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3709B - 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3709B
CN106043709B CN201610381630.7A CN201610381630A CN106043709B CN 106043709 B CN106043709 B CN 106043709B CN 201610381630 A CN201610381630 A CN 201610381630A CN 106043709 B CN106043709 B CN 106043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branch
equipment
temperature
coo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816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43709A (zh
Inventor
杨文强
张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filed Critical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Priority to CN2016103816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437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43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3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43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3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 B64D13/0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the air being conditioned
    • B64D13/08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the air being conditioned the air being heated or cool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属于高性能飞机设备冷却技术领域。主液体管路上依次连接有液体泵、单向活门、热交换器及与热交换器连接的温度调节活门,主液体管路可分为多个支路与支路上的待冷却设备进行换热冷却;次级液体管路分为多个支路,且支路中设置有循环泵。系统控制装置分别与传感器、循环泵、供液温度传感器、液体泵、温度调节活门连接。系统控制装置中设置有待冷却设备所需的温度值,控制温度调节活门的开度调节主液体管路液体温度,系统控制装置分别控制支路的循环泵的转速,调节液体流量。利用单相液体回路系统带走高性能飞机设备的不同热载,系统能量利用得到优化,系统控制更为精确,减小了系统性能代偿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飞机设备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飞机设备冷却领域应用的主要技术有空气循环冷却技术和液体回路冷却技术。
空气循环冷却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飞机设备冷却系统中,但是制冷性能系数低,地面停机时系统工作可靠性差,加之又由于引入的是外界冲压空气,导致使用高度和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都与高性能飞机设备热载荷大的特点形成了矛盾。
液体回路冷却技术属于间接式冷却,中间冷却剂为液体。液体的导热系数和质量热容均比空气大得多。在同样的设备功率下,使用液体冷却剂可以减少通往设备的流量及管路尺寸,成为对集中热载荷和远距离热载荷进行冷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上述现有技术往往将设备需求考虑为单一需求,没有统筹安排,系统能量利用率不高,代偿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路液体冷却温度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优化冷却系统装置,提高控制精度,减小系统性能代称损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由液体循环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所述液体循环系统包括主液体管路、次级液体管路及储液箱,储液箱底部引出管路分为主液体管路和次级液体管路;主液体管路上依次连接有液体泵、单向活门、热交换器及与热交换器连接的温度调节活门,主液体管路中经换热后的液体可分为多个支路A,分别与支路A上的待冷却设备进行换热冷却,每个支路A中换热后的液体汇总到主液体管路中,回流到储液箱;
次级液体管路分为多个支路B,每个支路B中设置有循环泵,液体经循环泵后流入相应待冷却设备的支路A中,与待冷却设备进行换热冷却;
控制系统包括:供液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热交换器与支路A连接的主液体管路上,且靠近分支处;流经待冷却设备后的支路A设置有传感器,且靠近待冷却设备;系统控制装置分别与各支路A的传感器、各支路B的循环泵、供液温度传感器、液体泵、温度调节活门连接,系统控制装置中设置有待冷却设备所需的温度值,供液温度传感器实测的供液温度值与待冷却设备所需温度的最小值比较后,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温度调节活门的开度;每个支路A传感器测得温度值与对应支路待冷却设备所需的温度值比较后,系统控制装置分别控制各支路B的循环泵的转速,调节液体流量。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供液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所述主液体管路上设置有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系统控制装置与所述液体泵连接,为所述液体泵提供动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单相液体回路系统带走高性能飞机设备的热载荷。依据不同设备的冷却需求,由支路液体分别冷却待冷却设备,系统能量利用得到优化,系统控制更为精确,减小了系统性能代偿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液体泵,2-单向活门,3-热交换器,4-加热器,5-供液温度传感器,6-设备一,7-设备二,8-设备三,9-储液箱,10-一号循环泵,11-二号循环泵,12-三号循环泵,13-一号传感器,14-二号传感器,15-三号传感器,16-系统控制装置,17-温度调节活门,18-支路一,19-支路二,20-支路三,21-支路四,22-支路五,23-支路六,24-主液体管路,25-次级液体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由液体循环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
液体循环系统包括主液体管路24、次级液体管路25及储液箱9,储液箱9底部引出管路分为主液体管路和次级液体管路;主液体管路上依次连接有液体泵1、单向活门2、热交换器3及与热交换器3连接的温度调节活门17,主液体管路24中经换热后的液体可分为多个支路A,支路A分别为支路一18、支路二19、支路三20,支路一18依次连接有设备一6、一号传感器13,支路二19依次连接有设备二7、二号传感器13,支路三20依次连接有设备三8、三号传感器,液体分别与各支路上的设备一6、设备二7、设备三8、进行换热冷却。支路一18,支路二19,支路三20中换热后的液体汇总到主液体管路24中,回流到储液箱9;
次级液体管路25可分为多个支路B,支路B分别为支路四21、支路五22、支路六23,支路四21设置有一号循环泵10,液体经过一号循环泵10进入相应的支路一18,共同冷却设备一6;支路五22设置有二号循环泵11,液体经过二号循环泵11进入相应的支路二19,共同冷却设备二7;支路六23设置有三号循环泵12,液体经过三号循环泵12进入相应的支路三20,共同冷却设备三8;
控制系统包括:供液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热交换器3与支路A连接的主液体管路24上,且靠近分支处;系统控制装置16分别与一号传感器13、二号传感器14、三号传感器15、一号循环泵10、二号循环泵11、三号循环泵12、供液温度传感器5、温度调节活门连接;系统控制装置16中设置有设备一6、设备二7、设备三8所需的温度值,且每个设备所需的温度值大小不同;温度传感器5实测的供液温度值与系统控制装置16设置的设备所需温度值的最小值比较后,系统控制装置16通过控制温度调节活门17的开度大小,调节主液体管路24中液体温度。一号传感器13测得温度值与设备一6所需的温度值比较后,系统控制装置16通过控制一号循环泵10的转速,调节支路四21的液体流量,从而调节支路一18中液体的温度。二号传感器14测得温度值与设备二7所需的温度值比较后,系统控制装置16通过控制二号循环泵11的转速,调节支路五22的液体流量,从而调节支路二19中液体的温度。三号传感器15测得温度值与设备三8所需的温度值比较后,系统控制装置16通过控制三号循环泵12的转速,调节支路六23的液体流量,从而调节支路三20中液体的温度。
热交换器3与供液温度传感器5之间的主液体管路上设置有加热器4,防止主液体管路24中液体经过热交换器3换热后温度过低结冰堵冻。系统控制装置16与液体泵1连接,为液体泵1提供动力。
本发明利用单相液体回路系统带走高性能飞机设备的热载荷。依据不同设备的冷却需求,由支路液体分别冷却待冷却设备,系统能量利用得到优化,系统控制更为精确,减小了系统性能代偿损失。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液体循环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
液体循环系统包括主液体管路(24)、次级液体管路(25)及储液箱(9),储液箱(9)底部引出管路分为主液体管路(24)和次级液体管路(25);主液体管路(24)上依次连接有液体泵(1)、单向活门(2)、热交换器(3)及与热交换器(3)连接的温度调节活门(17),主液体管路(24)中经换热后的液体可分为多个支路A,分别与支路A上的待冷却设备进行换热冷却,每个支路A中换热后的液体汇总到主液体管路(24)中,回流到储液箱(9);
次级液体管路(25)分为多个支路B,每个支路B中设置有循环泵,液体经循环泵后流入相应待冷却设备的支路A中,与待冷却设备进行换热冷却;
控制系统包括:供液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热交换器(3)与支路A连接的主液体管路(24)上,且靠近分支处;流经待冷却设备后的支路A设置有传感器,且靠近待冷却设备;系统控制装置(16)分别与各支路A的传感器、各支路B的循环泵、供液温度传感器(5)、液体泵(1)、温度调节活门(17)连接,系统控制装置(16)中设置有待冷却设备所需的温度值,供液温度传感器(5)实测的供液温度值与待冷却设备所需温度的最小值比较后,系统控制装置(16)控制温度调节活门(17)的开度;每个支路A传感器测得温度值与对应支路待冷却设备所需的温度值比较后,系统控制装置(16)分别控制各支路B的循环泵的转速,调节液体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3)与所述供液温度传感器(5)之间的所述主液体管路(24)上设置有加热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装置(16)与所述液体泵(1)连接,为所述液体泵(1)提供动力。
CN201610381630.7A 2016-06-01 2016-06-01 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 Active CN106043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1630.7A CN106043709B (zh) 2016-06-01 2016-06-01 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1630.7A CN106043709B (zh) 2016-06-01 2016-06-01 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3709A CN106043709A (zh) 2016-10-26
CN106043709B true CN106043709B (zh) 2018-04-13

Family

ID=57171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81630.7A Active CN106043709B (zh) 2016-06-01 2016-06-01 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437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5388A (zh) * 2018-03-09 2019-02-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水配重的飞机纵向重心自动调配系统
CN113405307B (zh) * 2020-03-16 2023-03-28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液分液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078806B (zh) * 2020-09-25 2022-12-30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直升机液冷综合控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25722A (en) * 1958-05-07 1960-02-23 Charles M Blackburn Expendable liquid evaporative coolant system
CN101378959A (zh) * 2006-02-03 2009-03-04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
CN103419937A (zh) * 2012-05-16 2013-12-04 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飞机冷却系统的方法和飞机冷却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59418B4 (de) * 2006-12-15 2011-06-30 Airbus Operations GmbH, 21129 Redundantes Luftfahrzeugkühlsystem für redundante Luftfahrzeugkomponenten
DE102010055241A1 (de) * 2010-12-20 2012-06-21 Airbus Operations Gmbh Fluidik-Versorgungssystem mit einer Mehrzahl von Verbraucher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25722A (en) * 1958-05-07 1960-02-23 Charles M Blackburn Expendable liquid evaporative coolant system
CN101378959A (zh) * 2006-02-03 2009-03-04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
CN103419937A (zh) * 2012-05-16 2013-12-04 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飞机冷却系统的方法和飞机冷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3709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3709B (zh) 一种多路液体冷却系统温度控制装置
CN107160237A (zh) 一种自动调节流量的电主轴实时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642546U (zh) 一种工业用温度精准的冷水机组
CN206235051U (zh) 一种双水箱的间歇供冷液冷设备
CN109731624A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热泵的科学实验柜高精度双级控温系统
CN114206058A (zh) 一种控温系统、通讯设备及温度控制方法
CN105066544B (zh) 一种小温变组合式冷却循环水系统
CN205316778U (zh) 冷库制冷系统
US20190017712A1 (en) High-efficiency extra-large cooling capacity series chiller in energy station
CN203715777U (zh) 一种电镀槽的水温调节系统
CN208143687U (zh) 自适应温度冷液供给系统
CN206890973U (zh) 在低环温工况下使用的冷却水系统结构装置
CN108495526A (zh) 自适应温度冷液供给系统
CN204574671U (zh) 一种并网降低冷却循环水能耗的冷冻系统
CN110849205B (zh) 一种水冷定压补液水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5279558U (zh) 一供多台负载以纯水为介质的冷却装置
CN211233397U (zh) 一种水温控制系统
CN104853516B (zh) 一种同步加速器多级串级调温冷却水系统
CN206094719U (zh) 低温供液变温自控节能制冷系统
CN209246486U (zh) 一种冷却水的节能循环系统
CN207851634U (zh) 质子加速器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CN206177105U (zh) 一种相变式能源节能输送装置
CN209605455U (zh) 一种具备降温系统的制冷机电控柜
CN220707862U (zh) 常温压力循环系统
CN105084474B (zh) 一种联合式高纯度冷却循环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