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5003B - 一种恒流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恒流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5003B
CN106055003B CN201610528729.5A CN201610528729A CN106055003B CN 106055003 B CN106055003 B CN 106055003B CN 201610528729 A CN201610528729 A CN 201610528729A CN 106055003 B CN106055003 B CN 106055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control circuit
feedback resistance
constant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287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5003A (zh
Inventor
刘海洋
肖利华
李宗华
李祥
陈景涛
童斌
廖名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287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55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55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5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5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5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4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 G05F1/5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 G05F1/56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with a threshold detection shunting the control path of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Voltage And Current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感性负载、反馈电阻、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及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检测所述反馈电阻两端的电压差,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导通与关闭。当所述处理单元检测到所述反馈电阻两端的电压差低于一定的目标值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导通,在所述感性负载和所述反馈电阻上产生电流,且电流呈增大趋势;当所述处理单元检测到所述反馈电阻两端的电压差高于一定的目标值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关闭,根据所述感性负载的特性,所述感性负载提供电压,即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二控制器构成回路,且电流呈下降趋势。如此往复循环,从而实现了恒流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恒流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整车控制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恒流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在快速的发展,用到离合器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多。目前,汽车领域用到的离合器都是电磁离合器。
传统的电磁离合器都不能实现恒流控制,进而影响汽车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流控制电路,用于汽车电磁离合器,可以实现恒流控制,且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具有防反接功能,进一步保护所述恒流控制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恒流控制电路,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
电源、感性负载、反馈电阻、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及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电源、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一控制器依次连接构成回路;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感性负载及所述反馈电阻并联;所述处理单元一端同时连接在所述反馈电阻两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导通与关闭;
当所述第一控制器导通时,所述第二控制器关闭,所述电源、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一控制器构成回路;
当所述第一控制器关闭时,所述第二控制器导通,根据所述感性负载的特性,所述感性负载提供电压,即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二控制器构成回路。
优选的,在上述恒流控制电路中,所述恒流控制电路还包括:
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单片机用于通过SPI通信向所述处理单元发送电压信息。
优选的,在上述恒流控制电路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减法器、ESD保护电路、比较器、逻辑控制电路、诊断电路及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减法器的输入端、所述ESD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及所述反馈电阻的一端依次连接;同时所述减法器的输入端、所述ESD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及所述反馈电阻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所述ESD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接地端连接;
所述减法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
所述诊断电路的输入端同时与所述减法器的输入端及输出端连接;所述诊断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息生成电压值。
优选的,在上述恒流控制电路中,所述ESD保护电路用于在所述恒流控制电路有瞬态脉冲电压冲击时,提供泄放通道和钳位功能,进而保护所述减法器。
优选的,在上述恒流控制电路中,所述诊断电路具有过流、过温及开路诊断功能,并将诊断结果输出至所述逻辑控制电路。
优选的,在上述恒流控制电路中,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比较器及所述诊断电路输入的信号,通过逻辑控制处理输出至所述第一控制器,进而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导通与关闭。
优选的,在上述恒流控制电路中,所述恒流控制电路还包括:
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所述减法器的输入端、所述ESD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反馈电阻的一端依次连接;同时所述减法器的输入端、所述ESD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及所述反馈电阻的另一端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为限流电阻,用于保护所述ESD保护电路。
优选的,在上述恒流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控制器为功率MOS管;
所述功率MOS管的栅极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所述功率MOS管的漏极、所述功率MOS管的源极及所述电源依次连接构成回路;其中,所述功率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的负极对应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恒流控制电路中,所述恒流控制电路还包括:
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功率MOS管的漏极对应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反馈电阻连接;所述二极管用于在所述电源反接的情况下保护所述功率MOS管。
优选的,在上述恒流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二控制器为续流二极管;
所述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源的正极对应连接。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恒流控制电路,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感性负载、反馈电阻、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及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电源、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一控制器依次连接构成回路;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感性负载及所述反馈电阻并联;所述处理单元一端同时连接在所述反馈电阻两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导通与关闭;当所述第一控制器导通时,所述第二控制器关闭,所述电源、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一控制器构成回路;当所述第一控制器关闭时,所述第二控制器导通,根据所述感性负载的特性,所述感性负载提供电压,即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二控制器构成回路。
根据背景技术可知,目前汽车领域用到的离合器都是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为电磁场转换,而电磁转换的核心为电流。
传统的电磁离合器用电压进行驱动,其驱动电流受温度、电源电压等影响较大,并不能实现恒流控制。
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恒流控制电路,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检测所述反馈电阻两端的电压差,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导通与关闭。当所述处理单元检测到所述反馈电阻两端的电压差低于一定的目标值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导通,当所述第一控制器在导通的状态下时,所述第二控制器关闭,所述感性负载和所述反馈电阻上产生电流,且电流呈增大趋势;当所述处理单元检测到所述反馈电阻两端的电压差高于一定的目标值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关闭,当所述第一控制器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控制器导通,根据所述感性负载的特性,所述感性负载提供电压,即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二控制器构成回路,且流过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感性负载的电流呈下降趋势。如此往复循环,从而实现了恒流控制。
并且在本发明中,所述恒流控制电路还具有防反接的功能,所述恒流控制电路中包括限流电阻及防反接二极管,当所述电源反接时,进而保护所述恒流控制电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恒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恒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恒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背景技术可知,目前汽车领域用到的离合器都是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为电磁场转换,而电磁转换的核心为电流。
传统的电磁离合器用电压进行驱动,其驱动电流受温度、电源电压等影响较大,并不能实现恒流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流控制电路,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感性负载、反馈电阻、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及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电源、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一控制器依次连接构成回路;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感性负载及所述反馈电阻并联;所述处理单元一端同时连接在所述反馈电阻两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导通与关闭;
当所述第一控制器导通时,所述第二控制器关闭,所述电源、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一控制器构成回路;
当所述第一控制器关闭时,所述第二控制器导通,根据所述感性负载的特性,所述感性负载提供电压,即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二控制器构成回路。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恒流控制电路,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检测所述反馈电阻两端的电压差,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导通与关闭。当所述处理单元检测到所述反馈电阻两端的电压差低于一定的目标值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导通,当所述第一控制器在导通的状态下时,所述第二控制器关闭,所述感性负载和所述反馈电阻上产生电流,且电流呈增大趋势;当所述处理单元检测到所述反馈电阻两端的电压差高于一定的目标值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关闭,当所述第一控制器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控制器导通,根据所述感性负载的特性,所述感性负载提供电压,即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二控制器构成回路,且流过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感性负载的电流呈下降趋势。如此往复循环,从而实现了恒流控制。
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流控制电路,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
电源11、感性负载L1、反馈电阻R1、第一控制器12、第二控制器13及处理单元14。
其中,所述电源11、所述感性负载L1、所述反馈电阻R1及所述第一控制器12依次连接构成回路;所述第二控制器13与所述感性负载L1及所述反馈电阻R1并联;所述处理单元14一端同时连接在所述反馈电阻R1两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连接;所述处理单元1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12的导通与关闭。
所述恒流控制电路还包括:单片机15,所述单片机15与所述处理单元14连接;所述单片机15用于通过SPI通信向所述处理单元14发送电压信息;其中,所述电压信息包括:目标均值电压PAVG和抖动阈值ΔV。
所述电源11为铅酸电池,用于给所述感性负载L1提供电源,其电压为VBAT。所述反馈电阻R1为当电流流过所述反馈电阻R1时,可以在所述反馈电阻R1两端都产生电压。
所述处理单元14用于通过检测所述反馈电阻R1两端的电压差,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12的导通与关闭。当所述处理单元14检测到所述反馈电阻R1两端的电压差低于一定的目标值时,所述处理单元14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12导通,当所述处理单元14检测到所述反馈电阻R1两端的电压差高于一定的目标值时,所述处理单元14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12关闭。当所述第一控制器12在导通的状态下时,所述第二控制器13关闭,当所述第一控制器12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控制器14导通。
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恒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处理单元14包括:减法器21、ESD保护电路22、比较器23、逻辑控制电路24、诊断电路25及控制电路26。
其中,所述减法器21的输入端、所述ESD保护电路22的输入端及所述反馈电阻R1的一端依次连接;同时所述减法器21的输入端、所述ESD保护电路22的输入端及所述反馈电阻R1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所述ESD保护电路22的输出端与接地端连接。
所述减法器21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2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器23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连接。
所述诊断电路25的输入端同时与所述减法器21的输入端及输出端连接;所述诊断电路25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的输入端连接。
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恒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控制电路26的输入端与所述单片机15连接;所述控制电路26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23的输入端连接。
由上可知,所述单片机15用于通过SPI通信向所述处理单元14发送电压信息,也就是说,所述单片机15用于通过SPI通信向所述控制电路26发送电压信息,所述电压信息包括:目标均值电压PAVG和抖动阈值ΔV。所述控制电路26用于将所述目标均值电压PAVG和抖动阈值ΔV转换成Vmax、Vmin两个电压,并将转换成的两个电压保存在所述控制电路26中并发送给所述比较器23,其中转换成的两个电压为:Vmax=PAVG+ΔV,Vmin=PAVG-ΔV。当SPI通信没有更新时,所述控制电路26转换成的两个电压值就维持不变。当SPI通信更新时,所述控制电路26转换成的两个电压值更新。
所述减法器21用于将流过所述反馈电阻R1的电流I,在所述反馈电阻R1两端产生的电压做差后,得到电流I流过所述反馈电阻R1时,在R1上产生的电压差V,V=I×R1,并将电压差V发送给所述比较器23。
所述比较器23用于检测所述电压差V与所述电压Vmax及所述电压Vmin的大小关系,当所述比较器23检测到V>Vmax,即I×R1>PAVG+ΔV时,所述比较器23输出两路低电平,通过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处理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12关闭;当所述比较器23检测到V<Vmin,即I×R1<PAVG-ΔV时,所述比较器23输出两路高电平,通过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处理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12导通;当所述比较器23检测到Vmin<V<Vmax时,所述比较器23输出一高一低两种电平,此时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维持上一次输出状态。
也就是说,例如:当所述比较器检测到V<Vmin,即I×R1<PAVG-ΔV时,所述比较器23输出两路高电平,通过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处理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12导通;当所述第一控制器12导通后,电路中电流呈增大趋势,当在某一时刻,所述比较器检测到Vmin<V<Vmax,所述比较器23输出一高一低两种电平,此时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12继续维持导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比较器23检测所述电压差V与所述电压Vmax及所述电压Vmin的大小关系,也就是说,所述电压差V每次都分别需要跟所述电压Vmax及所述电压Vmin二者做比较,当V>Vmax时,V一定大于Vmin;当V<Vmin时,V一定小于Vmax。因此所述比较器23向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输出两路电平信号。
所述诊断电路25用于,提供过流,过温,开路、短路等诊断功能,并将结果输出至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比较器23及所述诊断电路25产生的信号,通过逻辑控制处理后输出至所述第一控制器12,进而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12的导通与关闭。
所述ESD保护电路22用于保护所述减法器21,在有瞬态脉冲电压冲击时,提供泄放通道和钳位功能,进而保护所述减法器21。
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恒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恒流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控制器12为功率MOS管41,所述第二控制器13为续流二极管D2,且所述功率MOS管41的栅极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感性负载L1、所述反馈电阻R1、所述功率MOS管41的漏极、所述功率MOS管41的源极及所述电源11依次连接构成回路;其中,所述功率MOS管41的源极与所述电源11的负极对应连接。
所述续流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源11的正极对应连接。由于上述提到当所述第一控制器12在导通的状态下时,所述第二控制器13关闭,当所述第一控制器12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控制器14导通。由图4可知,当所述第二控制器13为续流二极管D2时,所述续流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源11的正极对应连接。当电路导通时,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控制器12,即所述功率MOS管41导通时,由于所述第二控制器13,即所述续流二极管D2的连接方式,即所述第二控制器13相当于关闭状态。此时,所述电源11,所述感性负载L1、所述反馈电阻R1及所述功率MOS管41构成回路。
且有上述可知,当所述第一控制器12导通,即所述功率MOS管导通时,电路中电流成增大趋势,也就是说所述反馈电阻R1两端的电压差在持续增大,当所述比较器23检测到所述反馈电阻R1两端的电压差V>Vmax,即I×R1>PAVG+ΔV时,所述比较器23输出两路低电平,且通过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处理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12关闭,即所述功率MOS管41关闭,此时,通过所述感性负载L1的特性可知,所述感性负载L1会产生尖峰电压,由于所述续流二极管D2的存在,所述尖峰电压VH被限制为VH=VBAT+VF,其中VF为所述续流二极管D2的管压降。当VH>VBAT+VF时,所述续流二极管D2导通,从而实现续流功能,且电流呈减小趋势。
由于本申请是为了实现恒流控制,因此接下来以电流为角度说明。
在电路起始时,该电路中的电流为0,也就是说,所述减法器21的输出电压V<Vmin,此时,所述比较器23输出两路高电平,且所述诊断电路25没有故障标志位输出时,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控制所述功率MOS管41导通,此时,所述感性负载L1和所述反馈电阻R1上有电流产生,且电流呈增大趋势。
当流过所述感性负载L1和所述反馈电阻R1的电流I逐渐增大至时,此时所述减法器21的输出电压V>Vmax,所述比较器23输出两路低电平,且所述诊断电路25没有故障标志位输出时,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控制所述功率MOS管41关闭,此时,通过所述感性负载L1的特性可知,所述感性负载L1会产生尖峰电压,由于所述续流二极管D2的存在,所述尖峰电压VH被限制为VH=VBAT+VF,其中VF为所述续流二极管D2的管压降。当VH>VBAT+VF时,所述续流二极管D2导通,从而实现续流功能,且电流呈减小趋势。
当流过所述感性负载L1和所述反馈电阻R1的电流I逐渐减小至时,此时所述减法器21的输出电压V<Vmin,所述比较器23输出两路高电平,且所述诊断电路25没有故障标志位输出时,所述逻辑控制电路24控制所述功率MOS管41导通,根据二极管特性,此时所述续流二极管D2的线路相当于断路,由所述电源11为所述感性负载L1和所述反馈电阻R1提供电压,且流过所述感性负载L1和所述反馈电阻R1上的电流呈增大趋势。
如此往复循环,从而实现恒流控制,其电流控制结果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恒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R2及第二电阻R3;所述减法器21的输入端、所述ESD保护电路22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R2及所述反馈电阻R1的一端依次连接;同时所述减法器21的输入端、所述ESD保护电路22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R3及所述反馈电阻R1的另一端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R2与所述第二电阻R3为限流电阻,当所述电源11正负极反接时,限制流过所述ESD保护电路22的电流为从而实现在所述电源11反接时,保护所述ESD保护电路22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恒流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功率MOS管41的漏极对应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反馈电阻R1连接;所述二极管D1用于在所述电源11反接的情况下,截止反向流过所述功率MOS管41的电流,保护所述功率MOS管41。
由此可知,本申请能够实现对所述感性负载L1提供一种恒流控制,且电流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且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还具有防反接功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
电源、感性负载、反馈电阻、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单片机及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电源、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一控制器依次连接构成回路;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感性负载及所述反馈电阻并联;所述处理单元一端同时连接在所述反馈电阻两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导通与关闭;所述单片机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单片机用于通过SPI通信向所述处理单元发送电压信息;
当所述第一控制器导通时,所述第二控制器关闭,所述电源、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一控制器构成回路;
当所述第一控制器关闭时,所述第二控制器导通,根据所述感性负载的特性,所述感性负载提供电压,即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及所述第二控制器构成回路;
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减法器、ESD保护电路、比较器、逻辑控制电路、诊断电路及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减法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
所述诊断电路的输入端同时与所述减法器的输入端及输出端连接;所述诊断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息生成电压值;
所述减法器的输入端、所述ESD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及所述反馈电阻的一端依次连接;同时所述减法器的另一输入端、所述ESD保护电路的另一输入端及所述反馈电阻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所述ESD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接地端连接,或,所述减法器的输入端、所述ESD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反馈电阻的一端依次连接;同时所述减法器的另一输入端、所述ESD保护电路的另一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及所述反馈电阻的另一端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为限流电阻,用于保护所述ESD保护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SD保护电路用于在所述恒流控制电路有瞬态脉冲电压冲击时,提供泄放通道和钳位功能,进而保护所述减法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电路具有过流、过温及开路诊断功能,并将诊断结果输出至所述逻辑控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比较器及所述诊断电路输入的信号,通过逻辑控制处理输出至所述第一控制器,进而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导通与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为功率MOS管;
所述功率MOS管的栅极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感性负载、所述反馈电阻、所述功率MOS管的漏极、所述功率MOS管的源极及所述电源依次连接构成回路;其中,所述功率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的负极对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控制电路还包括:
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功率MOS管的漏极对应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反馈电阻连接;所述二极管用于在所述电源反接的情况下保护所述功率MOS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为续流二极管;
所述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源的正极对应连接。
CN201610528729.5A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恒流控制电路 Active CN106055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8729.5A CN106055003B (zh)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恒流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8729.5A CN106055003B (zh)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恒流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5003A CN106055003A (zh) 2016-10-26
CN106055003B true CN106055003B (zh) 2018-02-23

Family

ID=57202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8729.5A Active CN106055003B (zh)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恒流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5500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7666A (zh) * 2013-06-06 2013-08-21 重庆三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用单相mos调压器专用集成电路
CN103268132A (zh) * 2013-06-06 2013-08-28 重庆三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mos调压器专用集成电路
CN103513692A (zh) * 2012-06-20 2014-01-15 无锡维赛半导体有限公司 直流电流驱动电路
CN103616827A (zh) * 2013-11-18 2014-03-05 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输出装置及电源输出装置控制方法
CN204065891U (zh) * 2014-08-23 2014-12-31 成都四威航空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负载恒流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02109A (ja) * 2000-01-20 2001-07-27 Hitachi Ltd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JP2003348490A (ja) * 2002-05-29 2003-12-05 Orion Denki Kk 電源フィードバック回路
JP5282782B2 (ja) * 2010-12-14 2013-09-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の駆動回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3692A (zh) * 2012-06-20 2014-01-15 无锡维赛半导体有限公司 直流电流驱动电路
CN103257666A (zh) * 2013-06-06 2013-08-21 重庆三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用单相mos调压器专用集成电路
CN103268132A (zh) * 2013-06-06 2013-08-28 重庆三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mos调压器专用集成电路
CN103616827A (zh) * 2013-11-18 2014-03-05 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输出装置及电源输出装置控制方法
CN204065891U (zh) * 2014-08-23 2014-12-31 成都四威航空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负载恒流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5003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7554B (zh) 一种车载设备的电瓶保护方法及其电路
CN107539159A (zh) 双源电池包、管理方法和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CN106026277A (zh) 可控电池充电电路和充电器
CN108215912A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控制电路和控制系统
CN105553355B (zh) 一种电动车驱动用无刷直流电机限流值调节装置及方法
CN20533593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机输出保护电路
CN103311895A (zh) 一种变流器控制系统欠电压保护装置及系统
CN206250978U (zh) 带输入欠压保护的开关电源
CN107040002A (zh) 均衡式充放电装置及方法
CN101594046B (zh) 突入电流限制器
CN106655385A (zh) 一种应用于电池管理单元均衡通道的防反接系统及方法
CN106711957B (zh) 一种锂电池单体的保护电路、车载电源和汽车
CN106055003B (zh) 一种恒流控制电路
CN110352543A (zh) 一种车辆的充电系统及车辆
WO2018163510A1 (ja) バッテリ装置、バッテリ管理装置、電子機器、電動車両、蓄電装置及び電力システム
CN103023004A (zh) 一种浪涌抑制电路
CN208797863U (zh) 一种电动卡车用电机控制器
CN107069902A (zh) 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供电电路
CN207410075U (zh) 基于ddq磁结构的均流电路
CN207304498U (zh) 一种逆e类功率放大电路
CN102946198B (zh) 一种车用igbt驱动电源电路,构成方法及其电驱动系统电路
CN205583756U (zh) 一种电动汽车、dc/dc转换器及其控制系统
WO2015127812A1 (zh) 基于自主检测实现快速充电的方法
CN107453457A (zh) 一种低压降防倒灌整流电路
CN203251084U (zh) 基于双向buck变换器的双向限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850000002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nstant-current control circui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81130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9

Address after: 400023, No. 260, Jianxin East Road,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0023, No. 260, Jianxin East Road,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Co-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