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7353A -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7353A
CN106027353A CN201610171621.5A CN201610171621A CN106027353A CN 106027353 A CN106027353 A CN 106027353A CN 201610171621 A CN201610171621 A CN 201610171621A CN 106027353 A CN106027353 A CN 106027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loop detection
loop
switch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16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7353B (zh
Inventor
佐佐木丽双
中野义弘
西村卓真
江口正祐
T·N·初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27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7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7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7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网络系统,无需复杂的设定,在使用了环路检测数据的环路结构防止功能动作时网络的通信范围不会被缩小地防止环路结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多个端口,从多个端口的各端口发送包括发送源端口号的环路检测数据,在从一个端口发送的环路检测数据被其他端口接收到的情况下,在其他端口不是闭塞状态时进行将一个端口设为闭塞状态的处理,在其他端口是闭塞状态时不对一个端口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网络系统,详细而言涉及例如由骨干网络的交换装置以及在该交换装置下属所配置的交换装置构成的网络系统中的防止环路(loop)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网络上的环路抑制功能,已知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快速生成树协议)等生成树(Spanning tree),一般在配置于骨干网络的交换装置中起动了这些环路抑制功能。生成树是用于对在并联地连接的多个桥之间的网络内帧无限地循环的情形(环路)进行抑制的路由选择算法。生成树的算法被标准化为IEEE 802.1d。
在属于骨干网络下属的交换装置中,频繁地进行端口增设、或者以临时的目的来设置装置的情形较多。如果在这样的简易地配置的交换装置中起动STP等,则频繁地发生拓扑变更等而对骨干网络造成影响,所以有时不起动STP等环路抑制功能。在这样的环路境下在骨干网络的下属发生了环路故障的情况下,其影响会波及到整个网络,所以在骨干网络下属的各交换装置中起动环路检测功能。
例如,作为以往的环路检测功能,存在如下技术:通过从骨干网络的交换装置的端口以恒定周期发送环路检测帧,并由该交换装置接收该环路检测帧,从而检测成为环路结构的情形。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具备环路检测功能的交换装置,针对起动环路检测功能的端口进行端口识别的设定。在该环路检测功能中,基于所设定的端口识别,在与骨干网络、上位交换装置连接的交换装置的上位端口中仅进行环路检测帧的接收而不进行发送。另外,在交换装置的上位端口中接收到环路检测帧的情况下,进行发送了该交换装置的环路检测帧的发送源的下位端口的闭塞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70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将环路检测功能设为有效的交换装置中,在以恒定周期从多个端口发送了端口检测帧时,如果发生环路,则在多个端口中接收到环路检测帧,相应端口被闭塞。如果这样多个端口被闭塞,则可通信的端口减少,网络的通信范围(通信路径数)被大幅缩小。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一般难以由用户设定端口识别,在发生环路破坏时,有时无法迅速地切断成为环路结构的部分。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无需进行复杂的端口识别的设定,而能够在尽可能维持网络的通信范围的同时进行用于防止环路的端口闭塞。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具备发送及接收数据的多个端口、发送部、判定部以及端口控制部。
发送部从多个端口的各端口发送用于对环路结构进行检测的包括发送源端口信息的环路检测数据。
判定部在从多个端口中的一个端口发送的环路检测数据被其他端口接收到的情况下,判定接收到环路检测数据的其他端口是否为闭塞状态。
端口控制部在接收到环路检测数据的其他端口在由判定部进行判定处理时不是闭塞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将一个端口设为闭塞状态的处理,在其他端口是闭塞状态的情况下不对一个端口进行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网络系统是至少具备第1信息处理装置、第2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第3信息处理装置的网络系统。
第1信息处理装置具备:包括与第2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端口及与第3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端口的发送及接收数据的多个端口;上述发送部;上述判定部;以及上述端口控制部。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式,能够防止接收到环路检测数据的多个端口被闭塞,将能够维持网络的通信的范围(通信路径数)确保得较宽。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在图1的网络系统中发生了环路时的环路检测帧的动作的图。
图3是示出具备环路检测功能的交换装置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环路检测帧的帧格式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环路检测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网络错误连接时的环路发生的概要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交换装置的堵塞状态发生变化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交换装置的堵塞状态发生变化之后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端口状态变化监视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符号说明)
1、1A、1B:网络系统;101、101A、101B、102~104:交换装置;210:通信线;221、222:环路检测帧;301-1~301-4:端口;302-1~302-4:物理层;303: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4-1:环路检测帧接收控制部;304-2:环路检测帧发送控制部;305:环路检测控制部;408:发送源端口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例子。按照下述的顺序来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于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或者结构的构成要素,附加同一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1.第1实施方式(环路检测判定处理的例子)
2.第2实施方式(端口状态变化监视处理的例子)
3.第3实施方式(交换装置的端口数是4个的例子)
<1.第1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止由于网络系统的错误连接而从交换装置不指定端口地朝向不特定的许多发送目的地所发送的帧(广播帧)的无限的循环,防止由此引起的整个系统的性能降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在图1所示的网络系统1中,对骨干网络100经由通信线201而连接有交换装置101(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交换装置101是具备环路检测功能的交换装置,是所谓智能型的交换式集线器。另外,在网络系统1的通信线中,能够使用例如以太网(注册商标)的范畴5e的UTP(Unshielded Twist Pair,非屏蔽双绞线)线缆,但线缆不限于该例子。
交换装置101的第1端口经由通信线202而与交换装置102连接。另外,交换装置101的第2端口经由通信线203而与交换装置103连接。即,交换装置102以及交换装置103配置于在骨干网络100中配置的交换装置101的下属。交换装置102以及交换装置103不具备环路检测功能。以下,将由在与这样的骨干网络100连接的交换装置101的下属所配置的交换装置102以及交换装置103构成的网络称为“下位网络”。
对交换装置102经由通信线211~213而连接有3台通信设备111~113。另外,对交换装置103经由通信线214~216而连接有3台通信设备114~116。
交换装置101从第1端口和第2端口以恒定周期(例如5秒钟隔)发送作为环路检测用的L2控制帧的环路检测帧221、222(环路检测数据的一个例子)。
图2是示出在图1的网络系统中发生了环路时的环路检测帧的动作的图。
如图2所示,交换装置101下属的交换装置102和交换装置103错误地通过通信线210而被直接连接,从而形成从交换装置101的第1端口向交换装置102发送的环路检测帧221经由交换装置102、103而向作为发送源的交换装置101的第2端口输入的环路231。即,发生如下环路故障:从交换装置101的第1端口发送的环路检测帧221经由环路231的路径而被作为发送源的交换装置101的第2端口所接收。
同样地,交换装置102和交换装置103通过通信线210而被错误连接,从而形成从交换装置101的第2端口向交换装置103发送的环路检测帧222经由交换装置103、102而向作为发送源的交换装置101的第1端口输入的环路232。即,发生如下环路故障:从交换装置101的第2端口发送的环路检测帧222经由环路232的路径而被作为发送源的交换装置101的第1端口所接收。
在以往的交换装置中,对于接收到环路检测帧的端口执行闭塞处理(端口闭塞)。因此,在如图2那样与骨干网络连接的交换装置具有2个与下位网络可通信的端口的情况下,该2个端口被闭塞。因此,骨干网络和下位网络被完全切断。这样,如果发生环路,则存在网络破坏变得非常大的可能性。因此,期望通过早期地发现环路来防止网络破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环路检测帧附加发送源端口信息,在由交换装置101中的某一个端口301接收到环路检测帧时,在交换装置101中检查接收端口的闭塞状态。然后,检查的结果,如果接收端口是非闭塞状态,则交换装置101根据从环路检测帧所取得的发送源端口信息,使发送源端口转移到闭塞状态。
另外,在图1以及图2中,说明了经由在交换装置102与交换装置103之间错误连接的通信线210而在交换装置101~103中构成环路的例子,但当然不限于该例子。作为例子,可考虑以下那样的环路结构。
(1)将交换装置101的一个端口和其他端口进行连接的事例(同一交换装置内的线缆错误连接);
(2)在交换装置101下属的交换装置102或者103内错误连接了端口彼此的情况下,从交换装置101朝向交换装置102或者103发送的帧由于交换装置102或者103内的端口彼此的错误连接而被发送到交换装置101,构成环路的事例;
(3)从交换装置101朝向交换装置102或者103发送的帧经由交换装置102以及交换装置103的下属的交换装置(未图示)而从交换装置103或者交换装置102被发送到交换装置101,构成环路的事例;以及
(4)从交换装置101发送的帧从下位网络的交换装置102或者交换装置103经由骨干网络100而被作为发送源的交换装置101所接收的事例。
图3是示出具备环路检测功能的交换装置101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示出了作为环路检测数据的一个例子的环路检测帧在交换装置101的内部传递的路径。
交换装置101具备用于与外部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的多个端口301-1~301-3以及多个物理层302-1~302-3。另外,交换装置101具备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环路检测帧接收控制部304-1、环路检测帧发送控制部304-2、以及环路检测控制部305。以后,在对端口301-1、端口301-2以及端口301-3不特别区分的情况或者总称的情况下,记载为端口301。同样地,在对物理层302-1、物理层302-2以及物理层302-3不特别区分的情况或者总称的情况下,记载为物理层302。
物理层302相当于由例如国际标准化机构(OSI:Open Systems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所制定的OSI参照模型中的、决定了网络的物理性的连接以及传送方式的第1层。
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发送部以及端口控制部的一个例子)具有:进行包括环路检测帧在内的由交换装置101处理的所有帧的传送(输入输出处理)的帧传送功能、以及进行端口301的闭塞处理以及开放(非闭塞)处理的端口控制功能。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在使端口闭塞的情况下,不与闭塞对象的端口301建立链接(此处建立链接是指可通信的状态)。即,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通过对与闭塞对象的端口301连接的物理层302进行切断处理,从而与闭塞对象的端口301断开链接(此处断开链接是指可不通信的状态)。由此,在物理层302通过某一个端口301接收到帧的情况下,接收到的帧也不会被传送到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
环路检测帧接收控制部304-1从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仅接收由交换装置101处理的全部帧中的环路检测帧,并传递到环路检测控制部305。
环路检测帧发送控制部304-2从环路检测控制部305仅接收由交换装置101处理的全部帧中的环路检测帧,并传递到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
环路检测控制部305(判定部的一个例子)从环路检测帧接收控制部304-1接收环路检测帧,另外向环路检测帧发送控制部304-2发送环路检测帧。
在由端口301-1(一个端口的例子)接收到环路检测帧的情况下,环路检测帧经由信号线312被传递到物理层302-1。环路检测帧从物理层302-1经由信号线322而被传递到对交换装置101中的全部帧的发送接收进行控制的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之后,环路检测帧经由信号线331而被传递到环路检测帧接收控制部304-1,进而经由信号线341而被传递到环路检测控制部305。
另外,在从端口301-1发送环路检测帧的情况下,环路检测帧从环路检测控制部305经由信号线342而被传递到环路检测帧发送控制部304-2,进而经由信号线332而被传递到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之后,环路检测帧经由信号线321而被传递到物理层302-1,并经由信号线311而被传递到端口301-1。
在由端口301-2(其他端口的例子)进行帧的发送及接收的情况下也同样地经由信号线313、314,在端口301-2与物理层302-2之间进行帧的发送及接收。另外,经由信号线323、324,在物理层302-2与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之间进行帧的发送及接收。
关于与骨干网络100经由通信线201连接的端口301-3,帧的传递路径也是同样的。经由信号线315、316,在端口301-3与物理层302-3之间进行帧的发送及接收的传递。另外,经由信号线325、326,在物理层302-3与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之间进行帧的发送及接收。
在使端口301闭塞时,从环路检测控制部305发行端口关闭指示350,在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中受理端口关闭指示。然后,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对相应的物理层302进行端口关闭控制,相应的端口301成为闭塞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在环路检测时、或通过环路检测进行了端口闭塞的情况下,将其信息通知给用户或终端。例如,也可以通过将有关环路检测、端口闭塞的信息写入到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库)从而使得能够由用户观察。或者,也可以在相应的端口中设置的LED中进行显示、或在与交换装置101连接的终端中进行显示,进行通知的手段不受限。
在以下的说明中,当说明在环路检测控制部305与端口301之间进行帧的发送及接收时,适当地省略在两者之间存在的物理层302、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环路检测帧接收控制部304-1以及环路检测帧发送控制部304-2的记载。
[环路检测帧的帧格式]
此处,说明交换装置101发送及接收的环路检测帧的帧格式。
图4是示出环路检测帧的帧格式的例子的说明图。
关于环路检测帧,使用L2控制帧,作为字段具有DA401、SA402、第1固定值403、第2固定值404、发送时刻405、MAC地址406、第3固定值407、发送源端口号408、第4固定值409、填充410、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检查序列)411。另外,第2固定值404至第4固定值409的字段是环路检测帧独自的信息。
DA401是目的地MAC地址,使用预先预约的独自MAC地址。SA402是发送源MAC地址,使用本装置的MAC地址。第1固定值403、第2固定值404、第3固定值407、以及第4固定值409是为了使环路检测帧的数据长成为固定的数据长而插入的位串。
发送时刻405是从本装置发送了环路检测帧的时刻。MAC地址406是发送了环路检测帧的发送源的端口的MAC地址。发送源端口号408是发送了环路检测帧的发送源的端口的端口号。
而且,填充410是为了将环路检测帧设为固定的数据长(例如64字节(byte))的填充处理而插入的任意的数据长(在图4中是10字节)的字段。FCS411是为了调查接收到的帧是否有错误而附加的字段。作为FCS,使用例如CRC(循环冗余码)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环路检测帧内的发送源端口号408用作发送源端口信息,在接收端口不是闭塞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使发送源的端口闭塞的处理。
[环路检测判定处理]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环路检测判定处理的流程图。此处,以通过与交换装置101的下位网络连接的2个端口(例如端口301-1、301-2)来接收环路检测帧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作为前提,交换装置101的环路检测控制部305默认地将端口301-1~301-3设为非闭塞状态(启用),设为能够通过端口301-1~301-3进行通信的状态(建立链接)。
环路检测控制部305进行控制,使得按照恒定周期,通过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从端口301-1~301-3朝向不特定的多个发送目的地同时发送(组播发送)环路检测帧。实际上,在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的处理的情况下,从端口301-1~301-3以具有略微的时间差的方式依次发送环路检测帧。在此时发送的环路检测帧中,作为与发送环路检测帧的端口有关的信息(发送源端口信息),分别包括发送源端口号的信息(参照图4)。另外,在环路检测帧(图4)的DA401(目的地MAC地址)中包括表示是组播的信息。
实际的网络系统通过更复杂的路径而形成环路。通过不使发送及接收的端口固定,从交换装置101的所有端口发送环路检测帧,从而不会遗漏检查。至少优选从更多的端口发送环路检测帧。
环路检测控制部305在由某一个端口301接收到帧的情况下,判定接收到的帧是否为环路检测帧、即是否接收到环路检测帧(步骤S1)。在未接收到环路检测帧的情况下(步骤S1的“否”),环路检测控制部305继续监视环路检测帧。也可以在一定时间未检测到环路检测帧的情况下结束环路检测判定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的判定处理中接收到环路检测帧的情况下(步骤S1的“是”),环路检测控制部305取得由某一个端口301接收到环路检测帧的信息、以及相应的端口301的端口号(接收端口号)(步骤S2)。
接下来,环路检测控制部305从接收到的环路检测帧取得发送源端口号408(步骤S3)。
之后,环路检测控制部305取得与接收端口号相应的端口301的端口关闭的ON/OFF(开/关)信息、即是否闭塞的状态信息(步骤S4)。在端口关闭是ON时,该端口是闭塞状态,在是OFF时,该端口不是闭塞状态。
接下来,环路检测控制部305判定与接收端口号相应的端口301的端口关闭是否为OFF(步骤S5)。环路检测控制部305从接收到环路检测帧的端口,依次进行该判定处理。然后,在该判定处理时,该端口301的端口关闭是OFF的情况下(步骤S5的“是”),环路检测控制部305执行通过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而使发送源端口关闭的处理(步骤S6)。在该处理结束之后,环路检测控制部305结束环路检测判定处理。
在步骤S5的判定处理中与接收端口号相应的端口301的端口关闭是ON的情况下(步骤S5的“否”),环路检测控制部305针对该端口301不进行任何处理而结束环路检测判定处理。
[环路检测判定处理的具体例]
参照图6,说明上述环路检测判定处理的具体例。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网络错误连接时的环路发生的概要的时序图。此处,以从交换装置101的端口301-1、301-2发送环路检测帧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交换装置101的环路检测控制部305从端口301-1(以下记载为“第1端口”)以及端口301-2(以下记载为“第2端口”)朝向不特定的多个发送目的地,发送(组播)环路检测帧(步骤S11、S12)。此时,对从第1端口以及第2端口发送的环路检测帧分别附加有发送源端口信息。
然后,交换装置101的环路检测控制部305通过第2端口来接收从第1端口发送的环路检测帧(步骤S13)。接下来,交换装置101通过第1端口来接收从第2端口发送的环路检测帧(步骤S14)。
交换装置101在从第2端口接收到环路检测帧起经过预定的时滞(时间的偏移)之后,针对之前接收到环路检测帧的第2端口的状态进行判定处理。时滞根据环路检测控制部305的处理速度等而变化。然后,交换装置101的环路检测控制部305在第2端口不是闭塞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进行使作为该环路检测帧的发送源的第1端口闭塞的处理(端口关闭)(步骤S15)。
接下来,交换装置101的环路检测控制部305针对从第2端口延迟地接收到环路检测帧的第1端口的状态,也执行判定处理(步骤S16)。此处,从环路检测控制部305检测到由第1端口接收到环路检测帧起至针对第1端口的状态进行判定为止有时滞。因此,在执行该判定处理时第1端口已经被闭塞,环路检测控制部305判定为第1端口被闭塞。然后,环路检测控制部305不使作为由第1端口接收到的环路检测帧的发送源的第2端口闭塞而结束环路检测判定处理。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从与骨干网络100连接的交换装置101的端口发送的环路检测帧中包括发送源端口号。并且,在由交换装置101检测到环路检测帧时,接收到环路检测帧的接收端口不是闭塞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将发送源端口设为闭塞状态的处理,在接收端口是闭塞状态时不进行将发送源端口设为闭塞状态的处理。能够通过该环路检测判定处理,防止接收到环路检测帧的所有端口被闭塞的事态。因此,无需以往那样的复杂的设定,而能够将在使用了环路检测帧的环路结构防止功能动作时可维持网络通信的范围确保得较宽,通信范围不会被缩小而能够防止环路结构。
通过这样的环路检测判定处理,在网络中发生了环路时,能够迅速地对相应端口进行闭塞处理,防止广播帧的环路(无限的循环)。因此,能够防止广播帧的环路所引起的整个网络系统的性能降低。
<2.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7~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在STP或者RSTP(Rapid STP)等生成树(路由选择算法)中,根据所提供的优先次序,在桥之间交换被称为BPDU(Bridge ProtocolData Unit,网桥协议数据单元)的控制信息,设定一个平常使用的路径,将其以外的路径设定为故障时的迂回路径。在生成树中,通过切换针对各端口不传送帧的堵塞状态和传送帧的非堵塞状态(以下称为“转发状态”)来设定帧的路径,在逻辑上防止环路结构。RSTP是改良STP而缩短了在有拓扑的变更的情况下直至路径完全切换为止的时间的生成树。
在堵塞状态下,即便在网络系统的结构上形成了环路,通过利用软件来设定路径,从而不会使环路检测控制部305接收环路检测帧。因此,有时由于某种理由而端口的堵塞状态变化为转发状态,从而形成环路。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监视交换装置的端口的堵塞状态的变化,根据其结果来执行第1实施方式中的环路检测判定处理(图5)。
图7是示出交换装置的堵塞状态变化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交换装置的堵塞状态变化之后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堵塞状态变化监视处理的流程图。
图7以及图8所示的网络系统1A的结构与图2的网络系统1的结构相同。即,交换装置102的端口和交换装置103的端口被错误连接。另外,网络系统1A的交换装置101A的结构也与图3的交换装置101的结构相同。但是,在网络系统1A的交换装置101A中,作为环路抑制功能之一的生成树(例如STP或者RSTP)起动。将交换装置101A的端口301-1设为第1端口,将端口301-2设为第2端口。
图7所示的交换装置101A的第2端口通过STP/RSTP等的设定而被设定为堵塞状态。设想如下情形:在交换装置101A的第2端口是堵塞状态时,第2端口的堵塞状态由于某种故障而被解除,如图8所示第2端口转移到非堵塞状态(转发状态)。交换装置101A的第2端口转移到转发状态,从而形成以交换装置101A、102、103为路径的环路,广播帧有可能无限地循环。为了防止这个问题,在交换装置101A中,执行图9所示的端口状态变化监视处理。
[端口状态变化监视处理]
首先,交换装置101A的环路检测控制部305取得各端口的堵塞状态信息(a)(步骤S21)。
进而,环路检测控制部305在实施步骤S21的处理后经过预定时间(例如1秒)的延迟(等待时间)之后(步骤S22),再次取得各端口的堵塞状态信息(b)(步骤S23)。
之后,环路检测控制部305根据在步骤S21中取得的各端口的堵塞状态信息(a)和在步骤S23中取得的各端口的堵塞状态信息(b),判定第2端口的状态是否从堵塞状态转移到转发状态(步骤S24)。在各端口的状态未从堵塞状态转移到转发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4的“否”),环路检测控制部305结束端口状态变化监视处理。
在步骤S24的判定处理中端口的状态从堵塞状态转移为转发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4的“是”),环路检测控制部305进行由从堵塞状态转移到转发状态的端口(第2端口)发送环路检测帧的处理(步骤S25)。
之后,由于错误连接的通信线210而发生环路结构,所以环路检测帧被交换装置101A的其他端口(第1端口)接收,图5的环路检测判定处理进行动作(步骤S26)。
然后,在环路检测判定处理中,接收到环路检测帧的端口(第1端口)不是闭塞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针对作为环路检测帧的发送源的第2端口的闭塞处理。因此,在交换装置101A的第2端口与交换装置103之间无法进行帧的发送及接收,而使网络系统返回到帧不循环的原来的状态(图7)。
根据上述结构的第2实施方式,能够组合以往的生成树等环路抑制功能和第1实施方式的环路检测判定处理,更可靠地防止环路。
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图9所示的端口监视控制处理,在端口的状态从堵塞状态转移到转发状态时,执行图5的环路检测判定处理。因此,在交换装置的端口的状态从堵塞状态转移到转发状态,发生了环路检测帧的环路时,迅速地对相应端口进行闭塞处理,防止广播帧的环路(无限的循环)。因此,能够防止广播帧的环路所引起的整个网络系统的性能降低。
<3.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与骨干网络连接的交换装置的端口数也可以是4个以上。在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与骨干网络连接的交换装置的端口数是4个以上的例子。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10所示的网络系统1B中,与骨干网络100连接的交换装置101B除了端口301-1~301-3以外,还具备端口301-4。交换装置101B的端口301-4经由通信线204而与下位网络的交换装置104连接。对交换装置104经由通信线217~219而连接有3台通信设备117~119。
端口301-4经由信号线317、318、物理层302-4以及信号线327、328,在与帧传送/端口控制部303之间进行环路检测帧的发送及接收。
而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例子,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要旨,显然能够采用其他各种应用例、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并且具体地说明了装置以及系统的结构,并非限定于一定具备所说明的所有结构。另外,能够将某个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结构。另外,还能够对某个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结构附加其他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结构。另外,还能够针对各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另外,关于上述的各结构、功能、处理部、处理单元等,也可以通过利用例如集成电路进行设计等而利用硬件来实现它们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另外,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解释并执行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从而利用软件来实现上述的各结构、功能等。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表格、文件等信息能够设置到存储器、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等记录装置、或者IC卡、SD卡、DVD等记录介质。
另外,关于控制线、信息线等,示出在说明上需要考虑的线,并未示出产品上必然所需的所有的控制线、信息线。实际上也可以认为几乎所有的结构相互连接。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对时间序列的处理进行记述的处理步骤,不仅包括沿着所记载的顺序按照时间序列进行的处理,而且还包括未必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处理而是并行或者单独地执行的处理(例如并行处理或者基于目标的处理)。

Claims (5)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端口,发送及接收数据;
发送部,从所述多个端口的各端口发送用于对环路结构进行检测的包括发送源端口信息的环路检测数据;
判定部,在从所述多个端口中的一个端口发送的环路检测数据被其他端口接收到的情况下,判定接收到所述环路检测数据的所述其他端口是否为闭塞状态;以及
端口控制部,在接收到所述环路检测数据的所述其他端口在由所述判定部进行判定处理时不是闭塞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将发送了所述环路检测数据的所述一个端口设为闭塞状态的处理,在所述其他端口是闭塞状态的情况下,不对所述一个端口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由所述其他端口接收到所述环路检测数据起至由所述判定部判定接收到所述环路检测数据的所述其他端口是否为闭塞状态为止,有时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使用了路由选择算法的环路抑制功能已起动时,所述端口控制部监视所述多个端口的状态,在存在从由于所述环路抑制功能而不进行数据的传送的堵塞状态转移到非堵塞状态的端口的情况下,从相应的端口发送所述环路检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从所述多个端口的所有端口,组播发送所述环路检测数据。
5.一种网络系统,至少具备第1信息处理装置、第2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第3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发送及接收数据的多个端口,包括与所述第2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端口以及与所述第3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端口;
发送部,从所述多个端口的各端口,发送用于对环路结构进行检测的包括发送源端口信息的环路检测数据;
判定部,在从所述多个端口中的一个端口发送的环路检测数据被其他端口接收到的情况下,判定接收到所述环路检测数据的所述其他端口是否为闭塞状态;以及
端口控制部,在接收到所述环路检测数据的所述其他端口在由所述判定部进行判定处理时不是闭塞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将发送了所述环路检测数据的所述一个端口设为闭塞状态的处理,在所述其他端口是闭塞状态的情况下,不对所述一个端口进行处理。
CN201610171621.5A 2015-03-24 2016-03-24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网络系统 Active CN1060273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0782 2015-03-24
JP2015060782A JP6272264B2 (ja) 2015-03-24 2015-03-24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7353A true CN106027353A (zh) 2016-10-12
CN106027353B CN106027353B (zh) 2019-08-16

Family

ID=5708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1621.5A Active CN106027353B (zh) 2015-03-24 2016-03-24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72264B2 (zh)
CN (1) CN1060273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6379B (zh) * 2020-12-30 2024-03-19 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装置、电子设备、板卡和计算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5858A (zh) * 2006-03-28 2009-03-25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环型冗余通信路径控制方法
CN102594631A (zh) * 2011-01-12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以太网闭环的方法和系统
CN104184628A (zh) * 2013-05-24 2014-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中的环网检测方法、网络设备和环网检测系统
CN104283730A (zh) * 2013-07-08 2015-01-14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环路检测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45789A (ja) * 2005-03-01 2006-09-14 Fujitsu Ltd マルチキャスト出力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4948150B2 (ja) * 2006-12-20 2012-06-06 アラクサラ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JP5065941B2 (ja) * 2008-02-29 2012-11-07 アラクサラ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5471240B2 (ja) * 2009-09-28 2014-04-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5858A (zh) * 2006-03-28 2009-03-25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环型冗余通信路径控制方法
CN102594631A (zh) * 2011-01-12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以太网闭环的方法和系统
CN104184628A (zh) * 2013-05-24 2014-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中的环网检测方法、网络设备和环网检测系统
CN104283730A (zh) * 2013-07-08 2015-01-14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环路检测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81793A (ja) 2016-10-13
CN106027353B (zh) 2019-08-16
JP6272264B2 (ja) 2018-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8515B2 (en) Data packet det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8672566B2 (en) Node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306024B2 (en) Preventing forwarding of a packet to a control plane
US7889748B1 (en) Mapping a port on a packet switch appliance
CN103684835B (zh) 链路故障上报方法、处理方法、传输节点及主节点
JP6074776B2 (ja) イーサネット(登録商標)ネットワーク用のセキュリティ検出を備えたインテリジェントphy
US7693169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6605392A (zh) 用于使用控制器在网络上进行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US8514885B2 (en) Using variable length packets to embed extra networ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7547402A (zh) 一种转发表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4025514B (zh) 用于运行通信网络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ES2374375T3 (es) Encapsulación de tramas ethernet grandes.
CN104579973B (zh) 一种虚拟集群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US20140156867A1 (en) Offload processing interface
US20140092725A1 (en) Method and first network node for managing an ethernet network
AU201736011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ltering packets
CN105391630B (zh) 中继系统以及中继装置
US20120294139A1 (en) Network relay device and network relay method
CN106027353A (zh)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网络系统
CN103684719A (zh) 一种与平台无关的网络双冗余热切换方法
CN105959129B (zh) 监测网络故障的方法及装置
CN115297051A (zh) 使用出口端口环回的快速重路由
US9270577B2 (en) Selection of one of first and second links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network devices
US20140105261A1 (en)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WITHIN AN xDS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ONNECTING AT LEAST TWO ETHERNET NETWORKS VIA xDSL LINKS
JP6247239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検証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検証方法、フロー検査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