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8351A - 曲面小孔光泽仪 - Google Patents

曲面小孔光泽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18351A
CN106018351A CN201610370252.2A CN201610370252A CN106018351A CN 106018351 A CN106018351 A CN 106018351A CN 201610370252 A CN201610370252 A CN 201610370252A CN 106018351 A CN106018351 A CN 106018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glossometer
curved surface
surface aperture
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702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18351B (zh
Inventor
曾玉灵
罗强
朱煜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eng Hu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eng Hu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eng Hu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eng Hu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702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183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18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8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18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8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55Specular reflectivity
    • G01N21/57Measuring glo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曲面小孔光泽仪,包括壳体、安装座以及工作台,工作台上开设有检测孔,安装座内设置有光源发生装置和光源接收装置;光源发生装置、检测孔和光源接收装置分别按照镜面反射原理的位置设置;光源发生装置旁设有第一光泽传感器;光源接收装置旁设有第二光泽传感器;检测孔面积小于等于13平方毫米;在壳体上设有触控屏,连接曲面小孔光泽仪的控制系统。本发明曲面小孔光泽仪通过控制检测孔大小,采用小孔测量,能针对小尺寸被测物和一定弧度的测量面都可以完美测出光泽度数值;采用触控屏,同时兼具测量结果显示和控制系统操作功能,操作方便功能实用。

Description

曲面小孔光泽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曲面小孔光泽仪。
背景技术
光泽仪是广泛用于实验室,应用领域涉及涂料、油墨、树脂、日化、铝板、铁板,陶瓷,卫浴,布料等生产厂家或科研机构,对材料表面反射光的能力进行评价的物理量。光泽仪利用光反射原理对样品的光泽度进行测量。即:在规定入射角和规定光束的条件下照射样品,得到镜向反射角方向的光源。
现行的仪器存在问题、缺点如下:1、测量区域大,对于小面积被测物和弧型被测物的光泽度无法正确的测量甚至无法测量;2、覆盖式测量(将被测物压于仪器的下方),不能准确的保证测量位置。3、控制、操作不方便。现在使用的是传统按键,功能菜单选择繁琐,操作不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至少一个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曲面小孔光泽仪,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壳体上部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检测孔,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光源发生装置和光源接收装置;所述光源发生装置、所述检测孔和光源接收装置分别按照镜面反射原理的结构设置;所述光源发生装置旁设有第一光泽传感器;所述光源接收装置旁设有第二光泽传感器;所述检测孔面积小于等于13平方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发生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套体和依次设置在第一安装套体内的聚光曲面镜、光源灯泡、第一双面凸透镜、毛玻璃以及挡光片;所述光源灯泡设置在聚光曲面镜内部,所述第一双面凸透镜固定在聚光曲面镜的弧形开口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毛玻璃与所述挡光片之间还设有用于紧固所述毛玻璃与所述第一双面凸透镜的第一压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压紧环以及处于第一压紧环与所述毛玻璃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压紧环拧固在第一安装套体的内部,将所述第一弹簧压缩处于蓄能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套体设有调节所述第一安装套体角度的定位轴。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安装套体设有光源灯泡的一端部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光泽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接收装置包括第二安装套体和第二双面凸透镜,所述第二双面凸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套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光泽传感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套体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双面凸透镜与所述第二光泽传感器之间设有第二压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包括第二压紧环以及处于第二双面凸透镜与所述第二光泽传感器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压紧环拧固在第二安装套体的内部,将所述第二弹簧压缩处于蓄能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与曲面小孔光泽仪的控制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曲面小孔光泽仪,具有以下优点:
1、控制检测孔大小,采用小孔测量,能针对小尺寸被测物和一定弧度的测量面都可以完美测出光泽度数值;
2、在工作台上开设检测孔,将被测物放置于光泽仪的上方,与压紧测量相比测量精度更高,还能精准控制被测物的测量位置;
3、采用触控屏,同时兼具测量结果显示和控制系统操作功能,操作方便功能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曲面小孔光泽仪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A、被测物;100、壳体;200、安装座;300、工作台;310、检测孔;410、第一安装套体;420、聚光曲面镜;430、光源灯泡;440、第一双面凸透镜;450、毛玻璃;460、挡光片;470、第一压紧装置;471、第一压紧环;472、第一弹簧;480、定位轴;490、第三双面凸透镜;510、第二安装套体;520、第二双面凸透镜;530、第二压紧装置;531、第二压紧环;532、第二弹簧;600、第一光泽传感器;700、第二光泽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曲面小孔光泽仪,包括壳体100、设置在壳体100内部的安装座200以及设置在壳体100上部的工作台300,工作台300上开设有检测孔310,安装座200内设置有光源发生装置和光源接收装置;光源发生装置、检测孔310和光源接收装置分别按照镜面反射原理的位置设置;光源发生装置连接有第一光泽传感器600;光源接收装置连接有第二光泽传感器700;检测孔310面积小于等于13平方毫米。将被测物A放置在工作台300上进行测量,精确的控制被测物A的测量位置,保证了重复性和重现性;工作台300上开设小口径的检测孔310,与现有技术中一味追求大面积检测孔以及提高反射光收集量不同,主要针对细小物品及高精密仪器,提高这些被测物A表面曲度的检测精度和可测性,在更小的检测孔310范围内,细微的弯曲结果检测均能得到显示,而不会被平均值化处理或无法检测。优选的,检测孔310的面积还可以是12、10、9或者5平方毫米,更优的,采用9平方毫米曲面小孔光泽仪的通用性和检测精度的兼容效果最佳。
优选的,光源发生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套体410和依次设置在第一安装套体410内的聚光曲面镜420、光源灯泡430、第一双面凸透镜440、毛玻璃450以及挡光片460;光源灯泡430设置在聚光曲面镜420的内部,第一双面凸透镜440固定在聚光曲面镜420的开口方向。光源灯泡430提供光源,聚光曲面镜420把光源灯泡430的散射光聚焦到第一双面凸透镜440的焦点上;第一双面凸透镜440将聚焦的光线转换为平行光线射向检测孔310。第一安装套体410既是为了便于将挡光片460、毛玻璃450、凸镜安装套、第一双面凸透镜440以及弹簧等安装在内作为模块,便于拆卸和安装,也是为了将第一双面凸透镜440固定于光路中心上。挡光片460是为了遮光调整光斑的大小。
优选的,毛玻璃450与挡光片460之间还设有用于紧固毛玻璃450与第一双面凸透镜440的第一压紧装置470,为了将各工件固定在第一安装套体410内,防止工件晃动造成的光路变化影响检测结果。更优的,第一压紧装置470包括第一压紧环471以及处于第一压紧环471与毛玻璃450之间的第一弹簧472,第一压紧环471拧固在第一安装套体410的内部,第一弹簧472处于压缩蓄能状态。优选的,在挡光片460与第一压紧装置470之间还设有第三双面凸透镜490,光线通过毛玻璃450后就发生散射,散射光通过第三双面凸透镜490的处理平衡后射到放在工作台300上的被测物上。
优选的,第一安装套体410设有调节第一安装套体410角度的定位轴480,同时也是为了调整聚光曲面镜420的安装方向。
优选的,在第一安装套体410设有光源灯泡430的一端部开有通孔,第一光泽传感器600设置在通孔上,探测光源灯泡430的光亮度,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优选的,光源接收装置包括第二安装套体510和第二双面凸透镜520,第二双面凸透镜520设置在第二安装套体510一端,第二光泽传感器700连接在第二安装套体510的另一端,第二双面凸透镜520将检测孔310传回的反射光聚集送到第二光泽传感器700进行光电信号转换。
优选的,第二双面凸透镜520与第二光泽传感器700之间设有第二压紧装置530。更优的,第二压紧装置530包括第二压紧环531以及处于第二双面凸透镜520与第二光泽传感器700之间的第二弹簧532,第二压紧环531拧固在第二安装套体510的内部,第二弹簧532处于压缩蓄能状态。
优选的,壳体100上设有触控屏,触控屏与曲面小孔光泽仪的控制系统连接,操作简单、方便,更优的,可以设置中英操作界面。
将被测物平放于工作台300上,光源灯泡430发光,此时第一光泽传感器600探测出光源灯泡430的亮度;另外通过球状的聚光曲面镜420把光源灯泡430所发的光聚焦到第一双面凸透镜440的焦点上,再通过第一双面凸透镜使光线平衡射出,光线通过毛玻璃450后就发生了散射。散射的光线通过第三双面凸透镜490的处理平衡后射到放在工作台300上的被测物上,形成一个1.5mm×1.5mm左右的光斑;光线经过被测物表面反射到第二双面凸透镜520上,经过第二双面凸透镜520的聚焦到第二光泽传感器700上。通过第二光泽传感器700和第一光泽传感器600的得到的光泽信号,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复杂运算,就可以算出待检测表面的光泽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曲面小孔光泽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壳体上部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检测孔,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光源发生装置和光源接收装置;
所述光源发生装置、所述检测孔和光源接收装置分别按照镜面反射原理的位置设置;
所述光源发生装置旁设有第一光泽传感器;所述光源接收装置旁设有第二光泽传感器;
所述检测孔面积小于等于13平方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小孔光泽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生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套体和依次设置在第一安装套体内的聚光曲面镜、光源灯泡、第一双面凸透镜、毛玻璃以及挡光片;所述光源灯泡设置在聚光曲面镜内部,所述第一双面凸透镜固定在所述聚光曲面镜的弧形开口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小孔光泽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玻璃与所述挡光片之间还设有用于紧固所述毛玻璃与所述第一双面凸透镜的第一压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小孔光泽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压紧环以及处于第一压紧环与所述毛玻璃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压紧环拧固在第一安装套体的内部,将所述第一弹簧压缩处于蓄能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小孔光泽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套体设有调节所述第一安装套体的角度的定位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小孔光泽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安装套体设有光源灯泡的一端部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光泽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小孔光泽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接收装置包括第二安装套体和第二双面凸透镜,所述第二双面凸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套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光泽传感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套体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面小孔光泽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面凸透镜与所述第二光泽传感器之间设有第二压紧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面小孔光泽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包括第二压紧环以及处于第二双面凸透镜与所述第二光泽传感器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压紧环拧固在第二安装套体的内部,将所述第二弹簧压缩处于蓄能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曲面小孔光泽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与曲面小孔光泽仪的控制系统连接。
CN201610370252.2A 2016-05-27 2016-05-27 曲面小孔光泽仪 Active CN106018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0252.2A CN106018351B (zh) 2016-05-27 2016-05-27 曲面小孔光泽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0252.2A CN106018351B (zh) 2016-05-27 2016-05-27 曲面小孔光泽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8351A true CN106018351A (zh) 2016-10-12
CN106018351B CN106018351B (zh) 2019-01-15

Family

ID=57092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70252.2A Active CN106018351B (zh) 2016-05-27 2016-05-27 曲面小孔光泽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1835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204813U (zh) * 1985-11-26 1986-07-23 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 织物光泽测试仪
US20020071124A1 (en) * 1999-12-23 2002-06-13 Peter Schwarz Device for a quantified determination of the quality of surfaces
CN103674903A (zh) * 2013-12-31 2014-03-26 爱彼思(苏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光泽度仪
CN103698013A (zh) * 2013-12-31 2014-04-02 爱彼思(苏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色差光泽度自动检测设备
CN203605936U (zh) * 2013-10-22 2014-05-2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曲面光泽的改进光泽仪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204813U (zh) * 1985-11-26 1986-07-23 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 织物光泽测试仪
US20020071124A1 (en) * 1999-12-23 2002-06-13 Peter Schwarz Device for a quantified determination of the quality of surfaces
CN203605936U (zh) * 2013-10-22 2014-05-2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曲面光泽的改进光泽仪结构
CN103674903A (zh) * 2013-12-31 2014-03-26 爱彼思(苏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光泽度仪
CN103698013A (zh) * 2013-12-31 2014-04-02 爱彼思(苏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色差光泽度自动检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8351B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00946B1 (en) Arrangement for optical measurements and related method
CN208520336U (zh) 激光基准桥梁多点挠度视觉检测装置
JP2016001198A (ja) 光学的表面特性の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CN103674903A (zh) 非接触式光泽度仪
CN108535218A (zh) 一种高动态范围精密散射特性测量系统
CN104089582B (zh) 金属膜光学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2607361B (zh) 一种双排刻线计量器具自动检定装置
CN104101580A (zh) 一种基于半球阵列探测的brdf快速测量装置
US9459206B2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of light scattering from a sample
CN102854149A (zh) 用于连续光谱双向散射分布函数的测量装置
CN206945525U (zh) 一种光谱透过率检测仪器
CN106441655A (zh) 玻璃表面应力检测装置
CN106404715A (zh) 测量折射率的方法
CN103471821B (zh) Led台灯照度均匀度和光谱特性检测与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06018351A (zh) 曲面小孔光泽仪
CN105606030B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建筑物表面裂缝检测装置
CN105651733B (zh) 材料散射特性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8537404U (zh) 一种分光测色装置
CN206019885U (zh) 玻璃表面应力检测装置
CN201859198U (zh) 采用探针卡级瞳孔透镜的晶圆级cis测试装置
CN201819881U (zh) 三角度光泽度计
WO2016015457A1 (zh) 一种可消除杂散光干扰的微量液体分析用检测头
CN205080046U (zh) 一种检测用红外测油仪
CN211318186U (zh) 一种固体漫反射检测系统
CN106596403A (zh) 用于曲面镜反射率测量的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