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7858A - 一种血管压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管压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7858A
CN106037858A CN201610474551.0A CN201610474551A CN106037858A CN 106037858 A CN106037858 A CN 106037858A CN 201610474551 A CN201610474551 A CN 201610474551A CN 106037858 A CN106037858 A CN 106037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spring
connecting rod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45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4745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378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37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78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2017/120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haemostasis, for prevention of bleed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血管压迫装置,包括第一顶靠板装置、顶靠装置、支架装置、拉动装置、按压装置及第二顶靠板装置,第一顶靠板装置包括第一顶靠板、挂环、第一连接杆、第一弯曲杆及第一弹簧,顶靠装置包括第二弹簧、第一按压板及第一海绵垫,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定位块、握持环、第二连接杆、第一定位杆、第三弹簧,拉动装置包括第三连接杆、第一斜杆、拉动架、第四弹簧、第二定位杆,按压装置包括按压杆、推动杆、第五弹簧、第一固定块,第二顶靠板装置包括第二顶靠板、第二海绵垫、弹性板、第二固定块及限定块,本发明能够方便的对患者的针眼处进行按压,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血管压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压迫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注射后需要对血管的针眼处进行按压,否则容易会造成大量出血。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一般按压时间需再半小时以上,由于需要较大的按压力度,一般需要两位医护人员轮流按压才能达到止血的效果,其不仅效果较差,而且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血管压迫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管压迫装置,所述血管压迫装置包括第一顶靠板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装置下方的顶靠装置、位于所述顶靠装置左右两侧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下方的拉动装置、位于所述拉动装置下方的按压装置及位于所述按压装置上方的第二顶靠板装置,所述第一顶靠板装置包括第一顶靠板、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上方的挂环、设置于所述挂环上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顶靠装置包括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下方的第一按压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按压板下方的第一海绵垫,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侧的第一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侧的握持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下方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下方的第三弹簧,所述拉动装置包括第三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斜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斜杆上的拉动架、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上方的第四弹簧、设置于所述拉动架上的第二定位杆,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按压杆、位于所述按压杆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五弹簧、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顶靠板装置包括第二顶靠板、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板上方的第二海绵垫、位于所述第二海绵垫左右两侧的弹性板、设置于所述弹性板上的第二固定块及位于所述弹性板左右两侧的限定块。
所述第一顶靠板呈长方体,所述挂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挂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挂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方,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按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压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垫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垫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按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动架呈凹字形,所述拉动架的两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定位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拉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拉动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拉动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按压杆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按压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拉动架的上下表面且贯穿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之间且与所述第二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推动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按压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按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拉动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顶靠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板呈长方体,所述弹性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弹性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海绵垫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垫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限定块设有两个,所述限定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限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块顶靠在所述弹性板上,所述第一定位杆顶靠在所述弹性板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血管压迫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方便的对患者的针眼处进行按压,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稳固的夹持住患者的针眼处,不需要医护人员长时间按压,操作简单便捷,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血管压迫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血管压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血管压迫装置包括第一顶靠板装置1、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装置1下方的顶靠装置2、位于所述顶靠装置2左右两侧的支架装置3、位于所述支架装置3下方的拉动装置4、位于所述拉动装置4下方的按压装置5及位于所述按压装置5上方的第二顶靠板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顶靠板装置1包括第一顶靠板11、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11上方的挂环12、设置于所述挂环12上的第一连接杆13、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11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14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14上的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顶靠板11呈长方体。所述挂环12呈半圆环状,所述挂环12的两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方便将本发明挂在墙上或者其他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一端与所述挂环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1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11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弯曲杆14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1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14的上方,所述第一弹簧1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14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顶靠装置2包括第二弹簧21、位于所述第二弹簧21下方的第一按压板22及位于所述第一按压板22下方的第一海绵垫23。所述第二弹簧21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2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按压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压板2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垫2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垫2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按压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顶靠装置2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架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杆3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1一侧的第一定位块3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1另一侧的握持环36、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32下方的第二连接杆3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3下方的第一定位杆34、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34下方的第三弹簧35。所述第一支撑杆3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3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32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第一弯曲杆1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块32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弯曲杆14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二连接杆3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3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块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3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5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3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环36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36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拉动装置4包括第三连接杆42、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42下方的第一斜杆42、设置于所述第一斜杆42上的拉动架44、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42上方的第四弹簧43、设置于所述拉动架44上的第二定位杆45。所述第三连接杆42呈长方体,所述第三连接杆4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动架44呈凹字形,所述拉动架44的两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45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杆45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杆45的下端与所述拉动架4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45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4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拉动架4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41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4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41的下端与所述拉动架4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4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42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弹簧43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按压装置5包括按压杆51、位于所述按压杆51上方的推动杆54、位于所述推动杆54左右两侧的第五弹簧53、设置于所述推动杆54上的第一固定块52。所述按压杆51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54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54的下端与所述按压杆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54贯穿所述拉动架44的上下表面且贯穿所述第三连接杆4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推动杆54可以上下移动,所述推动杆54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45之间且与所述第二定位杆4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5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推动杆5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52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固定块52的下表面与所述按压杆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52的侧面与所述推动杆5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53设有两个,所述第五弹簧53的下端与所述按压杆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53的上端与所述拉动架44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顶靠板装置6包括第二顶靠板61、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板61上方的第二海绵垫62、位于所述第二海绵垫62左右两侧的弹性板63、设置于所述弹性板63上的第二固定块64及位于所述弹性板63左右两侧的限定块65。所述第二顶靠板6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顶靠板6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侧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顶靠板61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第四弹簧4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5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板6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板61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弹性板63呈长方体,所述弹性板6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板6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板63可以发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二固定块6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弹性板63之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块6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顶靠板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64的侧面与所述弹性板63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弹性板63的下端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二海绵垫6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顶靠板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垫62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固定块64固定连接。所述限定块65设有两个,所述限定块65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限定块65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顶靠板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块65顶靠在所述弹性板63上,防止所述弹性板63过度向两侧弯曲,所述第一定位杆34顶靠在所述弹性板63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血管压迫装置使用时,首先使用者一只手握住握持握持环36,然后另一只手握住按压杆51向下移动,然后将需要压迫的位置放置在第二海绵垫62上,所述第一海绵垫23及第二海绵垫62的设置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然后向上按压按压杆51,使得所述推动杆54向上移动,然后使得所述第二顶靠板61向上移动,所述弹性板63向上移动且顶靠在所述第一弯曲杆14上,然后所述弹性板63发生弯曲,同时所述第二海绵垫23顶靠在患者需要按摩的部位上,所述第二弹簧21对所述第二海绵垫2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弹性板63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以包住患者需要按压的部位,对患者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使用者可以不用一直握住按压干51及握持环36,所述第二海绵垫62及第一海绵垫23在所述第二弹簧21及第四弹簧43的作用下可以牢牢的按压在患者需要按摩的部位上,从而医护人员不需要长时间的按压,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至此,本发明血管压迫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血管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压迫装置包括第一顶靠板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装置下方的顶靠装置、位于所述顶靠装置左右两侧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下方的拉动装置、位于所述拉动装置下方的按压装置及位于所述按压装置上方的第二顶靠板装置,所述第一顶靠板装置包括第一顶靠板、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上方的挂环、设置于所述挂环上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顶靠装置包括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下方的第一按压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按压板下方的第一海绵垫,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侧的第一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侧的握持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下方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下方的第三弹簧,所述拉动装置包括第三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斜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斜杆上的拉动架、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上方的第四弹簧、设置于所述拉动架上的第二定位杆,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按压杆、位于所述按压杆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五弹簧、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顶靠板装置包括第二顶靠板、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板上方的第二海绵垫、位于所述第二海绵垫左右两侧的弹性板、设置于所述弹性板上的第二固定块及位于所述弹性板左右两侧的限定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靠板呈长方体,所述挂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挂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挂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方,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按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压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垫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垫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按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动架呈凹字形,所述拉动架的两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拉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拉动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拉动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杆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按压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拉动架的上下表面且贯穿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之间且与所述第二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推动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按压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按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拉动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管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靠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板呈长方体,所述弹性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弹性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管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海绵垫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垫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限定块设有两个,所述限定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限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块顶靠在所述弹性板上,所述第一定位杆顶靠在所述弹性板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CN201610474551.0A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血管压迫装置 Pending CN1060378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4551.0A CN106037858A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血管压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4551.0A CN106037858A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血管压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7858A true CN106037858A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65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4551.0A Pending CN106037858A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血管压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378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6374A (zh) * 2018-06-25 2018-12-04 李艳 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9902A (zh) * 2015-04-23 2015-07-29 黄斌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CN204744840U (zh) * 2015-05-06 2015-11-11 黄斌 一种腿部康复装置
CN205215301U (zh) * 2015-12-25 2016-05-11 郑州人民医院 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9902A (zh) * 2015-04-23 2015-07-29 黄斌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
CN204744840U (zh) * 2015-05-06 2015-11-11 黄斌 一种腿部康复装置
CN205215301U (zh) * 2015-12-25 2016-05-11 郑州人民医院 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6374A (zh) * 2018-06-25 2018-12-04 李艳 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1340A (zh) 高效且带有顶靠装置和固持装置的医疗器械夹具
CN104644369A (zh) 一种脑科用固定装置
CN106037858A (zh) 一种血管压迫装置
CN109094251A (zh) 一种无臂人士写字用的辅助抒写文字装置
CN106214207A (zh) 一种高效的医疗用压迫止血设备
CN105877834A (zh) 一种高效的骨科手术用取钉装置
CN210170353U (zh) 一种骨科用护理支架
CN205658969U (zh) 一种高效的骨科手术用取钉装置
CN208287188U (zh) 一种内科支撑装置
CN105615945A (zh) 一种新型手术肿瘤取出钳
CN208464177U (zh) 一种用于人体血管夹闭的血管夹
CN204581646U (zh) 一种新型重症监护用固定架
CN203710465U (zh) 输液针安全夹
CN215135553U (zh) 一种血液透析室护理用床边固定装置
CN207270346U (zh) 脑血管造影支架
CN209219610U (zh) 一种可对腿部支撑的椅子
CN210843075U (zh) 一种血液内科用抽血辅助装置
CN208492436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防护装置
CN212439222U (zh) 糖尿病足部换药支架
CN106176179A (zh) 一种护理用按摩装置
CN108441584A (zh) 一种皮革加工用的自动拉伸装置
CN204106413U (zh) 泌尿外科尿道术后支撑架
CN202223494U (zh) 颈椎手术支撑固定装置
CN105943242A (zh) 一种眼科手术镊子
CN105818041A (zh) 防二次污染且带有夹持杆和紧固装置的医疗器械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