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3965A - 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3965A
CN106053965A CN201610537802.5A CN201610537802A CN106053965A CN 106053965 A CN106053965 A CN 106053965A CN 201610537802 A CN201610537802 A CN 201610537802A CN 106053965 A CN106053965 A CN 106053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matrix
radiation source
electromagnetic field
s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78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3965B (zh
Inventor
阎照文
刘伟
李兵
苏东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5378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53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53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3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3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3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08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 G01R29/0807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G01R29/0814Field measurements related to measuring influence on or from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humans, e.g. in ESD, EMI, EMC, EMP testing, measuring radiation leakage; detecting presence of micro- or radiowave emitters; dosimetry; testing shielding; measurements related to lightn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5/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apparatus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AREA)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1:获取不同类型的辐射源的电磁场探头测试电磁场强度矩阵Fi;2:利用仿真软件对辐射源在观察平面Pz上的电磁场分布进行有探头情况下的仿真,获取有探头情况下仿真电磁场强度矩阵Fi eh1;3:对比矩阵Fi和Fi eh1,确定仿真模型。4:利用仿真软件对辐射源在观察平面Pz上的电磁场分布进行无探头情况下的仿真,获取无探头情况下仿真电磁场强度矩阵Fi eh0。5:对比矩阵Fi eh1和Fi eh0;两组电磁场强度对比的差值是对测试数据进行修正的重要依据。本发明得到的数据可对工程中电磁场探头测试的数据进行修正,提高电磁场探头测试结果的可信度,保证仿真过程中建模的准确度,保证结果数据只受到是否存在探头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研究的方法,尤其是指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具体来说是研究电磁场探头在应用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辐射源类型产生的不同的微扰动性。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和电路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电气设备中的每一个模块甚至每一段走线都可能是产生电磁干扰的源。电磁干扰不仅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在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过程中对指标进行验证的时常使用电磁场探头对被测设备辐射的电磁场强度进行测量。
传统上往往忽略了由于探头的金属结构而对被测设备辐射的电磁场分布造成扰动,探头测得的场分布并不是实际的场分布值,这是影响探头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辐射源产生的电磁场分布在受到电磁场探头的微扰时产生的变化是不同的,在使用探头测试场强数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扰动可以忽略,其他不能忽略扰动则需要对电磁场探头测得的数据进行修正。
【发明内容】
为了修正由于电磁场探头对被测设备电磁场分布产生的微扰而引起的测量偏差,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电磁场探头测试电磁场强度矩阵Fi
设置不同类型的辐射源,在观察平面Pz上随机选取M个观察点进行测量,测量得到电磁场辐射强度按照先后顺序用矩阵Fi(i=1,2,…)表示,其中i表示第i种辐射源被探头测得的场强度,该矩阵有1×M个元素。
第二步:获取有探头情况下仿真电磁场强度矩阵Fi eh1
利用仿真软件对辐射源在观察平面Pz上的电磁场分布进行有探头情况下的仿真,观察点的位置和选择顺序与第一步中观察点的位置和选择顺序是一致的,得到辐射强度矩阵Fi eh1,其中上标eh1表示有探头情况下的仿真结果,下标i表示不同类型的辐射源,该矩阵有1×M个元素。
第三步:对比矩阵Fi和Fi eh1
通过对比Fi和Fi eh1进行判断仿真建模的拟合程度,确定仿真模型。
第四步:获取无探头情况下仿真电磁场强度矩阵Fi eh0
利用仿真软件对辐射源在观察平面Pz上的电磁场分布进行无探头情况下的仿真,观察点的位置和选择顺序与第一步中观察点的位置和选择顺序是一致的,得到辐射强度矩阵Fi eh0,其中上标eh0表示无探头情况下的仿真结果,下标i表示不同类型的辐射源,该矩阵有1×M个元素。
第五步:对比矩阵Fi eh1和Fi eh0
通过对比对Fi eh1和Fi eh0可以得到第i种辐射源的电磁场分布由于电磁场探头的引入而产生的微扰,两组电磁场强度对比的差值是对测试数据进行修正的重要依据。
综上,对于不同的辐射源类型探头引入的扰动是不同的,可能使得测试值比真实值偏大,可能使得测试值比真实值偏小。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辐射源产生的电磁场分布微扰动,这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探头测试数据进行修正的有力支撑。
本发明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其优点在于:
(1)传统中利用电磁场探头进行测试往往忽视了探头对辐射源的电磁场分布产生的微扰,使得测试数据和真实数据存在偏差,而这一偏差可能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探头的微扰动性进行研究的方法,得到的数据可以对工程中电磁场探头测试的数据进行修正,明显提高了电磁场探头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2)通过利用实测和仿真两组数据进行对比,保证了仿真过程中建模的准确度。利用有探头和无探头时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满足科学控制变量法,保证了结果数据只受到是否存在探头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磁场探头测试辐射源电磁场分布的结构图。
图1A是仿真有探头情况下辐射源电磁场分布的结构图。
图1B是仿真无探头情况下辐射源电磁场分布的结构图。
图2是实测值场强与仿真有探头情况下的场强对比图。
图2A是仿真有探头情况下的场强和仿真无探头情况下的场强对比图。
图3是本发明研究电磁场微扰动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方法所应用的设备具体请参见图1所示的电磁场分布测试平台,包括计算机、探头夹具、电磁场探头、辐射源和频谱分析仪。探头夹具用于夹持电磁场探头,保证电磁场探头测量辐射源场分布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电磁场探头、频谱分析仪和计算机相连接,为的是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1.电磁场探头用于获取辐射源的电磁场强度分布信息。
2.频谱分析仪用于将探头获取的电磁场强度信息进行显示和存储。
3.计算机用于处理和运算频谱分析仪所存储的电磁场强度信息。
本发明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获取电磁场探头测试电磁场强度矩阵Fi
在观察平面Pz上随机选取M个观察点进行测量,其中观察平面Pz是高于辐射源距离为z的平面。观察点位置坐标用(x,y,z)m表示,下标m(m=1,2,…,M)表示观察点被测试的先后顺序。通过控制探头夹具使得探头位于不同的观察点进行测量,测量得到电磁场辐射强度按照先后顺序用矩阵Fi(i=1,2,…)表示,其中i表示第i种辐射源被探头测得的场强度,该矩阵有1×M个元素。更换不同类型的辐射源对应不同的下标i,第一类辐射源对应下标i=1。
第二步:获取有探头情况下仿真电磁场强度矩阵Fi eh1
参见图1A所示的有探头仿真结构,包括一个辐射源和一个电磁场探头。将电磁场探头按照第一步中的选择顺序和观察点(x,y,z)m进行设置,获取有探头情况观察点处的强场信息,得到矩阵Fi eh1,对于不同类型的辐射源,对应不同的矩阵Fi eh1
第三步:对比矩阵Fi和Fi eh1
将第一步和第二步中得到的场强度矩阵按照下标i进行分组,相同下标的为一组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观察点的场强Fi和Fi eh1得到拟合程度,用(1-|Fi(n,1)-Fi eh1(n,1)|/|Fi(n,1)|)×100%表示拟合度,如果满足不等式|Fi(n,1)-Fi eh1(n,1)|/|Fi(n,1)|≤0.05表示建模正确,结果可信。反之则要重新建模仿真,重复第二步直至满足该不等式。其中Fi(n,1)表示矩阵Fi中的第n个元素,Fi eh1(n,1)表示矩阵Fi eh1中的第n个元素,满足n=1,2,…,M。全文中|·|表示对·取绝对值。
第四步:获取无探头情况下仿真电磁场强度矩阵Fi eh0
参见图1B所示的有探头仿真结构,包括一个辐射源和一个电磁场探头,其中建模模型与第二步中的模型是一致的。仿真无探头情况下观察点处(x,y,z)m的强场信息,得到矩阵Fi eh0,对于不同类型的辐射源,对应不同的矩阵Fi eh1
第五步:对比矩阵Fi eh1和Fi eh0
将第二步和第四步中得到的场强度矩阵按照下标i进行分组,相同下标的为一组进行对比。矩阵Di=Fi eh1-Fi eh0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由于探头的引入而造成的场分布的扰动,将Di记录存储,对电磁场探头在测试第i种类型的辐射源时对测试数据进行修正。
实施例
设置辐射源为工作频率为1GHz的50Ω微带线和工作频率为9.6GHz的半波振子天线。辐射源功率均为1mW,在距离辐射源平面1mm处的观察平面随机选取5点观察点,利用电场探头和磁场探头逐一测量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利用仿真软件对两种源有探头情况下仿真,参见图2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实测值和有探头仿真值保持一致。利用仿真软件分别对两种辐射源进行无探头情况下的仿真,得到两种辐射源由于探头的引入而产生的扰动特性,参见图2A,其数值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微带线源和半波振子天线源与电场和磁场探头扰动的特性
根据表1可以看出对于微带线源,电场探头的引入使得观察点处的电场强度测试值比真实值偏大,磁场探头的引入使得磁场强度测试值比真实值偏大。对于半波振子天线源,电场探头的引入使得观察点处的电场强度测试值比真实值偏小,磁场探头的引入使得磁场强度的测试值比真实值偏大。实际应用中要对探头测试的数据进行修正。

Claims (1)

1.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电磁场探头测试电磁场强度矩阵Fi
设置不同类型的辐射源,在观察平面Pz上随机选取M个观察点进行测量,测量得到电磁场辐射强度按照先后顺序用矩阵Fi(i=1,2,…)表示,其中i表示第i种辐射源被探头测得的场强度,该矩阵有1×M个元素;
第二步:获取有探头情况下仿真电磁场强度矩阵Fi eh1
利用仿真软件对辐射源在观察平面Pz上的电磁场分布进行有探头情况下的仿真,观察点的位置和选择顺序与第一步中观察点的位置和选择顺序是一致的,得到辐射强度矩阵Fi eh1,其中上标eh1表示有探头情况下的仿真结果,下标i表示不同类型的辐射源,该矩阵有1×M个元素;
第三步:对比矩阵Fi和Fi eh1
通过对比Fi和Fi eh1进行判断仿真建模的拟合程度,确定仿真模型;
第四步:获取无探头情况下仿真电磁场强度矩阵Fi eh0
利用仿真软件对辐射源在观察平面Pz上的电磁场分布进行无探头情况下的仿真,观察点的位置和选择顺序与第一步中观察点的位置和选择顺序是一致的,得到辐射强度矩阵Fi eh0,其中上标eh0表示无探头情况下的仿真结果,下标i表示不同类型的辐射源,该矩阵有1×M个元素;
第五步:对比矩阵Fi eh1和Fi eh0
通过对比对Fi eh1和Fi eh0可以得到第i种辐射源的电磁场分布由于电磁场探头的引入而产生的微扰,两组电磁场强度对比的差值是对测试数据进行修正的重要依据。
CN201610537802.5A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 Active CN106053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7802.5A CN106053965B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7802.5A CN106053965B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3965A true CN106053965A (zh) 2016-10-26
CN106053965B CN106053965B (zh) 2018-12-04

Family

ID=57185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7802.5A Active CN106053965B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539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8882A (zh) * 2020-04-03 2020-07-10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多分量的电场探头和磁场探头校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930A (ja) * 1991-07-23 1993-02-05 Nec Corp 電磁界分布測定装置及び電磁波源解析システム及び電磁界解析システム
CN101349722A (zh) * 2008-09-01 2009-01-21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基于仿真数据的电磁环境测试方法
JP2012159479A (ja) * 2011-02-02 2012-08-23 Utsunomiya Univ 電磁界分布測定装置
CN204203365U (zh) * 2014-10-30 2015-03-11 北京森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频电磁场监测仪及监测组件装置
CN104833860A (zh) * 2015-03-04 2015-08-1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电磁波跨越海与空界面电磁场的获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930A (ja) * 1991-07-23 1993-02-05 Nec Corp 電磁界分布測定装置及び電磁波源解析システム及び電磁界解析システム
CN101349722A (zh) * 2008-09-01 2009-01-21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基于仿真数据的电磁环境测试方法
JP2012159479A (ja) * 2011-02-02 2012-08-23 Utsunomiya Univ 電磁界分布測定装置
CN204203365U (zh) * 2014-10-30 2015-03-11 北京森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频电磁场监测仪及监测组件装置
CN104833860A (zh) * 2015-03-04 2015-08-1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电磁波跨越海与空界面电磁场的获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祥 等: "有界波模拟器中线缆耦合测量与仿真的对比验证", 《电波科学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8882A (zh) * 2020-04-03 2020-07-10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多分量的电场探头和磁场探头校准系统及方法
CN111398882B (zh) * 2020-04-03 2020-12-29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多分量的电场探头和磁场探头校准系统及方法
WO2021196687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多分量的电场探头和磁场探头校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3965B (zh) 201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ong et al. Evolutionary generation of test data for many paths coverage based on grouping
US8286120B2 (en) Non-invasive leakage power device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using device grouping and compressive sensing
Xiang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frequency-based multi-damage detection for beams using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Ricci et al. Approach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plasma turbulence through a rigorous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procedure: A practical example
CN105975713A (zh) 一种采用源重建方法预测电子电路电磁辐射的方法
Sepahi-Boroujeni et al. Efficient uncertainty estimation of indirectly measured geometric errors of five-axis machine tools via Monte-Carlo validated GUM framework
Hossain et al. Variation-aware hardware Trojan detection through power side-channel
US20220121799A1 (en) Transistor- level defect coverage and defect simulation
US11789077B2 (en) Single-pass diagnosis for multiple chain defects
CN115398253A (zh) 用于模拟缺陷可检测性分析的迅速且可扩展的方法
Wang et al. Source re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circuits in shielding enclosures based on numerical Green’s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CN113609749B (zh) 适用于多场景的基于磁场信号的电流计算方法
Langston et al. Practical estimation of accuracy in power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using impedance measurements
US20140250414A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assertion density in a system of verifying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CN112285435B (zh) 一种大功率磁场辐射源的等效模拟方法
CN106154057A (zh) 一种通过改变电磁场探头位置研究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
CN106053965A (zh) 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类型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
CN117289097A (zh)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6226606B (zh) 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工作频率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
US20140310565A1 (en) Scan compression ratio based on fault density
Rozov et al. Strategy for solving a coupled problem of the electromagnetic load analysis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for local conducting structures to support the ITER blanket development
US2022027712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chine learning based fast static thermal solver
CN112926258B (zh)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半导体器件结温的方法
CN106018978B (zh) 一种通过改变辐射源功率研究电磁场探头微扰动性的方法
CN108198173A (zh) 一种混凝土裂缝区域的在线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