸台之间,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注水量调节装置与所述第四弹簧之间,所述旋转套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减小扭矩。
CN201510129034.5A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 Active CN106150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9034.5A CN106150451B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9034.5A CN106150451B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0451A true CN106150451A (zh) 2016-11-23
CN106150451B CN106150451B (zh) 2018-08-14

Family

ID=58064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9034.5A Active CN106150451B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045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7265A (zh) * 2019-05-09 2019-08-09 新疆华隆油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配水器
CN113187447A (zh) * 2021-06-04 2021-07-30 哈尔滨艾拓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调节式智能配产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27551A (en) * 1987-06-16 1990-08-01 Chevron Res Fluid injection choke valve
CN103321619A (zh) * 2013-06-27 2013-09-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注聚注水分层连续可调配注装置
CN203248136U (zh) * 2013-03-21 2013-10-23 刘向阳 注水井配注器
CN203321468U (zh) * 2013-06-05 2013-12-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单流式双导向桥通偏心配水工作筒
CN103982164A (zh) * 2014-03-07 2014-08-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同心调偏心阀配水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27551A (en) * 1987-06-16 1990-08-01 Chevron Res Fluid injection choke valve
CN203248136U (zh) * 2013-03-21 2013-10-23 刘向阳 注水井配注器
CN203321468U (zh) * 2013-06-05 2013-12-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单流式双导向桥通偏心配水工作筒
CN103321619A (zh) * 2013-06-27 2013-09-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注聚注水分层连续可调配注装置
CN103982164A (zh) * 2014-03-07 2014-08-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同心调偏心阀配水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7265A (zh) * 2019-05-09 2019-08-09 新疆华隆油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配水器
CN110107265B (zh) * 2019-05-09 2021-07-16 新疆华隆油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配水器
CN113187447A (zh) * 2021-06-04 2021-07-30 哈尔滨艾拓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调节式智能配产器
CN113187447B (zh) * 2021-06-04 2022-10-21 西安荣达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调节式智能配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0451B (zh) 2018-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8794B (zh) 开关式防砂筛管
CN104481484B (zh) 水平井分段间歇蒸汽吞吐注采一体化管柱
CN106837294B (zh) 超疏水井下油水分离器及其同井注采工艺管柱
CN106351627A (zh) 一种细分测调配水器
CN104454669B (zh) 射流泵及基于该射流泵的试油工艺
CN106988712A (zh) 单管柱多管式油田分层注水装置及其注水和反洗井方法
CN106150451A (zh) 一种水量连续调配器
CN107339085B (zh) 一种全通径液压驱动分层注液及压裂装置的注液方法
CN104832135B (zh) 一种用于潜油电泵井防砂埋的油套连通自动开关
CN110439500A (zh) 一种可泄压的自封式皮碗封隔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8798618A (zh) 一种液压封隔型井下集成智控配注装置
CN110107266B (zh) 一种双闭双开堵塞器
CN206458437U (zh) 一种桥式偏心分层注水管柱
CN110107230B (zh) 双层管柱的分层采气装置
CN206801541U (zh) 一种套管压裂滑套
CN206458588U (zh) 有杆泵泵上沉砂装置
CN110761748B (zh) 一种油田用投球式无泵开采装置
CN106812686A (zh) 一种采油空心泵及空心泵泵下掺入方法
CN206246106U (zh) 一种空心测调一体注聚器
CN207212316U (zh) 一种二次悬挂双管分注工艺管柱
CN108999590B (zh) 调剖工具、分注调剖一体化管柱及工艺
CN109162680A (zh) 管外分段砾石充填完井管柱及完井方法
CN204024999U (zh) 柱塞总成及使用该柱塞总成的抽油泵
US11359469B2 (en) System for gas lift and method of use
CN209129569U (zh) 一种移动式井口的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