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2847B - 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2847B
CN106042847B CN201610514587.7A CN201610514587A CN106042847B CN 106042847 B CN106042847 B CN 106042847B CN 201610514587 A CN201610514587 A CN 201610514587A CN 106042847 B CN106042847 B CN 106042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djustment gear
housing
air
pretightn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45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42847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nx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X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X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WANX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2016105145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42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42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2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42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2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6Filte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18Radiation
    • A61L9/20Ultraviolet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07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ir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1Solid phase proces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02Air cleaners
    • F02M35/04Air cleaners specially arranged with respect to engine, to intake system or specially adapted to vehicle; Mounting thereon ; Combinations with othe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91Bacteria; Microorg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80Employing electric, magnetic, electromagnet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01D2259/804UV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6Filtering
    • B60H2003/0691Adsorption filters, e.g. activated carb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包括设置在车厢上的抽风机、活性炭过滤装置、氧化钛降解装置、紫外光杀菌装置、发动机、前置过滤器、主过滤器和电加热器;室内的空气被抽风机抽出并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氧化钛降解装置和紫外光杀菌装置进行处理后,再次送回室内;所述发动机安装在车载的前部,用于驱动车载行驶,所述前置过滤器和主过滤器用于对吸入发动机的空气进行过滤,前置过滤器与主过器滤之间采用软管连接,吸入发动机的空气依次经过前置过滤器和主过滤器;活性炭过滤装置、氧化钛降解装置和紫外光杀菌装置所在的车厢间隔内均设置有电加热器,用于控制间隔内的温度,所述电加热器由设置在车厢顶部的太阳能电池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过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过滤式空气过滤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对于大多数的家庭或者小型办公室来说,单独配置一个精密的空气过滤装置往往并不经济,而且使用率和耗电量等参数都不理想。因此,移动式的空气过滤系统便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车厢上的抽风机、活性炭过滤装置、氧化钛降解装置、紫外光杀菌装置、发动机、前置过滤器、主过滤器和电加热器;室内的空气被抽风机抽出并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氧化钛降解装置和紫外光杀菌装置进行处理后,再次送回室内;所述发动机安装在车载的前部,用于驱动车载行驶,所述前置过滤器和主过滤器用于对吸入发动机的空气进行过滤,前置过滤器与主过器滤之间采用软管连接,吸入发动机的空气依次经过前置过滤器和主过滤器;活性炭过滤装置、氧化钛降解装置和紫外光杀菌装置所在的车厢间隔内均设置有电加热器,用于控制间隔内的温度,所述电加热器由设置在车厢顶部的太阳能电池供电。
优选地,所述氧化钛降解装置用纳米级二氧化钛对空气中的放射污染进行降解。
优选地,所述紫外光杀菌装置用于杀灭空气中的流行性病毒细菌。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由超磁致喷油枪喷油燃烧产生驱动力,所述超磁致喷油枪包括壳体、线圈、超磁致伸缩棒、推力杆、喷油阀芯、喷油阀体、导流调节体、加压体、弹簧、位置调节齿轮、预紧力调节齿轮、空气导入部、混合室、压力室、喷油孔和紧固螺母;所述壳体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其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体和第二限位体,第一限位体和第二限位体之间的壳体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导流调节体设置在壳体内,其包括咬合部和受力部,所述咬合部设置在第一限位体和第二限位体之间,且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相咬合的第三螺纹;所述受力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壳体轴线方向相平行的第一直齿,咬合部和受力部之间通过凹陷的连接部连接,且连接部的凹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体的高度,所述受力部与位置调节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超磁致伸缩棒设置在导流调节体内,且其左端与导流调节体的底部固接,所述超磁致伸缩棒的另一端与推力杆固接;所述推力杆的两端分别与推力杆和喷油阀芯固接,喷油阀芯内中空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的末端设置有射油口;所述导流调节体的底部表面上固接由不锈钢制成的油套管,所述油套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使用的第四螺纹,且油套管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体与第二限位体之间的距离,油套管的螺纹旋接方向与导流调节体的螺纹旋接方向一致;所述导流调节体的底部内还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油道,导流调节体内围绕超磁致伸缩棒四周设置有螺旋状的螺旋油道,所述螺旋油道的入口与连接油道相连通,其出口通过带有热膨胀节的出口连接管与所述油槽相连通;所述线圈套接在壳体上,通入为超磁致伸缩棒提供驱动磁场的驱动电流;
所述位置调节齿轮用于调节射油口的初始位置,其设置在壳体的上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凸起有2个第一固定部,2个第一固定部之间设置有贯穿所述位置调节齿轮的第一转轴,所述位置调节齿轮可沿第一转轴转动,位置调节齿轮表面上的齿条方向与所述第一直齿方向平行;所述空气导入部设置在壳体的右端,且集成在喷油阀体的左端,空气导入部与喷油阀体之间构成中空的混合室;所述喷油阀芯穿过混合室,其右端凸起地设置有下密闭件,所述下密闭件与设置在压力室内壁上的上密闭件配合工作;所述空气导入部内设置有空气通道,气源通过逆止阀进入所述空气通道;所述压力室中空设置在喷油阀体的右部内,多个喷油孔设置在喷油阀体的右端面上且与压力室相连通;所述喷油阀体和空气导入部通过紧固螺母固接在壳体的右端面上;所述加压体螺纹连接在喷油阀芯上,其外表面设置有方向平行于壳体轴线的第二直齿,所述预紧力调节齿轮设置在加压体的上方,预紧力调节齿轮上的齿条方向与所述第二直齿的方向平行,预紧力调节齿轮与加压件相互啮合;所述壳体的上部还凸起地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部,2个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贯穿所述预紧力调节齿轮的第二转轴,所述位置调节齿轮可沿第二转轴转动;所述加压件通过弹簧抵押在空气导入部的左端面上,加压件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凹陷的环形容纳槽,所述弹簧的左端容纳在环形容纳槽中且与加压件抵触接触,弹簧的右端固接在空气导入部的左端面上,弹簧通过对加压件施加的弹簧压力来给超磁致伸缩棒施加预紧力;所述加压体与空气导入部之间的壳体上还设置有泄露排油通道,用于排出由混合室经喷油阀芯与空气导入部之间的间隙漏入的油雾;该超磁致喷油枪工作时,超磁致伸缩棒在线圈的驱动电流作用下向右端伸长,原本被空气导入部堵住的射油口进入到混合室内将油射出,同时油在空气通道来的空气作用下被雾化;在超磁致伸缩棒未伸长前上密闭件和下密闭件之间紧密接触,超磁致伸缩棒伸长后两者脱离并形成过油口,被雾化的油雾由过油口进入压力室,并由喷油孔射出;所述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为150mm。
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齿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闭锁杆和凸起于壳体的第一支撑部,所述预紧力调节齿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闭锁杆和凸起于壳体的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分别设置有内径与第一闭锁杆和第二闭锁杆直径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一闭锁杆和第二闭锁杆穿过通孔,且第一闭锁杆和第二闭锁杆的一端均设置有凸沿;所述位置调节齿轮和预紧力调节齿轮上沿圆周方向分别均布有多个第一闭锁孔和多个第二闭锁孔,第一闭锁杆和第二闭锁杆的高度分别与最高点的第一闭锁孔和第二闭锁孔的高度相匹配;当需要调节射油口的初始位置而转动位置调节齿轮时,先将第二闭锁杆插入最高点的第二闭锁孔,然后转动位置调节齿轮,超磁致伸缩棒和油套管随之一起转动,此时由于第二闭锁杆的插入而使得加压件被预紧力调节齿轮锁紧不能转动,弹簧长度不变从而保持施加在超磁致伸缩棒上的预紧力不变;相似地,当需要转动预紧力调节齿轮以改变超磁致伸缩棒的预紧力时,先将第一闭锁杆插入第一闭锁孔中,以保持超磁致伸缩棒不转动从而保证射油口的位置不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设计了一种移动式的车载空气过滤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移动式的空气过滤,同时发动机设置了两级空气过滤,能有效减少吸入发动机中的粉尘;同时采用基于超磁致材料的燃烧器,调节精确,动作较之传统的燃烧器更快速,尤其是启动和停止时,通过控制线圈的电流来实现射油口的开闭,利用超磁致伸缩棒的快速响应特性来达到快速动作的效果,并且由此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超磁致喷油枪相关结构;设计了独特的在线射油口的初始位置调节系统,这套系统不需要将超磁致喷油枪拆卸下来,通过位置调节齿轮即可以方便地实现在线调节,可以用于在线调节测试射油口的最佳初始位置以及长期运行发生偏差时的位置调节,极其方便增长了运行周期;设计了独特的在线超磁致伸缩棒的预紧力调节系统,同样不需要拆卸超磁致喷油枪即可在线调节,用于测试调试最佳预紧力以及长期运行后引起的预紧力偏差调节,另外还设计了独特的锁紧系统,在位置调节系统和预紧力调节系统相关联的情况下,有效在操作中将它们暂时隔离使得两者互不影响,调节起来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超磁致喷油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流调节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喷油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加压件的右视图;
图6是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位置调节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壳体-12;线圈-13;超磁致伸缩棒-14;推力杆-15;喷油阀芯-16;喷油阀体-17;导流调节体-18;加压体-19;弹簧-20;位置调节齿轮-21;预紧力调节齿轮-22;空气导入部-23;混合室-24;压力室-25;喷油孔-26;紧固螺母-27;导油通道-28;第一限位体-29;第二限位体-30;咬合部-31;受力部-32;第三螺纹-33;第一直齿-34;连接部-35;油槽-36;射油口-37;油套管-38;连接油道-39;螺旋油道-40;热膨胀节-41;出口连接管-42;第一固定部-43;第一转轴-44;下密闭件-45;上密闭件-46;空气通道-47;逆止阀-48;第二直齿-49;第二固定部-50;环形容纳槽-51;泄露排油通道-52;第一闭锁杆-53;第一支撑部-54;第二闭锁杆-55;第二支撑部-56;通孔-57;凸沿-58;第一闭锁孔-59;第二闭锁孔-60;第二转轴-61;齿条-62;抽风机-100;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紫外光杀菌装置-400;太阳能电池-500;电加热器-600;前置过滤器-700;主过滤器-800;软管-900;发动机-100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包括设置在车厢上的抽风机100、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紫外光杀菌装置400、发动机1000、前置过滤器700、主过滤器800和电加热器600;室内的空气被抽风机100抽出并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和紫外光杀菌装置400进行处理后,再次送回室内;所述发动机1000安装在车载的前部,用于驱动车载行驶,所述前置过滤器700和主过滤器800用于对吸入发动机1000的空气进行过滤,前置过滤器700与主过器滤800之间采用软管900连接,吸入发动机1000的空气依次经过前置过滤器700和主过滤器800;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和紫外光杀菌装置400所在的车厢间隔内均设置有电加热器600,用于控制间隔内的温度,所述电加热器600由设置在车厢顶部的太阳能电池500供电。所述氧化钛降解装置300用纳米级二氧化钛对空气中的放射污染进行降解。所述紫外光杀菌装置400用于杀灭空气中的流行性病毒细菌。所述发动机1000由超磁致喷油枪喷油燃烧产生驱动力。
如图2所示,超磁致喷油枪包括壳体12、线圈13、超磁致伸缩棒14、推力杆15、喷油阀芯16、喷油阀体17、导流调节体18、加压体19、弹簧20、位置调节齿轮21、预紧力调节齿轮22、空气导入部23、混合室24、压力室25、喷油孔26和紧固螺母27。壳体12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其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导油通道28,导油通道28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壳体12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壳体12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螺纹。
如图3所示,导流调节体18设置在壳体12内,其包括咬合部31和受力部32,咬合部31设置在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且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相咬合的第三螺纹33。受力部3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壳体12轴线方向相平行的第一直齿34,咬合部31和受力部32之间通过凹陷的连接部35连接,且凹陷的高度大于第二限位体30的高度,受力部32与位置调节齿轮21相互啮合。咬合部31在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最大移动距离小于空气导入部23的最小长度(即中轴线处的长度),以保证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位于空气导入部23内。
现在回到图2,超磁致伸缩棒14设置在导流调节体18内,且其左端与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固接,超磁致伸缩棒14的另一端与推力杆15固接。推力杆15的两端分别与推力杆15和喷油阀芯16固接,喷油阀芯16内中空设置有油槽36,油槽36的末端设置有射油口37。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表面上固接由不锈钢制成的油套管38,油套管38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配合使用的第四螺纹,使用时油套管38旋接入导油通道28内,且油套管38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体29与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极限位置时油套管38也不会和导油通道28脱离,油套管38的螺纹旋接方向与导流调节体18的螺纹旋接方向一致,可以保证两者的运动方向一致。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内还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油道39,导流调节体18内围绕超磁致伸缩棒14四周设置有螺旋状的螺旋油道40,螺旋油道40的入口与连接油道39相连通,其出口通过带有热膨胀节41的出口连接管42与油槽36相连通,热膨胀节41的设置可以有效克服管道的热胀冷缩而引起的接口断裂。线圈13套接在壳体12上,通入为超磁致伸缩棒14提供驱动磁场的驱动电流。
位置调节齿轮21用于调节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其设置在壳体12的上部。壳体12的上表面凸起有2个第一固定部43,2个第一固定部43之间设置有贯穿位置调节齿轮21的第一转轴44,位置调节齿轮21可沿第一转轴44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表面上的齿条62方向与第一直齿方向平行。空气导入部23设置在壳体12的右端,且集成在喷油阀体17的左端,空气导入部23与喷油阀体17之间构成中空的混合室。喷油阀芯16穿过混合室24,其右端凸起设置有下密闭件45(见图4),下密闭件45与设置在压力室25内壁上的上密闭件46配合工作。空气导入部23内设置有空气通道47,气源通过逆止阀48进入空气通道47。压力室25中空设置在喷油阀体17的右部内,多个喷油孔37设置在喷油阀体17的右端面上且与压力室25相连通。喷油阀体17和空气导入部23通过紧固螺母27固接在壳体12的右端面上。加压体19螺纹连接在喷油阀芯16上,其外表面设置有方向平行于壳体12轴线的第二直齿49,预紧力调节齿轮22设置在加压体19的上方,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上的齿条方向与第二直齿49方向平行(见图5),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与加压件19相互啮合。壳体12的上部凸起地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部50,2个第二固定部50之间设置有贯穿预紧力调节齿轮22的第二转轴61,位置调节齿轮可沿第二转轴61转动。加压件19通过弹簧20抵押在空气导入部23的左端面上,加压件19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凹陷的环形容纳槽51,弹簧20的左端容纳在环形容纳槽51中且与加压件19抵触接触,弹簧20的右端固接在空气导入部23的左端面上,弹簧20通过对加压件19施加的弹簧压力来给超磁致伸缩棒14施加预紧力。加压体19与与空气导入部23之间的壳体12上还设置有泄露排油通道52,用于排出由混合室24经喷油阀芯16与空气导入部23之间的间隙漏入的油雾。该超磁致喷油枪工作时,超磁致伸缩棒14在线圈13的驱动电流作用下向右端伸长,原本被空气导入部23堵住的射油口37进入到混合室24内将油射出,同时在空气通道47来的空气作用下被雾化;在超磁致伸缩棒14未伸长前上密闭件46和下密闭件45之间紧密接触,伸长后两者脱离并形成过油口,被雾化的油雾由过油口进入压力室25,并由喷油孔26射出9。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为150mm。
如图6-7所示,位置调节齿轮2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闭锁杆53和凸起于壳体12的第一支撑部54,预紧力调节齿轮23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闭锁杆55和凸起于壳体12的第二支撑部56,第一支撑部54和第二支撑部56上分别设置有内径与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直径匹配的通孔57(该尺寸关系可以保证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锁定作用更好),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穿过通孔57,且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一端均设置有凸沿58。位置调节齿轮21和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上沿圆周方向分别均布有多个第一闭锁孔59和多个第二闭锁孔60,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高度分别与最高点的第一闭锁孔59和第二闭锁孔60的高度相匹配。当需要调节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而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时,先将第二闭锁杆55插入最高点的第二闭锁孔60,然后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由于超磁致伸缩棒14的末端与导流调节体31的底部固接故超磁致伸缩棒14随之一起转动,另外油套管37也随之一起转动,此时由于第二闭锁杆55的插入而使得加压件19被预紧力调节齿轮22锁紧不能转动,弹簧20长度不变从而保持施加在超磁致伸缩棒14上的预紧力不变;相似地,当需要转动预紧力调节齿轮22以改变超磁致伸缩棒14的预紧力时,先将第一闭锁杆53插入第一闭锁孔59中,以保持超磁致伸缩棒14不转动从而保证转动预紧力调节齿轮22时射油口37的位置不变。
在此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移动式的车载空气过滤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移动式的空气过滤,同时发动机设置了两级空气过滤,能有效减少吸入发动机中的粉尘;同时采用基于超磁致材料的燃烧器,调节精确,动作较之传统的燃烧器更快速,通过控制线圈13的电流来实现射油口37的开闭,利用超磁致伸缩棒14的快速响应特性来达到快速动作的效果,并且由此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超磁致喷油枪相关结构,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为150mm,响应速度较之同规格的电磁铁式喷枪提高了20%;设计了独特的在线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调节系统,这套系统不需要将超磁致喷油枪拆卸下来,通过位置调节齿轮21即可以方便地实现在线调节,可以用于在线调节测试射油口37的最佳初始位置以及长期运行发生偏差时的位置调节,极其方便增长了运行周期;设计了独特的在线超磁致伸缩棒14的预紧力调节系统,同样不需要拆卸超磁致喷油枪即可在线调节,用于测试调试最佳预紧力以及长期运行后引起的预紧力偏差调节,另外还设计了独特的锁紧系统,在位置调节系统和预紧力调节系统相关联的情况下,有效在操作中将它们暂时隔离使得两者互不影响,调节起来更加精确。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包括设置在车厢上的抽风机100、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紫外光杀菌装置400、发动机1000、前置过滤器700、主过滤器800和电加热器600;室内的空气被抽风机100抽出并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和紫外光杀菌装置400进行处理后,再次送回室内;所述发动机1000安装在车载的前部,用于驱动车载行驶,所述前置过滤器700和主过滤器800用于对吸入发动机1000的空气进行过滤,前置过滤器700与主过器滤800之间采用软管900连接,吸入发动机1000的空气依次经过前置过滤器700和主过滤器800;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和紫外光杀菌装置400所在的车厢间隔内均设置有电加热器600,用于控制间隔内的温度,所述电加热器600由设置在车厢顶部的太阳能电池500供电。所述氧化钛降解装置300用纳米级二氧化钛对空气中的放射污染进行降解。所述紫外光杀菌装置400用于杀灭空气中的流行性病毒细菌。所述发动机1000由超磁致喷油枪喷油燃烧产生驱动力。
如图2所示,超磁致喷油枪包括壳体12、线圈13、超磁致伸缩棒14、推力杆15、喷油阀芯16、喷油阀体17、导流调节体18、加压体19、弹簧20、位置调节齿轮21、预紧力调节齿轮22、空气导入部23、混合室24、压力室25、喷油孔26和紧固螺母27。壳体12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其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导油通道28,导油通道28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壳体12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壳体12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螺纹。
如图3所示,导流调节体18设置在壳体12内,其包括咬合部31和受力部32,咬合部31设置在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且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相咬合的第三螺纹33。受力部3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壳体12轴线方向相平行的第一直齿34,咬合部31和受力部32之间通过凹陷的连接部35连接,且凹陷的高度大于第二限位体30的高度,受力部32与位置调节齿轮21相互啮合。咬合部31在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最大移动距离小于空气导入部23的最小长度(即中轴线处的长度),以保证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位于空气导入部23内。
现在回到图2,超磁致伸缩棒14设置在导流调节体18内,且其左端与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固接,超磁致伸缩棒14的另一端与推力杆15固接。推力杆15的两端分别与推力杆15和喷油阀芯16固接,喷油阀芯16内中空设置有油槽36,油槽36的末端设置有射油口37。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表面上固接由不锈钢制成的油套管38,油套管38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配合使用的第四螺纹,使用时油套管38旋接入导油通道28内,且油套管38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体29与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极限位置时油套管38也不会和导油通道28脱离,油套管38的螺纹旋接方向与导流调节体18的螺纹旋接方向一致,可以保证两者的运动方向一致。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内还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油道39,导流调节体18内围绕超磁致伸缩棒14四周设置有螺旋状的螺旋油道40,螺旋油道40的入口与连接油道39相连通,其出口通过带有热膨胀节41的出口连接管42与油槽36相连通,热膨胀节41的设置可以有效克服管道的热胀冷缩而引起的接口断裂。线圈13套接在壳体12上,通入为超磁致伸缩棒14提供驱动磁场的驱动电流。
位置调节齿轮21用于调节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其设置在壳体12的上部。壳体12的上表面凸起有2个第一固定部43,2个第一固定部43之间设置有贯穿位置调节齿轮21的第一转轴44,位置调节齿轮21可沿第一转轴44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表面上的齿条62方向与第一直齿方向平行。空气导入部23设置在壳体12的右端,且集成在喷油阀体17的左端,空气导入部23与喷油阀体17之间构成中空的混合室。喷油阀芯16穿过混合室24,其右端凸起设置有下密闭件45(见图4),下密闭件45与设置在压力室25内壁上的上密闭件46配合工作。空气导入部23内设置有空气通道47,气源通过逆止阀48进入空气通道47。压力室25中空设置在喷油阀体17的右部内,多个喷油孔37设置在喷油阀体17的右端面上且与压力室25相连通。喷油阀体17和空气导入部23通过紧固螺母27固接在壳体12的右端面上。加压体19螺纹连接在喷油阀芯16上,其外表面设置有方向平行于壳体12轴线的第二直齿49,预紧力调节齿轮22设置在加压体19的上方,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上的齿条方向与第二直齿49方向平行(见图5),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与加压件19相互啮合。壳体12的上部凸起地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部50,2个第二固定部50之间设置有贯穿预紧力调节齿轮22的第二转轴61,位置调节齿轮可沿第二转轴61转动。加压件19通过弹簧20抵押在空气导入部23的左端面上,加压件19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凹陷的环形容纳槽51,弹簧20的左端容纳在环形容纳槽51中且与加压件19抵触接触,弹簧20的右端固接在空气导入部23的左端面上,弹簧20通过对加压件19施加的弹簧压力来给超磁致伸缩棒14施加预紧力。加压体19与与空气导入部23之间的壳体12上还设置有泄露排油通道52,用于排出由混合室24经喷油阀芯16与空气导入部23之间的间隙漏入的油雾。该超磁致喷油枪工作时,超磁致伸缩棒14在线圈13的驱动电流作用下向右端伸长,原本被空气导入部23堵住的射油口37进入到混合室24内将油射出,同时在空气通道47来的空气作用下被雾化;在超磁致伸缩棒14未伸长前上密闭件46和下密闭件45之间紧密接触,伸长后两者脱离并形成过油口,被雾化的油雾由过油口进入压力室25,并由喷油孔26射出9。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为140mm。
如图6-7所示,位置调节齿轮2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闭锁杆53和凸起于壳体12的第一支撑部54,预紧力调节齿轮23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闭锁杆55和凸起于壳体12的第二支撑部56,第一支撑部54和第二支撑部56上分别设置有内径与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直径匹配的通孔57(该尺寸关系可以保证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锁定作用更好),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穿过通孔57,且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一端均设置有凸沿58。位置调节齿轮21和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上沿圆周方向分别均布有多个第一闭锁孔59和多个第二闭锁孔60,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高度分别与最高点的第一闭锁孔59和第二闭锁孔60的高度相匹配。当需要调节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而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时,先将第二闭锁杆55插入最高点的第二闭锁孔60,然后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由于超磁致伸缩棒14的末端与导流调节体31的底部固接故超磁致伸缩棒14随之一起转动,另外油套管37也随之一起转动,此时由于第二闭锁杆55的插入而使得加压件19被预紧力调节齿轮22锁紧不能转动,弹簧20长度不变从而保持施加在超磁致伸缩棒14上的预紧力不变;相似地,当需要转动预紧力调节齿轮22以改变超磁致伸缩棒14的预紧力时,先将第一闭锁杆53插入第一闭锁孔59中,以保持超磁致伸缩棒14不转动从而保证转动预紧力调节齿轮22时射油口37的位置不变。
在此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移动式的车载空气过滤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移动式的空气过滤,同时发动机设置了两级空气过滤,能有效减少吸入发动机中的粉尘;同时采用基于超磁致材料的燃烧器,调节精确,动作较之传统的燃烧器更快速,通过控制线圈13的电流来实现射油口37的开闭,利用超磁致伸缩棒14的快速响应特性来达到快速动作的效果,并且由此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超磁致喷油枪相关结构,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为140mm,响应速度较之同规格的电磁铁式喷枪提高了25%;设计了独特的在线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调节系统,这套系统不需要将超磁致喷油枪拆卸下来,通过位置调节齿轮21即可以方便地实现在线调节,可以用于在线调节测试射油口37的最佳初始位置以及长期运行发生偏差时的位置调节,极其方便增长了运行周期;设计了独特的在线超磁致伸缩棒14的预紧力调节系统,同样不需要拆卸超磁致喷油枪即可在线调节,用于测试调试最佳预紧力以及长期运行后引起的预紧力偏差调节,另外还设计了独特的锁紧系统,在位置调节系统和预紧力调节系统相关联的情况下,有效在操作中将它们暂时隔离使得两者互不影响,调节起来更加精确。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包括设置在车厢上的抽风机100、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紫外光杀菌装置400、发动机1000、前置过滤器700、主过滤器800和电加热器600;室内的空气被抽风机100抽出并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和紫外光杀菌装置400进行处理后,再次送回室内;所述发动机1000安装在车载的前部,用于驱动车载行驶,所述前置过滤器700和主过滤器800用于对吸入发动机1000的空气进行过滤,前置过滤器700与主过器滤800之间采用软管900连接,吸入发动机1000的空气依次经过前置过滤器700和主过滤器800;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和紫外光杀菌装置400所在的车厢间隔内均设置有电加热器600,用于控制间隔内的温度,所述电加热器600由设置在车厢顶部的太阳能电池500供电。所述氧化钛降解装置300用纳米级二氧化钛对空气中的放射污染进行降解。所述紫外光杀菌装置400用于杀灭空气中的流行性病毒细菌。所述发动机1000由超磁致喷油枪喷油燃烧产生驱动力。
如图2所示,超磁致喷油枪包括壳体12、线圈13、超磁致伸缩棒14、推力杆15、喷油阀芯16、喷油阀体17、导流调节体18、加压体19、弹簧20、位置调节齿轮21、预紧力调节齿轮22、空气导入部23、混合室24、压力室25、喷油孔26和紧固螺母27。壳体12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其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导油通道28,导油通道28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壳体12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壳体12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螺纹。
如图3所示,导流调节体18设置在壳体12内,其包括咬合部31和受力部32,咬合部31设置在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且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相咬合的第三螺纹33。受力部3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壳体12轴线方向相平行的第一直齿34,咬合部31和受力部32之间通过凹陷的连接部35连接,且凹陷的高度大于第二限位体30的高度,受力部32与位置调节齿轮21相互啮合。咬合部31在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最大移动距离小于空气导入部23的最小长度(即中轴线处的长度),以保证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位于空气导入部23内。
现在回到图2,超磁致伸缩棒14设置在导流调节体18内,且其左端与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固接,超磁致伸缩棒14的另一端与推力杆15固接。推力杆15的两端分别与推力杆15和喷油阀芯16固接,喷油阀芯16内中空设置有油槽36,油槽36的末端设置有射油口37。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表面上固接由不锈钢制成的油套管38,油套管38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配合使用的第四螺纹,使用时油套管38旋接入导油通道28内,且油套管38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体29与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极限位置时油套管38也不会和导油通道28脱离,油套管38的螺纹旋接方向与导流调节体18的螺纹旋接方向一致,可以保证两者的运动方向一致。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内还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油道39,导流调节体18内围绕超磁致伸缩棒14四周设置有螺旋状的螺旋油道40,螺旋油道40的入口与连接油道39相连通,其出口通过带有热膨胀节41的出口连接管42与油槽36相连通,热膨胀节41的设置可以有效克服管道的热胀冷缩而引起的接口断裂。线圈13套接在壳体12上,通入为超磁致伸缩棒14提供驱动磁场的驱动电流。
位置调节齿轮21用于调节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其设置在壳体12的上部。壳体12的上表面凸起有2个第一固定部43,2个第一固定部43之间设置有贯穿位置调节齿轮21的第一转轴44,位置调节齿轮21可沿第一转轴44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表面上的齿条62方向与第一直齿方向平行。空气导入部23设置在壳体12的右端,且集成在喷油阀体17的左端,空气导入部23与喷油阀体17之间构成中空的混合室。喷油阀芯16穿过混合室24,其右端凸起设置有下密闭件45(见图4),下密闭件45与设置在压力室25内壁上的上密闭件46配合工作。空气导入部23内设置有空气通道47,气源通过逆止阀48进入空气通道47。压力室25中空设置在喷油阀体17的右部内,多个喷油孔37设置在喷油阀体17的右端面上且与压力室25相连通。喷油阀体17和空气导入部23通过紧固螺母27固接在壳体12的右端面上。加压体19螺纹连接在喷油阀芯16上,其外表面设置有方向平行于壳体12轴线的第二直齿49,预紧力调节齿轮22设置在加压体19的上方,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上的齿条方向与第二直齿49方向平行(见图5),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与加压件19相互啮合。壳体12的上部凸起地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部50,2个第二固定部50之间设置有贯穿预紧力调节齿轮22的第二转轴61,位置调节齿轮可沿第二转轴61转动。加压件19通过弹簧20抵押在空气导入部23的左端面上,加压件19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凹陷的环形容纳槽51,弹簧20的左端容纳在环形容纳槽51中且与加压件19抵触接触,弹簧20的右端固接在空气导入部23的左端面上,弹簧20通过对加压件19施加的弹簧压力来给超磁致伸缩棒14施加预紧力。加压体19与与空气导入部23之间的壳体12上还设置有泄露排油通道52,用于排出由混合室24经喷油阀芯16与空气导入部23之间的间隙漏入的油雾。该超磁致喷油枪工作时,超磁致伸缩棒14在线圈13的驱动电流作用下向右端伸长,原本被空气导入部23堵住的射油口37进入到混合室24内将油射出,同时在空气通道47来的空气作用下被雾化;在超磁致伸缩棒14未伸长前上密闭件46和下密闭件45之间紧密接触,伸长后两者脱离并形成过油口,被雾化的油雾由过油口进入压力室25,并由喷油孔26射出9。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为132mm。
如图6-7所示,位置调节齿轮2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闭锁杆53和凸起于壳体12的第一支撑部54,预紧力调节齿轮23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闭锁杆55和凸起于壳体12的第二支撑部56,第一支撑部54和第二支撑部56上分别设置有内径与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直径匹配的通孔57(该尺寸关系可以保证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锁定作用更好),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穿过通孔57,且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一端均设置有凸沿58。位置调节齿轮21和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上沿圆周方向分别均布有多个第一闭锁孔59和多个第二闭锁孔60,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高度分别与最高点的第一闭锁孔59和第二闭锁孔60的高度相匹配。当需要调节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而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时,先将第二闭锁杆55插入最高点的第二闭锁孔60,然后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由于超磁致伸缩棒14的末端与导流调节体31的底部固接故超磁致伸缩棒14随之一起转动,另外油套管37也随之一起转动,此时由于第二闭锁杆55的插入而使得加压件19被预紧力调节齿轮22锁紧不能转动,弹簧20长度不变从而保持施加在超磁致伸缩棒14上的预紧力不变;相似地,当需要转动预紧力调节齿轮22以改变超磁致伸缩棒14的预紧力时,先将第一闭锁杆53插入第一闭锁孔59中,以保持超磁致伸缩棒14不转动从而保证转动预紧力调节齿轮22时射油口37的位置不变。
在此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移动式的车载空气过滤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移动式的空气过滤,同时发动机设置了两级空气过滤,能有效减少吸入发动机中的粉尘;同时采用基于超磁致材料的燃烧器,调节精确,动作较之传统的燃烧器更快速,通过控制线圈13的电流来实现射油口37的开闭,利用超磁致伸缩棒14的快速响应特性来达到快速动作的效果,并且由此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超磁致喷油枪相关结构,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为132mm,响应速度较之同规格的电磁铁式喷枪提高了28%;设计了独特的在线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调节系统,这套系统不需要将超磁致喷油枪拆卸下来,通过位置调节齿轮21即可以方便地实现在线调节,可以用于在线调节测试射油口37的最佳初始位置以及长期运行发生偏差时的位置调节,极其方便增长了运行周期;设计了独特的在线超磁致伸缩棒14的预紧力调节系统,同样不需要拆卸超磁致喷油枪即可在线调节,用于测试调试最佳预紧力以及长期运行后引起的预紧力偏差调节,另外还设计了独特的锁紧系统,在位置调节系统和预紧力调节系统相关联的情况下,有效在操作中将它们暂时隔离使得两者互不影响,调节起来更加精确。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包括设置在车厢上的抽风机100、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紫外光杀菌装置400、发动机1000、前置过滤器700、主过滤器800和电加热器600;室内的空气被抽风机100抽出并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和紫外光杀菌装置400进行处理后,再次送回室内;所述发动机1000安装在车载的前部,用于驱动车载行驶,所述前置过滤器700和主过滤器800用于对吸入发动机1000的空气进行过滤,前置过滤器700与主过器滤800之间采用软管900连接,吸入发动机1000的空气依次经过前置过滤器700和主过滤器800;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和紫外光杀菌装置400所在的车厢间隔内均设置有电加热器600,用于控制间隔内的温度,所述电加热器600由设置在车厢顶部的太阳能电池500供电。所述氧化钛降解装置300用纳米级二氧化钛对空气中的放射污染进行降解。所述紫外光杀菌装置400用于杀灭空气中的流行性病毒细菌。所述发动机1000由超磁致喷油枪喷油燃烧产生驱动力。
如图2所示,超磁致喷油枪包括壳体12、线圈13、超磁致伸缩棒14、推力杆15、喷油阀芯16、喷油阀体17、导流调节体18、加压体19、弹簧20、位置调节齿轮21、预紧力调节齿轮22、空气导入部23、混合室24、压力室25、喷油孔26和紧固螺母27。壳体12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其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导油通道28,导油通道28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壳体12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壳体12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螺纹。
如图3所示,导流调节体18设置在壳体12内,其包括咬合部31和受力部32,咬合部31设置在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且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相咬合的第三螺纹33。受力部3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壳体12轴线方向相平行的第一直齿34,咬合部31和受力部32之间通过凹陷的连接部35连接,且凹陷的高度大于第二限位体30的高度,受力部32与位置调节齿轮21相互啮合。咬合部31在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最大移动距离小于空气导入部23的最小长度(即中轴线处的长度),以保证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位于空气导入部23内。
现在回到图2,超磁致伸缩棒14设置在导流调节体18内,且其左端与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固接,超磁致伸缩棒14的另一端与推力杆15固接。推力杆15的两端分别与推力杆15和喷油阀芯16固接,喷油阀芯16内中空设置有油槽36,油槽36的末端设置有射油口37。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表面上固接由不锈钢制成的油套管38,油套管38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配合使用的第四螺纹,使用时油套管38旋接入导油通道28内,且油套管38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体29与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极限位置时油套管38也不会和导油通道28脱离,油套管38的螺纹旋接方向与导流调节体18的螺纹旋接方向一致,可以保证两者的运动方向一致。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内还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油道39,导流调节体18内围绕超磁致伸缩棒14四周设置有螺旋状的螺旋油道40,螺旋油道40的入口与连接油道39相连通,其出口通过带有热膨胀节41的出口连接管42与油槽36相连通,热膨胀节41的设置可以有效克服管道的热胀冷缩而引起的接口断裂。线圈13套接在壳体12上,通入为超磁致伸缩棒14提供驱动磁场的驱动电流。
位置调节齿轮21用于调节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其设置在壳体12的上部。壳体12的上表面凸起有2个第一固定部43,2个第一固定部43之间设置有贯穿位置调节齿轮21的第一转轴44,位置调节齿轮21可沿第一转轴44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表面上的齿条62方向与第一直齿方向平行。空气导入部23设置在壳体12的右端,且集成在喷油阀体17的左端,空气导入部23与喷油阀体17之间构成中空的混合室。喷油阀芯16穿过混合室24,其右端凸起设置有下密闭件45(见图4),下密闭件45与设置在压力室25内壁上的上密闭件46配合工作。空气导入部23内设置有空气通道47,气源通过逆止阀48进入空气通道47。压力室25中空设置在喷油阀体17的右部内,多个喷油孔37设置在喷油阀体17的右端面上且与压力室25相连通。喷油阀体17和空气导入部23通过紧固螺母27固接在壳体12的右端面上。加压体19螺纹连接在喷油阀芯16上,其外表面设置有方向平行于壳体12轴线的第二直齿49,预紧力调节齿轮22设置在加压体19的上方,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上的齿条方向与第二直齿49方向平行(见图5),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与加压件19相互啮合。壳体12的上部凸起地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部50,2个第二固定部50之间设置有贯穿预紧力调节齿轮22的第二转轴61,位置调节齿轮可沿第二转轴61转动。加压件19通过弹簧20抵押在空气导入部23的左端面上,加压件19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凹陷的环形容纳槽51,弹簧20的左端容纳在环形容纳槽51中且与加压件19抵触接触,弹簧20的右端固接在空气导入部23的左端面上,弹簧20通过对加压件19施加的弹簧压力来给超磁致伸缩棒14施加预紧力。加压体19与与空气导入部23之间的壳体12上还设置有泄露排油通道52,用于排出由混合室24经喷油阀芯16与空气导入部23之间的间隙漏入的油雾。该超磁致喷油枪工作时,超磁致伸缩棒14在线圈13的驱动电流作用下向右端伸长,原本被空气导入部23堵住的射油口37进入到混合室24内将油射出,同时在空气通道47来的空气作用下被雾化;在超磁致伸缩棒14未伸长前上密闭件46和下密闭件45之间紧密接触,伸长后两者脱离并形成过油口,被雾化的油雾由过油口进入压力室25,并由喷油孔26射出9。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为126mm。
如图6-7所示,位置调节齿轮2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闭锁杆53和凸起于壳体12的第一支撑部54,预紧力调节齿轮23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闭锁杆55和凸起于壳体12的第二支撑部56,第一支撑部54和第二支撑部56上分别设置有内径与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直径匹配的通孔57(该尺寸关系可以保证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锁定作用更好),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穿过通孔57,且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一端均设置有凸沿58。位置调节齿轮21和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上沿圆周方向分别均布有多个第一闭锁孔59和多个第二闭锁孔60,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高度分别与最高点的第一闭锁孔59和第二闭锁孔60的高度相匹配。当需要调节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而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时,先将第二闭锁杆55插入最高点的第二闭锁孔60,然后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由于超磁致伸缩棒14的末端与导流调节体31的底部固接故超磁致伸缩棒14随之一起转动,另外油套管37也随之一起转动,此时由于第二闭锁杆55的插入而使得加压件19被预紧力调节齿轮22锁紧不能转动,弹簧20长度不变从而保持施加在超磁致伸缩棒14上的预紧力不变;相似地,当需要转动预紧力调节齿轮22以改变超磁致伸缩棒14的预紧力时,先将第一闭锁杆53插入第一闭锁孔59中,以保持超磁致伸缩棒14不转动从而保证转动预紧力调节齿轮22时射油口37的位置不变。
在此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移动式的车载空气过滤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移动式的空气过滤,同时发动机设置了两级空气过滤,能有效减少吸入发动机中的粉尘;同时采用基于超磁致材料的燃烧器,调节精确,动作较之传统的燃烧器更快速,通过控制线圈13的电流来实现射油口37的开闭,利用超磁致伸缩棒14的快速响应特性来达到快速动作的效果,并且由此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超磁致喷油枪相关结构,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为126mm,响应速度较之同规格的电磁铁式喷枪提高了32%;设计了独特的在线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调节系统,这套系统不需要将超磁致喷油枪拆卸下来,通过位置调节齿轮21即可以方便地实现在线调节,可以用于在线调节测试射油口37的最佳初始位置以及长期运行发生偏差时的位置调节,极其方便增长了运行周期;设计了独特的在线超磁致伸缩棒14的预紧力调节系统,同样不需要拆卸超磁致喷油枪即可在线调节,用于测试调试最佳预紧力以及长期运行后引起的预紧力偏差调节,另外还设计了独特的锁紧系统,在位置调节系统和预紧力调节系统相关联的情况下,有效在操作中将它们暂时隔离使得两者互不影响,调节起来更加精确。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包括设置在车厢上的抽风机100、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紫外光杀菌装置400、发动机1000、前置过滤器700、主过滤器800和电加热器600;室内的空气被抽风机100抽出并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和紫外光杀菌装置400进行处理后,再次送回室内;所述发动机1000安装在车载的前部,用于驱动车载行驶,所述前置过滤器700和主过滤器800用于对吸入发动机1000的空气进行过滤,前置过滤器700与主过器滤800之间采用软管900连接,吸入发动机1000的空气依次经过前置过滤器700和主过滤器800;活性炭过滤装置200、氧化钛降解装置300和紫外光杀菌装置400所在的车厢间隔内均设置有电加热器600,用于控制间隔内的温度,所述电加热器600由设置在车厢顶部的太阳能电池500供电。所述氧化钛降解装置300用纳米级二氧化钛对空气中的放射污染进行降解。所述紫外光杀菌装置400用于杀灭空气中的流行性病毒细菌。所述发动机1000由超磁致喷油枪喷油燃烧产生驱动力。
如图2所示,超磁致喷油枪包括壳体12、线圈13、超磁致伸缩棒14、推力杆15、喷油阀芯16、喷油阀体17、导流调节体18、加压体19、弹簧20、位置调节齿轮21、预紧力调节齿轮22、空气导入部23、混合室24、压力室25、喷油孔26和紧固螺母27。壳体12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其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导油通道28,导油通道28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壳体12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壳体12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螺纹。
如图3所示,导流调节体18设置在壳体12内,其包括咬合部31和受力部32,咬合部31设置在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且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相咬合的第三螺纹33。受力部3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壳体12轴线方向相平行的第一直齿34,咬合部31和受力部32之间通过凹陷的连接部35连接,且凹陷的高度大于第二限位体30的高度,受力部32与位置调节齿轮21相互啮合。咬合部31在第一限位体29和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最大移动距离小于空气导入部23的最小长度(即中轴线处的长度),以保证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位于空气导入部23内。
现在回到图2,超磁致伸缩棒14设置在导流调节体18内,且其左端与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固接,超磁致伸缩棒14的另一端与推力杆15固接。推力杆15的两端分别与推力杆15和喷油阀芯16固接,喷油阀芯16内中空设置有油槽36,油槽36的末端设置有射油口37。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表面上固接由不锈钢制成的油套管38,油套管38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配合使用的第四螺纹,使用时油套管38旋接入导油通道28内,且油套管38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体29与第二限位体30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极限位置时油套管38也不会和导油通道28脱离,油套管38的螺纹旋接方向与导流调节体18的螺纹旋接方向一致,可以保证两者的运动方向一致。导流调节体18的底部内还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油道39,导流调节体18内围绕超磁致伸缩棒14四周设置有螺旋状的螺旋油道40,螺旋油道40的入口与连接油道39相连通,其出口通过带有热膨胀节41的出口连接管42与油槽36相连通,热膨胀节41的设置可以有效克服管道的热胀冷缩而引起的接口断裂。线圈13套接在壳体12上,通入为超磁致伸缩棒14提供驱动磁场的驱动电流。
位置调节齿轮21用于调节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其设置在壳体12的上部。壳体12的上表面凸起有2个第一固定部43,2个第一固定部43之间设置有贯穿位置调节齿轮21的第一转轴44,位置调节齿轮21可沿第一转轴44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表面上的齿条62方向与第一直齿方向平行。空气导入部23设置在壳体12的右端,且集成在喷油阀体17的左端,空气导入部23与喷油阀体17之间构成中空的混合室。喷油阀芯16穿过混合室24,其右端凸起设置有下密闭件45(见图4),下密闭件45与设置在压力室25内壁上的上密闭件46配合工作。空气导入部23内设置有空气通道47,气源通过逆止阀48进入空气通道47。压力室25中空设置在喷油阀体17的右部内,多个喷油孔37设置在喷油阀体17的右端面上且与压力室25相连通。喷油阀体17和空气导入部23通过紧固螺母27固接在壳体12的右端面上。加压体19螺纹连接在喷油阀芯16上,其外表面设置有方向平行于壳体12轴线的第二直齿49,预紧力调节齿轮22设置在加压体19的上方,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上的齿条方向与第二直齿49方向平行(见图5),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与加压件19相互啮合。壳体12的上部凸起地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部50,2个第二固定部50之间设置有贯穿预紧力调节齿轮22的第二转轴61,位置调节齿轮可沿第二转轴61转动。加压件19通过弹簧20抵押在空气导入部23的左端面上,加压件19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凹陷的环形容纳槽51,弹簧20的左端容纳在环形容纳槽51中且与加压件19抵触接触,弹簧20的右端固接在空气导入部23的左端面上,弹簧20通过对加压件19施加的弹簧压力来给超磁致伸缩棒14施加预紧力。加压体19与与空气导入部23之间的壳体12上还设置有泄露排油通道52,用于排出由混合室24经喷油阀芯16与空气导入部23之间的间隙漏入的油雾。该超磁致喷油枪工作时,超磁致伸缩棒14在线圈13的驱动电流作用下向右端伸长,原本被空气导入部23堵住的射油口37进入到混合室24内将油射出,同时在空气通道47来的空气作用下被雾化;在超磁致伸缩棒14未伸长前上密闭件46和下密闭件45之间紧密接触,伸长后两者脱离并形成过油口,被雾化的油雾由过油口进入压力室25,并由喷油孔26射出9。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为120mm。
如图6-7所示,位置调节齿轮2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闭锁杆53和凸起于壳体12的第一支撑部54,预紧力调节齿轮23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闭锁杆55和凸起于壳体12的第二支撑部56,第一支撑部54和第二支撑部56上分别设置有内径与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直径匹配的通孔57(该尺寸关系可以保证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锁定作用更好),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穿过通孔57,且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一端均设置有凸沿58。位置调节齿轮21和预紧力调节齿轮22上沿圆周方向分别均布有多个第一闭锁孔59和多个第二闭锁孔60,第一闭锁杆53和第二闭锁杆55的高度分别与最高点的第一闭锁孔59和第二闭锁孔60的高度相匹配。当需要调节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而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时,先将第二闭锁杆55插入最高点的第二闭锁孔60,然后转动位置调节齿轮21,由于超磁致伸缩棒14的末端与导流调节体31的底部固接故超磁致伸缩棒14随之一起转动,另外油套管37也随之一起转动,此时由于第二闭锁杆55的插入而使得加压件19被预紧力调节齿轮22锁紧不能转动,弹簧20长度不变从而保持施加在超磁致伸缩棒14上的预紧力不变;相似地,当需要转动预紧力调节齿轮22以改变超磁致伸缩棒14的预紧力时,先将第一闭锁杆53插入第一闭锁孔59中,以保持超磁致伸缩棒14不转动从而保证转动预紧力调节齿轮22时射油口37的位置不变。
在此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移动式的车载空气过滤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移动式的空气过滤,同时发动机设置了两级空气过滤,能有效减少吸入发动机中的粉尘;同时采用基于超磁致材料的燃烧器,调节精确,动作较之传统的燃烧器更快速,通过控制线圈13的电流来实现射油口37的开闭,利用超磁致伸缩棒14的快速响应特性来达到快速动作的效果,并且由此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超磁致喷油枪相关结构,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为120mm,响应速度较之同规格的电磁铁式喷枪提高了35%;设计了独特的在线射油口37的初始位置调节系统,这套系统不需要将超磁致喷油枪拆卸下来,通过位置调节齿轮21即可以方便地实现在线调节,可以用于在线调节测试射油口37的最佳初始位置以及长期运行发生偏差时的位置调节,极其方便增长了运行周期;设计了独特的在线超磁致伸缩棒14的预紧力调节系统,同样不需要拆卸超磁致喷油枪即可在线调节,用于测试调试最佳预紧力以及长期运行后引起的预紧力偏差调节,另外还设计了独特的锁紧系统,在位置调节系统和预紧力调节系统相关联的情况下,有效在操作中将它们暂时隔离使得两者互不影响,调节起来更加精确。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2)

1.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车厢上的抽风机、活性炭过滤装置、氧化钛降解装置、紫外光杀菌装置、发动机、前置过滤器、主过滤器和电加热器;室内的空气被抽风机抽出并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氧化钛降解装置和紫外光杀菌装置进行处理后,再次送回室内;所述发动机安装在车载的前部,用于驱动车载行驶,所述前置过滤器和主过滤器用于对吸入发动机的空气进行过滤,前置过滤器与主过器滤之间采用软管连接,吸入发动机的空气依次经过前置过滤器和主过滤器;活性炭过滤装置、氧化钛降解装置和紫外光杀菌装置所在的车厢间隔内均设置有电加热器,用于控制间隔内的温度,所述电加热器由设置在车厢顶部的太阳能电池供电;
所述氧化钛降解装置用纳米级二氧化钛对空气中的放射污染进行降解;
所述紫外光杀菌装置用于杀灭空气中的流行性病毒细菌;
所述发动机由超磁致喷油枪喷油燃烧产生驱动力,所述超磁致喷油枪包括壳体、线圈、超磁致伸缩棒、推力杆、喷油阀芯、喷油阀体、导流调节体、加压体、弹簧、位置调节齿轮、预紧力调节齿轮、空气导入部、混合室、压力室、喷油孔和紧固螺母;所述壳体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其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体和第二限位体,第一限位体和第二限位体之间的壳体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导流调节体设置在壳体内,其包括咬合部和受力部,所述咬合部设置在第一限位体和第二限位体之间,且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相咬合的第三螺纹;所述受力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壳体轴线方向相平行的第一直齿,咬合部和受力部之间通过凹陷的连接部连接,且连接部的凹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体的高度,所述受力部与位置调节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超磁致伸缩棒设置在导流调节体内,且其左端与导流调节体的底部固接,所述超磁致伸缩棒的另一端与推力杆固接;所述推力杆的两端分别与推力杆和喷油阀芯固接,喷油阀芯内中空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的末端设置有射油口;所述导流调节体的底部表面上固接由不锈钢制成的油套管,所述油套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使用的第四螺纹,且油套管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体与第二限位体之间的距离,油套管的螺纹旋接方向与导流调节体的螺纹旋接方向一致;所述导流调节体的底部内还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油道,导流调节体内围绕超磁致伸缩棒四周设置有螺旋状的螺旋油道,所述螺旋油道的入口与连接油道相连通,其出口通过带有热膨胀节的出口连接管与所述油槽相连通;所述线圈套接在壳体上,通入为超磁致伸缩棒提供驱动磁场的驱动电流;
所述位置调节齿轮用于调节射油口的初始位置,其设置在壳体的上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凸起有2个第一固定部,2个第一固定部之间设置有贯穿所述位置调节齿轮的第一转轴,所述位置调节齿轮可沿第一转轴转动,位置调节齿轮表面上的齿条方向与所述第一直齿方向平行;所述空气导入部设置在壳体的右端,且集成在喷油阀体的左端,空气导入部与喷油阀体之间构成中空的混合室;所述喷油阀芯穿过混合室,其右端凸起地设置有下密闭件,所述下密闭件与设置在压力室内壁上的上密闭件配合工作;所述空气导入部内设置有空气通道,气源通过逆止阀进入所述空气通道;所述压力室中空设置在喷油阀体的右部内,多个喷油孔设置在喷油阀体的右端面上且与压力室相连通;所述喷油阀体和空气导入部通过紧固螺母固接在壳体的右端面上;所述加压体螺纹连接在喷油阀芯上,其外表面设置有方向平行于壳体轴线的第二直齿,所述预紧力调节齿轮设置在加压体的上方,预紧力调节齿轮上的齿条方向与所述第二直齿的方向平行,预紧力调节齿轮与加压件相互啮合;所述壳体的上部还凸起地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部,2个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贯穿所述预紧力调节齿轮的第二转轴,所述位置调节齿轮可沿第二转轴转动;所述加压件通过弹簧抵押在空气导入部的左端面上,加压件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凹陷的环形容纳槽,所述弹簧的左端容纳在环形容纳槽中且与加压件抵触接触,弹簧的右端固接在空气导入部的左端面上,弹簧通过对加压件施加的弹簧压力来给超磁致伸缩棒施加预紧力;所述加压体与空气导入部之间的壳体上还设置有泄露排油通道,用于排出由混合室经喷油阀芯与空气导入部之间的间隙漏入的油雾;该超磁致喷油枪工作时,超磁致伸缩棒在线圈的驱动电流作用下向右端伸长,原本被空气导入部堵住的射油口进入到混合室内将油射出,同时油在空气通道来的空气作用下被雾化;在超磁致伸缩棒未伸长前上密闭件和下密闭件之间紧密接触,超磁致伸缩棒伸长后两者脱离并形成过油口,被雾化的油雾由过油口进入压力室,并由喷油孔射出;所述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为15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位置调节齿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闭锁杆和凸起于壳体的第一支撑部,所述预紧力调节齿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闭锁杆和凸起于壳体的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分别设置有内径与第一闭锁杆和第二闭锁杆直径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一闭锁杆和第二闭锁杆穿过通孔,且第一闭锁杆和第二闭锁杆的一端均设置有凸沿;所述位置调节齿轮和预紧力调节齿轮上沿圆周方向分别均布有多个第一闭锁孔和多个第二闭锁孔,第一闭锁杆和第二闭锁杆的高度分别与最高点的第一闭锁孔和第二闭锁孔的高度相匹配;当需要调节射油口的初始位置而转动位置调节齿轮时,先将第二闭锁杆插入最高点的第二闭锁孔,然后转动位置调节齿轮,超磁致伸缩棒和油套管随之一起转动,此时由于第二闭锁杆的插入而使得加压件被预紧力调节齿轮锁紧不能转动,弹簧长度不变从而保持施加在超磁致伸缩棒上的预紧力不变;相似地,当需要转动预紧力调节齿轮以改变超磁致伸缩棒的预紧力时,先将第一闭锁杆插入第一闭锁孔中,以保持超磁致伸缩棒不转动从而保证射油口的位置不变。
CN201610514587.7A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 Active CN106042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4587.7A CN106042847B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4587.7A CN106042847B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2847A CN106042847A (zh) 2016-10-26
CN106042847B true CN106042847B (zh) 2018-06-26

Family

ID=57200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4587.7A Active CN106042847B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4284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3057A (en) * 1995-02-06 1996-06-04 Mazzilli; Matt Air sterilization and filteration apparatus
CN201625466U (zh) * 2009-11-25 2010-11-10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两级式空气滤清器
CN201900962U (zh) * 2010-12-21 2011-07-20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华核新技术开发公司 核级空气防护调节装置
CN203731570U (zh) * 2013-12-30 2014-07-23 孔军 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3899321U (zh) * 2014-05-19 2014-10-29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气过滤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2847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5760B (zh) 一种喷嘴可调式蒸汽喷射器
CN106144661B (zh) 一种启停快速的垃圾输送装置
CN205180361U (zh) 可于外部调节进油量的雾化器
DE502004011357D1 (de) Hochdruckpumpenventil mit austauschbaren Ventilsitzen
CN108671700A (zh) 一种喷漆废气吸附处理装置
CN106042847B (zh) 一种车载空气过滤系统
CN106139473B (zh) 一种高性能消防装置
CN106121511B (zh) 一种具有良好动力性能的桩钻机
CN106120616B (zh) 一种多功能环境维护装置
CN103511710B (zh) 用于螺杆直行程式阀门的执行器
CN106287082A (zh) 流体分流装置
CN106091104B (zh) 一种暖气系统
US2260987A (en) Humidifying head
CN207576697U (zh) 一种雾化喷嘴
CN106152098B (zh) 一种分布式大规模油罐加热系统
CN106134631B (zh) 一种基于超磁致材料的收割装置
CN201106880Y (zh) 一种燃气炉控制装置
CN208886109U (zh) 一种高低压旁路减温减压调节阀
CN205462800U (zh) 一种纳米水喷头
CN106120931B (zh) 一种转盘式挖槽装置
CN206836928U (zh) 一种钻骨自动注水装置
WO2007003912A3 (en) Injection apparatus for cryogenic engines
CN204553904U (zh) 波纹管球阀
CN206824279U (zh) 一种医用调压喷枪
CN106861998A (zh) 基于比例调节的百变喷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21

Address after: No. 999 Shu Hai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WANX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72, Zhenhai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Shi Jianhu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