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8663A - 用于管理eps承载的方法、无线装置、无线电基站和第二网络节点 - Google Patents

用于管理eps承载的方法、无线装置、无线电基站和第二网络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8663A
CN106068663A CN201480076840.4A CN201480076840A CN106068663A CN 106068663 A CN106068663 A CN 106068663A CN 201480076840 A CN201480076840 A CN 201480076840A CN 106068663 A CN106068663 A CN 106068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service
connectivity
grade
network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68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8663B (zh
Inventor
J.萨奇斯
G.米德
M.赫克
M.弗罗迪格
E.达尔曼
H.卡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6068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8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8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8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1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taking into account QoS or priority requi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04L41/5009Determining service leve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r violations of service level contracts, e.g. violations of agreed response time or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B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 H04L41/5051Service on demand, e.g. definition and deployment of services in real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用于管理EPS承载的方法和无线装置(110)、用于设置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方法和无线电基站(120)、以及用于管理EPS承载的方法和第二网络节点(150)。无线装置(110)向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为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该请求与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第二网络节点(150)进一步接收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第二网络节点(150)向无线电基站(120)发送设置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请求。还公开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escription

用于管理EPS承载的方法、无线装置、无线电基站和第二网络 节点
技术领域
本文中的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电信系统。公开用于管理EPS承载的方法和无线装置、用于设置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方法和无线电基站、以及用于管理EPS承载的方法和第二网络节点。还公开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如今的无线通信系统主要用于以人为中心的通信和服务。但是,趋势是利用无线通信系统来进行主要涉及机器的通信和服务。这种通信和服务通常称为机器对机器(M2M)通信。
预期M2M通信中的某些类型的通信和服务要求由无线通信系统提供的无线连接高度可靠。要求无线连接在无线连接的失去和建立无线连接的可能性方面均高度可靠。在下文中,关于这一点使用术语“可靠”。因此,对于上文提到的在M2M通信中的某些类型的通信和服务,连接的高可靠性或建立连接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必需的。
对于人对机器(P2M)、人对人(P2P)和机器对人(M2P)通信,这种高可靠性也是必需的。
需要这种高可靠性的服务包括工业过程控制服务、报警监测的服务、智能电网应用中的服务、商业和/或关键任务过程或服务的控制和管理、用于监测关键基础设施的服务、和面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响应器的服务、以及其它类似服务。
此外,在部署诸如无线电基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等的节点尤其费成本的情况下,某些服务的高可靠性是有益的。同时,希望在例如连接装置的数量和/或服务的覆盖方面达到足够的容量。
例如,考虑以高成本部署在网络中的远程位置的装置,如智能电网的智能电表、计量、感应或激活装置。如果由于例如覆盖差和/或容量不足而导致与这类装置通信时发生故障,那么需要手动恢复与装置的通信或用另一个装置替换该装置以便补救故障。这种补救可意味着高的人工成本,当存在大量装置(在M2M通信的应用中通常如此)时,这种人工成本将以不可接受的方式按比例缩放。
已知,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利用例如有线或无线连接为M2M装置提供连接性。有线连接可以是铜线、光纤、以太网电缆等。无线连接可通过利用各种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来提供,RAT可以是例如Wi-Fi、长期演进的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LTE)、高速分组接入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HSP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GSM环境(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等。此外,可利用上述RAT和其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的演进来提供无线连接。
在规划上文提到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或电信系统期间,有时希望设立无线电接入网络以便为M2M装置提供高可靠性。然后,可以用如下方式提供高连接性。
例如,可将无线电接入网络部署成在传输和/或无线电链路资源方面超尺寸(over-dimension)。传输资源的超尺寸可以指对于来自基站的通信使用光纤,而来自基站的峰值位速率是800兆位/秒,并且光纤可处理数十个千兆位/秒。无线电链路资源的超尺寸是指根据估计的网络负载部署比所需更多的基站、天线、使用更多频段等。当RAN部署成能够处理最差情况场景、同时仍具有可用于任何即将到来的通信的资源时,可以说RAN超尺寸。
作为另一个示例,通过安装多个供电单元来为节点供电以便增加节点中的冗余度,可增加所谓的节点可用性。节点可用性可与例如与M2M装置通信或控制或支持网络操作的传输节点、无线电节点和服务器节点的可用性有关。当节点发生故障时,节点可用性下降,这通常在用于为节点供电的供电单元出故障时发生。
作为又一个示例,在一些特定网络段中,可引入多个路径以避免单个故障点。光纤环能够通过沿与中断的光纤链路所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路由信息来应对一个光纤链路的中断。
在电信系统的操作期间,希望能够在使用如上文所规划的上述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或电信系统的同时提供特定服务质量。
为了提供特定服务质量,一些已知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提供服务质量(QoS)框架。在QoS框架下,可在服务与电信系统之间设立QoS协定。服务的QoS协定通常规定高/低占先式优先级、保证对尽力数据速率、高对低传输延迟、高对低位错误概率。特定连接的位错误概率或分组错误概率与在传输期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样潜在的数据损坏有关。
在3GPP EUTRAN/LTE中,还存在保证位速率(GBR)和非保证位速率(NGBR)承载的概念。GBR承载的原理是,例如移动装置请求来自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的GBR承载。GBR供在移动装置中执行的服务使用。一旦建立了GBR承载,RAN便将尝试在进行中的服务期间维持GBR承载,直到服务移除GBR承载。GBR承载通常用于语音呼叫,对于语音呼叫,希望以其它服务或在其设立期间更高的阻断呼叫的概率为代价使进行中的呼叫的掉线最小化。其原因是,与在设立时阻断的呼叫相比,移动装置的用户可能会对掉线的进行中的呼叫更加恼怒。
对于上文提到的商业和/或关键任务服务,可能的是,根本不需要进行中的连接,但是仍需要连接的高可靠性。如果对于这种关键任务服务使用GBR承载,那么将一直消耗电信系统的资源,即使服务实际上不需要连接。因此,使用GBR承载的一个缺点是,它在这些场景中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一个目的可以是改善与服务质量有关的功能性,例如上文提到的QoS协定,以便适合需要例如高连接性可用性的所谓的关键服务的需要。
根据第一方面,通过一种由无线装置执行以便管理朝向第一网络节点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方法来实现该目的。无线装置向第二网络节点发送为无线装置的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该请求与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
根据第二方面,通过一种配置成管理朝向第一网络节点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无线装置来实现该目的。无线装置配置成向第二网络节点发送为无线装置的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该请求与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
根据第三方面,通过一种用于管理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目的。计算机程序包括在无线装置上执行时使得无线装置执行以上方法的计算机可读代码单元。
根据第四方面,通过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该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就如上文所描述的计算机程序。
根据第五方面,通过一种由无线电基站执行以便设置无线电基站与网关节点之间的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方法来实现该目的。无线电基站从第二网络节点接收设置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请求。该请求与无线装置的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无线装置由网关节点提供服务。所需等级与经由网关节点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
根据第六方面,通过一种由无线电基站执行以便设置无线电基站与网关节点之间的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无线电基站来实现该目的。无线电基站配置成从第二网络节点接收设置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请求。该请求与无线装置的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无线装置由网关节点提供服务。所需等级与经由网关节点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
根据第七方面,通过一种用于设置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目的。计算机程序包括在无线电基站上执行时使得无线电基站执行以上方法的计算机可读代码单元。
根据第八方面,通过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该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就如上文所描述的计算机程序。
根据第九方面,通过一种由第二网络节点执行以便管理无线装置的服务与第一网络节点之间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方法来实现该目的。第二网络节点从无线装置接收为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第二网络节点向无线电基站发送设置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请求。该请求与所需的连接性等级相关联。
根据第十方面,通过一种配置成管理无线装置的服务与第一网络节点之间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第二网络节点来实现该目的。第二网络节点配置成:从无线装置接收为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接收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并向无线电基站发送设置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请求,该请求与所需的连接性等级相关联。
根据第十一方面,通过一种用于管理演进分组系统承载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目的。计算机程序包括在第二网络节点上执行时使得第二网络节点执行以上方法的计算机可读代码单元。
根据第十二方面,通过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该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就如上文所描述的计算机程序。
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与请求相关联,例如由请求指定。以此方式,在无线装置、无线电基站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传达关于所需的连接性等级的信息。因此,结合请求或作为请求的一部分,可在上文提到的这种QoS协定中包含所需的连接性等级。结果,经由服务所依赖的EPS承载赋予服务连接性。此外,无线电基站和第二网络节点可利用所需的连接性等级来处理服务,例如上文提到的关键服务。因此,得以实现上文提到的目的。
本文中的一些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将现有QoS框架进行了扩展以便提供所需的连接性等级。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将容易地理解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包括其特定特征和优点,图中:
图1是可在其中实现本文中的实施例的例示性无线网络的示意性概述图,
图2是示出与连接性等级有关的状态的框图,
图3是示出与连接性等级有关的状态的另一个框图,
图4是示出这些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组合式信令方案和流程图,
图5是示出无线装置中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无线装置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无线电基站中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无线电基站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9是示出第二网络节点中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10是示出第二网络节点的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在适用时,使用类似参考数字来表示类似元件、单元、模块、电路、节点、部分、项或特征。图中,除非另外指出,否则用虚线指示出现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特征。
图1描绘可在其中实现本文中的实施例的例示性无线网络100。在该示例中,无线网络100是长期演进(LTE)系统。在其它示例中,无线网络可以是任何蜂窝或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网络、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无线保真(Wi-Fi)等。
图1中示出无线装置110。无线网络100可服务于无线装置110。
无线网络100包括可服务于无线装置110的无线电基站120。无线电基站120可以是演进节点B(eNB)、节点B、控制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电单元(RRU)的控制节点、无线电基站、接入点、UTRAN/WCDMA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等。
无线网络100还包括网关节点130,例如服务网关(SGW)、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电系统(GPRS)支持节点(SGSN)等。无线装置110由网关节点130提供服务。这意味着,网关节点130将数据分组从第一网络节点140转发到无线装置110/将数据分组从无线装置110转发到第一网络节点140,就在下文将对第一网络节点140进行描述。
此外,无线网络100包括第一网络节点140,例如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UTRAN中的网关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支持节点(GGSN)等。无线装置110可通过一个或多个EPS承载101、102连接到PGW。
无线网络100还包括第二网络节点150,例如移动管理实体(MME)、UTRAN中的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等。第二网络节点150可控制103无线电基站120。
此外,无线网络100包括第三网络节点160,例如归属订户系统(HSS)、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认证、授权和计费(AAA)服务器等。第三网络节点160可向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104诸如关于订户的信息等的信息。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无线装置”可以指用户设备、M2M装置、移动电话、蜂窝电话、配备有无线电通信能力的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电话、配备有内部或外部移动宽带调制解调器的膝上型或个人计算机(PC)、具有无线电通信能力的平板PC、便携式电子无线电通信装置、配备有无线电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装置等。传感器可以是任何种类的天气传感器,例如风、温度、气压、湿度等。作为进一步的示例,传感器可以是光传感器、电子开关、麦克风、扬声器、相机传感器等。术语“用户”可间接地指无线装置。
在描述本文中的实施例之前,参考图2和图3中的框图解释作为概念的连接性等级。在下文中,无线装置110可称为M2M装置。
连接性等级又可称为连接性可用性。一般来说,本文中将连接性等级定义为可以一定程度的似然或大于一定程度的似然提供例如满足特定M2M服务的服务要求的某个足够良好的连接性的在概率上得到保证的承诺。在以下部分“服务要求”中进一步描述服务要求。在一些示例中,连接性等级可以是与对于诸如特定M2M服务等的服务维持朝向诸如第一网络节点140的无线网络100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的值。
图2示出用于说明与连接性等级有关的三种例示性状态的框图。这三种例示性状态包括没有连接性的第一状态201、具有基本连接性等级的第二状态202和具有高连接性等级的第三状态203。
在该示例中,赋予连接性等级介于0和1之间的概率值。因此,连接性等级可以是表示某个特定的连接性等级的数字、值、位串(bit string)等。因此,连接性等级与在无线装置110中执行以便维持到无线网络100和/或例如第一网络节点140的连接性的服务的似然或概率有关。
维持连接性意味着,无线装置110可维持、即不丢掉已经建立的无线连接。
此外,维持连接性意味着,无线装置110可以由概率值给定的似然成功地建立或设立无线连接。由于连接性适用于服务,本文中表示为服务的连接性,所以如果连接性是已有的连接或将要设立的连接,那么连接性(例如,无线连接)相应地满足服务的服务要求。
在连接性等级的概念下,应当将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与估计的连接性等级加以区分。
所需的连接性等级可由服务确定,即,服务或实际上是提供或处理服务的人可将所需的连接性等级设置成特定值,例如0.9。出于这个原因,所需的连接性等级可称为期望的或甚至必需的连接性等级。如上所述,连接性等级一般可由介于0和1之间的值表示。因此,可认为值0.9表示高连接性等级。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也可以是默认连接性等级。默认连接性等级可适用于特定服务或服务群组。在其它示例中,所需的连接性等级可由诸如“差”、“中等”、“高”等的描述符来表示,而这些描述符又可与特定范围的连接性等级相关联。
另外地或备选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可由包含在无线网络100中的网络节点设置。因此,该网络节点可处理对服务和/或连接的请求。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节点可以是LTE中的eNB、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移动管理实体(MME)、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支持节点(SGSN)、策略和收费规则功能(PCRF)、归属订户服务器(HSS)、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等。当网络节点设置所需的连接性等级时,它可为不同服务、不同用户(即,诸如无线装置110的不同节点)、不同用户群组、不同类型的装置等设置不同的连接性等级。不同用户或用户群组可在订阅、归属网络等方面有所不同。不同类型的装置可在是移动还是静止、是用户装置还是机器装置等方面有所不同。
可如例如部分“确定连接性等级”中所描述那样确定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估计的连接性等级取决于无线网络100中的无线电状况、业务负载等。因此,估计的连接性等级反映服务的朝向无线网络的实际或真实连接性等级。因而,估计等级可对应于实际或当前的连接性等级。因此,当估计等级增大或减小时,它意味着,实际的连接性等级实际上增大或减小,估计等级是实际连接性等级的估计值。估计等级的增大或减小可因为执行了某些动作(例如,如本文中所描述与确保所需的连接性等级有关的动作)而发生。
如上所述,连接性等级可表示为服务维持到无线网络100的连接性的概率。这意味着,概率可关联到时间周期。因此,作为一个示例,在即将到来(未来)的时间周期期间失去连接性的概率是0.9。在其它示例中,概率可与事件发生有关。事件可以是例如,因为概率为0.9999而实际上接收到火警报告,该概率将设置当火警实际上响起时存在连接性的要求。
此外,连接性等级可表示为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MTBF)。例如,当连接性的MTBF是100年时,故障非常稀少。
与连接性等级有关的这三种例示性状态可视为是连接性等级的量化。
在图2中,指示用于决定何时认为服务处于与连接性等级有关的这三种状态201、202、203中的任何一种状态中的阈值X和Y。 不同地表述,取决于与连接性等级有关的估计的概率值与阈值X和Y之间的关系,例示性M2M装置(未示出)可处于这三种状态之一中。M2M装置可以是无线装置110的示例。
估计的概率值可由例如估计的连接性等级间接或直接给定。因此,当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表示概率时,估计的概率值可由估计的连接性等级间接给定。例如,当估计的连接性等级等于300时,它表示概率为0.7。这意味着,估计的连接性等级可能需要翻译、解释等,然后它才可用作概率值。或者,当估计的连接性等级等于例如0.7时,估计的概率值可由估计的连接性等级直接给定。在此情况下,估计的连接性等级可直接使用,而无需翻译、解释等,因为概率值的范围为0-1。
在该示例中,如下定义这三种状态,为了易于解释,从第三种状态203开始。为了找出服务所处的状态,可如上所述那样确定估计的概率值。在该示例中,假设,服务的相同服务要求在所有状态中均适用。
高连接性状态
M2M装置可处于所谓的高连接性状态(又叫做第三状态)中。如果估计的概率值(这里表示为PX)例如大于阈值X,那么可认为连接性高。当使用图中的参考数字时,PX > X。
基本连接性状态
M2M装置可处于所谓的基本连接性状态(又叫做第二状态)中。当在该示例中假设估计的概率值是PY时,如果PY例如大于阈值Y,那么可认为连接性为基本。同时,PY没有高至足以达到高连接性状态,即,估计的概率值PY小于阈值X。当使用图中的参考数字时,Y < PY <X。
无连接
M2M状态可处于无连接状态(又叫做第一状态)中。在该状态中,M2M装置没有连接到网络,或者M2M装置具有不满足服务要求的连接,并且M2M装置因此不具有服务。此外,就估计而言,M2M装置可能不具有任何可能性来获得连接。这意味着,估计的概率值(现在由PZ表示)没有高至足以达到基本连接性状态。作为一个示例,M2M装置可位于鉴于无线网络100的覆盖范围之外。当使用图中的参考数字时,PZ < Y。
在以上描述中,为了简单起见,将M2M装置说成是处于上文提到的不同状态中。在一些示例中,在M2M装置运行多个服务的情况下,可以说那么多个服务中的每个服务处于不同状态中。这些服务中的一些或所有服务可处于相同状态中,或者这些服务中的所有服务可处于相应状态中。
在以下描述中,将提到两个示例场景以便增进了解。
在第一例示性场景中,无线网络100包含在交通控制系统中或形成交通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交通控制系统包括各种实体,例如交通灯、诸如汽车和卡车的车辆、携带蜂窝电话的骑自行车的人。至少一些实体通过无线网络100通信。这意味着,交通控制系统的一些实体可在无线网络100内,并且一些其它实体可在无线网络100之外。
作为一个示例,当达到高连接性状态或高连接性状态可用时,可使与车辆控制等有关的一些功能自动化,但是当只达到基本连接性状态或只有基本连接性状态可用时,出于安全原因,这些功能需要以半自动或手动模式操作。
在第二例示性场景中,无线网络100包含在工业控制系统或电力系统中。工业控制系统可包括各种实体,例如阀门、传输带、用于涂装或物理/化学处理等的喷涂装置。至少一些实体通过无线网络100通信。这意味着,工业控制系统的一些实体可在无线网络100内,并且一些其它实体可在无线网络100之外。
与通过无线网络100通信的实体只具有基本连接性状态时相比,当这些实体具有高连接性状态、例如具有有限等待时间时,工业控制系统可在较低裕度以较高效率(例如,较高产率)运转,基本连接性状态需要更高的裕度,因为工业控制系统需要例如更多的时间来做出反应、处理、打开/关闭阀门等。
在第二场景中,可能的是,当通过无线网络100通信的实体具有低连接性状态时,基于本地信息或半自动模式运转工业控制系统。本地信息可能已经在低连接性状态之前存储在实体中。
在图3中,另一个框图示出具有与连接性等级有关的N个状态的更一般情形。如该图中所示,如图2所示的状态可扩展为包括对于从一个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具有不同连接性等级(例如,具有不同的转变概率X1…XN)的另外状态。
图4示出当结合图1的无线网络100实现时根据本文中的实施例的例示性方法。因此,无线装置执行用于管理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EPS承载的方法。此外,无线电基站120执行用于设置无线电基站120与网关节点130之间的S1承载的参数的方法。另外,第二网络节点150执行用于管理无线装置110的服务与第一网络节点140之间的EPS承载的方法。
在其它示例中,可以用作为无线网络100的示例的UTRAN网络的Iu承载来取代S1承载。
可以按任何合适的顺序执行以下动作。
动作401
在网络启动的EPS承载设立的情况下,第二网络节点150可向无线装置110发送消息。关于网络启动的EPS承载设立的进一步消息可参考例如3GPP TS 23.401版本12.3.0第5.4.1部分。
消息可以是如TS 24.301版本12.3.0中规定的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或激活专用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当从网络启动时,该消息还可包括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
动作402
当执行完动作401时,执行该动作。无线装置110可从第二网络节点150接收消息。响应于该消息,无线装置110可如同动作402和/或405中那样发送设立ESP承载的请求。
动作403
在一些示例中,所需的连接性等级适用于专用EPS承载,可能只适用于专用承载。在这些示例中,要求首先设立默认承载。
因此,在执行动作405之前,无线装置110可发送对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默认EPS承载的请求。该请求可以是PDN连接性请求。
动作404
第二网络节点150可从无线装置110接收为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在该示例中,请求可以是默认EPS承载,并且请求可以是PDN连接性请求。
动作405
如上所述,可响应于在动作402中接收消息而执行该动作。或者,可作为无线装置110想要为服务设立EPS承载(所谓的装置启动的承载设立)的结果执行该动作。因此,装置启动的承载设立可以是在动作401中提到的网络启动的设立的备选。
因此,无线装置110向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为无线装置110的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该请求与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
当执行了动作403时,请求可以是承载资源分配请求或承载资源修改请求。此外,EPS承载可以是专用EPS承载。
当没有执行动作403时,EPS承载可以是默认EPS承载,并且请求可以是PDN连接性请求。
设立EPS承载的请求可包括所谓的质量类别指示符(QCI)形式的与服务要求(例如,QoS)有关的信息。根据本文中的一些实施例,QCI可取决于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也就是说,特定的QCI集合可只在所需的连接性等级在特定集合的QCI之间不同方面彼此不同。详细地,对于特定集合中的QCI,例如优先级、分组延迟预算、分组错误损失率可相同,而与每个QCI相关联的相应的所需连接性等级可彼此不同。
请求可包括指示所需的连接性等级的指示符。在该示例中,指示符与QCI分离。
因此,可以说,服务的服务要求可与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以及与服务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相关联。这里,与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可以是QCI、分配和保留策略(ARP)等。
总而言之,请求可以是承载资源分配请求、承载资源修改请求或PDN连接性请求,并且EPS承载可以是默认EPS承载或专用EPS承载。关于这一点,应注意,出于以下原因,请求不同于类似的已知请求。当前规范(例如,3GPP TS 24.301 V12.3.0第8.3部分)不包括关于所需连接性等级的信息或因此的任何其它等效项。本文中提议,在上文提到的规范中包含关于所需连接性等级的信息,同时保留相同术语,即,承载资源分配请求、承载资源修改请求、PDN连接性请求等。
动作406
第二网络节点150从无线装置110接收为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类似地,如同动作405,请求可涉及设立默认EPS承载或专用EPS承载。
动作407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网络节点160可向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以此方式,可使第二网络节点150知道所需的连接性等级。这可在所需连接性等级适用于特定订户、用户或其群组时发生。第二网络节点150可将所需的连接性等级存储在所谓的订阅寄存器中。然后,第二网络节点150可在执行例如动作409时附上所需的连接性等级或其表示。
动作408
第二网络节点150接收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似然有关。
在一些示例中,接收408所需的连接性等级意味着,结合在动作405中接收请求而接收所需等级。
在一些其它示例中,接收408所需的连接性等级意味着,在动作407中从第三网络节点160接收所需等级。
动作409
为了设立EPS承载,第二网络节点150向无线电基站120发送设置S1承载的参数的请求。S1承载可将无线电基站120连接到网关节点130。为了在无线电基站120与网关节点130之间传输,EPS承载可利用S1承载,例如S1承载是关于EPS承载的基本承载。
设置S1承载的参数的请求与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这意味着,请求可包括所需的连接性等级。设置S1承载的参数的请求可以是对承载服务的请求、S1上下文设立消息、S1承载修改消息等。甚至更详细地,请求可以是如同TS 36.413中的初始上下文设立请求或E-RAB设立请求。如E-RAB所指示,无线电基站120还可响应于接收请求建立朝向无线装置110和/或服务的无线电承载。
如上文关于设立EPS承载的请求所提及,设置S1承载的参数的请求也不同于例如在上文提到的规范的现有版本中所规定的初始上下文设立请求。
动作410
在执行完动作409之后执行该动作。因此,无线电基站120从第二网络节点150接收设置S1承载的参数的请求。无线装置110由网关节点130提供服务。所需等级与经由网关节点130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
动作411
为了能够执行动作412,无线电基站120可估计估计的连接性等级,可将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与所需的连接性等级进行比较。这意味着,可基于与无线装置(110)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关的状况确定或估计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有关的状况可包括以下至少其中之一:
无线装置(110)的连接的数量;
无线装置(110)的连接的质量;等等。
这在以下部分“确定连接性等级”中有所阐述。
动作412
既然无线电基站120知道所需的连接性等级和估计的连接性等级,那么无线电基站120可向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指示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与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之间的关系的响应消息。该关系可指示所需等级小于估计等级。这意味着,满足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有时,当不可能满足所需等级时,该关系可指示估计等级小于所需等级。
无线电基站120还可基于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调适它的操作。这在以下部分“调适操作”中有所阐述。
在一些示例中,没有在图中示出,无线电基站120可将从响应消息提取的关于关系的信息或将响应消息本身或其衍生转发给无线装置110。然后,无线装置110可基于例如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调适它的操作。这在以下部分“调适操作”中有所阐述。
动作413
在执行完动作412之后,第二网络节点150可从无线电基站120接收用于指示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与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之间的关系的响应消息。
在一些示例中,没有在图中示出,第二网络节点150可将从响应消息提取的关于关系的信息或将响应消息本身或其衍生转发给无线装置110。然后,无线装置110可基于例如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调适它的操作。这在以下部分“调适操作”中有所阐述。
确定连接性等级
如上所述,无线网络100可基于与无线装置110、网络节点120和/或服务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关的一个或多个状况确定连接性等级。在下文中,将使用术语“M2M装置”来指例如无线装置110、第一网络节点140和/或服务。
表述“M2M装置的连接”是指连接可由M2M装置使用。
可由无线装置110使用的连接应理解为表示M2M能够使用或者M2M装置已经使用的连接。M2M装置能够使用的连接可称为潜在或可能的连接。因此,M2M装置的潜在连接尚未建立,即,M2M装置没有通过这类潜在连接附连到无线网络100。
已经使用的连接不一定意味着连接活动地用于传送数据。而是,在无线装置110与例如第二节点120之间建立已经使用的连接就够了。对于LTE,这意味着,无线装置110可处于所谓的空闲模式或连接模式,在3GPP组的技术规范(TS)36.331中,这些模式称为RRC_IDLE和RRC_CONNECTED。
在以下示例中,给出何时认为连接性等级高的准则。
作为第一示例,如上所述,与M2M装置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关的状况包括M2M装置的连接的数量。
可以用足够良好的链路质量将至少U个可能的连接(有时可称为连接性链路或路径)提供给M2M装置。
可能的连接可以是:
具有相同无线电技术(例如,具有相同或不同频率载波)、但是例如到不同基站的连接;
具有相同无线电技术、但是以不同频率到相同基站的连接;
经由不同无线电技术提供的到例如相同或不同基站的连接;
提供到不同接入网络/运营商的连接性的连接;
固定/有线连接,例如铜线等。
这里,基站可以指无线电网络节点、接入点、中继节点、中继器等。
对于以上情形,可同时建立到该装置的不同连接,或者在只建立其中一些连接的情况下,基于例如测量预测在认为第一连接集合丢失的情况下可建立备选连接。
作为第二示例,如上所述,与M2M装置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关的状况包括M2M装置的连接的质量。
可以按期望的QoS等级以显著的所谓的链路裕度提供M2M装置的连接。
例如,当M2M装置的所需传送功率始终比由无线网络100取决于例如干扰限制确定的允许功率低X dB时。
作为另一个示例,连接的所需无线电资源始终比为连接分配的无线电资源或连接可用的无线电资源小Y%。详细地,这可以是,使用为连接指定的位速率的仅仅一半(即,Y=50%),即,使用保证位速率(GBR)承载。
作为第三示例,如上所述,与M2M装置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关的状况包括M2M装置的连接质量的变化。当连接质量的变化对于所有或至少S个连接小于Z时,那么可认为连接性等级高,如以下示例中所解释,其中假设认为连接的平均质量良好。
连接质量的一个示例是连接裕度或链路裕度。现在假设,M2M装置具有特定的连接性等级,例如有两个具有超过所需服务质量所需至少10 dB裕度的连接可用。如果裕度在一定时间周期内一直稳定,那么可认为该特定的连接性等级满足高连接性状态要求。例如,在过去180天期间的95%的时间期间,裕度为至少10 dB,并且裕度的变化小于阈值Z。
同时,可认为具有相同的特定连接性等级的另一个M2M装置不满足这另一个M2M装置的高连接性状态要求。其原因可以是,为了认为这另一个M2M装置满足高连接性状态要求,可能需要裕度非常稳定,即,裕度的变化应当小于P,其中作为一个示例,P = 0.7*Z。这意味着,P < Z。
以这些方式,M2M装置的估计的连接性等级将连接质量的时间动态考虑在内。
作为第四示例,如上所述,与M2M装置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关的状况包括M2M装置的连接之间的相互关系。当连接的相互关系对于所有或至少T个连接低于U时,那么可认为连接性等级高。
作为一个示例,认为具有许多共同元件或属性的连接具有高的相互关系,而具有不同元件或属性的连接具有低的相互关系。元件的示例包括节点、传输链路、天线、硬件配置等。属性的示例包括无线电频段、无线电接入技术等。
作为另一个示例,假设第一路径经过节点x1和链路y1和网络z1的集合,而第二路径相应地具有x2/y2/z2节点/链路/网络。通过例如M2M装置确定故障相关关系,例如作为介于无相关的0和全相关的1之间的值给出。这可通过例如确定x1/y1/z1中有多少与x2/y2/z2共有来进行。在该相互关系中,还可考虑x/y/z中的不同元件的特性。例如,如果第一和第二路径共享共同的回程链路,那么确定该链路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相互关系;同时,当第一和第二路径共享两个城市之间的共同光纤传输链路时,如果确定该传输链路具有较低的故障概率或具有构建中的技术回退机制,那么可认为该传输链路不会强烈地影响相互关系。基本上,这意味着,在确定整体故障相互关系时,取决于节点和链路的个别可靠性,为不同节点和链路指派不同权重。
作为第五示例,如上所述,与M2M装置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关的状况包括影响M2M装置的连接的网络状况。网络状况可以是网络负载、无线电干扰、无线电障碍等。网络负载可以指在M2M装置的本地区域中从其它用户生成的业务、活动用户的数量等。无线电干扰可涉及从其它用户接收的降低在M2M装置处接收的信号质量的有害无线电传输。无线电障碍可以是在用户在屋内或屋后时导致较弱的无线电信号。
在进一步示例中,与M2M装置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关的状况可包括关于M2M装置的移动性(例如,禁止、有限移动、可完全移动)和能力(例如,支持的无线电接入、支持的频段、处理能力、功率类别等)的信息。
服务要求
在诸如LTE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服务要求可以由与服务质量(QoS)有关的参数的集合来定义。在3GPP技术规范(TS)23.203中,描述了QoS类别指示符(QCI)的集合。因此,设立的服务与在例如1-9范围内的特定QCI相关联。每个QCI描述例如相关联的服务的可接受延迟和错误率。
还为GSM、UTRAN等定义服务要求。
调适操作
既然M2M装置接收或估计了估计的连接性等级,那么M2M装置便能够基于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调适它的操作。如上所述,无线装置110、无线电基站120或第二网络节点150可称为M2M装置。
一种调适诸如无线装置110的M2M装置的操作的方法是基于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为服务选择操作模式(称为服务模式)。
M2M装置基于连接性等级选择一种服务模式。作为一个示例,当用数值或数字表示服务模式时,M2M装置可选择与连接性等级成比例的服务模式。越高的数值可对应于需要越高的连接性等级以便以高可靠性(例如,以安全方式或故障保护方式)执行服务。高连接性等级通常意味着,存在将维持连接性的高概率,例如大于诸如0.9的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模式可包括至少两种操作模式。因此,服务模式可包括第一服务模式和第二服务模式。
在这些实施例中,当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超过允许在第一服务模式中操作服务的第一连接性值时,M2M装置可选择第一服务模式。第一值可标准中规定,由最终用户/运营商预先配置,并且可在例如M2M装置注册到无线网络100时动态地用信号通知。或者,当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超过允许在第二服务模式中操作服务的第二连接性值时,M2M装置可选择第二服务模式。
作为一个示例,控制系统可包括M2M装置和用于控制M2M装置的控制器节点。在该示例中,当控制系统稳定时,可以说允许在第一或第二服务模式中操作M2M装置的服务。稳定或稳定性具有它在连接自动控制工程中使用时的传统含义,即,可能不会轻易地将控制系统设置成其中控制信号振荡或过时以使得控制系统停止按预期的方式工作的状态。
另一种调适M2M装置的操作的方法是基于所需的连接性等级和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调整探测消息的量。由于探测消息的发送,M2M装置可通过例如接收对发送的探测消息的响应来确定它是否具有连接性。在M2M装置是所谓的装置服务器的情况下,它可发送探测消息以便确定它是否丢失了到客户端装置的连接性,因为装置服务器不再接收由客户端装置发送的探测消息,即,从客户端装置发送保持活动信令的探测消息。关于这一点,装置服务器关于由客户端装置执行的服务服务于客户端装置。
M2M装置将探测消息发送到无线网络100,以便验证所需的连接性等级。
探测消息的量可与以下一个或多个因素有关:
从M2M装置发送探测消息的周期性;
探测消息发送到的小区的数量;
发送探测消息时使用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数量;
发送探测消息时使用的载波的数量;等等。
从M2M装置发送探测消息的周期性可以是对M2M装置可在哪些时隙发送探测消息的指示。周期性有时可由频率值给出。
探测消息发送到的小区的数量(通常是对于所用的每个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与探测消息发送或广播到的无线电网络节点(例如,无线电基站120)的数量有关。
发送探测消息时使用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无线电网络节点(例如,无线电基站120)是多RAT无线电网络节点。然后,它可以是在利用这些多RAT中的一些或所有RAT的连接上发送探测消息,以便调整发送的探测消息的量。
发送探测消息时使用的载波或载波频率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无线电网络节点(例如,无线电基站120)能够以多个频率进行传送和接收。然后,它可以是,在利用所述多个频率中的一些或所有频率的连接上发送探测消息,以便调整发送的探测消息的量。
如上文已经提到的,探测消息的量可与上文提到的探测消息的量的含义中的一个或多个含义的组合有关。因此,调整探测消息的量可以是调适根据上文的通过各种连接或链路发送的探测消息的数量。
另一种调适操作的方法可以是,无线电基站120通过配置第一资源集合以便增加服务的估计的连接性等级来调适操作。因此,无线电基站120确保或试图确保满足所需的连接性等级。
因此,无线电基站120可根据以下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方式配置第一资源集合。在以下段落中,无线电基站120将称为“确保节点”。
在第一方式中,确保节点可通过接收服务的第一资源集合的子集来配置第一资源集合,其中至少需要该资源子集以便确保所需的连接性等级。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资源集合可以是LTE中的时间-频率栅格的资源块(例如,物理资源块)。然后,确保节点可预留资源块的子集,以使得在需要时这些资源块可用于服务。
作为一个示例,可通过以下方法来预留第一资源集合的预留子集:当在确保节点处接收到对相同或较小分配和保留策略(ARP)优先级的服务的请求时,如果当许可该请求时将分配预留的资源子集,那么确保节点可能需要拒绝该服务请求。
在第二模式中,确保节点可通过减少第一资源集合的量来配置第一资源集合,在服务变成活动之前或在服务变成活动时,将该减小量的第一资源集合指派给另一个服务。
如上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可以是LTE中的时间-频率栅格的资源块(例如,物理资源块)。然后,确保节点可确定进一步的服务使用特定量的资源块。此后,确保节点可减少该特定量,以便以该进一步服务为代价优先考虑该服务,这会造成降级,例如经历延迟或甚至中断。
在第三方式中,确保节点可通过在服务变成活动之前或在服务变成活动时将指派有第一资源集合中的一些资源的进一步服务移动到第二资源集合来配置第一资源集合。第二资源集合不同于第一资源集合。
作为一个示例,确保节点可执行切换或小区更换命令以便将至少一个进一步的无线装置移动到不同于无线装置120的另一个小区、另一个频段或另一个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小区更换命令可意味着,确保节点发送命令这进一步的无线装置执行更换小区或执行小区重新选择的消息。
在第四方式中,确保节点可通过将进一步的随机存取(RA)信道分配给服务和/或以增大的传送功率进行传送以便增加第一资源集合来配置第一资源集合。
作为与进一步的RA信道的分配有关的一个示例,确保节点可在时间上配置不同数量的时机,例如,用5ms、10ms等的周期性,并在频率上配置不同数量的时机,例如用1、2、3个资源块(RB)等。这里注意,在LTE中,每个小区配置随机存取时机的数量,即,在时间和/或频率方面。在存在许多时机、即许多RA资源/信道的情况下,它意味着,可用于数据的上行链路RB的总数将较少,而随机存取信道的成功率将较高,甚至在高网络负载下也是如此。因此,可在例如满足的方面确保连接性等级,或者可至少增加连接性等级。
作为与以较高功率传送有关的一个示例,确保节点可为连接性等级将得到确保的用户增加传送功率。这可导致确保节点减小指派给其它用户(即,连接性等级没有得到确保的那些用户)的传送功率。
在进一步示例中,可对连接性等级得到确保或增加的用户使用更鲁棒的编码。
在第五方式中,确保节点可通过在利用第一资源集合中的至少一些资源时设立朝向无线装置110的连接来配置第一资源集合。
在一个示例中,假设,连接性等级将得到确保或增加的用户具有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第一连接。然后,确保节点可设立使用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不同的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的进一步的连接。如果在存在至少两个现有连接时认为用户具有高连接性,那么这对于用户是有益的。
在第六方式中,确保节点可通过向无线装置110发送消息来配置第一资源集合。该消息命令无线装置110在非服务小区、非服务频率、非服务无线电接入技术上进行测量以便寻找第三资源集合以增加估计的连接性等级。第三资源集合不同于第一资源集合。
如上所述,确保节点可组合第一到第六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方式以便获得配置第一资源集合的其它方式。
在图5中,示出在无线装置110中的方法的例示性示意流程图。如上所述,无线装置110执行管理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方法。
服务的服务要求可包括所需的连接性等级和与服务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
如上所述,可以用作为无线网络100的一个示例的UTRAN网络的Iu承载来取代S1承载。
可以按任何合适的顺序执行以下动作。
动作501
无线装置110可从第二网络节点150接收消息。
该消息可以是如TS 24.301版本12.3.0中所规定的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或激活专用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当从网络启动时,该消息还可包括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因此,以此方式,在所谓的网络启动的EPS承载设立的情况下,可在无线装置110与第一网络节点140之间建立诸如EPS承载形式的连接。该动作与动作401类似。
动作502
在动作503中发送请求之前,无线装置110可向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设立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默认EPS承载的请求。该动作与动作403类似。
动作503
无线装置110向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为无线装置110的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该请求与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该动作与动作403、405类似。
如上所述,请求可以是承载资源分配请求、承载资源修改请求或PDN连接性请求。
当请求是承载资源分配请求或承载资源修改请求时,EPS承载可以是专用EPS承载。
当请求是PDN连接性请求时,EPS承载可以是默认EPS承载。
参考图6,示出无线装置110的示意性框图。无线装置110配置成执行图4和/或图5中的方法。因此,无线装置110配置成管理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
服务的服务要求可包括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以及与服务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
如上所述,可以用作为无线网络100的示例的UTRAN网络的Iu承载来取代S1承载。
根据本文中的一些实施例,无线装置110可包括处理模块6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610可包括如下所述的接收模块620和发送模块630中的一个或多个。
无线装置110、处理模块610和/或接收模块620可配置成如上文在动作501中所描述那样接收消息。
无线装置110、处理模块610和/或发送模块630配置成向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为无线装置110的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该请求与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
如上所述,请求可以是承载资源分配请求、承载资源修改请求或PDN连接性请求。
当请求是承载资源分配请求或承载资源修改请求时,EPS承载可以是专用EPS承载。
无线装置110、处理模块610和/或发送模块630可配置成在发送请求之前向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设立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默认EPS承载的请求。
当请求是PDN连接性请求时,EPS承载可以是默认EPS承载。
无线装置110还可包括配置成发送和/或接收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所需的和/或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该消息和其它消息、值、指示等的输入/输出(I/O)单元604。I/O单元604可包括接收模块620、发送模块630、传送器和/或接收器。
此外,无线装置110可包括用于存储在处理模块作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的硬件模块等实现时由例如处理模块执行的软件的存储器605。
图6还示出用于管理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计算机程序601的形式的软件。计算机程序601包括在无线装置110上执行时使得无线装置110执行根据图4和/或图5的方法的计算机可读代码单元。
最后,图6示出计算机程序产品602,它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603和就在上文描述的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603上的计算机程序601。
在图7中,示出在无线电基站120中的方法的例示性示意流程图。如上所述,无线电基站120执行用于设置无线电基站120与网关节点130之间的S1承载的参数的方法。
如上所述,服务的服务要求可包括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以及与服务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
如上所述,可以用作为无线网络100的示例的UTRAN网络的Iu承载来取代S1承载。
可以按任何合适的顺序执行以下动作。
动作701
无线电基站120从第二网络节点150接收设置S1承载的参数的请求。该请求与无线装置110的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无线装置110由网关节点130提供服务。所需等级与经由网关节点130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
如上所述,设置S1承载的参数的请求可以是S1上下文设立消息或S1承载修改消息。
该动作与动作410类似。
动作702
无线电基站120可对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进行估计。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与维持连接性的似然有关。估计等级可基于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进行估计:
无线装置110的连接的数量;以及
无线装置110的连接的质量。
该动作与动作411类似。
动作703
无线电基站120可向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指示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与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之间的关系的响应消息。该动作与动作412类似。
参考图8,示出无线电基站120的示意性框图。无线电基站120配置成执行图4和/或图7中的方法。因此,无线电基站120配置成设置无线电基站120与网关节点130之间的S1承载的参数。
如上所述,服务的服务要求可包括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以及与服务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
如上所述,可以用作为无线网络100的示例的UTRAN网络的Iu承载来取代S1承载。
根据本文中的一些实施例,无线电基站120可包括处理模块8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810可包括如下所述的接收模块820、估计模块830和发送模块840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
无线电基站120、处理模块810和/或接收模块820配置成从第二网络节点150接收设置S1承载的参数的请求。该请求与无线装置110的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无线装置110由网关节点130提供服务。所需等级与经由网关节点130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请求可以是S1上下文设立消息或S1承载修改消息。
无线电基站120、处理模块810和/或估计模块830可配置成对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进行估计。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与维持连接性的似然有关。估计等级可基于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进行估计:无线装置110的连接的数量;无线装置110的连接的质量;等等。
无线电基站120、处理模块810和/或发送模块840可配置成向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指示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与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之间的关系的响应消息。
无线电基站120还可包括配置成发送和/或接收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所需的和/或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设置参数的请求、响应消息和其它消息、值、指示等的输入/输出(I/O)单元804。I/O单元804可包括接收模块820、发送模块830、传送器和/或接收器。
此外,无线电基站120可包括用于存储在处理模块作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的硬件模块等实现时由例如处理模块执行的软件的存储器805。
图8还示出用于设置S1承载的参数的计算机程序801的形式的软件。计算机程序801包括在无线装置110上执行时使得无线装置110执行根据图4和/或图5的方法的计算机可读代码单元。
最后,图8示出计算机程序产品802,它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803和就在上文描述的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803上的计算机程序801。
在图9中,示出在第二网络节点150中的方法的例示性示意流程图。如上所述,第二网络节点150执行用于管理无线装置110的服务与第一网络节点140之间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方法。
可以按任何合适的顺序执行以下动作。
动作901
在网络启动的EPS承载设立的情况下,如上文在动作501和401中所描述,第二网络节点150可向无线装置110发送消息。该动作与动作401类似。
动作902
第二网络节点150可从无线装置110接收为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在该示例中,请求可以是默认EPS承载,并且请求可以是PDN连接性请求。该动作与动作404类似。
动作903
第二网络节点150从无线装置110接收为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该动作与动作404、406类似。
动作904
第二网络节点150接收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
如上所述,可从第三网络节点接收所需的连接性等级。
该动作与动作408类似。
动作905
第二网络节点150向无线电基站120发送设置S1承载的参数的请求。该请求与所需的连接性等级相关联。该动作与动作409类似。
如上所述,请求可以与服务要求相关联,服务要求包括与无线装置110的服务的服务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和所需的连接性等级。
如上所述,可以用作为无线网络100的示例的UTRAN网络的Iu承载来取代S1承载。
动作906
第二网络节点150可从无线电基站120接收指示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与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之间的关系的响应消息。
该动作与动作413类似。
参考图10,示出第二网络节点150的示意性框图。第二网络节点150配置成执行图4和/或图9中的方法。因此,第二网络节点150配置成管理无线装置110的服务与第一网络节点140之间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
根据本文中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网络节点150可包括处理模块1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010可包括如下所述的接收模块1020和发送模块1030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
第二网络节点150、处理模块1010和/或接收模块1020配置成从无线装置110接收为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该请求与服务要求相关联,服务要求包括与无线装置110的服务的服务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和所需的连接性等级。
第二网络节点150、处理模块1010和/或接收模块1020配置成接收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可从第三网络节点接收所需的连接性等级。
第二网络节点150、处理模块1010和/或发送模块1030配置成向无线电基站120发送设置S1承载的参数的请求。该请求与所需的连接性等级相关联。
如上所述,可以用作为无线网络100的示例的UTRAN网络的Iu承载来取代S1承载。
第二网络节点150、处理模块1010和/或接收模块1020可配置成从无线电基站120接收指示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与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之间的关系的响应消息。
第二网络节点150还可包括配置成发送和/或接收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所需的和/或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设置S1承载的参数的请求、为服务设立EPS承载的请求和其它消息、值、指示等的输入/输出(I/O)单元1004。I/O单元1004可包括接收模块1020、发送模块1030、传送器和/或接收器。
此外,第二网络节点150可包括用于存储在处理模块作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的硬件模块等实现时由例如处理模块执行的软件的存储器1005。
图10还示出用于管理演进分组系统承载的计算机程序1001的形式的软件。计算机程序1001包括在无线装置110上执行时使得无线装置110执行根据图4和/或图5的方法的计算机可读代码单元。
最后,图10示出计算机程序产品1002,它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1003和就在上文描述的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003上的计算机程序1001。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处理模块”可以指处理电路、处理单元、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作为一个示例,处理器、ASIC、FPGA等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内核。在一些示例中,处理模块可由软件模块或硬件模块来实施。任何这样的模块可以是如本文中公开的确定部件、估计部件、捕获部件、关联部件、比较部件、标识部件、选择部件、接收部件、传送部件等。作为一个示例,表述“部件”可以是模块,例如确定模块、选择模块等。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资源”可以指信号的特定编码和/或在其中传送信号的时间帧和/或频率范围。在一些示例中,资源可以指在传送信号时使用的一个或多个物理资源块(PRB)。更详细地,PRB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PHY资源块(PRB)的形式。术语“物理资源块”可从与例如长期演进系统有关的3GPP术语中获悉。
如本文中所使用,表述“配置成”可表示,处理电路配置成或适于通过软件配置和/或硬件配置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动作。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存储器”可以指硬盘、磁存储介质、便携式计算机磁盘或光盘、闪速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此外,术语“存储器”可以指处理器的内部寄存器存储器等。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通用串行总线(USB)存储器、DVD盘、蓝牙盘、作为数据流接收的软件模块、闪速存储器、硬盘驱动器、诸如存储棒(MemoryStick)的存储卡、多媒体卡(MMC)等。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计算机可读代码单元”可以是计算机程序的文本、以编译格式表示计算机程序的整个二进制文件的部分、或其间的任何事物。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数量”、“值”可以是任何种类的数字,例如二进制、实数、虚数或有理数等。此外,“数量”、“值”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字符,例如字母或字母串。“数量”、“值”也可由位串表示。
如本文中所使用,利用表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来指示,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可与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其它实施例组合。
即使描述了各个方面的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其许多不同的改变、修改等都将变得显而易见。因此,描述的实施例不意图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Claims (34)

1.一种由无线装置(110)执行以便管理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403,405)为所述无线装置(110)的服务设立所述EPS承载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与所述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其中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40)的连接性的似然有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是承载资源分配请求、承载资源修改请求或PDN连接性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是承载资源分配请求或承载资源修改请求,其中所述EPS承载是专用EPS承载,其中所述还方法包括:在发送所述请求之前,
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403)设立朝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40)的默认EPS承载的请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是PDN连接性请求,其中所述EPS承载是默认EPS承载。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服务的服务要求包括所述所需连接性等级以及与所述服务的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
6.一种由无线电基站(120)执行以便设置所述无线电基站(120)与网关节点(130)之间的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二网络节点(150)接收(410)设置所述S1承载或所述Iu承载的参数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与无线装置(110)的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其中所述无线装置(110)由所述网关节点(130)提供服务,其中所需等级与经由所述网关节点(130)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所述连接性的似然有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对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进行估计(411),其中所述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与维持所述连接性的似然有关,其中基于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来估计所述估计等级:
所述无线装置(110)的连接的数量;以及
所述无线装置(110)的连接的质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412)指示所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与所述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之间的关系的响应消息。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服务的服务要求包括所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以及与所述服务的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
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是S1上下文设立消息或S1承载或Iu承载修改消息。
11.一种由第二网络节点(150)执行以便管理无线装置(110)的服务与第一网络节点(140)之间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无线装置(110)接收(404,406)为所述服务设立所述EPS承载的请求;
接收(408)所述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其中所述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40)的所述连接性的似然有关;以及
向无线电基站(120)发送(409)设置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与所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相关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与服务要求相关联,所述服务要求包括与所述无线装置(110)的所述服务的服务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以及所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第三网络节点(HSS)接收所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
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无线电基站(120)接收(413)指示所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与所述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之间的关系的响应消息。
15.一种配置成管理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无线装置(110),其中所述无线装置(110)配置成向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为所述无线装置(110)的服务设立所述EPS承载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与所述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其中所述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40)的所述连接性的似然有关。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装置(110),其中所述请求是承载资源分配请求、承载资源修改请求或PDN连接性请求。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装置(110),其中所述请求是承载资源分配请求或承载资源修改请求,其中所述EPS承载是专用EPS承载,其中所述无线装置(110)还配置成在发送所述请求之前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设立朝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40)的默认EPS承载的请求。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装置(110),其中所述请求是PDN连接性请求,其中所述EPS承载是默认EPS承载。
19.如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装置(110),其中所述服务的服务要求包括所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以及与所述服务的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
20.一种用于管理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计算机程序(601),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601)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单元,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单元在无线装置(110)上执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装置(11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装置(110)。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602),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603)和存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603)上的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601)。
22.一种由无线电基站(120)执行以便设置所述无线电基站(120)与网关节点(130)之间的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无线电基站(120),其中所述无线电基站(120)配置成:
从第二网络节点(150)接收设置所述S1承载或所述Iu承载的参数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与无线装置(110)的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相关联,其中所述无线装置(110)由所述网关节点(130)提供服务,其中所述所需等级与经由所述网关节点(130)维持朝向第一网络节点(140)的所述连接性的似然有关。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20),其中所述无线电基站(120)配置成:
对估计的连接性等级进行估计,其中所述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与维持所述连接性的似然有关,其中基于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来估计所述估计等级:
所述无线装置(110)的连接的数量;以及
所述无线装置(110)的连接的质量。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20),其中所述无线电基站(120)配置成:
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150)发送指示所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与所述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之间的关系的响应消息。
25.如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20),其中所述服务的服务要求包括所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以及与所述服务的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
26.如权利要求22-2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20),其中所述请求是S1上下文设立消息、Iu承载修改消息或S1承载修改消息。
27.一种用于设置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计算机程序(801),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801)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单元,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单元在无线电基站(120)上执行时使得所述无线电基站(12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20)。
2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802),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803)和存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803)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801)。
29.一种配置成管理无线装置(110)的服务与第一网络节点(140)之间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第二网络节点(150),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节点(150)配置成:
从所述无线装置(110)接收为所述服务设立所述EPS承载的请求;
接收所述服务的所需连接性等级,其中所述所需等级与维持朝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40)的所述连接性的似然有关;以及
向无线电基站(120)发送设置S1承载或Iu承载的参数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与所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相关联。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二网络节点(150),其中所述请求与服务要求相关联,服务要求包括与所述无线装置(110)的所述服务的服务质量有关的参数的集合以及所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二网络节点(150),其中从第三网络节点(HSS)接收所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
32.如权利要求29-3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二网络节点(150),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节点(150)配置成从所述无线电基站(120)接收指示所述所需的连接性等级与所述估计的连接性等级之间的关系的响应消息。
33.一种用于管理演进分组系统承载的计算机程序(1001),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1001)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单元,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单元在第二网络节点(150)上执行时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节点(15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3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1002),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1003)和存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1003)上的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1001)。
CN201480076840.4A 2014-03-04 2014-03-04 用于管理eps承载的方法、无线装置、无线电基站和第二网络节点 Active CN1060686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14/050263 WO2015133945A1 (en) 2014-03-04 2014-03-04 Methods, wireless device, radio base station and second network node for managing eps bear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8663A true CN106068663A (zh) 2016-11-02
CN106068663B CN106068663B (zh) 2019-12-31

Family

ID=54055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6840.4A Active CN106068663B (zh) 2014-03-04 2014-03-04 用于管理eps承载的方法、无线装置、无线电基站和第二网络节点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390330B2 (zh)
EP (1) EP3114873B1 (zh)
JP (1) JP6259526B2 (zh)
CN (1) CN106068663B (zh)
AU (1) AU2014384897A1 (zh)
MX (1) MX360242B (zh)
PH (1) PH12016501518A1 (zh)
RU (1) RU2632930C1 (zh)
WO (1) WO20151339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70477B1 (en) 2016-09-28 2018-09-0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odification of non-guaranteed bit rate (non-GBR) bearers through wireless repeater chains into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bearers through the wireless repeater chains
EP3576349B1 (en) 2018-05-31 2021-09-01 ABB Power Grids Switzerland AG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wireless networks in industrial plant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4740A1 (en) * 2007-11-30 2009-06-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pplication-based enhancement to inter-user priority services for public safety market
CN102223672A (zh) * 2010-04-16 201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机器类型通信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57897A (zh) * 2011-07-01 2013-01-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管理mtc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3053376A1 (en) * 2011-10-10 2013-04-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bearer attributes
WO2013057315A3 (en) * 2011-10-21 2013-06-0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concept for transferring media content from a server to a cli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61108C5 (de) * 1998-05-05 2011-02-03 Vodafone Ag Ermittlung der Dienstgüte von Telekommunikationsdiensten
US7103806B1 (en) * 1999-06-04 2006-09-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for performing context-sensitive decisions about ideal communication modalities considering information about channel reliability
CN1886940A (zh) * 2003-12-19 2006-12-27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交换电信网络中的资源预留
WO2007112784A1 (en) * 2006-04-06 2007-10-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rrangements and method relating to access handling
BRPI0814169A2 (pt) * 2007-07-30 2015-01-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Nó em um sistema de rádio celular, estação móvel, e, método para selecionar fluxo de mídia em um sistema de rádio celular
US8179903B2 (en) * 2008-03-12 2012-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ding multiple levels of ser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ommunicating with a small coverage access point
CN102158911A (zh) 2010-02-11 201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机器对机器业务的承载建立方法及网络传输设备
GB2485348A (en) * 2010-11-08 2012-05-16 Wireless Tech Solutions Llc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from and/or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 accordance with a relative priority indicated by the type of data packets
RU2543945C1 (ru) * 2011-01-07 2015-03-10 Нек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пособ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узел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бильными устройствам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служивающего шлюза
GB2492545A (en) * 2011-07-01 2013-01-09 Intellectual Ventures Holding 81 Llc Determining traffic profiles of received data packets for selection of communication o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bearer types
US9161380B2 (en) * 2011-07-19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lent redial during mobile-originated call
US10091675B2 (en) * 2012-12-13 2018-10-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n effective bandwidth
TW201442527A (zh) * 2013-01-11 2014-11-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使用者平面壅塞管理
US9819469B2 (en) * 2013-07-01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n WLAN for traffic related to a bearer on cellular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4740A1 (en) * 2007-11-30 2009-06-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pplication-based enhancement to inter-user priority services for public safety market
CN102223672A (zh) * 2010-04-16 201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机器类型通信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57897A (zh) * 2011-07-01 2013-01-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管理mtc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3053376A1 (en) * 2011-10-10 2013-04-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bearer attributes
WO2013057315A3 (en) * 2011-10-21 2013-06-0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concept for transferring media content from a server to a cli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70977A1 (en) 2017-03-09
JP2017515322A (ja) 2017-06-08
AU2014384897A1 (en) 2016-08-18
WO2015133945A1 (en) 2015-09-11
US10390330B2 (en) 2019-08-20
EP3114873B1 (en) 2018-12-12
MX2016010591A (es) 2016-10-26
EP3114873A1 (en) 2017-01-11
EP3114873A4 (en) 2017-10-04
RU2632930C1 (ru) 2017-10-11
JP6259526B2 (ja) 2018-01-10
PH12016501518A1 (en) 2017-02-06
MX360242B (es) 2018-10-26
CN106068663B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9220B2 (en)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756430A (zh) 一种规则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941675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线供能边缘计算延迟优化方法
CN112218340B (zh) 控制切换
US20220217046A1 (en) Providing information
CN114007204A (zh) 基于中继通信与直连通信的通信选择方法和设备
CN106068663A (zh) 用于管理eps承载的方法、无线装置、无线电基站和第二网络节点
CN114073138A (zh) 控制网络接入
CN102438273B (zh) 集群网元间ip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3473544B (zh) 网络切片配置
US10999177B2 (en) Method and a first node for managing modes of operation of a service
CN106063318B (zh) 用于管理探测消息的方法和无线装置
CA3164167A1 (en) A method for adaptively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flows
CN104469727A (zh) 通信业务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EP4228180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EP4255076A2 (en) Performance metrics format adaptation
US2023022376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arging for device identification, addition and/or change
EP4160992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US2024010731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credential policy enforc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23194350A1 (e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etwork slices
US20220159758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ata Duplication
WO2024028809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4205059A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33833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1969643A (zh) 一种复合式无线网络交联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08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308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