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3344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3344B
CN106063344B CN201480076588.7A CN201480076588A CN106063344B CN 106063344 B CN106063344 B CN 106063344B CN 201480076588 A CN201480076588 A CN 201480076588A CN 106063344 B CN106063344 B CN 1060633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data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cycle
sub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65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3344A (zh
Inventor
王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63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3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3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3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方法包括: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所述传输的次数至少包括:N1和N2;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所述m1和m2分别为N1和N2次传输中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所述N1,N2,m1以及m2皆为大于零的整数;根据所述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进行数据包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设备之间的临近服务,英文称Device to Device Proximity Service,简称为D2D ProSe,已经成为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Rel.12系统的研究课题,并从Rel.12系统开始支持。用户设备直连通信并不是一个新兴技术,目前在用的一些集群系统,还有一些walkie-talkie(步谈机)设备已经在使用用户设备直连通信的功能。由于LTE系统商业化的巨大成功,因此使用LTE系统的物理层,提供用户设备直连的服务既丰富了LTE系统的业务范围,也使得用户设备直连这种应用可以被更多的用户所使用。
在设计用户设备临近服务的物理层过程时,从设计角度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是发现信号设计;第二个是直连通信设计。所谓发现信号设计,是使得用户设备在一个网络环境中,能够识别附近存在的用户,包括发现信号的发送和发现信号的接收。所谓直连通信设计,也即设计用户设备直连通信的流程,包括发起呼叫,信道测量,信道反馈,资源调度,数据传输,呼叫完成等一系列过程。
在现有技术中,D2D用户设备在发送D2D信号时,需要发送两类信号。第一类信号是调度分配(SA,scheduling assignment)信号;第二类信号是数据信号。其中SA信令指示数据信号所使用的资源,数据信号是D2D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的数据。
D2D ProSe存在一些不同的数据传输场景中,数据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可以不相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数据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不相同的场景,若在一个传输周期内都使用相同的传输次数,则会造成总的可用资源数变化较大,使得转换后数据传输的码率变大,通信的稳定性变小,进而使得通信的覆盖范围变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造成的稳定性差异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所述传输的次数至少包括:N1和N2;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所述m1和m2分别为N1和N2次传输中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所述N1,N2,m1以及m2皆为大于零的整数;
根据所述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进行数据包传输。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floor(m1*N1/m2),其中,当m1>m2时,所述N1需要满足N1>m2/(m1-m2);所述floor()是向下取整运算。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ceil(m1*N1/m2),其中,当m1<m2时,所述N1需要满足N1>m2/(m2-m1);所述ceil()是向上取整运算。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round(m1*N1/m2);其中,所述round()为四舍五入运算。
结合第一方面的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至三种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包括:
所述m1为132,所述m2为108。
结合第一方面的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至三种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若所述传输周期为20个子帧,则所述N1为4,所述N2为5。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N1为4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4部分,每个部分包含5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当N2为5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5部分,每个部分包含4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传输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八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仅传输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或八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九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一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或,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多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用户设备,,包括:
传输次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所述传输的次数至少包括:N1和N2;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所述m1和m2分别为N1和N2次传输中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所述N1,N2,m1以及m2皆为大于零的整数;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进行数据包传输。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floor(m1*N1/m2),其中,当m1>m2时,N1需要满足N1>m2/(m1-m2);所述floor()是向下取整运算。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ceil(m1*N1/m2),其中,当m1<m2时,N1需要满足N1>m2/(m2-m1);所述ceil()是向上取整运算。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round(m1*N1/m2);其中,所述round()为四舍五入运算。
结合第二方面的以及第二方面的第一至三种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包括:
所述m1为132,所述m2为108。
结合第二方面的以及第二方面的第一至三种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若所述传输周期为20个子帧,则所述N1为4,所述N2为5。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当N1为4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4部分,每个部分包含5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当N2为5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5部分,每个部分包含4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传输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八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仅传输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或八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九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一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或,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多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用户设备,包括:
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所述传输的次数至少包括:N1和N2;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所述m1和m2分别为N1和N2次传输中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所述N1,N2,m1以及m2皆为大于零的整数;
所述输出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进行数据包传输。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floor(m1*N1/m2),其中,当m1>m2时,N1需要满足N1>m2/(m1-m2);所述floor()是向下取整运算。
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ceil(m1*N1/m2),其中,当m1<m2时,N1需要满足N1>m2/(m2-m1);所述ceil()是向上取整运算。
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round(m1*N1/m2);其中,所述round()为四舍五入运算。
结合第三方面的以及第三方面的第一至三种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包括:
所述m1为132,所述m2为108。
结合第三方面的以及第三方面的第一至三种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若所述传输周期为20个子帧,则所述N1为4,所述N2为5。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N1为4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4部分,每个部分包含5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当N2为5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5部分,每个部分包含4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输出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传输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八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输出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仅传输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或八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九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输出装置还用于:
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一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或,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多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一些不同的数据传输场景中,数据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也不尽相同,对于数据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不相同的数据传输场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个传输周期内相应的使用不同的传输次数,使得在所述N1次传输中所占用的总的可用资源数与在所述N2次传输中所占用的总的可用资源数基本持平(即,一个传输周期内总的可用资源数基本持平),从而保证了数据通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数据结构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数据结构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数据结构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一个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数据传输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VoIP话音业务是一种D2D直连通信支持话音业务,VoIP话音业务的数据传输模型是20ms时间内传输44Bytes共352bit(328bit payload+24bit循环冗余校验码)信息,其中20ms为一组(VoIP话音业务)数据包的传输周期。在先的研究显示,如果使用正常的(Normal)循环前缀(CP,CyclicPrefix),VoIP数据包在20ms内传输四次可以满足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107dBm的要求。而在使用Normal CP的情况下,1个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承载一次数据传输,而一个PRB的可用的物理资源为:12*(14-2-1)=132(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元素)其中,“12”为一个PRB中的子载波数,“14”为Normal CP的情况下一个子载波对应的子帧符号数,“2”为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1”为穿刺(puncture)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RE为最小的资源单位。因此,4次传输可用资源为132*4=528RE。
而在实际应用中,在一些多径时延较大的场景,会由使用Normal CP转换为使用扩展的(Extended)CP,而在使用Extended CP的情况下,1个PRB可用的物理资源为:12*(12-2-1)=108(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元素)其中,“12”为一个PRB中的子载波数,括号内的“12”为Extended CP的情况下一个子载波对应的子帧符号数,“2”为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1”为穿刺(puncture)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因此,若仍使用Normal CP场景下设定的4次传输,则可用资源为108*4=432RE。由此可知,两种CP场景下,总的可用资源数差距较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
数据传输装置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所述传输的次数至少包括:N1和N2;其中,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所述m1和m2分别为N1和N2次传输中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所述N1,N2,m1以及m2皆为大于零的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不同数据传输场景下,数据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调整一个传输周期内使用的传输次数,使得不同数据传输场景下,一个传输周期内总的可用资源数基本持平(即m1*N1≈m2*N2)。
示例性的,若使用正常的循环前缀,一次数据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可以m1为:12*(14-2-1)=132(RE),其中,“12”为一个PRB中的子载波数,“14”为正常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一个子载波对应的子帧符号数,“2”为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1”为puncture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RE为最小的资源单位。
所述传输周期为完成一组数据包传输所使用的资源,例如RE数。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一些多径时延不同的场景,会使用不同的循环前缀。示例性的,当使用正常的循环前缀进行数据传输时,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为N1;当使用扩展的循环前缀进行数据传输时,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为N2
102、根据所述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进行数据包传输。
数据传输装置根据所述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进行数据包传输。
在确定了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之后,数据传输装置会根据该次数进行数据的封装,确定一次传输的数据量,依次对封装好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在一些不同的数据传输场景中,数据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也不尽相同,对于数据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不相同的数据传输场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个传输周期内相应的使用不同的传输次数,使得在所述N1次传输中所占用的总的可用资源数与在所述N2次传输中所占用的总的可用资源数基本持平(即,一个传输周期内总的可用资源数基本持平),从而保证了数据通信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包括有两种循环前缀,分别为正常的循环前缀以及扩展的循环前缀,不同的循环前缀对应不同的传输次数,具体的,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201、确定传输当前数据包所使用的循环前缀;
数据传输装置确定传输当前数据包所使用的循环前缀,所述循环前缀包括:正常的循环前缀以及扩展的循环前缀。
在实际应用中,在一些多径时延较大的场景,会由使用正常的循环前缀转换为使用扩展的循环前缀,不同的循环前缀一个传输周期内对应不同的传输次数。
202、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
数据传输装置根据传输当前数据包所使用的循环前缀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所述传输的次数至少包括:N1和N2;其中,N1和N2之间的关系为:
当m1>m2且N1>m2/(m1-m2)时,N2=floor(m1*N1/m2),或N2=ceil(m1*N1/m2),或N2=round(m1*N1/m2);其中,m1*N1为在所述N1次传输中所占用的总的可用资源数;
当m1>m2且N1≤m2/(m1-m2)时,N2=ceil(m1*N1/m2),或N2=round(m1*N1/m2);
当m1<m2且N1>m2/(m2-m1)时,N2=ceil(m1*N1/m2),或N2=floor(m1*N1/m2),或N2=round(m1*N1/m2);
当m1<m2且N1≤m2/(m2-m1)时,N2=floor(m1*N1/m2),或N2=round(m1*N1/m2);
其中,所述m1为N1次传输中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所述m2为N2次传输中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所述floor()是向下取整运算,所述ceil()是向上取整运算,所述round()为四舍五入运算;所述N1,N2,m1以及m2皆为大于零的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在所述N1次传输中所占用的总的可用资源数与在所述N2次传输中所占用的总的可用资源数基本持平,N2有三种可选的计算方法,即:N2=floor(m1*N1/m2),N2=ceil(m1*N1/m2),以及N2=round(m1*N1/m2);其中,若使用N2=floor(m1*N1/m2)的计算方式,则当m1>m2时,N1需要满足N1>m2/(m1-m2),而在m1<m2时,则N1的取值不受限定;若使用N2=ceil(m1*N1/m2)的计算方式,则当m1<m2时,N1需要满足N1>m2/(m2-m1),而在m1>m2时,则N1的取值不受限定;若使用N2=round(m1*N1/m2)的计算方式,则则N1的取值不受限定。
具体的,当使用正常的循环前缀进行数据传输时,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为N1;当使用扩展的循环前缀进行数据传输时,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为N2。并且,N1对应的一次数据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m1为:12*(14-2-1)=132(RE),其中,“12”为一个PRB中的子载波数,“14”为正常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一个子载波对应的子帧符号数,“2”为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1”为puncture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RE为最小的资源单位。N2对应的一次数据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m2为:12*(12-2-1)=108RE其中,括号外的“12”为一个PRB中的子载波数,括号内的“12”为Extended CP的情况下一个子载波对应的子帧符号数,“2”为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1”为puncture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
示例性的,若当前的数据传输业务为VoIP话音业务,则一组数据包的传输周期为20个子帧(一个子帧可以为1ms)。VoIP数据包在20ms内传输四次(即N1为4)可以满足RSRP-107dBm的要求。根据上述N1和N2之间的关系(即,“当m1大于m2,且传输周期小于或等于25个子帧时,N2=floor(m1*N1/m2)”)可得,N2=5。
203、对数据包进行封装;
具体的,当N1为4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4部分,每个部分包含5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当N2为5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5部分,每个部分包含4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可选的,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可以传输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的SA信令,所述SA信令可以控制一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示例性的,请参阅图三,在这种方案中,1个SA资源池对应1个20ms数据资源池,发送的数据包在每4个子帧中,占用1个子帧发送。调度数据包的SA信令在第一部分发送。也就是说,在第一部分中,即发送数据,也发送调度该数据的SA信令。
可选的,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可以传输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的SA信令,所述SA信令可以控制两个以上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示例性的,请参阅图四,在这种方案中,1个SA资源池对应2个20ms数据资源池,也即对应40ms资源。发送的数据包在每4个子帧中,占用1个子帧发送。2个20ms数据资源池,发送了两个数据包。调度数据包1和数据包2的SA信令,在第一个资源池的第一部分发送。
可选的,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仅传输所述数据包的SA信令,所述SA信令可以控制一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示例性的,请参阅图五,在这种方案中,1个SA资源池对应1个20ms数据资源池。第一部分仅用作SA的发送,第2至5部分用作数据发送。发送的数据包在每4个子帧中,占用1个子帧发送,因此,数据包传送4次;并且,一条SA信令控制一组数据包的传输。
可选的,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仅传输所述数据包的SA信令,所述SA信令可以控制两个以上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示例性的,请参阅图六,在这种方案中,1个SA资源池对应2个20ms数据资源池,也即对应40ms资源。第一个资源池的第一部分仅用作SA的发送,第一个资源池的其他部分和其他资源池用作数据发送。发送的数据包在每4个子帧中,占用1个子帧发送。2个20ms数据资源池,发送了两个数据包。调度数据包1和数据包2的SA信令,在第一个资源池的第一部分发送。在第一个资源池中,数据包发送了4次,在第二个资源池中,数据包发送5次;并且,一条SA信令控制两组数据包的传输。
上面仅以一些例子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进行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204、根据所述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进行数据包传输。
数据传输装置根据所述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进行数据包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一组数据包的传输周期为20个子帧,当使用正常的循环前缀进行数据传输时,N1=4,一个传输周期内总的可用资源数m1*N1为132*4=528RE;当由使用正常的循环前缀转换为使用扩展的循环前缀进行数据传输时,根据上述N1和N2之间的关系可得,N2=5,因此,一个传输周期内总的可用资源数m2*N2为108*5=540RE,一个传输周期内总的可用资源数基本持平,从而保证了数据通信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在一个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传输不同数据类型的方案,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需要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时,选择“在一个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既传输数据包也传输调度所述数据包的SA信令”的方案;在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时,选择“在一个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仅传输调度数据包的SA信令”的方案。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条SA信令调度两组以上数据包传输的的方案,进一步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下面对用于执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本发明用户设备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逻辑结构请参考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一个实施例包括:
传输次数确定单元701,用于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所述传输的次数至少包括:N1和N2;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所述m1和m2分别为N1和N2次传输中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所述N1,N2,m1以及m2皆为大于零的整数;
传输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进行数据包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可以包括:
N2=floor(m1*N1/m2),其中,当m1>m2时,N1需要满足N1>m2/(m1-m2);所述floor()是向下取整运算;
或,
N2=ceil(m1*N1/m2),其中,当m1<m2时,N1需要满足N1>m2/(m2-m1);所述ceil()是向上取整运算;
或,
N2=round(m1*N1/m2);其中,所述round()为四舍五入运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不同数据传输场景下,数据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调整一个传输周期内使用的传输次数,使得不同数据传输场景下,一个传输周期内总的可用资源数基本持平(即m1*N1≈m2*N2)。
具体的,所述m1可以为132,m2可以为108。示例性的,N1对应的一次数据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m1为:12*(14-2-1)=132(RE),其中,“12”为一个PRB中的子载波数,“14”为正常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一个子载波对应的子帧符号数,“2”为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1”为puncture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RE为最小的资源单位。N2对应的一次数据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m2为:12*(12-2-1)=108RE其中,括号外的“12”为一个PRB中的子载波数,括号内的“12”为Extended CP的情况下一个子载波对应的子帧符号数,“2”为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1”为puncture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
进一步的,若所述传输周期为20个子帧,则所述N1为4,所述N2为5。示例性的,若当前的数据传输业务为VoIP话音业务,则一组数据包的传输周期为20个子帧(一个子帧可以为1ms)。VoIP数据包在20ms内传输四次(即N1为4)可以满足RSRP-107dBm的要求。根据上述N1和N2之间的关系(即,“当m1大于m2,且传输周期小于或等于25个子帧时,N2=floor(m1*N1/m2)”)可得,N2=5。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当N1为4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4部分,每个部分包含5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当N2为5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5部分,每个部分包含4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传输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或,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仅传输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一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或,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多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请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用户设备,可包括:
输入装置810,输出装置820,存储器830和处理器840(用户设备中的处理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810,输出装置820,存储器830和处理器840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8中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在实际应用中,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所述传输的次数至少包括:N1和N2;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所述m1和m2分别为N1和N2次传输中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所述N1,N2,m1以及m2皆为大于零的整数;
具体的,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可以包括:
N2=floor(m1*N1/m2),其中,当m1>m2时,N1需要满足N1>m2/(m1-m2);所述floor()是向下取整运算;
或,
N2=cei1(m1*N1/m2),其中,当m1<m2时,N1需要满足N1>m2/(m2-m1);所述ceil()是向上取整运算;
或,
N2=round(m1*N1/m2);其中,所述round()为四舍五入运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不同数据传输场景下,数据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调整一个传输周期内使用的传输次数,使得不同数据传输场景下,一个传输周期内总的可用资源数基本持平(即m1*N1≈m2*N2)。
具体的,所述m1可以为132,m2可以为108。示例性的,N1对应的一次数据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m1为:12*(14-2-1)=132(RE),其中,“12”为一个PRB中的子载波数,“14”为正常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一个子载波对应的子帧符号数,“2”为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1”为puncture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RE为最小的资源单位。N2对应的一次数据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m2为:12*(12-2-1)=108RE其中,括号外的“12”为一个PRB中的子载波数,括号内的“12”为Extended CP的情况下一个子载波对应的子帧符号数,“2”为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1”为puncture所占用的子帧符号数。
进一步的,若所述传输周期为20个子帧,则所述N1为4,所述N2为5。示例性的,若当前的数据传输业务为VoIP话音业务,则一组数据包的传输周期为20个子帧(一个子帧可以为1ms)。VoIP数据包在20ms内传输四次(即N1为4)可以满足RSRP-107dBm的要求。根据上述N1和N2之间的关系(即,“当m1大于m2,且传输周期小于或等于25个子帧时,N2=floor(m1*N1/m2)”)可得,N2=5。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当N1为4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4部分,每个部分包含5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当N2为5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5部分,每个部分包含4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所述输出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进行数据包传输。
具体的,所述输出装置可以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传输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或,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仅传输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装置还用于:使用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一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或,使用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多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所述传输的次数至少包括:N1和N2;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所述m1和m2分别为N1和N2次传输中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所述N1,N2,m1以及m2皆为大于零的整数,其中,所述N1与所述N2分别为不同数据传输场景下一个传输周期内使用的传输次数,且m1*N1与m2*N2之间的差值位于预设范围内;
根据所述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进行数据包传输;
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floor(m1*N1/m2),其中,当m1>m2时,所述N1需要满足N1>m2/(m1-m2);所述floor()是向下取整运算;
或,
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ceil(m1*N1/m2),其中,当m1<m2时,所述N1需要满足N1>m2/(m2-m1);所述ceil()是向上取整运算;
或,
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round(m1*N1/m2);其中,所述round()为四舍五入运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m1为132,所述m2为1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传输周期为20个子帧,则所述N1为4,所述N2为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N1为4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4部分,每个部分包含5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当N2为5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5部分,每个部分包含4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传输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仅传输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一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或,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多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次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所述传输的次数至少包括:N1和N2;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所述m1和m2分别为N1和N2次传输中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所述N1,N2,m1以及m2皆为大于零的整数,其中,所述N1与所述N2分别为不同数据传输场景下一个传输周期内使用的传输次数,且m1*N1与m2*N2之间的差值位于预设范围内;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进行数据包传输;
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floor(m1*N1/m2),其中,当m1>m2时,N1需要满足N1>m2/(m1-m2);所述floor()是向下取整运算;
或,
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ceil(m1*N1/m2),其中,当m1<m2时,所述N1需要满足N1>m2/(m2-m1);所述ceil()是向上取整运算;
或,
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round(m1*N1/m2);其中,所述round()为四舍五入运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m1为132,所述m2为10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传输周期为20个子帧,则所述N1为4,所述N2为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当N1为4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4部分,每个部分包含5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当N2为5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5部分,每个部分包含4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传输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仅传输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一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或,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多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1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数据包在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所述传输的次数至少包括:N1和N2;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所述m1和m2分别为N1和N2次传输中的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可用资源数,所述N1,N2,m1以及m2皆为大于零的整数,其中,所述N1与所述N2分别为不同数据传输场景下一个传输周期内使用的传输次数,且m1*N1与m2*N2之间的差值位于预设范围内;
所述输出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一个传输周期内传输的次数进行数据包传输;
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floor(m1*N1/m2),其中,当m1>m2时,所述N1需要满足N1>m2/(m1-m2);所述floor()是向下取整运算;
或,
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ceil(m1*N1/m2),其中,当m1<m2时,所述N1需要满足N1>m2/(m2-m1);所述ceil()是向上取整运算;
或,
所述N2根据m1、m2,以及所述N1确定,包括:
N2=round(m1*N1/m2);其中,所述round()为四舍五入运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m1为132,所述m2为108。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传输周期为20个子帧,则所述N1为4,所述N2为5。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N1为4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4部分,每个部分包含5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当N2为5时,一个所述传输周期中的20个子帧分为5部分,每个部分包含4个子帧,在发送所述数据包时,在所述每个部分选择一个子帧发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传输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传输周期的第一个部分,仅传输所述数据包的调度分配SA信令。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装置还用于:
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一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或,一个所述SA信令控制多个传输周期的数据传输。
CN201480076588.7A 2014-07-29 2014-07-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06063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3213 WO2016015218A1 (zh) 2014-07-29 2014-07-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3344A CN106063344A (zh) 2016-10-26
CN106063344B true CN106063344B (zh) 2019-11-29

Family

ID=55216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6588.7A Active CN106063344B (zh) 2014-07-29 2014-07-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63344B (zh)
WO (1) WO2016015218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5573A (zh) * 2007-06-14 2008-12-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块分段传输的设备和方法
CN101946470A (zh) * 2008-02-14 2011-01-12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送数据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03209487A (zh) * 2012-01-17 2013-07-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13105810A1 (ko) * 2012-01-11 2013-07-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368713A (zh) * 2012-03-26 2013-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7974B (zh) * 2010-04-07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系统及方法
KR20130037928A (ko) * 2011-10-07 2013-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링크성능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분산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46253B (zh) * 2012-07-09 2018-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US9571248B2 (en) * 2012-10-29 2017-02-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5573A (zh) * 2007-06-14 2008-12-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块分段传输的设备和方法
CN101946470A (zh) * 2008-02-14 2011-01-12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送数据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WO2013105810A1 (ko) * 2012-01-11 2013-07-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209487A (zh) * 2012-01-17 2013-07-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3368713A (zh) * 2012-03-26 2013-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15218A1 (zh) 2016-02-04
CN106063344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8637B (zh) D2d通信处理方法、装置、d2d通信设备及基站
CN105934917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US20230164782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own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9600836A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352967A (zh) 用于车辆通信系统中的基于全维度多输入多输出的多播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72631B (zh) 用于增强覆盖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70514A (zh) Pdsch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04038920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220167389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CN105991263A (zh) 下行控制信息dci的配置、下行数据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7196689B (zh) 一种上行mu-mimo的方法及系统
KR102322471B1 (ko) 다운링크 데이터 송신에 사용되는 자원을 결정 및 구성하는 방법, 단말 및 기지국
CN108282291A (zh) 一种dci传输方法、ue和网络侧设备
CN103220680A (zh) 一种实现调度请求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039559A (zh) 上行探测信号的触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21163A (zh) 低时延系统中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结构
CN106465283A (zh)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756983A (zh) 一种配置搜索空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18526A (zh) 导频配置方法、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295651A (z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600838A (zh) 一种上行子带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980469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EP3079286B1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CN109417797A (zh) 资源给无线装置的分配
CN106470381A (zh) 随机接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