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0695A - 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0695A
CN106060695A CN201610526535.1A CN201610526535A CN106060695A CN 106060695 A CN106060695 A CN 106060695A CN 201610526535 A CN201610526535 A CN 201610526535A CN 106060695 A CN106060695 A CN 106060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rum
moving
coil
road
pronunc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265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昭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zh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zh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zh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zh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265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606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60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06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5Manufacture of mono- or stereophonic headphon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耳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一端的后盖,该外壳一端制成一发音道,该发音道一端设有动圈,于该发音道的另一端向外壳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出音道,该出音道处设有主动铁单元,所述发音道一侧形成有侧导通孔,该侧导通孔与发音道构成的根状导管结构,该侧导通孔一端设有辅助动铁,本发明直接省略了软胶导管的常见工艺,不再需要胶水粘贴导管,从而避免了使用软胶导管的缺陷,以达到更优异的声音折射及传导,有效地减少了声音失真,使声音表现力更丰富,同时,在生产工艺上更容易实现,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能产出听感更好的声音。

Description

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
背景技术
耳机(英文:Earphones;Headphones;Head-sets或In ear monitor),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运动等在噪吵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耳机是根据其驱动器(换能器)的类型和它的佩带方式分类的,一般分为动圈式、动铁式、等磁式、静电式、驻极体、无线无绳以及圈铁式等。
就圈铁耳机而言,它是指在耳机中采用动铁和动圈两种不同的单元,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以期望它们相互弥补,并将动铁完美的中高频可控与动圈出色的低频瞬态融合在一起。目前,常见的圈铁耳机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同轴形式,动铁高频单元放在动圈前面,这种形式虽然生产及设计相对简单,但只能局限应用在一动铁一动圈耳机或二动铁一动圈耳机上;另一种是类似于定制耳机的形式,使用软的声音导管,将动铁单元及动圈分别连到出音口,动铁单元和软胶导管之间采用胶水连接,这种虽然在设计上能够一定程度使用多个动铁单元来完善音质,但其工艺繁琐,费时费力,而且,在粘贴软胶导管时,如果操作不当产生偏差,则整个单元基本等同于不良品,在产品的量产中造成成本浪费,生产困难,而且软的声音导管会带来声音的失真,使耳机的整体听感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该根状导管结构直接省略了软胶导管的常见工艺,不再需要胶水粘贴导管,从而避免了使用软胶导管的缺陷,以达到更优异的声音折射及传导,有效地减少了声音失真,使声音表现力更丰富,同时,在生产工艺上更容易实现,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能产出听感更好的声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一端的后盖,该外壳一端制成一发音道,该发音道一端设有动圈,于该发音道的另一端向外壳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出音道,该出音道处设有主动铁单元,所述发音道一侧形成有侧导通孔,该侧导通孔与发音道构成的根状导管结构,该侧导通孔一端设有辅助动铁。
所述外壳与后盖之连接端之间形成一后腔,该后腔与发音道制成连通结构,并通过设于发音道处的动圈间隔成相对独立的空间,设于发音道一侧的侧导通孔亦与后腔制成连通结构,并通过设于侧导通孔处的辅助动铁间隔成相对独立的空间,设于该侧导通孔中的辅助动铁一端伸入后腔中。
所述发音道、出音道、侧导通孔与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该出音道与外界相连通。
所述后盖呈一罩体结构,该后盖与外壳的连接处紧密接合。
所述动圈分别通过分频线路单元或直接通过导线与主动铁单元、辅助动铁相连接。
所述主动铁单元与动圈同轴设置,该主动铁单元仅为一单体动铁。
或,所述主动铁单元与动圈同轴设置,该主动铁单元由对称设置的第一动铁和第二动铁组成。
所述发音道一侧设有两个以上侧导通孔,各该侧导通孔的另一端均分别与发音道相连通,各该侧导通孔上端均分别设有辅助动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在保证动圈和主动铁单元为同轴设计的基础上,加入根系管状结构设计,引用腔体的硬胶材质作为若干动铁的声音导通孔,构成“一圈多铁”的发音结构,直接省略了软胶导管的常见工艺,不再需要胶水粘贴导管,从而避免了使用软胶导管的缺陷,通过根系管状结构的隔离设计,使辅助动铁和动圈得到有效隔离,以达到更优异的声音折射及传导,有效地减少了声音失真,使声音表现力更丰富,同时,在生产工艺上更容易实现,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能产出听感更好的声音。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之具体实施例1的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之具体实施例2的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之动圈、主动铁单元和辅助动态的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外壳;11-发音道;12-出音道;13-侧导通孔;2-后盖;3-动圈;4-主动铁单元;41-第一动铁;42-第二动铁;5-辅助动铁;M-后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关于一种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包括外壳1和设于外壳1一端的后盖2,该外壳1一端制成一发音道11,该发音道11一端设有动圈3,于该发音道11的另一端向外壳1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出音道12,该出音道12处设有主动铁单元4,发音道11一侧形成有侧导通孔13,该侧导通孔13与发音道11构成的根状导管结构,该侧导通孔13一端设有辅助动铁5。
如图1-2所示,外壳1与后盖2之连接端之间形成一后腔M,该后腔M与发音道11制成连通结构,并通过设于发音道11处的动圈3间隔成相对独立的空间,设于发音道11一侧的侧导通孔13亦与后腔M制成连通结构,并通过设于侧导通孔13处的辅助动铁5间隔成相对独立的空间,设于该侧导通孔13中的辅助动铁5一端伸入后腔M中。
如图1-2所示,发音道11、出音道12、侧导通孔13与外壳1为一体成型结构,该出音道11与外界相连通,其中,优选地,发音道11与出音道12一并构成“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结构或大小相一致的管状结构,该两者所构成的形状可根据产品的实际设计需要进行选择,在此并不予以自限。
如图1-2所示,后盖2呈一罩体结构,该后盖2与外壳1的连接处紧密接合。
如图1-2所示,主动铁单元4与动圈3同轴设置,该主动铁单元4仅为一单体动铁(未图示),或由对称设置的第一动铁41和第二动铁42组成。
如图3所示,动圈3分别通过分频线路单元或直接通过导线与主动铁单元4、辅助动铁5相连接,以图3的电路连接具体实施例为例,动圈3是分别通过分频线路单元与主动铁单元4、辅助动铁5相连接的,具体而言,动圈3的脚1通过串联的降压电阻R1,与主动铁单元4的脚1(正极)相连接,该主动铁单元4的脚2(负极)连接在动圈3的脚2(接地线)上,再在主动铁单元4的脚1和脚2之间并联一个滤波电容C3,提供一个平稳电压,该降压电阻R1和滤波电容C3构成动圈3和主动铁单元4之间的分频线路单元;而当发音道11一侧设一侧导通孔13上时(如图1所示),动圈3在连接主动铁单元4的基础上,动圈3的脚1又通过串联的电阻R2与一辅助动铁5的脚1(正极)相连接,该辅助动铁5的脚2(负极)通过串联的电容C4连接在动圈3的脚2(接地线)上,再于电阻R2和电容C4之间并联一滤波电容C1,该电阻R2、电容C4和电容C1构成动圈3和辅助动铁5之间的分频线路单元。
具体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其发音道11一侧设有两个以上侧导通孔13,各该侧导通孔13的另一端均分别与发音道11相连通,各该侧导通孔13上端均分别设有辅助动铁5,本具体实施例未解释的技术特征,采用具体实施例1的技术特征作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当发音道11一侧设有二侧导通孔13时(如图2所示),动圈3与主动铁单元4、辅助动铁5的基础上,动圈3的脚1又通过串联的电容C2与另一辅助动铁5的脚1(正极)相连接,该另一辅助动铁5的脚2(负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3连接在动圈3的脚2(接地线)上,该电容C2和电阻R3构成了动圈3和另一辅助动铁5之间的分频线路单元,如是设置,可轻松构成“一圈多铁”的发音结构,然而,于发音道11一侧所设置的侧导通孔13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此并不予以自限,发音道11一侧所设置的两个以上辅助动铁5,可根据实际配置进行分频线路单元的设置,对动圈3、主动铁单元4和各辅助动铁5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在此并不予以自限。
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在保证动圈3和主动铁单元4为同轴设计的基础上,加入根系管状结构设计,引用腔体的硬胶材质作为若干动铁的声音导通孔,构成“一圈多铁”的发音结构,直接省略了软胶导管的常见工艺,不再需要胶水粘贴导管,从而避免了使用软胶导管的缺陷,通过根系管状结构的隔离设计,使辅助动铁5和动圈3得到有效隔离,以达到更优异的声音折射及传导,有效地减少了声音失真,使声音表现力更丰富,同时,在生产工艺上更容易实现,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能产出听感更好的声音。
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其结构设计可应用于各类型耳机壳体材质,例如传统耳机所用的塑胶壳体,树脂壳体。但应用在密度更高的材质时更能凸显其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一端的后盖,该外壳一端制成一发音道,该发音道一端设有动圈,于该发音道的另一端向外壳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出音道,该出音道处设有主动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音道一侧形成有侧导通孔,该侧导通孔与发音道构成的根状导管结构,该侧导通孔一端设有辅助动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后盖之连接端之间形成一后腔,该后腔与发音道制成连通结构,并通过设于发音道处的动圈间隔成相对独立的空间,设于发音道一侧的侧导通孔亦与后腔制成连通结构,并通过设于侧导通孔处的辅助动铁间隔成相对独立的空间,设于该侧导通孔中的辅助动铁一端伸入后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音道、出音道、侧导通孔与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该出音道与外界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呈一罩体结构,该后盖与外壳的连接处紧密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分别通过分频线路单元或直接通过导线或直接通过导线与主动铁单元、辅助动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铁单元与动圈同轴设置,该主动铁单元仅为一单体动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铁单元与动圈同轴设置,该主动铁单元由对称设置的第一动铁和第二动铁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音道一侧设有两个以上侧导通孔,各该侧导通孔的另一端均分别与发音道相连通,各该侧导通孔上端均分别设有辅助动铁。
CN201610526535.1A 2016-07-06 2016-07-06 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 Pending CN106060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6535.1A CN106060695A (zh) 2016-07-06 2016-07-06 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6535.1A CN106060695A (zh) 2016-07-06 2016-07-06 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0695A true CN106060695A (zh) 2016-10-26

Family

ID=57201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6535.1A Pending CN106060695A (zh) 2016-07-06 2016-07-06 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6069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6548A (zh) * 2017-12-04 2018-06-12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
CN109302663A (zh) * 2018-10-23 2019-02-01 苏州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发音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969124A (zh) * 2021-04-15 2021-06-15 深圳市勤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77104U (zh) * 2015-02-04 2015-06-03 东莞达电电子有限公司 入耳式的动圈和动铁混合的耳机
CN105263082A (zh) * 2015-11-25 2016-01-20 成都优逸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导音管
CN205812324U (zh) * 2016-07-06 2016-12-14 深圳市极致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77104U (zh) * 2015-02-04 2015-06-03 东莞达电电子有限公司 入耳式的动圈和动铁混合的耳机
CN105263082A (zh) * 2015-11-25 2016-01-20 成都优逸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导音管
CN205812324U (zh) * 2016-07-06 2016-12-14 深圳市极致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6548A (zh) * 2017-12-04 2018-06-12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
CN108156548B (zh) * 2017-12-04 2023-09-19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
CN109302663A (zh) * 2018-10-23 2019-02-01 苏州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发音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969124A (zh) * 2021-04-15 2021-06-15 深圳市勤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
CN112969124B (zh) * 2021-04-15 2023-01-13 深圳市勤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06635B2 (en) Noise reduction air tube microphone, noise-reduction safe headset and noise-reduction safe Bluetooth headset
CN200966127Y (zh) 可折叠式音箱
CN106060695A (zh) 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
CN204598317U (zh) 指环助听器
CN205812324U (zh) 一种动圈动铁混合耳机的根状导管结构
CN206759697U (zh) 一种蓝牙耳机音箱
CN100375009C (zh) 携带型电子装置报时的方法
CN204377104U (zh) 入耳式的动圈和动铁混合的耳机
CN205491082U (zh) 一种用于智能视频机上的双膜音响
CN207235111U (zh) 一种环形扬声器
CN204013994U (zh) 耳机
CN203193848U (zh) 降噪耳机及其耳机插头
CN205812326U (zh) 保留偶次谐波的音频平衡耳机电路
CN204578730U (zh) 一种环保型高保真音质耳机
CN203788451U (zh) 整合式静电耳机单体模块
CN207926899U (zh) 一种用于音乐的录音设备
CN207978116U (zh) 一种多用途立体声耳机
CN208462031U (zh) 一种微型组合式蓝牙音响
CN207150815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专用音箱
CN203192967U (zh) 耳机插座及使用该耳机插座的电子设备
CN206472265U (zh) 一种动圈与动铁结合的入耳式电竞耳机
CN207968840U (zh) 一种3d环绕音效装置
CN206313962U (zh) 一种模内注塑式金属与塑胶圈铁结合的耳机
CN205336530U (zh) 发音装置和耳机
CN109640211A (zh) 一种降噪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