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9998B - 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9998B
CN106099998B CN201610529817.7A CN201610529817A CN106099998B CN 106099998 B CN106099998 B CN 106099998B CN 201610529817 A CN201610529817 A CN 201610529817A CN 106099998 B CN106099998 B CN 1060999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llel operation
current
operation system
power module
serial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298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99998A (zh
Inventor
彭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5298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999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99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9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99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99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4/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ain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not specified as ac or d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本发明通过构建并联系统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可以涵盖轻载、半载,额定负载及过载)电源模块实际电流值与期望均流值的标准差矩阵,进而计算该标准差矩阵的∞范数,并依据∞范数的值评价系统均流性能高低。本发明通过构建各种负载情况下的均流标准差矩阵并计算的∞范数||A||。该范数确定了并联供电系统中均流动态响应相对超调量最大的电源模块的序号及定量确定均流相对超调量最大值,为电源模块均流性能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本发明通过设定最大允许边界值σmax,能快速判别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均流动态响应相对超调量性能是否合格。

Description

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电子设备并联运行时均流性能的评价。
背景技术
大功率并联供电其为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输出结构,由于具备兼容性强、可N+m冗余备份、可靠性强、性价比高、设计难度较低、易于管理等一系列优势,成为解决大功率输出电源设计的首选方案之一。均流技术已成为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的核心技术。均流技术是指在多个电源模块并联供电时,在满足输出电压稳态精度和动态响应的前提下,有较高精度的均匀分配各个电源模块负载电流。所以,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机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性能工作。
由于并联供电系统其工作于各种负载情况下,涵盖轻载,半载,额定负载及过载等,因而必须全面评价系统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均流性能。只有并联供电系统在各种负载条件下均能满足均流性能指标,才能确保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的高效、可靠和长寿命运行。
然而,通过查询现有的论文和专利表明,尚未发现一种科学、可靠、全面和实用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只是在逆变电源并联运行系统中存在基于下垂参数的并联运行评价方法。但该方法是调节有功,无功场合使用,并不适合其他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因而,针对并联供电系统于不同负载条件下工作时,一种科学,可靠、全面和实用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对于并联供电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本发明通过构建并联系统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可以涵盖轻载、半载,额定负载及过载)电源模块实际电流值与期望均流值的标准差矩阵,进而计算该标准差矩阵的∞范数,并依据∞范数的值评价系统均流性能高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其步骤如下:
(1)以周期T为相邻两档负载电流间隔时间对程控电子负载电流进行调节,将第i档程控电子负载电流值标记为对应的第i档电源模块均流目标值标记为当前电子负载档数为i;
(2)以周期Ts为间隔对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输出电流进行采集;
(3)建立由Nt×U×V个元素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输出电流值数组{Data(m)(i)(j)},其中m={1,2,...Nt},i={1,2,...U},j={1,2,...V};Nt为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数量,其为大于1的正整数;U为程控电子负载工作电流的档数,其为大于1的正整数;
(4)获得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均流相对偏差其中m={1,2,...Nt},i={1,2,...U},j={1,2,...V};
(5)获得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均流相对偏差的数学期望其中m={1,2,...Nt},i={1,2,...U};
(6)获得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均流相对偏差的标准差其中m={1,2,...Nt},i={1,2,...U};
(7)建立由Nt×U个元素构成的Nt行U列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标准偏差矩阵满足:
(8)求解成立所对应电源模块序号k值和的∞范数其中,m={1,2,…Nt},k∈[1,Nt];
(9)给出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指标值
(10)判断||A||≤σmax是否成立,成立则标记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合格;不成立则标记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不合格;其中,σmax为预先设定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不合格情况所对应的边界值。
所述步骤(2)详细步骤如下,将第m个序号的电源模块在第i档电子负载电流情况下采样的第j个电流数据标记为Data(m)(i)(j);将第m个序号的电源模块在第i档电子负载电流情况下采样的第j个电流数据与电源模块均流目标值Iref(i)相对偏差标记为δ(m)(i)(j);将第m个序号的电源模块在第i档电子负载电流情况下的电流数据与电源模块均流目标值相对偏差的数学期望标记为Emi;将第m个序号的电源模块在第i档电子负载电流情况下的均流相对偏差的标准差标记为σmi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①本发明覆盖了轻载、半载、额定负载及过载等工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②本发明通过构建各种负载情况下的均流标准差矩阵并计算的∞范数||A||。该范数确定了并联供电系统中均流动态响应相对超调量最大的电源模块的序号及定量确定均流相对超调量最大值,为电源模块均流性能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③本发明通过设定最大允许边界值σmax,能快速判别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均流动态响应相对超调量性能是否合格;
④本发明所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等特点;可有效防止并联供电系统故障运行,提高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为并联供电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可靠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主要基于下述并联供电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模块实际电流与理想参考电流之间相对偏差的标准差矩阵∞范数数学模型:并联供电系统简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上位机(PC机)、程控电子负载和电源模块等。上位机(PC机)主要功能为获取模块IP地址及模块输出电流、控制程控电子负载工作电流和计算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及得出测试结果数据;程控电子负载用于调节并联供电系统的负载电流;电源模块主要实现接收IP设定、接收上位机命令数据和上传输出电流给上位机。
变量说明如下:K为电源柜单行放置电源数量;N为电源柜行数;Nt为电源模块总数量,满足:Nt=K×N,K和N的具体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并联供电系统额定输出电流,满足U为程控电子负载工作电流调节档数,U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大小。为满足轻载、半载、额定负载和过载情况下运行,U的设定值应大于10。为程控电子负载在第i档时输出电流,其中:U≥i≥1;m为电源模块序号,满足:Nt个模块的IP按照从小到大的次序映射为m=1,2,…Nt,即m=1为IP最小的模块序号,m=2为IP次最小模块序号,…,以此类推m=Nt为IP最大的模块序号;V为某一负载电流情况下需采集的模块输出电流点数,V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大小。
Data(m)(i)(j),(Nt≥m≥1,U≥i≥1,V≥j≥1)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第j个电流采样数据;为模块均流目标参考值,其中:U≥i≥1;δ(m)(i)(j)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第j个采样电流与均流参考目标电流的相对偏差值,满足:其中:Nt≥m≥1,U≥i≥1,V≥j≥1;Emi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V个相对偏差值δ(m)(i)(j)的数学期望,满足:σmi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V个相对偏差值δ(m)(i)(j)的标准差,满足:其中m={1,2,...Nt},i={1,2,...U};为σmi为元素的标准差矩阵;||A||为矩阵A的∞范数;σmax为||A||的允许边界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定义t=0为并联供电系统空载运行的最后时刻;T为相邻两档负载电流间隔时间;则t∈((i-1)T,iT],(U≥i≥1)为并联供电系统负载电流的运行时间区间。由于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每个模块采集V个样本数据,因而,上位机共需采集Nt×V个数据。假设上位机采集一个数据的时间为Ts,则系统工作于状态需要Ttotal=Nt×V×Ts时间,因而必须满足T≥Nt×V×Ts。又由于均流性能与采样点数和采样时间Ts相关,因而需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考虑T和Ts大小,确保均流性能评价的可靠性。
首先,由控制工程知识可知,评价系统的性能可通过系统阶跃响应的超调量,调整时间和稳态偏差指标来衡量。因而,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在电子负载由阶跃为时,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测量模块的电流输出与均流目标参考值之间的动态响应来评价模块的均流性能。其次,由数理统计知识可知,并联系统均流标准差表征的是系统均流动态响应过程相对超调量大小,体现其均流阶跃响应过程中的集中度,可反映电源模块均流性能指标;最后,由泛函数学知识可知,可通过求取均流标准差矩阵的∞范数||A||来综合评价并联供电系统的均流性能。这是基于的∞范数||A||的物理意义表征了并联供电系统中均流动态响应相对超调量最大的电源模块的序号,并给出其均流性能参数为||A||
在t∈((i-1)T,iT],(U≥i≥1),电子负载电流为则模块的均流目标参考电流为:
获取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输出电流采样数据即并联供电系统模块输出电流值数组:Data(m)(i)(j),(Nt≥m≥1,U≥i≥1,V≥j≥1),因而,其均流相对偏差数据δ(m)(i)(j)为:
求取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相对偏差δ(m)(i)(j)关于j的数学期望Emi为:
求取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均流相对偏差的标准差σmi为:
其中:m={1,2,...Nt},i={1,2,...U};σmi的物理意义为: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在条件下的相对偏差的标准差,σmi越小表明电源模块的在条件下均流动态响应过程相对超调量越小,亦即均流集中度越好。以σmi为元素构建标准偏差矩阵
求解标准差矩阵矩阵的∞范数||A||
||A||的物理意义为:由Nt个电源模块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动态响应相对超调量最大的电源模块序号及其对应性能值||A||
设置并联供电系统矩阵范数||A||最大允许边界值σmax,并判断不等式:
||A||<σmax, (7)
不等式(7)的物理意义为:设定了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边界值,用于快速判别并联供电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周期T为相邻两档负载电流间隔时间对程控电子负载电流进行调节,作为一种实例,当前电子负载档数为i,令i=1;将第一档程控电子负载电流值标记为对应的第一档模块均流目标值标记为
(2)以周期Ts为间隔对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输出电流进行采集。作为一个示例,当前电源模块序号为m,令m=1;当前电子负载档数为i,令i=1;当前采集电流次数为j,令j=1;将第一个序号的电源模块在第一档电子负载电流情况下采样的第一个电流数据标记为Data(1)(1)(1);将第一个序号的电源模块在第一档电子负载电流情况下采样的第一个电流数据与模块均流目标值Iref(1)相对偏差标记为δ(1)(1)(1);将第一个序号的电源模块在第一档电子负载电流情况下的电流数据与模块均流目标值相对偏差的数学期望标记为E11;将第一个序号的电源模块在第一档电子负载电流情况下的均流相对偏差的标准差标记为σ11
(3)建立由Nt×U×V个元素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模块输出电流值数组{Data(m)(i)(j)},其中m={1,2,...Nt},i={1,2,...U},j={1,2,...V};Nt为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数量,其为大于1的正整数;U为程控电子负载工作电流的档数,其为大于1的正整数。为满足评价覆盖轻载、半载、额定负载和过载情况,U的值大于10;V为每一档电子负载情况下需采集模块输出电流的次数,其为大于1的正整数;m为当前电源模块序号,i为当前电子负载档数,j为当前采集电流次数。
(4)求解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均流相对偏差其中m={1,2,...Nt},i={1,2,...U},j={1,2,...V};
(5)求解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均流相对偏差的数学期望其中m={1,2,...Nt},i={1,2,...U};
(6)求解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均流相对偏差的标准差其中m={1,2,...Nt},i={1,2,...U};
(7)建立由Nt×U个元素构成的Nt行U列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标准偏差矩阵满足:
(8)求解成立所对应电源模块序号k值和的∞范数其中,m={1,2,…Nt},k∈[1,Nt];
(9)给出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指标值
(10)判断||A||≤σmax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转入步骤(11);否则,转入步骤(12);其中,σmax为预先设定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不合格情况所对应的边界值;
(11)标记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合格,转入步骤(13);
(12)标记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不合格,转入步骤(13);
(13)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结束。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发明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以周期T为相邻两档负载电流间隔时间对程控电子负载电流进行调节,将第i档程控电子负载电流值标记为对应的第i档电源模块均流目标值标记为当前电子负载档数为i;
(2)以周期Ts为间隔对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输出电流进行采集;
(3)建立由Nt×U×V个元素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输出电流值数组{Data(m)(i)(j)},其中m={1,2,...Nt},i={1,2,...U},j={1,2,...V};Nt为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数量,其为大于1的正整数;U为程控电子负载工作电流的档数,其为大于1的正整数;
(4)获得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均流相对偏差其中m={1,2,...Nt},i={1,2,...U},j={1,2,...V};
(5)获得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均流相对偏差的数学期望其中m={1,2,...Nt},i={1,2,...U};
(6)获得序号为m的电源模块均流相对偏差的标准差其中m={1,2,...Nt},i={1,2,...U};
(7)建立由Nt×U个元素构成的Nt行U列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标准偏差矩阵满足:
(8)求解成立所对应电源模块序号k值和的∞范数其中,m={1,2,…Nt},k∈[1,Nt];
(9)给出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指标值
(10)判断||A||≤σmax是否成立,成立则标记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合格;不成立则标记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不合格;其中,σmax为预先设定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不合格情况所对应的边界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详细步骤如下,将第m个序号的电源模块在第i档电子负载电流情况下采样的第j个电流数据标记为Data(m)(i)(j);将第m个序号的电源模块在第i档电子负载电流情况下采样的第j个电流数据与电源模块均流目标值Iref(i)相对偏差标记为δ(m)(i)(j);将第m个序号的电源模块在第i档电子负载电流情况下的电流数据与电源模块均流目标值相对偏差的数学期望标记为Emi;将第m个序号的电源模块在第i档电子负载电流情况下的均流相对偏差的标准差标记为σmi
CN201610529817.7A 2016-06-30 2016-06-30 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99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9817.7A CN106099998B (zh) 2016-06-30 2016-06-30 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9817.7A CN106099998B (zh) 2016-06-30 2016-06-30 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9998A CN106099998A (zh) 2016-11-09
CN106099998B true CN106099998B (zh) 2018-08-07

Family

ID=57212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981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99998B (zh) 2016-06-30 2016-06-30 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9999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98625B2 (en) * 2007-06-08 2009-10-0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Network-based aircraft secondary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1369733B (zh) * 2008-06-25 2011-09-28 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北美公司 一种电源系统
CN103970079B (zh) * 2013-01-30 2016-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供电系统、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电力分配方法
CN103715721B (zh) * 2013-07-31 2016-02-17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交直流混合电网联合实时调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9998A (zh) 201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4614B (zh) 兼顾效率和均流性能的并联供电系统模糊控制方法
CN106099998B (zh) 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
CN106094523B (zh) 基于效率和均流指标面积和最大的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方法
CN106160012B (zh) 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
CN106160021B (zh) 基于效率和均流标准差加权和矩阵的并联供电系统最优点确定方法
CN106160020B (zh) 基于均流偏差期望矩阵∞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
CN106202692B (zh) 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2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
CN106026204B (zh) 基于均流偏差期望矩阵1范数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
CN106156951B (zh) 并联供电系统均流性能评价方法
CN106159934B (zh) 基于效率和均流指标黄金分割的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CN106130080B (zh) 基于均流标准差矩阵列和最小的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CN106230033B (zh) 并联供电系统模块数量控制方法
CN106208036B (zh) 并联供电系统最优点确定方法
CN106157168B (zh) 并联供电系统模块数量控制方法
CN106160017B (zh) 基于均流偏差期望矩阵列和最小的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CN106169775B (zh) 并联供电系统模块数量控制方法
CN106253355B (zh) 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数量模糊控制方法
CN106094522B (zh) 并联供电系统模块数量控制方法
CN106026203B (zh) 基于效率和均流偏差期望加权和矩阵的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CN106160019B (zh) 基于效率和均流指标面积和最大的并联供电系统最优点确定方法
CN106160011B (zh) 基于效率和均流指标黄金分割的并联供电系统模块数量控制方法
CN106208037B (zh) 基于效率和均流性能黄金分割的供电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CN106026205B (zh) 基于效率和均流性能面积和最大的并联供电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CN106127609B (zh) 并联供电系统模块数量控制方法
CN106169776B (zh) 并联供电系统电源模块数量模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