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9620A - 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及跳频频点压缩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及跳频频点压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9620A
CN106059620A CN201610374587.1A CN201610374587A CN106059620A CN 106059620 A CN106059620 A CN 106059620A CN 201610374587 A CN201610374587 A CN 201610374587A CN 106059620 A CN106059620 A CN 106059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hopping
bluetooth
sequence
ker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745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永信
韩国军
温嘉颖
崔福广
方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3745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596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59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96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43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hop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36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hop frequencies, e.g. using a bank of frequency sources, using continuous tuning or using a trans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及方法,其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其中发送端包括时钟、伪码产生器、频率合成器、调制器,接收端包括时钟、伪码产生器、频率合成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伪码产生器产生伪随机序列去控制所述频率合成器生成跳频载波序列,从而生成跳频图样,其中蓝牙内核生成的频点压缩得到多个每组预定数目的频点的跳频序列,所述预定数目小于32,发射机用的跳频载波序列与接收机产生的跳频载波序列一致,同步后,经混频后得到一个固定的中频信号。通过将原来蓝牙32个频点压缩,通过蓝牙跳频算法选择跳频图样,将跳频图样映射到跳频的频率值上。映射出来的伪随机序列中,连续32个伪随机数不会重复,且有较低的相关性。

Description

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及跳频频点压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跳频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自适应跳频系统及跳频频点压缩方法。
背景技术
跳频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其工作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说,通信中使用的载波频率受伪随机变化码的控制而随机跳变并且这些跳频讯号必须遵守FCC的要求,使用75个以上的跳频讯号、且跳频至下一个频率的最大时间间隔(Dwell Time)为400ms。采用跳频技术是为了确保通信的秘密性和抗干扰性。与定频通信相比,跳频通信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只要对方不清楚载频跳变的规律,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从通信技术的实现方式来说,“跳频”是一种用码序列进行多频频移键控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码控载频跳变的通信系统。
通信收发双方的跳频图案是事先约好的,同步地按照跳频图案进行跳变。这种跳频方式称为常规跳频(Normal FH)。随着现代战争中的电子对抗越演越烈,在常规跳频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适应跳频。它增加了频率自适应控制和功率自适应控制两方面。在跳频通信中,跳频图案反映了通信双方的信号载波频率的规律,保证了通信方发送频率有规律可循,但又不易被对方所发现。常用的跳频码序列是基于m序列、M序列、RS码等设计的伪随机序列。这些伪随机码序列通过移位寄存器加反馈结构来实现,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较快实现同步。它们可以实现较长的周期,汉明相关特性也比较好,但是当存在人为的故意干扰(如预测码序列后进行的跟踪干扰)时,这些序列的抗干扰能力较差。
现有射频遥控系统中的跳频频点压缩方法同步时间长或复杂程度高。其中 一种是,射频接收端与射频遥控器分别扫描所有频道,并依据频道质量对其已由好至差的顺序进行排序,选择其中排序最前的一定数量的频道进行标记,后续跳频时根据标记及排序进行相应跳频,若射频接收端接收到射频遥控器发来的跳频信息,则根据跳频信息进行相应跳频,而射频遥控器在同步后向射频接收端发送下一次跳频的跳频信息。另外一种是,采用两点或者三点(也有不跳的),发射机上有开关或者按键用来对码,而且对码都比较麻烦,其跳频协议:发射机,每台发射机有一个全局唯一的ID,发射的时候每帧数据都包含这个ID,发射机每2ms,跳频一次,要跳到频率随机生成,但是选频道的范围要剔除上一次的频率。可以随机生成三个,并把这三个频点加到要发送的数据帧中,这样可以保证160ms内所有的频点都能跳到。接收机,接收机上有一个按键,按住以后进入对码模式。在对码模式下,旁边只能有一台发射机,或者可以只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某个阈值的数据帧。接收机提供数据帧中的发射机ID,并存到自己的eeprom中,并从这时起,检查接受每帧的数据中的ID,只有同这个ID相同时才接受。接收机有两种跳频接收模式,快跳和慢跳。在开始跳时慢跳,每200ms跳一次。起始频率是随机从80个频道中选取的。反正200ms以后一定能收到发射机发来的数据,一旦接受到一帧以后就知道发射机下一个频点,马上转到那个频点,这样就实现跳频多址。
以上只是列出了两种比较常见的跳频方案。现在的跳频系统都以缩短同步时间和降低复杂度为目标。分析以上两种方案,第一种扫描所有信道需要时间,然后选择最优的几个频点作为跳频使用,随机性强,隐秘性高,但是扫描频点需要不少时间,同步时间长。第二种其对码方式以及慢跳机制与本发明有点相似,但是频点只有两到三个,复杂度降低了,但是隐匿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自适应跳频系统及跳频频点压缩方法,根据蓝牙内核生成的32个频点压缩选出若干个频点,不改变其原来特性,依然保持良好的随机性以及相关性,且不重复。
本发明采用的AFH技术是对原始蓝牙跳频序列的一种改进,它允许蓝牙设备缩减频点的数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分辨出ISM频段中优良和恶化的信道,从而避免使用恶化信道,减少受干扰的程度。当蓝牙微微网进入AFH状态后,其跳频序列可使用的频点N的数量是动态变化的,但规定必须有一个最小值Nmin,即Nmin≤N≤79。Bluetooth1.2协议中将Nmin定义为20。AFH只用于连接状态,而不会改变寻呼、查询等状态时的跳频序列。
结合上述所说的市面上的一些跳频方案,频点数量少导致可预测性增强,扫描所有频点选最优频点导致同步时间长。本发明使用的蓝牙内核跳频序列由bluetooth设备标志(主设备bluetooth地址低位部分28bit)决定,每个时隙的载频由所述时隙的相位(即时隙号)决定。Bluetooth设备标志共28位,可以区分228个跳频序列,数量非常巨大。时隙号是27位的主设备clk,一个完整的跳频序列持续时间为227*625us=23.3h。跳频序列中任意32个连续载频覆盖的范围至少达到64MHz每个频率的访问机会是相同的。可见bluetooth跳频序列数量巨大,而且每个序列都有较好的随机性。另外,由于有了循环前缀,使得IFFT FFT操作把原来的线性卷积变成循环卷积,大大简化相应的信号处理复杂度。
参考到市面上的对码方法,本发明中采用“四次握手”方法使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做交互,数据包中包含有ID的数据帧,作用是发射机告知接收机ID, 因为蓝牙内核的输入为ID和CLK,使两者生成相同的随机序列,第二个作用是存放到EEPROM中,不对码的时候取出内存中ID生成伪随机序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其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其中发送端包括时钟、伪码产生器、频率合成器、调制器,接收端包括时钟、伪码产生器、频率合成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伪码产生器产生伪随机序列去控制所述频率合成器生成跳频载波序列,从而生成跳频图样,其中蓝牙内核生成的频点压缩得到多个每组预定数目的频点的跳频序列,所述预定数目小于32,发射机用的跳频载波序列与接收机产生的跳频载波序列一致,同步后,经混频后得到一个固定的中频信号。
优选的,其芯片没有蓝牙主时钟,本地时钟根据地址生成通过偏移量调整。
优选的,所述载波序列按照奇偶分开,偶数在列表上半部份,奇数在列表的下半部分。
优选的,本蓝牙内核产生多个每组23个的跳频序列,为在原蓝牙内核生成的32个为一组的频点中选择23个频点。
优选的,在蓝牙内核生成的一组的频点中选择所述预定数目的频点的过程中,舍弃除所述预定数目的剩余频点。
优选的,所述每个跳频序列组内没有重复的频点。
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频点压缩方法,其跳频系统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其中发送端包括时钟、伪码产生器、频率合成器、调制器,接收端包括时钟、伪码产生器、频率合成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伪码产生器产生伪随机序列去控制所述频率合成器生成跳频载波序列,从而生成跳频图样,其中蓝牙内核生成的频点压缩得到多个每组预定数目的频点 的跳频序列,所述预定数目小于32,发射机用的跳频载波序列与接收机产生的跳频载波序列一致,同步后,经混频后得到一个固定的中频信号。
优选的,其芯片没有蓝牙主时钟,本地时钟根据地址生成通过偏移量调整。
优选的,所述载波序列按照奇偶分开,偶数在列表上半部份,奇数在列表的下半部分。
优选的,本蓝牙内核产生多个每组23个的跳频序列,为在原蓝牙内核生成的32个为一组的频点中选择23个频点。
优选的,在蓝牙内核生成的一组的频点中选择所述预定数目的频点的过程中,舍弃除所述预定数目的剩余频点。
优选的,所述每个跳频序列组内没有重复的频点。
优选的,发射机和接收机根据自己的ID生成多个所述预定数目的序列,每次开机顺序选择多个序列组中的一个作为发射序列组,利用生成好的序列组设置换频点,每次对码都会调用一组频点出来,然后设置频点,供每次发射使用,每次发射都会换频,换频顺序依次从所述预定数目的序列组中选取。
优选的,还具有检查机制,对生成的序列进行检查,取出多个每个序列内没有重复频点的序列存放在数组内。
优选的,每次得到所述预定数目的跳频点作为一组,当得到预定数量的组的频点时退出蓝牙内核跳频模块。
优选的,每次对码选择一组新的频点做跳频通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序列生成方法中,将原来蓝牙32个频点压缩。通过蓝牙跳频算法选择跳频图样,将跳频图样映射到跳频的频率值上。映射出来的伪随机序列中,连续23个伪随机数不会重复,且有较低的相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跳频通信系统模型图;
图2为通用跳频选择方案框图;
图3为连接状态的跳频选择方案图;
图4为跳频系统频率选择内核图;
图5为划分奇偶时钟图;
图6为检测重复点并存放有用频点流程图;
图7为换位操作图;
图8为输入蓝牙内核的两个值图;
图9为蓝牙内核的操作图;
图10为对码切换频点机制图;
图11为换频机制图;
图12为IDdata=0xf00生成频点图;
图13为IDdata=0xf00压缩后频点图;
图14为IDdata=0xf0生成频点图;
图15为IDdata=0xf0压缩后频点图;
图16为32个频点的频点图;
图17为23个频点的频点图;
图18为matlab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跳频通信中,通常希望跳频序列具有如下特性:
1)每一个跳频序列都可以使用频隙集合中的所有频隙,以实现最大的处理 增益。
2)跳频序列集合中的任意两个跳频序列,在所有相对时延下发生频隙重合的次数尽可能少,即跳频序列的汉明相关越小越好。
3)跳频序列集合中的序列数目尽可能多,以实现多址通信。
4)序列周期应尽可能长。
5)为了使跳频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应使各频隙在一个序列周期中的出现次数基本相同,这称为均匀性。
6)跳频序列应具有良好的随机性和较大的线性复杂度,以保证频率跳变具有不可逆推性。
7)跳频序列的产生电路应比较简单。
以上这些特性,有些是相互制约的,因此,本发明选用尽可能满足上述特性的伪码序列作为跳频序列。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频点压缩方法,以下实施例均以32跳压缩为23跳为例,包括但不限于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依据设备地址选择一个32个频点的子序列(分段),所述子序列具有伪随机序列的频谱特性;
将这个子序列在79个载频序列上映射成为跳频序列,其中79个频点的列表按照奇偶分开,偶数在列表上半部份,奇数在列表的下半部分;
FhReg[79]={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62,64,66,68,70,72,74,76,78,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51,53,55,57,59,61,63,65,67,69,71,73,75,77}
发射机和接收机序列选择,发射机和接收机根据自己的ID生成10个23频点的序列,每次开机顺序选择这10个序列中的一个作为发射序列;
利用生成好的序列设置换频点。每次对码都会调用一组23个频点出来,然后设置频点,供每次发射使用。每次发射都会换频,换频顺序依次从23个频点中选取。
跳频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发送端和接收端在时钟和相同的本地ID控制下,用蓝牙内核伪码发生器产生伪随机序列去控制频率合成器生成跳频载波序列,从而生成跳频图样。接收机和发射机都有一个相同的ID以及存放79个频点的数组,ID占4字节(32位),取出其中低27位组成当前地址信号和时钟信号输入到蓝牙内核中,蓝牙内核每次会选出79个数中的一个数,产生230个数作为10组一组23个的跳频序列。发射机用的的跳频载波序列与接收机产生的跳频载波序列一致,同步后,经混频后可得到一个固定的中频信号。
提取出蓝牙的选频内核,蓝牙对于79跳系统其功能能实现32个频点的无重复伪随机数列,通常输入主要是本地时钟和当前地址,也就是说,地址决定跳频序列相位。对于79跳系统,方案将筛选出一个32个频点频率,占用64MHz带宽,并随机访问这些频点一次,然后选择另外的32个频点频率。蓝牙内核是79(32)跳系统,本发明采用23个频点系统,且23个频点内无重复频点,保证频点的相关性很低,10组频点都取自于79个频点的数组中,79个频点的数组存放的是1-79依次递增的数。本发明中的遥控器将每次对码选择一组新的频点做跳频通信,下一次掉对码之后选择下一组频点,保证跳频通信的隐密性。
跳频序列集合中的任意两个跳频序列,在所有相对时延下发生频隙重合的次数尽可能少,即跳频序列的汉明相关越小越好。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各频 隙在一个周期中的出现次数基本相同,均匀性好。跳频序列具有良好的随机性和较大的线性复杂度,以保证频率跳变具有不可逆推性。
本发明中使用的是博芯BK5933射频芯片,支持的频段为
5.135GHz~5.262GHz
5.725GHz~5.852GHz
信道使用一组伪随机跳频序列,经79或23个射频频点的跳频序列来表示。跳频序列对微微网是唯一的,由主单元蓝牙设备地址确定,跳频序列相位由主单元蓝牙时钟确定。信道被划分为时隙的形式,且每一时隙对应一个RF频点。连续跳频则对应于不同RF跳频模式,理论跳频速率为1600跳/秒。参加微微网的全部蓝牙单元与信道保持时间和跳频同步。其中,蓝牙设备地址(BD_ADDR):48-bitIEEE802地址,全球唯一。
而信道跳频序列,具有非常长的周期,在段时间内无重复,均匀分布在79(23)MHz的频带内。
跳频选择的通用方案框图如图2所示。通用选择方案选择方案由两部分组成:选择一个序列,把序列映射到跳频频率上。通常输入主要是本地时钟和当前地址,也就是说,地址决定了跳频序列,时钟决定了跳频序列相位。对于79跳系统,方案将选出一个32个频点频率的分段,占用64MHz带宽,并随机访问这些频点一次,然后选择另外的32个频点频率,依次类推,连接状态的跳频选择方案如图3所示。寻呼,寻呼扫描或寻呼响应子状态总是使用相同的32个频点,所述段由地址进行选择,不同单元将具有不同呼出频段;在连接状态下在79(23)跳之间变化的伪随机序列。
79跳系统的频率选择内核见图4,X决定在32个频点分段中的状态,Y1和Y2用于选择主到从状态,还是从到主状态。A到D决定在分段中的顺序,E和F 决定到跳频频率的映射。所述内核表示包含跳频频率的寄存器。产生序列表的过程首先是偶数跳频频率,之后是奇数跳频频率。选择过程是由一次加法运算、异或运算、排列运算、二次加法运算和寄存器选择顺序构成。
在79跳系统中,时钟位CLK6-2(即输入X)指定长度为32的序列中的状态。CLK1(即输入Y1和Y2)都用于TX和RX之间的选择。输入地址决定段内的序列顺序,对跳频的最终映射由寄存器来决定。
在连接状态下,输入A、C和D是地址与时钟的位XOR运算的结果。如果图4中用Z`来表示一次加法运算的输出,则z`的4个LSB(Z0`Z1`Z2`Z3`)分别与地址位A22-19作模2的异或运算。在XOR操作中,每两位高位一起进行XOR运算。因而,在每32(16)时隙后,在79跳(23)跳系统中,就选择一个新的长度为32(16)的跳频,于是,整个跳频序列将由各32个频点频频段构成。
在寻呼扫描过程中,扫描单元的蓝牙设备地址被用作地址输入。在查询扫描中,GIAC LAP和DCI的四位LSB用作跳频序列的地址输入。为了发送识别码,应在接收相关器中使用GIAC和DIAC。使用哪一个识别码取决于查询的目的。
5个X输入的变化取决于所述单元的当前状态。在呼叫扫描和查询扫描子状态中,将使用本地时钟,在连接状态,主单元时钟用作输入。在79跳系统的呼叫状态中,呼出单元将使用A队列开始,即{},这里的是在呼入单元中当前接收器频率的估算值。很清楚,标志k是所有输入的一个函数。在1.28s间隔中,就有32个可能的呼出频率,这些频率中有一般是属于A队列,剩下的即属于B队列。
蓝牙选频内核有两个输入:设备地址和设备时钟。一般情况下蓝牙设备或者蓝牙芯片都会有蓝牙主时钟,但本发明的芯片没有蓝牙主时钟,而是在设备地址的基础上作了修改,以步长为2递增,以此作为设备时钟。蓝牙内核的控 制字见表1。
表1 79跳系统控制量
A27-0源自蓝牙设备的全球唯一设备地址,而clk27-1源自系统时钟,频率1600Hz。27位时钟使得输出序列的更新周期为23.3个小时,大约为一天。Clk1决定了接收与发送的转换:当clk1=0时,时钟为偶数,选择的跳频序列为主设备到从设备;clk1=1时,时钟为奇数,选择的跳频序列为从设备到主设备。因为Y1=clk1,Y2=32xclk1所以输出跳频序列的前向与后向是不同的,而且不相邻相差32;X决定了32个频点子序列的分段,A到D决定了分段中频点的顺序,E和F将输出映射为79跳系统。由于X输入的最低位是28位时钟的低位CLK2,所以clk1(即Y1)变化两次X才变化一次,也就是说偶数时隙和奇数时隙(奇偶数时隙是相对于clk1而言的,因为在连续状态下,不使用clk0,所以在计算跳频序列时每次时钟递增2直接对clk1操作)X输入是不变的,那么排列操作在偶数时隙和奇数时隙的输入也是相同的。
机制内核主要包括三种组合逻辑运算:异或、置换和加法。置换操作是将5输入转换为5输出的7级多级器构成的蝶形变换。
本发明所采用的序列生成方法中,将原来蓝牙32个频点系统改进为23个频点系统。
通过蓝牙跳频算法选择跳频图样,将跳频图样映射到跳频的频率值上。映射出来的伪随机序列中,连续32个伪随机数不会重复,且有较低的相关性。由于本发明中只需要23个频点为一组的频点,所以先在蓝牙内核生成的32个为一组的频点中选择23个频点,舍弃后面的9个频点,下一组从新的32个频点中选择23个频点,保证这些点不重复且较低的相关性。假如从32个频点中选择23个跳频序列成一组,下一组接着取23个组成一组则有可能重复,所以避免重复本发明舍弃9个频点。
本发明的蓝牙内核跳频模块,每次得到23个频点作为一组,当得到10组频点时(即230个频点)本发明会退出蓝牙内核跳频模块,并且把频点按组存放在flash中,每次对码会选择一组新的频点做跳频通信,保证跳频通信的隐秘性。
以下为本发明所采用的部分代码说明:
BK5933序列生成函数,所述函数的功能是根据输入的ID生成10个23频点的跳频序列,每个序列内没有重复的频点。生成的10个序列存放在数组内。
所述函数为了将相邻的两个ID生成的序列相关性降低,对输入ID进行了一个判断,如果是奇数ID,将输入时钟设为从ID起始,如果是偶数时钟,将输入时钟设为距输入ID+320。图5为划分奇偶时钟图。
实际上所述函数运用蓝牙选频内核的方法生成了20个序列,由于对输入时钟进行了选择,再加上蓝牙内核每次取得的32频点进行遍历后,下一次取出的32频点与上一个使用的32频点有16个频点的重合部分。所以对蓝牙内核进行修改后,生成的序列内部会出现相同的频点出现在同一个序列内。为此本发明增加了检查机制,对生成的序列进行检查,取出10个每个序列内没有重复频点的序列存放在数组内。检测重复点并存放有用频点流程图见图6。
换位操作函数是蓝牙内核内部的排序函数,其机制和蓝牙内核相同。换位操作详见图7。
蓝牙内核函数根据输入的IDData(地址)和clkData(时钟)生成一个0-79之间的数值,所述数值的出现具有伪随机性。输入蓝牙内核的两个值详见图8,蓝牙内核的操作图见图9。
跳频组切换函数,所述函数是为完成发射机和接收机序列选择编写的。每次对码都要执行。其中对码切换频点机制详见图10。所述函数会首先判断是否是烧入程序后第一次上电,如果是第一次上电,直接选择序列0作为发射序列,然后改写Flash特定空间中的值,用一个组序号变量统计10组跳频序列的序号,由Flash来存储,每次上电数值都会加一,表示换一组序列使用。发射机对码完成后组序号变量自加一并存入Flash中。对码模式完成后进入工作模式,然后访问跳频组切换函数读取要用到的序列到数组中。
每次发射时都会调用的换频函数的换频机制见图11。下面表2是硬件说明书中要求在0x0885地址中设置频率。
0x0885 RF_CH RF_Channel
Reserved 7 0 R/W Only‘0’allowed
RF_CH 6:0 0000010 R/W Sets the frequency channel
为了探究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的性能,本发明还在VC和matlab上分别做了仿真,分别用C语言和matlab语言编写了程序,并且得出伪随机序列,并生成出跳频图样。
在VC上对蓝牙内核跳频系统的仿真,首先仿真选用的IDdata=0xf00,由图12仿真的结果可以得知,首先生成了32个一组,共14组,448个频点,每一组不出现重复的频点。图13是压缩之后,23个一组的频点,可见压缩之后一组依然不会出现重复的频点。
第二次仿真选用的IDdata=0xf0,由图14仿真的结果可以得知,首先生成 了32个一组,共13组,416个频点,每一组不出现重复的频点。图15是压缩之后,23个一组的频点,可见压缩之后一组依然不会出现重复的频点。
当输出出来的频点放在excel上面用散点图表示出来时,可以发现图16中的32频点图样频点比较集中,图17中的23频点图样频点比较分散,但是分布规律是相似的。
而在matlab上对蓝牙内核跳频系统的仿真,选用的IDdata=0x38,时钟从0-500,由图18仿真的结果可以得知,跳频图样遵循一定规律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依照蓝牙内核,包括79(32)跳系统和23(16)跳系统,生成出来的32个频点和16个频点,然后从中截取或者压缩部分频点后应用的,皆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其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其中发送端包括时钟、伪码产生器、频率合成器、调制器,接收端包括时钟、伪码产生器、频率合成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伪码产生器产生伪随机序列去控制所述频率合成器生成跳频载波序列,从而生成跳频图样,其中蓝牙内核生成的频点压缩得到多个每组预定数目的频点的跳频序列,所述预定数目小于32,发射机用的跳频载波序列与接收机产生的跳频载波序列一致,同步后,经混频后得到一个固定的中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芯片没有蓝牙主时钟,本地时钟根据地址生成通过偏移量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序列按照奇偶分开,偶数在列表上半部份,奇数在列表的下半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本蓝牙内核产生多个每组23个的跳频序列,为在原蓝牙内核生成的32个为一组的频点中选择23个频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蓝牙内核生成的一组的频点中选择所述预定数目的频点的过程中,舍弃除所述预定数目的剩余频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跳频序列组内没有重复的频点。
7.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频点压缩方法,其跳频系统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其中发送端包括时钟、伪码产生器、频率合成器、调制器,接收端包括时钟、伪码产生器、频率合成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伪码产生器产生伪随机序列去控制所述频率合成器生成跳频载波序列,从而生成跳频图样,其中蓝牙内核生成的频点压缩得到多个每组预定数目的频点的跳频序列,所述预定数目小于32,发射机用的跳频载波序列与接收机产生的跳频载波序列一致,同步后,经混频后得到一个固定的中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频点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芯片没有蓝牙主时钟,本地时钟根据地址生成通过偏移量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频点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序列按照奇偶分开,偶数在列表上半部份,奇数在列表的下半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频点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本蓝牙内核产生多个每组23个的跳频序列,为在原蓝牙内核生成的32个为一组的频点中选择23个频点。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频点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蓝牙内核生成的一组的频点中选择所述预定数目的频点的过程中,舍弃除所述预定数目的剩余频点。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频点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跳频序列组内没有重复的频点。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频点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机和接收机根据自己的ID生成多个所述预定数目的序列组,每次开机顺序选择多个序列组中的一个作为发射序列组,利用生成好的序列设置换频点,每次对码都会调用一组频点出来,然后设置频点,供每次发射使用,每次发射都会换频,换频顺序依次从所述预定数目的序列组中选取。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频点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检查机制,对生成的序列进行检查,取出多个每个序列内没有重复频点的序列组存放在数组内。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频点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得到所述预定数目的跳频点作为一组,当得到预定数量的组的频点时退出蓝牙内核跳频模块。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频点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对码选择一组新的频点做跳频通信。
CN201610374587.1A 2016-05-30 2016-05-30 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及跳频频点压缩方法 Pending CN1060596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4587.1A CN106059620A (zh) 2016-05-30 2016-05-30 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及跳频频点压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4587.1A CN106059620A (zh) 2016-05-30 2016-05-30 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及跳频频点压缩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9620A true CN106059620A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72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74587.1A Pending CN106059620A (zh) 2016-05-30 2016-05-30 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及跳频频点压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5962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3000A (zh) * 2017-05-19 2017-09-22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物体特征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9067428A (zh) * 2018-08-29 2018-12-2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蓝牙内核与rs码的融合跳频方法
WO2019000822A1 (zh) * 2017-06-27 2019-01-03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遥控器及无人飞行器
CN112583445A (zh) * 2020-12-09 2021-03-30 合肥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低功耗蓝牙跳频方法、跳频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76218A (zh) * 2021-10-22 2021-11-19 深圳市诚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信息传输过程中降低模拟信道误码率的方法
CN113708797A (zh) * 2021-08-10 2021-11-2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5g nr的跳频同步方法与装置
CN115694550A (zh) * 2023-01-04 2023-02-03 成都爱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射频芯片实现蓝牙跳频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7849A1 (en) * 2003-01-14 2004-07-15 Cognio, Inc.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 Frequency Hopping Signals By Deriving Future Hop Frequencies
CN102447495A (zh) * 2010-09-30 2012-05-09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频谱密度的适应性跳频机制的装置与方法
CN103368878A (zh) * 2013-07-22 2013-10-23 苏州英菲泰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4.0低功耗高精度频偏估计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3944606A (zh) * 2014-02-28 2014-07-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自适应跳频图案的产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7849A1 (en) * 2003-01-14 2004-07-15 Cognio, Inc.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 Frequency Hopping Signals By Deriving Future Hop Frequencies
CN102447495A (zh) * 2010-09-30 2012-05-09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频谱密度的适应性跳频机制的装置与方法
CN103368878A (zh) * 2013-07-22 2013-10-23 苏州英菲泰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4.0低功耗高精度频偏估计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3944606A (zh) * 2014-02-28 2014-07-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自适应跳频图案的产生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3000A (zh) * 2017-05-19 2017-09-22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物体特征检测装置和方法
WO2019000822A1 (zh) * 2017-06-27 2019-01-03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遥控器及无人飞行器
CN109067428A (zh) * 2018-08-29 2018-12-2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蓝牙内核与rs码的融合跳频方法
CN112583445A (zh) * 2020-12-09 2021-03-30 合肥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低功耗蓝牙跳频方法、跳频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83445B (zh) * 2020-12-09 2022-06-21 合肥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低功耗蓝牙跳频方法、跳频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08797A (zh) * 2021-08-10 2021-11-2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5g nr的跳频同步方法与装置
CN113676218A (zh) * 2021-10-22 2021-11-19 深圳市诚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信息传输过程中降低模拟信道误码率的方法
CN115694550A (zh) * 2023-01-04 2023-02-03 成都爱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射频芯片实现蓝牙跳频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9620A (zh) 基于蓝牙内核的跳频系统及跳频频点压缩方法
CN106100696B (zh) 一种基于tod时间信息的非线性跳频图案生成系统
US7280580B1 (en) Hop sequence adaptation in a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683863B2 (en) CDMA radio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CDMA radio receiving apparatus
CN109361425B (zh) 一种跳频图案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JP5107691B2 (ja) サブチャネル識別子順列置換によるフレーム動的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手順
CN107682043B (zh) 一种跳频图案的生成方法
CN105245248B (zh) 一种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实现跳频通信的方法
CN1301433A (zh) 在初始阶段采用混合直扩/跳频模式的跳频无线系统
US6779009B1 (en) Enhanced time-shared data correlator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CN106411356A (zh) 基于vhf频段上多跳频电台网络的自适应选频通信方法
CN101478331B (zh) 一种双时频非重复非完全跳频序列的构造方法
KR20050106454A (ko) 초광대역폭 신호를 전송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703800B (zh) 基于排序重置的宽间隔跳频序列产生方法
Fan et al. New family of hopping sequences for time/frequency-hopping CDMA systems
CN101645725B (zh) 认知无线电tfh-cdma系统中的时-频跳序列构造方法
CN104980185B (zh) 非均匀任意概率分布跳频序列产生方法
WO2006039489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ltra wideband communications using multiple code words
CN109067428B (zh) 一种基于蓝牙内核与rs码的融合跳频方法
CN108124310A (zh) 一种跳频通信方法及其设备
US6430211B1 (en) Frequency hopping for baseband transmitters
CN105429675B (zh) 基于压缩映射的自适应随机跳频序列生成方法
CN106685550B (zh)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非授权用户完全分布式相遇方法
CN107528611A (zh) 奇数个用户l‑g模型同步正交跳频电台分选方法
JP2003518797A (ja) 自己クロック方式で制御された擬似ランダム雑音(pn)シーケンスの生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