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8310A - 显示装置及其框体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框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8310A
CN106128310A CN201610738303.2A CN201610738303A CN106128310A CN 106128310 A CN106128310 A CN 106128310A CN 201610738303 A CN201610738303 A CN 201610738303A CN 106128310 A CN106128310 A CN 106128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upport
face
linkage section
ora terminal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383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28310B (zh
Inventor
简柏滋
范光宇
彭士维
章立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win Precis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win Precis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win Precis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win Precision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28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8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28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8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承载框。承载框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具有第一连接段,其中,第一连接段具有第一面及插孔;插孔贯穿第一面。此外,第一连接段并有横挡位于该插孔的外侧并形成为第一连接段的端缘。第二支架具有第二面及第二连接段,其中,第二连接段包含舌部连接于第二面;舌部并伸出第二连接段的端缘。此外,第二连接段并有止挡部设置于第二面上,并位于舌部伸出方向的相反侧。舌部穿过插孔而与第一面抵触;横挡抵触第二面,且在舌部伸出方向上为止挡部所阻挡。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框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传统显示装置9的正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具有胶框90,一方面支承显示模块,并且提供限位及固定功能如维持背光模块与显示模块间的相对位置。由于显示装置的尺寸日益增加,胶框的尺寸亦随之增加。为了生产制造的便利性,胶框可采多件式设计,即多个框件彼此接合构成胶框结构。其中现有框件具有阶梯状端部91,相邻框件间从而于端部搭接,构成胶框结构。
然而,如此的接合影响显示装置外观的呈现。举例来说,框件之间的间隙G产生黑影;此外,当观赏者以大视角看向显示面时,此一间隙也造成视觉干扰。再加上若接合方式不甚紧密,进一步拉大间隙G,前述干扰变得更难以忽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显示装置使用的承载框,具可拆组且不易被使用者察觉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不易被使用者察觉所使用的承载框。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含承载框及显示面板。承载框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具有第一连接段,其中,第一连接段具有第一面及插孔;插孔贯穿第一面。此外,第一连接段并有横挡位于该插孔的外侧并形成为第一连接段的端缘。第二支架具有第二面及第二连接段,其中,第二连接段包含舌部连接于第二面;舌部并伸出第二连接段的端缘。此外,第二连接段并有止挡部设置于第二面上,并位于舌部伸出方向的相反侧。舌部穿过插孔而与第一面抵触;横挡抵触第二面,且在舌部伸出方向上为止挡部所阻挡。从而无论在支架上下方向上或其沿伸方向上限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对移动的程度。
承载框对应覆盖显示面板的边缘;其中,显示面板平行于第一面及第二面。藉由此一设计,使用者将不易察觉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间的接合缝隙,以提升在使用显示装置时的视觉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显示装置及其承载框的示意图;
图2A~2C所示为本发明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分解图及其中承载框的示意图;
图3A~3B所示为图2A的承载框实施例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A~4B所示为图2B的承载框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图与分解侧视图;
图5A~5B所示为图2B的承载框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与分解俯视图;
图6A~6B所示为图4A~4B的承载框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与分解剖视图;
图7A~7E所示为本发明承载框的其他实施例。
其中,附图标记:
[本发明]
1、1a 承载框
11 承托面
10 第一支架
15 第一顶面
100 本体部
1001 第一内壁
1002 导角
1003 第二内壁
110 第一连接段
115 第一面
180 第一承托板
200 插孔
300 横挡
400 侧墙
410 凸出端缘
420 凹陷端缘
50 第二支架
55 第二顶面
500 增厚段
580 第二承托板
5001 段差面
550 第二连接段
5500 端缘
551 退缩部
555 第二面
560 凹槽
600 舌部
610 下表面
670 凹陷区
700 止挡部
8 显示装置
80 支撑件
810 显示面板
820 背光模块
830 底座
A、D1 方向
L1 距离
W 宽度
[现有]
9 显示装置
90 胶框
91 阶梯状端部
G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2A所示为一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该显示装置8可为任何显示器或其屏幕,如电视、电脑屏幕、电子海报皆属于本发明显示装置的范畴。显示装置8可大体直立、斜躺或平放设置于承载面或承靠面,例如藉由底座830立放于桌面,或者吊挂于墙面。
显示装置8具有支撑件80及承载框1,并且包含显示面板810以及背光模块820。支撑件80可为背板、壳体等结构,容纳背光模块820、显示面板810,以及承载框1。背光模块820可为侧光式或直下式的设计,并无限制。承载框1一般供显示面板810承靠其上,并且维持显示面板810与背光模块820间、显示面板810或背光模块820于支撑件80内的(相对)位置。此外,承载框1并对应覆盖显示面板810的边缘。其中承载框1可以承托部覆盖显示面板810的边缘,其中承托面对应显示面板810的边缘。显示面板810大体位于承载面且平行于第一面115及第二面555。
如图2B所示,本发明的承载框1由多个结构单元组成。承载框1或者包含多个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50,其中这些支架或为“一”字形、或为“L”字形、或为“ㄇ”字形,从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拼组成矩形承载框1,但不限于此。图2C所示为P1圈选处的放大图。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A~3B及4A~4B所示,承载框1包含第一支架10及第二支架50;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50相互拼接及卡固。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具有第一连接段110,第二支架50具有第二连接段550;其中这些连接段可形成于支架的端部。第一连接段110及第二连接段550可相互搭接,或/同时相互嵌卡,从而第一支架10及第二支架50连接。
另一方面,第一支架10可进一步具有第二连接段550;该第二连接段550与第一连接段110分别形成于第一支架10的相异两端。第二支架50可进一步具有第一连接段110,与第二连接段550分别形成于其相异两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的第一连接段110与第二支架50的第二连接段550连接,或者第一支架10的第二连接段550与第二支架50的第一连接段110连接。然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的两端可均具有第一连接段110,而第二支架20的两端可均具有第二连接段550。
如图3A、图5A与6A所示,第一连接段110具有第一面115以及插孔200贯穿第一面115;换言之,第一连接段110上形成有插孔200。此外,第一连接段110包含横挡300。横挡300位于插孔200外侧;且即相对于支架的延伸方向(直向)而言为横向,与插孔200在该延伸方向上并排,并在外侧而形成为第一连接段110的端缘。为方便说明,支架上靠近端部的部分或朝着端部的方向谓为外/外侧;此外,第一面115所在为第一连接段110的上侧,亦即在图3A~3B及图6A~6B中将第一面115视为面朝上方。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横挡300进一步位于相对第一面115上移的水平位置;即横挡300位在插孔200上方的外侧。插孔200的内侧则为第一内壁1001;其中第一内壁1001与第一面115交界可具有导角1002。
第二支架50具有第二面555,且第二面555与第一面115同样面朝上方;当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50相组,可提供一平行第一面115或第二面555的面。此外,第二连接段550进一步包含舌部600及止挡部700。舌部600连接于第二面555靠向第一连接段110的一侧并朝外伸出,从而突出第二连接段550的端缘。或者,亦可说舌部600端缘为第二连接段550的最外缘。止挡部700亦在第二面555上,且位于舌部600伸出方向的相反侧,并与舌部600间形成凹陷区670。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或以舌部600相反于其伸出方向的一端作为止挡部700。
如图4A与6A所示,舌部600沿第二面555伸出,从而位在相对第二面555上移的水平位置。如图3B、4B、以及6B所示,当第一连接段110与第二连接段550接合,舌部600穿过插孔200,并在其中朝第一支架10深入,并以其下表面610抵触上方的第一面115。舌部600所在的第二面555则与下方的横挡300接触。值得注意的是,舌部600斜向自第一支架10下侧穿过插孔200,再以横挡300与第二面555的接触为支点旋转回来与第一面115抵触,从而完成第一与第二连接段110、550的接合。
承上;止挡部700穿过插孔200,并与插孔200下方外侧的横挡300抵触。总而言之,止挡部700及舌部600嵌入插孔200中,其中止挡部700与插孔200外侧的横挡300的内表面抵触,舌部600朝插孔200内侧延伸并与第一面115抵触;反之,来自第一连接段110的横挡300与第二面555抵触。因此,当第一连接段110与第二连接段550接合,于插孔200两侧分别藉第一面115与舌部600的接触、以及横挡300与第二面555的接触实施上下方向上的限位。因此,第一连接段110与第二连接段550上下交相嵌卡,从而牢固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50间的上下位置关系,大幅降低支架间的上下位移。本发明连接段的接合并藉由止挡部700与横挡300的抵触阻挡第一连接段110及/或第二连接段550于相互分离的方向D1上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连接段110外,第一支架10包含本体部100。如图3A、5A及6A所示,第一连接段110自本体部100伸出;本体部100的端缘与第一面115邻接,并位于插孔200内侧,且成为孔的第二内壁1003。具体而言,本体部100较第一面115上凸而形成段差面立于第一面115上;该段差面成为所述第二内壁1003;第二内壁1003并与位在插孔200上方、外侧的横挡300相对。
因此,如图6A的剖视图所示,插孔200的剖面可大致呈L形,即呈现上宽下窄的形态。其中插孔200内侧的第一内壁1001与第二内壁1003与横挡300相对;连接第一内壁1001与第二内壁1003的第一面115并为插孔200内壁的一部份。
当舌部600于第一连接段110自第一支架10下侧伸入插孔200中,斜向的舌部600以其下表面610朝下往第一面115旋转,直到第二连接段550的端缘5500抵靠于第一内壁1001,且止挡部700与插孔200外侧的横挡300抵触。如图3B、5B及6B所示,至少部分的第二连接段550包含舌部600位于插孔200中,其中舌部600朝插孔200内侧延伸并伸向本体部100。舌部600的端缘或可与第二内壁1003相对并碰触,然不限于此。
第一支架10进一步包含侧墙400。侧墙400至少部分位在第一连接段110,并在第一连接段110与第二连接段550接合时参与与第二连接段550的组合。如图2C、3A~3B及4A~4B所示实施例,侧墙400位在第一连接段110,横跨于本体部100及横挡300之间且位在插孔200的侧边。侧墙400延伸分布于横挡300侧边且具有凸出端缘410以及凹陷端缘420;侧墙400的凸出端缘410及凹陷端缘420相互平行,并在第一支架10的延伸方向上有落差,从而构成横挡300旁的侧墙400锯齿状/阶梯状的角落。
侧墙400的端缘并为第一支架10的顶面的一部分。如图3A所示,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50分别具有第一顶面15及第二顶面55。第一顶面15位于第一支架10具有第一连接段110的端部,至少部分朝向第二支架50或同时垂直于第一支架10的延伸方向A;第一顶面15并可垂直于第一支架10的下或上表面。此外,第一连接段110上横挡300外侧表面及前述侧墙400的凸出端缘410及凹陷端缘420实质构成第一顶面15。
相对地,第二顶面55可位于第二支架50具有第二连接段550的端部,至少部分朝向第一支架10或/同时与第二支架20大致垂直;第二顶面55并可垂直于第二支架20的下或上表面。如图3A与4A所示,第一顶面15与第二顶面55上并分别形成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50的阶梯状边缘,即第一阶梯边缘15a与第二阶梯边缘55a。当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50结合,其并借着这些阶梯边缘相互拼接。
呈上,第二连接段550的端部可自端缘再形成有退缩部551。如图3A与5A所示,退缩部551形成于第二连接段550的边角处。当第一连接段110与第二连接段550接合时,锯齿状/阶梯状的侧墙400与退缩部551相嵌。此外,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侧墙400的凹陷端缘420进入退缩部551;凸出端缘410深入第二连接段550、沿第二面555朝第二支架50内侧伸出。
请同时参考图4B及6B。由于第一支架10及第二支架50间一方面藉第一连接段110与第二连接段550接合,另一方面藉由顶面15/侧墙400与顶面55/退缩部551相嵌,其中该嵌缝与第二连接段550及插孔200连接处如端缘及第一内壁1001的交界、止挡部700及横挡300的交界交错,一来更有效降低缝隙产生,二来避免因缝隙造成的漏光。
如图3A、5A及6A所示实施例,在第二连接段550外,第二支架50包含增厚段500。增厚段500自第二连接段550朝第一支架10的相反方向延伸而出。增厚段500并较第二面555突出而形成段差面5001立于第二面555。增厚段500与第二连接段550的止挡部700相隔一距离L1;段差面5001与止挡部700、以及其间的第二面555部分从而可共同夹成凹槽560。段差面5001与对面止挡部700间的该距离L1大于等于横挡300宽度W;此时,横挡300可容纳于凹槽560内。
此外,当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50相组,平行第一面115或第二面555的面可位在增厚段500朝上的面上,但不限于此。
当第一支架10具有锯齿状/阶梯状侧墙400,如图3A、4A与6A所示,段差面5001并可与第一支架10的顶面15、包含其侧墙400的凸出端缘410、以及横挡300朝外的端(表)面对应。当第一连接段110与第二连接段550接合时,第二连接段550相对于增厚段500突出的端缘与侧墙400的凹陷端缘420对应,而侧墙400的凸出端缘410与段差面5001对应,从而第一连接段110的侧墙400与第二连接段550嵌合。
当第二连接段550的端部自端缘形成有退缩部551,在第一连接段110与第二连接段550接合时,锯齿状/阶梯状的侧墙400与退缩部551相嵌,且侧墙400的凸出端缘410深入第二连接段550、沿第二面555伸向段差面5001。
如图7A~7D所示,第一支架10进一步包含第一承托板180,直立设置于第一面115上并实质与第一支架10的延伸方向A平行。当与第二支架50组成承载框1a,第一承托板180可围成具特定高度/厚度的空间;其中该空间可容纳显示模块,且第一承托板180覆盖显示面板的边缘。如图7D~7E所示,第一承托板180于第一连接段110沿方向A延伸至支架的端部。此外,第一承托板180可形成于侧墙400所在的相对侧。
第二支架50进一步包含第二承托板580,直立设置于第二面555上并实质与第二支架50的延伸方向平行。当与第一支架10组成承载框1a,第二承托板580可围成具特定高度/厚度的空间;其中该空间可容纳显示模块,且第二承托板580覆盖显示面板的边缘。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具第一承托板180的第一支架10以及具第二承托板580的第二支架50,在接合当中,其承托板也相靠拢;亦即第一承托板180及第二承托板580拼合,并形成连续的承托面1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架50的第二承托板580形成于增厚段500且相对于第二面555直立设置。当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50相组、第一连接段110与第二连接段550接合且横挡300容纳于凹槽560内并以其端面面对段差面5001时,侧边的第一承托板180与增厚段500上的第二承托板580对应。可而言,第二承托板580朝外的端面与段差面5001齐平,从而当第一连接段110与第二连接段550接合时,第一承托板180与增厚段500上的第二承托板580拼合。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承载框,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支架,具有一第一连接段;其中,该第一连接段具有一第一面及一插孔贯穿该第一面,并具有一横挡位于该插孔的外侧并形成为该第一连接段的端缘;以及
一第二支架,具有一第二面及一第二连接段,其中,该第二连接段包含:
一舌部,连接于该第二面,并伸出该第二连接段的端缘;以及
一止挡部,设置于该第二面上,并位于该舌部伸出方向的相反侧;
其中,该舌部穿过该插孔而与该第一面抵触;该横挡抵触该第二面,且在该舌部伸出方向上为该止挡部所阻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架包含一本体部,该本体部的端缘形成为该插孔与该横挡相对的一内壁,该内壁限制该第二连接段的端缘朝该本体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框,其特征在于,该内壁与该第一面交界具有一导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框,其特征在于,该舌部及该止挡部之间形成一凹陷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架包含一增厚段,该增厚段自该第二连接段朝该第一支架的相反方向延伸而出,且较该第二面突出而形成一段差面立于该第二面上,该段差面与该止挡部共同夹成一凹槽以容纳该横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段包含:
一本体部,该本体部的端缘形成为该插孔与该横挡相对的一内壁;以及
一侧墙,横跨于该本体部及该横挡之间,且位该插孔的侧边;
其中,该侧墙连接该横挡的一端具有一凸出端缘及一凹陷端缘;该凸出端缘突出该第二连接段的端缘而对应于该段差面,该第二连接段的端缘则突出该凸出端缘而对应该凹陷端缘,而使该侧墙的该端与该第二连接段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载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段的端缘具有一退缩部,该凹陷端缘伸入该退缩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架具有垂直于该第一面的一第一顶面,该第二支架具有垂直该第二面的一第二顶面,该第一顶面朝向该第二支架的一端形成一第一阶梯边缘,该第二顶面朝向该第一支架的一端形成一第二阶梯边缘,该第一阶梯边缘与该第二阶梯边缘相嵌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架包含一第一承托板直立设置于该第一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承载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架包含一第二承托板直立设置于该第二面上,该第二承托板与该第一承托板拼合以形成连续的一承托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承载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架包含:
一增厚段,该增厚段自该第二连接段朝该第一支架的相反方向延伸而出,且较该第二面突出而形成一段差面立于该第二面上;以及
一第二承托板,设置于增厚段上且相对该第二面为直立设置,该第二承托板与该第一承托板拼合以形成连续的一承托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承载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承托板朝向该第一承托板的端面与该段差面齐平。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显示面板;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所述的承载框,该承载框对应覆盖该显示面板的边缘;
其中,该显示面板平行于该第一面及该第二面。
CN201610738303.2A 2016-06-28 2016-08-26 显示装置及其框体 Active CN1061283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0335A TWI585724B (zh) 2016-06-28 2016-06-28 顯示裝置及其框體
TW105120335 2016-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8310A true CN106128310A (zh) 2016-11-16
CN106128310B CN106128310B (zh) 2018-07-27

Family

ID=57275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38303.2A Active CN106128310B (zh) 2016-06-28 2016-08-26 显示装置及其框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8310B (zh)
TW (1) TWI5857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9131A (zh) * 2021-12-24 2022-05-06 珠海百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拼接的模块墙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1260A (zh) * 2017-12-23 2018-05-22 广东科立盈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稳固可靠的拼接式led面板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5465Y (zh) * 2007-09-12 2008-03-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屏幕以及笔记本电脑
US20080151138A1 (en) * 2006-12-26 2008-06-26 Shigekuni Tanak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137815A (en) * 2010-04-27 2011-11-01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N203849935U (zh) * 2014-05-29 2014-09-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显示模组及包括该模组的显示装置
CN204422914U (zh) * 2014-12-19 2015-06-24 建碁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承载框架
TWM513549U (zh) * 2015-06-17 2015-12-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之框架
TW201608542A (zh) * 2014-06-27 2016-03-01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式裝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1138A1 (en) * 2006-12-26 2008-06-26 Shigekuni Tanak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1035465Y (zh) * 2007-09-12 2008-03-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屏幕以及笔记本电脑
TW201137815A (en) * 2010-04-27 2011-11-01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N203849935U (zh) * 2014-05-29 2014-09-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显示模组及包括该模组的显示装置
TW201608542A (zh) * 2014-06-27 2016-03-01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式裝置
CN204422914U (zh) * 2014-12-19 2015-06-24 建碁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承载框架
TWM513549U (zh) * 2015-06-17 2015-12-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之框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9131A (zh) * 2021-12-24 2022-05-06 珠海百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拼接的模块墙体
CN114439131B (zh) * 2021-12-24 2023-11-14 珠海百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拼接的模块墙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5724B (zh) 2017-06-01
CN106128310B (zh) 2018-07-27
TW201810211A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43856B1 (ko) 표시 장치
CN104698634B (zh) 显示面板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03969734B (zh) 图像补偿装置、显示装置及拼接型显示装置
US20210225209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4715220B2 (ja) 液晶モジュ−ル
CN201170823Y (zh) 液晶显示模块
CN107656403A (zh)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CN106128310A (zh) 显示装置及其框体
US10191209B2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346539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3529595A (zh) 显示装置
CN111708206A (zh)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235427B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窄边框结构
CN110989249A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5676523A (zh)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4299522B (zh) 显示装置和膝上型计算机
CN205563031U (zh) 彩色滤光基板及显示面板
KR102548039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70040440A (ko) 표시장치
US960639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40063602A1 (en)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407396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10244020U (zh) 一种背光模组的阶梯式中框以及背光模组
US8866990B2 (en) Display and frame structure thereof
US20180335876A1 (en) Built-i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