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6984A - 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6984A
CN106126984A CN201610478860.5A CN201610478860A CN106126984A CN 106126984 A CN106126984 A CN 106126984A CN 201610478860 A CN201610478860 A CN 201610478860A CN 106126984 A CN106126984 A CN 106126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loss
control instruction
attribut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88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文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788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69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6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698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及装置,当智能终端获取到控制指令时,首先判断控制指令是否为用于挂失智能终端的挂失指令,若是,根据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当智能终端丢失后,为防止智能终端隐私被他人所知,通过向智能终端发送挂失指令,智能终端接收到挂失指令后,根据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以使智能终端中的预设隐私信息不可见,从而使他人无法获取到智能终端中的隐私,防止隐私泄露,从而提高智能手机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已广泛应用至人们生活中,例如,智能手机的出现,为人们生活带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在智能手机中往往存有大量的用户隐私数据,当用户丢失智能手机后,用户的隐私将被表露无遗,比如,手机上的所有的联系人、短信记录、图片等均可能被他人查看,严重的话还可能根据智能手机上安装的一些支付类应用程序,利用智能手机号码去修改密码等,即智能手机丢失后,智能手机上的信息易泄露,智能手机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证,最终可能导致资金损失。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智能终端丢失后信息易泄露导致不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信息不易泄露以提高智能终端安全性的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提供一种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控制指令;
判断所述控制指令是否为用于挂失智能终端的挂失指令;
若是,根据所述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控制指令;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控制指令是否为用于挂失智能终端的挂失指令;
隐藏模块,用于当所述控制指令为挂失指令时,根据所述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
上述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及装置,智能终端获取到控制指令时,首先判断控制指令是否为用于挂失智能终端的挂失指令,若是,根据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当智能终端丢失后,为防止智能终端隐私被他人所知,通过向智能终端发送挂失指令,智能终端接收到挂失指令后,根据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即通过将智能终端中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调整为隐藏,以使智能终端中的预设隐私信息不可见,从而使他人无法获取到智能终端中的隐私,防止隐私泄露,从而提高智能手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的模块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提供一种实施例的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获取控制指令。
当智能终端丢失后,为确保智能终端的安全,需要对智能终端进行挂失。预先在服务器中对智能终端进行了注册登记,每个智能终端对应有注册账号,在客户端的功能界面或网页端的功能界面上通过注册账号登录,即可查看到注册账号对应的智能终端的相关信息,例如,智能终端的标识号、智能终端型号以及注册时间等信息。一个注册账号下面可能对应有多个智能终端,在通过注册账号进行登录后,会显示该注册账号下所有的智能终端,对相应的智能终端的相关功能进行选择,进行操作会产生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智能终端,以控制智能终端,例如,智能终端当前处于挂失模式,智能终端在挂失模式下只能进行最基本的功能操作,比如打电话和发短信,智能终端中的数据是隐藏不可见,通过在功能界面上选择取消挂失,则会产生取消挂失的控制指令给到智能终端,控制智能终端取消挂失。又例如,智能终端当前处于正常模式,即用户可正常使用智能终端中所有的功能,比如查看联系人以及查看通讯记录等,当发现手机丢失后需要对其进行挂失,则通过注册账号登录功能界面,在功能界面上找到自己丢失的设备,并进行挂失操作,会产生挂失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智能终端,控制智能终端进入挂失模式工作。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控制指令具体为获取远程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远程控制终端可以为远程智能终端或服务器,即可通过在远程智能终端上的客户端的功能界面或网页端的功能界面上进行相关操作产生控制指令,也可通过服务器产生控制指令。具体地,智能终端可通过短信方式或/和网络通信方式获取控制指令。
S130:判断控制指令是否为用于挂失智能终端的挂失指令。
若是,则执行步骤S150。
S150:根据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
当智能终端接收到控制指令后,需要判断其是否为挂失指令,只有在控制指令为用于挂失智能智能终端的挂失指令时,才会根据该挂失指令对智能终端进行挂失,即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使预设隐私信息不可见,防止他人查看,提高安全性。其中,预设隐私信息包括联系人、图片以及安装的应用程序。
上述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当智能终端获取到控制指令时,首先判断控制指令是否为用于挂失智能终端的挂失指令,若是,根据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当智能终端丢失后,为防止智能终端隐私被他人所知,通过向智能终端发送挂失指令,智能终端接收到挂失指令后,根据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即通过将智能终端中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调整为隐藏,以使智能终端中的预设隐私信息不可见,从而使他人无法获取到智能终端中的隐私,防止隐私泄露,从而提高智能手机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还包括步骤:
S260:根据挂失指令,调整进入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为拒绝。
当智能终端接收的控制指令为挂失指令时,除了对预设隐藏信息进行隐藏之外,还可调整进入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为拒绝,其中,预设工作模式包括recovery(恢复)模式,recovery模式是智能终端系统的一个工程模式,作用是恢复和清除,用户进入这个模式之后,可以对当前系统的一些数据进行清除、恢复出厂设置以及备份还原系统等操作。在智能终端接收到挂失指令后,调整进入recovery模式的权限为拒绝,即通过将智能终端中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属性调整为拒绝,以禁止智能终端进入recovery模式,防止他人强制清除数据。
可以理解,上述步骤S150和步骤S260是不分先后顺序的,即在智能终端获取到挂失指令后,可先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后调整进入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为拒绝,也可先调整进入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为拒绝后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也可同时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还包括步骤:
S270:根据挂失指令,对智能终端的存储分区进行虚拟分区,生成用于存储挂失前已产生的信息的第一虚拟存储分区以及用于存储挂失后产生的信息的第二虚拟存储分区。
S280:调整第一虚拟存储分区的属性为隐藏。
在智能终端中具有存储分区,用于存储智能终端系统数据以及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当智能终端在获得挂失指令后,对存储分区进行虚拟分区,生成第一虚拟分区和第二虚拟分区,第一虚拟分区存储挂失前已产生的信息,例如,智能终端拥有者使用时产生的联系人、通信记录等。第二虚拟存储分区存储挂失后产生的信息。为了确保智能终端丢失后智能终端中的信息不被他人查看,提高安全性,将存储挂失前产生的信息的第一虚拟存储分区的数据为隐藏,即不可见,防止他人查看第一虚拟存储分区存储的信息,即通过将第一虚拟存储分区的属性调整为隐藏,以使第一虚拟存储分区对他人不可见,也就说将智能终端的拥有者之前使用智能终端时产生的信息被隐藏,当智能终端插入电脑时,电脑也无法显示第一虚拟存储分区,他人无法查看主人的隐私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虚拟存储分区与第二虚拟存储分区是独立的,他人在使用智能终端时,产生的信息是存储在第二虚拟存储分区,不会影响干扰到存储在第一虚拟存储分区存储的挂失前已产生的信息,即不会影响到正常模式下主人产生的信息。
可以理解,上述步骤S270和步骤280、步骤S150以及步骤S260是不分先后顺序的,在智能终端获取到挂失指令后,根据挂失指令,只要完成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调整进入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为拒绝以及对智能终端的存储分区进行虚拟分区,生成用于存储挂失前已产生的信息的第一虚拟存储分区以及用于存储挂失后产生的信息的第二虚拟存储分区,并调整第一虚拟存储分区的属性为隐藏即可,与执行顺序无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当智能终端开启网路连接时,通过网络接收控制指令。
当智能终端未开启网络连接时,通过短信方式接收控制指令。
当获取对智能终端的解锁密码连续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时,产生用于挂失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
在智能终端开启网络连接时,则智能终端可通过网络接收控制指令,在智能终端未开启网络连接时,则智能终端没有连接网络,此时,为确保智能终端能接收到控制指令,可通过短信方式接收控制指令。另外,当智能终端需要解锁密码进入交互界面时,若对智能终端的解锁密码连续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比如5次,即会模拟解锁成功,产生用户挂失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以挂智能终端。
另外,在智能终端接收到挂失指令后,还可强制开启网络连接,比如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连接或移动数据,方便用户追踪定位智能终端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控制指令为用于取消智能终端挂失的恢复指令时,根据恢复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显示。
智能终端当前处于挂失模式,智能终端在挂失模式下智能终端中的预设隐私信息是隐藏不可见,通过在功能界面上选择取消挂失,则会产生取消智能终端挂失的控制指令给到智能终端,即产生恢复指令给智能终端,控制智能终端取消挂失,即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显示。也就是说通过远程控制终端不但可发送挂失指令给到智能终端,以调整智能终端中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还可发送恢复指令给到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可根据恢复指令对预设的隐私信息的属性进行调整,以实现调整智能终端中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控制指令为用于取消智能终端挂失的恢复指令时,根据恢复指令,调整进入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为允许。
即根据恢复指令,将智能终端的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属性调整为允许,允许智能终端进入预设工作模式进行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控制指令为用于取消智能终端挂失的恢复指令时,根据恢复指令,将进行虚拟分区产生的第一虚拟存储分区和第二虚拟存储分区恢复至挂失前的存储分区。
请参阅图3,提供一种实施例的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310,用于接收控制指令。
当智能终端丢失后,为确保智能终端的安全,需要对智能终端进行挂失。预先在服务器中对智能终端进行了注册登记,每个智能终端对应有注册账号,在客户端的功能界面或网页端的功能界面上通过注册账号登录,即可查看到注册账号对应的智能终端的相关信息,例如,智能终端的标识号、智能终端型号以及注册时间等信息。一个注册账号下面可能对应有多个智能终端,在通过注册账号进行登录后,会显示该注册账号下所有的智能终端,对相应的智能终端的相关功能进行选择,进行操作会产生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智能终端,以控制智能终端,例如,智能终端当前处于挂失模式,智能终端在挂失模式下只能进行最基本的功能操作,比如打电话和发短信,智能终端中的数据是隐藏不可见,通过在功能界面上选择取消挂失,则会产生取消挂失的控制指令给到智能终端,控制智能终端取消挂失。又例如,智能终端当前处于正常模式,即用户可正常使用智能终端中所有的功能,比如查看联系人以及查看通讯记录等,当发现手机丢失后需要对其进行挂失,则通过注册账号登录功能界面,在功能界面上找到自己丢失的设备,并进行挂失操作,会产生挂失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智能终端,控制智能终端进入挂失模式工作。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控制指令具体为获取远程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远程控制终端可以为远程智能终端或服务器,即可通过在远程智能终端上的客户端的功能界面或网页端的功能界面上进行相关操作产生控制指令,也可通过服务器产生控制指令。具体地,智能终端可通过短信方式或/和网络通信方式获取控制指令。
判断模块330,用于判断控制指令是否为用于挂失智能终端的挂失指令。
隐藏模块350,用于当控制指令为挂失指令时,根据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
当智能终端接收到控制指令后,需要判断其是否为挂失指令,只有在控制指令为用于挂失智能智能终端的挂失指令时,才会根据该挂失指令对智能终端进行挂失,即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使预设隐私信息不可见,防止他人查看,提高安全性。其中,预设隐私信息包括联系人、图片以及安装的应用程序。
上述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当智能终端获取到控制指令时,首先判断控制指令是否为用于挂失智能终端的挂失指令,若是,根据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当智能终端丢失后,为防止智能终端隐私被他人所知,通过向智能终端发送挂失指令,智能终端接收到挂失指令后,根据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即通过将智能终端中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调整为隐藏,以使智能终端中的预设隐私信息不可见,从而使他人无法获取到智能终端中的隐私,防止隐私泄露,从而提高智能手机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还包括:
权限调整模块460,用于根据挂失指令,调整进入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为拒绝。
当智能终端接收的控制指令为挂失指令时,除了对预设隐藏信息进行隐藏之外,还可调整进入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为拒绝,其中,预设工作模式包括recovery(恢复)模式,recovery模式是智能终端系统的一个工程模式,作用是恢复和清除,用户进入这个模式之后,可以对当前系统的一些数据进行清除、恢复出厂设置以及备份还原系统等操作。在智能终端接收到挂失指令后,调整进入recovery模式的权限为拒绝,即通过将智能终端中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属性调整为拒绝,以禁止智能终端进入recovery模式,防止他人强制清除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还包括:
虚拟分区模块470,根据挂失指令,对智能终端的存储分区进行虚拟分区,生成用于存储挂失前已产生的信息的第一虚拟存储分区以及用于存储挂失后产生的信息的第二虚拟存储分区。
存储分区隐藏模块480,用于调整第一存储分区的属性为隐藏。
在智能终端中具有存储分区,用于存储智能终端系统数据以及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当智能终端在获得挂失指令后,对存储分区进行虚拟分区,生成第一虚拟分区和第二虚拟分区,第一虚拟分区存储挂失前已产生的信息,例如,智能终端拥有者使用时产生的联系人、通信记录等。第二虚拟存储分区存储挂失后产生的信息。为了确保智能终端丢失后智能终端中的信息不被他人查看,提高安全性,将存储挂失前产生的信息的第一虚拟存储分区的数据为隐藏,即不可见,防止他人查看第一虚拟存储分区存储的信息,即通过将第一虚拟存储分区的属性调整为隐藏,以使第一虚拟存储分区对他人不可见,也就说将智能终端的拥有者之前使用智能终端时产生的信息被隐藏,当智能终端插入电脑时,电脑也无法显示第一虚拟存储分区,他人无法查看主人的隐私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虚拟存储分区与第二虚拟存储分区是独立的,他人在使用智能终端时,产生的信息是存储在第二虚拟存储分区,不会影响干扰到存储在第一虚拟存储分区存储的挂失前已产生的信息,即不会影响到正常模式下主人产生的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指令获取模块包括:
网络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当智能终端开启网路连接时,通过网络接收控制指令。
短信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当智能终端未开启网络连接时,通过短信方式接收控制指令。
指令产生模块,用于当获取对智能终端的解锁密码连续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时,产生用于挂失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
在智能终端开启网络连接时,则智能终端可通过网络接收控制指令,在智能终端未开启网络连接时,则智能终端没有连接网络,此时,为确保智能终端能接收到控制指令,可通过短信方式接收控制指令。另外,当智能终端需要解锁密码进入交互界面时,若对智能终端的解锁密码连续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比如5次,即会模拟解锁成功,产生用户挂失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以挂智能终端。
另外,在智能终端接收到挂失指令后,还可强制开启网络连接,比如WIFI网络连接或移动数据,方便用户追踪定位智能终端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还包括:
恢复模块,用于当控制指令为用于取消智能终端挂失的恢复指令时,根据恢复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显示。
智能终端当前处于挂失模式,智能终端在挂失模式下智能终端中的预设隐私信息是隐藏不可见,通过在功能界面上选择取消挂失,则会产生取消智能终端挂失的控制指令给到智能终端,即产生恢复指令给智能终端,控制智能终端取消挂失,即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显示。也就是说通过远程控制终端不但可发送挂失指令给到智能终端,以调整智能终端中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还可发送恢复指令给到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可根据恢复指令对预设的隐私信息的属性进行调整,以实现调整智能终端中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还包括:
工作模式调整模块,用于当控制指令为用于取消智能终端挂失的恢复指令时,根据恢复指令,调整进入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为允许。
即根据恢复指令,将智能终端的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属性调整为允许,允许智能终端进入预设工作模式进行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还包括:
存储分区恢复模块,用于当控制指令为用于取消智能终端挂失的恢复指令时,根据恢复指令,将进行虚拟分区产生的第一虚拟存储分区和第二虚拟存储分区恢复至挂失前的存储分区。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控制指令;
判断所述控制指令是否为用于挂失智能终端的挂失指令;
若是,根据所述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挂失指令,调整进入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为拒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挂失指令,对所述智能终端的存储分区进行虚拟分区,生成用于存储挂失前已产生的信息的第一虚拟存储分区以及用于存储挂失后产生的信息的第二虚拟存储分区;
调整所述第一存储分区的属性为隐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智能终端开启网路连接时,通过网络接收所述控制指令;
当所述智能终端未开启网络连接时,通过短信方式接收所述控制指令;
当获取对所述智能终端的解锁密码连续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时,产生用于挂失所述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控制指令为用于取消所述智能终端挂失的恢复指令时,根据所述恢复指令,调整所述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显示。
6.一种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控制指令;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控制指令是否为用于挂失智能终端的挂失指令;
隐藏模块,用于当所述控制指令为挂失指令时,根据所述挂失指令,调整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隐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权限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挂失指令,调整进入预设工作模式的权限为拒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虚拟分区模块,根据所述挂失指令,对所述智能终端的存储分区进行虚拟分区,生成用于存储挂失前已产生的信息的第一虚拟存储分区以及用于存储挂失后产生的信息的第二虚拟存储分区;
存储分区隐藏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存储分区的属性为隐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获取模块包括:
网络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智能终端开启网路连接时,通过网络接收所述控制指令;
短信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智能终端未开启网络连接时,通过短信方式接收所述控制指令;
指令产生模块,用于当获取对所述智能终端的解锁密码连续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时,产生用于挂失所述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属性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恢复模块,用于当所述控制指令为用于取消所述智能终端挂失的恢复指令时,根据所述恢复指令,调整所述预设隐私信息的属性为显示。
CN201610478860.5A 2016-06-23 2016-06-23 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Withdrawn CN1061269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8860.5A CN106126984A (zh) 2016-06-23 2016-06-23 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8860.5A CN106126984A (zh) 2016-06-23 2016-06-23 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6984A true CN106126984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66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8860.5A Withdrawn CN106126984A (zh) 2016-06-23 2016-06-23 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69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6397A (zh) * 2017-06-20 2017-11-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799A (zh) * 2005-12-31 2007-07-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存储装置和数据管理方法
CN102509033A (zh) * 2011-09-26 2012-06-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被盗后的处理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3188672A (zh) * 2011-12-28 2013-07-0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数据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021359A (zh) * 2014-06-13 2014-09-03 可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方法及终端
CN104423928A (zh) * 2013-09-09 2015-03-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751087A (zh) * 2015-03-04 2015-07-0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799A (zh) * 2005-12-31 2007-07-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存储装置和数据管理方法
CN102509033A (zh) * 2011-09-26 2012-06-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被盗后的处理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3188672A (zh) * 2011-12-28 2013-07-0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数据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423928A (zh) * 2013-09-09 2015-03-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021359A (zh) * 2014-06-13 2014-09-03 可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方法及终端
CN104751087A (zh) * 2015-03-04 2015-07-0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6397A (zh) * 2017-06-20 2017-11-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0678942B2 (en) 2017-06-20 2020-06-0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45806B1 (en) Automatic intelligent local device fraud detection
CN106553617B (zh) 车辆控制方法、共享方法及装置
EP1710692B1 (en) Secure device, terminal device, gate device, and device
CN105118125B (zh) 一种电子门锁的智能解锁方法及系统
CN103116922B (zh) 一种无线门锁联网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2831682B (zh) 基于手机短信实现远程开门的系统及方法
CN104349452B (zh) 一种定位手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05049597A (zh) 移动终端图片浏览时进入访客模式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
CN106790417A (zh)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4376274A (zh) 移动终端支付界面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0176091A (zh)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码提高智能锁安全性的方法
CN105959277A (zh) 一种基于nfc终端锁定/解锁电脑屏幕的方法
CN104853354A (zh) 一种蓝牙鉴权方法及其系统
CN106650361A (zh) 一种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2413146A (zh) 基于动态码的客户端授权登录方法
CN106126984A (zh) 信息属性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6203016B (zh) 一种终端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462929A (zh) 一种移动设备的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5978899A (zh) 一种sim卡绑定防止手机恶意刷机的方法
CN103188656B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信息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2026197A (zh) Wapi数字证书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5989265A (zh) 一种预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687040A (zh) 基于窄带物联网的门禁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03381A (zh) 门禁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29401A (zh) 控制用户敏感信息修改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