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6751B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6751B
CN105996751B CN201610533558.5A CN201610533558A CN105996751B CN 105996751 B CN105996751 B CN 105996751B CN 201610533558 A CN201610533558 A CN 201610533558A CN 105996751 B CN105996751 B CN 1059967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over
pot
cooking apparatus
interconnecting piece
open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35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96751A (zh
Inventor
王俊
赖达英
马日春
符星珂
陈志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105335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967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96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6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967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67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4Locking devices
    • A47J27/0806Locking devices of the bayonet-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9Safety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锅体(10)上设置有锅盖连接部(11),锅盖连接部(11)设置在锅体(10)的外壁上并向外延伸,锅盖连接部(11)包括开口槽;锅盖(20),与锅体(10)可拆卸地连接,锅盖(20)包括盖设在锅体(10)上的锅盖本体(21)以及与锅盖连接部(11)配合的配合部(22),配合部(22)包括与开口槽配合的连接轴(223)。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压力锅,按锅盖与锅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分类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分体式电压力锅,另一类为连体式电压力锅。
现有技术中的连体式电压力锅锅体和锅盖铰接在一起,锅盖无法从锅体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导致用户体验差。而且连体式的电压力锅结构复杂,成本高。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电压力锅的锅盖上设有安装筒,锅体上设置有安装销。当用户旋开锅盖后,向上抬起即可将锅体与锅盖分离。当旋开锅盖后,用户需要将上述安装筒套在上述安装销上,从而增加了一个插入的动作,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上设置有锅盖连接部,锅盖连接部设置在锅体的外壁上并向外延伸,锅盖连接部包括开口槽;锅盖,与锅体可拆卸地连接,锅盖包括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本体以及与锅盖连接部配合的配合部,配合部包括与开口槽配合的连接轴。
进一步地,锅盖连接部还包括限位插口,配合部还包括与限位插口配合的防脱部。
进一步地,配合部还包括凸耳,凸耳设置在锅盖本体与防脱部之间,凸耳与防脱部呈角度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轴为两个并设置在防脱部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地,锅盖连接部还包括间隔设置的限位凸块和支撑块,开口槽设置在限位凸块和支撑块之间。
进一步地,限位插口设置在限位凸块上。
进一步地,支撑块包括立板以及设置在立板上并朝向限位凸块延伸的凸筋,凸筋与限位凸块之间形成开口槽,当锅盖盖设在锅体上时,立板和防脱部之间具有转动避让空间。
进一步地,开口槽的开口方向竖直向上。
进一步地,开口槽的底部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锅体上的提手,锅盖连接部设置在提手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的锅体上设置有锅盖连接部,锅盖连接部包括开口槽。锅盖包括与开口槽配合的连接轴。当用户需要打开锅盖时,需要将锅盖绕着连接轴转动。由于开口槽与连接轴配合起到限位连接轴的作用,因此,当锅盖绕连接轴转动至预定位置时便会停留在上述预定位置。上述结构使得用户可以直接打开锅盖并保证锅盖能够停留在打开位置,简化了用户打开锅盖的步骤,从而改善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4的烹饪器具的B处的放大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11、锅盖连接部;112、限位凸块;1121、限位插口;113、立板;114、凸筋;115、底部;20、锅盖;21、锅盖本体;22、配合部;221、凸耳;222、防脱部;223、连接轴;30、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以及锅盖20。其中,锅体10上设置有锅盖连接部11,锅盖连接部11设置在锅体10的外壁上并向外延伸,锅盖连接部11包括开口槽;锅盖20,与锅体10可拆卸地连接,锅盖20包括盖设在锅体10上的锅盖本体21以及与锅盖连接部11配合的配合部22,配合部22包括与开口槽配合的连接轴223。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的锅体10上设置有锅盖连接部11,锅盖连接部11包括开口槽。锅盖20包括与开口槽配合的连接轴223。当用户需要打开锅盖20时,需要将锅盖20绕着连接轴223转动。由于开口槽与连接轴223配合起到限位连接轴223的作用,因此,当锅盖20绕连接轴223转动至预定位置时便会停留在上述预定位置,此时锅盖20处于打开位置。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用户直接翻开锅盖20后即可将锅盖20固定在锅体10上,锅盖20停留在打开位置,从而简化了用户打开锅盖20的步骤,进而改善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需要说明的是,当锅盖20位于关闭位置时,即锅盖本体21盖设在锅体10上时,连接轴223与开口槽不接触。此时,若用户将锅盖20沿开口槽的开口方向拿起的话,锅盖20即可与锅体10相分离。上述结构使得锅盖20与锅体10可拆卸地连接,方便用户对锅盖20进行清洗,从而进一步地改善了用户的使用感受。而且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连体式电压力锅来说结构简单,从而降低了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盖连接部11还包括限位插口1121,配合部22还包括与限位插口1121配合的防脱部222。当锅盖20位于打开位置时,限位插口1121与防脱部222相配合,使得防脱部222被限位在限位插口1121所形成的限位空间内,这样,在锅盖20处于打开状态下,用户向上拿起锅盖20时,锅盖20就不会与锅体10分离开了。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配合部22还包括凸耳221,凸耳221设置在锅盖本体21与防脱部222之间,凸耳221与防脱部222呈角度设置。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优选地,凸耳221与防脱部222互相垂直,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凸耳221与防脱部222也可以呈锐角角度或是钝角角度设置。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223为两个并设置在防脱部222相对的两侧。在转动锅盖20的过程中,位于防脱部222两侧的两个连接轴223均与开口槽配合,上述结构使得锅盖20在开盖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和稳定。优选地,连接轴223与防脱部222一体成型。上述结构简单。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连接轴223也可以穿设在防脱部222上,连接轴的轴线方向与防脱部222的延伸方向相同。此外,连接轴223也可以通过其他粘结胶水等化学物质粘结在防脱部222上。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盖连接部11还包括间隔设置的限位凸块112和支撑块,开口槽设置在限位凸块112和支撑块之间。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插口1121设置在限位凸块112上。具体地,限位插口1121与开口槽相连通。当锅盖位于关闭位置时,防脱部222位于开口槽内并与限位插口1121分离。在锅盖20从关闭位置慢慢移动至打开位置的过程中,防脱部222逐渐伸入限位插口1121中,直至锅盖位于预定的打开位置为止。当锅盖位于预定的打开位置时,用户向上提起锅盖会使防脱部222与限位凸块112的内壁相抵接,这样,防脱部222就被限位在限位凸块112的限位插口1121内,锅盖20就不会与锅体10分离开了。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块包括立板113以及设置在立板113上并朝向限位凸块112延伸的凸筋114,凸筋114与限位凸块112之间形成开口槽,当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时,立板113和防脱部222之间具有转动避让空间。具体地,在锅盖20从关闭位置慢慢移动至打开位置的过程中,连接轴223的侧壁会与限位凸块112以及凸筋114相配合,连接轴223被限位在限位凸块112与凸筋114形成的开口槽内。当锅盖位于预定的打开位置时,凸耳221会与立板113相配合,立板113提供给凸耳221一个支撑力,使得锅盖20能够停留在打开位置。优选地,上述凸筋114为两个,连个凸筋114分别设置在立板113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凸筋114结构不但能够对连接轴223进行限位,防止锅盖20前后晃动,实现锅盖20转动到打开位置时固定可靠。还能够为配合部提供转动的避让空间,使得配合部在转动时不会与立板113干涉。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上述避让空间的形成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立板113靠近限位凸块112的表面上设置避让凹槽。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口槽的开口方向竖直向上。当用户需要将锅盖与锅体相分离时,需要竖直向上提起锅盖。当用户需要将锅盖与锅体相连接时,需要竖直向下放置锅盖。上述结构方便用户拿取或安装锅盖,从而改善了用户体验。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口槽的底部115为圆弧形。具体地,当用户需要打开锅盖20时,需要将锅盖20绕着连接轴223转动。在连接轴223转动的过程中会逐渐从开口槽的上端移动至开口槽的下端。当锅盖20移动至开口槽的下端时,连接轴223的侧壁会与圆弧形的开口槽相配合,使得连接轴223的转动更加顺畅。同理,当用户需要关闭锅盖20时,需要将锅盖20绕着连接轴223反方向转动。在连接轴223转动的过程中会逐渐从开口槽的下端移动至开口槽的上端。在连接轴223从开口槽的下端移动至开口槽的上端的过程中,由于开口槽的底部为圆弧形,开口槽的底部与侧壁圆滑过渡。因而连接轴223能够更加顺滑的从开口槽的下端移动至开口槽的上端,改善了用户开闭锅盖时的手感,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方便用户移动烹饪器具,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锅体10上的提手30。上述结构方便用户移动整个烹饪器具,改善了用户的使用感受。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锅盖连接部11设置在提手30上。上述结构将锅盖连接部11设置在已有结构提手30上,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烹饪器具的占用体积。优选地,提手30为半圆形片状结构。在用户移动烹饪器具时,需要双手与提手30的下表面相配合,给提手30一个向上的力。上述结构使得用户在移动烹饪器具时更稳。避免了锅体10内的烹饪食物洒出,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体10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优选地,控制面板上具有显示屏,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了解烹饪器具的当前的工作模式或锅体10内具体的温度等参数。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体10包括内锅和外锅,内锅用以烹饪食物,提手30和控制面板设置在外锅的侧壁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盖本体21上设置有把手,用户在打开锅盖20时,需要握住把手并绕连接轴223转动锅盖20。上述把手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人体工学进行设计,增强用户握住把手的手感,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0),所述锅体(10)上设置有锅盖连接部(11),所述锅盖连接部(11)固定设置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锅盖连接部(11)设置在所述锅体(10)的外壁上并向外延伸,所述锅盖连接部(11)包括开口槽;
锅盖(20),与所述锅体(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锅盖(20)包括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的锅盖本体(21)以及与所述锅盖连接部(11)配合的配合部(22),所述配合部(22)包括与所述开口槽配合的连接轴(223),当所述锅盖(20)位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连接轴(223)与所述开口槽不接触以使所述锅盖(20)能够与所述锅体(10)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连接部(11)还包括限位插口(1121),所述配合部(22)还包括与所述限位插口(1121)配合的防脱部(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22)还包括凸耳(221),所述凸耳(221)设置在所述锅盖本体(21)与所述防脱部(222)之间,所述凸耳(221)与所述防脱部(222)呈角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23)为两个并设置在所述防脱部(222)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连接部(11)还包括间隔设置的限位凸块(112)和支撑块,所述开口槽设置在所述限位凸块(112)和所述支撑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插口(1121)设置在所述限位凸块(1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立板(113)以及设置在所述立板(113)上并朝向所述限位凸块(112)延伸的凸筋(114),所述凸筋(114)与所述限位凸块(112)之间形成所述开口槽,当所述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时,所述立板(113)和所述防脱部(222)之间具有转动避让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的开口方向竖直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的底部为圆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锅体(10)上的提手(30),所述锅盖连接部(11)设置在所述提手(30)上。
CN201610533558.5A 2016-07-07 2016-07-07 烹饪器具 Active CN1059967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3558.5A CN105996751B (zh) 2016-07-07 2016-07-07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3558.5A CN105996751B (zh) 2016-07-07 2016-07-07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6751A CN105996751A (zh) 2016-10-12
CN105996751B true CN105996751B (zh) 2018-12-07

Family

ID=57108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3558.5A Active CN105996751B (zh) 2016-07-07 2016-07-07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967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7157A (zh) * 2016-10-17 2017-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锅及锅盖开盖机构
US11641970B2 (en) 2018-10-24 2023-05-09 Instant Brands Inc. Cooking appliance
CN111084544A (zh) * 2018-10-24 2020-05-01 即时品牌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N112773908A (zh) * 2021-02-01 2021-05-11 大连富森食用菌研究所 一种灭菌锅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10113U (zh) * 2010-06-28 2011-01-19 东莞市步步高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可拆洗煲盖的电饭煲
CN201861419U (zh) * 2010-10-28 2011-06-15 广东创迪电器有限公司 锅盖方便拆装的旋转式连体电压力锅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20103Y (zh) * 2006-07-03 2007-07-11 梁润基 一种电压力锅
CN202426271U (zh) * 2011-12-06 2012-09-12 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力锅的可拆卸的锅盖连接机构
CN204105030U (zh) * 2014-09-16 2015-01-21 哈森商贸(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鞋子磨边机
CN205094153U (zh) * 2015-10-28 2016-03-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盖及具有其的电压力锅
CN206006986U (zh) * 2016-07-07 2017-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10113U (zh) * 2010-06-28 2011-01-19 东莞市步步高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可拆洗煲盖的电饭煲
CN201861419U (zh) * 2010-10-28 2011-06-15 广东创迪电器有限公司 锅盖方便拆装的旋转式连体电压力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6751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6751B (zh) 烹饪器具
CN103565301A (zh) 电动食物加工机
CN206006986U (zh) 烹饪器具
CN209436998U (zh) 一种自动排汽的烹饪器具
CN208822310U (zh) 烹饪器具
CN202843387U (zh) 电动食物加工机
CN208941742U (zh) 烹饪器具
CN208988463U (zh) 一种带锁扣防脱装置的电饭煲
CN207784954U (zh) 一种翻盖式炉头开合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烹饪机
CN207912546U (zh) 烹饪器具
CN208709433U (zh) 烹饪器具
CN207370555U (zh) 烹饪器具
CN208425932U (zh) 电水壶
CN209661279U (zh) 杠杆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9661237U (zh) 烹饪器具
CN107468089A (zh) 电炸锅
CN209404456U (zh) 烹饪器具
CN209404403U (zh) 烹饪器具
CN208941833U (zh) 内锅及具有其的电压力锅
CN208957652U (zh) 烹饪器具
CN209404409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8941720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9661238U (zh) 烹饪器具的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7627194U (zh) 烹饪器具
CN208941724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