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1957B - 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1957B
CN106131957B CN201610562191.XA CN201610562191A CN106131957B CN 106131957 B CN106131957 B CN 106131957B CN 201610562191 A CN201610562191 A CN 201610562191A CN 106131957 B CN106131957 B CN 106131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inductance
signal strength
module
measuring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621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31957A (zh
Inventor
李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D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D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621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31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31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1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31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1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及系统,所述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开启两个Wi‑Fi测量终端,并对所述两个Wi‑Fi测量终端进行配对;步骤S2,通过其中一个Wi‑Fi测量终端发送无线数据给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步骤S3,所述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之后,对其接收到的无线数据的信号强度进行处理,进而转化为距离数据;步骤S4,将距离数据显示出来。本发明能够通过无线数据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的信号强度来判定距离的远近,进而能够大大提高距离测量的适用性、灵活性、准确性以及便携性。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距离测量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并涉及采用了该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的系统。
背景技术
距离测量是一种基础和非常常用的测量,现在传统的方式是有尺子直接测试量距离,工作效率极低,同时,在需要测试长距离的时候工作繁琐且误差大,如果没有尺子或是其他工具的辅助,甚至于无法实现,尤其是无法实现远距离的距离测量,因此,现有传统的测量距离方法的适用性、灵活性、准确性以及便携性都非常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适用性、灵活性、准确性以及便携性的距离测量的方法,并需要提供采用了该距离测量的方法的系统。
对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开启两个Wi-Fi测量终端,并对所述两个Wi-Fi测量终端进行配对;
步骤S2,通过其中一个Wi-Fi测量终端发送无线数据给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
步骤S3,所述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之后,对其接收到的无线数据的信号强度进行处理,进而转化为距离数据;
步骤S4,将距离数据显示出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S3中,预先设置有信号强度和距离数据之间的关系列表,所述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后,通过查表得到所述信号强度对应的距离数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后,对无线数据的信号强度进行量化分析和处理,然后将量化分析和处理之后的强度信号转化为距离数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的次数为至少两次时,取至少两次的无线数据对应的信号强度平均值来获得距离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系统,采用了如上所述的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配对的Wi-Fi测量终端;所述Wi-Fi测量终端包括Wi-Fi天线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Wi-Fi天线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源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Wi-Fi模块相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晶振模块,所述晶振模块与所述Wi-Fi模块相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Wi-Fi天线模块包括印制天线ANT1、电容C27、电容C26和外置天线接口A2,所述印制天线ANT1通过电容C27连接至所述Wi-Fi模块,所述外置天线接口A2通过电容C26连接至所述Wi-Fi模块。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Wi-Fi模块包括Wi-Fi芯片U1、电容C25、电感L7、电容C23、电容C24、电容C22、电感L6、电容C21、电感L5、电感L4、电容C19和电容C20,所述电容C25一端和电感L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Wi-Fi天线模块相连接,所述电容C2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2的一端、电感L6的一端和电容C2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23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4接地,所述电容C2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4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和电容C1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Wi-Fi芯片U1的1管脚;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电感L5的一端和电容C2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Wi-Fi芯片U1的2管脚。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Wi-Fi模块还包括电容C17、电感L2、电容C18和电感L3,所述电容C17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端,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Wi-Fi芯片U1的1管脚;所述电容C18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和电感L3的一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端,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Wi-Fi芯片U1的2管脚。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包括电容C35、场效应管Q1、电容C34、电阻R6、三极管Q2和电阻R8,所述电容C35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场效应管Q1的源极均连接至电源端,所述电容C3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34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8连接至Wi-Fi芯片U1的电源控制管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个配对好的Wi-Fi测量终端中的一个Wi-Fi测量终端发送无线数据给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所述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之后,对其接收到的无线数据的信号强度进行处理,进而转化为距离数据,也就是说,在测量距离的时候,只需要将一个Wi-Fi测量终端放在测量起点,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放在距离终点,然后让这两个分别放在测量起点和测量终点的配对好的Wi-Fi测量终端实现无线通信,即可得到距离数据,能够利用无线数据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的信号强度来判定距离的远近,进而能够大大提高距离测量的适用性、灵活性、准确性以及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晶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电源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例提供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开启两个Wi-Fi测量终端,并对所述两个Wi-Fi测量终端进行配对;
步骤S2,通过其中一个Wi-Fi测量终端发送无线数据给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
步骤S3,所述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之后,对其接收到的无线数据的信号强度进行处理,进而转化为距离数据;
步骤S4,将距离数据显示出来。
本例所述步骤S3中,预先设置有信号强度和距离数据之间的关系列表,所述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后,通过查表得到所述信号强度对应的距离数据。所述信号强度和距离数据之间的关系列表可以通过预先的测试实验得到,然后将这种关系列表直接记录下来,后续的实用中直接查表即可得到距离数据;还可以通过软件分析信号强度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得到。
除此之外,本例还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所述步骤S3,所述步骤S3中所述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后,对无线数据的信号强度进行量化分析和处理,然后将量化分析和处理之后的强度信号转化为距离数据。
本例所述步骤S3中,所述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的次数为至少两次时,取至少两次的无线数据对应的信号强度平均值来获得距离数据。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多次发送无线数据的方式提高测量的精度,进而尽量排除临时出现遮挡物等突发情况的影响。
本例通过两个配对好的Wi-Fi测量终端中的一个Wi-Fi测量终端发送无线数据给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所述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之后,对其接收到的无线数据的信号强度进行处理,进而转化为距离数据,也就是说,在测量距离的时候,只需要将一个Wi-Fi测量终端放在测量起点,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放在距离终点,然后让这两个分别放在测量起点和测量终点的配对好的Wi-Fi测量终端实现无线通信,即可得到距离数据,通过利用无线数据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的信号强度来判定距离的远近,进而能够大大提高距离测量的适用性、灵活性、准确性以及便携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例提供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系统,采用了如实施例1所述的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配对的Wi-Fi测量终端;所述Wi-Fi测量终端包括Wi-Fi天线模块1、显示模块2、电源控制模块3和Wi-Fi模块4,所述Wi-Fi天线模块1、显示模块2和电源控制模块3分别与所述Wi-Fi模块4相连接。
如图4所示,本例还包括晶振模块5,所述晶振模块5与所述Wi-Fi模块4相连接。首先所述Wi-Fi模块4的WIFI芯片U1经过所述Wi-Fi模块4的电阻电容和晶振模块5工作后,显示模块2上会显示相应的菜单信息,再经过Wi-Fi天线模块1与另外一个Wi-Fi测量终端的Wi-Fi模块4配对后,两个Wi-Fi测量终端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显示在显示模块2的显示屏上。
如图3所示,本例所述Wi-Fi天线模块1包括印制天线ANT1、电容C27、电容C26和外置天线接口A2,所述印制天线ANT1通过电容C27连接至所述Wi-Fi模块4,所述外置天线接口A2通过电容C26连接至所述Wi-Fi模块4。本例采用了双天线的结构,便于保证无线信号的稳定传输。
如图3所示,本例所述Wi-Fi模块4包括Wi-Fi芯片U1、电容C25、电感L7、电容C23、电容C24、电容C22、电感L6、电容C21、电感L5、电感L4、电容C19和电容C20,所述电容C25一端和电感L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Wi-Fi天线模块1相连接,所述电容C2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2的一端、电感L6的一端和电容C2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23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4接地,所述电容C2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4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和电容C1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Wi-Fi芯片U1的1管脚;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电感L5的一端和电容C2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Wi-Fi芯片U1的2管脚。
如图3所示,本例所述Wi-Fi模块4还包括电容C17、电感L2、电容C18和电感L3,所述电容C17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端,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Wi-Fi芯片U1的1管脚;所述电容C18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和电感L3的一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端,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Wi-Fi芯片U1的2管脚。所述电源端优选为3.3V的VDD;图3中,还包括Wi-Fi数据信号模块6,用于处理Wi-Fi数据信号。
如图5所示,本例所述电源控制模块3包括电容C35、场效应管Q1、电容C34、电阻R6、三极管Q2和电阻R8,所述电容C35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场效应管Q1的源极均连接至电源端,所述电容C3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34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8连接至Wi-Fi芯片U1的电源控制管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了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配对的Wi-Fi测量终端;所述Wi-Fi测量终端包括Wi-Fi天线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Wi-Fi天线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源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Wi-Fi模块相连接;
所述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开启两个Wi-Fi测量终端,并对所述两个Wi-Fi测量终端进行配对;
步骤S2,通过其中一个Wi-Fi测量终端发送无线数据给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
步骤S3,所述另一个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之后,对其接收到的无线数据的信号强度进行处理,进而转化为距离数据;
步骤S4,将距离数据显示出来;
所述Wi-Fi天线模块包括印制天线ANT1、电容C27、电容C26和外置天线接口A2,所述印制天线ANT1通过电容C27连接至所述Wi-Fi模块,所述外置天线接口A2通过电容C26连接至所述Wi-Fi模块;
所述Wi-Fi模块包括Wi-Fi芯片U1、电容C25、电感L7、电容C23、电容C24、电容C22、电感L6、电容C21、电感L5、电感L4、电容C19和电容C20,所述电容C25一端和电感L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Wi-Fi天线模块相连接,所述电容C2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2的一端、电感L6的一端和电容C2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23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4接地,所述电容C2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4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和电容C1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Wi-Fi芯片U1的1管脚;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电感L5的一端和电容C2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Wi-Fi芯片U1的2管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预先设置有信号强度和距离数据之间的关系列表,所述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后,通过查表得到所述信号强度对应的距离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后,对无线数据的信号强度进行量化分析和处理,然后将量化分析和处理之后的强度信号转化为距离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Wi-Fi测量终端接收到无线数据的次数为至少两次时,取至少两次的无线数据对应的信号强度平均值来获得距离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晶振模块,所述晶振模块与所述Wi-Fi模块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模块还包括电容C17、电感L2、电容C18和电感L3,所述电容C17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端,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Wi-Fi芯片U1的1管脚;所述电容C18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和电感L3的一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端,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Wi-Fi芯片U1的2管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包括电容C35、场效应管Q1、电容C34、电阻R6、三极管Q2和电阻R8,所述电容C35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场效应管Q1的源极均连接至电源端,所述电容C3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34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8连接至Wi-Fi芯片U1的电源控制管脚。
CN201610562191.XA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6131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2191.XA CN106131957B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2191.XA CN106131957B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1957A CN106131957A (zh) 2016-11-16
CN106131957B true CN106131957B (zh) 2019-11-08

Family

ID=57283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62191.XA Active CN106131957B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319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0599A (zh) * 2017-06-05 2017-10-24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质量的评价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299110B (zh) * 2021-05-12 2022-08-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停车场车辆查询方法及系统
CN114422246A (zh) * 2022-01-20 2022-04-29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 数据读取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821A (zh) * 2012-07-19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及装置
CN103776447A (zh) * 2014-01-28 2014-05-07 无锡智感星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近距离移动智能设备间定位方法
CN104022802A (zh) * 2014-06-24 2014-09-03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上定位另一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4680733A (zh) * 2013-11-30 2015-06-03 徐峥 一种基于wifi的简易家用室内寻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821A (zh) * 2012-07-19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及装置
CN104680733A (zh) * 2013-11-30 2015-06-03 徐峥 一种基于wifi的简易家用室内寻物装置
CN103776447A (zh) * 2014-01-28 2014-05-07 无锡智感星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近距离移动智能设备间定位方法
CN104022802A (zh) * 2014-06-24 2014-09-03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上定位另一移动终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1957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1957B (zh) 一种通过Wi-Fi信号强度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6597081B (zh) 一种nb-iot终端多种工作模式下的精密电流检测装置
CN103679356A (zh) 一种电子办公和网络维护相结合的方法和系统
CN105652230A (zh) 一种基于标准源的直流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装置及方法
CN104634821A (zh) 基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生物传感器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04807612U (zh) 无线相位伏安表
CN104184768B (zh) 一种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5642190U (zh) 一种带蓝牙通讯功能的数显卡尺
CN204903000U (zh) 基于手机客户端的紫外检测装置
WO2023125465A1 (zh) 岩矿石标本阻抗远程测量系统及方法
CN208000328U (zh) 一种无线蓝牙输出的电能表系统
CN107064775A (zh) 一种对印刷电路板进行分布式可靠性试验的系统
CN203968154U (zh) 一种基于无线互联网的远程核相系统
CN205643480U (zh) 一种新型带无线通信功能的钳形表
CN103675202A (zh) 基于nfc无电池的空气质量检测仪
CN205792609U (zh) 一种信道设备自动测试系统
CN204948084U (zh) 一种微功率无线通信模块自动批量检测系统
CN104009782A (zh) 一种基于便携终端的蓝牙无线通讯传输系统及方法
CN206270974U (zh) 一种无线扫描枪
CN201689141U (zh) 变压器综合测试仪
CN206461780U (zh) 具有多频段蜂窝网络识别的基站信息识别装置
CN205450153U (zh) 基于手机平台的ct无线测试仪
CN203119894U (zh) 一种基于便携终端的蓝牙无线通讯传输系统
CN211426738U (zh) 一种电源校正系统
CN208924251U (zh) 一种物联网终端射频接收并行自校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