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3926A - 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及其目标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及其目标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3926A
CN106093926A CN201610588746.8A CN201610588746A CN106093926A CN 106093926 A CN106093926 A CN 106093926A CN 201610588746 A CN201610588746 A CN 201610588746A CN 106093926 A CN106093926 A CN 106093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element
band
signal
modulated signal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887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93926B (zh
Inventor
欧阳缮
李晶晶
谢跃雷
晋良念
刘庆华
蒋俊正
廖可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5887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93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93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3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93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3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2Diversity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及其目标定位方法,属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其中,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由N个呈等间距线性排列的阵元构成,其中N为正整数;每个阵元包括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发射部分包括调制信号生成器、双边带调制器和发射天线;调制信号生成器的输出端与双边带调制器的输入端相连,双边带调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发射天线。接收部分包括接收天线、滤波器组和定位解算单元;滤波器组由2个通过频率不同的窄带滤波器组成;接收天线同时连接这2个窄带滤波器的输入端,2个窄带滤波器的输出端同时与定位解算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Description

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及其目标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及其目标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目标检测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需求。相控阵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目标定位,但由于其波束方向图只与角度有关,无法从其波束方向图中直接提取目标距离信息,也无法有效抑制距离依赖的干扰和杂波。
频率分集阵列(frequency diverse array,FDA)同时依赖于距离和角度的波束方向图,使其成为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其固有的距离、角度耦合,无法直接从其波束图中提取距离和角度信息。此外,目前实现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目标探测主要是通过采用多个不同频率偏置的FDA子阵或FDA与相控阵联合收发等方法,不易用于实际场景且较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频率分集阵列无法直接提取目标的距离和角度信息,且不易用于实际场景和较难实现的问题,提供一种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及其目标定位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由N个呈等间距线性排列的阵元构成,其中N为正整数;每个阵元包括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其中
发射部分包括调制信号生成器、双边带调制器和发射天线;调制信号生成器的输出端与双边带调制器的输入端相连,双边带调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发射天线;
接收部分包括接收天线、滤波器组和定位解算单元;滤波器组由2个通过频率不同的窄带滤波器组成;接收天线同时连接这2个窄带滤波器的输入端,2个窄带滤波器的输出端同时与定位解算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每个阵元的双边带调制器主要由乘法器构成;乘法器的一个输入端与调制信号生成器连接,乘法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入载波信号。
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每个阵元的双边带调制器所接入的载波信号均相同。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每个阵元的发射部分还进一步包括幅值归一化调整单元,该幅值归一化调整单元串接在双边带调制器和发射天线之间,即幅值归一化调整单元的输入端与双边带调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幅值归一化调整单元的输出端与发射天线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第n个阵元的2个窄带滤波器的通过频率分别为f0-nΔf和f0+nΔf;其中n=1,2,…,N,N为阵元的个数,f0为阵列载波频率,Δf为偏置频率。
基于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的目标定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N个阵元的调制信号生成器产生N个频率不同的调制信号;
步骤2,N个阵元的双边带调制器分别对这N个调制信号进行调制后,得到N个双边带已调信号;
步骤3,N个阵元发射天线分别将这N个双边带已调信号向外发出;
步骤4,N个阵元发出的N个双边带已调信号遇到远场目标后返回;
步骤5,N个阵元的接收天线接收返回的回波信号;
步骤6,回波信号经过N个阵元的接收天线滤波器组进行滤波得到上边带信号和下边带信号;
步骤7,接收天线定位解算单元对所有下边带信号和上边带信号分别进行相干检波和叠加处理得到下边带回波响应和上边带回波响应;
步骤8,选定角度-距离联合估算式对下边带回波响应进行估算得到第一组角度-距离估算值,选定角度-距离联合估算式对上边带回波响应进行估算得到第二组角度-距离估计值,其中r-1(R0,θ)为下边带回波响应,r1(R0,θ)为上边带回波响应;
步骤9,取第一组角度-距离估算值和第二组角度-距离估计值的交集即可得到目标的角度-距离的估计值。
上述方法中,优选的是步骤2中N个阵元的双边带调制器分别把xn(t)=cos(2πnΔft)的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cos(2πf0t)相乘得到N个双边带已调信号;其中n=1,2…,N,f0为阵列载波频率,Δf为偏置频率,t为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可以在发射单个频率偏置信号的情况下获取远程目标的角度和距离信息。
2、进一步的,本发明能够完成单个目标的单频率偏置信号定位。
3、本发明的目标定位方法的发射信号中不需要载波直流信息,有效地节约发射功率。
4、本发明的发射波形中不包含载频分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抗干扰和抗截获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的发射部分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双边带调制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的接收部分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上边带-下边带联合估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如图1所示,由N个呈等间距线性排列的阵元构成,其中N为正整数。阵元与阵元间的间隔为d,其中d一般为发射信号的1/2波长,每个阵元包括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
发射部分包括调制信号生成器、双边带调制器、幅值归一化调整单元和发射天线;调制信号生成器的输出端与双边带调制器的输入端相连,调制信号生成器经过调制输出频率不同的正弦信号xn(t)=cos(2πnΔft),其中n=1,2…,N。每个阵元的双边带调制器主要由乘法器构成;乘法器的一个输入端与调制信号生成器连接,乘法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入载波信号,其中载波信号为cos(2πf0t),f0为阵列载波频率,t为时间。每个阵元的双边带调制器把调制信号生成器输出的频率不同的正弦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后得到已调信号。由于幅值归一化调整单元串接在双边带调制器和发射天线之间,因此已调信号经过幅值归一化调整单元后,再由发射天线把已调信号发射出去,如图1、2所示。
接收部分包括接收天线、滤波器组和定位解算单元;滤波器组由2个通过频率不同的窄带滤波器组成;接收天线同时连接这2个窄带滤波器的输入端,2个窄带滤波器的输出端同时与定位解算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第n个阵元的2个窄带滤波器的通过频率分别为f0-nΔf和f0+nΔf;其中n=1,2,…,N,N为阵元的个数,f0为阵列载波频率,Δf为偏置频率。回波信号由接收天线进行接收,并经过N个阵元的接收天线滤波器组进行滤波得到上边带信号和下边带信号;接收天线定位解算单元对所有下边带信号和上边带信号分别进行相干检波和叠加处理得到下边带回波响应和上边带回波响应,如图3所示。
基于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的目标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N个阵元的调制信号生成器产生N个频率不同的正弦信号xn(t),
xn(t)=cos(2πnΔft) n=1,2…,N
其中,Δf为偏置频率,t为时间。
步骤2,N个阵元的双边带调制器分别对这N个调制信号进行与载波cos(2πf0t)相乘,得到N个双边带已调信号sn′(t):
s n ′ ( t ) = 1 2 c o s { 2 π ( f 0 - n Δ f ) t } + 1 2 c o s { 2 π ( f 0 + n Δ f ) t }
为方便分析和计算,将sn(t)转化为复信号,且进行幅值归一化,可得第n个阵元的发射信号:
sn(t)=exp{j2π(f0-nΔf)t}+exp{j2π(f0+nΔf)t}
可知,与传统FDA发射信号仅含上边带不同,双边带FDA发射信号同时包括上边带和下边带信息。
步骤3,N个阵元发射天线分别接收N个阵元的双边带调制器传入的已调信号sn(t),同时把这N个双边带已调信号sn(t)向外发出。
步骤4,N个阵元发出的N个双边带已调信号当遇到远场目标后,由目标将发射信号反射回来。
步骤5,N个阵元的接收天线接收返回的回波信号,每个接收天线接收的回波信号为:以第n个接收天线为列,第n个接收天线的回波信号为rn(t);
r n ( t ) = Σ m = 1 N exp { j 2 π ( f 0 - m Δ f ) ( f - R 0 - n d sin θ c - R 0 - m d sin θ c ) } + Σ m = 1 N exp { j 2 π ( f 0 + m Δ f ) ( f - R 0 - n d sin θ c - R 0 - m d sin θ c ) }
其中,m表示第m个发射阵元,为方便分析和计算,R0表示目标相对于阵列虚拟参考阵元的距离,虚拟参考阵元位于第一个阵元的左侧,与第1个阵元的间隔为d,因为目标位于远场,故距离R0可近似作为目标相对于阵列的距离;θ表示目标相对于阵列法线的角度。
步骤6,回波信号经过N个阵元的接收天线滤波器组进行滤波,以第n个接收天线的窄带滤波器为例,分别为下边带窄带滤波器hn,-1和上边带窄带滤波器hn,1,分别仅能通过频率为f0-nΔf和f0+nΔf的信号;
则通过频率为f0-nΔf滤波器hn,-1后的信号为rn,-1
r n , - 1 = exp { j 2 π ( f 0 - n Δ f ) [ t - 2 R 0 c + 2 n d s i n θ c ] }
通过频率为f0+nΔf滤波器hn,1后的信号为rn,1
r n , 1 = exp { j 2 π ( f 0 + n Δ f ) [ t - 2 R 0 c + 2 n d s i n θ c ] }
分别对rn,-1和rn,1运用非自适应波束形成处理,导向权向量分别为:
w n , - 1 = exp { j 2 π ( f 0 - n Δ f ) 2 R s c - 2 n d sinθ s c }
w n , 1 = exp { j 2 π ( f 0 + n Δ f ) ( 2 R s c - 2 n d sinθ s c ) }
其中Rs表示波束指向的距离,θs表示波束指向的角度。
对于目标点(R0,θ)处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下边带信号和上边带信号:
r n , - 1 ( t , R 0 , θ ) = exp { j 2 π ( f 0 - n Δ f ) [ t - 2 ( R 0 - R s ) c + 2 n d ( sin θ - sinθ s ) c ] }
r n , 1 ( t , R 0 , θ ) = exp { j 2 π ( f 0 + n Δ f ) [ t - 2 ( R 0 - R s ) c + 2 n d ( sin θ - sinθ s ) c ] }
其中,rn,-1(t,R,θ)为下边带信号,rn,1(t,R,θ)为上边带信号。
步骤7,接收天线定位解算单元对所有下边带信号和上边带信号分别进行相干检波和叠加处理,以第n个接收天线为列,对下边带信号rn,-1(t,R0,θ)以频率f0-nΔf进行相干检波,检波后的信号为:
r n , - 1 ′ ( R 0 , θ ) = exp { - j 2 πf 0 [ 2 ( R 0 - R s ) c - 2 d ( sin θ - sinθ s ) c ) } · exp { j n [ 2 π Δ f 2 ( R 0 - R s ) c - 2 d ( sin θ - sinθ s ) c ) }
对所有阵元上接收的下边带信号叠加:
r - n ( R 0 , θ ) = Σ n = 1 N r n , - 1 ′ ( R 0 , θ ) = exp { - j 2 πf 0 [ 2 ( R 0 - R s ) c + 2 d ( sin θ - sinθ s ) c ] } · exp { j ( N + 1 ) π [ Δ f 2 ( R 0 - R s ) c + f 0 2 d ( sin θ - sinθ s ) c ] } · sin { N π [ Δ f 2 ( R 0 - R s ) c + f 0 2 d ( sin θ - sinθ s ) c ] } sin { π [ Δ f 2 ( R 0 - R s ) c + f 0 2 d ( sin θ - sinθ s ) c ] } - - - ( 1 )
其中,r-1(R0,θ)为下边带回波响应;
同样地,对于上边带信号:将所有n个阵元处的回波信号rn,1(t,R0,θ),先进行相干检波,再进行叠加,得出所述阵列上边带回波响应:
对于第n个阵元,以频率f0+nΔf进行相干检波,检波后的信号为:
对所有阵元上接收的下边带信号叠加:
r 1 ( R 0 , θ ) = Σ n = 1 N r n , 1 ′ ( R 0 , θ ) = exp { - j 2 πf 0 [ 2 ( R 0 - R s ) c + 2 d ( sin θ - sinθ s ) c ] } · exp { j ( N + 1 ) π [ Δ f 2 ( R 0 - R s ) c + f 0 2 d ( sin θ - sinθ s ) c ] } · sin { N π [ - Δ f 2 ( R 0 - R s ) c + f 0 2 d ( sin θ - sinθ s ) c ] } sin { π [ - Δ f 2 ( R 0 - R s ) c + f 0 2 d ( sin θ - sinθ s ) c ] } - - - ( 2 )
其中,r1(R0,θ)为上边带回波响应。
步骤8,选定角度-距离联合估算式对下边带回波响应r-1(R0,θ)进行估算得到第一组角度-距离估算值,其中表示使|r-1(R0,θ)|取得最大值的(Rss)的集合,为目标距离估计值,为目标角度估计值。选定角度-距离联合估算式对上边带回波响应r1(R0,θ)进行估算得到第二组角度-距离估计值。
步骤9,取第一组角度-距离估算值和第二组角度-距离估计值的交集即可得到目标的角度-距离的估计值。
图4为所述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目标定位方法仿真图,仿真参数为:N=30,f0=10G,Δf=100K,d=λ0/2,目标点坐标为(0°,10km)。图中幅度最大值处的坐标为(0°,10km),与目标点坐标符合。图中还存在两条幅度在30左右的曲线,其中斜率为正的曲线是各阵元接收到的上边带信号相干叠加后的幅度最大值,其对应的坐标为上边带角度-距离的估计值集合;斜率为负的曲线是各阵元接收到的下边带信号相干叠加后的幅度最大值,其对应的坐标为下边带角度-距离的估计值集合;图中幅度最大处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处,其对应的坐标为目标点的角度-距离值。

Claims (7)

1.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由N个呈等间距线性排列的阵元构成,其中N为正整数;每个阵元包括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其中
发射部分包括调制信号生成器、双边带调制器和发射天线;调制信号生成器的输出端与双边带调制器的输入端相连,双边带调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发射天线;
接收部分包括接收天线、滤波器组和定位解算单元;滤波器组由2个通过频率不同的窄带滤波器组成;接收天线同时连接这2个窄带滤波器的输入端,2个窄带滤波器的输出端同时与定位解算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阵元的双边带调制器主要由乘法器构成;乘法器的一个输入端与调制信号生成器连接,乘法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入载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阵元的双边带调制器所接入的载波信号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阵元的发射部分还进一步包括幅值归一化调整单元,该幅值归一化调整单元串接在双边带调制器和发射天线之间,即幅值归一化调整单元的输入端与双边带调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幅值归一化调整单元的输出端与发射天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第n个阵元的2个窄带滤波器的通过频率分别为f0-nΔf和f0+nΔf;其中n=1,2,…,N,N为阵元的个数,f0为阵列载波频率,Δf为偏置频率。
6.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的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N个阵元的调制信号生成器产生N个频率不同的调制信号;
步骤2,N个阵元的双边带调制器分别对这N个调制信号进行调制后,得到N个双边带已调信号;
步骤3,N个阵元发射天线分别将这N个双边带已调信号向外发出;
步骤4,N个阵元发出的N个双边带已调信号遇到远场目标后返回;
步骤5,N个阵元的接收天线接收返回的回波信号;
步骤6,回波信号经过N个阵元的接收天线滤波器组进行滤波得到上边带信号和下边带信号;
步骤7,接收天线定位解算单元对所有下边带信号和上边带信号分别进行相干检波和叠加处理得到下边带回波响应r-1(R0,θ)和上边带回波响应r1(R0,θ);
步骤8,选定角度-距离联合估算式对下边带回波响应进行估算得到第一组角度-距离估算值,选定角度-距离联合估算式对上边带回波响应进行估算得到第二组角度-距离估计值,其中r-1(R0,θ)为下边带回波响应,r1(R0,θ)为上边带回波响应,表示使|r-1(R0,θ)|取得最大值的(Rss)的集合,为目标距离估计值,为目标角度估计值;
步骤9,取第一组角度-距离估算值和第二组角度-距离估计值的交集即可得到目标的角度-距离的估计值。
7.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的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N个阵元的双边带调制器分别把xn(t)=cos(2πnΔft)的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cos(2πf0t)相乘得到N个双边带已调信号;其中n=1,2…,N,f0为阵列载波频率,Δf为偏置频率,t为时间。
CN201610588746.8A 2016-07-25 2016-07-25 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及其目标定位方法 Active CN106093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8746.8A CN106093926B (zh) 2016-07-25 2016-07-25 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及其目标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8746.8A CN106093926B (zh) 2016-07-25 2016-07-25 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及其目标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3926A true CN106093926A (zh) 2016-11-09
CN106093926B CN106093926B (zh) 2018-10-19

Family

ID=57450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88746.8A Active CN106093926B (zh) 2016-07-25 2016-07-25 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及其目标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9392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6921A (zh) * 2017-08-11 2017-11-1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频率分集阵列雷达基于一次频偏目标定位的方法
CN108152797A (zh) * 2016-12-06 2018-06-1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多调制元件雷达波形生成器
CN108776337A (zh) * 2018-04-24 2018-11-0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Mimo-fda探地雷达近目标二维成像方法
CN113064169A (zh) * 2021-03-22 2021-07-0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多输入多输出频率分集阵列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方法
CN113093136A (zh) * 2021-03-31 2021-07-0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频率分集阵列雷达去目标位置模糊成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8737B (zh) * 2012-11-20 2014-07-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fda雷达估计目标距离和方位角的方法及fda雷达
CN104297734B (zh) * 2014-10-20 2017-03-0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频率分集阵列的mimo雷达的欺骗式干扰抑制方法
CN104931948B (zh) * 2015-05-25 2018-03-0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 基于普通波束扫描的fda雷达的一种接收方案的改进方法
CN205861897U (zh) * 2016-07-25 2017-01-0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2797A (zh) * 2016-12-06 2018-06-1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多调制元件雷达波形生成器
CN108152797B (zh) * 2016-12-06 2022-02-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多调制元件雷达波形生成器
CN107356921A (zh) * 2017-08-11 2017-11-1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频率分集阵列雷达基于一次频偏目标定位的方法
CN108776337A (zh) * 2018-04-24 2018-11-0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Mimo-fda探地雷达近目标二维成像方法
CN108776337B (zh) * 2018-04-24 2021-11-0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Mimo-fda探地雷达近目标二维成像方法
CN113064169A (zh) * 2021-03-22 2021-07-0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多输入多输出频率分集阵列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方法
CN113093136A (zh) * 2021-03-31 2021-07-0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频率分集阵列雷达去目标位置模糊成像方法
CN113093136B (zh) * 2021-03-31 2022-06-1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频率分集阵列雷达去目标位置模糊成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3926B (zh) 2018-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3926A (zh) 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及其目标定位方法
CN104267379B (zh) 一种基于波形设计的主被动雷达协同抗干扰方法
CN102707272B (zh) 基于gpu的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实时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1858976B (zh) 一种基于单通道sar多子孔径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CN102288947B (zh) 基于多pc架构的外辐射源雷达准实时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5044693B (zh) 基于辅助阵元的微波关联成像雷达幅相误差校正方法
CN103760547B (zh) 基于互相关矩阵的双基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
CN103353591B (zh) 基于mimo的双基地雷达局域化降维杂波抑制方法
CN103353592B (zh) 基于mimo的双基地雷达多通道联合降维杂波抑制方法
CN105589070B (zh) 基于频率分集阵列的雷达目标成像方法
CN105699945A (zh) 频控阵mimo雷达系统中的波形优化设计方法
CN102176010A (zh) 基于多发单收的无源雷达定位跟踪系统及定位跟踪方法
CN105911566A (zh) 一种欺骗干扰检测方法
CN102981152A (zh) 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多目标收发角度估计方法
CN205861897U (zh) 双边带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系统
CN103412286B (zh) 基于mimo雷达的发射极化优化doa估计方法
CN105717496A (zh) 一种基于矩阵填充的频控阵mimo雷达系统的实现方法
Riddolls et al. Canadian HF over-the-horizon radar experiments using MIMO techniques to control auroral clutter
CN103728607A (zh) 机载mimo雷达空时码三维自适应杂波对消方法
CN106291605A (zh) 一种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系统
CN103592647A (zh) 阵列三维sar数据获取方法
CN102353947A (zh) 一种基于csa-mwf的无源雷达目标回波信号子空间的估计方法
CN102707270B (zh) 高频地波雷达相对天线方向图自动估计方法
CN109085549A (zh) 外辐射源雷达中多普勒维模糊副峰抑制方法
CN105334540A (zh) 一种主动式微波全息安检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