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82438A - 一种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82438A CN106082438A CN201610507123.3A CN201610507123A CN106082438A CN 106082438 A CN106082438 A CN 106082438A CN 201610507123 A CN201610507123 A CN 201610507123A CN 106082438 A CN106082438 A CN 1060824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ler
- anaerobic reaction
- filter membrane
- water treatment
- treatment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5/02—Membrane cleaning or sterilisation ; Membrane regene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5/08—Prevention of membrane fouling or of concentration polaris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8—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78—Provisions for mixing or aeration of the mixed liquor
- C02F3/1284—Mixing devic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02F3/2806—Anaerobic processes using solid supports for microorganism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反应装置和好氧反应装置,所述厌氧反应装置和好氧反应装置流体连通,所述厌氧反应装置包括厌氧反应箱体,还包括将厌氧反应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互相流体连通的隔离区和填料区的格栅,厌氧反应装置的进水口位于隔离区,厌氧反应装置的出水口位于填料区,所述填料区内设有厌氧反应填料。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将A2O水处理方法中的系统整合,同时能够通过气体上浮冲刷过滤膜表面,从而可以达到大量节约能耗,节约占地面积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不断提升,处理的难度不断增强。尤其是在用地紧张的城市,工业废水的处理已经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化处理作为工业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其处理效果直接制约着工业废水的整体处理效果。传统的生化处理需要将预处理过后的废水分布进入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然后经过深度处理过后达到排放要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A2/O处理方法。A2/O可以使得污染物依次完成厌氧、好氧生化降解,生化处理效果好且稳定。
但是A2/O处理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首先:需要分段设定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占地面积大;其次:厌氧段由于不可以进行曝气,通常情况下需要加入搅拌装置来促进厌氧污泥和废水的有效接触,加大了能耗;第三:工业废水在厌氧处理后必须由水泵将水抽取到好氧段,之后在好氧段进行曝气充氧,才能完成好氧生化处理,能耗高。
为了解决A2/O处理法在处理过程中的问题,人们也提出了诸多的解决方案,如SBR法等等。SBR法是通过间隙性曝气,使得一个生化处理池里面先后产生厌氧和好氧的反应条件,节约了占地面积。但是SBR法的劣势在于一方面其对控制系统有着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厌氧、好氧反应是交替进行,其本质就是在同一个反应池里交替完成厌氧反应和好氧反应,无法同时发挥厌氧菌群和好氧菌群的处理能力。因此,SBR法仅仅是通过牺牲系统处理能力部分地解决了A2/O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并不是一个对A2/O法的一个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提出一种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处理能力强的A2/O系统依然是当今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的一个主流方向。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反应装置和好氧反应装置,所述厌氧反应装置和好氧反应装置流体连通,所述厌氧反应装置包括厌氧反应箱体,还包括将厌氧反应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互相流体连通的隔离区和填料区的格栅,厌 氧反应装置的进水口位于隔离区,厌氧反应装置的出水口位于填料区,所述填料区内设有厌氧反应填料。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厌氧反应填料包括填料支架,所述填料支架上设有填料孔。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厌氧反应填料还包括多个前后排布的填料框,所述填料框中的至少一个的框体内设有填料支架固定件,所述填料支架与所述填料支架固定件连接,所述填料支架位于所述多个前后排布的填料框所形成的柱形框体内。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厌氧反应装置包括多个出水口,出水口按厌氧反应装置的高度方向分散分布。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格栅的间隙为2-20mm。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区的底部设有排放装置。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好氧反应装置包括好氧反应箱体,所述好氧反应箱体内设有射流曝气装置和过滤膜组件,所述射流曝气装置通过厌氧反应箱体出水管道与厌氧反应箱体的出水口流体连通。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厌氧反应箱体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膜组件包括过滤膜本体和过滤膜出水管道。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膜组件包括多个过滤膜本体。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膜本体按好氧反应箱体的高度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射流曝气装置包括多个射流曝气头。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好氧反应箱体包括过滤膜区,所述过滤膜区按好氧反应箱体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形成气垫区,所述过滤膜本体位于过滤膜区内。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膜本体为MBR微滤膜。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膜本体的孔径为0.05-0.5μm。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膜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膜本体和射流曝气头间隔分布。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将A2O水处理方法中的系统整合,同时能够通过气体上浮冲刷过滤膜表面,从而可以达到大量节约能耗,节约占地面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厌氧反应填料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填料支架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厌氧反应装置
11 厌氧反应箱体
111 隔离区
112 填料区
113 格栅
114 厌氧反应装置的进水口
115 厌氧反应装置的出水口
116 排放装置
117 填料固定装置
12 厌氧反应箱体出水管道
13 第一驱动装置
2 好氧反应装置
21 好氧反应箱体
211 过滤膜区
212 气垫区
22 射流曝气装置
221 射流曝气头
222 气体输送管道
223 气体输送装置
23 过滤膜组件
231 过滤膜本体
232 过滤膜出水管道
233 第二驱动装置
234 过滤膜支架
3 厌氧反应填料
31 填料支架
311 填料孔
312 插口
32 填料框
33 填料支架固定件
34 填料悬挂组件
35 填料框体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反应装置1和好氧反应装置2,所述厌氧反应装置1和好氧反应装置2流体连通,所述厌氧反应装置1包括厌氧反应箱体11,还包括将厌氧反应箱体1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互相流体连通的隔离区111和填料区112的格栅113,厌氧反应装置的进水口114位于隔离区111,厌氧反应装置的出水口115位于填料区112,所述填料区112内设有厌氧反应填料3。待处理水体可以被引入厌氧反应箱体11中,在厌氧反应填料3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处理(厌氧处理的过程中,厌氧反应箱体11内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可以在0.05-0.5mg/L的范围内,水力停留时间可以为0.5-3小时),水体在厌氧反应箱体11内可以自隔离区111流向填料区112,从而可以通过格栅113使得水体经受过滤,经受厌氧处理后的水体可以被引入好氧反应装置2中经受好氧处理(好氧处理过程中,好氧反应装置2内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可以在1-5mg/L的范围内,水力停留时间可以为0.5-3小时)。
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厌氧反应箱体11的形状和大小,例如,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厌氧反应箱体11为长方体,其长度可以为2-20m,宽度可以为2-16m,高度可以为3-24m,所述长度指与水体流动方向一致的方向。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中,厌氧反应填料3包括填料支架31,所述填料支架31上 设有填料孔3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填料支架31的形状和尺寸,例如,在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料支架31为长方体,长度可以为30-200cm、或50-150cm,高度可以为10-30cm、或10-20cm,宽度可以为10-50cm、或13-40cm。所述填料孔311的形状和排布没有特殊限定,例如可采用的填料孔311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六边形、菱形等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再例如填料孔311的排布可采用矩阵状、蜂窝状等(如图3所示)。所述填料孔311的深度可以为5-30cm、或10-20cm,填料支架31的大小和尺寸通常可以足够形成上述填料孔311的深度。所述填料孔311的单孔面积可以为1-36cm2、或1-9cm2,例如,当填料孔3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孔径可以为1-6cm、或1-3cm。所述填料支架31上填料孔311的孔面积可以占填料支架31表面积的10-6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水体处理的条件选择填料支架31(填料孔311)中所负载的微生物,例如,可负载的微生物可以为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脱氮极毛杆菌(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硝酸盐还原菌(Nitrate reducing bacteria,通常为可以还原硝酸盐的细菌,属于反硝化细菌)、脱硫肠状菌(Desulfotomaculum)、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中,厌氧反应填料3还可以包括多个前后排布的填料框3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确定填料框32的数量,例如,可以包括2个以上、2-10个、3-8个、或3-6个填料框32。所述前后排布可以是例如,临近的填料框32的框面相对的形式。各填料框32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有所不同,也可以完全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填料框32整体的形状和尺寸,例如,在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料框32整体上可以为正方形,边长可以为0.5-2m,所述填料框32的框架的截面的直径可以为1-5cm、或1-3cm。所述填料框32之间可以前后排布,例如可以为互相平行排布(框体所形成的框面互相平行),形成柱形的框体,例如可以形成长方体形的框体,填料框32之间的距离可以为3-20cm、或5-15cm,所述填料支架31可以位于所述柱形的框体内。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中,填料框32之间可以通过填料框体固定件35连接,填料框体固定件35可采用本领域各种适用的固定件,例如可采用拆卸式连接,进一步例如图2所示,填料框体固定件35分别位于填料框32的四个角,填料框32之间通过套插的方式互相连接,形成稳定的柱形的框体。填料框3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有填料悬挂组件34,以方便固定填料的放置,例如可以有效地将固定填料固定在填料固定装置117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中,填料框32中的至少一个的框体内设有填料支架固定件33,更具体可以为位于外侧的两个填料框32中的至少一个的框体内设有填料支架固定件33, 所述填料支架31与所述填料支架固定件33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确定填料支架固定件33的形状和尺寸,以达到可以将填料支架31稳定固定的目的,例如可以将填料支架31通过填料支架固定件33与填料框32稳定连接。再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位于外侧的两个填料框32上设有填料支架固定件33且可以分别与填料支架31连接,以稳定固定填料支架31。所述填料支架31与所述填料支架固定件33之间可采用本领域各种已知的适用于填料制备的连结方式连接,再例如,如图2-3所示,所述填料支架31上设有插口312,所述插口312可以插入填料支架固定件33上的接口,从而可以构成套插方式的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中,填料框32和/或填料支架固定件33和/或填料悬挂组件34和/或填料框体固定件35可以采用有机材料制备,例如有机材料注塑,有机材料可采用各种经过亲水化处理的适用于水处理的有机材料,更具体可以为适用于水处理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例如包括但不限于:经过亲水化处理的聚乙烯(polyethylene),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聚苯乙烯(polystyrene)等及它们的任意组合,水性有机高分子材料可以为耐酸碱和/或耐老化和/或低密度和/或半软性的材料,此类材料的孔隙率大、流阻小、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效率高,可以增大了表面的亲水性,增加了微生物的吸附。填料支架31可以采用各种适用于形成兼氧和/或厌氧环境的填料材料制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例如氧化铝,碳化硅,二氧化硅等无机陶瓷、金属等及它们的任意组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中,填料框32和/或填料支架固定件33和/或填料悬挂组件34和/或填料框体固定件35的材料的密度可以小于水的密度,填料支架31的材料的密度可以大于水的密度,水的密度一般为1000kg/m3,由于两部分材料采用不同的密度组合,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填料整体的密度进行调整,具体例如将填料整体的密度调整为略大于待处理水体的密度,填料整体的密度与待处理水体密度相近可以减少填料与固定杆之间的磨损,而在水体流动的状态下,悬挂的填料还可以产生稳定的轻微摆动,增加填料上负载的微生物和待处理水体之间的有效接触,提高处理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厌氧反应填料3在厌氧反应箱体11内的排布方式。厌氧反应填料3通常在厌氧反应箱体11的填料区112内分散分布,例如,可以按照厌氧反应箱体11的高度、长度或宽度方向分散分布,以保证水体可以与填料充分接触。例如,可以按高度方向分布3-6层厌氧反应填料3,每层填料的数量可以为2-4列,每列填料的数量可以为2-5个。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厌氧反应装置1可以包括多个出水口,例如可以设置2-8个、或3-6个出水口,出水口可以按厌氧反应装置1的高度方向分散分布,例如,如图1所示,从而起到使厌氧反应箱体11内的水体整体流动的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格栅113的间隙的形状没有特殊限制,格栅的间隙大小可以为2-20mm,水体在厌氧反应箱体11内可以自隔离区111流向填料区112,从而可以通过格栅113使得水体经受过滤。所述隔离区111的底部还可以设有排放装置116(例如,阀门),水体经格栅113过滤后的截留物可以通过排放装置116被引出厌氧反应箱体11。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好氧反应装置2包括好氧反应箱体21,所述好氧反应箱体21内设有射流曝气装置22和过滤膜组件23,所述射流曝气装置22通过厌氧反应箱体出水管道12与厌氧反应箱体的出水口115流体连通。所述好氧反应箱体21的长度可以为3-15m,宽度可以为2-20m,高度可以为3-24m,经受厌氧处理后的水体可以通过厌氧反应箱体出水管道12被引入射流曝气装置22中,例如可以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3(例如,水泵)被引入射流曝气装置22中,从而可以通过射流曝气装置22被引入好氧反应箱体21内,所述射流曝气装置22可以为本领域各种射流曝气器,通常还可以包括射流曝气头221、气体输送管道222、气体输送装置223(例如,气泵),气体输送装置223可以通过气体输送管道222输送气体,从而可以将气体与厌氧反应箱体出水管道12中的水体混合,形成气液混合流体,所述射流曝气装置22可以通过射流曝气头221将气液混合流体输送至好氧反应箱体12的底部,射流曝气头221的朝向通常竖直向下。当气液混合流体可以被输送至好氧反应箱体12的底部时,可以在好氧反应箱体12的底部形成气垫区212,所述气垫区212内包含大量的气体,气垫区212的上方为过滤膜区211(过滤膜区211按好氧反应箱体21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形成气垫区212),过滤膜本体231可以位于过滤膜区211内,过滤膜支架234可以位于气垫区212内。当气垫区内的气体上浮时,可以对过滤膜组件(过滤膜本体)接触,从而可以带走过滤膜组件(过滤膜本体)表面的截留物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确定射流曝气头221的供气量和供水量,以达到在好氧反应箱体12的底部形成合适高度的气垫区212,从而可以使过滤膜本体231完整地位于过滤膜区211内,例如,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射流曝气头221的供气量范围可以为20-50m3/hr,射流曝气头221的射水量范围可以为15-40m3/hr。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中,所述过滤膜组件23可以包括过滤膜本体231和过滤膜出水管道232。好氧反应箱体21内的水体经受好氧反应处理以后,可以经过滤膜本体231过滤后,自过滤膜出水管道232被引出好氧反应箱体21,例如,过滤膜出水管道232上可以设有第二驱动装置233(例如,水泵)以驱动水体自过滤膜出水管道232被引出。过滤膜本体231通常可以按好氧反应箱体21的高度方向延伸,例如,可以按好氧反应箱体21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延伸,从而可以保证过滤效率,还可以使得过滤膜本体231位于过滤膜区211内。所 述过滤膜本体231可以为中空的过滤膜,待过滤的水体可以自过滤膜外被引入过滤膜的中空空间,并同时经受过滤处理,过滤膜的中空空间内的水体可以进一步通过过滤膜出水管道232被引出。所述过滤膜本体231可以为MBR微滤膜,所述MBR微滤膜的例子可以是聚碳酸酯微滤膜、纤维素酯微滤膜、聚偏二氟乙烯微滤膜、聚砜微滤膜、聚四氟乙烯微滤膜、聚氯乙烯微滤膜、聚醚酰亚胺微滤膜、聚丙烯微滤膜、聚醚醚酮微滤膜、聚酰胺微滤膜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过滤膜本体231的孔径可以为0.05-0.5μm。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中,所述过滤膜组件23通常可以包括多个过滤膜本体231,所述射流曝气装置22通常可以包括多个射流曝气头221,例如,按宽度方向计,可以包括2-3列的过滤膜本体231,每列的过滤膜本体的数量可以为20-200个,再例如,可以包括2-3列的射流曝气头,每列的射流曝气头的数量可以为5-50个。过滤膜本体231和射流曝气头221可以以间隔分布,从而可以使得提升气体曝气效率,也可以提升气体与过滤膜本体表面的接触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处理系统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待处理水体的种类确定好氧反应箱体11内微生物的种类,例如,好氧反应箱体11内的活性污泥对应的微生物可以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丛毛单胞菌(Comamonas)、诺卡氏菌(Nocardia)、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贝氏硫菌(beggiatoa)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本发明基于上述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处理系统,更具体为一种新型的A2/O生化处理系统,所述系统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将预处理的格栅部分设计到厌氧反应池里,减少了占地面积;
2.本发明将厌氧反应填料采用悬挂固定型填料,填料的微生物挂膜量大;
3.厌氧反应箱体的出水口分散排布,使得水体在被引入射流曝气系统的同时可以对厌氧反应箱体的水体进行一定的搅拌,由此,厌氧反应箱体内就省去了搅拌器的使用,节约了能耗;
4.厌氧反应箱体的出水口分散排布配合悬挂固定型填料的排布,可以使得废水和填料内的微生物进行充分的接触,保障处理效果;
5.射流曝气装置将厌氧反应区的处理水体抽取之后配合空气压缩机供给的气体直接打入到好氧池体内,抽取水体和曝气搅拌一体化完成,大大地节约了能耗;
6.好氧反应箱体内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组件,当水体通过MBR组件被引出时,可以通过MBR的微滤膜截留去生化污泥,从而可以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同时,利用MBR组件可以省去二沉池,从而进一步地节约占地面积;
7.射流曝气系统的曝气强度可以在好氧反应箱体的底部形成气垫层,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可以对MBR膜表面进行冲刷,保证膜渗透压的稳定。
实施例1
废水为:浙江省绍兴市某印染厂的废水:出水COD为2800mg/L,总氮为65mg/L。
厌氧反应装置结构:厌氧反应池箱体的长度为7m、宽度为6m、高度为15m,微细格栅的栅隙的大小为10mm。固定填料的层数为5层,每层填料分2列,每列填料的个数为3个,固定填料为边长为1m的正方体,填料框为经过亲水化处理的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填料支架的材质为氧化铝,填料支架上填料孔的孔面积占填料支架表面积的20%,填料支架上驯化的微生物为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硝酸盐还原菌(Nitratereducing bacteria,脱硫肠状菌(Desulfotomaculum)、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的组合。
好氧反应装置结构:好氧反应池箱体的长度为5m、宽度为6m、高度为15m;好氧反应池MBR膜的列数为2列,每列的数量为100个,MBR膜组件的过滤孔径大小为0.2μm,MBR组件的膜材料为纤维素酯;射流曝气头的列数为2列,每列的数量为30个,单只射流曝气头的供气量为:35m3/hr,单只射流曝气头的射水量为:25m3/hr,好氧反应池箱体内部的活性污泥对应的微生物为:丛毛单胞菌(Comamonas)、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贝氏硫菌(beggiatoa)的组合。
通过美国哈希公司的溶解氧监测仪在线监测控制厌氧反应箱体内部溶解氧的含量范围为:0.1-0.2mg/L,好氧反应装置内部溶解氧的含量范围为为:2.5-3.0mg/L。
废水进入系统,微生物驯化之后,应该控制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小时(在两个箱体内的水力停留时间均为1.5小时)。经过处理,废水的出水水质稳定在COD为35mg/L,总氮低至0.95mg/L,完全达到《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V类标准。相对于传统的A2/O法可以节约能耗30%以上,同时节约占地50%以上。
实施例2
废水为:上海市某造纸厂的废水:出水COD为4900mg/L,总氮为45mg/L。
厌氧反应装置结构:厌氧反应池箱体的长度为12m、宽度为9m、高度为20m,微细格栅的栅隙的大小为8mm。固定填料的层数为6层,每层填料分2列,每列填料的个数为5个,固定填料为边长为1.5m的正方体,填料框为经过亲水化处理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填料支架的材质为金属铁材料,填料支架上填料孔的孔面积占填料支架表面积的35%,填料支架上驯化的微生物为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硝酸盐还原菌(Nitratereducing bacteria,通常为可以还原硝酸盐的细菌,属于反硝化细菌)、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的组合。
好氧反应装置结构:好氧反应池箱体的长度为10m、宽度为9m、高度为15m;好氧反应池MBR膜的列数为3列,每列的数量为150个,MBR膜组件的过滤孔径大小为0.25μm,MBR组件的膜材料为聚酰胺;射流曝气头的列数为3列,每列的数量为50个,单只射流曝气头的供气量为:30m3/hr,单只射流曝气头的射水量为:20m3/hr,好氧反应池箱体内部的活性污泥对应的微生物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诺卡氏菌(Nocardia)、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的组合。
通过意大利Chemitec公司的溶解氧监测仪在线监测控制厌氧反应箱体内部溶解氧的含量范围为:0.15-0.25mg/L,好氧反应装置内部溶解氧的含量范围为为:2.0-2.5mg/L。
废水进入系统,微生物驯化之后,应该控制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个小时(在两个箱体内的水力停留时间均为2.0小时)。经过处理,废水的出水水质稳定在COD为42mg/L,总氮为0.52mg/L,完全达到《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V类标准。相对于传统的A2/O法可以节约能耗26%以上,同时节约占地40%以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反应装置(1)和好氧反应装置(2),所述厌氧反应装置(1)和好氧反应装置(2)流体连通,所述厌氧反应装置(1)包括厌氧反应箱体(11),还包括将厌氧反应箱体(1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互相流体连通的隔离区(111)和填料区(112)的格栅(113),厌氧反应装置的进水口(114)位于隔离区(111),厌氧反应装置的出水口(115)位于填料区(112),所述填料区(112)内设有厌氧反应填料(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填料(3)包括填料支架(31),所述填料支架(31)上设有填料孔(3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填料(3)还包括多个前后排布的填料框(32),所述填料框(32)中的至少一个的框体内设有填料支架固定件(33),所述填料支架(31)与所述填料支架固定件(33)连接,所述填料支架(31)位于所述多个前后排布的填料框(32)所形成的柱形框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装置(1)包括多个出水口,出水口按厌氧反应装置(1)的高度方向分散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113)的间隙为2-20mm;和/或,所述隔离区(111)的底部设有排放装置(11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装置(2)包括好氧反应箱体(21),所述好氧反应箱体(21)内设有射流曝气装置(22)和过滤膜组件(23),所述射流曝气装置(22)通过厌氧反应箱体出水管道(12)与厌氧反应箱体的出水口(115)流体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厌氧反应箱体出水管道(12)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13)。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组件(23)包括过滤膜本体(231)和过滤膜出水管道(23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组件(23)包括多个过滤膜本体(231);
和/或,所述过滤膜本体(231)按好氧反应箱体(21)的高度方向延伸;
和/或,所述射流曝气装置(22)包括多个射流曝气头(221);
和/或,所述好氧反应箱体(21)包括过滤膜区(211),所述过滤膜区(211)按好氧反应箱体(21)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形成气垫区(212),所述过滤膜本体(231)位于过滤膜区(211)内;
和/或,所述过滤膜本体(231)为MBR微滤膜;
和/或,所述过滤膜本体(231)的孔径为0.05-0.5μm;
和/或,所述过滤膜出水管道(232)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23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本体(231)和射流曝气头(221)间隔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07123.3A CN106082438B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一种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07123.3A CN106082438B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一种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82438A true CN106082438A (zh) | 2016-11-09 |
CN106082438B CN106082438B (zh) | 2020-02-14 |
Family
ID=57214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0712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82438B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一种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8243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45696A (zh) * | 2017-03-21 | 2017-05-31 | 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 | 一种悬挂式填料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59883Y (zh) * | 2003-09-24 | 2004-12-01 | 东南大学 | 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
CN1810964A (zh) * | 2003-03-14 | 2006-08-02 | 韩相培 | 改善比表面积、生物亲合性和流动性的生物膜载体 |
US7396453B1 (en) * | 2005-04-19 | 2008-07-08 | Procorp Enterprises, Llc | Hydraulically integrated solids/liquid separation system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CN101962249A (zh) * | 2010-08-20 | 2011-02-02 | 北京清大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射流mbr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方法与装置 |
CN102173511A (zh) * | 2011-01-18 | 2011-09-07 | 上海交通大学 | 活性基质强化型人工潜流湿地装置 |
KR20120102927A (ko) * | 2011-03-09 | 2012-09-19 | 주식회사 동양 | U자형 인라인 믹서를 포함하는 침지형 mbr 시스템 |
CN203938563U (zh) * | 2014-05-29 | 2014-11-12 |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CN104176880A (zh) * | 2014-08-04 | 2014-12-03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多级串联模块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
CN204125300U (zh) * | 2014-09-19 | 2015-01-28 | 广西益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的净化槽 |
CN204211537U (zh) * | 2014-10-29 | 2015-03-18 | 四川永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体化兼氧mbr膜生物反应器 |
-
2016
- 2016-06-30 CN CN201610507123.3A patent/CN10608243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10964A (zh) * | 2003-03-14 | 2006-08-02 | 韩相培 | 改善比表面积、生物亲合性和流动性的生物膜载体 |
CN2659883Y (zh) * | 2003-09-24 | 2004-12-01 | 东南大学 | 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
US7396453B1 (en) * | 2005-04-19 | 2008-07-08 | Procorp Enterprises, Llc | Hydraulically integrated solids/liquid separation system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CN101962249A (zh) * | 2010-08-20 | 2011-02-02 | 北京清大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射流mbr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方法与装置 |
CN102173511A (zh) * | 2011-01-18 | 2011-09-07 | 上海交通大学 | 活性基质强化型人工潜流湿地装置 |
KR20120102927A (ko) * | 2011-03-09 | 2012-09-19 | 주식회사 동양 | U자형 인라인 믹서를 포함하는 침지형 mbr 시스템 |
CN203938563U (zh) * | 2014-05-29 | 2014-11-12 |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CN104176880A (zh) * | 2014-08-04 | 2014-12-03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多级串联模块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
CN204125300U (zh) * | 2014-09-19 | 2015-01-28 | 广西益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的净化槽 |
CN204211537U (zh) * | 2014-10-29 | 2015-03-18 | 四川永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体化兼氧mbr膜生物反应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45696A (zh) * | 2017-03-21 | 2017-05-31 | 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 | 一种悬挂式填料 |
CN106745696B (zh) * | 2017-03-21 | 2019-10-15 | 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 | 一种悬挂式填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82438B (zh) | 2020-0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88296B (zh) | 应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水进行处理以脱硫除氮的方法 | |
CN101148293B (zh) | 炼油废水微生物深度处理 | |
DE10350502B3 (de) | Reaktor und Verfahren zur anaeroben Abwasserbehandlung | |
CN103112991B (zh) | 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及焦化废水处理方法 | |
CN104045154B (zh) | 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 |
CN102964037B (zh) | 一种新型轻质滤料与重质滤料曝气生物滤池联合使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6517516A (zh) | 一种工业废水的提标改造生物处理装置和处理工艺 | |
CN107698022A (zh) | 玄武岩生物巢定向补充碳源污水脱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6082438A (zh) | 一种水处理系统 | |
CN107129119A (zh) | 一种实现高浓度活性污泥法的生化处理装置及工艺 | |
JP2007237158A (ja) | 有機物と窒素含有化合物の同時分解による汚水の生物学的浄化方法 | |
KR101779492B1 (ko) | 폐수 처리 시스템 | |
CN108328866B (zh) | 一种沼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1733046A (zh) | 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 | |
CN207210203U (zh) | 一种人造板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 |
CN205258118U (zh) | 改良型集约曝气及静脉式生物滤池 | |
CN104445617B (zh) | 一种复合型生物强化脱氮氧化沟系统 | |
CN108946939A (zh) | 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工艺 | |
CN102897916A (zh) | 一种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及池体的布水布风方法 | |
CN207002518U (zh) | 一种含氮废水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生物处理装置 | |
CN207031196U (zh) | 一种实现高浓度活性污泥法的生化处理装置 | |
CN207158890U (zh) | 一种内循环微正压固定床生物反应器 | |
CN205676181U (zh) | 一种吸附‑氧化治理工业废水的三相流化床反应器 | |
JPH08332497A (ja) | 汚濁水浄化方法及び汚濁水浄化装置 | |
CN110776117A (zh) | 一种控制梯度溶解氧分布的复式曝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01109 room 914, No. 7755, Zhongchu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Forenv Technologi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Yangpu District State Road 200090 Shanghai City No. 200 building 4 room 510-9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Forenv Technologies Co., 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6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