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8813A - 防治大豆中的害虫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治大豆中的害虫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8813A
CN106028813A CN201580009995.0A CN201580009995A CN106028813A CN 106028813 A CN106028813 A CN 106028813A CN 201580009995 A CN201580009995 A CN 201580009995A CN 106028813 A CN106028813 A CN 106028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nkbug
ginkalide
bilobalide
spp
ins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99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8813B (zh
Inventor
D·赛林格
J·迪克豪特
K·科尔博尔
W·冯戴恩
R·科勒
A·纳里尼
J-Y·瓦池
J·迪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SF SE
Original Assignee
BAS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SE filed Critical BASF SE
Publication of CN106028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8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8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88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 A01N43/1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01N43/1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xygen as the ring hetero at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防治大豆植物的害虫的方法,包括使大豆植物、其部分、其繁殖材料、所述害虫、其食物供应、栖息地或繁殖地与一种或多种选自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J和银杏内酯M的银杏树组分接触的步骤。

Description

防治大豆中的害虫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借助银杏树的杀虫组分防治害虫的方法。
豆科(Faboideae),例如大豆(Glycine max)和利马豆(Phaseolus lunatus)是重要的商业作物。
大豆被视为完全蛋白质的来源(Henkel,J.,2000,“Soy:Health Claimsfor Soy Protein,Question About Other Components”,FDAConsumer(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34(3):18-20)。因此,大豆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来源。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大豆蛋白产品可为动物产品的良好替代品,因为大豆提供了“完全的”蛋白质谱。大豆蛋白产品可取代也具有完全蛋白质,但往往含有更多的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的动物基食品,而无需对饮食进行主要调整。
大豆分离蛋白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其具有74的生理价值(ProteinQuality Evaluation:Report of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Bethesda,MD(USA):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Nations(Food and Nutrition Paper No.51),1989年12月)。
在农业中,每英亩大豆可产生至少两倍于一些主要蔬菜或谷粒作物的蛋白质,例如每英亩的蛋白质比留置用于放牧动物以生产牛奶的土地高5-10倍,且每英亩的蛋白质比留置用于生产肉类的土地高至多15倍(“SoyBenefits”,National Soybean Research Laboratory,2012年2月)。
因此,大豆可被视为提供油和蛋白质的全球性重要作物。
然而,大豆植物易受宽范围的细菌病害、真菌病害、病毒病害和寄生虫的侵袭。例如在美国,大豆被视为玉米之后的第二高价值的农业出口品。
因此,鉴于大豆在农业中的重要性,需要适当的害虫管控,从而不伤及大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椿象(半翅目(Hemiptera),蝽科(蝽科(Pentatomidae)))是动物害虫和半翅目长虫。它们可能是大豆中的最常见害虫问题之一(Stewart等,SoybeanInsects—Stink bugs,University of Tennesse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W20009-0098)。
椿象在超过52种植物上进食,包括天然和观赏树木、灌木、葡萄藤、杂草,和许多栽培作物如玉米和棉花,以及许多非栽培植物,它们的优先宿主是几乎所有野生植物。它们积聚在这些宿主上,且随后在其优先的食物成熟的季节中迁移至大豆上。
椿象可在植物的许多部分上进食;然而,它们的目标通常是发育中的种子,包括豆荚,这意味着大豆种子的伤害是与椿象侵染有关的主要问题。
当它们的口器侵入植物组织中时,可产生褐色或浅黑色斑点,然而可存在很少的外部进食伤害迹象。进食可导致小种子的变形、起皱或败育。较大的种子可能仅因进食伤害而部分褪色,然而这可影响种子质量。高水平的种子败育可导致“绿豆效应”,此时叶片保留而植物成熟延缓(Stewart等,Soybean Insects—Stink bugs,University of Tennessee Institute ofAgriculture,W20009-0098)。
椿象对种子造成机械损伤,且传播酵母斑点(yeast-spot)病害有机体。由该害虫造成的伤害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种子在被椿象的针状口器刺入时的发育阶段。种子伤害时越幼小,则产量降低就越大。尽管后续季节的侵染可能不会影响产量,然而大豆油含量和萌芽会降低。
在特定区域中,拟绿蝽(Acrosternum hilare)是在大豆上进食的最常见物种之一。褐椿(Euschistus servus)是椿象家族中的另一常见成员。
在栽培中出现的吮吸式臭虫家族中,褐椿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heros)目前被视为是北Parana至中巴西的最丰富的物种(Correa-Ferreira&Panizzi,1999),且是大豆中的显著问题(Schmidt等,2003)。臭虫从营养阶段起就出现在大豆中,且从豆荚形成开始到谷粒成熟为止是有害的。它们对种子造成伤害(Galileo&Heinrichs 1978,Panizzi&Slansky Jr.,15,1985),还可导致真菌病害和导致生理失调,例如大豆叶片保留(Galileo&Heinrichs 1978,Todd&Herzog,1980)。
可存在的其他植物进食物种包括红肩椿(Thyanta custator)和暗椿(Euschistus tristigmus)。其他物种—点斑稻绿蝽(Nezara viridula)通常限于美国最南的郡。捕食性(有益的)椿象如刺兵象(spined soldier bug,Podisusmaculaventris)也可见于大豆中,有时被误认为褐椿或暗椿。
防治大豆中的椿象对防止显著的经济损失通常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用于防治椿象的杀虫剂包括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和有机磷酸酯类,然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通常是选择用于防治大豆中的椿象的方法。然而,日益增多的问题是对杀虫剂的抗性,特别是在褐椿种群中,特别是对拟除虫菊酯类的抗性。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还可难以使用有机磷酸酯类或硫丹(endosulfan)防治(Sosa-Gomez等,2009)。因此,需要防治大豆中的椿象的有效生态方法。
特别地,作用在γ-氨基丁酸(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上的杀虫剂(公开在例如WO2005/085216(EP1731512)、WO2009/002809和WO2009/080250中)似乎能有效防治椿象,尤其是在大豆中,例如如WO2012/104331所述。
现已发现银杏树的特定天然组分提供了豆科,特别是大豆上的害虫的有效防治,尤其是防治蝽科(Pentatomidae)和蓟马科(Thripidae)的害虫。
因此,这些化合物是防治豆科,特别是大豆的害虫,特别是蝽科(Pentatomidae)害虫,即椿象的重要解决方案,由此确保植物、作物和繁殖材料免受该类害虫的侵染,特别是当害虫对目前方法具有抗性时。
银杏内酯C的杀螨活性公开在CN102379296(A)中。WO2005/025587公开了银杏内酯A、B和白果内酯(bilobalide)的混合物对二斑叶螨和桃蚜的杀虫活性。WO2004/034853公开了防治稻害虫的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B或C及其非特定的衍生物与有机磷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的杀虫混合物。
这些文献均未公开白果内酯或银杏内酯对豆科,优选大豆的典型害虫,特别是椿象的可接受的功效。如上所述,这些害虫难以用典型的大豆农药防治。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防治豆科,特别是大豆植物的害虫的方法,包括使豆科,特别是大豆植物、其部分、其繁殖材料、害虫、其食物供应、栖息地或繁殖场所与一种或多种选自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J和银杏内酯M的银杏树组分接触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或多种选自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J和银杏内酯M的银杏树组分防治豆科,特别是大豆作物中的害虫的用途。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防治蝽科(Pentatomidae)和/或蓟马科(Thripidae)的害虫的方法,包括使所述害虫、其食物供应、栖息地和/或繁殖场所与一种或多种选自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J和银杏内酯M的银杏树组分接触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或多种选自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J和银杏内酯M的银杏树组分用于防治蝽科(Pentatomidae)和/或蓟马科(Thripidae)的害虫的用途
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是已知的银杏树组分,其具有如下结构:
a)白果内酯:
白果内酯是(3aS,5aR,8aS,9R,10aR)-9-叔丁基-8,9-二羟基二氢-9H-呋喃并[2,3-b]呋喃并[3',2';2,3]环戊[1,2-c]呋喃-2,4,7(3H,8H)-三酮的常用名(CAS33570-04-6)。
b)银杏内酯:
上述化合物可以以纯净形式、作为混合物或者以银杏叶的提取物形式使用,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富含上述化合物。
所述化合物可商购获得,或者可优选由银杏叶通过本领域已知且例如描述在US5,700,468、EP-A 360556、EP-A 0431535和JP-A 09-110713中的方法获得。
此外,化合物白果内酯(呈对映纯形式)、银杏内酯A(呈其外消旋形式)和银杏内酯B(呈其外消旋形式)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例如分别如Tetrahedron Letters(1988),29(28),3423-6;Tetrahedron Letters(1988),29(26),3205-6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0),122(35),8453-8463所公开。
本发明的方法和用途用于防治和/或防止害虫对豆科植物、豆科作物和豆科繁殖材料的侵染。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豆科植物、作物或繁殖材料为大豆植物、作物或繁殖材料。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豆科植物、作物或繁殖材料为利马豆植物、作物或繁殖材料。一般而言,所述害虫选自蝽科(Pentatomidae)和/或蓟马科(Thripidae)。优选地,本发明的方法和用途用于防治蝽科(Pentatomidae)的害虫,即椿象。更优选防治对其他杀虫剂,例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抗性的椿象。对特定杀虫剂具有“抗性”的椿象是指例如与相同椿象物种的预期敏感性相比,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更低的椿象品种。该预期的敏感性可使用例如未事先暴露于杀虫剂中的品种测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所述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的化合物施用至豆科植物、作物和/或繁殖材料,特别是大豆植物、大豆作物和/或大豆植物的繁殖材料,或利马豆植物、利马豆作物和/或利马豆植物的繁殖材料,其中所述方法用于防治和/或防止害虫侵染。
所述方法尤其用于防治和/或防止选自蝽科(Pentatomidae)和/或蓟马科(Thripidae)(例如蓟马,如兰花蓟马(Dichromothrips corbetti)),特别是选自蝽科(Pentatomidae),即椿象的害虫的侵染;甚至更特别地防治和/或防止拟绿椿属(Acrosternum spp.)、美洲蝽属(Euschistus spp.)、绿蝽属(Nezara spp.)和/或壁蝽属(Piezodrus spp.),最特别地拟绿蝽(Acrosternumhilare)、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稻绿蝽(Nezara viridula)和/或盖德拟壁蝽(Piezodorus guildini)),尤其是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的侵染。可根据本发明防治的其他蝽科(Pentatomidae)害虫为二星蝽(Eysarcoris),特别是北二星蝽(Eysarcoris aeneus(森林盾椿))。可根据本发明防治的其他半翅目(Heteroptera)害虫包括盲蝽科(Miridae),例如Trigonotylus,如Trigonotylus caelestialium(稻叶椿)。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本发明化合物用于普遍防治选自蝽科(Pentatomidae)(椿象)和/或蓟马科(Thripidae)的害虫的用途,优选用于防治选自蝽科(Pentatomidae),特别是用于防治拟绿椿属(Acrosternum spp.)、美洲蝽属(Euschistus spp.)、绿蝽属(Nezara spp.)和/或壁蝽属(Piezodrusspp.)的害虫,更优选用于防治拟绿蝽(Acrosternum hilare)、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稻绿蝽(Nezara viridula)和/或盖德拟壁蝽(Piezodorusguildini)),最优选用于防治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于防治对一种或多种其他杀虫剂,优先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和有机磷酸酯类,最优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抗性的害虫的用途。
优选地,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于防治对一种或多种对其他杀虫剂,优选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和有机磷酸酯类,最优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抗性的蝽科(Pentatomidae),即椿象的害虫;特别是用于防治拟绿椿属(Acrosternum spp.)、美洲蝽属(Euschistus spp.)、绿蝽属(Nezara spp.)和/或壁蝽属(Piezodrus spp.),优选用于防治对一种或多种其他杀虫剂,优选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和有机磷酸酯类,最优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抗性的拟绿蝽(Acrosternum hilare)、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稻绿蝽(Nezara viridula)和/或盖德拟壁蝽(Piezodorus guildini)),最优选用于防治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
本发明的化合物为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J和银杏内酯M或一种或多种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优选为白果内酯和/或银杏内酯A。
害虫
本发明方法中所用的化合物可用在豆科,特别是大豆或利马豆上防治例如:小玉米螟(Elasmopalpus lignosellus)、Diloboderus abderus、Diabrotica speciosa、大豆茎象(Sternechus subsignatus)、蚁科(Formicidae)、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马陆属(Julus ssp.)、黎豆夜蛾(Anticarsiagemmatalis)、龟蝽属(Megacopta spp.)、美洲叶甲亚种(Megascelis ssp.)、安第斯马铃薯象属(Procornitermes ssp.)、蝼蛄科(Gryllotalpidae)、稻绿蝽(Nezara viridula),拟壁蝽属(Piezodorus spp.)、拟绿椿属(Acrosternumspp.)、新长缘蝽属(Neomegalotomus spp.)、Cerotoma trifurcata、日本丽金龟(Popillia japonica)、Edessa spp.、丽金龟(Liogenys fuscus)、Euchistusheros、螟虫、Dectes属、条螟、Scaptocoris castanea、食叶鳃金龟属(Phyllophaga spp.)、大豆夜蛾(Pseudoplusia includens)、夜蛾属(Spodopteraspp.)、烟草粉虱(Bemisia tabaci)、叩头虫属(Agriotes spp.)、蓟马科(Thripidae),优选Diloboderus abderus、Diabrotica speciosa、稻绿蝽(Nezaraviridula)、拟壁蝽属(Piezodorus spp.)、拟绿椿属(Acrosternum spp.)、Cerotoma trifurcata、日本丽金龟(Popillia japonica)、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食叶鳃金龟属(Phyllophaga spp.)、叩头虫属(Agriotesspp.)和Dectes texanus。
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用在豆科,特别是大豆或利马豆上防治椿象,例如绿蝽属(Nezara spp.)(例如稻绿蝽(Nezara viridula)、黑须稻绿蝽(Nezaraantennata)、Nezara hilaris)、拟壁蝽属(Piezodorus spp.)(例如盖德拟壁蝽(Piezodorus guildinii)))、拟绿椿属(Acrosternum spp.)(例如拟绿蝽(Acrosternum hilare))、美洲蝽属(Euschistus spp.)(例如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Euschistus servus)、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aria)、小珀蝽(Plautia crossota)、点蜂缘椿象(Riptortus clavatus)、具斑伊缘蝽(Rhopalus msculatus)、轨道拟丽椿(Antestiopsis orbitalus)、Dectes texanus、Dichelops spp.(例如Dichelopsfurcatus、Dichelops melacanthus)、扁盾椿属(Eurygaster spp.)(例如间沟扁盾椿(Eurygaster intergriceps)、Eurygaster maurd)、稻椿属(Oebalusspp.)(例如墨西哥稻椿(Oebalus mexicana)、杂色稻椿(Oebalus poecilus)、美洲椿稻(Oebalus pugnase))、黑蝽属(Scotinophara spp.)(例如稻黑蝽(Scotinophara lurida)、马来亚稻黑蝽(Scotinophara coarctatd))。优选的目标包括拟绿蝽(Acrosternum hilare)、轨道拟丽椿(Antestiopsis orbitalus)、Dichelops furcatus、Dichelops melacanthus、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Euschistus servus、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aria)、稻绿蝽(Nezaraviridula)、Nezara hilare、盖德拟壁蝽(Piezodorus guildinii)、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椿象目标为稻绿蝽(Nezaraviridula)、拟壁蝽属(Piezodorus spp.)、拟绿椿属(Acrosternum spp.)、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美洲蝽(Euschistus),特别地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是优选的目标。
可根据本发明防治的其他蝽科(Pentatomidae)害虫为二星蝽(Eysarcoris),特别是北二星蝽(Eysarcoris aeneus)。
施用
本发明化合物优选施用至豆科作物,如大豆或利马豆植物、其场所或其繁殖材料。优选施用至豆科作物,例如大豆或利马豆植物或其场所,更优选施用至大作植物的作物。施用可在侵染前或害虫存在时进行。本发明化合物的施用可根据任何常用施用模式进行,例如叶面施用、浸泡、土壤施用或犁沟内施用等。椿象的防治可通过叶面施用实现,这是本发明的优选施用模式。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化合物通过土壤浸泡施用方法施用至豆科作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豆科作物为大豆作物。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豆科作物为利马豆作物。
在又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化合物以种子处理方法施用至豆科作物的种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豆科作物为大豆作物。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豆科作物为利马豆作物。
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他施用方法使害虫,例如椿象、植物、土壤或其中生长植物的水体与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包含它们的组合物接触。就此而言,“接触”包括直接接触(将所述化合物/组合物直接施用至动物害虫或植物上,通常施用至植物的叶面、茎或根)和间接接触(将所述化合物/组合物施用至动物害虫或植物的场所)二者。
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包含它们的杀虫组合物可用于保护生长中的植物和作物以防动物害虫,尤其是椿象,特别是美洲蝽(Euschistus),更特别地英雄美洲蝽(E.heros)侵袭或侵染,包括使植物/作物与杀虫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接触。术语“作物”是指生长中的作物和收获的作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与引诱剂组合施用。引诱剂是使昆虫向施用位置迁移的化学品。为了防治蝽象,可有利地与引诱剂一起施用本发明的化合物,特别是在叶面施用时。蝽象通常位于地面附近,引诱剂的施用可刺激其朝活性成分沿植物向上迁移。
合适的引诱剂包括葡萄糖、蔗糖、盐、谷氨酸盐、柠檬酸、大豆油、花生油和豆浆。谷氨酸盐和柠檬酸是特别有意义的,其中优选柠檬酸。
在施用前,可将引诱剂与本发明的化合物预混,例如作为即用混合物或桶混物,或者通过向植物同时施用或相继施用。合适的引诱剂比率例如为0.02-3kg/ha。
本发明的化合物以l-500g/ha,优选10-100g/ha优选用于在豆科,特别是在大豆或利马豆上防治害虫。
本发明的化合物适合在任何豆科植物如大豆植物或利马豆植物上使用,包括经基因修饰以对活性成分如除草剂具有抗性的那些,或经基因改性以产生控制植物害虫侵染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那些。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对通过基因工程方法(适当的话与常规方法组合)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和植物栽培品种(基因修饰生物)及其部分进行处理。特别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对在每种情况下可商购获得或使用中的植物栽培品种的植物进行处理。植物栽培品种应理解为意指通过常规育种、通过诱变或者通过重组DNA技术而获得的具有新颖特性(“性状”)的植物。
这些可为栽培品种、生物型或基因型。取决于植物种属或植物栽培品种、其场所以及生长条件(土壤、气候、生长期、营养),本发明的处理还可导致超加合性(“协同”)效应。
因此,例如可根据本发明使用的物质和组合物的减小的施用率和/或拓宽的活性谱和/或增加的活性,更好的植物生长,提高的对高或低温的耐受性,提高的对干旱或水或土壤盐含量的耐受性,提高的开花性能,更容易的收割,加速的成熟,更高的收获产量,更高的收获产品品质和/或更高的营养价值,更好的收获产品存储稳定性和/或加工性是可能的,这超过了实际预期的效果。
待根据本发明处理的优选转基因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种(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包括由于基因修饰而接收基因材料的所有植物,该基因材料赋予这些植物以特别有利的有用性状。
该类性状的实例为更好的植物生长、提高的对高或低温的耐受性,提高的对干旱或水或土壤盐含量的耐受性,提高的开花性能,更容易的收割,加速的成熟,更高的收获产量,更高的收获产品品质和/或更高的营养价值,更好的收获产品存储稳定性和/或加工性。
该类性状的其他以及特别强调的实例为这些植物对动物和微生物害虫,例如对昆虫、螨虫、植物病原性真菌、细菌和/或病毒的防御更好,并且还提高植物对某些除草活性化合物的耐受性。
特别强调的性状是植物因在植物中形成毒素而对昆虫、蜘蛛、线虫以及蛞蝓和蜗牛的增强防御,这些毒素特别为在植物中由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基因材料(例如由基因CrylA(a)、CrylA(b)、CrylA(c)、CryllA、CrylllA、CryIIIB2、Cry9c、Cry2Ab、Cry3Bb和CrylF及其组合)形成的那些(本文称为“Bt植物”)。还特别强调的性状是植物通过内吸获得抗性(SAR)、系统素、植物抗毒素、诱导剂和抗性基因以及相应表达的蛋白质和毒素而对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增强防御。
此外,特别强调的性状是植物对于某些除草活性化合物,例如咪唑啉酮类、磺酰脲类、草甘膦(glyphosate)或草丁膦(phosphinotricin)的增强耐受性(例如“PAT”基因)。所讨论的赋予所需性状的基因还可彼此组合地存在于转基因植物中。
“Bt植物”的实例为以商品名YIELD销售的大豆品种。
可提及的耐受除草剂的植物实例为以如下商品名销售的大豆品种:Roundup(耐受草甘膦)、Liberty(耐受草丁膦)、(耐受咪唑啉酮类)和(耐受磺酰脲类)。
可提及的抗除草剂的植物(以常规方式育种的耐受除草剂的植物)包括以名称(例如玉米)销售的品种。
特别感兴趣的是如下豆科,特别是大豆植物:带有两种或更多种性状(例如)、草甘膦(例如RoundupRoundup Ready 2)、磺酰脲(例如、草铵膦(glufosinate)(例如Liberty)、麦草畏(Dicamba)(Monsanto))、HPPD耐受性(例如异氟草(isoxaflutole)除草剂)(Bayer CropScience,Syngenta)。此处所述的任何性状在大豆植物中的双重或三重叠加也是感兴趣的,包括草甘膦和磺酰脲耐受性(例如Optimum具有和Roundup或Roundup Ready 2叠加的植物)、麦草畏和草甘膦耐受性(Monsanto)。抗大豆Cyst线虫的大豆(Syngenta)以及具有蚜虫耐受性状的大豆(Syngenta)也是感兴趣的。
这些说明还适用于将会在未来开发和/或推向市场的具有这些遗传性状或仍有待开发的遗传性状的植物栽培品种。
混合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以与肥料(例如含氮、钾或磷的肥料)的混合物形式用于本发明的方法中。合适的配制剂类型包括肥料颗粒。所述混合物优选包含至多25重量%的本发明化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包含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例如微量营养素,或具有杀真菌活性的化合物,或具有调节植物生长、除草、杀昆虫、杀线虫或杀螨活性的化合物。
可用于本发明方法中的化合物可为所述组合物的唯一活性成分,或者适当时可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活性成分如杀虫剂、杀真菌剂、增效剂、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其他活性成分可:提供在场所中具有更宽的活性谱或增加的保留时间的组合物;增效或补充本发明化合物的活性(例如通过提高作用速度或克服排斥性);或者有助于克服或防止对单独组分发展出抗性。具体的其他活性成分取决于所述组合物的预期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组合物的单独组分如成套包装的各部分或二元或三元混合物的各部分可由用户自己在喷雾桶中混合,且合适的话可添加其他助剂。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与土壤、泥煤或其他生根介质混合,从而保护植物以防种子生-、土生-或叶面真菌病害。
用于所述组合物中的合适增效剂的实例包括胡椒基丁醚、增效菊(sesamex)、丙基增效散(safroxan)和十二烷基咪唑。
所述组合物中所含的合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取决于预期目标和所需的效果。
可包含的稻选择性除草剂的实例为敌稗(propanil)。用于棉花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实例为PIXTM
配制剂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本发明的方法中的农业化学配制剂,其包含一种或多种助剂和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化合物和/或其各实施方案之一。
农业化学组合物包含杀虫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和/或其各实施方案之一。术语“有效量”是指足以防治栽培植物上或材料保护中的动物害虫且不对处理植物造成实质损害的本发明组合物或化合物的量。该量可以在宽范围内变化且取决于各种因素,例如待防治的害虫种属、被处理的栽培植物或材料、气候条件和所用的具体化合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转化成常规类型的农业化学组合物,例如溶液、乳液、悬浮液、粉剂、粉末、糊、颗粒、模压品、胶囊及其混合物。组合物类型的实例为悬浮液(例如SC、OD、FS),可乳化浓缩物(例如EC),乳液(例如EW、EO、ES、ME),胶囊(例如CS、ZC),糊,锭剂,可湿性粉末或粉剂(例如WP、SP、WS、DP、DS),模压品(例如BR、TB、DT),颗粒(例如WG、SG、GR、FG、GG、MG),杀虫制品(例如LN)以及用于处理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的凝胶配制剂(例如GF)。这些和其他组合物类型在“Catalogue of pesticide formulation types and international codingsystem”,Technical Monograph,第2期,2008年5月第6版,CropLifeInternational中有定义。
所述组合物例如如Mollet和Grubemann,Formulation technology,Wiley VCH,Weinheim,2001;或Knowles,New developments in cropprotection product formulation,Agrow Reports DS243,T&F Informa,London,2005所述以已知方式制备。
合适的助剂为溶剂,液体载体,固体载体或填料,表面活性剂,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辅助剂,加溶剂,渗透促进剂,保护性胶体,粘附剂,增稠剂,保湿剂,驱除剂,引诱剂,进食刺激剂,相容剂,杀菌剂,防冻剂,消泡剂,着色剂,增粘剂和粘合剂。
合适的溶剂和液体载体为水和有机溶剂,如中到高沸点的矿物油馏分,例如煤油、柴油;植物或动物来源的油;脂族、环状和芳族烃,例如甲苯、石蜡、四氢萘、烷基化萘;醇,如乙醇、丙醇、丁醇、苄醇、环己醇;二醇;DMSO;酮,例如环己酮;酯,例如乳酸酯、碳酸酯、脂肪酸酯、γ-丁内酯;脂肪酸;膦酸酯;胺;酰胺,例如N-甲基吡咯烷酮,脂肪酸二甲基酰胺;及其混合物。
合适的固体载体或填料为矿土,例如硅酸盐、硅胶、滑石、高岭土、石灰石、石灰、白垩、粘土、白云石、硅藻土、膨润土、硫酸钙、硫酸镁、氧化镁;多糖,例如纤维素、淀粉;肥料,例如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尿素;植物来源的产品,例如谷粉、树皮粉、木粉和坚果壳粉;及其混合物。
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为表面活性化合物,如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嵌段聚合物,聚电解质,及其混合物。该类表面活性剂可用作乳化剂、分散剂、加溶剂、润湿剂、渗透促进剂、保护性胶体或辅助剂。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列于McCutcheon’s,第1卷:Emulsifiers&Detergents,McCutcheon’s Directories,Glen Rock,USA,2008(国际版或北美版)中。
合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磺酸、硫酸、磷酸、羧酸的碱金属、碱土金属或铵盐及其混合物。磺酸盐的实例为烷基芳基磺酸盐、二苯基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木素磺酸盐、脂肪酸和油的磺酸盐、乙氧基化烷基酚的磺酸盐、烷氧基化芳基酚的磺酸盐、缩合萘的磺酸盐、十二烷基-和十三烷基苯的磺酸盐、萘和烷基萘的磺酸盐、磺基琥珀酸盐或磺基琥珀酰胺酸盐。硫酸盐的实例为脂肪酸和油的硫酸盐、乙氧基化烷基酚的硫酸盐、醇的硫酸盐、乙氧基化醇的硫酸盐或脂肪酸酯的硫酸盐。磷酸盐的实例为磷酸酯盐。羧酸盐的实例为烷基羧酸盐以及羧化醇或烷基酚乙氧基化物。
合适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氧基化物,N-取代的脂肪酸酰胺,胺氧化物,酯,糖基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烷氧基化物的实例为诸如已经被1-50当量烷氧基化的醇、烷基酚、胺、酰胺、芳基酚、脂肪酸或脂肪酸酯的化合物。可将氧化乙烯和/或氧化丙烯用于烷氧基化,优选氧化乙烯。N-取代的脂肪酸酰胺的实例为脂肪酸葡糖酰胺或脂肪酸链烷醇酰胺。酯的实例为脂肪酸酯,甘油酯或甘油单酯。糖基表面活性剂的实例为脱水山梨醇、乙氧基化脱水山梨醇、蔗糖和葡萄糖酯或烷基聚葡糖苷。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实例为乙烯吡咯烷酮、乙烯醇或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合适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季型表面活性剂,例如具有1或2个疏水性基团的季铵化合物,或长链伯胺的盐。合适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甜菜碱和咪唑啉类。合适的嵌段聚合物为包含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的嵌段的A-B或A-B-A型嵌段聚合物,或包含链烷醇、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的A-B-C型嵌段聚合物。合适的聚电解质为聚酸或聚碱。聚酸的实例为聚丙烯酸的碱金属盐或聚酸梳状聚合物。聚碱的实例为聚乙烯基胺或聚乙烯胺。
合适的辅助剂为本身具有可忽略的农药活性或者甚至没有农药活性且改善式(I)化合物对目标物的生物学性能的化合物。实例为表面活性剂,矿物油或植物油以及其他助剂。其他实例由Knowles,Adjuvants andadditives,Agrow Reports DS256,T&F Informa UK,2006,第5章列出。
合适的增稠剂为多糖(例如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无机粘土(有机改性或未改性的)、聚羧酸盐和硅酸盐。
合适的杀菌剂为拌棉醇(bronopol)和异噻唑啉酮衍生物如烷基异噻唑啉酮和苯并异噻唑啉酮。
合适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尿素和甘油。
合适的消泡剂为聚硅氧烷、长链醇和脂肪酸盐。
合适的着色剂(例如着红色、蓝色或绿色)为低水溶性颜料和水溶性染料。实例为无机着色剂(例如氧化铁、氧化钛、六氰合铁酸铁)和有机着色剂(例如茜素着色剂、偶氮着色剂和酞菁着色剂)。
合适的增粘剂或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生物蜡或合成蜡以及纤维素醚。
本发明的包含一种或多种银杏树组分的农业化学组合物通常包含0.01-95重量%,优选0.1-90重量%,特别是0.5-75重量%的活性物质。活性物质以90-100%,优选95-100%的纯度(根据NMR谱)使用。
为了处理植物繁殖材料,尤其是种子,通常使用种子处理用溶液(LS),悬浮乳液(SE),可流动浓缩物(FS),干处理用粉末(DS),淤浆处理用水分散性粉末(WS),水溶性粉末(SS),乳液(ES),可乳化浓缩物(EC)和凝胶(GF)。所述组合物在稀释2-10倍后在即用制剂中给出0.01-60重量%,优选0.1-40重量%的活性物质浓度。施用可在播种之前或期间进行。式(I)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分别在植物繁殖材料,尤其是种子上的施用方法包括繁殖材料的拌种、包衣、造粒、撒粉、浸泡和犁沟内施用方法。优选通过不诱发萌发的方法,例如通过拌种、造粒、包衣和撒粉将式(I)化合物或其组合物分别施用于植物繁殖材料上。
当用于植物保护中时,活性物质的施用量取决于所需的效果类型为0.001-2kg/ha,优选为0.005-2kg/ha,更优选为0.05-0.9kg/ha,尤其为0.1-0.75kg/ha。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该量为0.001-0.500kg/ha,特别为0.01-0.1kg/ha。
在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例如通过撒粉、包衣或浸透种子的处理中,通常要求活性物质的量为0.1-1000g/100kg,优选1-1000g/100kg,更优选1-100g/100kg,最优选5-100g/100kg植物繁殖材料(优选种子)。
当用于保护材料或储存产品中时,活性物质的施用量取决于施用区域的种类和所需效果。在材料保护中常用的施用量为0.001g-2kg,优选为0.005g-1kg活性物质/立方米被处理材料。
可向活性物质或包含它们的组合物中作为预混物加入或者合适的话在紧临使用前加入(桶混合)各种类型的油、润湿剂、辅助剂、肥料或微营养素和其他农药(例如除草剂、杀虫剂、杀真菌剂、生长调节剂、安全剂)。这些试剂可以以1:100-100:1,优选1:10-10:1的重量比与本发明组合物混合。
用户通常由预剂量装置、小背包喷雾器、喷雾桶、喷雾飞机或灌溉系统施用本发明的组合物。通常将所述农业化学组合物用水、缓冲剂和/或其他助剂配制至所需的施用浓度,从而得到即用喷雾液或本发明农业化学组合物。每公顷农业利用区通常施用20-2000升,优选50-400升即用喷雾液。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用户可自己在喷雾桶中混合本发明组合物的各组分,例如成套包装的各部分或二元或三元混合物的各部分并且合适的话可加入其他助剂。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用户可在喷雾桶中混合本发明组合物的各组分或部分预混的组分,例如包含本发明化合物(或其各实施方案之一)和/或其他活性化合物的组分,并且合适的话可加入其他助剂和添加剂。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可以联合(例如在桶混合之后)或相继施用本发明组合物的各组分或部分预混的组分。
实施例
现在通过下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而不对其施加任何限制。
A.化合物
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银杏内酯J可商购获得(例如获自Interchim),且购自商业来源。
B.生物学
本发明方法中所用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和功效可例如在如下分析中评价。
B.1绿兵象(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将活性化合物以所需的浓度溶于1:1(体积:体积)蒸馏水:丙酮混合物中。以0.01%(体积/体积)比率添加表面活性剂(Kinetic HV)。在使用的当天制备测试溶液。
将大豆豆荚置于内衬有湿滤纸且接种有10只3龄稻绿蝽(N.viridula)的可微波塑料杯中。使用手动喷雾器将约2ml溶液喷雾至各杯中。将经处理的杯保持在约28-29℃和约50-60%的相对湿度下。在5天后记录死亡百分比。
在该测试中,与未经处理的对照例相比,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在5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在该测试中,与未经处理的对照例相比,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在3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在该测试中,与未经处理的对照例相比,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在1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在该测试中,与未经处理的对照例相比,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在1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B.2兰花蓟马(Dichromothrips corbetti)
用于生物学分析的兰花蓟马(Dichromothrips corbetti)成虫获自连续保持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种群。出于测试目的,将测试化合物稀释在1:1(体积:体积)丙酮:水加比例为0.01%v/v的Kinetic HV混合物中。
各化合物的蓟马能力通过使用浸花技术评价。将各未污染的兰花的所有花瓣浸入处理溶液中,将其在陪替氏皿中干燥。将经处理的花瓣与约20只蓟马成虫一起置于可再密封的各塑料中。在分析期间,所有测试场地均保持在连续光照和约28℃的温度下。在3天后,对各花瓣上的存活蓟马的数量进行计数。记录处理后72小时的死亡百分比。
在该测试中,与未经处理的对照例相比,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银杏内酯J在5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B.3褐椿(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
将活性化合物以所需的浓度溶于1:1(体积:体积)蒸馏水:丙酮混合物中。
将新鲜菜豆豆荚置于透明塑料杯中,并用10只成虫阶段的个体接种。使用气刷用1ml溶液喷雾昆虫、食物和容器内部。将经处理的杯保持在约25℃下。在5天后记录死亡百分比。
在该测试中,与未经处理的对照例相比,白果内酯在1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B.4森林盾椿(北二星蝽(Eysarcoris aeneus))
将活性化合物以所需的浓度溶于1:1(体积:体积)蒸馏水:丙酮混合物中。
将行花生和大豆种子置于塑料杯中,并用10只成虫阶段的个体接种。使用气刷用1ml溶液喷雾昆虫、食物和容器内部。在干燥后,在杯中放置水源并用筛盖封闭。将经处理的杯保持在约20℃下。在5天后记录死亡百分比。
在该测试中,与未经处理的对照例相比,白果内酯在1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B.5稻叶椿(Trigonotylus caelestialium)
将活性化合物以所需的浓度溶于1:1(体积:体积)蒸馏水:丙酮混合物中。
借助气刷用200微升/管对玻璃管中的小麦种子进行喷雾。在干燥后,在管中释放10只第2和3蛹阶段的个体,并用筛盖封闭该管。将经处理的杯保持在约20℃下。在5天后记录死亡百分比。
在该测试中,与未经处理的对照例相比,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在1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B.6褐椿(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
将活性化合物以所需的浓度溶于1:1(体积:体积)蒸馏水:丙酮混合物中。
使用气刷用2ml溶液喷雾具有一对真叶的Intacta和BMX-Potencia大豆幼苗。在干燥后,将处于小盆中的植物置于透明塑料笼中,并用10只成虫阶段的个体侵染。将经处理的杯保持在约25℃下。在施用后1、2和6天后记录死亡百分比。
在该测试中,与未经处理的对照例相比,10ppm的白果内酯和100ppm的银杏内酯A显示出如下死亡率:
INTACTA
BMX-POTENCIA
DAA=施用后的天数
*根据Abbott,W.S.,A method of compu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insecticide,J.Econ.Entomal.,18(1925),265-267的校正死亡率。
该测试表明,与施用至不含苏云金芽孢杆菌性状的基因修饰大豆植物(BMX-POTENCIA)上相比,当施用至包含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素性状的大豆植物(INTACTA)上时,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具有更高的功效。这是令人惊讶的,因为未处理组的值(根据Abbott校正)是相当的,即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单独不能防治褐椿。
B.7绿兵象(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将2片真叶阶段的利马豆(Phaseolus lunatus,“Henderson Bush”,Lot#-VRO6650)植物移植到填充有过筛(10号筛)北卡罗来纳壤质沙土的25.8cm2盆中。将所述盆保持在温室中,每日浇水,直至处理。在移植后3天,将化合物溶于丙酮中,然后用水稀释至50%丙酮的最终浓度。处理以在1ml溶液/植物中浸泡的方式进行。在测试期间,将植物保持在环境室(25±2℃,24L)中,并根据需要浇水。
在处理后3天,用5只2龄蛹侵染植物。用透明硬纱织物袋覆盖植物以防逃逸。在侵染后4天,记录每株植物上的存活蛹数量,计算各次处理的平均值。作为相对于溶剂空白例的死亡百分比计算防治百分比。
在该测试中,与未经处理的对照例相比,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在300gai/ha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B.8绿兵象(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在盆(25.8cm2)中装填1:1过筛(10号筛)北卡罗来纳壤质沙土和运动场沙的混合物。在20ml中闪烁瓶(scintillation vial)中,将工业材料溶于DMSO中。将25μl总施用体积的溶液添加至该20ml瓶中,添加10粒利马豆种子(P.lunatus),将所述瓶旋转1分钟。将种子干燥,随后在同一天以2cm深度种植。在每个盆中种植一颗种子。将盆保持在温室中,并每天浇水,直至侵染。
在处理后10天,用5只2龄蛹侵染植物。用透明硬纱织物袋覆盖植物以防逃逸。将植物保持在环境室(25±2℃,24L)中,并根据需要浇水。
在侵染后4天,记录每株植物上的存活蛹数量,计算各次处理的平均值。作为相对于溶剂空白例的死亡百分比计算防治百分比。
在该测试中,与未经处理的对照例相比,银杏内酯A在0.063mg ai/种子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

Claims (13)

1.一种防治大豆植物的害虫的方法,包括使大豆植物、其部分、其繁殖材料、所述害虫、其食物供应、栖息地或繁殖地与一种或多种选自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J和银杏内酯M的银杏树组分接触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害虫选自蝽科(Pentatomidae)。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害虫为拟绿椿属(Acrosternumspp.)、美洲蝽属(Euschistus spp.)、绿蝽属(Nezara spp.)和/或壁蝽属(Piezodrus spp.)。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方法,其中所述害虫为拟绿蝽(Acrosternumhilare)、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稻绿蝽(Nezara viridula)和/或盖德拟壁蝽(Piezodorus guildini)。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银杏树组分以1-500g/ha的量施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银杏树组分通过叶面施用而施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用于保护植物繁殖材料。
8.一种或多种选自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J和银杏内酯M的银杏树组分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防治大豆作物中的害虫的用途。
9.一种防治选自蝽科(Pentatomidae)和/或蓟马科(Thripidae)的害虫的方法,包括使所述害虫、其食品供应、栖息地和/或繁殖地与一种或多种选自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J和银杏内酯M的银杏树组分接触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害虫为蝽科(Pentatomidae),且为拟绿椿属(Acrosternum spp.)如拟绿蝽(Acrosternum hilare)、美洲蝽属(Euschistus spp.)如英雄美洲蝽(Euschistus heros)、绿蝽属(Nezara spp.)如稻绿蝽(Nezara viridula)和/或壁蝽属(Piezodrus spp.)如盖德拟壁蝽(Piezodorus guildini)。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方法,其中银杏树组分以1-500g/ha的量施用。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银杏树组分通过叶面施用而施用。
13.一种或多种选自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J和银杏内酯M的银杏树组分用于根据9-12中任一项防治选自蝽科(Pentatomidae)和/或蓟马科(Thripidae)的害虫的用途。
CN201580009995.0A 2014-02-27 2015-02-25 防治大豆中的害虫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288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45149P 2014-02-27 2014-02-27
US61/945,149 2014-02-27
EP14158379.9 2014-03-07
EP14158379 2014-03-07
PCT/EP2015/053872 WO2015128338A1 (en) 2014-02-27 2015-02-25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ests in soybea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8813A true CN106028813A (zh) 2016-10-12
CN106028813B CN106028813B (zh) 2019-10-25

Family

ID=50231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999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28813B (zh) 2014-02-27 2015-02-25 防治大豆中的害虫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801379B2 (zh)
EP (1) EP3110251A1 (zh)
CN (1) CN106028813B (zh)
BR (1) BR112016019775A2 (zh)
CA (1) CA2940348A1 (zh)
WO (1) WO20151283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01379B2 (en) * 2014-02-27 2017-10-31 Basf S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ests in soybean
US10334859B2 (en) * 2014-10-16 2019-07-02 Basf Se Method and pesticidal mixtures for controlling Pentatomidae pests
BR112018002475A2 (pt) * 2015-08-07 2018-09-18 Basf Se método para o controle das pragas de um vegetal de milho e utilização de um ou mais componentes da árvore de ginkgo
EP3416489A1 (en) 2016-02-19 2018-12-26 Basf Se Pesticidally active mixtures comprising anthranilamide compounds
WO2019224092A1 (en) * 2018-05-22 2019-11-28 Basf Se Pesticidally active c15-derivatives of ginkgolid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8524A (zh) * 2002-09-04 2003-02-26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银杏作为植物杀虫剂的应用
WO2005025587A1 (en) * 2003-09-16 2005-03-24 Chosun University Composition comprising ginkgolides and bilobalide
WO2012140207A2 (en) * 2011-04-15 2012-10-18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matode pes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9296A (zh) * 2011-09-09 2012-03-21 北京农学院 银杏内酯c的新用途
BR112016008555A8 (pt) * 2013-10-18 2020-03-10 Basf Agrochemical Products Bv usos do composto carboxamida ativo pesticida e método de proteção de material de propagação vegetal
US9801379B2 (en) * 2014-02-27 2017-10-31 Basf S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ests in soybean
US10842147B2 (en) 2014-11-26 2020-11-24 Microban Products Company Surface disinfectant with residual biocidal propert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8524A (zh) * 2002-09-04 2003-02-26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银杏作为植物杀虫剂的应用
WO2005025587A1 (en) * 2003-09-16 2005-03-24 Chosun University Composition comprising ginkgolides and bilobalide
WO2012140207A2 (en) * 2011-04-15 2012-10-18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matode pest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绍铃: "《梨学》", 31 December 2013,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武小霞等: "大豆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6019775A2 (pt) 2017-08-15
EP3110251A1 (en) 2017-01-04
CN106028813B (zh) 2019-10-25
WO2015128338A1 (en) 2015-09-03
US10165778B2 (en) 2019-01-01
US9801379B2 (en) 2017-10-31
US20180014544A1 (en) 2018-01-18
CA2940348A1 (en) 2015-09-03
US20160366889A1 (en) 2016-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5778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ests in soybean
Haldhar et al. Insect-pests management in arid and semi-arid horticultural crops
CN102480953A (zh) 环状酮烯醇用于对抗植物病原细菌的用途
Fuglie Producing food without pesticides: local solutions to crop pest control in West Africa.
CN109640663A (zh) 防治修饰植物中的害虫的方法
Kumar et al. Biointensiv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f Okra
Mwangi Evaluation of botanical pesticides and coloured sticky insect traps For Management of Insect pests (Thrips, Whiteflies And Aphids) In French Beans (Phaseolus Vulgaris L.)
CN100594785C (zh) 用施用的或诱导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病原体和害虫
Quratulain et al. Management of Macrosiphum rosae L. on different cultivars of Rosa indica L. by using different botanical extracts and detergent solution
Abang et al. Managing diseases and pests of indigenous vegetables for GAP compliance in sub-Saharan Africa
CN114144063B (zh) 害虫防治套盒和方法
Wagnitz Biopesticide use in IPM for low desert vegetable and fruit production
Satyagopal et al. AESA based IPM package for Chillies
CN106717918A (zh) 一种花生种植方法
Gazmer et al. Indigenous Technical Knowledge (ITK) in Managing Pests of Ornamental Plants
Kumar et al. Biointensiv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Flower Crops
Karun et al. Technologies for coconut, arecanut and cocoa: Status and way forward
Satyagopal et al. AESA based IPM package for turmeric
Saha et al. Herbicides for pocket friendly weed control in rice
Kilalo et al. Cultural practices fo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host plant resistance;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CN118104686A (zh) 害虫防治套盒和方法
Teanglum Effects of fermented Indigo-Leaf (Indigofera tinctoria L.) extracts on yield and pest control in Chinese mustard and sweet basil
Satyagopal et al. AESA based IPM package for brinjal
Lal et al. Suggested cultural practices for mungbean
Ramesh et al. Manual on Diagnosis of insect pests and diseases of plantation and spice crops of Go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