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5322A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5322A
CN106095322A CN201610483824.8A CN201610483824A CN106095322A CN 106095322 A CN106095322 A CN 106095322A CN 201610483824 A CN201610483824 A CN 201610483824A CN 106095322 A CN106095322 A CN 106095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ubregion
target
control sens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838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95322B (zh
Inventor
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838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95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95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5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95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5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通过电子设备的触控区域检测到第一操作;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触控区域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包含于所述触控区域中;从预设触控感应机制中选取出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其中,所述预设触控感应机制至少包括两个不相同的触控感应机制;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处理所述第一操作,以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电子设备中会设置有触控单元,例如笔记本电脑中键盘所在平面设置有触控板,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支持实施于触控板的触控操作,并响应该触控操作;而且,为了提升响应效率,现有触控板的灵敏度越来越高,但是,较高的灵敏度的触控板必然会提升误操作的概率,例如,当用户在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文字输入时,双手的拇指会误碰到触控板,进而导致当前操作焦点发生变化,这样,降低了输入效率,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的触控区域检测到第一操作;
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触控区域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包含于所述触控区域中;
从预设触控感应机制中选取出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其中,所述预设触控感应机制至少包括两个不相同的触控感应机制;
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处理所述第一操作,以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处理所述第一操作,以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特征参数,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以及所述操作特征参数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处理所述第一操作,以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以及所述操作特征参数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目标子区域所对应的预设操作规则,基于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包括操作时间和操作轨迹;对应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以及所述操作特征参数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中的所述操作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子区域所对应的时间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中的操作轨迹是否超出所述目标子区域,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基于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电子设备的触控区域检测到第一操作;
确定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触控区域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包含于所述触控区域中;
处理单元,用于从预设触控感应机制中选取出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处理所述第一操作,以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其中,所述预设触控感应机制至少包括两个不相同的触控感应机制。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特征参数,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以及所述操作特征参数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目标子区域所对应的预设操作规则,基于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包括操作时间和操作轨迹;对应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中的所述操作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子区域所对应的时间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中的操作轨迹是否超出所述目标子区域,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基于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通过在自身的触控区域的不同子区域设置不同的触控感应机制,以基于不同的触控感应机制处理接收到的第一操作,如此,实现电子设备差别化响应用户操作的目标,进而为降低误操作概率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提升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区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逻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通过电子设备的触控区域检测到第一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具体为笔记本电脑,所述触控区域可以具体为设置于键盘所在平面的触控板所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一操作可以具体为点击操作、滑动操作等。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升触控板的响应效率,触控板的灵敏度设置的非常高,且触控板中所有触控区域对应的灵敏度均一致,这样,必然会提升误操作的概率。例如,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将触控板的触控区域分为三个子部分,如图2所示,分别为第一子区域、第二子区域和第三子区域,此时,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可以总结出,实施于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的操作为无意识触碰的概率较大,也就是说,当触控板中图2所述的三个子区域的灵敏度一致时,基于用户无意识触碰到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进而导致电子设备响应的误操作概率较大,所以,为降低上述误操作概率,本实施例加入智能检测用户真实意图的动作,判断哪些行为是用户的主动操作,哪些行为是用户的无意触碰。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子区域设置不同的灵敏度,也即设置不同的触控感应机制,进而将误操作概率较高的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的灵敏度调低,并将误操作概率较低的第三子区域的灵敏度控制在原有较高的范围内,这样,在保证用户真实意图下的响应效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降低误操作概率,提升用户体验。
步骤102: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触控区域的位置信息;
这里,所述位置信息可以具体为坐标值,如检测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触控区域对应的坐标,进而根据坐标确定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目标子区域。
步骤103:基于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包含于所述触控区域中;
步骤104:从预设触控感应机制中选取出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其中,所述预设触控感应机制至少包括两个不相同的触控感应机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两个子区域,且至少两个子区域所对应的触控感应机制不同,此时,步骤103可以为:基于所述位置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中选取出所述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区域包括有三个子区域,且三个子区域被误操作的概率不同,例如,当用户通过键盘进行操作时,第一子区域误碰几率最高;而当用户进行其他操作时,第二子区域误碰几率最高;而对于第三子区域而言,可以认为实施于该区域的操作均为用户主动操作,因此,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设置三种不同的触控感应机制,以对应如图2所示的三个子区域。这样,当电子设备通过上述三个子区域首次接收到操作时,利用自身子区域对应的触控感应机制去判断是否响应该操作。例如,本实施例所述的预设触控感应机制包括第一触控感应机制、第二触控感应机制、以及标准触控感应机制;且所述第一子区域对应第一触控感应机制,所述第二子区域对应第二触控感应机制,所述第三子区域对应标准触控感应机制,该标准触控感应机制即为现有触控板所对应的感应机制。这样,通过三种不同的触控感应机制去对不同子区域接收到的用户操作进行处理,为确保响应效率不变的前提下,降低误操作概率奠定了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当电子设备确定第一操作为用户主动操作后,也即电子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后,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将触控区域对应的所有子区域的触控感应机制恢复至预设模式,该预设模式为灵敏度较高的模式,如该预设模式为预设触控感应机制中灵敏度最高的标准触控感应机制,这样,能够保证用户主动操作时的响应效率最高。
步骤105: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处理所述第一操作,以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响应第一操作可以具体基于第一操作,移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所呈现的光标;或者,基于第一操作,选中第一操作对应的光标所在位置的内容。这里,当选中的内容为目标应用的图标时,响应第一操作也可以具体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这样,电子设备通过在自身的触控区域的不同子区域设置不同的触控感应机制,以基于不同的触控感应机制处理接收到的第一操作,如此,实现电子设备差别化响应用户操作的目标,进而为降低误操作概率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提升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不同触控感应机制所对应的处理第一操作的策略;具体地,
第一种方式,当所述电子设备确定第一操作为实施于第一子区域(或第二子区域)的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确定出所述第一子区域(或第二子区域)对应的第一触控感应机制(或第二触控感应机制),进而根据第一触控感应机制(或第二触控感应机制)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特征参数,根据所述操作特征参数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目标子区域所对应的预设操作规则,基于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可以具体包括操作时间和操作轨迹;此时,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中的操作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子区域所对应的时间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而且,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中的操作轨迹是否超出所述目标子区域,得到第二判断结果;进而基于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也就是说,当第一操作为实施于第一子区域或第二子区域的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不会直接响应所述第一操作,而是去检测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操作特征参数,并判断操作特征参数是否满足操作规则,进而实现仅响应操作特征参数满足操作规则的用户操作的目的;这样,通过预设操作规则即可实现降低子区域的响应灵敏度的目的。
例如,可以将第一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操作规则设置为:有大于压力阈值的压力、单点操作、操作持续一定的时长(如500ms)以及操作轨迹超出第一子区域;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操作的压力大于压力阈值,且为持续一定的时长的单点操作,且操作轨迹超出所述第一子区域,此时,所述电子设备才会认定所述第一操作为用户主动操作,即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特征参数满足预设操作规则。进一步地,当认定所述第一操作为用户主动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才会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否则,屏蔽所述第一操作。
进一步地,将第二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操作规则设置为:单点操作、操作持续一定的时长(如500ms)以及操作轨迹超出第二子区域;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持续一定的时长的单点操作,且操作轨迹超出所述第二子区域,此时,所述电子设备才会认定所述第一操作为用户主动操作,即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特征参数满足预设操作规则。进一步地,当认定所述第一操作为用户主动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才会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否则,屏蔽所述第一操作。
进一步地,将第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操作规则设置为:只要检测到实时于第三子区域的操作,即认定为该操作为用户主动操作,即满足预设操作规则。
第二种方式,当所述电子设备确定第一操作为实施于第三子区域的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确定出所述第三子区域对应的标准触控感应机制,此时,直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也就是说,对于实施于所述第三子区域的操作,只要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检测到就响应,无需额外判断其他参数。
这样,由于不同触控感应机制所对应的处理第一操作的策略不同,所以,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处理策略,将误操作概率较高的子区域对应的灵敏度降低,同时,保持误操作概率较低的子区域的灵敏度处于较高级别,这样,实现降低误操作概率的目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31,用于通过电子设备的触控区域检测到第一操作;
确定单元32,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触控区域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包含于所述触控区域中;这里,所述位置信息可以具体为坐标值,如检测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触控区域对应的坐标,进而根据坐标确定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目标子区域。
处理单元33,用于从预设触控感应机制中选取出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处理所述第一操作,以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其中,所述预设触控感应机制至少包括两个不相同的触控感应机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具体为笔记本电脑,所述触控区域可以具体为设置于键盘所在平面的触控板所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一操作可以具体为点击操作、滑动操作等。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升触控板的响应效率,触控板的灵敏度设置的非常高,且触控板中所有触控区域对应的灵敏度均一致,这样,必然会提升误操作的概率。例如,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将触控板的触控区域分为三个子部分,如图2所示,分别为第一子区域、第二子区域和第三子区域,此时,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可以总结出,实施于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的操作为无意识触碰的概率较大,也就是说,当触控板中图2所述的三个子区域的灵敏度一致时,基于用户无意识触碰到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进而导致电子设备响应的误操作概率较大,所以,为降低上述误操作概率,本实施例加入智能检测用户真实意图的动作,判断哪些行为是用户的主动操作,哪些行为是用户的无意触碰。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子区域设置不同的灵敏度,也即设置不同的触控感应机制,进而将误操作概率较高的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的灵敏度调低,并将误操作概率较低的第三子区域的灵敏度控制在原有较高的范围内,这样,在保证用户真实意图下的响应效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降低误操作概率,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两个子区域,且至少两个子区域所对应的触控感应机制不同,此时,步骤103可以为:基于所述位置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中选取出所述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区域包括有三个子区域,且三个子区域被误操作的概率不同,例如,当用户通过键盘进行操作时,第一子区域误碰几率最高;而当用户进行其他操作时,第二子区域误碰几率最高;而对于第三子区域而言,可以认为实施于该区域的操作均为用户主动操作,因此,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设置三种不同的触控感应机制,以对应如图2所示的三个子区域。这样,当电子设备通过上述三个子区域首次接收到操作时,利用自身子区域对应的触控感应机制去判断是否响应该操作。例如,本实施例所述的预设触控感应机制包括第一触控感应机制、第二触控感应机制、以及标准触控感应机制;且所述第一子区域对应第一触控感应机制,所述第二子区域对应第二触控感应机制,所述第三子区域对应标准触控感应机制,该标准触控感应机制即为现有触控板所对应的感应机制。这样,通过三种不同的触控感应机制去对不同子区域接收到的用户操作进行处理,为确保响应效率不变的前提下,降低误操作概率奠定了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当电子设备确定第一操作为用户主动操作后,也即电子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后,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将触控区域对应的所有子区域的触控感应机制恢复至预设模式,该预设模式为灵敏度较高的模式,如该预设模式为预设触控感应机制中灵敏度最高的标准触控感应机制,这样,能够保证用户主动操作时的响应效率最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响应第一操作可以具体基于第一操作,移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所呈现的光标;或者,基于第一操作,选中第一操作对应的光标所在位置的内容。这里,当选中的内容为目标应用的图标时,响应第一操作也可以具体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33,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特征参数,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以及所述操作特征参数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具体地,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第一操作为实施于第一子区域(或第二子区域)的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确定出所述第一子区域(或第二子区域)对应的第一触控感应机制(或第二触控感应机制),进而根据第一触控感应机制(或第二触控感应机制)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特征参数,根据所述操作特征参数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33,还用于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具体地,当所述电子设备确定第一操作为实施于第三子区域的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确定出所述第三子区域对应的标准触控感应机制,此时,直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也就是说,对于实施于所述第三子区域的操作,只要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检测到就响应,无需额外判断其他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33,还用于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目标子区域所对应的预设操作规则,基于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包括操作时间和操作轨迹;对应地,所述处理单元33,还用于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中的所述操作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子区域所对应的时间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中的操作轨迹是否超出所述目标子区域,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基于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也就是说,当第一操作为实施于第一子区域或第二子区域的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不会直接响应所述第一操作,而是去检测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操作特征参数,并判断操作特征参数是否满足操作规则,进而实现仅响应操作特征参数满足操作规则的用户操作的目的;这样,通过预设操作规则即可实现降低子区域的响应灵敏度的目的。
例如,可以将第一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操作规则设置为:有大于压力阈值的压力、单点操作、操作持续一定的时长(如500ms)以及操作轨迹超出第一子区域;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操作的压力大于压力阈值,且为持续一定的时长的单点操作,且操作轨迹超出所述第一子区域,此时,所述电子设备才会认定所述第一操作为用户主动操作,即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特征参数满足预设操作规则。进一步地,当认定所述第一操作为用户主动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才会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否则,屏蔽所述第一操作。
进一步地,将第二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操作规则设置为:单点操作、操作持续一定的时长(如500ms)以及操作轨迹超出第二子区域;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持续一定的时长的单点操作,且操作轨迹超出所述第二子区域,此时,所述电子设备才会认定所述第一操作为用户主动操作,即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特征参数满足预设操作规则。进一步地,当认定所述第一操作为用户主动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才会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否则,屏蔽所述第一操作。
进一步地,将第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操作规则设置为:只要检测到实时于第三子区域的操作,即认定为该操作为用户主动操作,即满足预设操作规则。
第二种方式,当所述电子设备确定第一操作为实施于第三子区域的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确定出所述第三子区域对应的标准触控感应机制,此时,直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也就是说,对于实施于所述第三子区域的操作,只要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检测到就响应,无需额外判断其他参数。
这样,由于不同触控感应机制所对应的处理第一操作的策略不同,所以,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处理策略,将误操作概率较高的子区域对应的灵敏度降低,同时,保持误操作概率较低的子区域的灵敏度处于较高级别,这样,实现降低误操作概率的目的。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设备提供一个具体的硬件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42、存储介质44以及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41;所述处理器42、存储介质44以及外部通信接口41均通过总线43连接。所述处理器42可为微处理器、中央处理
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阵列等具有处理功能的电子元器件。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该代码能够运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接收单元31、确定单元32以及所述处理单元33均可通过处理器42实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的触控区域检测到第一操作;
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触控区域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包含于所述触控区域中;
从预设触控感应机制中选取出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其中,所述预设触控感应机制至少包括两个不相同的触控感应机制;
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处理所述第一操作,以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处理所述第一操作,以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特征参数,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以及所述操作特征参数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处理所述第一操作,以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以及所述操作特征参数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目标子区域所对应的预设操作规则,基于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特征参数包括操作时间和操作轨迹;对应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以及所述操作特征参数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中的所述操作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子区域所对应的时间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中的操作轨迹是否超出所述目标子区域,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基于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电子设备的触控区域检测到第一操作;
确定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触控区域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包含于所述触控区域中;
处理单元,用于从预设触控感应机制中选取出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处理所述第一操作,以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其中,所述预设触控感应机制至少包括两个不相同的触控感应机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特征参数,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以及所述操作特征参数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目标触控感应机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目标子区域所对应的预设操作规则,基于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特征参数包括操作时间和操作轨迹;对应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中的所述操作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子区域所对应的时间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判断所述操作特征参数中的操作轨迹是否超出所述目标子区域,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基于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CN201610483824.8A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6095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3824.8A CN106095322B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3824.8A CN106095322B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5322A true CN106095322A (zh) 2016-11-09
CN106095322B CN106095322B (zh) 2023-03-24

Family

ID=57213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83824.8A Active CN106095322B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9532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7555A (zh) * 2017-06-06 2017-10-13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皮套模式下的触控检测方法及用户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7140A (zh) * 2009-12-30 2011-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615361A (zh) * 2013-11-01 2015-05-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响应方法
CN105607853A (zh) * 2015-12-21 2016-05-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1482785B (zh) * 2008-01-04 2016-06-22 苹果公司 选择性地拒绝触摸表面的边缘区域中的触摸接触
US20160179288A1 (en) * 2013-08-19 2016-06-23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2785B (zh) * 2008-01-04 2016-06-22 苹果公司 选择性地拒绝触摸表面的边缘区域中的触摸接触
CN102117140A (zh) * 2009-12-30 2011-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60179288A1 (en) * 2013-08-19 2016-06-23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4615361A (zh) * 2013-11-01 2015-05-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响应方法
CN105607853A (zh) * 2015-12-21 2016-05-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7555A (zh) * 2017-06-06 2017-10-13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皮套模式下的触控检测方法及用户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5322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6268B (zh) 利用多种输入检测技术的交互表面
JP4939569B2 (ja) 専用化した機能の領域を有するトラックパッドポインティング装置
CN102789332B (zh) 于触控面板上识别手掌区域方法及其更新方法
CN106775084A (zh) 一种触摸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135930B (zh) 一种触摸屏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3869947B (zh) 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775405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975160A (zh)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及终端
CN106855783A (zh)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121485A (zh) 一种图标整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55409A (zh) 用于模式变化的电容性度量处理
CN107329688A (zh) 一种指纹采集方法及终端
CN107422915A (zh) 触摸屏的响应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4641337A (zh) 显示图形键盘
CN105074644A (zh) 信息处理终端、屏幕控制方法以及屏幕控制程序
CN106502470A (zh) 防止触摸按键误触发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29542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0883115B1 (ko) 실행영역이 설정된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그 기능 실행 방법
CN104461336A (zh) 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
CN107357458A (zh) 触摸按键的响应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0036362A (zh) 触摸检测方法和触摸检测装置
CN106775213A (zh) 一种切换桌面的方法及终端
CN103324320B (zh) 一种模式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79849B (zh) 终端及其输入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55657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