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2777A - 一种密码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码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2777A
CN106022777A CN201610367997.3A CN201610367997A CN106022777A CN 106022777 A CN106022777 A CN 106022777A CN 201610367997 A CN201610367997 A CN 201610367997A CN 106022777 A CN106022777 A CN 106022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word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main equipment
intelligent terminal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679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军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3679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2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2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2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G06F21/46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by designing passwords or checking the strength of passw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码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主体设备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密码;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激活密码状态;主体设备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所述访问信息不包括所述密码;根据所述访问信息进行处理。本发明提供的密码处理方法发挥了智能终端普遍使用的环境优势,把密码的实时现场输入的访问控制转换为状态的设置控制,密码无须在处理设备上输入,减少了密码泄漏的风险,既提高了密码使用的安全性,又改善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密码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安全处理过程中的身份确认有三种方式:有三种方式:所有、所知、生物特征。
其中所知就是密码控制,是使用者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信息。在限制输入次数会被锁住的情况下,密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有效的安全处理方式。
现有技术中,例如在使用银行IC卡处理银行支付交易等情况时,银行IC卡的访问密码通过银行设备进行输入,使得银行设备获得访问IC卡的权限,进而能够访问IC卡,使得IC卡能根据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IC卡、智能手环作为认证设备和支付设备以及智能智能终端比较普及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既不是更安全的方式,也不便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提高密码使用安全和改善用户体验的密码处理方法和设备。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码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智能接收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密码;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激活密码状态;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所述访问信息不包括所述密码;根据所述访问信息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允许次数;所述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的次数达到所述允许次数,修改所述密码状态。
优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修改后的允许次数;所述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的次数达到所述修改后的允许次数,修改所述密码状态。
优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相关参数;所述密码授权信息包括所述所述相关参数;其中,所述相关参数包括二次密码、金额上限、累计金额上限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激活密码为首次激活密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认证密钥;保存所述认证密钥。
优选地,所述激活密码为非首次激活密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认证密钥;验证所述认证密钥;所述验证通过,则进入处理密码状态;所述验证不通过,则进入不处理密码状态。
优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的密码为错误密码;接收所述包括错误密码的指示信息的次数达到设定的次数后,变为密码锁定状态。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密码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密码;向所述主体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密码;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以指示所述主体设备激活密码状态。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或修改允许次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获取或修改的允许次数。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相关参数,所述相关参数包括二次密码、金额上限、累计金额上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相关参数。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密钥参数;根据所述密钥参数,生成认证密钥;向所述主体设备发送认证密钥。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向所述主体设备发送认证密钥,以进行所述认证密钥的验证;如果所述验证通过,则进入下一步处理状态;如果所述验证不通过,则进入无法处理状态。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控制密码,所述控制密码为图形控制密码、指纹、脸型、声音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密码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主体设备发送访问信息,以完成对所述主体设备的访问;其中,所述访问信息不包括所述密码。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码主体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密码;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激活密码状态;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所述访问信息不包括所述密码;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访问信息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允许次数;所述向处理设备发送密码授权信息的次数达到所述允许次数,所述处理单元修改密码状态。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认证密钥;所述激活密码为首次激活密码时,保存所述认证密钥;所述激活密码为非首次激活密码时,所述处理单元验证所述认证密钥。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密码的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获取单元、发送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密码;所述发送单元向主体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密码;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以指示所述主体设备激活密码状态。
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进一步包括生成单元;所述生成单元生成认证密钥;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主体设备发送所述认证密钥。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码处理设备,所述处理设备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向主体设备发送访问信息,以完成对所述主体设备的访问;其中,所述访问信息不包括所述密码。
本发明提供的密码处理方法发挥了智能终端普遍使用的环境优势,把密码的实时现场输入的访问控制转换为状态的设置控制,无须在处理设备上输入密码,就可使处理设备获得访问主体设备的权限,进而使得主体设备进行相应的处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密码处理方法减少了密码泄漏的风险,既提高了密码使用的安全性,又改善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码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码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该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具体地说明,但并不意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终端是指具有通信功能、输入功能的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主体设备是指具有通信功能的密码主体设备,如,银行IC卡、智能手环等。智能终端和主体设备之间通过NFC、蓝牙、网络等方式通信。处理设备是指能访问主体设备的设备,如,银行的POS机、电子锁、车锁、门禁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码处理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码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时,作为一种信息的密码处理方法可应用于用户持银行IC卡在POS机刷卡消费时。银行IC卡与智能终端进行通信,以激活密码;处于密码激活状态的银行IC卡在POS机上使用时,无须用户输入密码,POS机就可以访问处于密码激活状态的IC卡,进而IC卡根据POS机的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金额划转。由此可以实现密码的实时现场输入的访问控制转换为状态的设置控制,密码无须在处理设备上输入,减少了密码泄漏的风险,既提高了密码使用的安全性,又改善了用户体验。
图2为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密码处理方法流程图。以下结合图2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201,主体设备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密码。
具体为,在本实施例中,主体设备和智能终端通信以NFC方式进行通信,主体设备为银行IC卡,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该银行IC卡具有通信功能,可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密码,该密码为主体设备的访问密码。
步骤202,主体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激活密码状态。
具体为,主体设备收到指示信息,指示信息中包括密码,主体设备激活该密码后,处于激活密码状态。
步骤203,主体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该访问信息中不包括密码。
具体以银行IC卡、银行的POS机为例,当银行IC卡在POS机上使用时,POS机可直接访问处于激活密码状态的银行IC卡,无须在POS机上输入密码,即访问信息中无须包括密码,就可实现对银行IC卡的访问。
步骤204,主体设备根据访问信息进行处理。
具体以银行IC卡、银行的POS机为例,银行卡IC卡根据访问信息,即以POS机的访问进行金额划转等处理。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密码处理方法,减少了密码泄漏的风险,把密码的实时现场输入的访问控制转换为状态的设置控制,既提高了密码使用的安全性,又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指示信息包括允许次数;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的次数达到该允许次数,修改所述密码状态。
具体为,允许次数可以为1次、N次、无数次。如果允许次数设置为1次,即主体设置在处理设备上使用之后,主体设备的激活密码状态转为非激活密码状态,主体设备再次使用必须重新设置激活密码状态。如果允许次数设置为N次,即主体设备激活密码后,可以使用N次,当N次用尽后,主体设备的激活密码状态转为非激活密码状态,主体设备再次使用必须重新设置激活密码状态。如果允许次数设置为无数次,即主体设备设置激活密码状态之后,主体设备一直处于激活状态,可以不用再输入密码,以降低安全性而方便使用。
允许次数设置后,智能终端还可以修改允许次数,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的次数达到修改后的允许次数,主体设备修改密码状态,由激活密码状态转为非激活密码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相关参数;上述密码授权信息包括所述相关参数;其中,所述相关参数包括二次密码、金额上限、累计金额上限中的一种或两种。
具体地,二次密码与主体设备的控制密码和许可使用的密码不同,是指主体设备中具体应用的控制密码,比如借记卡的银行账户的帐户密码等。处于激活密码状态的主体设备在处理设备使用时,既无须输入密码,也无须输入二次密码。金额上限,累计金额上限等支持对交易金额封顶,控制使用风险。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当主体设备首次利用智能终端激活密码时,上述密码处理方法还包括,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认证密钥;保存认证密钥。
具体地,用户向智能终端输入认证密钥参数,该参数可以是用户牢固记住的数字;认证密钥由智能终端根据认证密钥参数运算得到,并传递到主体设备。这样,主体设备和智能终端拥有了同样的认证密钥,该认证密钥关联了智能终端和主体设备。
当用户再次设置主体设备的激活密码状态时,主体设备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认证密钥;根据认证密钥判断该智能终端是否是与主体设备关联的智能终端。如果该智能终端不是主体设备关联的智能终端,则主体设备变为不处理密码状态。如果是,则主体设备进入下一步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认证密钥验证通过后,主体设备进一步判断上述指示信息包括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密码不正确,当接收包括错误密码的指示信息的次数达到设定的次数后,即用户向智能终端输入密码超过设定的尝试次数后,主体设备认为遭到攻击,按照密码处理的通则,变为密码锁定状态。如果密码正确,就可进一步完成设置,激活密码。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密码处理方法,该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智能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获取密码。
具体为,用户在该智能终端输入密码,该密码是主体设备的访问密码。
智能终端向主体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密码;所述指示信息用以指示主体设备激活密码状态。
具体为,用户在该智能终端输入密码后,该智能终端向主体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输入的密码包含在指示信息中,以使主体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激活密码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智能终端获取或修改允许次数,并且在发送给主体设备的指示信息中包括获取或修改的允许次数。具体为,用户在智能终端输入允许次数,智能终端在发送给主体设备的指示信息中包括该允许次数;主体设备根据含有允许次数的指示信息激活密码后,在处理设备上使用的次数用尽该允许次数后,将密码状态修改为非激活密码状态。并且,用户可以修改允许次数,修改的允许次数包含在指示信息中,主体设备用尽修改的允许次数后,将密码状态修改为非激活密码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智能终端获取相关参数,该相关参数包括二次密码、金额上限、累计金额上限中的一种或多种;指示信息包括该相关参数。
具体为,二次密码,为主体设备中具体应用的密码,如,银行卡的银行账户的账户密码,金额上限、累计金额上限支持交易金额的封顶,进一步控制密码使用的风险。用户在智能终端输入二次密码、金额上限、累计金额上限等相关参数,智能终端获取该相关参数后,向主体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中包括该相关参数。主体设备根据含有相关参数的指示信息激活密码,在处理设备使用时,也无须输入二次密码,即可实现对主体设备中具体应用,如银行账户的访问,并且支持交易金额的封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智能终端获取密钥参数,根据密钥参数生成认证密钥,向主体设备发送生成的认证密钥。
具体为,认证密钥是为了防止攻击主体设备密码输入,用来形成安全报文验证的密钥,其来源于主体设备初次利用智能终端设置激活密码状态时设置的参数。该参数是需要用户牢固记住的数字。该参数组合运算得到认证密钥,并传递给主体设备,即认证密钥同时设置在主体设备和终端,用以关联主体设备和智能终端,提高了控制的安全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向主体设备发送认证密钥,以进行认证密钥的验证;如果所述验证通过,则进入下一步处理状态;如果验证不通过,则进入无法处理状态。
具体为,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置主体设备的激活密码状态时,智能终端向主体设备发送认证密钥,以验证智能终端是否是与主体设备关联的智能终端,如果是,则可进行下一步处理;如果不是,则说明该智能终端不是与主体设备关联的智能终端,为了控制风险,智能终端不能对主体设备进行下一步处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智能终端设置有控制密码,所述控制密码为图形控制密码、指纹、脸型、声音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为,为了降低用户对智能终端的控制风险,用户可以在智能终端预先设备控制密码,控制密码可以为图形控制密码、指纹、脸型、声音中的一种或多种。用户在使用智能终端时,需要先验证通过控制密码,再进行对主体设备激活密码状态的设置。
使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密码处理方法,减少了密码泄漏的风险,把密码的实时现场输入的访问控制转换为状态的设置控制,既提高了密码使用的安全性,又改善了密码使用的用户体验。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密码处理方法,该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处理设备。该方法包括,处理设备向主体设备发送访问信息,以完成对该主体设备的访问;其中,所述访问信息不包括密码。
具体为,密码为主体设备的访问密码;用户持处于激活密码状态的主体设备在处理设备上使用时,处理设备可直接访问主体设备,并且发送给主体设备的访问信息中无须包括密码,即无须在处理设备上输入密码,就能达到对主体设备的访问,进而主体设备根据处理设备的访问进行相应处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密码授权信息还进一步包括二次密码、金额上限、累计金额上限等,进一步方便用户对处理设备的授权和降低安全风险。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密码主体设备,该主体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其中,接收单元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密码;处理单元根据指示信息,激活密码状态;接收单元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访问信息不包括密码;处理单元根据访问信息进行处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指示信息还包括允许次数;接收单元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的次数达到允许次数,处理单元修改密码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接收单元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认证密钥;激活密码为首次激活密码时,保存所述认证密钥;激活密码为非首次激活密码时,处理单元验证所述认证密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置密码的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包括获取单元、发送单元;获取单元获取密码;发送单元向主体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密码;其中,指示信息用以指示主体设备激活密码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智能终端进一步包括生成单元;生成单元生成认证密钥;发送单元向主体设备发送认证密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密码处理设备,处理设备包括发送单元;发送单元向主体设备发送访问信息,以完成对所述主体设备的访问;其中,访问信息不包括密码。
本发明提供的密码处理方法发挥了智能智能终端普遍使用的环境优势,把密码的实时现场输入的访问控制转换为状态的设置控制,密码无须在处理设备上输入,减少了密码泄漏的风险,既提高了密码使用的安全性,又改善了密码使用的用户体验。
参照上面的具体实施例,尤其要说明的是,不仅仅是针对银行卡的交易处理,对于电子锁,车锁,门禁等类似的安全应用,本发明一样适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密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密码;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激活密码状态;
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所述访问信息不包括所述密码;
根据所述访问信息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允许次数;
所述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的次数达到所述允许次数,修改所述密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修改后的允许次数;
所述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的次数达到所述修改后的允许次数,修改所述密码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相关参数;
所述密码授权信息包括所述相关参数;
其中,相关参数包括二次密码、金额上限、累计金额上限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密码为首次激活密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认证密钥;
保存所述认证密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密码为非首次激活密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认证密钥;
验证所述认证密钥;
所述验证通过,则进入处理密码状态;
所述验证不通过,则进入不处理密码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的密码为错误密码;
接收所述包括错误密码的指示信息的次数达到设定的次数后,变为密码锁定状态。
8.一种密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密码;
向主体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密码;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以指示所述主体设备激活密码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或修改允许次数;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获取或修改的允许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相关参数;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相关参数;
所述相关参数包括二次密码、金额上限、累计金额上限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密钥参数;
根据所述密钥参数,生成认证密钥;
向所述主体设备发送认证密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主体设备发送认证密钥,以进行所述认证密钥的验证;
如果所述验证通过,则进入下一步处理状态;
如果所述验证不通过,则进入无法处理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设置控制密码,所述控制密码为图形控制密码、指纹、脸型、声音中的一种或多种。
14.一种密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主体设备发送访问信息,以完成对所述主体设备的访问;
其中,所述访问信息不包括密码。
15.一种密码主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密码;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激活密码状态;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所述访问信息不包括所述密码;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访问信息进行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允许次数;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访问信息的次数达到所述允许次数,所述处理单元修改密码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认证密钥;
所述激活密码为首次激活密码时,保存所述认证密钥;
所述激活密码为非首次激活密码时,所述处理单元验证所述认证密钥。
18.一种设置密码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包括获取单元、发送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密码;
所述发送单元向主体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密码;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以指示所述主体设备激活密码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进一步包括生成单元;
所述生成单元生成认证密钥;
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主体设备发送所述认证密钥。
20.一种密码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向主体设备发送访问信息,以完成对所述主体设备的访问;
其中,所述访问信息不包括密码。
CN201610367997.3A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密码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6022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7997.3A CN106022777A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密码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7997.3A CN106022777A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密码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2777A true CN106022777A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92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67997.3A Pending CN106022777A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密码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27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0191A (zh) * 2018-04-13 2018-09-11 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金融卡锁定方法及金融卡、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1598A (zh) * 2015-05-08 2015-09-02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智能终端、智能卡密码校验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1598A (zh) * 2015-05-08 2015-09-02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智能终端、智能卡密码校验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0191A (zh) * 2018-04-13 2018-09-11 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金融卡锁定方法及金融卡、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4996B2 (en) Authentication in ubiquitous environment
WO201905996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TRANSACTION AUTHORIZATION AND VALIDATION TOKEN
CN100533459C (zh) 数据安全读取方法及其安全存储装置
DE102013106295A1 (de) Eingebettetes sicheres Element zur Authentifizierung, Speicherung und Transaktion in einem mobilen Endgerät
CN105553926A (zh) 一种认证方法、服务器以及终端
KR101499906B1 (ko) Otp 생성기능을 구비한 스마트카드 및 otp 인증서버
EP2765752A1 (de) Verfahren zum Versehen eines mobilen Endgeräts mit einem Authentisierungszertifikat
CN104838398A (zh) 使用移动设备和有源显示卡的安全远程访问和远程支付的系统及方法
CN102945526A (zh) 一种提高移动设备在线支付安全的装置及方法
JP2015138545A (ja) 電子支払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支払方法
CN102667800A (zh) 用于与安全元件的安全交互的方法
CN102547691B (zh) 一种基于2.4g rfid智能卡系统的安全电子控制系统和方法
DE102018005038A1 (de) Smartcard als Sicherheitstoken
KR101804182B1 (ko) 실물카드를 이용한 온라인 금융거래 본인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899741A (zh) 一种基于ic银行卡的在线支付方法以及在线支付系统
CN105320873B (zh) 一种终端应用的解锁方法、装置、终端及sim卡
CN101425901A (zh) 一种在处理终端中用于对用户身份验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022777A (zh) 一种密码处理方法
CN104537535A (zh) 智能卡、智能卡工作方法及智能卡监控系统
US20190007396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uthorising an action on a self-service system
CN104639566A (zh) 基于带外身份认证的交易授权方法
WO2015162276A2 (en) Secure token implementation
WO2022221262A1 (en) Multi-purpose physical smartcard
US20140359703A1 (en) Method for securing an action that an actuating device must carry out at the request of a user
EP3035270A1 (de) Kartenbasierte offline-token generier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