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9955A - 抗震装配式房屋 - Google Patents

抗震装配式房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9955A
CN106049955A CN201610486574.3A CN201610486574A CN106049955A CN 106049955 A CN106049955 A CN 106049955A CN 201610486574 A CN201610486574 A CN 201610486574A CN 106049955 A CN106049955 A CN 106049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board
plate
buffer unit
installation portion
brak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865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49955B (zh
Inventor
杜桂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ONSTRUCTION QUALITY TESTING CENTER STATION CO., LTD.
He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杜桂菊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杜桂菊 filed Critical 杜桂菊
Priority to CN2016104865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49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49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9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49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9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04H9/023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and comprising rolling elements, e.g. balls, p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装配式房屋,它包括装配式房屋和地基,用于解决抗震性能不佳的问题,在装配式房屋的立柱和地基之间安装有多个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其中,在第一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插接板和缓冲组件,在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插接板和缓冲组件。本发明中,三个板之间通过彼此交叉设置的插接板进行接触配合,且在插接板和三个板之间为圆柱滚子配合,具有很好的滚动性能和导向性能,使得地震的初始阶段,可以迅速启动,提高抗震效能的灵敏度,并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抗震装配式房屋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装配式房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优良抗震性能的抗震装配式房屋。
背景技术
装配式房屋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其建造过程一般是在工厂中完成的,然后在地基上装配而成。
但是,地震给各种建筑结构尤其是装配式房屋带来严重破坏。隔震技术是近三十年来抗震领域发展较快的且不断完善的一门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建筑结构领域。
在震级较大或某些原因下结构“硬抗”已经难以满足预期的防震要求时,采用隔震技术减小结构的输入地震能量,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隔震的本质作用是使结构或部件与可能引起破坏的地震地面运动或支座运动分离开来,隔断地震能量的传播途径,使输入到房屋结构上的地震力和能量减少,从而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达到预期的设防要求。
这种分离或解耦是通过在工程结构的特定部位设置隔震层,设置隔震器、阻尼器或其他附属装置,以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结构阻尼,从而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加速度、速度、位移)得到合理控制,确保结构本身及结构中的人、仪器、设备、装修等地安全和处于正常的使用环境。
现有的抗震结构存在水平剪切力不能有效分散和消耗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抗震装配式房屋,用于房屋抗震,要解决现有的抗震结构不能有效分解和消耗水平剪切力的问题,同时解决安装方便性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抗震装配式房屋,包括装配式房屋和地基,其特征在于,在装配式房屋的立柱和地基之间安装有多个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
其中,在第一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在第一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插接板和第一缓冲组件,其中第一插接板为多个且等间距的固定在第一板的下侧,第一插接板上端与第一板彼此垂直;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固定在第一插接板的两侧,且位于第一插接板阵列的两端;
在第一插接板阵列两侧设置第一辅助夹板,第一辅助夹板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一插接板和第一辅助夹板下端面通过圆柱滚子与第二板滚动配合;在两两第一插接板之间的第一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居中的第一圆柱滚子凹槽;
所述第一安装部居中设置,并在第一安装部表面设置有橡胶隔垫以及销钉安装孔,在装配式房屋承重立柱的底端设置有一个与第一安装部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凹槽内并通过销钉连接;
所述第三板上设置有第三插接板、第三缓冲组件、第二辅助夹板和第二安装部,第三插接板和第一插接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和第一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插接板为多个且等间距固定在第三板的上侧,在第三插接板阵列两侧设置第二辅助夹板,第二辅助夹板与第一辅助夹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插接板和第二辅助夹板下端面通过圆柱滚子与第二板滚动配合,在两两第三插接板之间的第一板的下表面中设置有居中的第三圆柱滚子凹槽;
所述第二安装部为焊接在第三板下侧的钢板,居中设置,并在第二安装部表面锚栓,通过预浇筑的方式固定在地基上;
在第二板的上表面表面设置有第二插接板、第二圆柱滚子凹槽和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插接板、第二缓冲组件与所述第一插接板、第一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插接板和第一插接板之间进行连接插接连接并在侧面进行贴合;
在第二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四插接板、第四圆柱滚子凹槽和第四缓冲组件,所述第四插接板、第四缓冲组件与所述第三插接板、第三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四插接板和第三插接板进行插接连接并在侧面进行贴合;
所述第二插接板和第四插接板彼此垂直设置;
在第一插接板至第四插接板的两侧镶嵌有等距离间隔设置的刹车片,中间为光滑部位,且光滑部位宽度等于刹车片的宽度;
所述第一插接板上的刹车片与第二插接板上的刹车片错位设置;所述第三插接板上的刹车片与第四插接板上的刹车片错位设置;并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以及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设置安全销和密封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板为20厘米的钢板,第一插接板的尺寸为40厘米宽、10厘米高,两个相邻第一插接板的间隙为20毫米;所述第二插接板、第三插接板、第四插接板与第一插接板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自第一板向下延伸的突起,所述突起内侧固定一个板簧,所述板簧的两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突起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三个板之间通过彼此交叉设置的插接板进行接触配合,且在插接板和三个板之间为圆柱滚子配合,具有很好的滚动性能和导向性能,使得地震的初始阶段,可以迅速启动,提高抗震效能的灵敏度,并提高使用寿命。
2、两两相邻的插接板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刹车片进行配合,且是间断的,非连续的配合,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将地震的水平力的振幅进行分解,分解为高频低幅的振动,有效的提高了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
3、三个板之间通过彼此交叉设置的插接板进行接触配合,且在插接板和三个板之间为圆柱滚子配合,在竖向上具有较好的刚度,可以承受较大的承载物。
4、为纯机械结构,能够满足长期免维护运营,且主要摩擦力发生在插接板之间的摩擦片处,摩擦片选用汽车刹车片,终身免维护。
5、方便装配作业,尤其适用于整体装配式房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专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板的结构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相邻插接板之间的初始加速状态展开图。
图5为相邻插接板之间的减速状态展开图。
图6为第一插接板的断面图。
图7为地震过程中相邻插接板之间的加速度。
图8为本发明的立面图。
图9为本发明的地基平面图。
图中:1第一板,11第一安装部,111橡胶隔垫,12第一插接板,121第一圆柱滚子凹槽,13第一缓冲组件,131突起,132板簧,14第一辅助夹板,2第二板,21第二插接板,22第二圆柱滚子凹槽,23第二缓冲组件,24第四插接板,25第四圆柱滚子凹槽,26第四缓冲组件,3第三板,31第三缓冲组件,32第二安装部,33第三插接板,331第三圆柱滚子凹槽,4圆柱滚子,4’圆柱滚子,5安全销,6密封套筒,10地基,101装配式房屋,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针对现有缺陷,本发明的保护主体如下:
开发的是抗震装配式房屋,装配式房屋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
装配式房屋的地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土层构造的影响,装配式房屋基础应设置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并设置混凝度基础底座,用于装配式房屋的承重立柱的安装。
2、地震对主体的影响。地震会对房屋造成破坏,使得房屋的主体造成毁灭打击。因此对于减震处理尤为重要。
其基本的原理是,在房屋的地基10和装配式房屋101之间通过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专用底座9进行过渡安装,提高抗震性能,其中作为一种最佳的方式,上述的专用底座9安装在装配式房屋的立柱和地基之间,设置为多个,用于支撑,并提供抗震性能。
下面详细的对专用底座进行详细的介绍:
专用底座,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板1、第二板2和第三板3。
其中,第一板1采用厚度至少为20毫米的钢板,并在第一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1,两者之间焊接连接,第一安装部11用于和装配式房屋进行连接,在第一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插接板12和第一缓冲组件13。其中第一插接板12为多个,均匀的焊接在第一板1的下侧。上述的第一插接板12采用厚度为20厘米的钢板,第一插接板12的尺寸为40厘米宽,10厘米高,第一插接板12上端与第一板1焊接连接,且两者之间是彼此垂直的关系,两个第一插接板12的间隙控制在20毫米,第一插接板12之间的平行度控制在正负0.1毫米之间。
上述的多个第一插接板之间是彼此平行的,且规律排布。
在第一插接板12阵列两侧设置第一辅助夹板14,第一辅助夹板为梯形结构,厚度大于第一插接板12的厚度,在第一插接板12的下端面设有一排圆柱滚子4,圆柱滚子并列设置,且圆柱滚子的最低端露出第一插接板的外侧,形成滚动配合。
在第一辅助夹板14的下端面设有两排排圆柱滚子4,圆柱滚子并列设置,且圆柱滚子的最低端露出第一夹板的外侧,形成滚动配合。
在两两第一插接板12之间的第一板的下表面中设置有居中的第一圆柱滚子凹槽121,用于和第三板上的圆柱滚子进行配合。
第一缓冲组件13的最佳方式之一为:包括自第一板向下延伸的突起131,突起内侧固定一个板簧132,板簧132的两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突起上。上述的第一缓冲组件固定在第一插接板的两侧,且位于第一插接板阵列的两端,用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极限位置的缓冲。
第一安装部11为焊接在第一板上部的钢板,居中设置,并在第一安装部表面设置有橡胶隔垫111,以及销钉安装孔,对应的,在装配式房屋承重立柱的底端设置有一个与第一安装部配合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销钉,销钉为锥形销钉,用于和销钉安装孔记性配合。
第三板3与第一板结构基本相同,第三板3采用厚度至少为20毫米的钢板,并在第三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部32,第三安装部用于和装配式房屋进行连接,在第三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插接板33和第三缓冲组件31。其中第三插接板33为多个,均匀的焊接在第三板的上侧。上述的第三插接板33采用厚度为20厘米的钢板,第三插接板33的尺寸为40厘米宽,10厘米高,第三插接板下端与第三板焊接连接,且两者之间是彼此垂直的关系,两个第三插接板33的间隙控制在20毫米,第三插接板之间的平行度控制在正负0.1毫米之间。
上述的多个第三插接板之间是彼此平行的,且规律排布。
在第三插接板33阵列两侧设置第二辅助夹板34,第二辅助夹板34为梯形结构,厚度大于第三插接板的厚度,在第三插接板33的上端面设有一排圆柱滚子4’,圆柱滚子并列设置,且圆柱滚子的最低端露出第三插接板的外侧,形成滚动配合。
在第二辅助夹板34的上端面设有两排圆柱滚子4’,圆柱滚子并列设置,且圆柱滚子的最低端露出第三夹板的外侧,形成滚动配合。
在两两第三插接板33之间的第一板的下表面中设置有居中的第三圆柱滚子凹槽331,用于和第二板上的圆柱滚子进行配合。
第三缓冲组件31的最佳方式之一为:包括自第三板向上延伸的突起,突起内侧固定一个板簧,板簧的两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突起上。上述的第三缓冲组件固定在第三插接板的两侧,且位于第三插接板阵列的两端,结构与第一缓冲组件相同。
第二安装部32为焊接在第三板下侧的钢板,居中设置,并在第二安装部表面锚栓321,通过预浇筑的方式固定在地基上,完成完成连接。
第二板2采用厚度至少为20毫米的钢板,并在第二板的上表面表面设置有第二插接板21、第二圆柱滚子凹槽22和第二缓冲组件23,第二插接板和第二缓冲组件与上述的第一插接板和第一缓冲组件结构完全相同,不在赘述,且用于和第一插接板进行连接插接连接。
在第二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四插接板24、第四圆柱滚子凹槽25和第四缓冲组件26,第四插接板和第四缓冲组件与上述的第三插接板和第三缓冲组件结构完全相同,不在赘述,且用于和第三插接板进行连接插接连接。
上述的第二插接板和第四插接板彼此垂直设置。
作为一种最佳的方式,上述的第一插接板至第四插接板的结构完全相同,以第一插接板为例进行说明,在第一插接板12的两侧镶嵌有刹车片122,参考图6,上述的刹车片122为平板状,镶嵌在第一插板的两侧,彼此对称设置,刹车片彼此间隔设置,中间为光滑部位123,且间隔距离等于刹车片的宽度,形成图2所示的样式。
第一插接板12上的刹车片122与第二插接板21上的刹车片122’错位设置,即,第一插接板的光滑部位123对应第二插接板的刹车片122’,同时,第二插接板的光滑部位123’对应第一插接板的刹车片122,形成图4展开图,并使用安全销5进行定位,安全销最佳的安装位置在相邻且相对的两个缓冲组件之间,非地震状态下,安全销锁定,保证上述的第一至第三板之间相对静止,地震发生初期,安全销折断,为初始状态,这种配合方式可以形成快速的启动模式,有利于第一插接板和第二插接板相对滑动的启动
为了使得专用底座具有防尘效果,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及第二板第三板之间使用密封套筒6进行封装,形成一种无尘结构。
在地震发生时,安全销会在水平剪切力的作用下被剪断,第一插接板和第二插接板之间会形成一种相对滑动,在滑动初期,第一插接板12上的刹车片会和第二插接板上的光滑部位配合.参考图4,启动时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实现快速启动,避免卡死,同时,由于上述的第一插接板和第二插接板之间,以及第三插接板和第四插接板之间是多组交叉设置的,刚性、稳定性和倾覆力矩都很好,安全要求,在第一、第二插接板启动滑动后,紧接着,第一、第二插接板上的刹车片开始接触,形成滑动摩擦,由于刚开始,两个插接板上的刹车片接触面积较小,由摩擦力公式可知,此时加速较大,相对滑动仍然处于加速阶段,当刹车片重叠过半之后,由于刹车片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会有一个减速动作,并大量的消耗地震能量,当量插接板上的刹车片完全脱离后,完成减速动作,由于地震时,水平方向的振幅一般较大,进入下一个周期,在此过程中,保证两侧的插接板之间使用处于反复的加速和减速过程,其中加速度a形成脉冲样式,正负往复切换,可以将一个大的地震振幅分割为多个小的底座自振振幅,并消耗地震带来的能量。同时将地震的低幅高振幅动作,切换为建筑物的高频低幅动作,有利于建筑物的自我保护。
上述的圆柱滚子的存在可以保证启动的顺畅,并避免低温插接板与第一板之间的摩擦损耗,同时具有导向作用,防止两个相邻的板之间发生卡死现象。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如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抗震装配式房屋,包括装配式房屋和地基,其特征在于,在装配式房屋的立柱和地基之间安装有多个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底座(9),所述底座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板(1)、第二板(2)和第三板(3);
其中,在第一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1),在第一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插接板(12)和第一缓冲组件(13),其中第一插接板(12)为多个且等间距的固定在第一板(1)的下侧,所述第一插接板(12)上端与第一板(1)彼此垂直;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固定在第一插接板的两侧,且位于第一插接板阵列的两端;
在第一插接板(12)阵列两侧设置第一辅助夹板(14),所述第一辅助夹板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一插接板(12)和第一辅助夹板下端面通过圆柱滚子(4)与第二板滚动配合;在两两第一插接板(12)之间的第一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居中的第一圆柱滚子凹槽(121);
所述第一安装部(11)居中设置,并在第一安装部表面设置有橡胶隔垫(111)以及销钉安装孔,在装配式房屋承重立柱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部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凹槽内并通过销钉连接;
所述第三板(3)上设置有第三插接板(33)、第三缓冲组件(31)、第二辅助夹板(34)和第二安装部(32),第三插接板和第一插接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和第一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插接板(33)为多个且等间距固定在第三板的上侧,在第三插接板(33)阵列两侧设置第二辅助夹板(34),第二辅助夹板(34)与第一辅助夹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插接板(33)和第二辅助夹板下端面通过圆柱滚子与第二板滚动配合,在两两第三插接板(33)之间的第一板的下表面中设置有居中的第三圆柱滚子凹槽(331);
所述第二安装部(32)为焊接在第三板下侧的钢板,居中设置,并在第二安装部表面锚栓(321),通过预浇筑的方式固定在地基上;
在第二板的上表面表面设置有第二插接板(21)、第二圆柱滚子凹槽(22)和第二缓冲组件(23),所述第二插接板、第二缓冲组件与所述第一插接板、第一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插接板(21)和第一插接板之间进行连接插接连接并在侧面进行贴合;
在第二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四插接板(24)、第四圆柱滚子凹槽(25)和第四缓冲组件(26),所述第四插接板、第四缓冲组件与所述第三插接板、第三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四插接板和第三插接板进行插接连接并在侧面进行贴合;
所述第二插接板和第四插接板彼此垂直设置;
在第一插接板至第四插接板的两侧镶嵌有等距离间隔设置的刹车片(122),中间为光滑部位(123),且光滑部位(123)宽度等于刹车片的宽度;
所述第一插接板(12)上的刹车片(122)与第二插接板(21)上的刹车片错位设置;所述第三插接板(33)上的刹车片与第四插接板(21)上的刹车片错位设置;并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以及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设置安全销(5)和密封套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板(12)为20厘米的钢板,第一插接板(12)的尺寸为40厘米宽、10厘米高,两个相邻第一插接板(12)的间隙为20毫米;所述第二插接板、第三插接板、第四插接板与第一插接板规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13)包括自第一板向下延伸的突起(131),所述突起内侧固定一个板簧(132),所述板簧(132)的两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突起上。
CN201610486574.3A 2016-06-28 2016-06-28 抗震装配式房屋 Active CN106049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6574.3A CN106049955B (zh) 2016-06-28 2016-06-28 抗震装配式房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6574.3A CN106049955B (zh) 2016-06-28 2016-06-28 抗震装配式房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9955A true CN106049955A (zh) 2016-10-26
CN106049955B CN106049955B (zh) 2018-05-08

Family

ID=57165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86574.3A Active CN106049955B (zh) 2016-06-28 2016-06-28 抗震装配式房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4995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4565A (zh) * 2018-01-18 2018-06-01 刘南鹏 一种抗震作用的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
CN109881918A (zh) * 2018-11-08 2019-06-14 傲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房建工程用的临时住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7516A (ja) * 1996-07-19 1998-02-10 Kankoku Genshiryoku Kenkyusho 一体形水平−垂直免震ベアリング
CN102425235A (zh) * 2011-10-12 2012-04-25 北京工业大学 抗拔万向滚动支座
CN102953327A (zh) * 2012-11-15 2013-03-06 同济大学 适用于桥梁结构的横向减震阻尼器
CN103205925A (zh) * 2013-04-14 2013-07-17 张保忠 一种结构增强型橡胶支座
CN104254650A (zh) * 2011-11-30 2014-12-31 郝苏 一种抗地震和其他类似灾害的防护支撑结构
CN105113391A (zh) * 2015-09-22 2015-12-02 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可更换模块化梳齿型减隔震支座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7516A (ja) * 1996-07-19 1998-02-10 Kankoku Genshiryoku Kenkyusho 一体形水平−垂直免震ベアリング
CN102425235A (zh) * 2011-10-12 2012-04-25 北京工业大学 抗拔万向滚动支座
CN104254650A (zh) * 2011-11-30 2014-12-31 郝苏 一种抗地震和其他类似灾害的防护支撑结构
CN102953327A (zh) * 2012-11-15 2013-03-06 同济大学 适用于桥梁结构的横向减震阻尼器
CN103205925A (zh) * 2013-04-14 2013-07-17 张保忠 一种结构增强型橡胶支座
CN105113391A (zh) * 2015-09-22 2015-12-02 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可更换模块化梳齿型减隔震支座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4565A (zh) * 2018-01-18 2018-06-01 刘南鹏 一种抗震作用的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
CN109881918A (zh) * 2018-11-08 2019-06-14 傲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房建工程用的临时住房
CN109881918B (zh) * 2018-11-08 2021-05-11 傲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房建工程用的临时住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9955B (zh) 2018-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0539B (zh) 独柱墩桥梁抗倾覆结构
CN103469919B (zh) 一种双向滚动摆隔震支座
CN106013917B (zh) 工程用三维调心隔震、抗震支座
CN105951584A (zh) 一种分级抗震、减隔震支座
CN106049955B (zh) 抗震装配式房屋
CN205711719U (zh) 一种分级抗震、减隔震支座
CN106087718B (zh) 抗震支座
CN103195854B (zh)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隔震消能装置
CN103352421B (zh) 含有屈曲约束支撑和隔震橡胶支座的减隔震桥梁结构体系
CN109090929A (zh) 复合型隔震装置
CN106087717B (zh) 桥梁抗倾覆支座
CN203230043U (zh) 辊轴式金属隔震支座
CN203938963U (zh) 机械式速度锁定支座
CN106088767A (zh) 装配式变电室
CN106168078B (zh) 抗倾覆高压输电线路铁塔
CN205804663U (zh) 建筑物减震装置
CN112942613B (zh) 地震灾区中快速修复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
CN210196807U (zh) 一种具有归位、防倾、缓冲的滚珠板隔震平台
CN113417395A (zh) 适用于震后可恢复功能钢结构的隔震楼板系统
CN204282203U (zh) 一种短钢臂耗能支座
JP4621332B2 (ja) 高層建物又はアスペクト比が大きい低層建物の免震方法及び免震構造
CN209284776U (zh) 复合型隔震装置
CN208415516U (zh) 一种双面滚动支座
CN203248589U (zh)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隔震消能装置
CN104652258A (zh) 一种多向耗能桥梁减隔震橡胶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Xiaofeng

Inventor after: Peng Xiaoli

Inventor after: Jiang Yuan

Inventor after: Li Siding

Inventor after: Liu Bing

Inventor after: Duan Mengliang

Inventor after: Wang Zhihao

Inventor after: Yang Xiaofei

Inventor after: Wu Bin

Inventor after: Li Pin

Inventor after: Ren Yujie

Inventor before: Du Guiju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1

Address after: No. 4, Feng Le Road, Jinshui District, Zhengzhou, Henan

Applicant after: HENAN CONSTRUCTION QUALITY TESTING CENTER STATIO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He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000, building 2, building 8, iron Yi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i tech Zone, Shandong, Ji'nan province 1402

Applicant before: Du Guij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