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4585A - 经由阈下调制的模拟信号重构和识别 - Google Patents

经由阈下调制的模拟信号重构和识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4585A
CN106104585A CN201580012831.3A CN201580012831A CN106104585A CN 106104585 A CN106104585 A CN 106104585A CN 201580012831 A CN201580012831 A CN 201580012831A CN 106104585 A CN106104585 A CN 106104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uron
input
spike
sig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28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M·凯里
V·H·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104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45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9Temporal neural networks, e.g. delay elements, oscillating neurons or pulsed inpu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06F18/241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 G06F18/2413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based on distances to training or reference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44Local feature extraction by analysis of parts of the pattern, e.g. by detecting edges, contours, loops, corners, strokes or intersections; Connectivity analysis, e.g. of connected components
    • G06V10/443Local feature extraction by analysis of parts of the pattern, e.g. by detecting edges, contours, loops, corners, strokes or intersections; Connectivity analysis, e.g. of connected components by matching or filtering
    • G06V10/449Biologically inspired filters, e.g. difference of Gaussians [DoG] or Gabor filters
    • G06V10/451Biologically inspired filters, e.g. difference of Gaussians [DoG] or Gabor filters with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ilter responses, e.g. cortical complex c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82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using neural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6Physical realisation, i.e.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neural networks, neurons or parts of neurons
    • G06N3/063Physical realisation, i.e.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neural networks, neurons or parts of neurons using electron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支持用于经由阈下调制进行模拟信号重构和识别的方法和装置。人工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元的阈下区域中的模拟波形识别可以通过与关联于该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并行地提供预测波形来执行。可将该预测波形与该输入作比较,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较来生成信号。该信号可以是检测该输入与该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或失配的检测信号。

Description

经由阈下调制的模拟信号重构和识别
根据35U.S.C.§119的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4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4/249,762、以及于2014年3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952,000的优先权,这两件申请皆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且两者均通过援引纳入于此。
背景
领域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一般涉及人工神经系统,并且尤其涉及用于经由阈下调制进行模拟信号重构和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
可包括一群互连的人工神经元(即神经处理单元)的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计算设备或者表示将由计算设备执行的方法。人工神经网络可具有生物学神经网络中的对应的结构和/或功能。然而,人工神经网络可为其中传统计算技术是麻烦的、不切实际的、或不胜任的某些应用提供创新且有用的计算技术。由于人工神经网络能从观察中推断出功能,因此这样的网络在因任务或数据的复杂度使得通过常规技术来设计该功能较为麻烦的应用中是特别有用的。
一种类型的人工神经网络是尖峰(spiking)神经网络,其将时间概念以及神经元状态和突触状态纳入到其工作模型中,由此提供了丰富的行为集,在神经网络中能从该行为集涌现出计算功能。尖峰神经网络基于以下概念:神经元基于该神经元的状态在一个或多个特定时间激发或发放“尖峰”,并且该时间对于神经元功能而言是重要的。当神经元激发时,它生成一尖峰,该尖峰行进至其他神经元,这些其他神经元继而可基于接收到该尖峰的时间来调整它们的状态。换言之,信息可被编码在神经网络中的尖峰的相对或绝对定时中。
概述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人工神经系统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通过与关联于该人工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并行地提供预测波形来在该人工神经元的阈下区域中执行模拟波形识别,将该预测波形与该输入作比较,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较来生成信号。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人工神经系统的设备。该设备一般包括:第一电路,被配置成通过与关联于该人工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并行地提供预测波形来在该人工神经元的阈下区域中执行模拟波形识别,第二电路,被配置成将该预测波形与该输入作比较,以及第三电路,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较来生成信号。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人工神经系统的设备。该设备一般包括:用于通过与关联于该人工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并行地提供预测波形来在该人工神经元的阈下区域中执行模拟波形识别的装置,用于将该预测波形与该输入作比较的装置,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较来生成信号的装置。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人工神经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一般包括具有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设备),该指令可执行以用于:通过与关联于该人工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并行地提供预测波形来在该人工神经元的阈下区域中执行模拟波形识别,将该预测波形与该输入作比较,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较来生成信号。
附图简述
为了能详细理解本公开的以上陈述的特征所用的方式,可参照各方面来对以上简要概述的内容进行更具体的描述,其中一些方面在附图中解说。然而应该注意,附图仅解说了本公开的某些典型方面,故不应被认为限定其范围,因为本描述可允许有其他等同有效的方面。
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神经元网络。
图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计算网络(神经系统或神经网络)的示例处理单元(神经元)。
图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尖峰定时依赖可塑性(STDP)曲线。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人工神经元的状态的示例曲线图,其解说用于定义神经元的行为的正态相和负态相。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响应于嗅探行为对嗅球的临时动态的感官输入的示例。
图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响应于发声元音声音的对听觉皮层的临时动态的感官输入的示例。
图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因变于的时间的聚集输入电流的示例。
图8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兴奋性输入的识别的示例。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检测器神经元,因变于膜电压电位的尖峰发放时间的曲线图,以及因变于指示突触输入的平衡的净突触输入的尖峰间间隔的曲线图。
图10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识别兴奋性输入的方法的示例。
图1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指示尖峰间间隔的变化的2D Cold神经元模型(“抖动检测器”)的示例图表。
图1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构造预测信号的示例。
图1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模拟波形匹配的预测信号的示例。
图1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指示预测何时被输入波形匹配上的尖峰间间隔(ISI)的示例。
图1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学习单个抑制性分量的学习规则的示例。
图1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学习单个抑制性分量的示例。
图1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混沌”Cold神经元模型的示例。
图18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在利用“混沌”Cold神经元模型时因变于输入振幅的尖峰光栅的示例图表。
图1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针对使用权重STDP对诸抑制性分量的同时学习的示例学习规则。
图20解说了根据本公开某些方面的使用权重STDP来同时学习诸抑制性分量的示例。
图2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由群体活动触发的抑制性预测重放的示例。
图2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操作人工神经系统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22A解说了能够执行图22中所示的操作的示例装置。
图2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使用通用处理器来操作人工神经系统的示例实现。
图2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操作人工神经系统的示例实现,其中存储器可与个体分布式处理单元对接。
图2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基于分布式存储器和分布式处理单元来操作人工神经系统的示例实现。
图2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神经网络的示例实现。
图2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人工神经系统的示例硬件实现。
详细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然而,本公开可用许多不同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解释为被限定于本公开通篇给出的任何具体结构或功能。相反,提供这些方面是为了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其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传达本公开的范围。基于本文中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领会,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本文中所披露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不论其是与本公开的任何其他方面相独立地实现还是组合地实现的。例如,可以使用本文所阐述的任何数目的方面来实现装置或实践方法。另外,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使用作为本文中所阐述的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补充或者另外的其他结构、功能性、或者结构及功能性来实践的此类装置或方法。应当理解,本文中所披露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可由权利要求的一个或多个元素来实施。
措辞“示例性”在本文中用于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面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方面。
尽管本文描述了特定方面,但这些方面的众多变体和置换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虽然提到了优选方面的一些益处和优点,但本公开的范围并非旨在被限定于特定益处、用途或目标。相反,本公开的各方面旨在能宽泛地应用于不同的技术、系统配置、网络和协议,其中一些作为示例在附图以及以下对优选方面的描述中解说。详细描述和附图仅仅解说本公开而非限定本公开,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技术方案来定义。
示例神经系统
图1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具有多级神经元的示例神经系统100。神经系统100可包括一级神经元102,该级神经元102通过突触连接网络104(即,前馈连接)来连接到另一级神经元106。为简单起见,图1中仅解说了两级神经元,但在典型的神经系统中可存在更少或更多级神经元。应注意,一些神经元可通过侧向连接来连接至同层中的其他神经元。此外,一些神经元可通过反馈连接来后向连接至先前层中的神经元。
如图1所解说的,级102中的每一神经元可接收输入信号108,输入信号108可以是由前一级(图1中未示出)的多个神经元所生成的。信号108可表示至级102的神经元的输入(例如,输入电流)。此类输入可在神经元膜上累积以对膜电位进行充电。当膜电位达到其阈值时,该神经元可激发并生成输出尖峰,该输出尖峰将被传递到下一级神经元(例如,级106)。此类行为可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模拟和数字实现)中进行仿真或模拟。
在生物学神经元中,在神经元激发时生成的输出尖峰被称为动作电位。该电信号是相对迅速、瞬态、全有或全无的神经脉冲,其具有约为100mV的振幅和约为1ms的历时。在具有一系列连通的神经元(例如,尖峰从图1中的一级神经元传递至另一级)的神经系统的特定方面,每个动作电位都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振幅和历时,并且因此该信号中的信息仅由尖峰的频率和数目(或尖峰的时间)来表示,而不由振幅来表示。动作电位所携带的信息由尖峰、发放尖峰的神经元、以及该尖峰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其他尖峰的时间来决定。
尖峰从一级神经元向另一级神经元的传递可通过突触连接(或简称“突触”)网络104来达成,如图1所解说的。突触104可从级102的神经元(相对于突触104而言的突触前神经元)接收输出信号(即尖峰)。对于某些方面,这些信号可根据可调节突触权重(其中P是级102和106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的总数)来缩放。对于其它方面,突触104可以不应用任何突触权重。此外,(经缩放的)信号可被组合以作为级106中每个神经元(相对于突触104而言的突触后神经元)的输入信号。级106中的每个神经元可基于对应的组合输入信号来生成输出尖峰110。随后可使用另一突触连接网络(图1中未示出)将这些输出尖峰110传递到另一级神经元。
生物学突触可被分类为电的或化学的。电突触主要用于发送兴奋性信号,而化学突触可调停突触后神经元中的兴奋性或抑制性(超极化)动作,并且还可用于放大神经元信号。兴奋性信号通常使膜电位去极化(即,相对于静息电位增大膜电位)。如果在某个时段内接收到足够的兴奋性信号以使膜电位去极化到高于阈值,则在突触后神经元中发生动作电位。相反,抑制性信号一般使膜电位超极化(即,降低膜电位)。抑制性信号如果足够强则可抵消掉兴奋性信号之和并阻止膜电位到达阈值。除了抵消掉突触兴奋以外,突触抑制还可对自发活跃神经元施加强力的控制。自发活动神经元是指在没有进一步输入的情况下(例如,由于其动态或反馈而)发放尖峰的神经元。通过压制这些神经元中的动作电位的自发生成,突触抑制可对神经元中的激发模式进行定形,这一般被称为雕刻。取决于期望的行为,各种突触104可充当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的任何组合。
神经系统100可由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其任何组合来仿真。神经系统100可用在大范围的应用中,诸如图像和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电机控制、及类似应用等。神经系统100中的每一神经元可被实现为神经元电路。被充电至发起输出尖峰的阈值的神经元膜可被实现为例如对流经其的电流进行积分的电容器。
在一方面,电容器作为神经元电路的电流积分器件可被除去,并且可使用较小的忆阻器元件来替代它。这种办法可应用于神经元电路中,以及其中大容量电容器被用作电流积分器的各种其他应用中。另外,每个突触104可基于忆阻器元件来实现,其中突触权重改变可与忆阻器电阻的变化有关。使用纳米特征尺寸的忆阻器,可显著地减小神经元电路和突触的面积,这可使得实现超大规模神经系统硬件实现变得可行。
对神经系统100进行仿真的神经处理器的功能性可取决于突触连接的权重,这些权重可控制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的强度。突触权重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以在掉电之后保留该处理器的功能性。在一方面,突触权重存储器可实现在与主神经处理器芯片分开的外部芯片上。突触权重存储器可与神经处理器芯片分开地封装成可更换的存储卡。这可向神经处理器提供多种多样的功能性,其中特定功能性可基于当前附连至神经处理器的存储卡中所存储的突触权重。
图2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计算网络(例如,神经系统或神经网络)的处理单元(例如,人工神经元202)的示例200。例如,神经元202可对应于来自图1的级102和106的任一个神经元。神经元202可接收多个输入信号2041-204N(x1-xN),这些输入信号可以是该神经系统外部的信号、或是由同一神经系统的其他神经元所生成的信号、或这两者。输入信号可以是实数值或复数值的电流或电压。输入信号可包括具有定点或浮点表示的数值。可通过突触连接将这些输入信号递送到神经元202,这些突触连接根据可调节突触权重2061-206N(w1-wN)对这些信号进行缩放,其中N可以是神经元202的输入连接的总数。
神经元202可组合这些经缩放的输入信号,并且使用组合的经缩放输入来生成输出信号208(即,信号y)。输出信号208可以是实数值或复数值的电流或电压。输出信号可包括具有定点或浮点表示的数值。随后该输出信号208可作为输入信号传递至同一神经系统的其他神经元、或作为输入信号传递至同一神经元202、或作为该神经系统的输出来传递。
处理单元(神经元202)可由电路来仿真,并且其输入和输出连接可由具有突触电路的导线来仿真。处理单元、其输入和输出连接也可由软件代码来仿真。处理单元也可由电路来仿真,而其输入和输出连接可由软件代码来仿真。在一方面,计算网络中的处理单元可包括模拟电路。在另一方面,处理单元可包括数字电路。在又一方面,处理单元可包括具有模拟和数字组件两者的混合信号电路。计算网络可包括任何前述形式的处理单元。使用这样的处理单元的计算网络(神经系统或神经网络)可用在大范围的应用中,诸如图像和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电机控制、及类似应用等。
在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期间,突触权重(例如,来自图1的权重 和/或来自图2的权重2061-206N)可用随机值来初始化并根据学习规则而增大或减小。学习规则的某些示例是尖峰定时依赖型可塑性(STDP)学习规则、Hebb规则、Oja规则、Bienenstock-Copper-Munro(BCM)规则等。很多时候,这些权重可稳定至两个值(即,权重的双峰分布)之一。该效应可被用于减少每突触权重的位数、提高从/向存储突触权重的存储器读取和写入的速度、以及降低突触存储器的功耗。
突触类型
在神经网络的硬件和软件模型中,突触相关功能的处理可基于突触类型。突触类型可包括非可塑突触(对权重和延迟没有改变)、可塑突触(权重可改变)、结构化延迟可塑突触(权重和延迟可改变)、全可塑突触(权重、延迟和连通性可改变)、以及基于此的变型(例如,延迟可改变,但在权重或连通性方面没有改变)。此举的优点在于处理可以被细分。例如,非可塑突触不会要求执行可塑性功能(或等待此类功能完成)。类似地,延迟和权重可塑性可被细分成可一起或分开地、顺序地或并行地运作的操作。不同类型的突触对于适用的每一种不同的可塑性类型可具有不同的查找表或公式以及参数。因此,这些方法将针对该突触的类型来访问相关的表。
还进一步牵涉到以下事实:尖峰定时依赖型结构化可塑性可独立于突触可塑性地来执行。结构化可塑性即使在权重幅值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例如,如果权重已达最小或最大值、或者其由于某种其他原因而不改变)也可执行,因为结构化可塑性(即,延迟改变的量)可以是pre-post(突触前-突触后)尖峰时间差的直接函数。替换地,结构化可塑性可被设为权重改变量的函数或者可基于与权重或权重改变的界限有关的条件来设置。例如,突触延迟可仅在发生权重改变时或者在权重到达0的情况下才改变,但在权重达到最大极限时不改变。然而,具有独立函数以使得这些过程能被并行化从而减少存储器访问的次数和交叠可能是有利的。
突触可塑性的确定
神经元可塑性(或简称“可塑性”)是大脑中的神经元和神经网络响应于新的信息、感官刺激、发展、损坏、或机能障碍而改变其突触连接和行为的能力。可塑性对于生物学中的学习和记忆、以及对于计算神经元科学和神经网络是重要的。已经研究了各种形式的可塑性,诸如突触可塑性(例如,根据赫布理论)、尖峰定时依赖可塑性(STDP)、非突触可塑性、活动性依赖可塑性、结构化可塑性和自身稳态可塑性。
STDP是调节神经元(诸如大脑中的那些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的强度的学习过程。连接强度是基于特定神经元的输出与收到输入尖峰(即,动作电位)的相对定时来调节的。在STDP过程下,如果至某个神经元的输入尖峰平均而言倾向于紧挨在该神经元的输出尖峰之前发生,则可发生长期增强(LTP)。于是使得该特定输入在一定程度上更强。相反,如果输入尖峰平均而言倾向于紧接在输出尖峰之后发生,则可发生长期抑压(LTD)。于是使得该特定输入在一定程度上更弱,由此得名为“尖峰定时依赖可塑性”。因此,使得可能是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原因的输入甚至更有可能在将来作出贡献,而使得不是突触后尖峰的原因的输入较不可能在将来作出贡献。该过程继续,直至初始连接集的子集保留,而所有其他连接的影响减轻至0或接近0。
由于神经元一般在其许多输入都在一短时段内发生(即,足以累积到引起输出)时产生输出尖峰,因此通常保留下来的输入子集包括倾向于在时间上相关的那些输入。另外,由于在输出尖峰之前发生的输入被加强,因此提供对相关性的最早充分累积指示的输入将最终变成至该神经元的最后输入。
STDP学习规则可因变于突触前神经元的尖峰时间tpre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尖峰时间tpost之间的时间差(即,t=tpost-tpre)来有效地适配将该突触前神经元连接到该突触后神经元的突触的突触权重。STDP的典型公式是若该时间差为正(突触前神经元在突触后神经元之前激发)则增大突触权重(即,增强该突触),以及若该时间差为负(突触后神经元在突触前神经元之前激发)则减小突触权重(即,抑压该突触)。
在STDP过程中,突触权重随时间推移的改变可通常使用指数衰退来达成,如由下式给出的:
&Delta; w ( t ) = a + e - t / k + + &mu; , t > 0 a - e t / k - , t < 0 , - - - ( 1 )
其中k+和k-分别是针对正和负时间差的时间常数,a+和a-是对应的缩放幅值,以及μ是可应用于正时间差和/或负时间差的偏移。
图3解说根据STDP,突触权重因变于突触前尖峰(pre)和突触后尖峰(post)的相对定时而改变的示例曲线图300。如果突触前神经元在突触后神经元之前激发,则可使对应的突触权重增大,如曲线图300的部分302中所解说的。该权重增大可被称为该突触的LTP。从曲线图部分302可观察到,LTP的量可因变于突触前和突触后尖峰时间之差而大致呈指数地下降。相反的激发次序可减小突触权重,如曲线图300的部分304中所解说的,从而导致该突触的LTD。
如图3中的曲线图300中所解说的,可向STDP曲线图的LTP(因果性)部分302应用负偏移μ。x轴的交越点306(y=0)可被配置成与最大时间滞后重合以考虑到来自层i-1(突触前层)的各因果性输入的相关性。在基于帧的输入(即,输入是按包括尖峰或脉冲的特定历时的帧的形式)的情形中,可计算偏移值μ以反映帧边界。该帧中的第一输入尖峰(脉冲)可被视为随时间衰退,要么如直接由突触后电位所建模地、要么以对神经状态的影响的形式而随时间衰退。如果该帧中的第二输入尖峰(脉冲)被视为与特定时间帧关联或相关,则可通过偏移STDP曲线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以使得相关时间中的值可以不同(例如,对于大于一个帧为负,而对于小于一个帧为正)来使该帧之前和之后的相关时间在该时间帧边界处被分开并在可塑性方面被不同地对待。例如,负偏移μ可被设为偏移LTP以使得曲线实际上在大于帧时间的pre-post时间处变得低于零并且它由此为LTD而非LTP的一部分。
神经元模型及操作
存在一些用于设计有用的尖峰发放神经元模型的一般原理。良好的神经元模型在以下两个计算态相(regime)方面可具有丰富的潜在行为:重合性检测和功能性计算。此外,良好的神经元模型应当具有允许时间编码的两个要素:输入的抵达时间影响输出时间,以及重合性检测能具有窄时间窗。最后,为了在计算上是有吸引力的,良好的神经元模型在连续时间上可具有闭合形式解,并且具有稳定的行为,包括在靠近吸引子和鞍点之处。换言之,有用的神经元模型是可实践且可被用于建模丰富的、现实的且生物学一致的行为并且可被用于对神经电路进行工程设计和反向工程两者的神经元模型。
神经元模型可取决于事件,诸如输入抵达、输出尖峰或其他事件,无论这些事件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为了达成丰富的行为库,能展现复杂行为的状态机可能是期望的。如果事件本身的发生在撇开输入贡献(若有)的情况下能影响状态机并约束在该事件之后的动态,则该系统的将来状态并非仅是状态和输入的函数,而是状态、事件和输入的函数。
在一方面,神经元n可被建模为尖峰带漏泄积分激发(LIF)神经元,其膜电压vn(t)由以下动态来管控:
dv n ( t ) d t = &alpha;v n ( t ) + &beta; &Sigma; m w m , n y m ( t - &Delta;t m , n ) , - - - ( 2 )
其中α和β是参数,wm,n是将突触前神经元m连接至突触后神经元n的突触的突触权重,以及ym(t)是神经元m的尖峰输出,其可根据Δtm,n被延迟达树突或轴突延迟才抵达神经元n的胞体。
应注意,从建立了对突触后神经元的充分输入的时间直至突触后神经元实际上激发的时间之间存在延迟。在动态尖峰神经元模型(诸如Izhikevich简单模型)中,如果在去极化阈值vt与峰值尖峰电压vpeak之间有差量,则可引发时间延迟。例如,在该简单模型中,神经元胞体动态可由关于电压和恢复的微分方程对来管控,即:
d v d t = ( k ( v - v t ) ( v - v r ) - u + I ) / C , - - - ( 3 )
d u d t = a ( b ( v - v r ) - u ) . - - - ( 4 )
其中v是膜电位,u是膜恢复变量,k是描述膜电位v的时间尺度的参数,a是描述恢复变量u的时间尺度的参数,b是描述恢复变量u对膜电位v的阈下波动的敏感度的参数,vr是膜静息电位,I是突触电流,以及C是膜的电容。根据该模型,神经元被定义为在v>vpeak时发放尖峰。
Hunzinger Cold模型
Hunzinger Cold神经元模型是能再现丰富多样的各种神经行为的最小双态相尖峰发放线性动态模型。该模型的一维或二维线性动态可具有两个态相,其中时间常数(以及耦合)可取决于态相。在阈下态相中,时间常数(按照惯例为负)表示漏泄通道动态,其一般作用于以生物学一致的线性方式使细胞返回到静息。阈上态相中的时间常数(按照惯例为正)反映抗漏泄通道动态,其一般驱动细胞发放尖峰,而同时在尖峰生成中引发等待时间。
如图4中所示,该模型的动态可被划分成两个(或更多个)态相。这些态相可被称为负态相402(也可互换地称为带漏泄积分激发(LIF)态相,勿与LIF神经元模型混淆)以及正态相404(也可互换地称为抗漏泄积分激发(ALIF)态相,勿与ALIF神经元模型混淆)。在负态相402中,状态在将来事件的时间趋向于静息(v-)。在该负态相中,该模型一般展现出时间输入检测性质及其他阈下行为。在正态相404中,状态趋向于尖峰发放事件(vs)。在该正态相中,该模型展现出计算性质,诸如取决于后续输入事件而引发发放尖峰的等待时间。在事件方面对动态进行公式化以及将动态分成这两个态相是该模型的基础特性。
线性双态相二维动态(对于状态v和u)可按照惯例定义为:
&tau; &rho; d v d t = v + q &rho; - - - ( 5 )
- &tau; u d u d t = u + r - - - ( 6 )
其中qρ和r是用于耦合的线性变换变量。
符号ρ在本文中用于标示动态态相,在讨论或表达具体态相的关系时,按照惯例对于负态相和正态相分别用符号“-”或“+”来替换符号ρ。
模型状态通过膜电位(电压)v和恢复电流u来定义。在基本形式中,态相在本质上是由模型状态来决定的。该精确和通用的定义存在一些细微却重要的方面,但目前考虑该模型在电压v高于阈值(v+)的情况下处于正态相404中,否则处于负态相402中。
态相依赖型时间常数包括负态相时间常数τ-和正态相时间常数τ+。恢复电流时间常数τu通常是与态相无关的。出于方便起见,负态相时间常数τ-通常被指定为反映衰退的负量,从而用于电压演变的相同表达式可用于正态相,在正态相中指数和τ+将一般为正,正如τu那样。
这两个状态元素的动态可在发生事件之际通过使状态偏离其零倾线(null-cline)的变换来耦合,其中变换变量为:
qρ=-τρβu-vρ (7)
r=δ(v+ε) (8)
其中δ、ε、β和v-、v+是参数。vρ的两个值是这两个态相的参考电压的基数。参数v-是负态相的基电压,并且膜电位在负态相中一般将朝向v-衰退。参数v+是正态相的基电压,并且膜电位在正态相中一般将趋向于背离v+
v和u的零倾线分别由变换变量qρ和r的负数给出。参数δ是控制u零倾线的斜率的缩放因子。参数ε通常被设为等于-v-。参数β是控制这两个态相中的v零倾线的斜率的电阻值。τρ时间常数参数不仅控制指数衰退,还单独地控制每个态相中的零倾线斜率。
该模型被定义为在电压v达值vS时发放尖峰。随后,状态通常在发生复位事件(其在技术上可以与尖峰事件完全相同)时被复位:
v = v ^ - - - - ( 9 )
u=u+Δu (10)
其中和Δu是参数。复位电压通常被设为v-
依照瞬时耦合的原理,闭合形式解不仅对于状态是可能的(且具有单个指数
u ( t + &Delta; t ) = ( u ( t ) + r ) e - &Delta; t &tau; u - r - - - ( 12 )
因此,模型状态可仅在发生事件之际被更新,诸如在输入(突触前尖峰)或输出(突触后尖峰)之际被更新。还可在任何特定时间(无论是否有输入或输出)执行操作。
而且,依照瞬时耦合原理,可以预计突触后尖峰的时间,因此到达特定状态的时间可提前被确定而无需迭代技术或数值方法(例如,欧拉数值方法)。给定了先前电压状态v0,直至到达电压状态vf之前的时间延迟由下式给出:
&Delta; t = &tau; &rho; l o g v f + q &rho; v 0 + q &rho; - - - ( 13 )
如果尖峰被定义为发生在电压状态v到达vS的时间,则从电压处于给定状态v的时间起测量的直至发生尖峰前的时间量或即相对延迟的闭合形式解为:
&Delta;t S = &tau; + l o g v S + q + v + q + i f v > v ^ + &infin; o t h e r w i s e - - - ( 14 )
其中通常被设为参数v+,但其他变型可以是可能的。
模型动态的以上定义取决于该模型是在正态相还是负态相中。如所提及的,耦合和态相ρ可基于事件来计算。出于状态传播的目的,态相和耦合(变换)变量可基于在上一(先前)事件的时间的状态来定义。出于随后预计尖峰输出时间的目的,态相和耦合变量可基于在下一(当前)事件的时间的状态来定义。
存在对该Cold模型、以及在时间上执行模拟、仿真、或建模的若干可能实现。这包括例如事件-更新、步阶-事件更新、以及步阶-更新模式。事件更新是其中基于事件或“事件更新”(在特定时刻)来更新状态的更新。步阶更新是以间隔(例如,1ms)来更新模型的更新。这不一定要求迭代方法或数值方法。通过仅在事件发生于步阶处或步阶间的情况下才更新模型或即通过“步阶-事件”更新,基于事件的实现以有限的时间分辨率在基于步阶的模拟器中实现也是可能的。
神经编码
有用的神经网络模型(诸如包括图1的人工神经元102、106的神经网络模型)可经由各种合适的神经编码方案(诸如重合性编码、时间编码或速率编码)中的任一种来编码信息。在重合性编码中,信息被编码在神经元集群的动作电位(尖峰发放活动性)的重合性(或时间邻近性)中。在时间编码中,神经元通过对动作电位(即,尖峰)的精确定时(无论是以绝对时间还是相对时间)来编码信息。信息由此可被编码在一群神经元间的相对尖峰定时中。相反,速率编码涉及将神经信息编码在激发率或集群激发率中。
如果神经元模型能执行时间编码,则其也能执行速率编码(因为速率正好是定时或尖峰间间隔的函数)。为了提供时间编码,良好的神经元模型应当具有两个要素:(1)输入的抵达时间影响输出时间;以及(2)重合性检测能具有窄时间窗。连接延迟提供了将重合性检测扩展到时间模式解码的一种手段,因为通过恰适地延迟时间模式的元素,可使这些元素达成定时重合性。
抵达时间
在良好的神经元模型中,输入的抵达时间应当对输出时间有影响。突触输入——无论是狄拉克函数还是经定形的突触后电位(PSP)、无论是兴奋性的(EPSP)还是抑制性的(IPSP)——具有抵达时间(例如,函数的时间或者阶跃或其他输入函数的开始或峰值的时间),其可被称为输入时间。神经元输出(即,尖峰)具有发生时间(无论其是在何处(例如在胞体处、在沿轴突的一点处、或在轴突末端处)测量的),其可被称为输出时间。该输出时间可以是尖峰的峰值时间、尖峰的开始、或与输出波形有关的任何其他时间。普适原理是输出时间取决于输入时间。
乍看起来可能认为所有神经元模型都遵循该原理,但一般并不是这样。例如,基于速率的模型不具有此特征。许多尖峰模型一般也并不遵循这一点。带漏泄积分激发(LIF)模型在有额外输入(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并不会更快一点地激发。此外,在以非常高的定时分辨率来建模的情况下或许遵循这一点的模型在定时分辨率受限(诸如限于1ms步阶)时通常将不会遵循这一点。
输入
神经元模型的输入可包括狄拉克函数,诸如电流形式的输入、或基于电导率的输入。在后一种情形中,对神经元状态的贡献可以是连续的或状态依赖型的。
经由阈下调制的模拟信号重构和识别
模式识别在大脑中以及对于使用尖峰发放神经元网络(诸如来自图1的神经网络100)来仿效大脑的那些事物两者来说是普遍问题。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时间代码学习(TCL)模型可以通过使用不同输入之间的相对突触延迟来跨时间地对诸尖峰进行相关并且构建要由尖峰发放神经元检测的重合性来识别尖峰发放模式。然而,如果期望识别胞体处的聚集连续时间信号(由具有因变于时间而改变的激发速率(例如,r(t))的模式来表示),则仅使用TCL来检测该模式可能是十分低效的。尽管通过将单个尖峰模式分解成多个子模式并且计算诸子模式的尖峰之间的相对等待时间来创建相对尖峰时间是可能的,但此种实行将是麻烦且低效的。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支持使用阈下调制来识别尖峰速率改变的方法。
在本公开中,激发速率(r(t))改变的检测可以在尖峰发放神经元的阈下模拟域中被执行。两种类型的神经元可以被使用:用作“检测器”神经元的兴奋性神经元,以及用作“预测器”神经元的抑制性神经元。图5和图6解说了临时动态的感官输入(即,在检测器神经元的胞体处的输入信号)的示例500和600。示例500包括在动态嗅探行为期间当五个不同的气味剂被呈现给动物时跨啮齿动物嗅球中的40个小球的钙浓度的一组数据。示例600包括早期听觉通路中针对五个不同听觉输入的感官表示。
输入信号可以由突触接收并且在检测器神经元的胞体处被聚集以形成兴奋性电流波形,该兴奋性电流波形接着可以与由该组预测器神经元生成的“预测”波形进行比较。图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需要被识别为因变于时间的聚集输入电流702和704的示例700。图8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通过与抑制性预测进行平衡来识别兴奋性输入的示例800。匹配预测器信号(例如,图8中的抑制性输入802)可以抵消如由图8中的净输入电流804所解说的实际输入信号(在所设计的时间分辨率以内)。另一方面,失配(例如,图8中的抑制性输入806)可能无法抵消实际输入信号,并且在不同时间点得到净正或净负输入电流,如图8中的净输入电流808所解说的。
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与检测器神经元的尖峰发放相关联的尖峰间间隔(ISI)可以指示突触输入的平衡。具体来说,净突触输入可以被编码在检测器神经元的强直性尖峰发放的ISI中,从而常规ISI历时可以指示在每一ISI周期内预测(抑制性电流)与实际信号(兴奋性电流)之间的匹配(例如,图8中的尖峰810所解说的常规尖峰发放行为)。另一方面,ISI历时的变动可以指示失配(例如,图8中的尖峰812所解说的非常规尖峰发放行为)。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检测器神经元900,其中兴奋性感官输入902可以基于检测器神经元900的强直性激发的ISI 906被抑制性预测904识别。对于Hunzinger Cold神经元模型的某些配置,由式(13)定义的尖峰发放时间在高膜电位v处可以近似于线性。图9中的示例曲线图908解说了检测器神经元中因变于膜电位v的尖峰发放时间。在这是示例配置中,v重置被设置为高于v+并且接近v尖峰发放,以便确保检测器神经元将在这一近似线性的态相中操作。曲线图910解说了对于这一示例检测器神经元而言因变于净突触输入(例如,兴奋性感官输入902和抑制性预测904)的ISI。对于这一配置,在净突触输入与ISI之间存在近似线性的关系,其中ISI值可以指示突触输入的平衡并且因此可以指示感官输入与预测相匹配的程度。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图10的示例1002中解说的,发送方人工神经元1004可以向接收方/度量人工神经元1008提供兴奋性输入1006。兴奋性输入1006可以是模拟波形(即,在时间上连续)或离散(经采样)信号(即,尖峰模式)。输入1006可包括多个输入信号。接收方/度量人工神经元1008也可接收抑制性预测波形1010。预测波形1010可以与输入1006进行比较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较来生成信号1012。应当注意,预测波形1010可以与输入1006并行地提供,即,输入1006与预测波形1010可以在时间上对齐。
在示例1002中,信号1012可以是匹配信号1014或失配信号1016。匹配信号1014可以在这一示例中通过维护具有“固定”(统一)ISI的一系列连续尖峰来指示输入与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固定”ISI可以被定义为其中任何两个连贯尖峰之间的ISI变动由容限±ε来界限的ISI。失配信号1016可以指示输入与预测波形之间的差异。在这一示例中,失配信号由ISI的可变动性(非统一性)来指示。在一方面,预测波形的学习(更新)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失配信号1016来执行。因此,由接收方/度量人工神经元1008生成的信号1012是有用于学习(更新)预测波形的度量信号。
如图10中的示例1002所解说的,信号1012可被用来激励生成检测信号1020的检测器人工神经元1018。例如,检测信号1020可包括用信令通知输入1006与预测波形1010之间的匹配的尖峰。
替换地,在图10中的示例1022中解说的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接收方/度量人工神经元1008和检测器人工神经元1018的功能可以被组合成单个接收方/检测器人工神经元1024。类似于示例1002,发送方人工神经元1026可以向接收方/检测器人工神经元1024提供兴奋性输入1028。接收方/检测器人工神经元1024也可接收抑制性预测波形1030。预测波形1030可以与输入1028进行比较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较来生成信号1032,其中信号1032表示检测输入与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和失配的检测信号。应当注意,信号1032不是度量信号,并且不能被用于学习预测波形,这与信号1012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来自图9的检测器神经元900以及来自图10的检测器神经元1018、1024可以根据2D Cold神经元模型(诸如图11中解说的Cold神经元模型1100)来更新它们的状态。在一方面,至少部分地基于Cold神经元模型1100的这一ISI“带通滤波器”可以设置可接受ISI的容限。
本公开的各方面支持学习并高效地存储波形作为抑制性基函数的总和(例如,具有类GABA(丁氨酸)的突触动态性)的方法。结果,所提出的系统可以提供一种使用潜在可能非常少的神经元并且潜在可能不使用突触延迟的情况下识别神经模式的机制。
图1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构造预测信号的示例1200。如图12中所解说的,通道0可包括施加于检测器神经元1204的兴奋性感官输入。通道1-3包括三个抑制性基信号1206,它们在生理上可以使用类GABA的基函数来建模以构造预测信号(例如,图12中的表1208中解说的GABA基函数)。包括通道0-3的突触输入(一个兴奋性信号和三个抑制性信号)在曲线图1210中示出,检测器神经元1204的输出尖峰在曲线图1212中示出,而指示输入的平衡的瞬时ISI在图12中的曲线图1214中示出。
图1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模拟波形匹配的预测信号1302(即,信号A、B、C、D和E)的示例1300。在这一示例中,预测信号1302A-E使用图12中解说的示例抑制性基信号从它们各自的兴奋性输入1304A-E中生成。预测信号1302接着被用于每一兴奋性输入1304的20次试验(重叠)的模拟波形识别。图13中解说的其它曲线图1306示出了针对施加于检测器神经元的每一刺激-预测信号对(20次重叠试验;与零水平以上的面积成比例的净激励,与零水平以下的面积成比例的净抑制)对检测器神经元的净突触输入,以及来自针对每一对的示例试验的检测器神经元输出尖峰。经平衡的突触输入指示预测信号与兴奋性输入之间的匹配。
图14解说了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针对来自图14的每一预测信号1402与兴奋性输入信号1404对的示例检测器神经元的ISI的分布的示例1400。曲线图1406示出施加于检测器神经元的每一刺激-预测信号对的20次试验的瞬时ISI的分布。在这一示例中,当净突触输入得到平衡(即,预测和刺激相匹配)时,检测器神经元ISI为50ms。突触输入中的不平衡(即,预测与刺激之间的失配)使这一ISI移位,并且增加了ISI分布中的变动性。因而,在这一示例中,ISI的标准偏差的最小值指示预测信号与兴奋性输入之间的匹配(沿对角线的ISI分布)。
本公开的各方面支持学习并且高效地存储波形作为抑制性基函数的总和的方法。图1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学习单个抑制性分量的示例方法1500。图15解说了带有兴奋性感官输入1504的示例检测器神经元1502,该兴奋性感官输入1504要被具有相关联的权重w和延迟d的单个抑制性预测分量1506识别。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单个抑制性分量1506可以用具有图15中的曲线图1508和1510中解说的延迟和权重STDP规则来学习。延迟可塑性允许抑制性分量临时与兴奋性输入对齐。权重可塑性允许抑制性分量的幅值最优地偏移兴奋性输入。
图1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来自图15的示例权重和延迟STDP规则来学习单个抑制性分量的示例。图16中的曲线图1602示出了兴奋性输入,曲线图1604示出了抑制性输入(预测),曲线图1606示出了所得的净突触输入,而曲线图1608示出了示例检测器神经元(例如,图15中的检测器神经元1502)的膜电压电位。曲线图1610解说了检测器神经元的尖峰发放,而曲线图1612和1614示出了分别与抑制性输入1604相关联的习得延迟和权重。在这一示例中,兴奋性刺激的重复呈现导致学习抑制性分量的恰适延迟和权重值以及与兴奋性刺激相似的抑制性预测。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混沌”Cold神经元模型可以提供用于生成复杂抑制性模式的尖峰时间。图1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具有(u,v)曲线的“混沌”Cold神经元模型的示例1700。在一方面,“混沌”Cold神经元可以提供潜在尖峰时间的库。对于相同的Cold参数,输入振幅的范围可以得到多种多样的尖峰发放行为,诸如图18中的示例曲线图1800中解说的行为。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对于复杂波形,权重可塑性可被用于调整个体“基”尖峰函数的贡献。图1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某些方面的用于使用权重STDP来学习抑制性模式的示例1900。图19解说了具有兴奋性感官输入1904和一组具有相关联的权重w0,w1,…wN.的抑制性尖峰序列1906的示例检测器神经元1902。抑制性序列1906可以由“混沌”Cold神经元来生成,诸如具有图18中解说的尖峰发放行为的那些神经元。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抑制性序列1906的相关联权重可以用图19中的曲线图1908中解说的权重STDP规则来学习。曲线图1908示出了权重因变于尖峰时间差的乘性改变。
图20解说了根据本公开某些方面的使用来自图19的示例权重STDP规则来学习抑制性模式的示例。曲线图2002示出了兴奋性输入(例如,图19中的兴奋性感官输入1904),曲线图2004示出了抑制性输入的总和(例如,图19中的抑制性尖峰序列1906的总和),曲线图2006示出了所得的净突触输入,而曲线图2010示出了检测器神经元(例如,图19中的检测器神经元1902)的膜电压电位。所习得的抑制性突触权重在图20中的曲线图2008中被解说。在这一示例中,兴奋性刺激的重复呈现导致学习抑制性分量的恰适延迟和权重值以及与兴奋性刺激相似的抑制性预测。
图2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由群体活动触发的抑制性预测重放的示例2100。图21解说了具有要由有相关联的权重w0,w1,…wN的抑制性训练模式2106识别的兴奋性感官输入2104的示例检测器神经元2106。在一方面,抑制性预测2106可以由群体活动2108触发。在另一方面,抑制性预测2106可以由传出副本触发。
图22是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操作具有多个人工神经元的人工神经系统的示例操作2200的流程图。操作2200可以硬件(例如由一个或多个神经处理单元,诸如神经元形态处理器)、以软件或以固件来执行。该人工神经系统可被建模在各种生物或虚构神经系统中的任一者上,诸如视觉神经系统、听觉神经系统、海马体等。
操作2200可在2202始于通过与关联于人工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并行地提供预测波形来在该人工神经元的阈下区域中执行模拟波形识别。在2204,可将该预测波形与该输入作比较。在2206,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较来生成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该信号可指示输入与预测波形相匹配的程度。在一方面,更新(学习)该预测波形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该信号。根据某些方面,该输入可包括可以是模拟(即,连续时间信号)或经离散化/经采样的多个输入信号。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人工神经系统的检测器人工神经元可至少部分地基于该信号来生成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检测输入与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
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将预测波形与输入作比较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包括人工神经元的积分器的强直性激发的尖峰来检测输入与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和失配。在一方面,强直性激发的尖峰的尖峰间间隔(ISI)可以指示输入与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或输入与预测波形之间的失配。在一方面,如果ISI的变动由所定义的(小)值来界限,则ISI指示输入与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可以由人工神经系统的抖动检测器、人工神经系统的延迟线、或人工神经系统内的漏泄积分激发(LIF)神经网络在诸ISI中的一者或多者大于第一阈值或小于第二阈值时生成警告。在一方面,强直性激发的采样频率可以被调谐以匹配关联于该强直性激发的信号的固有动态性。在一方面,调谐该强直性激发的采样频率可以通过调节人工神经元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来达成。
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预测波形可以被生成为由人工神经系统的精确定时和加权的神经元间尖峰生成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的总和。在一方面,一种用于生成神经元间尖峰的学习机制可以通过使用权重和延迟可塑性规则来执行。在另一方面,一种用于生成神经元间尖峰的学习机制可以通过使用权重可塑性以调节关联于人工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个体基尖峰函数的贡献来对尖峰进行执行。用于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混沌Cold神经元模型可以提供与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相关联的尖峰时间库,其中该学习机制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该尖峰时间库。
图2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使用通用处理器2302来操作具有多个人工神经元的人工神经系统的前述方法的示例框图2300。与计算网络(神经网络)相关联的变量(神经信号)、突触权重和/或系统参数可被存储在存储器块2304中,而在通用处理器2302处执行的有关指令可从程序存储器2306中加载。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加载到通用处理器2302中的指令可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通过与关联于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并行地提供预测波形来在人工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元的阈下区域中执行模拟波形识别,将预测波形与输入作比较,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较来生成信号。
图2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操作具有多个人工神经元的人工神经系统的前述方法的示例框图2400,其中存储器2402可经由互连网络2404与计算网络(神经网络)的个体(分布式)处理单元(神经处理器)2406对接。与计算网络(神经网络)相关联的变量(神经信号)、突触权重、和/或系统参数可被存储在存储器2402中,并且可从存储器2402经由互连网络2404的连接被加载到每个处理单元(神经处理器)2406中。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处理单元2406可被配置成执行以下操作:通过与关联于人工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并行地提供预测波形来在该人工神经元的阈下区域中执行模拟波形识别,将该预测波形与该输入作比较,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较来生成信号。
图2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于分布式权重存储器2502和分布式处理单元(神经处理器)2504来操作具有多个人工神经元的人工神经系统的前述方法的示例框图2500。如图25中所解说的,一个存储器组2502可直接与计算网络(神经网络)的一个处理单元2504对接,其中该存储器组2502可存储与该处理单元(神经处理器)2504相关联的变量(神经信号)、突触权重、和/或系统参数。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处理单元2504可被配置成执行以下操作:通过与关联于人工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并行地提供预测波形来在该人工神经元的阈下区域中执行模拟波形识别,将该预测波形与该输入作比较,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比较来生成信号。
图26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神经网络2600的示例实现。如图26中所解说的,神经网络2600可包括多个局部处理单元2602,它们可执行以上描述的方法的各种操作。每个处理单元2602可包括存储该神经网络的参数的局部状态存储器2604和局部参数存储器2606。另外,处理单元2602可包括具有局部(神经元)模型程序的存储器2608、具有局部学习程序的存储器2610、以及局部连接存储器2612。此外,如图26中所解说的,每个局部处理单元2602可与用于配置处理的单元2614对接并且与路由连接处理元件2616对接,单元2614可提供对局部处理单元的局部存储器的配置,路由连接处理元件2616提供局部处理单元2602之间的路由。
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每个局部处理单元2602可被配置成基于神经网络的一个或多个期望功能性特征来确定神经网络的参数,以及随着所确定的参数被进一步适配、调谐和更新来使这一个或多个功能性特征朝着期望的功能性特征发展。
图27是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人工神经系统的示例硬件实现的框图2700。如上所述的STDP更新可发生在效果可塑性更新和重组块2702中。对于某些方面,经更新的突触权重可(经由高速缓存线接口2704)被存储在片外存储器(例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2706)中。
在典型的人工神经系统中,存在比人工神经元多许多的突触,并且对于大型神经网络,以高效方式处理突触更新是期望的。大量的突触可建议将突触权重和其他参数存储在存储器(例如,DRAM 2706)中。当人工神经元在所谓的“超神经元(SN)”中生成尖峰时,这些神经元可通过DRAM查找以确定突触后神经元和对应神经权重来将那些尖峰转发给突触后神经元。为了实现快速和高效的查找,突触排序可例如基于来自神经元的扇出被连贯地保持在存储器中。稍后当在块2702中处理STDP更新时,效率可在给定此存储器布局的情况下要求基于转发扇出来处理更新,这是因为不需要搜索DRAM或较大的查找表来确定针对LTP更新的反向映射。图27中示出的办法促成了这一点。实施可塑性更新和重组块2702可查询超神经元以力图获得突触前和突触后尖峰时间,由此再次减少所涉及的状态存储器量。
以上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种操作可由能够执行相应功能的任何合适的装置来执行。这些装置可包括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和/或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处理器。例如,各个操作可由图23-27中所示的各种处理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执行。一般而言,在存在附图中解说的操作的场合,这些操作可具有带相似编号的相应配对装置加功能组件。例如,图22中所解说的操作2200对应于图22A中所解说的装置2200A。
例如,用于显示的装置可包括显示器(例如,监视器、平面屏幕、触摸屏等)、打印机、或任何其他用于输出数据以供视觉描绘(例如表、曲线图或图形)的合适装置。用于处理的装置、用于接收的装置、用于跟踪的装置、用于调节的装置、用于更新的装置、或用于确定的装置可包括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单元。用于感测的装置可包括传感器。用于存储的装置可包括可由处理系统访问的存储器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存储设备(例如,RAM)。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确定”涵盖各种各样的动作。例如,“确定”可包括演算、计算、处理、推导、研究、查找(例如,在表、数据库或其他数据结构中查找)、查明、及类似动作。而且,“确定”可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访问(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及类似动作。同样,“确定”还可包括解析、选择、选取、建立、及类似动作。
如本文所使用的,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旨在涵盖:a、b、c、a-b、a-c、b-c、以及a-b-c。
结合本公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可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市售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它此类配置。
结合本公开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本领域所知的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可使用的存储介质的一些示例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等等。软件模块可包括单条指令、或许多条指令,且可分布在若干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的程序间以及跨多个存储介质分布。存储介质可被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
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包括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动作。这些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以彼此互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换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骤或动作的特定次序,否则具体步骤和/或动作的次序和/或使用可以改动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以硬件实现,则示例硬件配置可包括设备中的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可以用总线架构来实现。取决于处理系统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可将包括处理器、机器可读介质、以及总线接口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可用于尤其将网络适配器等经由总线连接至处理系统。网络适配器可用于实现信号处理功能。对于某些方面,用户接口(例如,按键板、显示器、鼠标、操纵杆,等等)也可以被连接到总线。总线还可以链接各种其他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功率管理电路以及类似电路,它们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处理器可负责管理总线和一般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软件。处理器可用一个或多个通用和/或专用处理器来实现。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处理器、以及其他能执行软件的电路系统。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指指令、数据、或其任何组合,无论是被称作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其他。作为示例,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RAM(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ROM(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磁盘、光盘、硬驱动器、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存储介质、或其任何组合。机器可读介质可被实施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包装材料。
在硬件实现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处理系统中与处理器分开的一部分。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机器可读介质或其任何部分可在处理系统外部。作为示例,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传输线、由数据调制的载波、和/或与设备分开的计算机产品,所有这些都可由处理器通过总线接口来访问。替换地或补充地,机器可读介质或其任何部分可被集成到处理器中,诸如高速缓存和/或通用寄存器文件可能就是这种情形。
处理系统可以被配置为通用处理系统,该通用处理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提供处理器功能性的微处理器、以及提供机器可读介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存储器,它们都通过外部总线架构与其他支持电路系统链接在一起。替换地,处理系统可以用带有集成在单块芯片中的处理器、总线接口、用户接口、支持电路系统、和至少一部分机器可读介质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或者用一个或多个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器、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电路系统、或者能执行本公开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性的电路的任何组合来实现。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总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最佳地实现关于处理系统所描述的功能性。
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数个软件模块。这些软件模块包括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系统执行各种功能的指令。这些软件模块可包括传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每个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单个存储设备中或者跨多个存储设备分布。作为示例,当触发事件发生时,可以从硬驱动器中将软件模块加载到RAM中。在软件模块执行期间,处理器可以将一些指令加载到高速缓存中以提高访问速度。随后可将一个或多个高速缓存行加载到通用寄存器文件中以供处理器执行。在参照以下述及软件模块的功能性时,将理解此类功能性是在处理器执行来自该软件模块的指令时由该处理器来实现的。
如果以软件实现,则各功能可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这些介质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此类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用于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无线技术(诸如红外(IR)、无线电、以及微波)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无线技术(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因此,在一些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有形介质)。另外,对于其他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信号)。上述的组合应当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因此,某些方面可包括用于执行本文中给出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此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其上存储(和/或编码)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能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对于某些方面,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包装材料。
另外,应领会,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模块和/或其它恰适装置能由设备在适用的场合下载和/或以其他方式获得。例如,此类设备能被耦合至服务器以促成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装置的转移。替换地,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法能经由存储装置(例如,RAM、ROM、诸如压缩碟(CD)或软盘之类的物理存储介质等)来提供,以使得一旦将该存储装置耦合到或提供给设备,该设备就能获得各种方法。此外,可利用适于向设备提供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
将理解,权利要求并不被限定于以上所解说的精确配置和组件。可在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的布局、操作和细节上作出各种改动、更换和变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68)

1.一种用于操作人工神经系统的方法,包括:
通过与关联于人工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并行地提供预测波形来在所述人工神经元的阈下区域中执行模拟波形识别;
将所述预测波形与所述输入作比较;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较来生成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指示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相匹配的程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信号来更新所述预测波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包括多个输入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检测器人工神经元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信号来生成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检测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预测波形与所述输入相比较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包括所述人工神经元的积分器的强直性激发的尖峰来检测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和失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直性激发的尖峰的尖峰间间隔(ISI)指示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或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失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ISI的变动由所定义的值来界限,则所述ISI指示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ISI中的一者或多者大于第一阈值或小于第二阈值时生成警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告由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抖动检测器、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延迟线、或者所述人工神经系统内的漏泄积分激发(LIF)神经网络生成。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调谐所述强直性激发的采样频率以匹配关联于所述强直性激发的信号的固有动态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通过调节所述人工神经元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来调谐所述强直性激发的采样频率。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预测波形生成为由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精确定时且经加权的神经元间尖峰生成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的总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通过使用权重和延迟可塑性规则来执行用于生成所述神经元间尖峰的学习机制。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通过使用权重可塑性以调节关联于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个体基尖峰函数的贡献来执行用于生成所述神经元间尖峰的学习机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所述混沌Cold神经元模型提供了关联于所述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尖峰时间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学习机制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尖峰时间库。
18.一种用于操作人工神经系统的设备,包括:
第一电路,被配置成通过与关联于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并行地提供预测波形来在所述人工神经元的阈下区域中执行模拟波形识别;
第二电路,被配置成将所述预测波形与所述输入作比较;以及
第三电路,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较来生成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指示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相匹配的程度。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四电路,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信号来更新所述预测波形。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包括多个输入信号。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四电路,被配置成由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检测器人工神经元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信号来生成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检测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被配置成将所述预测波形与所述输入作比较的所述第二电路还被配置成:
至少部分地基于包括所述人工神经元的积分器的强直性激发的尖峰来检测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和失配。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直性激发的尖峰的尖峰间间隔(ISI)指示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或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失配。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ISI的变动由所定义的值来界限,则所述ISI指示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四电路,被配置成当所述ISI中的一者或多者大于第一阈值或小于第二阈值时生成警告。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告由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抖动检测器、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延迟线、或者所述人工神经系统内的漏泄积分激发(LIF)神经网络生成。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四电路,被配置成调谐所述强直性激发的采样频率以匹配关联于所述强直性激发的信号的固有动态性。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路还被配置为:
通过调节所述人工神经元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来调谐所述强直性激发的采样频率。
3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四电路,被配置成将所述预测波形生成为由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精确定时且经加权的神经元间尖峰生成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的总和。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五电路,被配置成通过使用权重和延迟可塑性规则来执行用于生成所述神经元间尖峰的学习机制。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五电路,被配置成通过使用权重可塑性以调节关联于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个体基尖峰函数的贡献来执行用于生成所述神经元间尖峰的学习机制。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所述混沌Cold神经元模型提供了关联于所述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尖峰时间库。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学习机制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尖峰时间库。
35.一种用于操作人工神经系统的设备,包括:
用于通过与关联于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并行地提供预测波形来在所述人工神经元的阈下区域中执行模拟波形识别的装置;
用于将所述预测波形与所述输入作比较的装置;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较来生成信号的装置。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指示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相匹配的程度。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信号来更新所述预测波形的装置。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包括多个输入信号。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由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检测器人工神经元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信号来生成检测信号的装置,所述检测信号检测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
40.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所述预测波形与所述输入相比较的装置包括: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包括所述人工神经元的积分器的强直性激发的尖峰来检测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和失配的装置。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直性激发的尖峰的尖峰间间隔(ISI)指示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或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失配。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ISI的变动由所定义的值来界限,则所述ISI指示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当所述ISI中的一者或多者大于第一阈值或小于第二阈值时生成警告的装置。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告由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抖动检测器、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延迟线、或者所述人工神经系统内的漏泄积分激发(LIF)神经网络生成。
45.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调谐所述强直性激发的采样频率以匹配关联于所述强直性激发的信号的固有动态性的装置。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通过调节所述人工神经元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来调谐所述强直性激发的采样频率的装置。
4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将所述预测波形生成为由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精确定时且经加权的神经元间尖峰生成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的总和的装置。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通过使用权重和延迟可塑性规则来执行用于生成所述神经元间尖峰的学习机制的装置。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通过使用权重可塑性以调节关联于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个体基尖峰函数的贡献来执行用于生成所述神经元间尖峰的学习机制的装置。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所述混沌Cold神经元模型提供了关联于所述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尖峰时间库。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学习机制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尖峰时间库。
52.一种用于操作人工神经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具有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能执行以用于:
通过与关联于人工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并行地提供预测波形来在所述人工神经元的阈下区域中执行模拟波形识别;
将所述预测波形与所述输入作比较;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比较来生成信号。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指示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相匹配的程度。
5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信号来更新所述预测波形。
55.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包括多个输入信号。
56.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由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检测器人工神经元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信号来生成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检测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
57.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至少部分地基于包括所述人工神经元的积分器的强直性激发的尖峰来检测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和失配。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直性激发的尖峰的尖峰间间隔(ISI)指示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或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失配。
59.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ISI的变动由所定义的值来界限,则所述ISI指示所述输入与所述预测波形之间的匹配。
60.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当所述ISI中的一者或多者大于第一阈值或小于第二阈值时生成警告。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告由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抖动检测器、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延迟线、或者所述人工神经系统内的漏泄积分激发(LIF)神经网络生成。
62.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调谐所述强直性激发的采样频率以匹配关联于所述强直性激发的信号的固有动态性。
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通过调节所述人工神经元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来调谐所述强直性激发的采样频率。
6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将所述预测波形生成为由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精确定时且经加权的神经元间尖峰生成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的总和。
65.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通过使用权重和延迟可塑性规则来执行用于生成所述神经元间尖峰的学习机制。
66.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通过使用权重可塑性以调节关联于所述人工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个体基尖峰函数的贡献来执行用于生成所述神经元间尖峰的学习机制。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所述混沌Cold神经元模型提供了关联于所述抑制性人工神经元的尖峰时间库。
6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学习机制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尖峰时间库。
CN201580012831.3A 2014-03-12 2015-02-27 经由阈下调制的模拟信号重构和识别 Pending CN1061045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52000P 2014-03-12 2014-03-12
US61/952,000 2014-03-12
US14/249,762 2014-04-10
US14/249,762 US9652711B2 (en) 2014-03-12 2014-04-10 Analog signal reconstruction and recognition via sub-threshold modulation
PCT/US2015/017910 WO2015138161A2 (en) 2014-03-12 2015-02-27 Analog signal reconstruction and recognition via sub-threshold modul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4585A true CN106104585A (zh) 2016-11-09

Family

ID=54069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2831.3A Pending CN106104585A (zh) 2014-03-12 2015-02-27 经由阈下调制的模拟信号重构和识别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52711B2 (zh)
EP (1) EP3117372A2 (zh)
JP (1) JP2017513108A (zh)
KR (1) KR20160135206A (zh)
CN (1) CN106104585A (zh)
WO (1) WO201513816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43125B2 (en) 2016-03-03 2020-05-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neuron leaky integrate and fire circuits
CN107957865B (zh) * 2017-11-22 2020-06-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神经元重建结果匹配方法
CN108521387A (zh) * 2018-03-30 2018-09-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一种信号调制样式识别方法和装置
KR102574887B1 (ko) * 2018-06-19 2023-09-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스파이크 뉴럴 네트워크를 사용하는 생성적 적대 신경망을 구현하기 위한 전자 회로
CN113875156A (zh) 2019-03-17 2021-12-31 恩帕博尔有限公司 用于交叉相关的方法及设备
JP2022535201A (ja) * 2019-06-02 2022-08-05 エヌパーバー,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ストリームをまたがる共有イベントの検出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1445017A (zh) * 2020-03-23 2020-07-24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算方法及装置
CN116827519B (zh) * 2023-07-28 2024-05-28 常州大学 超混沌忆阻Chialvo神经元映射加密方法及系统
CN117669673A (zh) * 2023-12-13 2024-03-08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情景记忆产生机理的忆阻器自识别电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30546B1 (en) * 2003-06-07 2008-09-30 Roland Erwin Suri Applications of an algorithm that mimics cortical processing
US20130117211A1 (en) * 2011-11-09 201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nsupervised neural replay, learning refinement, association and memory transfer: neural component memory transfer
US8595157B2 (en) * 2011-06-02 2013-11-26 Hrl Laboratories, Llc High-order time encoder based neuron circuit using a hysteresis quantizer, a one bit DAC, and a second order filter
WO2013181637A2 (en) * 2012-06-01 2013-12-05 Brain Corporation Neural network learning and collab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6877A (en) 1990-05-10 1997-12-09 Nec Corpora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using a predictive neural network
US5621858A (en) 1992-05-26 1997-04-15 Ricoh Corporation Neural network acoustic and visual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 tr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113801B2 (en) 1998-08-05 2015-08-25 Cyberonic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inuous EEG monitoring
US6505182B1 (en) 1998-10-09 2003-01-07 Van Den Heuvel Raymond C. Recognition engine with time referenced neurons
US7945392B2 (en) 2005-11-14 2011-05-17 Mclean Hospita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rug screening and computational modeling based on biologically realistic neurons
US8764676B2 (en) 2009-05-07 2014-07-01 Massachusetts Eye & Ear Infirmary Signal processing in physiological noise
US9147155B2 (en) 2011-08-16 2015-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ural temporal coding, learning and recognition
US9424511B2 (en) 2011-11-09 2016-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nsupervised neural component replay by referencing a pattern in neuron outputs
US20130325767A1 (en) 2012-05-30 2013-1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al event neuron and synapse models for learning spiking neural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30546B1 (en) * 2003-06-07 2008-09-30 Roland Erwin Suri Applications of an algorithm that mimics cortical processing
US8595157B2 (en) * 2011-06-02 2013-11-26 Hrl Laboratories, Llc High-order time encoder based neuron circuit using a hysteresis quantizer, a one bit DAC, and a second order filter
US20130117211A1 (en) * 2011-11-09 201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nsupervised neural replay, learning refinement, association and memory transfer: neural component memory transfer
WO2013181637A2 (en) * 2012-06-01 2013-12-05 Brain Corporation Neural network learning and collab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RTIN KERMIT等: "Audio signal identification via pattern capture and template matching",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
VASANTHA KALYANI DAVID等: "Pattern Recognition Using Neural and Functional Networks", 《STUDIE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38161A3 (en) 2015-12-30
EP3117372A2 (en) 2017-01-18
US20150262054A1 (en) 2015-09-17
WO2015138161A2 (en) 2015-09-17
KR20160135206A (ko) 2016-11-25
US9652711B2 (en) 2017-05-16
JP2017513108A (ja) 2017-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4585A (zh) 经由阈下调制的模拟信号重构和识别
CN104781836B (zh) 分段线性神经元建模
CN105229675B (zh) 尖峰网络的高效硬件实现
US20150120627A1 (en) Causal saliency time inference
CN105612492B (zh) 在人工神经系统中减少尖峰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6030620B (zh) 用于随机尖峰贝叶斯网络的基于事件的推断和学习
CN105934766B (zh) 用阴影网络来监视神经网络
CN105981055A (zh) 神经网络对当前计算资源的自适应
CN106462797A (zh) 共同特征上的定制分类器
JP2017525038A (ja) ニューラ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畳込み演算の分解
CN105900115A (zh) 配置用于实现低尖峰发放率的神经网络
JP2017513127A (ja) スパイキング深層信念ネットワーク(dbn)におけるトレーニング、認識、および生成
CN106133755A (zh) 使用尖峰发放神经网络的图像的不变对象表示
CN106068519A (zh) 用于共用神经元模型的高效实现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80031B (zh) 在多维范围上对包括可分离子系统的系统的评估
US20150212861A1 (en) Value synchronization across neural processors
CN105556543B (zh) 针对神经模型的群组标签的实现方案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59262A (zh) 在尖峰神经网络中使用重放来实现突触学习
CN106164940A (zh) 在尖峰神经网络中通过全局标量值来调制可塑性
CN105874478A (zh) 用于自动纠错的同时的等待时间编码和速率编码
CN106133763B (zh) 可塑性突触管理
CN105659260A (zh) 动态地指派和检查突触延迟
CN106030619A (zh) 用于坐标变换的相位编码
CN105981056A (zh) 尖峰神经网络中的听觉源分离
CN106104586B (zh) 神经元形态模型开发的上下文实时反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