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03026A - 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03026A
CN106003026A CN201610394015.XA CN201610394015A CN106003026A CN 106003026 A CN106003026 A CN 106003026A CN 201610394015 A CN201610394015 A CN 201610394015A CN 106003026 A CN106003026 A CN 106003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joint
robot
wireless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940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娟
孙斌
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c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c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c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c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940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030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03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30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02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architecture
    • B25J9/161Hardware, e.g. neural networks, fuzzy logic, interfaces, process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7/00Joints
    • B25J17/02Wrist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及N个机器人关节,每个机器人关节包括关节电机及控制关节电机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机器人关节还包括电池、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及无线通讯单元。通过本发明的研究开发,可以极大地满足机器人对于电机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关节的活动范围与结构设计。

Description

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在工业、军事、航空和医疗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在所有类型的机器人中,关节模块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机器人无线关节模块对于机器人研究来说意义重大。其中,连接线繁多是一直以来困扰很多机器人制造者的大难题。
现有的机器人关节连接线的主要功能为:第一、给电机与电机控制部分提供电源;第二、与机器人主控部分进行通讯或者电机控制线。电机控制线与通讯线都是有线的方式。这样算来,单个关节的连接线的数量为3到4根。一个人形机器人的关节,以最经典的法国机器人NAO来说是25个关节,3×25就是75根线,也就是说,不论其他的连接线如何,但就机器人关节来说法国机器人NAO就有75根线,这75根线在机器人内部穿过,给机器人的结构与机器人的运动带来的限制可以想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机器人关节的无线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及N个机器人关节,每个机器人关节包括关节电机及控制关节电机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机器人关节还包括电池、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及无线通讯单元,由电池为关节电机、控制单元及无线通讯单元提供工作电压,外部的无线充电发生单元经由各机器人关节中的无线充电接收单元为相应机器人关节的电池充电,无线通讯单元及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均由控制单元控制,所有机器人关节的无线通讯单元经由无线网络通过无线通讯协议与主控单元建立数据通讯,主控单元根据无线通讯协议将关节控制指令发送给相应机器人关节的无线通讯单元,再由无线通讯单元将关节控制指令发送给同一机器人关节的控制单元,每个机器人关节的控制单元经由对应的无线通讯单元依据无线通讯协议将关节电机运行参数反馈回主控单元。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讯单元采用ZigBee通讯单元,所述无线通讯协议采用ZigBee通讯协议。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发生单元包括脉冲发生单元,脉冲发生单元连接功率放大单元,由功率放大单元将脉冲发生单元产生的脉冲放大后使发射线圈产生磁场;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包括接收线圈,接收线圈靠近发射线圈后产生感应电流,再经过全波整流和稳压得到充电电压和电流,充电电压和电流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为所述电池充电。
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用无线通讯方式,彻底去除了机器人关节连接线。
(2)考虑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机器人节点多的特性,采用了ZigBee这个开放的协议。
(3)采用内置电池与无线充电方式,解决机器人关节的供电问题。
(4)可以作为通用机器人使用,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商品化前景。
通过本发明的研究开发,可以极大地满足机器人对于电机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关节的活动范围与结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结合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及N个机器人关节。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机器人关节包括关节电机、控制关节电机的控制单元、电池、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及无线通讯单元。由电池为关节电机、控制单元及无线通讯单元提供工作电压,外部的无线充电发生单元经由各机器人关节中的无线充电接收单元为相应机器人关节的电池充电,无线通讯单元及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均由控制单元控制,所有机器人关节的无线通讯单元经由无线网络通过无线通讯协议与主控单元建立数据通讯,主控单元根据无线通讯协议将关节控制指令发送给相应机器人关节的无线通讯单元,再由无线通讯单元将关节控制指令发送给同一机器人关节的控制单元,每个机器人关节的控制单元经由对应的无线通讯单元依据无线通讯协议将关节电机运行参数反馈回主控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讯协议采用ZigBee,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根据国际标准规定,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一名称(又称紫蜂协议)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2节5号干电池可支持1个节点工作6~24个月,甚至更长。
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在整个网络范围内,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m无限扩展。
总的来说,采用ZigBee可以使机器人关节节点的数量得以大量使用,同时低功耗的特点可以让无线关节模块使用时间够长,降低充电的频率。
本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发生单元及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是非接触充电系统,不再通过导线(充电线)传输电能,而是无线传输方式充电。没有充电所用的物理接口,与一般充电器相比,避免了插线或拔电池的麻烦,具有一般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无线充电发生单元可以同时对多个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充电,可以自动感应是否有负载充电,达到自动充电,充满电后10秒自动断电,达到智能化,从而大大方便了用户。
本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发生单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NE555D芯片产生一个频率为36.7K的脉冲,再经由IRFP460进行功率放大,使发射线圈产生磁场。当无线充电接收单元中的接收线圈靠近时,产生感应电流,再经过全波整流和稳压得到电池所需要的充电电压和电流。发射线圈的电流会随着感应负载的增加而增大,通过运放把0.33欧的负载电压23倍放大,再经过1N4148整流滤波得到电压U1与基准源Uo比较。充电时,U1大于Uo,通过七彩灯闪亮表示正在充电。空负载或充满电时,U1小于Uo,绿灯亮,若10秒钟后没有感应负载,自动断电。通过复位键使得无线充电发生单元重新启动。

Claims (3)

1.一种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及N个机器人关节,每个机器人关节包括关节电机及控制关节电机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机器人关节还包括电池、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及无线通讯单元,由电池为控制单元及无线通讯单元提供工作电压,外部的无线充电发生单元经由各机器人关节中的无线充电接收单元为相应机器人关节的电池充电,无线通讯单元及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均由控制单元控制,所有机器人关节的无线通讯单元经由无线网络通过无线通讯协议与主控单元建立数据通讯,主控单元根据无线通讯协议将关节控制指令发送给相应机器人关节的无线通讯单元,再由无线通讯单元将关节控制指令发送给同一机器人关节的控制单元,每个机器人关节的控制单元经由对应的无线通讯单元依据无线通讯协议将电机运行参数反馈回主控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单元采用ZigBee通讯单元,所述无线通讯协议采用ZigBee通讯协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生单元包括脉冲发生单元,脉冲发生单元连接功率放大单元,由功率放大单元将脉冲发生单元产生的脉冲放大后使发射线圈产生磁场;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包括接收线圈,接收线圈靠近发射线圈后产生感应电流,再经过全波整流和稳压得到充电电压和电流,充电电压和电流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为所述电池充电。
CN201610394015.XA 2016-06-06 2016-06-06 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 Pending CN1060030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4015.XA CN106003026A (zh) 2016-06-06 2016-06-06 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4015.XA CN106003026A (zh) 2016-06-06 2016-06-06 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3026A true CN106003026A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89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4015.XA Pending CN106003026A (zh) 2016-06-06 2016-06-06 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0302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9252A1 (zh) * 2016-11-30 2018-06-07 南京阿凡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内部单元无线组网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9746914A (zh) * 2018-12-29 2019-05-14 北京镁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构建机器人的方法、机器人控制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0062169A1 (zh) * 2018-09-29 2020-04-02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关节模组及其无线供电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1856982A (zh) * 2019-04-29 2020-10-30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及其控制电路
CN113524219A (zh) * 2021-07-28 2021-10-22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机器人及其巡检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3749A1 (en) * 2005-06-07 2006-12-07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returning self-moving robot to charger
CN203180602U (zh) * 2012-11-26 2013-09-04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机器人非接触充电系统
JP2014121250A (ja) * 2012-12-19 2014-06-30 Fanuc Ltd 機械の制御機器
CN203720654U (zh) * 2014-01-26 2014-07-16 南京艾仑德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超视距视觉机器人巡视监控系统
CN204076261U (zh) * 2014-05-15 2015-01-07 郑天江 一种仿蛇型软体机器人控制系统
CN205004794U (zh) * 2015-09-25 2016-01-27 南昌理工学院 磁耦合电能无线传输充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3749A1 (en) * 2005-06-07 2006-12-07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returning self-moving robot to charger
CN203180602U (zh) * 2012-11-26 2013-09-04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机器人非接触充电系统
JP2014121250A (ja) * 2012-12-19 2014-06-30 Fanuc Ltd 機械の制御機器
CN203720654U (zh) * 2014-01-26 2014-07-16 南京艾仑德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超视距视觉机器人巡视监控系统
CN204076261U (zh) * 2014-05-15 2015-01-07 郑天江 一种仿蛇型软体机器人控制系统
CN205004794U (zh) * 2015-09-25 2016-01-27 南昌理工学院 磁耦合电能无线传输充电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9252A1 (zh) * 2016-11-30 2018-06-07 南京阿凡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内部单元无线组网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WO2020062169A1 (zh) * 2018-09-29 2020-04-02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关节模组及其无线供电装置、系统和方法
US11440205B2 (en) 2018-09-29 2022-09-13 Rethink Robotics Gmbh Robot joint module and wireless power supply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9746914A (zh) * 2018-12-29 2019-05-14 北京镁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构建机器人的方法、机器人控制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856982A (zh) * 2019-04-29 2020-10-30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及其控制电路
CN113524219A (zh) * 2021-07-28 2021-10-22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机器人及其巡检方法
CN113524219B (zh) * 2021-07-28 2023-12-05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机器人及其巡检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3026A (zh) 机器人无线关节系统
JP2022104996A (ja)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05489823U (zh) 一种多线圈结构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
CN105376845A (zh) 一种路由器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系统及路由器
US20210044127A1 (en) Mobile terminal, charging device and charging method thereof
CN103036283A (zh) 一种间歇无线充电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05357566A (zh) 一种语音遥控器及其供电方法
CN107171905A (zh) 家电设备配网方法与装置
CN205265269U (zh) 红外充电器、红外充电外接装置
CN105186617A (zh) 一种红外充电系统和红外充电方法
CN206023269U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无线充电控制系统
US11564420B2 (en) Wearable apparatus for wired or wireless charging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8424685U (zh) 充电发射装置及耳机的充电控制系统
CN105186618A (zh) 红外充电器、红外充电外接装置和红外充电方法
CN209017248U (zh) 一种耳机
CN113473300A (zh) Tws充电盒与耳机的高效率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5790393B (zh) 一种无线充电控制系统
CN106384850A (zh) 基于无线的电池管理系统
CN108494111A (zh) 一种移动设备及移动设备无线充电方法
CN203967805U (zh) 一种蓝牙无线智能充电设备
CN205864082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3915876B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和装置
CN203180602U (zh) 电力机器人非接触充电系统
CN207081830U (zh) 动物定位监控终端及装置
CN205265270U (zh) 一种红外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