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8731A - 机载控制箱 - Google Patents

机载控制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8731A
CN106028731A CN201610391069.0A CN201610391069A CN106028731A CN 106028731 A CN106028731 A CN 106028731A CN 201610391069 A CN201610391069 A CN 201610391069A CN 106028731 A CN106028731 A CN 106028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board
buffering
machine
control box
carrie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910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8731B (zh
Inventor
白光辉
胡建东
谷龙飞
陈晨
马文利
李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ngji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gji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SHAN COPPER MINE OF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HOLDING Co Ltd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gji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SHAN COPPER MINE OF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HOLDING Co Ltd,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gji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910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8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8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8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8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8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控制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安装腔;电路板,电路板安装在安装腔内且邻近箱体的一侧侧壁;多个控制器,多个控制器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设在安装腔内且邻近箱体的另一侧侧壁;电源,电源沿竖直方向延伸地与多个控制器并排设置;交换机,交换机设在安装腔内;多个缓冲支架,多个缓冲支架分别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在安装腔内,每个缓冲支架的下端分别与箱体的底壁相连,上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多个数传设备,多个数传设备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设在缓冲支架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检修和更换方便,并且缓冲支架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数传设备的抗震性能。

Description

机载控制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载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机载控制箱。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机载控制箱内通常只设有控制器、电源、电路板和交换机等结构,数据传输设备通常独立地设在箱体外部,机载控制箱的集成度较低,占用空间大,装配不方便,并且机载控制箱内的电源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需要将多个电源均拆开进行整体维修,维修和更换也不方便。另外,机载控制箱通常使用在高灰尘、高湿度、高振动、小安装控制的环境,因此控制箱必须采用新的结构设计思路和安装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机载控制箱,该机载控制箱结构简单,装配和检修方便,占用空间小,并且减震性能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安装腔;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且邻近所述箱体的一侧侧壁;多个控制器,多个所述控制器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邻近所述箱体的另一侧侧壁;电源,所述电源沿竖直方向延伸地与多个所述控制器并排设置;交换机,所述交换机设在所述安装腔内;多个缓冲支架,多个所述缓冲支架分别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每个所述缓冲支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底壁相连,上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多个数传设备,多个所述数传设备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设在所述缓冲支架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通过在箱体内设置多个缓冲支架,并且将电源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设在箱体内,将多个数传设备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设到缓冲支架上,充分利用了箱体内的空间,便于机载控制箱的小型化设计,控制箱内主要设备无叠置,其中任意一个设备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不需要拆卸其他设备,检修和更换方便,并且缓冲支架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数传设备的抗震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缓冲支架分别包括: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箱体的底壁相连;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与所述第一缓冲板相连,所述第二缓冲板沿竖直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数传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箱体的底壁贴合,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第二缓冲板垂直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与所述数传设备相连的一侧表面积大于所述数传设备的与所述第二缓冲板相连的一侧表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第二缓冲板一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载控制箱还包括:至少一个缓冲连接杆,至少一个所述缓冲连接杆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缓冲支架之间且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缓冲支架的上部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载控制箱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在邻近所述箱体的一侧侧壁的所述缓冲支架与该所述侧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垫为橡胶件或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缓冲连接杆分别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上设有螺纹,每个所述缓冲支架的所述第二缓冲板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缓冲板的所述安装孔;多个螺母,多个所述螺母分别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螺杆上,每个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螺母以固定所述第二缓冲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载控制箱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在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缓冲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件为弹簧或橡胶垫。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支架和所述数传设备分别为三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连接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缓冲连接杆同轴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连接杆为三个,其中两个所述缓冲支架之间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的所述缓冲连接杆,另外两个所述缓冲支架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缓冲连接杆,三个所述缓冲连接杆等距分布。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的缓冲支架与缓冲连接杆的装配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的缓冲支架与缓冲连接杆的装配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的缓冲支架与缓冲连接杆的装配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的缓冲支架与缓冲连接杆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
机载控制箱100;
箱体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第四侧壁14;第一配合部15;
电路板20;控制器30;电源40;第二配合部41;
交换机50;数传设备60;线槽70;
缓冲支架80;第一缓冲板81;第二缓冲板82;缓冲垫83;
缓冲连接杆90;螺杆91;螺母92;缓冲件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100。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100包括箱体10、电路板20、多个控制器30、电源40、交换机50、多个缓冲支架80和多个数传设备60。
具体而言,箱体10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安装腔,电路板20安装在安装腔内且邻近箱体10的一侧侧壁,多个控制器30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设在安装腔内且邻近箱体10的另一侧侧壁。电源40沿竖直方向延伸地与多个控制器30并排设置,交换机50设在安装腔内,多个缓冲支架80分别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在安装腔内,其中,每个缓冲支架80的下端分别与箱体10的底壁相连,上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多个数传设备60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设在缓冲支架80上。
换言之,如图1所示,箱体10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机载控制箱100的箱体结构,箱体10内限定有一个安装腔,电路板20、多个控制器30、电源40、交换机50以及多个数传设备60等多个结构均安装在该安装腔内。
其中,电路板20沿水平方向延伸地设在安装腔内,并且邻近箱体10的一个侧壁,多个控制器30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且依次排列地设在邻近箱体10的另一个侧壁的位置处,电源40改变传统的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结构,沿竖直方向设在安装腔内,并且与多个控制器30并排设置,电源40可以有多个,某一个电源40出现问题,可以直接对该电源40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从而可以避免其中一个电源40出现问题,需要将多个电源40均拆下维修的情况。
多个数传设备60也改变了传统的安装结构,从机载控制箱100的安装腔外转移到了安装腔内,并且安装腔还设有多个缓冲支架80,多个缓冲支架80分别沿水平方向间隔开,每个缓冲支架80的下端分别与箱体10的底壁相连,上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多个数传设备60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设在缓冲支架80上,该结构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机载控制箱100的空间,便于机载控制箱100的小型化设置,装配更为方便,并且多个数传设备60之间无需叠置,可以方便检修和更换,另外,缓冲支架80还可以提高数传设备60的抗震性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对于机载控制箱100的方向描述以图中所示出的方向为准,即箱体10的上下方向是指图1中箱体10垂直于纸面向上下延伸的方向,或者图2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箱体10的上端敞开即指图2中箱体10标识为上的一端敞开,箱体10的水平方向即图1中沿纸面所在平面延伸的方向。其中,图中所示的方向仅仅是为了对机载控制箱100的描述方便,但不表示机载控制箱100在实际运行时的放置状态。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通过在箱体10内设置多个缓冲支架80,并且将电源40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设在箱体10内,将多个数传设备60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设到缓冲支架80上,充分利用了箱体10内的空间,便于机载控制箱的小型化设计,控制箱内主要设备无叠置,其中任意一个设备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不需要拆卸其他设备,检修和更换方便,并且缓冲支架80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数传设备60的抗震性能。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安装腔的截面大体形成为矩形,箱体10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电路板20邻近第一侧壁11和第四侧壁14设置,多个控制器30邻近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设置。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中,箱体10大体形成为矩形结构,箱体10的四个侧壁依次为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电路板20设在邻近第一侧壁11和第四侧壁14构成的夹角处,多个控制器30则设在邻近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构成的夹角处,即设在箱体10的与设置电路板20的夹角相对的对角位置。
由此,将电路板20与多个控制器30采用本申请的排布结构进行装配,可以为数传设备60和交换机50腾出更大的装配空间,从而实现数传设备60和交换机50在安装腔内的装配。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路板20大体形成为矩形,电路板20沿第一侧壁11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控制器30沿第二侧壁12的长度方向依次从第三侧壁13向第一侧壁11方向排列。
具体地,以图1中所示方向为例,第一侧壁11和第三侧壁13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4沿左右方向延伸,电路板20大体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矩形结构,电路板20的前边沿邻近第四侧壁14设置,电路板20的右边沿邻近第一侧壁11设置。多个控制器30设在邻近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的位置,多个控制器30从左向右依次排列,最右端的控制器30与电路板20的左边沿之间间隔开设置。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数传设备60设在电路板20和多个控制器30之间且邻近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设置。进一步地,交换机50设在电路板20和多个控制器30之间且邻近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设置。
也就是说,多个数传设备60是设在由多个控制器30的前边沿、电路板20的左边沿、第三侧壁13以及第四侧壁14所限定出的空间内,交换机50设在由控制器30的右边沿、电路板20的后边沿、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限定的空间内。数传设备60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调节,优选地,在本申请中,数传设备60为三个。
由此,该结构的机载控制箱100布局合理,电路板20、多个控制器30、电源40、交换机50以及多个数传设备60在箱体10内能够合理利用安装腔的空间,使安装腔的利用率最大化,便于机载控制箱100的小型化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数传设备60沿第三侧壁13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多个数传设备60与电路板20之间设有线槽70。
具体地,如图1所示,多个数传设备60沿竖直方向设在安装腔内,并且多个数传设备60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布置,多个数传设备60的右侧与电路板20之间设有用于容纳数传设备60的线路通过的线槽70。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箱体10的底壁上设有第一配合部15,电源40上设有第二配合部41,电源40与底壁通过第一配合部15和第二配合部41可拆卸地相连。优选地,第一配合部15与第二配合部41卡接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15形成为设在底壁上的卡槽,第二配合部41形成为设在电源40上的卡钩。进一步地,底壁上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的卡槽,电源40上设有两个与卡槽位置相对应的卡钩。由此,将电源40与底壁通过卡钩与卡槽卡接配合,可以大大提高电源40的装配和拆卸速度,使用更为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源40位于多个并排设置的控制器30的末端。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中,电源40设在邻近第三侧壁13的位置,将电源40设在该位置,可以合理配合箱体10的拐角结构,使装配更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缓冲支架80分别包括第一缓冲板81和第二缓冲板82。第一缓冲板81与箱体10的底壁相连,第二缓冲板82与第一缓冲板81相连,第二缓冲板82沿竖直方向延伸,每个数传设备60分别与第一缓冲板81和第二缓冲板82相连。
优选地,第一缓冲板81与箱体10的底壁贴合,第一缓冲板81与第二缓冲板82垂直相连。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中,每个缓冲支架80由第一缓冲板81和第二缓冲板82两部分组成,第一缓冲板81贴合设在箱体10的底壁上,第二缓冲板82与第一缓冲板81垂直相连,数传设备60与第一缓冲板81和第二缓冲板82分别相连。
由此,每个缓冲支架80的一部分与底壁相连,另一部分悬空,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从而提高机载控制箱100的抗震性能。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缓冲板82的与数传设备60相连的一侧表面积大于数传设备60的与第二缓冲板82相连的一侧表面积。进一步地,第一缓冲板81与第二缓冲板82一体形成。
由此,该结构的缓冲支架80与数传设备60的结构更加适配,装配更加方便,同时结构稳定性得到保证,并且成型方便,制备成本低。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机载控制箱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缓冲连接杆90,至少一个缓冲连接杆90设在相邻两个缓冲支架80之间且分别与相邻两个缓冲支架80的上部相连。优选地,机载控制箱100还包括缓冲垫83,缓冲垫83设在邻近箱体10的一侧侧壁的缓冲支架80与该侧壁之间。进一步的,缓冲垫83为橡胶件或弹簧。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中,相邻的两个缓冲支架80之间还设有缓冲连接杆90,缓冲连接杆9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缓冲支架80的上部没有安装数传设备60的位置相连,即缓冲连接杆90可以把相邻两个缓冲支架80上没有与箱体10底壁直接相连的部分连接并固定,在保证缓冲支架80的缓冲效果的基础上,增强了缓冲支架80的结构稳定性。
另外,在最接近箱体10的一侧侧壁的缓冲支架80与该侧壁之间还设有缓冲垫83,缓冲垫83可以为橡胶件或者弹簧,通过在该侧壁与缓冲支架80之间设置缓冲垫83,可以有效避免机载控制箱100在工作过程中产生震动时靠近侧壁的缓冲支架80会触碰到侧壁的问题,提高了机载控制箱100的抗震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缓冲连接杆90分别包括螺杆91和螺母92。具体地,螺杆91上设有螺纹,每个缓冲支架80的第二缓冲板82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未示出),螺杆91的两端分别穿过相邻两个第二缓冲板82的安装孔。多个螺母92分别可活动地安装在螺杆91上,每个第二缓冲板8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螺母92以固定第二缓冲板82。
优选地,机载控制箱100还包括缓冲件93,缓冲件93设在螺母92与第二缓冲板82之间。进一步地,缓冲件93为弹簧或橡胶垫。
具体地,如图3至图6所示,每个缓冲连接杆90分别包括螺杆91、螺母92和缓冲件93,螺杆91穿过相邻两个缓冲支架80的第二缓冲板82,并通过螺母92进行固定,在螺母92与第二缓冲板82之间还设有缓冲件93,缓冲件93既可以避免一部分螺母92直接与第二缓冲板82接触,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缓冲支架80的缓冲性能。其中,图3和图4表示缓冲件93为橡胶垫,图5和图6表示缓冲件93为弹簧。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缓冲支架80和数传设备60分别为三个。可选地,缓冲连接杆90为两个,两个缓冲连接杆90同轴设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缓冲连接杆90为三个,其中两个缓冲支架80之间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的缓冲连接杆90,另外两个缓冲支架80之间设有一个缓冲连接杆90,三个缓冲连接杆90等距分布。
也就是说,如图3和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缓冲支架80和数传设备60分别为三个,缓冲连接杆90为两个,两个缓冲连接杆90同轴设在三个缓冲支架80之间。
如图4和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缓冲支架80和数传设备60分别为三个,其中靠近箱体10侧壁的两个缓冲支架80之间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的缓冲连接杆90,另外两个缓冲支架80之间则只设有一个缓冲连接杆90,三个缓冲连接杆90等距分布。
由此,缓冲支架80与缓冲连接杆90的具体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调节,使用灵活性高,装配方便,并且抗震性能更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机载控制箱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安装腔;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且邻近所述箱体的一侧侧壁;
多个控制器,多个所述控制器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邻近所述箱体的另一侧侧壁;
电源,所述电源沿竖直方向延伸地与多个所述控制器并排设置;
交换机,所述交换机设在所述安装腔内;
多个缓冲支架,多个所述缓冲支架分别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每个所述缓冲支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底壁相连,上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
多个数传设备,多个所述数传设备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设在所述缓冲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缓冲支架分别包括:
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箱体的底壁相连;
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与所述第一缓冲板相连,所述第二缓冲板沿竖直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数传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箱体的底壁贴合,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第二缓冲板垂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与所述数传设备相连的一侧表面积大于所述数传设备的与所述第二缓冲板相连的一侧表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第二缓冲板一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缓冲连接杆,至少一个所述缓冲连接杆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缓冲支架之间且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缓冲支架的上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在邻近所述箱体的一侧侧壁的所述缓冲支架与该所述侧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为橡胶件或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缓冲连接杆分别包括:
螺杆,所述螺杆上设有螺纹,每个所述缓冲支架的所述第二缓冲板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缓冲板的所述安装孔;
多个螺母,多个所述螺母分别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螺杆上,每个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螺母以固定所述第二缓冲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在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缓冲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弹簧或橡胶垫。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架和所述数传设备分别为三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连接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缓冲连接杆同轴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连接杆为三个,其中两个所述缓冲支架之间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的所述缓冲连接杆,另外两个所述缓冲支架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缓冲连接杆,三个所述缓冲连接杆等距分布。
CN201610391069.0A 2016-06-03 2016-06-03 机载控制箱 Active CN106028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1069.0A CN106028731B (zh) 2016-06-03 2016-06-03 机载控制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1069.0A CN106028731B (zh) 2016-06-03 2016-06-03 机载控制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8731A true CN106028731A (zh) 2016-10-12
CN106028731B CN106028731B (zh) 2019-03-01

Family

ID=57089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1069.0A Active CN106028731B (zh) 2016-06-03 2016-06-03 机载控制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873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995A (zh) * 1995-02-24 1998-03-11 商业刮囊有限公司 支撑托架
CN101246382A (zh) * 2007-02-14 2008-08-20 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以容置不同尺寸硬盘的数据储存系统
CN204403687U (zh) * 2015-01-20 2015-06-17 维克(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安装水平调节器
CN204990117U (zh) * 2015-10-10 2016-01-20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固定电子设备零组件的安装架及台式电脑
CN205847798U (zh) * 2016-06-03 2016-12-28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机载控制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995A (zh) * 1995-02-24 1998-03-11 商业刮囊有限公司 支撑托架
CN101246382A (zh) * 2007-02-14 2008-08-20 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以容置不同尺寸硬盘的数据储存系统
CN204403687U (zh) * 2015-01-20 2015-06-17 维克(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安装水平调节器
CN204990117U (zh) * 2015-10-10 2016-01-20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固定电子设备零组件的安装架及台式电脑
CN205847798U (zh) * 2016-06-03 2016-12-28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机载控制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8731B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0696B (zh) 轨道车辆客室用电气柜框架
CN205882504U (zh) 一种方便移动平稳配电柜
CN205793853U (zh) 机载控制箱
CN205793854U (zh) 机载控制箱
CN205847798U (zh) 机载控制箱
CN105916341A (zh) 机载控制箱
CN203522510U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的功率单元
CN110909462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环境下的控制柜自动布线方法
CN106028731A (zh) 机载控制箱
CN106061180A (zh) 机载控制箱
CN206628724U (zh) 一种自带高效避震功效的电力用配电柜体的结构
CN100506003C (zh) 用于安装功率电子模块的组件以及安装方法
CN201126926Y (zh) 一种磁悬浮列车悬浮控制箱
CN213460636U (zh) 一种电气工程设计用开关柜
CN206539100U (zh) 一种组合型分阶段屈服金属阻尼器
CN203339490U (zh) 轨道车辆客室用电气柜框架
CN202514221U (zh) 多pcb的固定结构
CN107130710A (zh) 一种u型卡式龙骨减振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3280723A (zh) 轨道车辆客室用电气柜框架组装方法
CN219577604U (zh) 一种自带有减震结构的集成电路板
CN207644564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静电抗冲击地板
CN201818966U (zh) 一种支撑座
CN205282923U (zh) 一种配电柜
CN209930121U (zh) 独立式晶闸管控制柜
CN219181888U (zh) 一种锅炉蒸汽吹灰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9

Address after: 100038 Fuxing Road 12,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o-patentee after: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Enf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ngji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38 Fuxing Road 12,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o-patentee before: DONGGUASHAN COPPER MINE OF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HOLDI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gji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