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3187A - 具有触控表带的智能手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触控表带的智能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3187A
CN106033187A CN201510108479.5A CN201510108479A CN106033187A CN 106033187 A CN106033187 A CN 106033187A CN 201510108479 A CN201510108479 A CN 201510108479A CN 106033187 A CN106033187 A CN 106033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intelligent watch
watchband
touch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84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3187B (zh
Inventor
黄昱诚
孙惠平
阙延洲
温峻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1084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33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33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3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3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3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手表,适于配戴在使用者的手上。该智能手表包括:表体、以及触控表带。表体具有触控屏幕。触控表带连接于表体,且该触控表带具有触控结构。该触控结构包括:固定端,连接于触控表带且位于靠近表体的一侧;触控端,设置在远离表体的一侧;以及带体,连接固定端与触控端;其中,触控端能够被移动到触控屏幕的上方。操作智能手表时,能够避免手指头遮蔽触控屏幕;也不须额外携带触控笔;也能够将触控表带固定整合于表体,进行整体的外观设计,以让智能手表具有良好的外观,可解决以往的触控笔遗失而造成智能手表的外观不良的问题。

Description

具有触控表带的智能手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手表,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触控表带的智能手表,能够提供精准且流畅的触控操作体验。
背景技术
以往,能够利用手指头在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面板上进行滑动而操作。随着穿戴式电子产品的日渐发展,在如手表大小般的触控屏幕上进行操作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图1是对于习知的智能手表进行操作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智能手表的触控屏幕100的尺寸,大约在1.3吋~1.5吋(即:33毫米~38毫米),而手指头110的宽度则大约是在15毫米。也就是说,当手指头110在智能手表的触控屏幕100上进行操作的时候,手指头110几乎已经占满触控屏幕100的一半以上,如此一来,使用者无法在操作智能手表时还能够看到所有的触控屏幕100的画面。
并且,由于手指头110的尺寸相对较大,对于智能手表的触控屏幕100而言,利用手指头110无法提供良好的操作精准度。由于触控屏幕的画面越加细致,菜单的精致度也更加的细腻,为了能够进行良好的触控操作,许多人会额外携带触控笔以取代手指头。然而,额外携带触控笔的做法,对于使用者而言并不方便,且额外携带的触控笔有容易遗失的问题。
也有将触控笔收纳到智能手表的表体内的作法,然而,由于表体的尺寸有限制,所以连带地限制了触控笔的尺寸。若触控笔太小,则并不容易使用触控笔来操作触控屏幕。再者,收纳在表体内的触控笔一旦遗失,对于表体的整体外观将造成不良的影响。
现行的智能手表中,并没有对上述各样的操作不佳体验进行改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触控表带的智能手表,能够提供精准且流畅的触控操作体验。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手表,适于配戴在使用者的手上。该智能手表包括:表体、以及触控表带。表体具有触控屏幕。触控表带连接于表体,且该触控表带具有触控结构。该触控结构包括:固定端,连接于触控表带且位于靠近表体的一侧;触控端,设置在远离表体的一侧;以及带体,连接固定端与触控端;其中,触控端能够被移动到触控屏幕的上方。
上述的智能手表具有触控表带,使用者能够直接将触控结构的触控端移动到触控屏幕的上方,以对于触控屏幕进行流畅又精准的操作,提供给使用者良好的操作体验。操作智能手表时,能够避免手指头遮蔽触控屏幕;也不须额外携带触控笔;也能够将触控表带固定整合于表体,进行整体的外观设计,以让智能手表具有良好的外观,可解决以往的触控笔遗失而造成智能手表的外观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对于习知的智能手表进行操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触控端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端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示意图。
图4C为图4B的触控端在触控屏幕上方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端移动到触控屏幕上方的示意图。
符号标记说明:
100:触控屏幕;110:手指头;200:智能手表;210:表体;220:触控屏幕;230:触控表带;232:拾取槽;234:凹槽;240:固定端;250、250a:触控端;252:容指部;252a:底板;252b:顶板;252G:容指槽;254:触控笔;254a:透明笔身;254a1:第一延伸部;254a2:第二延伸部;254a3:第三延伸部;254b:触控笔头;256:手持部;260:带体;270:触控结构;280:磁铁;290:磁力单元;A: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智能手表200适于配戴在一使用者(未绘示)的手上。智能手表200包括:表体210,具有触控屏幕220;以及触控表带230,连接于表体210,该触控表带230具有一触控结构270。如图2所示,触控结构270设置于一端的触控表带230,另一端的触控表带230并未设置触控结构270。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两端的触控表带230上都设置触控结构270。
请继续参照图2,触控结构270包括:固定端240、触控端250以及带体260,其中,固定端240连接于该触控表带230且位于靠近表体210的一侧。触控端250设置在远离表体210的一侧。带体260连接固定端240与触控端250;其中,触控端250能够被移动到触控屏幕220的上方(绘示于图5)。
通过固定端240而能够将触控结构270固定并整合到触控表带230,以使固定端240与触控表带230成为一体。另外,关于触控端250的实施例型态,请参照以下的图3A~图3B。
图3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触控端的示意图。请先参照图3A,在此实施例中,触控端250可包括:容指部252以及触控笔254。容指部252具有容指槽252G,以容纳该使用者的手指头110。触控笔254连接于容指部252的前端。使用者经由容指部252而移动触控笔254,以对触控屏幕220进行操作。
请参照图3A,使用者的手指头110可往图3A中的A方向移动,而插入容指槽252G,此时,使用者可施力将触控端250提起,并且,由于手指头110被容纳于容指槽252G中,所以,使用者的手指头110与触控端250成为一体。此时,使用者能够轻松流畅地移动触控端250,以对触控屏幕220进行操作。
图3B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端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B,在此实施例中,触控端250a可包括:手持部256以及触控笔254。触控笔254连接于手持部256的前端;其中,位于手持部256的一侧的部分触控表带230具有拾取槽232,使用者经由拾取槽232而提起手持部256,经由手持部256而移动触控笔254,以对触控屏幕220进行操作。
图4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示意图。请参照图4A,在此实施例中,触控笔254可包括:透明笔身254a、以及触控笔头254b,位于透明笔身254a的前端。透明笔身254a的材质可以是透明的塑料,触控笔头254b的材质可以是金属。通过透明笔身254a的设计,使用者在使用触控笔254时,也能清楚观看触控屏幕220。
图4B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示意图。请参照图4B,在此实施例中,透明笔身254a具有:彼此连接的第一延伸部254a1、第二延伸部254a2与第三延伸部254a3,其中,第一延伸部254a1、第二延伸部254a2与第三延伸部254a3围绕出一区域,使用者能够经由此区域而观看触控屏幕220。
在图4B的实施例中,改变了透明笔身254a的形状设计。进一步而言,图4C为图4B的触控端在触控屏幕上方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4C,由于透明笔身254a是透明的,所以,使用者可以清楚观看触控屏幕220。进而,通过第一延伸部254a1、第二延伸部254a2与第三延伸部254a3的设计,使用者观看触控屏幕220时,触控笔身254a与触控笔头254b不会干扰使用者的视线,而让使用者得到更佳的触控体验。
请继续参照图4A与图4B,容指部252可包括:底板252a,连接于带体260;以及顶板252b,连接底板252a、且围绕于容指槽252G的周围。通过容指部252的设计,让使用者能够轻松地使用手指头110,就能够操作触控端250。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端移动到触控屏幕上方的示意图。请参照图5,触控表带230可具有凹槽234,且触控结构270能够嵌合于凹槽234之内。因此,可轻松地将触控结构270收纳于凹槽234。另外,智能手表200还可包括:磁铁280,设置于凹槽234内、且位于对应触控端250的位置,触控端250具有磁力单元290(图4A与图4B也有绘示),能够与磁铁280互相吸引。因此,可以利用磁力来固定触控结构270。
请再参照图5,带体260可具有:朝触控屏幕220进行弯曲的弯曲度,当触控端250从触控表带230分离时,通过该弯曲度而使触控端250自发地移动到触控屏幕220的上方。详细而言,可以对于带体260进行适当处理,使带体260具有往触控屏幕220进行弯曲的应力。当解除了磁铁280与磁力单元290之间的磁力时,带体260会因为应力的影响,而自发地往触控屏幕220弯曲,如此,可让使用者更方便快速地使用触控端250,来对于触控屏幕220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智能手表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智能手表整合了触控表带,使用者能够直接将触控结构的触控端移动到触控屏幕的上方,以对于触控屏幕进行流畅又精准的操作。因此,可提升操作的精准度,并提升使用者的体验。
由于不须使用手指头操作智能手表时,可避免手指头遮蔽触控屏幕,并且,可不须额外携带触控笔。另外,通过将触控表带固定整合于表体,来进行整体的外观设计,这样的智能手表可具有良好的外观以及整合的触控功能。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手表,适于配戴在一使用者的手上,该智能手表包括:
一表体,具有一触控屏幕;以及
一触控表带,连接于该表体,该触控表带具有一触控结构,该触控结构包括:
一固定端,连接于该触控表带且位于靠近该表体的一侧;
一触控端,设置在远离该表体的一侧;以及
一带体,连接该固定端与该触控端,
其中,该触控端能够被移动到该触控屏幕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端包括:
一容指部,具有一容指槽以容纳该使用者的一手指头;以及
一触控笔,连接于该容指部的前端,
该使用者经由该容指部而移动该触控笔,以对该触控屏幕进行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该容指部包括:
一底板,连接于该带体;以及
一顶板,连接该底板、且围绕于该容指槽的周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端包括:
一手持部;以及
一触控笔,连接于该手持部的前端,
其中,位于该手持部的一侧的部分该表带具有一拾取槽,该使用者经由该拾取槽而提起该手持部,经由该手持部而移动该触控笔,以对该触控屏幕进行操作。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包括:
一透明笔身;以及
一触控笔头,位于该透明笔身的前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
该透明笔身具有:彼此连接的一第一延伸部、一第二延伸部与一第三延伸部,其中,
该第一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三延伸部围绕出一区域,该使用者能够经由该区域而观看该触控屏幕。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
该透明笔身的材质包括透明的塑料,
该触控笔头的材质包括金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
该触控表带具有一凹槽,且
该触控结构嵌合于该凹槽之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手表,还包括:
一磁铁,设置于该凹槽内、且位于对应该触控端的位置,
该触控端具有一磁力单元,能够与该磁铁互相吸引。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
该带体具有:朝该触控屏幕进行弯曲的一弯曲度,
当该触控端从该触控表带分离时,通过该弯曲度而使该触控端自发地移动到该触控屏幕的上方。
CN201510108479.5A 2015-03-12 2015-03-12 具有触控表带的智能手表 Active CN106033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8479.5A CN106033187B (zh) 2015-03-12 2015-03-12 具有触控表带的智能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8479.5A CN106033187B (zh) 2015-03-12 2015-03-12 具有触控表带的智能手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3187A true CN106033187A (zh) 2016-10-19
CN106033187B CN106033187B (zh) 2018-08-10

Family

ID=57149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8479.5A Active CN106033187B (zh) 2015-03-12 2015-03-12 具有触控表带的智能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3318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88557U (zh) * 2012-04-21 2012-12-12 时运达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容触控功能的手环
CN202694277U (zh) * 2012-07-30 2013-01-23 曹磊 一种用于触摸屏的手写笔
CN202713401U (zh) * 2012-07-06 2013-01-30 刘明 一种触摸屏手表手机
WO2014077728A1 (en) * 2012-11-19 2014-05-22 Mukhortov Pavel Petrovich Life saving wristband (variants)
CN203759435U (zh) * 2013-12-20 2014-08-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88557U (zh) * 2012-04-21 2012-12-12 时运达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容触控功能的手环
CN202713401U (zh) * 2012-07-06 2013-01-30 刘明 一种触摸屏手表手机
CN202694277U (zh) * 2012-07-30 2013-01-23 曹磊 一种用于触摸屏的手写笔
WO2014077728A1 (en) * 2012-11-19 2014-05-22 Mukhortov Pavel Petrovich Life saving wristband (variants)
CN203759435U (zh) * 2013-12-20 2014-08-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3187B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9232B2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an inward facing input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EP3700178B1 (en) Exterior cover
US969033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bining device, and detaching method
US20150124566A1 (en) Systems,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employing contact sensors
KR101757999B1 (ko) 접촉 인터페이스 입력 장치
US10922511B2 (en) Embedde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device based on mobile terminal
US20150277742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157214A (zh) 配戴式挠曲显示装置
CN106033187A (zh) 具有触控表带的智能手表
US9468268B2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60100002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203734721U (zh) 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12303512U (zh) 一种可旋转按压拔拉旋钮结构
US20180364829A1 (en) Electronic bags
CN105843432A (zh) 一种触摸屏保护面板
CN105468207B (zh) 穿戴式电子装置及游标控制装置
CN109041589A (zh) 保护具
CN203722794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05356443U (zh) 移动终端
TWI548361B (zh) 具有觸控錶帶的智慧手錶
CN105635363A (zh) 移动终端
JP2015116459A (ja) スマートフォンケース
CN106325732A (zh) 盲打膜
CN110417962B (zh)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CN204576471U (zh) 一种具有触控结构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