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7384A - 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7384A
CN106027384A CN201610619200.4A CN201610619200A CN106027384A CN 106027384 A CN106027384 A CN 106027384A CN 201610619200 A CN201610619200 A CN 201610619200A CN 106027384 A CN106027384 A CN 106027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ocial platform
registered
rank
good fri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192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7384B (zh
Inventor
李跃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xiang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192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7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7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7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7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7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selective forward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上传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至社交平台的服务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按照级别将获取的关联人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好友;其中,各个级别的关联人由所述服务器根据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所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得到。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简化用户添加好友的操作,按照好友级别快速构建适用于用户的个性化好友体系,并拓展用户的人脉,提高社交平台的用户粘性。

Description

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个性化推荐和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时代的到来,每个SNS(Social Network Site,社交网络)平台都越来越注重好友圈的互动和交流。但是很多社交平台都在规划好友系统时候都遇到瓶颈,那就是用户简单沟通交流后转换到其他社交平台,出现用户流失。
当前,导致用户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未构建好自己的好友体系。一方面由于用户在新注册的社交产品上一开始是没有好友的,用户能够看到优质感兴趣的话题不多,因此,急需要扩大自己的好友圈;而另一方面用户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主动去加其他用户为好友,且手动添加好友操作麻烦,这样也就不利于构建自己的好友体系。
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让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快速构建好友体系,社交平台在用户完成社交平台的注册后,可以获取用户的通讯录,从用户的通讯录中识别出已注册该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并展示给用户。这样,用户可以从中添加其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方案中,将已注册该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展示给用户之后,用户需逐个加好友,加好友后,跳到好友的界面,切换到成功加为好友的界面后,需重新切回到加好友的界面,在进行下一个好友的添加,用户操作繁琐,尤其是在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用户体验差。
而且,现有的方案中,用户添加的好友仅仅来源于用户的通讯录,而用户的通讯录通常又是一个比较封闭的来源,这就难以快速地向用户推荐更多的好友,从而导致社交平台上的用户易于流失,即社交平台的用户粘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用以简化用户添加好友的操作,按照好友级别快速构建适用于用户的个性化好友体系,并拓展用户的人脉,提高社交平台的用户粘性。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应用于一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上传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至社交平台的服务器;
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
按照级别将获取的关联人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好友;
其中,各个级别的关联人由所述服务器根据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所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得到。
较佳地,所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包括:
第一级别的关联人,其包括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
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其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通话次数低于通话次数阈值的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
第三级别的关联人,其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通话次数高于或等于通话次数阈值的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
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通话次数由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话记录统计得到。
较佳地,所述按照级别将获取的关联人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好友,具体包括:
针对每个级别,从该级别的关联人中剔除所述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关联人后,将余下的关联人,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该级别的好友。
较佳地,所述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还包括:
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
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较佳地,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之前,所述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还包括:
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所述信息量分配比例:
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较佳地,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之前,所述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
其中,所述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由所述服务器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
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较佳地,所述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还包括:
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其中,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由所述服务器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所有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
较佳地,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之前,所述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还包括:
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信息量分配比例:
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将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较佳地,所述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每个级别的好友,根据该好友的动态信息,统计第二时间段内用户与该好友之间的互动次数;
确定该好友当前的级别所对应的级别调整阈值;
根据统计出的互动次数及确定出的级别调整阈值,对应调整该好友的级别;
其中,所述级别调整阈值包括:升级阈值、和/或降级阈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应用于一社交平台的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
根据接收的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的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所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以得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
将划分得到的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返回给客户端,由所述客户端按照级别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好友。
较佳地,所述根据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的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包括:
根据客户端上传的通话记录,统计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与所述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通话次数;
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通话次数低于通话次数阈值的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二级别的关联人;
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通话次数高于或等于通话次数阈值的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三级别的关联人;以及
获取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并将其确定为第一级别的关联人。
较佳地,将划分得到的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返回给客户端,由所述客户端按照级别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好友,包括:
获取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黑名单;针对每个级别,根据所述黑名单从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该级别的关联人中剔除用户拒绝加好友的关联人后,将余下的关联人,返回给所述客户端,由所述客户端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该级别的好友。
较佳地,所述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还包括:
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
将获取的动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端,由所述客户端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较佳地,所述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还包括:
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信息量分配比例:
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将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较佳地,所述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还包括:
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按照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
将选取的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由所述客户端将接收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较佳地,按照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客户端获取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
其中,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由所述客户端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得到:
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客户端,应用于社交平台好友推荐,包括:
上传单元,用于上传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至社交平台的服务器;
好友推荐单元,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按照级别将获取的关联人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好友;
其中,各个级别的关联人由所述服务器根据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所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得到。
较佳地,所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包括:
第一级别的关联人,其包括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
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其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的与所述用户的通话次数低于通话次数阈值的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
第三级别的关联人,其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通话次数高于或等于通话次数阈值的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
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通话次数由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话记录统计得到。
较佳地,所述好友推荐单元还用于针对每个级别,从该级别的关联人中剔除所述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关联人后,将余下的关联人,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该级别的好友。
较佳地,所述客户端还包括:
动态信息推送单元,用于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较佳地,所述客户端还包括:
比例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所述信息量分配比例:
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较佳地,所述客户端还包括:
动态信息推送单元,用于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其中,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由所述服务器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所有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
较佳地,所述客户端还包括:
好友级别调整单元,用于针对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每个级别的好友,根据该好友的动态信息,统计第二时间段内用户与该好友之间的互动次数;确定该好友当前的级别所对应的级别调整阈值;根据统计出的互动次数及确定出的级别调整阈值,对应调整该好友的级别;
其中,所述级别调整阈值包括:升级阈值、和/或降级阈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应用于社交平台好友推荐,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
关联人划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的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所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以得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
关联人返回单元,用于将划分得到的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返回给客户端,由所述客户端按照级别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好友。
较佳地,所述关联人划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客户端上传的通话记录,统计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与所述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通话次数;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通话次数低于通话次数阈值的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通话次数高于或等于通话次数阈值的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三级别的关联人;以及获取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并将其确定为第一级别的关联人。
较佳地,所述关联人返回单元还用于获取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黑名单;针对每个级别,根据所述黑名单从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该级别的关联人中剔除用户拒绝加好友的关联人后,将余下的关联人,返回给所述客户端,由所述客户端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该级别的好友。
较佳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动态更新单元,用于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将获取的动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端,由所述客户端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较佳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比例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信息量分配比例: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将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较佳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动态更新单元,用于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按照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将选取的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由所述客户端将接收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系统,包括上述客户端,以及上述服务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用户完成社交平台的注册后,客户端主动基于用户的通讯录从服务器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潜在好友,主动向用户推荐,使得用户可以批量操作而无需针对通讯录中的联系人逐一添加为好友,简化了用户添加好友的操作。而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向用户推荐的好友除了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还包括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此可以扩展用户人脉。
进一步地,基于用户的通话记录对潜在好友进行划分,得到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形成更适合用户的个性化好友体系,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提高社交平台的用户粘性。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应用于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1c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应用于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系统的不同的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应用于客户端的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应用于服务器的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4b均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用于实施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的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a、5b均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用于实施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既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执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远端网络设备,其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主机、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集或多个服务器构成的云。在此,云由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远端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与WNS服务器之间可通过任何通信方式实现通信,包括但不限于,基于3GPP、LTE、WIMAX的移动通信、基于TCP/IP、UD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基于蓝牙、红外传输标准的近距无线传输方式。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提高社交平台的用户粘性的关键在于简化用户操作,以及方便用户扩展人脉,建立更适合用户的好友体系。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可以在用户完成社交平台的注册后,主动向用户推荐好友,以此简化用户操作;而且除了用户的通讯录,还可以基于用户的通讯录中联系人的通讯录来辅助用户快速构建其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体系,以此扩展用户的人脉。
进一步地,为了得到更加适合用户的个性化好友体系,可以基于用户的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级别的划分,以此得到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这样,后期可以根据用户与好友之间的互动交流来更新维护好友的级别,形成用户的个性化好友体系,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可以对用户留存起到积极作用,即提高社交平台的用户粘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多个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基于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系统中,如图1a所示,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100和服务器200。
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如图1b所示,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系统中的客户端100和服务器200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进行社交平台好友推荐:
S101:客户端上传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至社交平台的服务器。
本发明的方案中,用户可预先通过客户端完成社交平台上的注册,通过注册的用户名、联系方式(比如,手机号)等登录社交平台。
为了让用户快速构建好友体系,减少用户操作,客户端可以在用户完成社交平台的注册后,主动获取用户的通讯录,以便后续能够基于用户的通讯录挖掘出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关联人,即潜在好友,并主动向用户推荐。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用户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较为复杂,比如包括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等各种各样的人群,用户与各联系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不一样。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佳的体验,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在基于用户的通讯录挖掘出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关联人后,可以对挖掘出的关联人进行划分,得到不同级别的关联人,以便后续向用户推荐为其在社交平台上的不同的级别的好友。
其中,对基于用户的通讯录挖掘出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关联人的划分,可以基于用户与关联人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划分。进一步地,考虑到用户与关联人之间的通话频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与该关联人之间的亲密度。
因此,本发明的方案中,客户端100向社交平台的服务器200上传用户的通讯录的同时,可以上传通话记录,以便服务器200了解用户与关联人之间的互动情况。
S102:服务器根据接收的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的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
本发明的方案中,为了方便用户扩展人脉,可以基于用户的通讯录挖掘出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更多的潜在好友。
具体地,服务器200在接收用户的通讯录之后,可以从用户的通讯录中识别出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并获取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进而从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识别出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将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均作为潜在好友。
进一步地,为了建立更适合用户的个性化好友体系,服务器200可以对挖掘出的潜在好友进行划分,形成不同级别的潜在好友。
实际应用中,相较于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与用户的关系更为亲密。因此,本发明的方案中,可以将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与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划分到不同的级别中。具体地,在获取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之后,可以将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一级别的关联人。
进一步地,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用户的通讯录中不同的联系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情况不同。因此,本发明的方案中,可以根据客户端100上传的通话记录,统计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与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通话次数;继而,根据通话次数和预先设置的用于级别划分的通话次数阈值,来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级别划分。具体地,可以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用户的通话次数低于通话次数阈值的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用户的通话次数高于或等于通话次数阈值的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三级别的关联人。
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通话次数由服务器200根据客户端100上传的通话记录统计得到;第一时间段以及通话次数阈值均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预先设定;通话次数阈值随第一时间段的增大而增大。例如,第一时间段可以设置为1个月、半年、1年等;相应地,通话次数阈值可以设置为5次、20次、50次等。
可以理解的是,级别的划分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的方案。例如,若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在设定时间段内存在通话记录,则确定为第三级别的关联人;若在设定时间段内不存在通话记录,则确定为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同时,将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作为扩展的人脉,确定为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第一级别的关联人。
可以理解的是,若基于其他考虑,对上述第一级别的关联人、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和第三级别的关联人做进一步地划分,得到重新划分后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际应用中,服务器200在划分得到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之后,可以针对每个级别,生成对应的关联人列表,例如,LV1关联人列表中存储已注册社交平台的第一级别的关联人;LV2关联人列表中存储第二级别的关联人;LV3关联人列表中存储第三级别的关联人。
S103:服务器将划分得到的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返回给客户端。
S104:客户端从服务器获取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按照级别将获取的关联人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好友。
本发明的方案中,客户端100获取服务器200返回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之后,可以按照级别将获取的关联人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好友。这样,用户可以根据客户端100的推荐进行一键确认是否同意,从而实现批量操作,简化用户添加好友的操作。
进一步地,考虑到用户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较为复杂,其中可能会存在一些用户不想在社交平台上结为好友的联系人。因此,为了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好友体系,本发明的方案中,客户端100在获取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之后,可以针对每个级别,从该级别的关联人中剔除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关联人后,将余下的关联人,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该级别的好友。
实际应用中,客户端100可存储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黑名单;这样,客户端100可以直接根据黑名单对各级别的关联人进行筛选后推荐为好友。
或者,客户端100可以将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黑名单上传给服务器200,以便服务器200在划分得到的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之后,针对每个级别,根据黑名单从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中剔除用户拒绝加好友的关联人后,将余下的关联人,返回给客户端100,由客户端100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该级别的好友。
更优地,考虑到用户在社交平台构建自己的好友体系后,用户可以自发或转发一些信息给好友;同时,也可以获取好友发送的说说,状态、朋友圈等信息流。进一步地,考虑到用户对各个级别的好友的信息流的关注情况可能不同,因此,可以根据级别来分配向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以此保证用户的不同需求。
例如,为了避免全都是不认识的好友,或不是很熟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可以使第三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的推送比例更大,而第二级别和第一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的推送比例相对较小一些。考虑到针对第三级别的好友,用户可能在多个社交平台上都与之存在好友关系,使得用户可以从多个社交平台获取到该好友的动态信息。因此,为了避免用户重复接收,实际应用中,在设置分配比例时,应尽量避免推送的动态信息都是用户认识的且较为亲密的好友的动态信息。
若为了扩展用户人脉,也可以推送更多的第一级别和第二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以便用户根据这些动态信息加强与第一级别和第二级别的好友的互动。
因此,本发明的方案中,为了形成用户的个性化好友体系,并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如图1c所示,在客户端100向用户推荐好友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5: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并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本发明方案中,服务器200可以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将获取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100,由客户端100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或者,服务器200可以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之后,可以按照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将选取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100,由客户端100将接收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其中,信息量分配比例可以是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预先设定的固定值,或者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默认设定的固定值。
或者,为了对用户进行精确的个性化推荐,也可以是根据用户的好友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例如,信息量分配比例可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本发明的方案中,信息量分配比例可以由服务器200、或者客户端100存储或调整。
当信息量分配比例由服务器200存储或调整时,服务器200可以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信息量分配比例: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之后服务器200可以将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发送给客户端100。这样,客户端100从服务器200获取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之后根据获取的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或者,服务器200直接按照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将选取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100,由客户端100将接收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当信息量分配比例由客户端100存储或调整时,则客户端100可以在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之前,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信息量分配比例: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之后,客户端100按照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或者,服务器200从客户端100获取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根据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将选取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100,由客户端100将接收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进一步地,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用户与其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例如,可能从陌生到熟悉,或者从熟悉到冷淡。因此,本发明的方案中,可以根据用户与好友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好友级别的调整,以建立更适合用户的好友体系,提高用户体验。
具体地,针对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每个级别的好友,客户端100可以根据该好友的动态信息,统计第二时间段内用户与该好友之间的互动次数;确定该好友当前的级别所对应的级别调整阈值;并根据统计出的互动次数及确定出的级别调整阈值,对应调整该好友的级别。其中,各个级别所对应的级别调整阈值可以包括:升级阈值、和/或降级阈值。
例如,当统计出的互动次数大于该级别对应的升级阈值时,可以提高该好友的级别至该升级阈值对应的升级级别。当统计出的互动次数低于该级别对应的降级阈值,则可以降低该好友的级别至该降级阈值所对应的降级级别。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中,主动基于用户的通讯录向用户推荐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潜在好友,以此简化用户添加好友的操作;而且,向用户推荐的潜在好友除了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还包括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此可以扩展用户人脉。进一步地,基于用户的通话记录对潜在好友进行划分,得到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形成更适合用户的个性化好友体系,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提高社交平台的用户粘性。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提供的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应用于一客户端的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如图2所示,其具体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上传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至社交平台的服务器。
为了让用户快速构建好友体系,减少用户操作,客户端可以在用户完成社交平台的注册后,主动获取用户的通讯录,以便后续能够基于用户的通讯录挖掘出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关联人,即潜在好友,并主动向用户推荐。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用户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较为复杂,比如包括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等各种各样的人群,用户与各联系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不一样。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佳的体验,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在基于用户的通讯录挖掘出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关联人后,可以对挖掘出的关联人进行划分,得到不同级别的关联人,以便后续向用户推荐为其在社交平台上的不同的级别的好友。
其中,对基于用户的通讯录挖掘出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关联人的划分,可以基于用户与关联人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划分。进一步地,考虑到用户与关联人之间的通话频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与该关联人之间的亲密度。
因此,本发明的方案中,客户端向社交平台的服务器上传用户的通讯录的同时,可以上传通话记录,以便服务器了解用户与关联人之间的互动情况。
S202:从服务器获取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
本发明的方案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可以由服务器根据客户端上传的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得到。
例如,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可以包括:第一级别的关联人、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和第三级别的关联人。
其中,第一级别的关联人可以包括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
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可以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与用户的通话次数低于通话次数阈值的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
第三级别的关联人可以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与用户的通话次数高于或等于通话次数阈值的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
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通话次数由服务器根据客户端上传的通话记录统计得到。
本发明的方案中,第一时间段以及通话次数阈值均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预先设定;通话次数阈值随第一时间段的增大而增大。例如,第一时间段可以设置为1个月、半年、1年等;相应地,通话次数阈值可以设置为5次、20次、50次等。
S203:按照级别将获取的关联人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好友。
本发明的方案中,客户端获取服务器返回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之后,可以按照级别主动将获取的关联人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好友。这样,用户可以根据客户端的推荐进行一键确认是否同意,从而实现批量操作,简化用户添加好友的操作。
进一步地,考虑到用户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较为复杂,其中可能会存在一些用户不想在社交平台上结为好友的联系人。因此,为了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好友体系,本发明的方案中,客户端可存储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黑名单。
这样,客户端可以直接根据黑名单对各级别的关联人进行筛选后推荐为好友。具体地,客户端在获取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之后,可以针对每个级别,从该级别的关联人中剔除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关联人后,将余下的关联人,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该级别的好友。
或者,客户端可以将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黑名单上传给服务器,以便服务器在划分得到的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之后,针对每个级别,根据黑名单从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中剔除用户拒绝加好友的关联人后,将余下的关联人,返回给客户端。这样,客户端从服务器获取的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中已剔除黑名单上的关联人。因此,客户端可以直接按照级别将获取的关联人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好友。
进一步地,考虑到用户在社交平台构建自己的好友体系后,用户可以自发或转发一些信息给好友;同时,也可以获取好友发送的说说,状态、朋友圈等信息流。而且,用户对各个级别的好友的信息流的关注情况可能不同。因此,本发明的方案中,可以根据级别来分配向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以此保证用户的不同需求。
具体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来进行动态信息的推荐:
方式一,客户端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从服务器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方式二,客户端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直接从服务器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其中,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由服务器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
其中,信息量分配比例可以是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预先设定的固定值,或者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默认设定的固定值。
或者,为了对用户进行精确的个性化推荐,也可以是根据用户的好友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例如,信息量分配比例可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本发明的方案中,信息量分配比例可以由服务器、或者客户端存储或调整。
当信息量分配比例由服务器存储或调整时,客户端可以从服务器获取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之后根据获取的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或者,服务器直接按照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将选取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由客户端将接收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当信息量分配比例由客户端存储或调整时,则客户端可以在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之前,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信息量分配比例: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之后,客户端按照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或者,服务器从客户端获取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根据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将选取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由客户端将接收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进一步地,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用户与其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例如,可能从陌生到熟悉,或者从熟悉到冷淡。因此,本发明的方案中,可以根据用户与好友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好友级别的调整,以建立更适合用户的好友体系,提高用户体验。
具体地,针对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每个级别的好友,客户端可以根据该好友的动态信息,统计第二时间段内用户与该好友之间的互动次数;确定该好友当前的级别所对应的级别调整阈值;并根据统计出的互动次数及确定出的级别调整阈值,对应调整该好友的级别。其中,各个级别所对应的级别调整阈值可以包括:升级阈值、和/或降级阈值。
例如,当统计出的互动次数大于该级别对应的升级阈值时,可以提高该好友的级别至该升级阈值对应的升级级别。当统计出的互动次数低于该级别对应的降级阈值,则可以降低该好友的级别至该降级阈值所对应的降级级别。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提供的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应用于一社交平台的服务器的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如图3所示,其具体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
S302:根据接收的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的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以得到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
本发明的方案中,为了方便用户扩展人脉,服务器可以基于用户的通讯录挖掘出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更多的潜在好友。
具体地,服务器在接收用户的通讯录之后,可以从用户的通讯录中识别出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并获取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进而从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识别出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将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均作为潜在好友。
进一步地,为了建立更适合用户的个性化好友体系,服务器可以对挖掘出的潜在好友进行划分,形成不同级别的潜在好友。
实际应用中,相较于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与用户的关系更为亲密。因此,本发明的方案中,可以将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与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划分到不同的级别中。具体地,在获取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之后,可以将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一级别的关联人。
进一步地,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用户的通讯录中不同的联系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情况不同。因此,本发明的方案中,可以根据客户端上传的通话记录,统计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与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通话次数;继而,根据通话次数和预先设置的用于级别划分的通话次数阈值,来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级别划分。具体地,可以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用户的通话次数低于通话次数阈值的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用户的通话次数高于或等于通话次数阈值的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三级别的关联人。
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通话次数由服务器根据客户端上传的通话记录统计得到;第一时间段以及通话次数阈值均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预先设定;通话次数阈值随第一时间段的增大而增大。例如,第一时间段可以设置为1个月、半年、1年等;相应地,通话次数阈值可以设置为5次、20次、50次等。
可以理解的是,级别的划分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的方案。例如,若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在设定时间段内存在通话记录,则确定为第三级别的关联人;若在设定时间段内不存在通话记录,则确定为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同时,将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作为扩展的人脉,确定为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第一级别的关联人。
可以理解的是,若基于其他考虑,对上述第一级别的关联人、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和第三级别的关联人做进一步地划分,得到重新划分后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S303:将划分得到的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返回给客户端,由客户端按照级别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好友。
进一步地,考虑到用户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较为复杂,其中可能会存在一些用户不想在社交平台上结为好友的联系人。因此,为了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好友体系,本发明的方案中,客户端可存储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黑名单。这样,服务器在划分得到的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之后,可获取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黑名单;针对每个级别,根据黑名单从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中剔除用户拒绝加好友的关联人后,将余下的关联人,返回给客户端,由客户端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该级别的好友。
更优地,考虑到用户在社交平台构建自己的好友体系后,用户可以自发或转发一些信息给好友;同时,也可以获取好友发送的说说,状态、朋友圈等信息流。进一步地,考虑到用户对各个级别的好友的信息流的关注情况可能不同,因此,可以根据级别来分配向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以此保证用户的不同需求。
因此,本发明的方案中,服务器可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将获取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由客户端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或者,服务器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按照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将选取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由客户端将接收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其中,信息量分配比例可以是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预先设定的固定值,或者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默认设定的固定值。
或者,为了对用户进行精确的个性化推荐,也可以是根据用户的好友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例如,信息量分配比例可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本发明的方案中,信息量分配比例可以由服务器、或者客户端存储或调整。
当信息量分配比例由服务器存储或调整时,服务器可以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信息量分配比例: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服务器可以将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发送给客户端。这样,客户端从服务器获取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之后根据获取的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或者,服务器可直接按照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将选取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由客户端将接收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当信息量分配比例由客户端存储或调整时,则服务器可以将获取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由客户端按照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或者,服务器可以从客户端获取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根据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将选取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由客户端将接收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实施例四
基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的客户端,如图4a所示,该客户端可以包括:上传单元401和好友推荐单元402。
其中,上传单元401用于上传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至社交平台的服务器。好友推荐单元402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按照级别将获取的关联人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好友。
其中,各个级别的关联人由服务器根据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得到。
具体地,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可以包括:第一级别的关联人、第二级别的关联人、第三级别的关联人。
第一级别的关联人可以包括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
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可以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与用户的通话次数低于通话次数阈值的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
第三级别的关联人可以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与用户的通话次数高于或等于通话次数阈值的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
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通话次数由服务器根据客户端上传的通话记录统计得到。
本发明的方案中,第一时间段以及通话次数阈值均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预先设定;通话次数阈值随第一时间段的增大而增大。例如,第一时间段可以设置为1个月、半年、1年等;相应地,通话次数阈值可以设置为5次、20次、50次等。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好友推荐单元402还用于针对每个级别,从该级别的关联人中剔除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关联人后,将余下的关联人,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该级别的好友。
更优地,如图4b所示,应用于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的客户端除了包括:上传单元401和好友推荐单元402,还可以包括:动态信息推送单元403、比例调整单元404、好友级别调整单元405。
动态信息推送单元403用于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从服务器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或者,动态信息推送单元403用于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从服务器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其中,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由服务器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
比例调整单元404用于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信息量分配比例:
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相应地,动态信息推送单元403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从服务器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并按照比例调整单元404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或者,动态信息推送单元403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从服务器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并按照从服务器获取的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好友级别调整单元405用于针对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每个级别的好友,根据该好友的动态信息,统计第二时间段内用户与该好友之间的互动次数;确定该好友当前的级别所对应的级别调整阈值;根据统计出的互动次数及确定出的级别调整阈值,对应调整该好友的级别。
其中,级别调整阈值包括:升级阈值、和/或降级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应用于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的客户端中各单元的具体功能实现,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基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提供的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的服务器,如图5a所示,该服务器可以包括:接收单元501、关联人划分单元502和关联人返回单元503。
其中,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
关联人划分单元502用于根据接收单元501接收的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的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以得到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
具体地,关联人划分单元502可以根据客户端上传的通话记录,统计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与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通话次数。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用户的通话次数低于通话次数阈值的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用户的通话次数高于或等于通话次数阈值的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三级别的关联人;以及获取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并将其确定为第一级别的关联人。
关联人返回单元503用于将划分得到的已注册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返回给客户端,由客户端按照级别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好友。
进一步地,关联人返回单元针503可以获取用户拒绝加为好友的黑名单;针对每个级别,根据黑名单从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该级别的关联人中剔除用户拒绝加好友的关联人后,将余下的关联人,返回给客户端,由客户端推荐为用户在社交平台的该级别的好友。
更优地,如图5b所示,应用于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的服务器除了包括:接收单元501、关联人划分单元502和关联人返回单元503,还可以包括:动态更新单元504、比例调整单元505。
其中,动态更新单元504用于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将获取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由客户端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或者,动态更新单元504用于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按照当前的信息量分配比例,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将选取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由客户端将接收的动态信息向用户推送。
比例调整单元505用于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信息量分配比例: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将调整后的信息量分配比例发送给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应用于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的服务器中各单元的具体功能实现,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提供的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用户完成社交平台的注册后,客户端主动基于用户的通讯录从服务器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潜在好友,主动向用户推荐,使得用户可以批量操作而无需针对通讯录中的联系人逐一添加为好友,简化了用户添加好友的操作。而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向用户推荐的好友除了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还包括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此可以扩展用户人脉。
进一步地,基于用户的通话记录对潜在好友进行划分,得到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形成更适合用户的个性化好友体系,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提高社交平台的用户粘性。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应用于一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上传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至社交平台的服务器;
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
按照级别将获取的关联人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好友;
其中,各个级别的关联人由所述服务器根据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所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
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如下至少一项进行自适应调整所述信息量分配比例:
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数量、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级别分布情况、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动态更新频率、用户与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好友的互动频率。
4.一种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应用于一社交平台的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
根据接收的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的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所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以得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
将划分得到的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返回给客户端,由所述客户端按照级别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好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的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包括:
根据客户端上传的通话记录,统计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与所述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通话次数;
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通话次数低于通话次数阈值的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二级别的关联人;
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通话次数高于或等于通话次数阈值的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三级别的关联人;以及
获取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并将其确定为第一级别的关联人。
6.一种客户端,应用于社交平台好友推荐,包括:
上传单元,用于上传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至社交平台的服务器;
好友推荐单元,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按照级别将获取的关联人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好友;
其中,各个级别的关联人由所述服务器根据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所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客户端,还包括:
动态信息推送单元,用于按照设定周期或接收到更新指令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所有好友的动态信息;按照信息量分配比例,从获取的动态信息中选取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上的各个级别的好友的动态信息,并向用户推送。
8.一种服务器,应用于社交平台好友推荐,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用户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
关联人划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通话记录,对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的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以及所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进行划分,以得到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
关联人返回单元,用于将划分得到的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各个级别的关联人,返回给客户端,由所述客户端按照级别推荐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社交平台的好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器,其中,
所述关联人划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客户端上传的通话记录,统计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与所述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通话次数;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通话次数低于通话次数阈值的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二级别的关联人;将在第一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通话次数高于或等于通话次数阈值的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确定为第三级别的关联人;以及获取所述用户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的通讯录中已注册所述社交平台的联系人,并将其确定为第一级别的关联人。
10.一种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系统,包括权利要6-7中任一项所述的客户端,以及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
CN201610619200.4A 2016-07-29 2016-07-29 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6027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9200.4A CN106027384B (zh) 2016-07-29 2016-07-29 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9200.4A CN106027384B (zh) 2016-07-29 2016-07-29 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7384A true CN106027384A (zh) 2016-10-12
CN106027384B CN106027384B (zh) 2019-12-13

Family

ID=57133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19200.4A Active CN106027384B (zh) 2016-07-29 2016-07-29 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738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9564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社交邀请系统、设备、装置及方法
CN109617788A (zh) * 2018-12-24 2019-04-1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5065550A (zh) * 2022-07-22 2022-09-1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推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131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客户端上的好友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3516764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社交工具中添加好友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01364A (zh) * 2013-07-17 2015-01-21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社交网络中实时推荐好友的方法和设备
CN105245435A (zh) * 2015-09-28 2016-01-13 广州市百果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好友推荐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131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客户端上的好友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3516764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社交工具中添加好友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01364A (zh) * 2013-07-17 2015-01-21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社交网络中实时推荐好友的方法和设备
CN105245435A (zh) * 2015-09-28 2016-01-13 广州市百果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好友推荐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9564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社交邀请系统、设备、装置及方法
CN109617788A (zh) * 2018-12-24 2019-04-1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5065550A (zh) * 2022-07-22 2022-09-1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推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7384B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5200B (zh) 用于在广播网络中向接收机设备功率高效地递送社交网络更新的系统和装置
US10050879B2 (en) Techniques for selecting content based on network conditions
US1027754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mpting dynamic information about contact person
Subba Rao Role of ICTs in India's rural community information systems
CN103166828B (zh) 社交网络的互操作方法及系统
CN104333599A (zh) 分享应用的方法和系统以及应用服务平台
WO2014130396A1 (en) Continuous proximity and relational analysis of user devices in a network
CN105068869A (zh) 在移动终端中的信息推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12927A (zh) 一种分享外站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3369515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上网方法和免费上网系统
CN102067112A (zh) 联盟吸收节流
CN106027384A (zh) 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社交平台好友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10311795A (zh) 友邻群的创建方法及系统、服务器
CN106897319A (zh) 搜索方法和装置
CN104517208A (zh) 基于群组的企业移动办公系统实现任务协作的方法
CN109565462A (zh) 使用客户端数据库的复制进行消息收发的技术
Stocker et al. COVID-19 and the Internet: Lessons learned
CN105228024A (zh) 机顶盒用户交互方法
CN104809017A (zh) 应用程序分发控制、执行方法及其相应装置
CN106657243A (zh)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网络信息传播溯源方法和系统
KR101612462B1 (ko) 그룹 사용자 간의 일정 관리 방법
Johnson Re-architecting internet access and wireless networks for rural developing regions
Mali et al. Group-Based Framework for Large Files Downloading
CN108667711A (zh) 一种利用web与附近所有用户进行多人聊天的方法及系统
Kamal et al. Psychic: An autonomic inference engine for M2M management in Future Intern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6

Address after: 300450 No. 9-3-401, No. 39, Gaoxin 6th Road, Binhai Science Park, high tech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3600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room 112, block D, 28 new street, new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8

Address after: 1765, floor 17, floor 15, building 3, No. 10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ongxiang Technical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450 No. 9-3-401, No. 39, Gaoxin 6th Road, Binhai Science Park, high tech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3600 Technolog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