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7154A - 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7154A
CN106027154A CN201610547285.XA CN201610547285A CN106027154A CN 106027154 A CN106027154 A CN 106027154A CN 201610547285 A CN201610547285 A CN 201610547285A CN 106027154 A CN106027154 A CN 106027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lt
optical fibre
power supply
edfa
fib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472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7154B (zh
Inventor
杨国兴
王刚
吴�荣
徐帆
缪爱华
刘擎君
周水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OTOM TELCOVIDEO NETWORK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OTOM TELCOVIDEO NETWORK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OTOM TELCOVIDEO NETWORK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OTOM TELCOVIDEO NETWORK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472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7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7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7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7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7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09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 H05K7/20418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the radiating structures being additional and fastened onto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散热效果好,适应范围广,环境适应性强,适合在户外环境包括平台外壳,平台壳体包括旋转连接的壳体上盖和壳体底壳,壳体上盖能够旋转后封盖在壳体底壳上构成密封腔体,壳体底壳和壳体上盖的外部分别设置有散热翅片,壳体底壳和壳体上盖的内部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有散热底板,散热底板以及壳体底壳和壳体上盖之间设有导热硅脂,散热底板有安装有电源模块、EDFA模块、OLT模块、盘纤轮,电源模块分别与EDFA模块以及OLT模块电控连接,散热底板与电源模块以及OLT模块之间分别设有散热层。

Description

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
背景技术
光网络平台是EPON无源光网络系统中的局端设备,俗称OLT,是一个多业务提供平台,同时支持IP业务和传统的TDM业务。放置在城域网边缘或社区接入网出口,收敛接入业务并分别传递到IP网。
EPON无源光网络系统组网灵活,下联半径20公里范围内处于业务接入点的多个终端, 构成 EPON系统网络。该系统可支持多种业务模式,适应多种工作环境,为用户提供FTTx系列解决方案。
OLT除了提供业务汇聚的功能外,还是集中网络管理平台。在OLT上可以实现基于设备的网元管理和基于业务的安全管理和配置管理。不仅可以监测、管理设备及端口,还可以进行业务开通和用户状态监测,而且还能够针对不同用户的QoS/SLA要求进行带宽分配。
目前常规使用的OLT设备均为机架式设备,采用2U至10U机架式机箱结构,并放置在19英寸标准机柜内,标准机柜又需放置在固定的网络机房环境内使用。OLT设备每个功能模块的发热量较大,所以机架式机箱必须装配大量风扇辅助功能模块散热,同时通过标准机柜内的风扇散热系统及网络机房内的空调环境来辅助散热。目前机架式OLT设备的使用环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散热效果好,适应范围广,环境适应性强,适合在户外环境下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包括平台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壳体包括旋转连接的壳体底壳和壳体上盖,所述壳体上盖能够旋转后封盖在所述壳体底壳上构成密封腔体,所述壳体底壳和所述壳体上盖的外部分别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壳体底壳和所述壳体上盖的内部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有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以及所述壳体底壳和所述壳体上盖之间设有导热硅脂,所述散热底板有安装有电源模块、EDFA模块、OLT模块、盘纤轮,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EDFA模块以及所述OLT模块电控连接,所述散热底板与电源模块以及OLT模块之间设有散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壳和壳体上盖分别为铝合金壳体,所述壳体底壳和壳体上盖通过销组件相连接,所述壳体上盖封盖在所述壳体底壳上、与所述壳体底壳相接触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壳体底壳和壳体上盖之间通过紧固螺栓锁紧,所述壳体底壳上还设置有挂线扣。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连接线路板,所述连接线路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底板上,所述连接线路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排母插座;
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底板上,所述电源适配器与所述散热底板之间涂有所述导热硅脂;
电源转接线路板;所述电源转接线路板的排针插座与所述连接线路板的排母插座硬连接,所述电源转接线路板与所述电源适配器之间通过线束连接,所述电源转接线路板上设有电源插座、数据插座、电源接线柱。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备用电源适配器,所述备用电源适配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底板上,所述备用电源适配器与所述散热底板之间涂有所述导热硅脂,所述电源转接线路板与所述备用电源适配器之间通过线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EDFA模块底部设置有定位孔和双排插针,所述EDFA模块通过圆形紧固件与所述定位孔配合进行安装定位,所述EDFA模块通过所述双排插针与所述连接线路板上的排母插座配合安装到所述散热底板上,所述EDFA模块设有一路输入尾纤和四路输出尾纤。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源盖板,所述电源盖板封盖在所述电源适配器和备用电源适配器以及所述电源转接线路板上,所述电源盖板上通过紧固件固定有双口方形法兰和备用单口方形法兰,所述电源盖板的前端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电源盖板的后端设置有绕线缺口,所述绕线缺口上卡装有护套管,所述输出尾纤穿过所述绕线缺口从所述护套管伸出连接所述双口方形法兰的一端,所述绕线缺口上贴有防撕毁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OLT模块包括:
OLT芯片,所述OLT芯片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底板上,所述OLT芯片与所述散热底板之间设有导热硅布;所述OLT芯片正面的两端分别设有母插座;
OLT连接板,所述OLT连接板背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母插座相匹配的公插座,所述OLT连接板通过所述公插座与所述母插座配合安装在所述OLT芯片上,所述OLT连接板上设置有上联GE口、OLT电源插座、OLT数据插座、下行PON口、管理端口、配置端口、状态显示灯,所述电源插座通过电源线束连接所述OLT电源插座,所述数据插座通过数据线束连接所述OLT数据插座;
OLT盖板,所述OLT盖板通过紧固件封盖在所述OLT连接板上,所述OLT盖板前端通过紧固件安装有单口方形法兰,所述OLT盖板上对应所述状态显示灯设置有灯罩,所述OLT盖板上对应所述上联GE口、OLT电源插座、OLT数据插座、下行PON口、管理端口、配置端口设置有安装缺口,所述上联GE口和所述下行PON口上端设置有导热硅布,所述OLT盖板的背面紧贴所述导热硅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盘纤轮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OLT模块一侧的所述平台外壳内,所述壳体上盖靠近所述电源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电源接口穿过螺纹孔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电源接线柱,所述壳体上盖靠近所述EDFA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测试接头穿过螺纹孔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EDFA模块的射频检验口,所述壳体上盖靠近所述EDFA模块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水接头,所述壳体底壳靠近所述盘纤轮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水接头。
进一步的,OLT输入光纤和EDFA输入光纤从所述壳体底壳上的同一个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野外光网络平台,所述OLT输入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分别连接所述上联GE口,所述OLT输入光纤经所述上联GE口连接所述OLT连接板,OLT输出光纤从所述壳体底壳上另一个的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OLT输出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分别连接下行PON口,所述OLT输出光纤经所述下行PON口连接所述OLT连接板,使得所述OLT输入光纤与所述OLT输出光纤相连接;所述EDFA输入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连接所述单口方形法兰的一端,所述输入尾纤连接所述单口方形法兰的另一端,使得所述EDFA输入光纤与所述输入尾纤相连接,EDFA输出光纤从所述壳体上盖上的防水接头接入后经所述盘纤夹盘纤后连接所述双口方形法兰的另一端,使得EDFA输出光纤与所述输出尾纤相连接,所述电源盖板上设有跨接线缺口,所述数据线束和所述电源线束以及所述输入尾纤通过缠绕管缠绕呈一体从所述跨接线缺口穿出,所述跨接线缺口上设置有塑料护套。
进一步的,OLT输入光纤从所述壳体底壳上的一个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野外光网络平台,所述OLT输入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分别连接所述上联GE口,所述OLT输入光纤经所述上联GE口连接所述OLT连接板,OLT输出光纤从所述壳体底壳上另一个的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OLT输出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分别连接下行PON口,所述OLT输出光纤经所述下行PON口连接所述OLT连接板,使得所述OLT输入光纤与所述OLT输出光纤相连接;EDFA输入光纤从所述壳体底壳上的另一个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野外光网络平台,所述EDFA输入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连接所述单口方形法兰的一端,所述输入尾纤连接所述单口方形法兰的另一端,使得所述EDFA输入光纤与所述输入尾纤相连接,EDFA输出光纤从所述壳体上盖上的防水接头接入后经所述盘纤夹盘纤后连接所述双口方形法兰的另一端,使得EDFA输出光纤与所述输出尾纤相连接,所述电源盖板上设有跨接线缺口,所述数据线束和所述电源线束以及所述输入尾纤通过缠绕管缠绕呈一体从所述跨接线缺口穿出,所述跨接线缺口上设置有塑料护套。
进一步的,OLT输入光纤从所述壳体底壳上的其中一个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野外光网络平台,所述OLT输入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分别连接所述上联GE口,所述OLT输入光纤经所述上联GE口连接所述OLT连接板,OLT输出光纤从另一个所述壳体底壳上的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OLT输出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分别连接下行PON口,所述OLT输出光纤经所述下行PON口连接所述OLT连接板,使得所述OLT输入光纤与所述OLT输出光纤相连接;EDFA输入光纤和EDFA输出光纤同时从所述壳体上盖上的一个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野外光网络平台,所述EDFA输入光纤连接所述备用单口方形法兰的一端,所述备用单口方形法兰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入尾纤,使得所述EDFA输入光纤与所述输入尾纤相连接,所述EDFA输出光纤经所述盘纤夹盘纤后连接所述双口方形法兰的另一端,使得EDFA输出光纤与所述输出尾纤相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可放置在户外使用,使用环境适应性强,具有防水防尘防爆结构功能,平台壳体内空间较大,平台壳体表面分布散热翅片,壳体使用铝合金压铸而成具有良好的热传导及散热能力,平台壳体设置散热底板,为后序各模块安装提供定位及支撑,同时提供良好的热传导平台,散热底板与平台壳体紧密接触,散热底板和平台壳体之间使用导热系数较高的硅胶填充缝隙,当散热底板传导发热时其热量很快就会在金属之间传导,散热底板与平台壳体面积均较大,有良好的热传导及散热作用,壳体表面有较多的散热翅片,热量传至散热片时,通过散热片增加了散热接触面积,更好的将热量传递至周围流动的空气中;电源模块为发热量较大器件,电源模块与散热底板接触可以进行热传导,通过金属之间的热传导特性将热量传导至平台壳体散热翅片上,从而更快更有效的将平台壳内热量传递至壳外空气中;OLT模块发热量大,设计在OLT芯片背面导热硅布与散热底板接触传热,将热量传递至与导热硅布接触的散热底板上,通过金属热传导,最终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线路板发热器件OLT芯片与金属导热器件散热底板紧贴,充分利用了金属优越的热传导性能,散热结构合理,散热性能优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台壳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台壳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散热底板装配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电源模块装配时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EDFA模块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EDFA模块的第二视角的结构透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EDFA模块装配时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电源盖板装配时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OLT芯片装配时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OLT连接板装配时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OLT盖板装配时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盘纤轮装配时的爆炸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外部接口装配时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在具体实施例1中的光纤走线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在具体实施例2中的光纤走线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在具体实施例3中的光纤走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见图1至图13,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包括平台外壳,平台壳体包括旋转连接的壳体底壳1和壳体上盖2,壳体上盖2能够旋转后封盖在壳体底壳1上构成密封腔体,壳体底壳1和壳体上盖2的外部分别设置有散热翅片3,壳体底壳1内部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有散热底板4b,壳体上盖2的内部通过紧固件固定有散热底板4a,散热底板4b与壳体底壳1之间设有导热硅脂,散热底板4a与壳体上盖2之间设有导热硅脂,散热底板4a有安装有电源模块5、EDFA模块6,散热底板4b上安装有OLT模块7、盘纤轮8,电源模块5分别与EDFA模块6以及OLT模块7电控连接,散热底板4a与电源模块5、散热底板4b与OLT模块7之间分别设有散热层。
壳体底壳1和壳体上盖2分别为铝合金壳体,壳体底壳1和壳体上盖2通过两个销组件9相连接,壳体上盖2封盖在壳体底壳1上、与壳体底壳1相接触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圈10,壳体底壳1和壳体上盖2之间通过紧固螺栓11锁紧,壳体底壳上还设置有挂线扣,紧固螺栓11设置有四个,紧固螺栓11分别设置在前后壳体上盖2的前后两条侧边上。本发明的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可放置在户外使用,使用环境适应性强,具有防水防尘防爆结构功能,平台壳体内空间较大,平台壳体表面分布散热翅片,壳体使用铝合金压铸而成具有良好的热传导及散热能力,平台壳体设置散热底板,为后序各模块安装提供定位及支撑,同时提供良好的热传导平台,散热底板与平台壳体紧密接触,散热地板和平台壳体之间使用导热系数较高的硅胶填充缝隙,当散热底板传导发热时其热量很快就会在金属之间传导,散热底板与平台壳体面积均较大,有良好的热传导及散热作用,壳体表面有较多的散热翅片,热量传至散热片时,通过散热片增加了散热接触面积,更好的将热量传递至周围流动的空气中;电源模块为发热量较大器件,电源模块与散热底板接触可以进行热传导,通过金属之间的热传导特性将热量传导至平台壳体散热翅片上,从而更快更有效的将平台壳内热量传递至壳外空气中;OLT模块发热量大,设计在OLT芯片背面导热硅布与散热底板接触传热,将热量传递至与导热硅布接触的散热底板上,通过金属热传导,最终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线路板发热器件OLT芯片与金属导热器件散热底板紧贴,充分利用了金属优越的热传导性能,散热结构合理,散热性能优越。
以下分别针对每个模块进行说明:
一、电源模块
见图4、图8,电源模块5包括:
连接线路板51,连接线路板51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散热底板4a上,连接线路板51的两端分别设有排母插座54、55;
电源适配器52,电源适配器52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散热底板4a上,电源适配器52与散热底板4a之间涂有导热硅脂,导热硅脂导热系数高;
备用电源适配器53,备用电源适配器53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散热底板4a上,备用电源适配器53与散热底板4a之间涂有导热硅脂,导热硅脂导热系数高;
电源转接线路板56;电源转接线路板的排针插座57与连接线路板51的排母插座54硬连接,电源转接线路板56的针插座59与电源适配器52的针插座510之间通过线束58连接,电源转接线路板56的针插座511与备用电源适配器53的针插座512之间通过线束58连接,电源转接线路板56上设有电源插座514、数据插座513、电源接线柱515,电源转接线路板56上还设有电源指示灯516、电源指示灯517,电源指示灯516用于指示电源适配器52的工作状态,电源指示灯517用于指示备用电源适配器53的工作状态,默认电源适配器52为主路电源,备用电源适配器53为辅助电源,电源适配器52正常工作时,电源指示灯516亮绿灯、517亮红灯;备用电源适配器53正常工作时,电源指示灯516亮红灯、517亮绿灯,电源适配器52和备用电源适配器53都坏了则电源指示灯516、517不亮;
电源盖板518,电源盖板518封盖在电源适配器52和备用电源适配器53以及电源转接线路板56上,电源盖板518上通过紧固件固定有两个双口方形法兰519和一个备用单口方形法兰525,电源盖板518的前端设置有避让缺口520,避让缺口520用于避让输入尾纤62和输出尾纤63,避免安装时压断光纤;
电源盖板518的后端设置有绕线缺口521,绕线缺口521上卡装有护套管522,四路输出尾纤63穿过绕线缺口521从护套管522伸出分别连接双口方形法兰519的一端,绕线缺口521上贴有防撕毁标签523,防撕毁标签523贴于绕线缺口521居中位置,用于遮挡缺口起美化作用;电源盖板518上还设有与电源指示灯516、517对应的灯罩524。
输出尾纤63与输入尾纤62在电源适配器52与备用电源适配器53之间间隙内走线,当电源盖板518安装好后,将看不到底部走线,美化了外观;避让缺口520避免了电源盖板518装配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输出尾纤63与输入尾纤62的光纤压断的风险;灯罩524表面为磨砂工艺,底部LED灯发光时透过的光线均匀柔和,不刺眼;面板绝缘护套612为后面装配螺丝时防止紧固工具与电源盖板518接触而造成打火及触电起保护作用。电源盖板518接地,电源接线柱515为正极。
电源模块包括电源适配器52和备用电源适配器53,设置两个电源工作时电源适配器52做主路电源,给整套设备供电,备用电源适配器53做辅助电源,待机做备份使用,当两只电源中任意一只损坏时,均会通过设备系统发出报警信息,主路电源损坏时辅助电源马上切换成主路电源工作模式,整体设备仍可维持正常工作。电源模块通过紧固件固定,为可拆卸结构,电源模块损坏时可直接在线拆卸更换安装。
二、EDFA模块
见图5、图6、图7,EDFA模块6底部设置有定位孔61和双排插针613,EDFA模块6通过圆形紧固件614与定位孔61配合进行安装定位,在盲插时通过定位孔61及连接线路板51上圆形紧固件614先对位,位置对准后才可以插入,避免双排插针613插断;EDFA模块6通过双排插针613与连接线路板51上的排母插座55配合安装到散热底板4a上,EDFA模块6通过紧固件与散热底板4a固定连接,EDFA模块6设有一路输入尾纤62和四路输出尾纤63,EDFA模块6上还设有射频检验口64、光敏电阻65、泵开关66、光输出指示灯67、光输出指示灯68、光功率显示69、光功率设置按键610、盘纤夹611,射频检验口64上设有面板绝缘护套612。
EDFA模块6的泵开关66打开后,输入尾纤62的光信号输入EDFA模块,经过EDFA模块的放大功能,将光信号从输出尾纤63输出,泵开关66的功能是所有输入与输出EDFA光纤连接好时才可以打开泵开关66,如果输出光纤未接好,输入光纤已经接好时打开泵,则光纤会烧毁;
光输入指示灯67、光输出指示灯68用于显示光输入输出是否正常,正常亮绿灯,不正常亮红灯;
光敏电阻65用于平台壳体开盖检测,正常工作时平台壳体是闭合封闭的,当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时需打开平台壳体,平台壳体被打开后,外部光线射入平台壳体内,白天为太阳光,晚间为维修人员的电筒或头射灯照明工具发出的光线,光敏电阻65判断壳体打开给设备发出信号,设备通过内部的网管功能向网管平台发出此设备被打开的信号,以提醒设备管理控制人员;
射频检验口64用于射频检测用于判断光信号中是否已经混入了射频信号,光功率显示69与光功率设置按键610可以按实际需求进行相关的设置,盘纤夹611为壳体外部输出光纤线束接入壳体内用于盘纤使用。
EDFA模块实现模块化,安装及拆卸方便,EDFA模块与连接线路板51硬连接,实现了给EDFA模块供电功能,硬连接相对软连接拆卸更可靠方便,同时装配好后看不到多余的线束,美化的产品的装配工艺。
三、OLT模块
见图9、10、11、12,OLT模块7包括:
OLT芯片71,OLT芯片71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散热底板4b的安装柱72上,OLT芯片71背面有多颗用于控制系统的芯片,此芯片发热量较大,这些芯片与散热底板4b之间设有导热硅布;OLT芯片71正面的两端分别设有母插座73;
OLT连接板74,OLT连接板74背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母插座73相匹配的公插座,OLT连接板74通过公插座与母插座73配合安装在OLT芯片71上,OLT连接板74上设置有两个上联GE口76、OLT电源插座77、OLT数据插座78、下行PON口79、管理端口710、配置端口711、状态显示灯712,电源插座514通过电源线束526连接OLT电源插座77,数据插座513通过数据线束527连接OLT数据插座78;
OLT盖板713,OLT盖板713通过紧固件封盖在OLT连接板74上,OLT盖板713前端通过紧固件安装有单口方形法兰714,OLT盖板79上对应状态显示灯712设置有灯罩715,OLT盖板713上对应上联GE口76、OLT电源插座77、OLT数据插座78、下行PON口79、管理端口710、配置端口711设置有安装缺口716,上联GE口76和下行PON口79上端设置有导热硅布,OLT盖板713的背面紧贴导热硅布设置。
OLT芯片71为发热量最大的器件,设计在OLT芯片71背面设置导热硅布传热,将热量传递至与导热硅布接触的散热底板上,通过金属热传导,最终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线路板发热器件与金属导热器件紧贴,充分利用了金属优越的热传导性能,散热结构合理,散热性能优越。
OLT芯片71与OLT连接板74叠加放置,在相同的空间位置上合理使用了垂直高度,增加了线路板布局总空间;各个接口与OLT芯片71控制分开,接口损坏时不会造成芯片的损坏,同时线路板更换维修较方便;OLT芯片71的芯片热量通过紧贴的散热底板传导散热,上联GE口76与下行PON口79同样会产生大量热量,由于两线路板是叠加的,OLT连接板74的热量不会全部传递至OLT芯片71上,从而避免了OLT芯片71承受大量的热量,而造成芯片工作不正常及减少寿命。上联GE口76与下行PON口79接口上的热量主要靠后面紧贴安装的OLT盖板713来散热。
OLT盖板713装配好后,与其下部的OLT芯片71与OLT连接板74形成OLT模块,OLT盖板713上多个灯罩715可透射线路板上相关的指示灯,用于显示当前各种功能状态;OLT盖板713与上联GE口76与下行PON口79紧密接触,有效传导了模块接口上的热量;OLT盖板对整体OLT模块起保护与美观作用,防止直接触碰到线路板,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此外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盘纤轮8通过紧固件固定在OLT模块7一侧的壳体底壳1内,壳体上盖2靠近电源模块5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电源接口12穿过螺纹孔通过紧固件连接电源接线柱515,壳体上盖2靠近EDFA模块6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测试接头19穿过螺纹孔通过紧固件连接EDFA模块的射频检验口64,壳体上盖2靠近EDFA模块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水接头13a,壳体底壳1靠近盘纤轮8的一侧还设置有四个防水接头13b、13c、13d、13e,平台壳体的外部接口均使用防水,防爆,防尘器件,保证了设备整体的防尘防水防爆;外部输入与输出光纤进入壳体后,可通过盘纤轮进行盘纤,这样光纤就不显的杂乱,同时也能将多余的光纤线束进行收拢。
盘纤轮材质为金属压铸件,由于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设备发热量较大,其壳体内空间也会存在大量热量,使用金属压铸件首先使用了金属高效的传热性能,其次壳内高温不会使金属材质发生变形,避免使用塑料材质,长时间高温状态易使塑料老化,造成塑料软化变形或老化脆裂,从而失去盘纤结构功能。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野外光网络平台的OLT输入光纤、OLT输出光纤、EDFA输入光纤和EDFA输出光纤的三种连接方法,可以满足多种不同输入和输出情况下的接线要求,泛用性好。
具体实施例1:见图14,两路OLT输入光纤14和EDFA输入光纤15从壳体底壳1上的同一个防水接头13b接入野外光网络平台,两路OLT输入光纤14经盘纤轮8盘纤后分别连接两个上联GE口76,两路OLT输入光纤14经上联GE口76连接OLT连接板74,四路OLT输出光纤16从壳体底壳1上的防水接头13e接入,四路OLT输出光纤16经盘纤轮8盘纤后分别连接下行PON口79,四路OLT输出光纤16经下行PON口79连接OLT连接板74,使得OLT输入光纤14与OLT输出光纤16相连接,从而将OLT输入光纤14与OLT输出光纤16连接到OLT模块7上,防水接头13d与防水接头13c为OLT输出光纤16备用接口;
一路EDFA输入光纤15经盘纤轮8盘纤后连接单口方形法兰714的一端,输入尾纤62连接单口方形法兰714的另一端,使得EDFA输入光纤15与输入尾纤62相连接,EDFA输出光纤17从壳体上盖2上的防水接头13a接入后经盘纤夹611盘纤后连接双口方形法兰519的另一端,使得四路EDFA输出光纤17与四路输出尾纤63相连接,从而将EDFA输入光纤15和EDFA输出光纤17连接到EDFA模块6上,电源盖板518上设有跨接线缺口528,数据线束526和电源线束527以及输入尾纤62通过缠绕管529缠绕呈一体从跨接线缺口528穿出,跨接线缺口528上设置有塑料护套530。
具体实施例1为OLT输入光纤和EDFA输入光纤在同一根光缆中的接线方式。
具体实施例2:见图15,两路OLT输入光纤14从壳体底壳1上的防水接头13b接入野外光网络平台,两路OLT输入光纤14经盘纤轮8盘纤后分别连接两个上联GE口76,两路OLT输入光纤14经上联GE口76连接OLT连接板74,四路OLT输出光纤16从壳体底壳1上的防水接头13e接入,四路OLT输出光纤16经盘纤轮8盘纤后分别连接下行PON口79,四路OLT输出光纤16经下行PON口79连接OLT连接板74,使得OLT输入光纤14与OLT输出光纤16相连接,从而将OLT输入光纤14与OLT输出光纤16连接到OLT模块7上,防水接头13d为OLT输出光纤16备用接口;
EDFA输入光纤15从壳体底壳1上的防水接头13c接入野外光网络平台,EDFA输入光纤15经盘纤轮8盘纤后连接单口方形法兰714的一端,输入尾纤62连接单口方形法兰714的另一端,使得EDFA输入光纤15与输入尾纤62相连接,EDFA输出光纤17从壳体上盖2上的防水接头13a接入后经盘纤夹611盘纤后连接双口方形法兰519的另一端,使得四路EDFA输出光纤17与四路输出尾纤63相连接,从而将EDFA输入光纤15和EDFA输出光纤17连接到EDFA模块6上,电源盖板518上设有跨接线缺口528,数据线束526和电源线束527以及输入尾纤62通过缠绕管529缠绕呈一体从跨接线缺口528穿出,跨接线缺口528上设置有塑料护套530。
具体实施例2为OLT输入光纤和EDFA输入光纤不在同一根光缆中的接线方式。
具体实施例3:见图16,两路OLT输入光纤14从壳体底壳1上的防水接头13b接入野外光网络平台,两路OLT输入光纤14经盘纤轮8盘纤后分别连接上联GE口76,两路OLT输入光纤14经上联GE口76连接OLT连接板74,四路OLT输出光纤16从壳体底壳1上的防水接头13e接入,四路OLT输出光纤16经盘纤轮8盘纤后分别连接下行PON口79,四路OLT输出光纤16经下行PON口79连接OLT连接板74,使得OLT输入光纤14与OLT输出光纤16相连接,防水接头13d与防水接头13c为OLT输出光纤16备用接口;
EDFA输入光纤15和EDFA输出光纤17分别从壳体上盖2上的防水接头13a接入野外光网络平台,EDFA输入光纤15连接备用单口方形法兰525的一端,单口方形法兰525的另一端连接输入尾纤62,使得EDFA输入光纤15与输入尾纤62相连接,四路EDFA输出光纤17经盘纤夹611盘纤后连接双口方形法兰519的另一端,使得四路EDFA输出光纤17与四路输出尾纤63相连接,从而将EDFA输入光纤15和EDFA输出光纤17连接到EDFA模块6上。
具体实施例3为EDFA输入光纤和EDFA输出光纤在同一根光缆中的接线方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包括平台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壳体包括旋转连接的壳体上盖和壳体底壳,所述壳体上盖能够旋转后封盖在所述壳体底壳上构成密封腔体,所述壳体底壳和所述壳体上盖的外部分别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壳体底壳和所述壳体上盖的内部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有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以及所述壳体底壳和所述壳体上盖之间设有导热硅脂,所述散热底板有安装有电源模块、EDFA模块、OLT模块、盘纤轮,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EDFA模块以及所述OLT模块电控连接,所述散热底板与电源模块以及OLT模块之间分别设有散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连接线路板,所述连接线路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底板上,所述连接线路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排母插座;
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底板上,所述电源适配器与所述散热底板之间涂有所述导热硅脂;
电源转接线路板;所述电源转接线路板的排针插座与所述连接线路板的排母插座硬连接,所述电源转接线路板与所述电源适配器之间通过线束连接,所述电源转接线路板上设有电源插座、数据插座、电源接线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备用电源适配器,所述备用电源适配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底板上,所述备用电源适配器与所述散热底板之间涂有所述导热硅脂,所述电源转接线路板与所述备用电源适配器之间通过线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EDFA模块底部设置有定位孔和双排插针,所述EDFA模块通过圆形紧固件与所述定位孔配合进行安装定位,所述EDFA模块通过所述双排插针与所述连接线路板上的排母插座配合安装到所述散热底板上,所述EDFA模块设有一路输入尾纤和四路输出尾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源盖板,所述电源盖板封盖在所述电源适配器和所述备用电源适配器以及所述电源转接线路板上,所述电源盖板上通过紧固件固定有双口方形法兰和备用单口方形法兰,所述电源盖板的前端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电源盖板的后端设置有绕线缺口,所述绕线缺口上卡装有护套管,所述输出尾纤穿过所述绕线缺口从所述护套管伸出连接所述双口方形法兰的一端,所述绕线缺口上贴有防撕毁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OLT模块包括:
OLT芯片,所述OLT芯片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底板上,所述OLT芯片与所述散热底板之间设有导热硅布,所述OLT芯片正面的两端分别设有母插座;
OLT连接板,所述OLT连接板背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母插座相匹配的公插座,所述OLT连接板通过所述公插座与所述母插座配合安装在所述OLT芯片上,所述OLT连接板上设置有上联GE口、OLT电源插座、OLT数据插座、下行PON口、管理端口、配置端口、状态显示灯,所述电源插座通过电源线束连接所述OLT电源插座,所述数据插座通过数据线束连接所述OLT数据插座;
OLT盖板,所述OLT盖板通过紧固件封盖在所述OLT连接板上,所述OLT盖板前端通过紧固件安装有单口方形法兰,所述OLT盖板上对应所述状态显示灯设置有灯罩,所述OLT盖板上对应所述上联GE口、OLT电源插座、OLT数据插座、下行PON口、管理端口、配置端口设置有安装缺口,所述上联GE口和所述下行PON口上端设置有导热硅布,所述OLT盖板的背面紧贴所述导热硅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纤轮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OLT模块一侧的所述平台外壳内,所述壳体上盖靠近所述电源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电源接口穿过螺纹孔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电源接线柱,所述壳体上盖靠近所述EDFA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测试接头穿过螺纹孔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EDFA模块的射频检验口,所述壳体上盖靠近所述EDFA模块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水接头,所述壳体底壳靠近所述盘纤轮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水接头;所述壳体底壳和壳体上盖分别为铝合金壳体,所述壳体底壳和壳体上盖通过销组件相连接,所述壳体上盖封盖在所述壳体底壳上、与所述壳体底壳相接触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壳体底壳和壳体上盖之间通过紧固螺栓锁紧,所述壳体底壳上还设置有挂线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其特征在于:OLT输入光纤和EDFA输入光纤从所述壳体底壳上的同一个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野外光网络平台,所述OLT输入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分别连接所述上联GE口,所述OLT输入光纤经所述上联GE口连接所述OLT连接板,OLT输出光纤从所述壳体底壳上另一个的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OLT输出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分别连接下行PON口,所述OLT输出光纤经所述下行PON口连接所述OLT连接板,使得所述OLT输入光纤与所述OLT输出光纤相连接;所述EDFA输入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连接所述单口方形法兰的一端,所述输入尾纤连接所述单口方形法兰的另一端,使得所述EDFA输入光纤与所述输入尾纤相连接,EDFA输出光纤从所述壳体上盖上的防水接头接入后经所述盘纤夹盘纤后连接所述双口方形法兰的另一端,使得EDFA输出光纤与所述输出尾纤相连接,所述电源盖板上设有跨接线缺口,所述数据线束和所述电源线束以及所述输入尾纤通过缠绕管缠绕呈一体从所述跨接线缺口穿出,所述跨接线缺口上设置有塑料护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其特征在于:OLT输入光纤从所述壳体底壳上的一个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野外光网络平台,所述OLT输入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分别连接所述上联GE口,所述OLT输入光纤经所述上联GE口连接所述OLT连接板,OLT输出光纤从所述壳体底壳上另一个的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OLT输出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分别连接下行PON口,所述OLT输出光纤经所述下行PON口连接所述OLT连接板,使得所述OLT输入光纤与所述OLT输出光纤相连接;EDFA输入光纤从所述壳体底壳上的另一个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野外光网络平台,所述EDFA输入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连接所述单口方形法兰的一端,所述输入尾纤连接所述单口方形法兰的另一端,使得所述EDFA输入光纤与所述输入尾纤相连接,EDFA输出光纤从所述壳体上盖上的防水接头接入后经所述盘纤夹盘纤后连接所述双口方形法兰的另一端,使得EDFA输出光纤与所述输出尾纤相连接,所述电源盖板上设有跨接线缺口,所述数据线束和所述电源线束以及所述输入尾纤通过缠绕管缠绕呈一体从所述跨接线缺口穿出,所述跨接线缺口上设置有塑料护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其特征在于:OLT输入光纤从所述壳体底壳上的其中一个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野外光网络平台,所述OLT输入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分别连接所述上联GE口,所述OLT输入光纤经所述上联GE口连接所述OLT连接板,OLT输出光纤从另一个所述壳体底壳上的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OLT输出光纤经所述盘纤轮盘纤后分别连接下行PON口,所述OLT输出光纤经所述下行PON口连接所述OLT连接板,使得所述OLT输入光纤与所述OLT输出光纤相连接;EDFA输入光纤和EDFA输出光纤同时从所述壳体上盖上的一个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野外光网络平台,所述EDFA输入光纤连接所述备用单口方形法兰的一端,所述备用单口方形法兰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入尾纤,使得所述EDFA输入光纤与所述输入尾纤相连接,所述EDFA输出光纤经所述盘纤夹盘纤后连接所述双口方形法兰的另一端,使得EDFA输出光纤与所述输出尾纤相连接。
CN201610547285.XA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 Active CN106027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47285.XA CN106027154B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47285.XA CN106027154B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7154A true CN106027154A (zh) 2016-10-12
CN106027154B CN106027154B (zh) 2019-05-07

Family

ID=57108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47285.XA Active CN106027154B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71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9587A (zh) * 2018-03-21 2018-08-21 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野外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6615A (ja) * 1989-07-03 1991-02-1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コンピュータモジュール
US5267122A (en) * 1992-06-15 1993-11-30 Alcatel Network Systems, Inc. Optical network unit
US20060062264A1 (en) * 2004-09-17 2006-03-23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Optical module
CN203072301U (zh) * 2013-02-07 2013-07-17 沈阳辽通电气有限公司 矿用电机车控制器的散热结构
CN204179076U (zh) * 2014-10-21 2015-02-25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固散热模块结构
CN204335274U (zh) * 2015-01-22 2015-05-1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模块散热器
CN204466139U (zh) * 2015-04-01 2015-07-08 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密封加固在线式不间断电源机箱
CN204482213U (zh) * 2015-04-03 2015-07-1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100g标准光模块的散热盒
CN104793300A (zh) * 2015-04-30 2015-07-22 东南大学 一种具有内部散热通道的光模块组件级复合散热结构
CN204515195U (zh) * 2015-03-30 2015-07-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光模块散热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4836101A (zh) * 2015-05-21 2015-08-12 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铒镱大功率光放大器结构
CN204696442U (zh) * 2015-05-21 2015-10-07 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泵浦盒盘纤分类及散热结构
CN205912062U (zh) * 2016-07-13 2017-01-25 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6615A (ja) * 1989-07-03 1991-02-1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コンピュータモジュール
US5267122A (en) * 1992-06-15 1993-11-30 Alcatel Network Systems, Inc. Optical network unit
US20060062264A1 (en) * 2004-09-17 2006-03-23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Optical module
CN203072301U (zh) * 2013-02-07 2013-07-17 沈阳辽通电气有限公司 矿用电机车控制器的散热结构
CN204179076U (zh) * 2014-10-21 2015-02-25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固散热模块结构
CN204335274U (zh) * 2015-01-22 2015-05-1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模块散热器
CN204515195U (zh) * 2015-03-30 2015-07-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光模块散热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4466139U (zh) * 2015-04-01 2015-07-08 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密封加固在线式不间断电源机箱
CN204482213U (zh) * 2015-04-03 2015-07-1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100g标准光模块的散热盒
CN104793300A (zh) * 2015-04-30 2015-07-22 东南大学 一种具有内部散热通道的光模块组件级复合散热结构
CN104836101A (zh) * 2015-05-21 2015-08-12 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铒镱大功率光放大器结构
CN204696442U (zh) * 2015-05-21 2015-10-07 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泵浦盒盘纤分类及散热结构
CN205912062U (zh) * 2016-07-13 2017-01-25 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9587A (zh) * 2018-03-21 2018-08-21 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野外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8429587B (zh) * 2018-03-21 2021-08-31 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野外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7154B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8413B1 (en) Light fixture having power over ethernet power sourcing equipment
CN108574155A (zh) 集成了热调节装置的用于将插头连接到电子设备的壳体面板的基座的组件及相关插头和基座
US20240034220A1 (en) Vehicle modular accessory mounting system
CN205912062U (zh) 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
CN106027154A (zh) 一种野外光网络平台
CN208299672U (zh) 一种可扩展式电源插箱
CN220528167U (zh) 一种基于宽带电力载波的医疗用电设备物联网网关
CN210577320U (zh) 一种室外消火栓泵配电箱
CN215735628U (zh) 一种pcb电路板防静电装置
CN212462255U (zh) 一种带有环境数据检测pdu管理设备
Cisco Site Planning Guidelines for the Cisco 10000 Series ESR
CN213425726U (zh) 一种母线槽初始端一体式保护结构
CN211062985U (zh)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机构的主电路动插件
CN210577164U (zh) 一种大容量变压器用的保护装置
CN211655445U (zh)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的配电箱
CN204705974U (zh) 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服务器主机
CN216291934U (zh) 一种支持多接口输入的区块链加密数据传输装置
CN214225704U (zh) 边缘管理控制终端
CN216773959U (zh)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防漏电装置
CN212519691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散热预警装置
CN216134702U (zh) 一种网络安全防漏电断开装置
CN109041538A (zh) 一种带有预警提示功能的数据传输反馈装置
CN211180332U (zh) 光电转换器机箱
CN219779536U (zh) 一种带有火灾监控的智慧电箱
US11624488B1 (en) Multi-section LED light bar with dri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