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9265B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Google Patents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9265B
CN106129265B CN201610816004.6A CN201610816004A CN106129265B CN 106129265 B CN106129265 B CN 106129265B CN 201610816004 A CN201610816004 A CN 201610816004A CN 106129265 B CN106129265 B CN 106129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hole transpor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60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29265A (zh
Inventor
樊星
闫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160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9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9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9265A/zh
Priority to US15/751,445 priority patent/US10991901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88940 priority patent/WO201804578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29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9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6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comprising a multi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2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区,所述发光区是有机电致发光区;自所述发光层向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空穴传输层,阳极和反射层;自所述发光层向靠近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电子传输层,阴极和半透半反层;每个所述发光区在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投影为第一位置,所述空穴传输层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位置处的厚度至少包括两种预设的厚度。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微腔结构导致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大视角亮度下降和大视角色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具有微腔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如图1所示,包括发光层,其中,发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区11,发光区是有机电致发光区,发光区的颜色可以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分别用R,G,B表示;自发光层的一侧依次设置的空穴传输层,阳极22和反射层23;自发光层的另一侧依次设置的电子传输层31,阴极32和半透半反层33;空穴传输层中与每个颜色的发光区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预设厚度的空穴传输区21,即每个颜色的发光区对应一种预设厚度的空穴传输区21。这样,反射层和半透半反层及其之间的层结构形成微腔结构。
形成微腔结构的原因在于,每个颜色的发光区都是有机发光材料形成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的波长范围都是很宽的,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需发出的每个颜色的光的波长范围是较窄的;微腔结构对光具有选择、窄化、加强的作用,通过微腔结构选择每个颜色的一定范围的波长,同时加强所选择的波长范围的光的强度。通过调节每个颜色的发光区对应的空穴传输区的厚度,可以调节与之对应的发光区处的微腔的长度,从而选择不同范围波长的光及其强度,但是也会导致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大视角亮度下降和大视角色偏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微腔结构导致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大视角亮度下降和大视角色偏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
发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区,所述发光区是有机电致发光区;
自所述发光层向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空穴传输层,阳极和反射层;
自所述发光层向靠近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电子传输层,阴极和半透半反层;
每个所述发光区在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投影为第一位置,所述空穴传输层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位置处的厚度至少包括两种预设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所述第一位置处的厚度是两种预设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所述第一位置处具有紧邻设置的两个不同厚度的空穴传输区。
优选的,所述第一位置处紧邻设置的两个空穴传输区作为一个整体覆盖所述第一位置;且每个所述空穴传输区占据所述第一位置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空穴传输层包括第一子空穴传输层和第二子空穴传输层;
所述第一子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所述第一位置处具有一个第一子空穴传输区;相邻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
所述第二子空穴传输层在每隔一个第一间隙处具有一个与第一间隙对应的第二子空穴传输区,且所述第二子空穴传输区和形成与之对应的第一间隙的两个第一子空穴传输区部分重叠。
优选的,所述第二子空穴传输区和与之重叠的第一子空穴传输区重叠的部分是第一子空穴传输区面积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第一子空穴传输区覆盖所述第一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子空穴传输区覆盖与之对应的第一间隙及第一间隙相邻的每个第一位置处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发光区的颜色是n种,n是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
所述空穴传输层包括紧邻设置的n种厚度的空穴传输区,每个所述第一位置处具有至少两种厚度的所述空穴传输区。
优选的,所述空穴传输区覆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的间隔及形成该间隔的每个第一位置处的一半。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发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区,发光区是有机电致发光区;自发光层向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空穴传输层,阳极和反射层;自发光层向靠近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电子传输层,阴极和半透半反层;每个发光区在空穴传输层的投影为第一位置,空穴传输层在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处的厚度至少包括两种预设的厚度。空穴传输层的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处的厚度至少包括两个预设的厚度,这样,该发光区发出的光经过至少两个长度微腔的选择和加强,该发光区发出的光经过多个微腔结构选择和加强后,选择的光的波长范围变得较宽,同时也对所选择波长范围的光进行了加强,增大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大视角的亮度,同时色偏也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具有微腔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背景技术中:
11发光区,21空穴传输区,22阳极,23反射层,
31电子传输层,32阴极,33半透半反层;
本发明中:
110发光区,
210空穴传输区,211第一子空穴传输区,212第二子空穴传输区,
220阳极,230反射层,310电子传输层,320阴极,330半透半反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
发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区110,发光区110是有机电致发光区,发光区的颜色可以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分别用R,G,B表示;
自发光层向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空穴传输层,阳极220和反射层230;
自发光层向靠近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电子传输层310,阴极320和半透半反层330;
每个发光区110在空穴传输层的投影为第一位置,空穴传输层在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处的厚度至少包括两种预设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颜色的发光区对应的不同的最优的微腔厚度,不同颜色的发光区对应的空穴传输层在第一位置处的至少两种预设厚度是据此进行计算和选择的。
本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发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区,发光区是有机电致发光区;自发光层向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空穴传输层,阳极和反射层;自发光层向靠近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电子传输层,阴极和半透半反层;每个发光区在空穴传输层的投影为第一位置,空穴传输层在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处的厚度至少包括两种预设的厚度。空穴传输层的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处的厚度至少包括两个预设的厚度,这样,该发光区发出的光经过至少两个长度微腔的选择和加强,该发光区发出的光经过多个微腔结构选择和加强后,选择的光的波长范围变得较宽,同时也对所选择波长范围的光进行了加强,增大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同时色偏也得到改善。
空穴传输层在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处的厚度至少包括两种预设的厚度,包括多种情况,两种预设的厚度,三种预设的厚度及更多种预设的厚度。考虑到发光区的尺寸已经很小,相对应的,第一位置的尺寸也很小,考虑到制造的可行性及便利性,同时考虑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整体的发光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第一位置处的厚度是两种预设的厚度。
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第一位置处的厚度是两种预设的厚度,这样,空穴传输层的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制造,同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整体的发光的强度提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阴极是半透半反的导电层,复用为半透半反层。这样,阴极和半透半反层为一层,结构更为简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厚度较小,加工工艺简单。
关于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第一位置处的厚度是两种预设的厚度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结构,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第一位置处具有紧邻设置的两个不同厚度的空穴传输区210。
这样,每一个发光区发出的光,都会经过两种预设厚度的微腔结构进行选择和加强,结构相对简单,制造方便。
关于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第一位置处具有紧邻设置的两个不同厚度的空穴传输区的具体设置的方式,具体为:
如图2所示,发光区110是矩形且矩形长边所在方向是第一方向,矩形短边所在方向是第二方向;
空穴传输区210在第一方向的长度是发光区在第一方向的长度的一半,空穴传输区210在第二方向的长度与发光区在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
这样,紧邻设置的两种预设厚度的空穴传输区作为一个整体与发光区尺寸一致且相对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这样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适用于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分辨率要求不高的情形。原因在于,单个的发光区和空穴传输区在制造过程中,采用的工艺方法相同,即工艺的最小精度是相同的,当空穴传输区采用的是工艺的最小精度时,就导致单个发光区的尺寸不是最小精度,即分辨率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区和空穴传输区是矩形只是具体的实施方式,发光区和空穴传输区的形状不限于此。只要所述第一位置处紧邻设置的两个空穴传输区作为一个整体覆盖所述第一位置;且每个所述空穴传输区占据所述第一位置的一半,即可实现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第一位置处的两种预设厚度的面积是平分的,两个厚度的微腔对发光区发出的光的波长范围进行选择的面积是相同的,可以有效改善色偏;同时空穴传输区采用的是工艺的最小精度,发光区采用的尺寸是空穴传输区尺寸的两倍。
当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分辨率要求较高时,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第一位置处具有紧邻设置的两个不同厚度的空穴传输区的具体设置的方式,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结构:
空穴传输层包括第一子空穴传输层211和第二子空穴传输层212;
第一子空穴传输层211在每一个第一位置处具有一个第一子空穴传输区;相邻第一子空穴传输区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
第二子空穴传输层212在每隔一个第一间隙处具有一个与第一间隙对应的第二子空穴传输区,且第二子空穴传输区212和形成与之对应的第一间隙的两个第一子空穴传输区211部分重叠。
这样,空穴传输层在每个第一位置处有两种不同的厚度,一种厚度是第一子空穴传输区的厚度,另一种厚度是第一子空穴传输区和第二子空穴传输区叠加后的厚度。一方面实现了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第一位置处的厚度是两种预设厚度,保证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和视角;另一方面实现了发光区,第一子空穴传输区和第二子空穴传输区都可以采用工艺的最小精度,保证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高分辨率。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二子空穴传输区和形成与之对应的第一间隙的两个第一子空穴传输区重叠的部分是第一子空穴传输区211面积的一半。
这样,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第一位置处的两种预设厚度的面积是平分的,两个厚度的微腔对发光区发出的光的波长范围进行选择的面积是相同的,可以改善色偏。
具体到发光区和第一子空穴传输区形状和尺寸,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形状,发光区110是矩形且矩形长边所在方向是第一方向,矩形短边所在方向是第二方向;
第一子空穴传输区211在第一方向的长度与发光区在第一方向的长度相等,第一子空穴传输区211在第二方向的长度与发光区在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
这样形状和尺寸的发光区和第一子空穴传输区,加工便捷。
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二子空穴传输区212在第一方向的长度等于发光区在第一方向的长度与第一间隙间距之和;
第二子空穴传输区212在第二方向的长度与发光区在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
这样形状和尺寸的第二子空穴传输区,加工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区,第一子空穴传输区和第二子空穴传输区是矩形只是具体的实施方式,发光区,第一子空穴传输区和第二子空穴传输区的形状不限于此。只要所述第一子空穴传输区覆盖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子空穴传输区覆盖与之对应的第一间隙及第一间隙相邻的每个第一位置处的一半。即可实现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第一位置处的两种预设厚度的面积是平分的,两个厚度的微腔对发光区发出的光的波长范围进行选择的面积是相同的,可以有效改善色偏。
在不影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分辨率的前提下,还可以采用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方式,如图4所示,发光区110是矩形;发光区的颜色是n种,n是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
空穴传输层包括紧邻设置的n种预设厚度的空穴传输区210,空穴传输层相对于发光层错开设置且每个第一位置处具有至少两种预设厚度的空穴传输区210。
这样,发光区的制造依然可以采用工艺的最小精度,有一部分第一位置处具有两种厚度的空穴传输区,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因为不同颜色的发光区对应的不同的最优的空穴传输区的厚度,而图4所示的结构中同一厚度的空穴传输区与两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区相对,两个颜色的发光区都无法对应最优的空穴传输区的厚度,相对于最优微腔所能达到的最强效率较小,但相对与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则可实现效率变化不大或稍有提升。
具体到发光区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如图4所示,发光区110是矩形且矩形长边所在方向是第一方向,矩形短边所在方向是第二方向;
每个空穴传输区210在第一方向的长度等于发光区110在第一方向的长度和相邻两个发光区间距之和;空穴传输区210在第二方向的长度等于发光区110在第二方向的长度。
发光区和空穴传输区都可以采用工艺的最小精度,保证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高分辨率。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区空穴传输区是矩形只是具体的实施方式,发光区和第二子空穴传输区的形状不限于此。只要所述空穴传输区覆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的间隔及形成该间隔的每个第一位置处的一半。即可实现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第一位置处的两种预设厚度的面积是平分的,两个厚度的微腔对发光区发出的光的波长范围进行选择的面积是相同的,可以有效改善色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区,所述发光区是有机电致发光区;
自所述发光层向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空穴传输层,阳极和反射层;
自所述发光层向靠近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电子传输层,阴极和半透半反层;
每个所述发光区在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投影为第一位置;
所述空穴传输层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位置处具有紧邻设置的两个不同厚度的空穴传输区;
紧邻设置的两个不同厚度的所述空穴传输区作为一个整体覆盖所述第一位置;且每个所述空穴传输区占据所述第一位置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所述第一位置处具有紧邻设置的两个不同厚度的空穴传输区。
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区,所述发光区是有机电致发光区;
自所述发光层向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空穴传输层,阳极和反射层;
自所述发光层向靠近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电子传输层,阴极和半透半反层;
每个所述发光区在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投影为第一位置,所述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所述第一位置处的厚度包括两种预设的厚度;
所述空穴传输层包括第一子空穴传输层和第二子空穴传输层;
所述第一子空穴传输层在每一个所述第一位置处具有一个第一子空穴传输区;相邻所述第一子空穴传输区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
所述第二子空穴传输层在每隔一个第一间隙处具有一个与第一间隙对应的第二子空穴传输区,且所述第二子空穴传输区和形成与之对应的第一间隙的两个第一子空穴传输区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空穴传输区和与之重叠的第一子空穴传输区重叠的部分是第一子空穴传输区面积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空穴传输区覆盖所述第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空穴传输区覆盖与之对应的第一间隙及第一间隙相邻的每个第一位置处的一半。
7.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区,所述发光区是有机电致发光区;
自所述发光层向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空穴传输层,阳极和反射层;
自所述发光层向靠近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电子传输层,阴极和半透半反层;
每个所述发光区在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投影为第一位置,所述空穴传输层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位置处的厚度至少包括两种预设的厚度;
所述发光区的颜色是n种,n是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
所述空穴传输层包括紧邻设置的n种厚度的空穴传输区,每个所述第一位置处具有至少两种厚度的所述空穴传输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区覆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的间隔及形成该间隔的每个第一位置处的一半。
CN201610816004.6A 2016-09-09 2016-09-09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Active CN106129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6004.6A CN106129265B (zh) 2016-09-09 2016-09-09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US15/751,445 US10991901B2 (en) 2016-09-09 2017-06-19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PCT/CN2017/088940 WO2018045787A1 (zh) 2016-09-09 2017-06-19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6004.6A CN106129265B (zh) 2016-09-09 2016-09-09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9265A CN106129265A (zh) 2016-11-16
CN106129265B true CN106129265B (zh) 2018-04-17

Family

ID=57271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6004.6A Active CN106129265B (zh) 2016-09-09 2016-09-09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1901B2 (zh)
CN (1) CN106129265B (zh)
WO (1) WO20180457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9265B (zh) 2016-09-09 2018-04-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9426046B (zh) * 2017-08-25 2019-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08461041A (zh) * 2018-02-02 2018-08-2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色偏调整方法、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8389978B (zh) * 2018-02-28 2021-03-0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8493350B (zh) * 2018-03-09 2021-02-0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8448007B (zh) * 2018-03-30 2021-06-2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8557096A (zh) * 2018-05-15 2018-09-21 陈永兵 一种采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无人机雷达
CN108776343A (zh) * 2018-05-15 2018-11-09 陈永兵 一种采用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车载雷达
CN108594236A (zh) * 2018-05-15 2018-09-28 陈永兵 一种采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气象雷达设备
CN109904196A (zh) * 2019-01-30 2019-06-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110112318B (zh) * 2019-05-24 2021-09-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444679B (zh) * 2019-06-27 2021-12-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311048B (zh) * 2019-06-29 2022-03-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器件和显示面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3852A (zh) * 2008-03-13 2009-09-16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47026A (zh) * 2013-11-27 2014-03-19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全彩化顶发射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94622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39968A (zh) * 2012-11-27 2014-06-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4851980A (zh) * 2014-02-13 2015-08-1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全彩有机发光二极管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2865B2 (en) * 2006-06-19 2009-11-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0909389B1 (ko) * 2008-04-21 2009-07-2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KR101094298B1 (ko) * 2009-08-18 2011-12-19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30007307A (ko) * 2011-06-30 2013-0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40086315A (ko) * 2012-12-28 2014-07-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패널 및 유기발광 표시패널의 제조방법
KR102173040B1 (ko) * 2013-10-29 2020-1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502202B1 (ko) * 2015-06-29 2023-0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333934B1 (ko) * 2015-07-29 2021-1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화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380132B1 (ko) * 2015-09-22 2022-03-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170046251A (ko) * 2015-10-20 2017-05-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6129265B (zh) 2016-09-09 2018-04-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3852A (zh) * 2008-03-13 2009-09-16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94622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39968A (zh) * 2012-11-27 2014-06-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3647026A (zh) * 2013-11-27 2014-03-19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全彩化顶发射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1980A (zh) * 2014-02-13 2015-08-1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全彩有机发光二极管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91901B2 (en) 2021-04-27
WO2018045787A1 (zh) 2018-03-15
US20200227666A1 (en) 2020-07-16
CN106129265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9265B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EP2610887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on
JP3687953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401857C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US10872929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nd display device
US7781957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with improved efficiency
CN108807493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JP2007103362A (ja) 色飽和度を高めるフルカラーの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826432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3779387B (zh)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507355B (zh) 具有可变色点的电致发光器件
CN103840092B (zh) 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20080203899A1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with improved efficiency
CN106960913A (zh)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150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1076769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N105895663B (zh)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158914A (zh) Oled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oled显示面板
JP2020524391A (ja) 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
CN107170786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06206968B (zh) Oled显示器件的像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oled显示器件
CN107359283A (zh) 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030184218A1 (en) Displaying selected images using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CN100527467C (zh) 有机el面板
CN109585662A (zh) 一种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