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7243A - 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7243A
CN106067243A CN201610345600.0A CN201610345600A CN106067243A CN 106067243 A CN106067243 A CN 106067243A CN 201610345600 A CN201610345600 A CN 201610345600A CN 106067243 A CN106067243 A CN 106067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intelligent
server
proof type
l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56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强
项佶恺
陈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3456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672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67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72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41Countermeasures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58Denial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包括能够记录运动状态数据并具备通信功能的智能移动设备和具备记录运动状态数据功能及通信功能的智能防丢失设备,以及一个具备通信功能、运动数据分析功能的服务器。其中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同时实时收集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并同时实时向服务器上传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服务器收集、分析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发送的携带者运动状态数据并去除误差,若分析出这两个设备的携带者运动状态在去除误差后已经不一致时,则分别向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的报警模块发出警告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具备了传统微型计算机上大部分功能,人们利用手机进行工作、学习、交流、贸易、娱乐、购物,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新型智能设备正在飞速发展,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鞋垫等智能产品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正在逐步走入千家万户的过程中。
但是,智能手机等不可佩戴的物件,相比其他智能设备,非常容易丢失或被盗。由于人们往往在个人手机上存有大量的个人资料,甚至包括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身份证等非常重要敏感的信息,一旦手机失窃,除了财产损失外,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因此,手机防盗技术应运而生。传统的防盗方法是在手机丢失后,对手机远程控制,对其采取获取位置、拍照、响铃等措施。但这些方法往往不具备实时主动检测手机是否丢失的功能且漏洞百出,没有起到什么实质上的防丢失作用。而一些新型的防盗方法通常利用GPS信息、蓝牙信号、WIFI信号进行丢失监测。其中GPS检测方式很容易出现较大偏差,导致误报或漏报;蓝牙、WIFI方式具备一定的不稳定性,而且会影响正常的蓝牙、WIFI通信功能,还极其费电。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丢失检测策略,构建一套更为可靠、更为可行的防丢失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智能设备防丢措施不可靠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移动设备A、智能防丢失设备B、服务器,其中:
智能移动设备A能够记录运动状态数据并具备通信功能,智能移动设备A内置运动传感器和具有记录运动状态、通信、报警功能的应用,智能移动设备A通过其内置的运动传感器采集运动数据,智能移动设备A通过其内置的应用实时地记录传感器采集的运动状态数据并即时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且智能移动设备A在收到异常信息时控制报警应用发出警报;
智能防丢失设备B内置运动传感器和具有记录运动状态、通信、报警功能的应用,智能防丢失设备B通过其内置的运动传感器采集运动数据,智能防丢失设备B通过其内置应用实时地记录传感器采集的运动状态数据并即时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且智能防丢失设备B在收到异常信息时控制报警应用发出警报;
服务器具备通信功能、运动数据分析功能,服务器获取到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实时发送的运动状态数据后,通过分析、计算,然后消除可能存在的误差,再根据结果判断所获得的多个运动状态数据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向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同时发送警告信息;
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所述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同时实时收集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并同时实时向服务器上传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
(2)、服务器收集、分析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发送的携带者运动状态数据并去除误差,若分析出这两个设备的携带者运动状态在去除误差后已经不一致时,则分别向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的报警应用发出警告信息。
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在进入工作状态后,首先确认与服务器保持连接,然后实时采集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实时向服务器上传数据,同时,随时准备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信息,保持报警装置处于预警状态;
步骤(1)中,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如果与服务器失去联系,无论是哪一方的问题导致断开连接,只要超过一定时间后,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将开启警报,告知携带者该防丢失操作目前可能处于不正常的状态,需要携带者做出相应的调整。
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服务器首先确认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均已进入工作状态并和服务器连接良好,然后服务器开启工作状态。服务器工作时,通过比对同一个周期内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所采集到的运动数据,消除可能存在的误差,当二者的差异超过一定值时,判定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已经处于分离状态,并立刻向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发送警告信息,否则,返回一个正常信号;
步骤(2)中,服务器出现故障而与智能移动设备A或者智能防丢失设备B失去联系,则暂时停止工作状态,不再向智能移动设备A或者智能防丢失设备B发送相关信息。
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移动设备A、智能防丢失设备B与服务器间的通信方式可以使用任何现有的网络通信技术,服务器通过设备的固有地址如MAC地址、序列号或通过账号口令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标识。
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移动设备A、智能防丢失设备B、服务器之间连接的时间长短由系统默认设置,也可由用户在内置应用中自己设置调整;上述智能移动设备A、智能防丢失设备B运动状态不一致时默认为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同时报警,也可由用户通过内置应用自己设置选择单一报警设备,建议用户同时开启两设备报警。
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设备A其外在形式为便于随身携带、具备联网功能的智能移动设备,智能移动设备A的外在形式可为智能手机,或小型平板电脑;
所述智能防丢失设备B其外在形式为可穿戴的智能设备,智能防丢失设备B其外在形式可为智能鞋垫、或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或智能手机、或智能项链、或智能耳机。
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设备A和服务器之间通过各自的通讯模块进行通讯,智能移动设备A和服务器建立连接时,服务器会确认智能设备的身份,若智能设备的身份无法通过服务器认证,服务器将会拒绝为其提供服务并发出警报通知用户认证失败;确认身份成功后,服务器会发送一个确认信号。
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防丢失设备B和服务器之间通过各自的通讯模块进行通讯,智能防丢失设备B和服务器建立连接时,服务器会确认智能防丢失设备B的身份,若智能防丢失设备B的身份无法通过服务器的认证,服务器将会拒绝为其提供服务并发出警报通知用户认证失败;确认身份成功后,服务器会发送一个确认信号,此智能防丢失设备B若为智能鞋垫等不方便操作的设备,连接开关可由智能移动设备A打开,此时控制服务器与智能防丢失设备B连接。
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首先尝试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然后开始计时,若超过一段时间未收到确认信号,则发出警报通知,当双方都收到确认信号以后,防丢失实时监测工作开始,在此后的任意时刻,智能移动设备A或智能防丢失设备B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警告信息,则发出警报通知,上述的超时时间由系统默认设置,也可以通过内置应用手动调节设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运动数据采集分析的主动式防丢失方法,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它利用可佩戴、穿戴的智能设备的不易丢失特性去保护高价值的智能移动设备目标,该目标也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手机、小型平板电脑、钱包等,可以放在包里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也可以通过将智能模块内置实现防丢失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移动设备A、智能防丢失设备B、服务器,其中:
智能移动设备A能够记录运动状态数据并具备通信功能,智能移动设备A内置运动传感器和具有记录运动状态、通信、报警功能的应用,智能移动设备A通过其内置的运动传感器采集运动数据,智能移动设备A通过其内置的应用实时地记录传感器采集的运动状态数据并即时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且智能移动设备A在收到异常信息时控制报警应用发出警报;
智能防丢失设备B内置运动传感器和具有记录运动状态、通信、报警功能的应用,智能防丢失设备B通过其内置的运动传感器采集运动数据,智能防丢失设备B通过其内置应用实时地记录传感器采集的运动状态数据并即时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且智能防丢失设备B在收到异常信息时控制报警应用发出警报;
服务器具备通信功能、运动数据分析功能,服务器获取到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实时发送的运动状态数据后,通过分析、计算,然后消除可能存在的误差,再根据结果判断所获得的多个运动状态数据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向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同时发送警告信息;
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同时实时收集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并同时实时向服务器上传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
(2)、服务器收集、分析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发送的携带者运动状态数据并去除误差,若分析出这两个设备的携带者运动状态在去除误差后已经不一致时,则分别向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的报警应用发出警告信息。
步骤(1)中,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在进入工作状态后,首先确认与服务器保持连接,然后实时采集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实时向服务器上传数据,同时,随时准备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信息,保持报警装置处于预警状态;
步骤(1)中,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如果与服务器失去联系,无论是哪一方的问题导致断开连接,只要超过一定时间后,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将开启警报,告知携带者该防丢失操作目前可能处于不正常的状态,需要携带者做出相应的调整。
步骤(2)中,服务器首先确认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均已进入工作状态并和服务器连接良好,然后服务器开启工作状态。服务器工作时,通过比对同一个周期内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所采集到的运动数据,消除可能存在的误差,当二者的差异超过一定值时,判定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已经处于分离状态,并立刻向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发送警告信息,否则,返回一个正常信号;
步骤(2)中,服务器出现故障而与智能移动设备A或者智能防丢失设备B失去联系,则暂时停止工作状态,不再向智能移动设备A或者智能防丢失设备B发送相关信息。
智能移动设备A、智能防丢失设备B与服务器间的通信方式可以使用任何现有的网络通信技术,服务器通过设备的固有地址如MAC地址、序列号或通过账号口令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标识。
智能移动设备A、智能防丢失设备B、服务器之间连接的时间长短由系统默认设置,也可由用户在内置应用中自己设置调整;上述智能移动设备A、智能防丢失设备B运动状态不一致时默认为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同时报警,也可由用户通过内置应用自己设置选择单一报警设备,建议用户同时开启两设备报警。
智能移动设备A其外在形式为便于随身携带、具备联网功能的智能移动设备,智能移动设备A的外在形式可为智能手机,或小型平板电脑;
智能防丢失设备B其外在形式为可穿戴的智能设备,智能防丢失设备B其外在形式可为智能鞋垫、或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或智能手机、或智能项链、或智能耳机。
智能移动设备A和服务器之间通过各自的通讯模块进行通讯,智能移动设备A和服务器建立连接时,服务器会确认智能设备的身份,若智能设备的身份无法通过服务器认证,服务器将会拒绝为其提供服务并发出警报通知用户认证失败;确认身份成功后,服务器会发送一个确认信号。
智能防丢失设备B和服务器之间通过各自的通讯模块进行通讯,智能防丢失设备B和服务器建立连接时,服务器会确认智能防丢失设备B的身份,若智能防丢失设备B的身份无法通过服务器的认证,服务器将会拒绝为其提供服务并发出警报通知用户认证失败;确认身份成功后,服务器会发送一个确认信号,此智能防丢失设备B若为智能鞋垫等不方便操作的设备,连接开关可由智能移动设备A打开,此时控制服务器与智能防丢失设备B连接。
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首先尝试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然后开始计时,若超过一段时间未收到确认信号,则发出警报通知,当双方都收到确认信号以后,防丢失实时监测工作开始,在此后的任意时刻,智能移动设备A或智能防丢失设备B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警告信息,则发出警报通知,上述的超时时间由系统默认设置,也可以通过内置应用手动调节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记录分析运动状态数据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包括智能移动设备、智能防丢失设备和服务器。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需要内置运动传感器并装有具备记录运动状态数据功能和通讯功能的应用;其中智能设备需内置或手动安装APP以实现收集数据、与服务器通信、报警功能,其硬件表现形式包括不限于手机、平板等智能移动设备,如智能钱包等可内置智能模块的贵重移动设备也均可应用本防丢失方法;其中智能防丢失设备需内置或手动安装该APP以实现收集数据、与服务器通信、报警功能,其硬件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鞋垫、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机、智能项链、智能耳机等,带显示功能的设备可同时具备显示位置功能和报警功能,不带显示功能的设备可具备震动报警功能或响铃报警功能;服务器的硬件表现形式可以是公网上的主机,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服务器桥接后的联网个人计算机,软件形式为具备运动数据分析处理比对功能和基本通信模块的常驻应用程序;
实施例1
步骤A、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超过一段时间后请求连接失败则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连接失败警告信号。
实施例2
步骤A、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在一段时间内双方均已连接成功后,服务器开启工作模式,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开始收集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
步骤B、每隔一个极短且固定的时钟周期T,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同时向服务器发送这个时间周期内收集到的运动状态数据。
步骤C、服务器收到两设备的运动数据后,经过分析比对并去除误差,发现智能设备和防丢失设备获取的运动状态数据不一致,则分别向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发出要求报警信息。
步骤D、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在收到要求报警信息后,立刻通过报警模块发出响铃警告或震动警告,具备显示功能的设备可同时查看两设备位置。
实施例3
步骤A、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双方均已连接成功后,服务器开启工作模式,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开始收集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
步骤B、每隔一个极短且固定的时钟周期T,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向服务器发送这个时间周期内收集到的运动状态数据。
步骤C、服务器未能及时收到来自智能移动设备或智能防丢失设备所收集的运动状态数据,当时间超过一个定值P后,服务器分别向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发出报警信息。
步骤D、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在收到报警信息后,立刻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告。
实施例4
步骤A、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在一段时间内双方均已连接成功后,服务器开启工作模式,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开始收集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
步骤B、每隔一个极短且固定的时钟周期T,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同时向服务器发送这个时间周期内收集到的运动状态数据。
步骤C、服务器收到两设备的运动数据后,经过分析比对并去除误差,发现所述智能移动设备和智能防丢失设备获取的运动状态数据一致,则返回一个正常信息并继续重复上述接收、分析运动状态数据操作,不向上述两设备发送任何信息。

Claims (9)

1.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移动设备A、智能防丢失设备B、服务器,其中:
智能移动设备A能够记录运动状态数据并具备通信功能,智能移动设备A内置运动传感器和具有记录运动状态、通信、报警功能的应用,智能移动设备A通过其内置的运动传感器采集运动数据,智能移动设备A通过其内置的应用实时地记录传感器采集的运动状态数据并即时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且智能移动设备A在收到异常信息时控制报警应用发出警报;
智能防丢失设备B内置运动传感器和具有记录运动状态、通信、报警功能的应用,智能防丢失设备B通过其内置的运动传感器采集运动数据,智能防丢失设备B通过其内置应用实时地记录传感器采集的运动状态数据并即时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且智能防丢失设备B在收到异常信息时控制报警应用发出警报;
服务器具备通信功能、运动数据分析功能,服务器获取到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实时发送的运动状态数据后,通过分析、计算,然后消除可能存在的误差,再根据结果判断所获得的多个运动状态数据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向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同时发送警告信息;
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所述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同时实时收集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并同时实时向服务器上传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
(2)、服务器收集、分析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发送的携带者运动状态数据并去除误差,若分析出这两个设备的携带者运动状态在去除误差后已经不一致时,则分别向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的报警应用发出警告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在进入工作状态后,首先确认与服务器保持连接,然后实时采集携带者的运动状态数据,实时向服务器上传数据,同时,随时准备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信息,保持报警装置处于预警状态;
步骤(1)中,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如果与服务器失去联系,无论是哪一方的问题导致断开连接,只要超过一定时间后,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将开启警报,告知携带者该防丢失操作目前可能处于不正常的状态,需要携带者做出相应的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服务器首先确认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均已进入工作状态并和服务器连接良好,然后服务器开启工作状态。服务器工作时,通过比对同一个周期内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所采集到的运动数据,消除可能存在的误差,当二者的差异超过一定值时,判定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已经处于分离状态,并立刻向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发送警告信息,否则,返回一个正常信号;
步骤(2)中,服务器出现故障而与智能移动设备A或者智能防丢失设备B失去联系,则暂时停止工作状态,不再向智能移动设备A或者智能防丢失设备B发送相关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移动设备A、智能防丢失设备B与服务器间的通信方式可以使用任何现有的网络通信技术,服务器通过设备的固有地址如MAC地址、序列号或通过账号口令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移动设备A、智能防丢失设备B、服务器之间连接的时间长短由系统默认设置,也可由用户在内置应用中自己设置调整;上述智能移动设备A、智能防丢失设备B运动状态不一致时默认为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同时报警,也可由用户通过内置应用自己设置选择单一报警设备,建议用户同时开启两设备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设备A其外在形式为便于随身携带、具备联网功能的智能移动设备,智能移动设备A的外在形式可为智能手机,或小型平板电脑;
所述智能防丢失设备B其外在形式为可穿戴的智能设备,智能防丢失设备B其外在形式可为智能鞋垫、或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或智能手机、或智能项链、或智能耳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设备A和服务器之间通过各自的通讯模块进行通讯,智能移动设备A和服务器建立连接时,服务器会确认智能设备的身份,若智能设备的身份无法通过服务器认证,服务器将会拒绝为其提供服务并发出警报通知用户认证失败;确认身份成功后,服务器会发送一个确认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防丢失设备B和服务器之间通过各自的通讯模块进行通讯,智能防丢失设备B和服务器建立连接时,服务器会确认智能防丢失设备B的身份,若智能防丢失设备B的身份无法通过服务器的认证,服务器将会拒绝为其提供服务并发出警报通知用户认证失败;确认身份成功后,服务器会发送一个确认信号,此智能防丢失设备B若为智能鞋垫等不方便操作的设备,连接开关可由智能移动设备A打开,此时控制服务器与智能防丢失设备B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设备A和智能防丢失设备B首先尝试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然后开始计时,若超过一段时间未收到确认信号,则发出警报通知,当双方都收到确认信号以后,防丢失实时监测工作开始,在此后的任意时刻,智能移动设备A或智能防丢失设备B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警告信息,则发出警报通知,上述的超时时间由系统默认设置,也可以通过内置应用手动调节设置。
CN201610345600.0A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 Pending CN1060672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5600.0A CN106067243A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5600.0A CN106067243A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7243A true CN106067243A (zh) 2016-11-02

Family

ID=57420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5600.0A Pending CN106067243A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67243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4140A (zh) * 2017-09-12 2018-02-23 江苏赛博宇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环的手机防盗方法和手机防盗系统
CN107864284A (zh) * 2017-11-07 2018-03-30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提醒方法和装置
WO2018137662A1 (en) * 2017-01-28 2018-08-02 Well Being Digital Limited A device for identifying a person and a method thereof
CN109040438A (zh) * 2018-07-18 2018-12-18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连续相互验证的移动设备在线防丢检测系统
WO2019089892A1 (en) 2017-11-03 2019-05-09 Roku, Inc. Tracking proximities of devices and/or objects
CN110086942A (zh) * 2019-05-13 2019-08-02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3067A (zh) * 2020-09-22 2020-12-25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丢失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US11997562B2 (en) 2017-11-03 2024-05-28 Roku, Inc. Tracking proximities of devices and/or object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743A (zh) * 2009-04-02 2010-01-27 浙江亚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生物特征认证结果确认移动终端持有者身份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048943A1 (en) * 2013-08-14 2015-02-1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nti-los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Devices
CN104378511A (zh) * 2014-11-27 2015-02-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装置、穿戴设备
CN104869364A (zh) * 2015-05-29 2015-08-26 重庆三峡学院 一种带有身份鉴别功能的视频监控系统
US20150254962A1 (en) * 2014-03-10 2015-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los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185013A (zh) * 2015-08-15 2015-12-23 刘杨 基于运动姿态识别的物联网物品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743A (zh) * 2009-04-02 2010-01-27 浙江亚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生物特征认证结果确认移动终端持有者身份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048943A1 (en) * 2013-08-14 2015-02-1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nti-los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Devices
US20150254962A1 (en) * 2014-03-10 2015-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los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104378511A (zh) * 2014-11-27 2015-02-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装置、穿戴设备
CN104869364A (zh) * 2015-05-29 2015-08-26 重庆三峡学院 一种带有身份鉴别功能的视频监控系统
CN105185013A (zh) * 2015-08-15 2015-12-23 刘杨 基于运动姿态识别的物联网物品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37662A1 (en) * 2017-01-28 2018-08-02 Well Being Digital Limited A device for identifying a person and a method thereof
US11070550B2 (en) 2017-01-28 2021-07-20 Well Being Digital Limite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a person and a method thereof
CN107734140A (zh) * 2017-09-12 2018-02-23 江苏赛博宇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环的手机防盗方法和手机防盗系统
WO2019089892A1 (en) 2017-11-03 2019-05-09 Roku, Inc. Tracking proximities of devices and/or objects
EP3704877A4 (en) * 2017-11-03 2021-11-24 Roku, Inc. TRACKING PROXIMITY OF DEVICES AND / OR OBJECTS
US11997562B2 (en) 2017-11-03 2024-05-28 Roku, Inc. Tracking proximities of devices and/or objects
CN107864284A (zh) * 2017-11-07 2018-03-30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9040438A (zh) * 2018-07-18 2018-12-18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连续相互验证的移动设备在线防丢检测系统
CN109040438B (zh) * 2018-07-18 2020-12-29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连续相互验证的移动设备在线防丢检测系统
CN110086942A (zh) * 2019-05-13 2019-08-02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86942B (zh) * 2019-05-13 2021-09-10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3067A (zh) * 2020-09-22 2020-12-25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丢失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7243A (zh) 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设备防丢失方法
CN101848373B (zh)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及其视频监控方法
CN105553740B (zh) 数据接口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4901801B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3354016A (zh) 防止移动终端丢失的报警系统、相关装置和报警方法
CN107316431A (zh) 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CN103763695B (zh) 一种物联网安全测评方法
WO2017118184A1 (zh) 位置监控方法及智能穿戴装置、移动终端装置、监控装置
CN105575052A (zh) 一种安全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0473372A (zh) 智能安防中异常通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997735A (zh) 一种基于流动型网络的移动监护方法与系统
CN105282700A (zh) 追踪方法、追踪服务器及追踪系统
CN106447873A (zh) 基于物联网的5g基站的在线管理系统
CN105354901A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儿童防丢方法及设备
CN110505347A (zh) 移动终端丢失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203299946U (zh) 一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家庭防盗监测装置
CN105261098B (zh) 智能锁门系统及方法
CN206564018U (zh) 智能防丢装置和智能防丢系统
CN107025737A (zh) 一种自助服务终端安防系统安全联动方法和系统
CN106530641A (zh) 智能防丢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智能防丢系统
CN111125133A (zh) 一种体育赛事数据统计方法及系统
CN208255966U (zh) 一种面部特征控制图像采集的门禁系统
CN203283185U (zh) 汽车的防盗追踪装置
CN205259799U (zh)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保险柜远程防盗控制系统
CN202976124U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网关的行人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