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8200A -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8200A
CN106128200A CN201610797300.6A CN201610797300A CN106128200A CN 106128200 A CN106128200 A CN 106128200A CN 201610797300 A CN201610797300 A CN 201610797300A CN 106128200 A CN106128200 A CN 106128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privately owned
teaching
service
authent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73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7973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82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8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8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8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 G09B5/14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with provision for individual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包括教学展示设备、控制中心和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教学展示设备和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包括云服务器和多个校园网,云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各校园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无线连接多个校园网,可以与多个校园形成教学互动、教学资源共享,并且将教学内容直观显示在教学展示设备上供学生学习,解决了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不足、教学信息获取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另一种是教师通过电脑将课件投影到投影仪的教学模式。前者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不足之处是不能直观的接受课堂知识,其课堂教学也较为枯燥;针对后者,目前各校或教育局通过购买第三方教学课件,如国家电教中心提供的课件,供教师教学使用,也有部分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编写、积累课件,虽然看似解决了前者的不能直观教学以及教学的枯燥性,但仍然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课件资源分散,不利于教师之间进行教学交流;二是教师教学课件贫乏,没有渠道或者系统的教学资源以供教师参考,不利于教师课件的编写与创新;三是教学终端采用笔记本或台式机,终端费用投入居高不下,且不易于维护;四是教学课件只能在课堂上使用,不方便分发共享给学生课后使用,目前,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利用互联网来提供更多易扩展虚拟资源的云计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云计算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包括教学展示设备、控制中心和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教学展示设备和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包括云服务器和多个校园网,云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各校园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无线连接多个校园网,可以与多个校园形成教学互动、教学资源共享,并且将教学内容直观显示在教学展示设备上供学生学习,解决了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不足、教学信息获取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时本发明跨云用户认证系统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教学展示设备2、控制中心3、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服务请求端41、混合云管理系统42、跨云认证管理系统43、访问监测系统44、信息存储系统45、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混合云分级管理模块422、跨云认证模块431、报警模块43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应用场景1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包括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教学展示设备2和控制中心3,所述控制中心3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教学展示设备2和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包括云服务器和多个校园网,云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各校园网。
优选的,所述教学展示设备2包括显示屏、麦克风和扬声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中心3设置有用户端、无线数据输出模块和无线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数据接收模块连接教学展示设备2,用户端通过无线数据输出模块连接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无线连接多个校园网,可以与多个校园形成教学互动、教学资源共享,并且将教学内容直观显示在教学展示设备2上供学生学习,解决了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不足、教学信息获取难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还包括用于存储教学资源的混合云。
本优选实施例通过混合云进行教学资源的存储,既省钱又安全。
优选的,所述远程教学系统还包括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所述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用于管理混合云内各私有云之间的跨云验证,所述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包括服务请求端41、混合云管理系统42、跨云认证管理系统43、访问监测系统44和信息存储系统45;
所述服务请求端41用于为服务请求者访问混合云内的私有云服务提供访问接口;
所述混合云管理系统42包括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混合云分级管理模块422;所述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用于基于证书认证机制对加入混合云的私有云进行管理,并建立各私有云之间的信任关系;所述混合云分级管理模块422用于根据私有云的保密等级将私有云划分为公开级、秘密级和机密级,并针对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进行管理;
所述跨云认证管理系统43包括跨云认证模块431和报警模块432;所述跨云认证模块431用于在服务请求者进行跨云访问时获取服务请求者的属性令牌,并基于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实现本地私有云的服务请求者对其他私有云的服务进行跨云访问时的跨云认证;所述报警模块432用于在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或解密失败时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访问监测系统44用于对服务请求者跨云访问的过程进行监测;
所述信息存储系统45用于存储服务请求者的访问信息和报警信息。
优选的,所述在服务请求者进行跨云访问时获取服务请求者的属性令牌,包括:
(1)服务请求者向要跨云访问的其他私有云的服务S发送访问服务请求;
(2)服务S响应访问服务请求后,向服务请求者发送属性请求;
(3)服务请求者输入自定义密码,所述自定义密码位数必须大于6位,并将自定义密码与其身份标识通过签名加密后连同所述属性请求作为消息一起发送给私有云的认证代理,认证代理通过自己的私钥和用户的公钥对消息进行解密验证,验证通过后,根据用户的属性请求从属性存储模块中提取与属性请求对应的属性并签发属性令牌,生成会话密钥,与所述属性令牌和自定义密码一起签名加密后发送给用户;
(4)用户收到消息后,利用自己的私钥和认证代理的公钥证书对消息进行解密,若信息中含有自定义密码,则认证了所述认证代理的身份,同时也获得了属性令牌。
优选的,所述在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或解密失败时发出报警信息,包括:
(1)服务请求者向要跨云访问的其他私有云的服务S发送访问服务请求;
(2)服务S响应访问服务请求后,向服务请求者发送属性请求;
(3)服务请求者输入自定义密码错误,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报警模块432发出警报信息,属性令牌获发送给用户后,用户无法对信息进行解密,不能完成身份验证,报警模块432也发出报警信息。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设计了属性令牌的获取方式,提高了属性令牌获取的安全性和效率;构建了面向混合云的跨云认证系统,能满足混合云环境下用户分属不同的私有云的认证域、服务访问频繁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包括:
(1)证书签发单元:用于在私有云加入或退出混合云时为该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签发或撤销公钥证书,并对混合云内签发的公钥证书进行统一管理;
(2)云间认证代理单元:用于接收新加入的私有云的注册,管理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从而建立其与私有云之间的信任关系。
优选的,所述私有云的认证代理支持身份认证机制和证书认证机制,用于管理私有云内的身份认证和属性令牌的签发,并在跨云认证模块431进行跨云认证时,将所述注册信息提交给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进行注册,接收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签发的公钥证书;所述管理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包括:审核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接收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将注册信息存入安全数据库、在私有云退出混合云时删除退出的私有云的注册信息。
上述两个优选实施例实现了对混合云内的私有云的管理,私有云的认证代理支持身份认证机制和证书认证机制,使对混合云内的私有云的管理更加科学,安全性高。
优选的,所述根据私有云的保密等级将私有云划分为公开级、秘密级和机密级,包括:
(1)若某私有云只允许该私有云创建者自身访问,则该私有云为机密级;
(2)若某私有云允许该私有云创建者授权的用户访问,则该私有云为秘密级;
(3)若某私有云允许与该私有云建立信任关系的所有用户访问,则该私有云为公开级。
优选的,所述安全策略包括:
(1)对于机密级私有云,采用椭圆曲线密码系统进行加密,访问者需要进行指纹验证才能发送访问请求;
(2)对于秘密级私有云,采用RSA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访问者需要授权U盾才能访问;
(3)对于公开级私有云,采用DES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建立信任关系的访问者可以直接发送访问请求。
本优选实施例对不同的私有云划分保密等级并设计相应的安全策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对不同私有云进行访问。
优选的,所述信息存储系统45采用多层模型对信息进行存储,包括存储层、管理层和接口层,所述存储层处于存储模块的底层,由不同的设备构成,所述管理层位于存储层之上,通过各种软件对存储设备进行管理,所述接口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接口。
本优选实施例便于能够便于管理者查询访问信息和报警信息,便于后续检查。
优选的,所述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为:
(1)服务请求者随机选取自定义数字作为新鲜数,与服务请求者获得的属性令牌和进行跨云访问时服务S返回给服务请求者的随机数一起作为消息,签名加密后发送给服务S;
(2)服务S收到消息后,用自己的私钥和服务请求者的公钥对消息解签密,若消息含有所述服务S返回给服务请求者的随机数,则服务请求者身份验证通过,服务S进而生成另一随机数,对所述另一随机数和所述自定义数字进行签名加密,形成反馈信息,发送给服务请求者;
(3)服务请求者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以自己的私钥和服务S的公钥对反馈信息解签密,若反馈信息含有所述自定义数字,则认证了服务S的身份,从而实现了双方的相互认证。
本优选实施例设计了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实现了服务请求者与服务间的双向认证,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跨云认证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访问监测系统44将访问过程用向量X=(a1、a2、a3)进行表示,a1表示报警信息发生情况,a2表示用户访问是否满足安全策略,a3表示系统运行情况;当报警信息不发生时,a1取1,否则取0;用户访问满足安全策略时,a2取1,否则取0;当系统运行正常时a3取1,否则取0;只有当X=(1、1、1)时监测系统认定访问成功;访问监测系统44在工作中对访问不成功的时间和次数进行记录,当设定时间段内访问不成功次数达到设定次数,访问监测系统44发出告警信息。
本优选实施例实现了对用户访问过程的监测,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在此应用场景中,所述自定义密码位数为11,认证速度提高了10%,安全性提高了12%。
应用场景2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包括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教学展示设备2和控制中心3,所述控制中心3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教学展示设备2和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包括云服务器和多个校园网,云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各校园网。
优选的,所述教学展示设备2包括显示屏、麦克风和扬声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中心3设置有用户端、无线数据输出模块和无线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数据接收模块连接教学展示设备2,用户端通过无线数据输出模块连接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无线连接多个校园网,可以与多个校园形成教学互动、教学资源共享,并且将教学内容直观显示在教学展示设备2上供学生学习,解决了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不足、教学信息获取难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还包括用于存储教学资源的混合云。
本优选实施例通过混合云进行教学资源的存储,既省钱又安全。
优选的,所述远程教学系统还包括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所述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用于管理混合云内各私有云之间的跨云验证,所述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包括服务请求端41、混合云管理系统42、跨云认证管理系统43、访问监测系统44和信息存储系统45;
所述服务请求端41用于为服务请求者访问混合云内的私有云服务提供访问接口;
所述混合云管理系统42包括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混合云分级管理模块422;所述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用于基于证书认证机制对加入混合云的私有云进行管理,并建立各私有云之间的信任关系;所述混合云分级管理模块422用于根据私有云的保密等级将私有云划分为公开级、秘密级和机密级,并针对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进行管理;
所述跨云认证管理系统43包括跨云认证模块431和报警模块432;所述跨云认证模块431用于在服务请求者进行跨云访问时获取服务请求者的属性令牌,并基于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实现本地私有云的服务请求者对其他私有云的服务进行跨云访问时的跨云认证;所述报警模块432用于在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或解密失败时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访问监测系统44用于对服务请求者跨云访问的过程进行监测;
所述信息存储系统45用于存储服务请求者的访问信息和报警信息。
优选的,所述在服务请求者进行跨云访问时获取服务请求者的属性令牌,包括:
(1)服务请求者向要跨云访问的其他私有云的服务S发送访问服务请求;
(2)服务S响应访问服务请求后,向服务请求者发送属性请求;
(3)服务请求者输入自定义密码,所述自定义密码位数必须大于6位,并将自定义密码与其身份标识通过签名加密后连同所述属性请求作为消息一起发送给私有云的认证代理,认证代理通过自己的私钥和用户的公钥对消息进行解密验证,验证通过后,根据用户的属性请求从属性存储模块中提取与属性请求对应的属性并签发属性令牌,生成会话密钥,与所述属性令牌和自定义密码一起签名加密后发送给用户;
(4)用户收到消息后,利用自己的私钥和认证代理的公钥证书对消息进行解密,若信息中含有自定义密码,则认证了所述认证代理的身份,同时也获得了属性令牌。
优选的,所述在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或解密失败时发出报警信息,包括:
(1)服务请求者向要跨云访问的其他私有云的服务S发送访问服务请求;
(2)服务S响应访问服务请求后,向服务请求者发送属性请求;
(3)服务请求者输入自定义密码错误,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报警模块432发出警报信息,属性令牌获发送给用户后,用户无法对信息进行解密,不能完成身份验证,报警模块432也发出报警信息。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设计了属性令牌的获取方式,提高了属性令牌获取的安全性和效率;构建了面向混合云的跨云认证系统,能满足混合云环境下用户分属不同的私有云的认证域、服务访问频繁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包括:
(1)证书签发单元:用于在私有云加入或退出混合云时为该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签发或撤销公钥证书,并对混合云内签发的公钥证书进行统一管理;
(2)云间认证代理单元:用于接收新加入的私有云的注册,管理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从而建立其与私有云之间的信任关系。
优选的,所述私有云的认证代理支持身份认证机制和证书认证机制,用于管理私有云内的身份认证和属性令牌的签发,并在跨云认证模块431进行跨云认证时,将所述注册信息提交给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进行注册,接收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签发的公钥证书;所述管理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包括:审核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接收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将注册信息存入安全数据库、在私有云退出混合云时删除退出的私有云的注册信息。
上述两个优选实施例实现了对混合云内的私有云的管理,私有云的认证代理支持身份认证机制和证书认证机制,使对混合云内的私有云的管理更加科学,安全性高。
优选的,所述根据私有云的保密等级将私有云划分为公开级、秘密级和机密级,包括:
(1)若某私有云只允许该私有云创建者自身访问,则该私有云为机密级;
(2)若某私有云允许该私有云创建者授权的用户访问,则该私有云为秘密级;
(3)若某私有云允许与该私有云建立信任关系的所有用户访问,则该私有云为公开级。
优选的,所述安全策略包括:
(1)对于机密级私有云,采用椭圆曲线密码系统进行加密,访问者需要进行指纹验证才能发送访问请求;
(2)对于秘密级私有云,采用RSA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访问者需要授权U盾才能访问;
(3)对于公开级私有云,采用DES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建立信任关系的访问者可以直接发送访问请求。
本优选实施例对不同的私有云划分保密等级并设计相应的安全策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对不同私有云进行访问。
优选的,所述信息存储系统45采用多层模型对信息进行存储,包括存储层、管理层和接口层,所述存储层处于存储模块的底层,由不同的设备构成,所述管理层位于存储层之上,通过各种软件对存储设备进行管理,所述接口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接口。
本优选实施例便于能够便于管理者查询访问信息和报警信息,便于后续检查。
优选的,所述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为:
(1)服务请求者随机选取自定义数字作为新鲜数,与服务请求者获得的属性令牌和进行跨云访问时服务S返回给服务请求者的随机数一起作为消息,签名加密后发送给服务S;
(2)服务S收到消息后,用自己的私钥和服务请求者的公钥对消息解签密,若消息含有所述服务S返回给服务请求者的随机数,则服务请求者身份验证通过,服务S进而生成另一随机数,对所述另一随机数和所述自定义数字进行签名加密,形成反馈信息,发送给服务请求者;
(3)服务请求者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以自己的私钥和服务S的公钥对反馈信息解签密,若反馈信息含有所述自定义数字,则认证了服务S的身份,从而实现了双方的相互认证。
本优选实施例设计了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实现了服务请求者与服务间的双向认证,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跨云认证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访问监测系统44将访问过程用向量X=(a1、a2、a3)进行表示,a1表示报警信息发生情况,a2表示用户访问是否满足安全策略,a3表示系统运行情况;当报警信息不发生时,a1取1,否则取0;用户访问满足安全策略时,a2取1,否则取0;当系统运行正常时a3取1,否则取0;只有当X=(1、1、1)时监测系统认定访问成功;访问监测系统44在工作中对访问不成功的时间和次数进行记录,当设定时间段内访问不成功次数达到设定次数,访问监测系统44发出告警信息。
本优选实施例实现了对用户访问过程的监测,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在此应用场景中,所述自定义密码位数为10,认证速度提高了11%,安全性提高了11%。
应用场景3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包括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教学展示设备2和控制中心3,所述控制中心3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教学展示设备2和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包括云服务器和多个校园网,云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各校园网。
优选的,所述教学展示设备2包括显示屏、麦克风和扬声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中心3设置有用户端、无线数据输出模块和无线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数据接收模块连接教学展示设备2,用户端通过无线数据输出模块连接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无线连接多个校园网,可以与多个校园形成教学互动、教学资源共享,并且将教学内容直观显示在教学展示设备2上供学生学习,解决了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不足、教学信息获取难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还包括用于存储教学资源的混合云。
本优选实施例通过混合云进行教学资源的存储,既省钱又安全。
优选的,所述远程教学系统还包括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所述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用于管理混合云内各私有云之间的跨云验证,所述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包括服务请求端41、混合云管理系统42、跨云认证管理系统43、访问监测系统44和信息存储系统45;
所述服务请求端41用于为服务请求者访问混合云内的私有云服务提供访问接口;
所述混合云管理系统42包括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混合云分级管理模块422;所述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用于基于证书认证机制对加入混合云的私有云进行管理,并建立各私有云之间的信任关系;所述混合云分级管理模块422用于根据私有云的保密等级将私有云划分为公开级、秘密级和机密级,并针对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进行管理;
所述跨云认证管理系统43包括跨云认证模块431和报警模块432;所述跨云认证模块431用于在服务请求者进行跨云访问时获取服务请求者的属性令牌,并基于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实现本地私有云的服务请求者对其他私有云的服务进行跨云访问时的跨云认证;所述报警模块432用于在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或解密失败时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访问监测系统44用于对服务请求者跨云访问的过程进行监测;
所述信息存储系统45用于存储服务请求者的访问信息和报警信息。
优选的,所述在服务请求者进行跨云访问时获取服务请求者的属性令牌,包括:
(1)服务请求者向要跨云访问的其他私有云的服务S发送访问服务请求;
(2)服务S响应访问服务请求后,向服务请求者发送属性请求;
(3)服务请求者输入自定义密码,所述自定义密码位数必须大于6位,并将自定义密码与其身份标识通过签名加密后连同所述属性请求作为消息一起发送给私有云的认证代理,认证代理通过自己的私钥和用户的公钥对消息进行解密验证,验证通过后,根据用户的属性请求从属性存储模块中提取与属性请求对应的属性并签发属性令牌,生成会话密钥,与所述属性令牌和自定义密码一起签名加密后发送给用户;
(4)用户收到消息后,利用自己的私钥和认证代理的公钥证书对消息进行解密,若信息中含有自定义密码,则认证了所述认证代理的身份,同时也获得了属性令牌。
优选的,所述在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或解密失败时发出报警信息,包括:
(1)服务请求者向要跨云访问的其他私有云的服务S发送访问服务请求;
(2)服务S响应访问服务请求后,向服务请求者发送属性请求;
(3)服务请求者输入自定义密码错误,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报警模块432发出警报信息,属性令牌获发送给用户后,用户无法对信息进行解密,不能完成身份验证,报警模块432也发出报警信息。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设计了属性令牌的获取方式,提高了属性令牌获取的安全性和效率;构建了面向混合云的跨云认证系统,能满足混合云环境下用户分属不同的私有云的认证域、服务访问频繁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包括:
(1)证书签发单元:用于在私有云加入或退出混合云时为该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签发或撤销公钥证书,并对混合云内签发的公钥证书进行统一管理;
(2)云间认证代理单元:用于接收新加入的私有云的注册,管理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从而建立其与私有云之间的信任关系。
优选的,所述私有云的认证代理支持身份认证机制和证书认证机制,用于管理私有云内的身份认证和属性令牌的签发,并在跨云认证模块431进行跨云认证时,将所述注册信息提交给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进行注册,接收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签发的公钥证书;所述管理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包括:审核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接收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将注册信息存入安全数据库、在私有云退出混合云时删除退出的私有云的注册信息。
上述两个优选实施例实现了对混合云内的私有云的管理,私有云的认证代理支持身份认证机制和证书认证机制,使对混合云内的私有云的管理更加科学,安全性高。
优选的,所述根据私有云的保密等级将私有云划分为公开级、秘密级和机密级,包括:
(1)若某私有云只允许该私有云创建者自身访问,则该私有云为机密级;
(2)若某私有云允许该私有云创建者授权的用户访问,则该私有云为秘密级;
(3)若某私有云允许与该私有云建立信任关系的所有用户访问,则该私有云为公开级。
优选的,所述安全策略包括:
(1)对于机密级私有云,采用椭圆曲线密码系统进行加密,访问者需要进行指纹验证才能发送访问请求;
(2)对于秘密级私有云,采用RSA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访问者需要授权U盾才能访问;
(3)对于公开级私有云,采用DES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建立信任关系的访问者可以直接发送访问请求。
本优选实施例对不同的私有云划分保密等级并设计相应的安全策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对不同私有云进行访问。
优选的,所述信息存储系统45采用多层模型对信息进行存储,包括存储层、管理层和接口层,所述存储层处于存储模块的底层,由不同的设备构成,所述管理层位于存储层之上,通过各种软件对存储设备进行管理,所述接口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接口。
本优选实施例便于能够便于管理者查询访问信息和报警信息,便于后续检查。
优选的,所述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为:
(1)服务请求者随机选取自定义数字作为新鲜数,与服务请求者获得的属性令牌和进行跨云访问时服务S返回给服务请求者的随机数一起作为消息,签名加密后发送给服务S;
(2)服务S收到消息后,用自己的私钥和服务请求者的公钥对消息解签密,若消息含有所述服务S返回给服务请求者的随机数,则服务请求者身份验证通过,服务S进而生成另一随机数,对所述另一随机数和所述自定义数字进行签名加密,形成反馈信息,发送给服务请求者;
(3)服务请求者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以自己的私钥和服务S的公钥对反馈信息解签密,若反馈信息含有所述自定义数字,则认证了服务S的身份,从而实现了双方的相互认证。
本优选实施例设计了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实现了服务请求者与服务间的双向认证,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跨云认证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访问监测系统44将访问过程用向量X=(a1、a2、a3)进行表示,a1表示报警信息发生情况,a2表示用户访问是否满足安全策略,a3表示系统运行情况;当报警信息不发生时,a1取1,否则取0;用户访问满足安全策略时,a2取1,否则取0;当系统运行正常时a3取1,否则取0;只有当X=(1、1、1)时监测系统认定访问成功;访问监测系统44在工作中对访问不成功的时间和次数进行记录,当设定时间段内访问不成功次数达到设定次数,访问监测系统44发出告警信息。
本优选实施例实现了对用户访问过程的监测,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在此应用场景中,所述自定义密码位数为9,认证速度提高了12%,安全性提高了10%。
应用场景4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包括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教学展示设备2和控制中心3,所述控制中心3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教学展示设备2和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包括云服务器和多个校园网,云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各校园网。
优选的,所述教学展示设备2包括显示屏、麦克风和扬声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中心3设置有用户端、无线数据输出模块和无线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数据接收模块连接教学展示设备2,用户端通过无线数据输出模块连接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无线连接多个校园网,可以与多个校园形成教学互动、教学资源共享,并且将教学内容直观显示在教学展示设备2上供学生学习,解决了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不足、教学信息获取难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还包括用于存储教学资源的混合云。
本优选实施例通过混合云进行教学资源的存储,既省钱又安全。
优选的,所述远程教学系统还包括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所述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用于管理混合云内各私有云之间的跨云验证,所述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包括服务请求端41、混合云管理系统42、跨云认证管理系统43、访问监测系统44和信息存储系统45;
所述服务请求端41用于为服务请求者访问混合云内的私有云服务提供访问接口;
所述混合云管理系统42包括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混合云分级管理模块422;所述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用于基于证书认证机制对加入混合云的私有云进行管理,并建立各私有云之间的信任关系;所述混合云分级管理模块422用于根据私有云的保密等级将私有云划分为公开级、秘密级和机密级,并针对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进行管理;
所述跨云认证管理系统43包括跨云认证模块431和报警模块432;所述跨云认证模块431用于在服务请求者进行跨云访问时获取服务请求者的属性令牌,并基于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实现本地私有云的服务请求者对其他私有云的服务进行跨云访问时的跨云认证;所述报警模块432用于在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或解密失败时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访问监测系统44用于对服务请求者跨云访问的过程进行监测;
所述信息存储系统45用于存储服务请求者的访问信息和报警信息。
优选的,所述在服务请求者进行跨云访问时获取服务请求者的属性令牌,包括:
(1)服务请求者向要跨云访问的其他私有云的服务S发送访问服务请求;
(2)服务S响应访问服务请求后,向服务请求者发送属性请求;
(3)服务请求者输入自定义密码,所述自定义密码位数必须大于6位,并将自定义密码与其身份标识通过签名加密后连同所述属性请求作为消息一起发送给私有云的认证代理,认证代理通过自己的私钥和用户的公钥对消息进行解密验证,验证通过后,根据用户的属性请求从属性存储模块中提取与属性请求对应的属性并签发属性令牌,生成会话密钥,与所述属性令牌和自定义密码一起签名加密后发送给用户;
(4)用户收到消息后,利用自己的私钥和认证代理的公钥证书对消息进行解密,若信息中含有自定义密码,则认证了所述认证代理的身份,同时也获得了属性令牌。
优选的,所述在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或解密失败时发出报警信息,包括:
(1)服务请求者向要跨云访问的其他私有云的服务S发送访问服务请求;
(2)服务S响应访问服务请求后,向服务请求者发送属性请求;
(3)服务请求者输入自定义密码错误,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报警模块432发出警报信息,属性令牌获发送给用户后,用户无法对信息进行解密,不能完成身份验证,报警模块432也发出报警信息。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设计了属性令牌的获取方式,提高了属性令牌获取的安全性和效率;构建了面向混合云的跨云认证系统,能满足混合云环境下用户分属不同的私有云的认证域、服务访问频繁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包括:
(1)证书签发单元:用于在私有云加入或退出混合云时为该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签发或撤销公钥证书,并对混合云内签发的公钥证书进行统一管理;
(2)云间认证代理单元:用于接收新加入的私有云的注册,管理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从而建立其与私有云之间的信任关系。
优选的,所述私有云的认证代理支持身份认证机制和证书认证机制,用于管理私有云内的身份认证和属性令牌的签发,并在跨云认证模块431进行跨云认证时,将所述注册信息提交给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进行注册,接收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签发的公钥证书;所述管理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包括:审核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接收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将注册信息存入安全数据库、在私有云退出混合云时删除退出的私有云的注册信息。
上述两个优选实施例实现了对混合云内的私有云的管理,私有云的认证代理支持身份认证机制和证书认证机制,使对混合云内的私有云的管理更加科学,安全性高。
优选的,所述根据私有云的保密等级将私有云划分为公开级、秘密级和机密级,包括:
(1)若某私有云只允许该私有云创建者自身访问,则该私有云为机密级;
(2)若某私有云允许该私有云创建者授权的用户访问,则该私有云为秘密级;
(3)若某私有云允许与该私有云建立信任关系的所有用户访问,则该私有云为公开级。
优选的,所述安全策略包括:
(1)对于机密级私有云,采用椭圆曲线密码系统进行加密,访问者需要进行指纹验证才能发送访问请求;
(2)对于秘密级私有云,采用RSA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访问者需要授权U盾才能访问;
(3)对于公开级私有云,采用DES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建立信任关系的访问者可以直接发送访问请求。
本优选实施例对不同的私有云划分保密等级并设计相应的安全策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对不同私有云进行访问。
优选的,所述信息存储系统45采用多层模型对信息进行存储,包括存储层、管理层和接口层,所述存储层处于存储模块的底层,由不同的设备构成,所述管理层位于存储层之上,通过各种软件对存储设备进行管理,所述接口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接口。
本优选实施例便于能够便于管理者查询访问信息和报警信息,便于后续检查。
优选的,所述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为:
(1)服务请求者随机选取自定义数字作为新鲜数,与服务请求者获得的属性令牌和进行跨云访问时服务S返回给服务请求者的随机数一起作为消息,签名加密后发送给服务S;
(2)服务S收到消息后,用自己的私钥和服务请求者的公钥对消息解签密,若消息含有所述服务S返回给服务请求者的随机数,则服务请求者身份验证通过,服务S进而生成另一随机数,对所述另一随机数和所述自定义数字进行签名加密,形成反馈信息,发送给服务请求者;
(3)服务请求者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以自己的私钥和服务S的公钥对反馈信息解签密,若反馈信息含有所述自定义数字,则认证了服务S的身份,从而实现了双方的相互认证。
本优选实施例设计了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实现了服务请求者与服务间的双向认证,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跨云认证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访问监测系统44将访问过程用向量X=(a1、a2、a3)进行表示,a1表示报警信息发生情况,a2表示用户访问是否满足安全策略,a3表示系统运行情况;当报警信息不发生时,a1取1,否则取0;用户访问满足安全策略时,a2取1,否则取0;当系统运行正常时a3取1,否则取0;只有当X=(1、1、1)时监测系统认定访问成功;访问监测系统44在工作中对访问不成功的时间和次数进行记录,当设定时间段内访问不成功次数达到设定次数,访问监测系统44发出告警信息。
本优选实施例实现了对用户访问过程的监测,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在此应用场景中,所述自定义密码位数为8,认证速度提高了13%,安全性提高了9%。
应用场景5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包括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教学展示设备2和控制中心3,所述控制中心3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教学展示设备2和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包括云服务器和多个校园网,云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各校园网。
优选的,所述教学展示设备2包括显示屏、麦克风和扬声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中心3设置有用户端、无线数据输出模块和无线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数据接收模块连接教学展示设备2,用户端通过无线数据输出模块连接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无线连接多个校园网,可以与多个校园形成教学互动、教学资源共享,并且将教学内容直观显示在教学展示设备2上供学生学习,解决了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不足、教学信息获取难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1还包括用于存储教学资源的混合云。
本优选实施例通过混合云进行教学资源的存储,既省钱又安全。
优选的,所述远程教学系统还包括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所述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用于管理混合云内各私有云之间的跨云验证,所述跨云用户认证系统4包括服务请求端41、混合云管理系统42、跨云认证管理系统43、访问监测系统44和信息存储系统45;
所述服务请求端41用于为服务请求者访问混合云内的私有云服务提供访问接口;
所述混合云管理系统42包括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混合云分级管理模块422;所述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用于基于证书认证机制对加入混合云的私有云进行管理,并建立各私有云之间的信任关系;所述混合云分级管理模块422用于根据私有云的保密等级将私有云划分为公开级、秘密级和机密级,并针对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进行管理;
所述跨云认证管理系统43包括跨云认证模块431和报警模块432;所述跨云认证模块431用于在服务请求者进行跨云访问时获取服务请求者的属性令牌,并基于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实现本地私有云的服务请求者对其他私有云的服务进行跨云访问时的跨云认证;所述报警模块432用于在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或解密失败时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访问监测系统44用于对服务请求者跨云访问的过程进行监测;
所述信息存储系统45用于存储服务请求者的访问信息和报警信息。
优选的,所述在服务请求者进行跨云访问时获取服务请求者的属性令牌,包括:
(1)服务请求者向要跨云访问的其他私有云的服务S发送访问服务请求;
(2)服务S响应访问服务请求后,向服务请求者发送属性请求;
(3)服务请求者输入自定义密码,所述自定义密码位数必须大于6位,并将自定义密码与其身份标识通过签名加密后连同所述属性请求作为消息一起发送给私有云的认证代理,认证代理通过自己的私钥和用户的公钥对消息进行解密验证,验证通过后,根据用户的属性请求从属性存储模块中提取与属性请求对应的属性并签发属性令牌,生成会话密钥,与所述属性令牌和自定义密码一起签名加密后发送给用户;
(4)用户收到消息后,利用自己的私钥和认证代理的公钥证书对消息进行解密,若信息中含有自定义密码,则认证了所述认证代理的身份,同时也获得了属性令牌。
优选的,所述在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或解密失败时发出报警信息,包括:
(1)服务请求者向要跨云访问的其他私有云的服务S发送访问服务请求;
(2)服务S响应访问服务请求后,向服务请求者发送属性请求;
(3)服务请求者输入自定义密码错误,获取属性令牌失败,报警模块432发出警报信息,属性令牌获发送给用户后,用户无法对信息进行解密,不能完成身份验证,报警模块432也发出报警信息。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设计了属性令牌的获取方式,提高了属性令牌获取的安全性和效率;构建了面向混合云的跨云认证系统,能满足混合云环境下用户分属不同的私有云的认证域、服务访问频繁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包括:
(1)证书签发单元:用于在私有云加入或退出混合云时为该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签发或撤销公钥证书,并对混合云内签发的公钥证书进行统一管理;
(2)云间认证代理单元:用于接收新加入的私有云的注册,管理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从而建立其与私有云之间的信任关系。
优选的,所述私有云的认证代理支持身份认证机制和证书认证机制,用于管理私有云内的身份认证和属性令牌的签发,并在跨云认证模块431进行跨云认证时,将所述注册信息提交给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进行注册,接收混合云身份管理模块421签发的公钥证书;所述管理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包括:审核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接收新加入的私有云的认证代理的注册信息、将注册信息存入安全数据库、在私有云退出混合云时删除退出的私有云的注册信息。
上述两个优选实施例实现了对混合云内的私有云的管理,私有云的认证代理支持身份认证机制和证书认证机制,使对混合云内的私有云的管理更加科学,安全性高。
优选的,所述根据私有云的保密等级将私有云划分为公开级、秘密级和机密级,包括:
(1)若某私有云只允许该私有云创建者自身访问,则该私有云为机密级;
(2)若某私有云允许该私有云创建者授权的用户访问,则该私有云为秘密级;
(3)若某私有云允许与该私有云建立信任关系的所有用户访问,则该私有云为公开级。
优选的,所述安全策略包括:
(1)对于机密级私有云,采用椭圆曲线密码系统进行加密,访问者需要进行指纹验证才能发送访问请求;
(2)对于秘密级私有云,采用RSA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访问者需要授权U盾才能访问;
(3)对于公开级私有云,采用DES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建立信任关系的访问者可以直接发送访问请求。
本优选实施例对不同的私有云划分保密等级并设计相应的安全策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对不同私有云进行访问。
优选的,所述信息存储系统45采用多层模型对信息进行存储,包括存储层、管理层和接口层,所述存储层处于存储模块的底层,由不同的设备构成,所述管理层位于存储层之上,通过各种软件对存储设备进行管理,所述接口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接口。
本优选实施例便于能够便于管理者查询访问信息和报警信息,便于后续检查。
优选的,所述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为:
(1)服务请求者随机选取自定义数字作为新鲜数,与服务请求者获得的属性令牌和进行跨云访问时服务S返回给服务请求者的随机数一起作为消息,签名加密后发送给服务S;
(2)服务S收到消息后,用自己的私钥和服务请求者的公钥对消息解签密,若消息含有所述服务S返回给服务请求者的随机数,则服务请求者身份验证通过,服务S进而生成另一随机数,对所述另一随机数和所述自定义数字进行签名加密,形成反馈信息,发送给服务请求者;
(3)服务请求者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以自己的私钥和服务S的公钥对反馈信息解签密,若反馈信息含有所述自定义数字,则认证了服务S的身份,从而实现了双方的相互认证。
本优选实施例设计了自定义的跨云认证协议,实现了服务请求者与服务间的双向认证,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跨云认证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访问监测系统44将访问过程用向量X=(a1、a2、a3)进行表示,a1表示报警信息发生情况,a2表示用户访问是否满足安全策略,a3表示系统运行情况;当报警信息不发生时,a1取1,否则取0;用户访问满足安全策略时,a2取1,否则取0;当系统运行正常时a3取1,否则取0;只有当X=(1、1、1)时监测系统认定访问成功;访问监测系统44在工作中对访问不成功的时间和次数进行记录,当设定时间段内访问不成功次数达到设定次数,访问监测系统44发出告警信息。
本优选实施例实现了对用户访问过程的监测,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在此应用场景中,所述自定义密码位数为7,认证速度提高了14%,安全性提高了8%。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教学展示设备、控制中心和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教学展示设备和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包括云服务器和多个校园网,云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各校园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展示设备包括显示屏、麦克风和扬声器;所述控制中心设置有用户端、无线数据输出模块和无线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数据接收模块连接教学展示设备,用户端通过无线数据输出模块连接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教学资源云平台还包括用于存储教学资源的混合云。
CN201610797300.6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 Pending CN1061282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7300.6A CN106128200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7300.6A CN106128200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8200A true CN106128200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71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7300.6A Pending CN106128200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820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7426A (zh) * 2017-12-28 2018-07-31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教学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及访问方法
CN111464543A (zh) * 2020-04-01 2020-07-28 杭州云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教学信息安全防护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15177A1 (en) * 2013-04-19 2014-10-2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Grad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remote teaching
CN204965806U (zh) * 2015-08-04 2016-01-13 萍乡学院 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学系统
CN105243906A (zh) * 2015-10-29 2016-01-13 桂林市腾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教学系统
CN105374234A (zh) * 2015-11-24 2016-03-02 湖南升皇紫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教学一体机
CN105575203A (zh) * 2016-03-16 2016-05-11 深圳市京华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云教学的方法、系统及云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15177A1 (en) * 2013-04-19 2014-10-2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Grad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remote teaching
CN204965806U (zh) * 2015-08-04 2016-01-13 萍乡学院 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学系统
CN105243906A (zh) * 2015-10-29 2016-01-13 桂林市腾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教学系统
CN105374234A (zh) * 2015-11-24 2016-03-02 湖南升皇紫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教学一体机
CN105575203A (zh) * 2016-03-16 2016-05-11 深圳市京华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云教学的方法、系统及云服务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艺华等: "混合云服务中的跨云际认证机制", 《计算机系统应用》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7426A (zh) * 2017-12-28 2018-07-31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教学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及访问方法
CN108347426B (zh) * 2017-12-28 2021-10-26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教学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及访问方法
CN111464543A (zh) * 2020-04-01 2020-07-28 杭州云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教学信息安全防护系统
CN111464543B (zh) * 2020-04-01 2022-05-03 杭州云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教学信息安全防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wi et al. E-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arrayrih et al. Challenges of online exam, performances and problems for online university exam
Kaiiali et al. Designing a secure exam management system (SEMS) for M-learning environments
US9947236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irtual instruction cloud
CN107277079A (zh) 一种面向混合云的跨云用户认证系统
CN102509482A (zh) 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Karthika et al. Secure 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for e-learning
Huu Phuoc Dai et al. E-learning security risk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CN110233850A (zh) 基于联盟链的注册方法、应用服务器、用户端以及系统
CN106128200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系统
Lin et al. Security and privacy technologies for distance education applications
He et al. Blockchain-based privacy protection scheme for IoT-assisted educational big data management
Politze et al. A secure infrastructure for mobile blended learning applications
CN109035937A (zh) 授权共享网络教育系统
WO2018179690A1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06331136A (zh) 一种健康档案信息处理系统
CN103905562A (zh) 一种跨屏无线交互平台
CN106230976A (zh) 基于云平台的用于智能小区的社交系统
CN110113339A (zh) 电梯信息显示终端身份证书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833105A (zh) 电子签名方法及装置
US11076293B2 (en) Access control device,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ccess control program, and access control system
CN113642982A (zh) 一种自主学习系统及自主学习方法
Savulescu et al. Security in e-learning systems
Mehdi A proposed architecture of cloud computing for teaching and education
CN106327271A (zh) 一种生鲜供需信息查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