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2250A - 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2250A
CN105992250A CN201510076655.1A CN201510076655A CN105992250A CN 105992250 A CN105992250 A CN 105992250A CN 201510076655 A CN201510076655 A CN 201510076655A CN 105992250 A CN105992250 A CN 105992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user
signal strength
equations
ce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66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92250B (zh
Inventor
乔金剑
许国平
孙地
陈崴嵬
黄志勇
史文祥
龙青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766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92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92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2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92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2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提高问题小区的排查效率。具体方案包括:获取N个用户的测量报告MR,N为总采样数,在N个用户的MR中确定第一类MR,第一类MR的数量为第一采样数,如果第一采样数与总采样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本发明用于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

Description

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日趋成熟,但是依旧存在小区间信号相互入侵的室内外协同问题。例如室分小区被宏小区入侵,或宏小区被室分小区入侵。以第一小区被第二小区信号入侵为例进行说明,当用户的主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时,用户可能检测到多个小区的信号,此时,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能同时为该用户提供服务,而第二小区本不该对该用户提供服务,如果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提供的服务占的比重较大,就说明第一小区的信号功率或覆盖范围等不够准确,导致不该对该用户提供服务的第二小区为该用户提供了服务,这种情况就是第一小区被第二小区信号入侵,这会导致第一小区资源利用率不足,而第二小区负荷较大,对第二小区的资源造成浪费。
现有技术主要依托于网管数据或者前台测试来分析判断室分小区是否存在宏小区入侵现象。对于依托网管数据来分析判断室分小区是否存在宏小区入侵现象的方法,主要是分析业务量及室分小区和宏小区的切换关系,但是对室分小区是否存在宏小区入侵现象的判断准确性低下,问题小区的排查效率不高;对于依托前台测试(如路测)来分析判断室分小区是否存在宏小区入侵现象的方法,虽然可以准确判定宏小区入侵现象,但是耗费的人力成本较大,问题小区的排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问题小区的排查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N个用户的测量报告MR,其中,所述N个用户的主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N为总采样数,所述N个用户的MR中每个用户的MR包含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所述N个用户的MR中第n个用户的MR所包含的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用于标记为所述第n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
在所述N个用户的MR中确定第一类MR,所述第一类MR的数量为第一采样数,所述第一类MR为不包含第二类小区标识的MR;
如果所述第一采样数与所述总采样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所述问题小区为对不该提供服务的所述第一小区的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N个用户的测量报告MR,其中,所述N个用户的主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N为总采样数,所述N个用户的MR中每个用户的MR包含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所述N个用户的MR中第n个用户的MR所包含的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用于标记为所述第n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N个用户的MR中确定第一类MR,所述第一类MR的数量为第一采样数,所述第一类MR为不包含第二类小区标识的MR;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采样数与所述总采样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所述问题小区为对不该提供服务的所述第一小区的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获取N个用户的测量报告MR,N为总采样数,在N个用户的MR中确定第一类MR,第一类MR的数量为第一采样数,如果第一采样数与总采样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提高了对小区是否存在信号入侵现象的判断准确性,并且无需人工参与,节省了人力。所以能准确又快速的判断小区是否存在信号入侵现象。提高了问题小区的排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一提供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应用于通信领域,可以应用于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具体可以结合本发明后续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装置使用,参照图1所示,所述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获取N个用户的测量报告MR。
其中,N个用户的主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N为总采样数,N个用户的MR(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中每个用户的MR包含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N个用户的MR中第n个用户的MR所包含的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用于标记为第n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
其中,第一小区为需要进行分析的小区。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就是对第一小区是否存在问题小区的分析,即第一小区是否被其他小区信号入侵。一个小区对第一小区存在信号入侵是指该小区对不该提供服务的第一小区的用户提供服务的情形,即第一小区对用户的信号覆盖不够完善,而信号入侵的小区弥补了第一小区的不足,为不该提供服务的用户提供了服务。以室分小区和宏小区为例说明,假设宏小区覆盖了区域1,室分小区覆盖区域1中的建筑1,因为建筑1在区域1中,所以当用户处于建筑1之外并且在区域1之内时,应当由宏小区提供服务,当用户处于建筑1中时,应当由室分小区提供服务,而此时,如果室分小区信号功率较低,可能导致宏小区为用户提供了较多服务,而这本该是室分小区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宏小区浪费了资源为室分小区覆盖的用户提供了服务,而这些资源本该为区域1之内建筑1之外的用户提供服务,这就是室分小区被宏小区信号入侵。
具体可选的,N个用户的MR中每个用户的MR还可以包含自身对应的各个小区的信号强度值,一个小区信号强度值对应一个激活小区标识。
可选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N个用户的MR:
从待分析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中获取N个用户的原始MR;对N个用户的原始MR进行解析获取N个用户语音业务的周期MR作为N个用户的MR,每个用户的周期MR中包含激活集标识和至少一个激活小区标识,激活集标识用于表示该用户的MR中包含的至少一个激活小区标识所对应的小区正在为该用户提供服务。该至少一个激活小区标识中包含主服务小区标识和其他小区标识。本实施例中,主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
值得说明的是,在实现过程中,从待分析的RNC中获取的可能不止是主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的用户的MR,此时,在对原始MR解析后,需要在解析获的周期MR中选择出主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的用户的MR。
例如,在第一小区为室分小区时:
首先从待分析的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中提取出原始MR,该原始MR是尚未解析,包含网络通信中的周期等所有事件。通过解析分析软件,从原始MR中解析出Speech(语音)业务的周期MR。解析出的周期MR保留原始MR中包含的MR标识、激活集标识、各个小区的标识以及各个小区相应的RSCP(ReceivedSignal Code Power,接收信号码功率),或各个小区相应的其他信号强度值(如有用信号占比等),RSCP也称电平值,即为小区信号强度值。
MR标识是用于区分不同MR报告的。比如某个用户通话期间共上报了100条MR,每个MR都有一个唯一标识。激活集标识是用于判断MR中记录的小区是否是激活的服务小区,因为上报的MR中可能包含很多小区的记录,有的小区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激活小区,有的是检测小区,本实施例只考虑激活小区。MR的激活集标识中包含激活小区的ID,该ID就是激活小区的标识。
然后对解析后的MR做初步筛选工作,挑选出将第一小区作为主服务小区的用户的MR,保留第一小区的RSCP大于预设信号强度值(例如:-95dBm)的N个用户的MR作为样品。
主服务小区的记录,除了ID以外会比别的小区多一个字段“reference cell”,可以此来判断该条MR中做主服务小区的是哪个小区。上述各种标识,均记录在MR中各自对应的标识位上。
102、在N个用户的MR中确定第一类MR。
第一类MR的数量为第一采样数,第一类MR为不包含第二类小区标识的MR。可选的,第一小区可以是室分小区,第二类小区可以是宏小区,此时,是判断室分小区是否受到宏小区信号入侵,即室分小区是否存在问题小区;或者,可选的,第一小区是宏小区,第二类小区是室分小区,此时,是判断宏小区是否受到室分小区信号入侵,即宏小区是否存在问题小区。优选的,一个小区对第一小区存在信号入侵是指该小区对不该提供服务的第一小区的用户提供服务的情形,即第一小区对用户的信号覆盖不够完善,而信号入侵的小区弥补了第一小区的不足,为不该提供服务的用户提供了服务。
具体可选的,此处以第一小区是室分小区,第二类小区是宏小区为例进行说明,如果保留了N用户的MR的激活集,可以将N个用户的MR分为三种情况:
一、激活集中只有一个室分小区,即室分小区独立提供业务承载,将统计到的MR条数记录为count1;
二、激活集中小区数大于1个,且所有小区都是室分小区,MR条数记录为count2;
三、激活集中MR条数大于1,且包含宏小区,此类MR里有可能包含其他室分小区,记录为count3;
此时,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所描述的MR属于第一类MR,即不包含宏小区标识的MR为第一类MR,将count1与count2之和作为第一采样数。
103、如果第一采样数与总采样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
问题小区是对不该提供服务的第一小区的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
可选的,结合步骤102对N个用户的MR进行分类的过程,此时第一采样数与总采样数的比值可以是:
(count1+count2)/(count1+count2+count3)。
当第一采样数与总采样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说明第二类小区对第一小区的用户提供的服务占的比重过大,即对第一小区构成信号入侵。
可选的,如果第一采样数与总采样数的比值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二类小区中不存在问题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获取N个用户的测量报告MR,N为总采样数,在N个用户的MR中确定第一类MR,第一类MR的数量为第一采样数,如果第一采样数与总采样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提高了对小区是否存在信号入侵现象的判断准确性,并且无需人工参与,节省了人力。所以能准确又快速的判断小区是否存在信号入侵现象。提高了问题小区的排查效率。
实施例二
基于图1对应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二提供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具体可以结合本发明后续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装置方法使用,参照图2所示,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获取N个用户的测量报告MR。
其中,N个用户的主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N为总采样数,N个用户的MR中每个用户的MR包含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N个用户的MR中第n个用户的MR所包含的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用于标记为第n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可选的,N个用户的MR中每个用户的MR还包含至少一个小区信号强度值,一个小区信号强度值对应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
202、在N个用户的MR中确定第一类MR。
第一类MR的数量为第一采样数,第一类MR为不包含第二类小区标识的MR。
203、如果第一采样数与总采样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
问题小区为对不该提供服务的第一小区的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
可选的,如果第一采样数与总采样数的比值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二类小区中不存在问题小区。
204、当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时,确定第二类小区中第二小区是否为问题小区。
具体可选的,当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时,在包含第二小区的标识的K个MR中获取第二小区的K个信号强度值,第二小区属于第二类小区;
根据第一公式计算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第一公式为
P 1 ‾ = ( Σ k = 1 K P 1 , k ) / N ,
其中,P1,k为第二小区的K个信号强度值中第k个信号强度值;
在包含第二小区标识的K个MR中获取不属于第二类小区的其他小区的L个信号强度值;
根据第二公式计算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第二公式为
P 2 ‾ = ( Σ l = 1 L P 2 , l ) / N ,
其中,P2,l为第二小区的L个信号强度值中第l个信号强度值;
当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与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说明第二小区对第一小区中的用户提供的服务占得比重过大,则确定第二小区为问题小区。当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与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之差小于第二阈值时,说明第二小区对第一小区中的用户提供的服务占得比重比较小,则确定第二小区不是问题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获取N个用户的测量报告MR,N为总采样数,在N个用户的MR中确定第一类MR,第一类MR的数量为第一采样数,如果第一采样数与总采样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当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时,在包含第二小区的标识的K个MR中获取第二小区的K个信号强度值及不属于第二类小区的其他小区的L个信号强度值,并分别计算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和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当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与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则确定第二小区为问题小区。这样,在确定第二类小区是否存在问题小区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的确定具体哪个小区是问题小区。进一步的提高了问题小区的排查效率。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1和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参照图3所示,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装置30包括以下结构:
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N个用户的测量报告MR,其中,N个用户的主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N为总采样数,N个用户的MR中每个用户的MR包含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N个用户的MR中第n个用户的MR所包含的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用于标记为第n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
处理单元302,用于在N个用户的MR中确定第一类MR,第一类MR的数量为第一采样数,第一类MR为不包含第二类小区标识的MR。
判断单元303,用于当第一采样数与总采样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问题小区为对不该提供服务的第一小区的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
可选的,判断单元303,还用于当第一采样数与总采样数的比值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二类小区中不存在问题小区。
可选的,在一种应用场景中,N个用户的MR中每个用户的MR还包含至少一个小区信号强度值,一个小区信号强度值对应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
获取单元301,还用于当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时,在包含第二小区的标识的K个MR中获取第二小区的K个信号强度值,第二小区属于第二类小区。
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装置30还包括计算单元304,用于根据第一公式计算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第一公式为
P 1 ‾ = ( Σ k = 1 K P 1 , k ) / N ,
其中,P1,k为第二小区的K个信号强度值中第k个信号强度值。
获取单元301,还用于在包含第二小区标识的K个MR中获取不属于第二类小区的其他小区的L个信号强度值。
计算单元304,还用于根据第二公式计算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第二公式为
P 2 ‾ = ( Σ l = 1 L P 2 , l ) / N ,
其中,P2,l为第二小区的L个信号强度值中第l个信号强度值。
判断单元303,还用于当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与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第二小区为问题小区。
在上述应用场景中,可选的,判断单元303,还用于当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与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之差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第二小区不是问题小区。
另外,可选的,获取单元301,还具体用于从待分析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中获取N个用户的原始MR。对N个用户的原始MR进行解析获取N个用户语音业务的周期MR作为N个用户的MR。
可选的,第一小区为室分小区,第二类小区为宏小区。
或者,第一小区为宏小区,第二类小区为室分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获取N个用户的测量报告MR,N为总采样数,在N个用户的MR中确定第一类MR,第一类MR的数量为第一采样数,如果第一采样数与总采样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提高了对小区是否存在信号入侵现象的判断准确性,并且无需人工参与,节省了人力。所以能准确又快速的判断小区是否存在信号入侵现象。提高了问题小区的排查效率。进一步的,当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时,在包含第二小区的标识的K个MR中获取第二小区的K个信号强度值及不属于第二类小区的其他小区的L个信号强度值,并分别计算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和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当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与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则确定第二小区为问题小区。这样,在确定第二类小区是否存在问题小区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的确定具体哪个小区是问题小区。进一步的提高了问题小区的排查效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N个用户的测量报告MR,其中,所述N个用户的主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N为总采样数,所述N个用户的MR中每个用户的MR包含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所述N个用户的MR中第n个用户的MR所包含的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用于标记为所述第n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
在所述N个用户的MR中确定第一类MR,所述第一类MR的数量为第一采样数,所述第一类MR为不包含第二类小区标识的MR;
如果所述第一采样数与所述总采样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所述问题小区为对不该提供服务的所述第一小区的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采样数与所述总采样数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类小区中不存在问题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用户的MR中每个用户的MR还包含至少一个小区信号强度值,一个小区信号强度值对应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时,在包含第二小区的标识的K个MR中获取所述第二小区的K个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二小区属于所述第二类小区;
根据第一公式计算所述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所述第一公式为
P 1 ‾ = ( Σ k = 1 K P 1 , k ) / N ,
其中,P1,k为所述第二小区的K个信号强度值中第k个信号强度值;
在所述包含第二小区标识的K个MR中获取不属于第二类小区的其他小区的L个信号强度值;
根据第二公式计算所述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所述第二公式为
P 2 ‾ = ( Σ l = 1 L P 2 , l ) / N ,
其中,P2,l为所述第二小区的L个信号强度值中第l个信号强度值;
当所述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与所述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则确定所述第二小区为问题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与所述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之差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确定所述第二小区不是问题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N个用户的测量报告MR,包括:
从待分析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中获取所述N个用户的原始MR;
对所述N个用户的原始MR进行解析获取所述N个用户语音业务的周期MR作为所述N个用户的MR。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小区为室分小区,所述第二类小区为宏小区;
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宏小区,所述第二类小区为室分小区。
7.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N个用户的测量报告MR,其中,所述N个用户的主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N为总采样数,所述N个用户的MR中每个用户的MR包含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所述N个用户的MR中第n个用户的MR所包含的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用于标记为所述第n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N个用户的MR中确定第一类MR,所述第一类MR的数量为第一采样数,所述第一类MR为不包含第二类小区标识的MR;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采样数与所述总采样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所述问题小区为对不该提供服务的所述第一小区的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采样数与所述总采样数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二类小区中不存在问题小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个用户的MR中每个用户的MR还包含至少一个小区信号强度值,一个小区信号强度值对应一个激活小区的标识;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类小区中存在问题小区时,在包含第二小区的标识的K个MR中获取所述第二小区的K个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二小区属于所述第二类小区;
所述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装置还包括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公式计算所述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所述第一公式为
P 1 ‾ = ( Σ k = 1 K P 1 , k ) / N ,
其中,P1,k为所述第二小区的K个信号强度值中第k个信号强度值;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包含第二小区标识的K个MR中获取不属于第二类小区的其他小区的L个信号强度值;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公式计算所述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所述第二公式为
P 2 ‾ = ( Σ l = 1 L P 2 , l ) / N ,
其中,P2,l为所述第二小区的L个信号强度值中第l个信号强度值;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与所述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二小区为问题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与所述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加权值之差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二小区不是问题小区。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具体用于从待分析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中获取所述N个用户的原始MR;对所述N个用户的原始MR进行解析获取所述N个用户语音业务的周期MR作为所述N个用户的MR。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小区为室分小区,所述第二类小区为宏小区;
或者,所述第一小区为宏小区,所述第二类小区为室分小区。
CN201510076655.1A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992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6655.1A CN105992250B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6655.1A CN105992250B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2250A true CN105992250A (zh) 2016-10-05
CN105992250B CN105992250B (zh) 2019-04-02

Family

ID=57042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6655.1A Active CN105992250B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922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3424A (zh) * 2016-12-23 2018-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2104A (zh) * 2011-10-11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分信号泄露检查方法及装置
CN103634837A (zh) * 2013-12-10 2014-03-12 成都博云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小区信号背向泄露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929762A (zh) * 2014-04-25 2014-07-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信号泄露的检查方法和装置
CN103929775A (zh) * 2014-04-25 2014-07-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小区覆盖方向合理性检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44317A (zh) * 2013-06-08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室内话务状态、室内话务量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2104A (zh) * 2011-10-11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分信号泄露检查方法及装置
CN104244317A (zh) * 2013-06-08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室内话务状态、室内话务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03634837A (zh) * 2013-12-10 2014-03-12 成都博云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小区信号背向泄露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929762A (zh) * 2014-04-25 2014-07-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信号泄露的检查方法和装置
CN103929775A (zh) * 2014-04-25 2014-07-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小区覆盖方向合理性检查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3424A (zh) * 2016-12-23 2018-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2250B (zh) 201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2366B (zh) 基于大数据的目标价值区域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4244317B (zh) 确定室内话务状态、室内话务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69215A (zh) 聚类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012118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731851A (zh) 网络性能测评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11707B (zh) 一种船舶动力装置综合状态评估方法
CN107918917A (zh) 社交分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3763734A (zh) 一种wcdma系统网络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7391452A (zh) 一种基于数据欠采样和集成学习的软件缺陷数目预测方法
CN105992250A (zh) 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913407A (zh) 重叠覆盖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337081B (zh) 室内分布系统中局部故障的监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824514A (zh) 指纹定位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98766B (zh) 一种基站规划方法及装置
WO2022166334A1 (zh) 话务场景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90833B (zh) 网络覆盖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2308A (zh) 训练目标小区识别模型的方法及目标小区识别方法
CN107027135B (zh) 一种识别室内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75834A (zh) 一种风控模型的创建方法、风控评估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160712B (zh) 一种用户的用电参数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9685120A (zh) 分类模型在有限数据下的快速训练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910879A (zh) 恶意域名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5528657A (zh) 基于北斗和向量机的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
CN106060918A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CN114125864A (zh) 基于mdt的邻区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