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2232A - 一种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宏基站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宏基站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2232A
CN105992232A CN201510100811.3A CN201510100811A CN105992232A CN 105992232 A CN105992232 A CN 105992232A CN 201510100811 A CN201510100811 A CN 201510100811A CN 105992232 A CN105992232 A CN 105992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icro
business
equipment
simpl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08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娜
胡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008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922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92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22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该简化的微基站分别与宏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可通信地相耦合,并且用于传输第一类数据业务;以及至少一个分布式天线,该分布式天线分别与宏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可通信地相耦合,并且用于传输不同于第一类数据业务的第二类数据业务,以及用于传输对应于第一类数据业务和第二类数据业务的信令。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结合信源基站、分布式天线系统和简化的微基站来提供大容量的、高的可扩展性的、高灵活性的、低成本的、能量节约的以及支持多运营商的室内无线覆盖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宏基站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移动网络的数据量正经历指数式的增长,预计未来十年将增长一千倍,而其中超过70%将来自室内业务,尤其是在城市区域的室内业务。因此,运营商需要大容量的、灵活的、低成本的并且具有良好覆盖的室内网络,以覆盖在城市区域内的建筑物群。尤其地,中国移动将在2015年底完成室外宏基站设备的覆盖,并随后集中提升室内容量。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也将在几年后达到这一水平。
在3GPP标准的R12中已经定义了双连结(Dual Connectivity),即将空中接口中的信令和用户数据分开。双连结使得随机接入网络更加灵活。目前,运营商和供应商都在考虑如何应用双连结,以使得未来的无线接入网络更加快速和灵活。
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5G时代将应用许多能够颠覆性地提升容量的技术,例如高阶多输入多输出(Hi-order MIMO)、毫米波(MMW)等。因此,当前的网络必须能够轻易地、以在硬件升级上最小的影响和投入来适应未来的功能需求。
此外,由于业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甚至是在单个建筑物内都是不均匀地分布的。因此也期望网络是灵活的并且能够基于来自用户的实际需求分布容量。
另外,由于总体拥有成本(TCO)对运营商的重要性,应当进一步降低设备成本。而多运营商支持的特性能够使得室内覆盖网络由多个运营商共享,这大大降低了每个运营商的成本。
目前的室内覆盖方案还无法同时满足上面描述的需求。例如传统的分布式天线系统(DAS)由于使用同轴电缆,其安装时间和成本都较高。即使新型的有源DAS使用了例如光纤和五类线(CAT5)电缆等其他的传输材料来代替同轴电缆传输数字射频信号,而爱立信也提出了Dot(点系统)产品,这些方案也能够降低安装时间和系统的噪声,但是设备的成本仍然较高。此外,这些方案也不能支持在室内覆盖中的大的容量。
另一种现有的室内覆盖方案是微基站(small cell)。当前的微基站类似于具有更低的发送能量和更小的覆盖范围的例如家庭基站(Femto)的宏基站设备。虽然华为提出了“无线点系统(Lampsite)”的概念,但其实际上仍是一种微基站,只是将多个微基站的射频拉远头(RRH)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并且通过CAT5电缆和光纤相互连接。这种方案比DAS提供了更多的容量,但具有以下缺点:更多不必要的切换(HO)、增加了信令业务、不支持多运营商以及为了适应未来的例如Hi-order MIMO的新技术需要较高的成本。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为了以更低的成本和更灵活的方式满足对无线室内覆盖的需求,有必要提出一种优化的室内无线覆盖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所述简化的微基站分别与宏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可通信地相耦合,并且用于传输第一类数据业务;以及至少一个分布式天线,所述分布式天线分别与所述宏基站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可通信地相耦合,并且用于传输不同于所述第一类数据业务的第二类数据业务,以及用于传输对应于所述第一类数据业务和所述第二类数据业务的信令。
通过上述的系统,能够结合简化的微基站和分布式天线系统来实现室内无线覆盖。分布式天线系统能够保证连续的室内覆盖,而简化的微基站则能够增加覆盖的容量。随着安装大量的简化的微基站,能够显著地增加室内覆盖容量,满足用户设备对室内覆盖容量的日益增加的需求。
同时,例如高阶多输入多输出、毫米波等用于提升基站容量的新技术能够容易地和低成本地实施在简化的微基站中。由于仅需要在简化的微基站中,而无需在所有的基站中实施这些新技术,这使得室内覆盖系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更新到下一代。
此外,由于分布式天线系统能够支持多运营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微基站还具有支持多运营商的优势。
在依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满足所述宏基站设备没有超负荷以及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时,待处理的业务为所述第二类数据业务:
-所述待处理的业务为语音业务;
-所述宏基站设备的负荷小于预先确定的宏基站设备负荷阈值;
-所述用户设备没有找到所述简化的微基站;
-所述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大于预先确定的微基站负荷阈值。
而在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时,所述待处理的业务为所述第一类数据业务:
-所述简化的微基站没有超负荷;
-所述待处理的业务不为所述第二类数据业务。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为简化的微基站和具有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宏基站合理地分配数据业务。宏基站应当处理语音业务、能够以较小的负荷处理的数据业务,而在没有简化的微基站或者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过大时,也处理其他的数据业务。而简化的微基站则可以分流宏基站不处理的数据业务。
在依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天线均匀地分布在室内,而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仅分布在室内的具有高业务量的区域。
通过这种方式,分布式天线保证了室内无线充分的覆盖,并且处理低业务量的区域的全部的数据业务。而通过有选择地分布简化的微基站能够提升室内无线覆盖的灵活性。当某个区域的业务量增加时,运营商能够通过在该区域安装更多的简化的微基站来满足业务需求。
在依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简化的微基站在控制层面上仅传输前导和同步信令,并且在用户层面上仅进行多媒体接入控制子层和无线链路控制子层的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微基站,根据本发明的简化的微基站在功能和结构上都得到了缩减,从而在不影响覆盖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
在依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具有睡眠模式。
通过这种方式,当某个区域的业务量降低时,能够合理地使相应的简化的微基站进入睡眠模式,即仅发送前导和同步信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业务需求量减少的时候(例如晚上)节省能量。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宏基站设备,所述宏基站设备分别与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和至少一个分布式天线可通信地相耦合,所述宏基站设备包括:业务调度模块,所述业务调度模块用于判断待处理的数据业务为第一类数据业务还是第二类数据业务,其中,所述第一类数据业务由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传输至用户设备,而所述第二类数据业务由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天线传输至所述用户设备。
通过上述的宏基站设备,能够合理地为简化的微基站和具有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宏基站调度数据业务。
在依据本发明的宏基站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宏基站设备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量;当单个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量大于高负荷阈值时,所述宏基站设备提示运营商增加简化的微基站的数量;而当单个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量小于低负荷阈值时,所述宏基站设备请求所述单个简化的微基站进入睡眠模式。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为运营商扩充室内无线覆盖的容量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简化的微基站适时地进入睡眠模式,从而节约能量。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宏基站设备中的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至少一个分布式天线来接收用户设备的接入请求;B.判断所请求业务为第一类数据业务还是第二类数据业务;C.如果所述所请求业务为第一类数据业务,选择最优的简化的微基站;以及D.向所述最优的简化的微基站发送信道激活消息。
在依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子步骤:B1.判断所述业务是否为语音业务;B2.如果所述业务不是语音业务,判断所述宏基站设备的负荷是否小于预先确定的宏基站设备负荷阈值;B3.如果所述宏基站设备的负荷不小于预先确定的宏基站设备负荷阈值,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的信息;B4.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的信号强度报告;B5.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找到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B6.如果所述用户设备找到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则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中的具有最小负荷的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是否大于预先确定的微基站负荷阈值;以及B7.如果所述具有最小负荷的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不大于所述预先确定的微基站负荷阈值,则判断所述业务为第一类数据业务。
在依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满足所述宏基站设备没有超负荷以及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时,判断所述业务为第二类数据业务:
-所述业务为语音业务;
-所述宏基站设备的负荷小于预先确定的所述宏基站设备负荷阈值;
-所述用户设备没有找到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以及
-所述具有最小负荷的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大于预先确定的微基站负荷阈值。
在依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E.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号强度报告;F.如果与所述用户设备当前耦合的所述简化的微基站的信号强度低于信号强度阈值,则重新选择最优的简化的微基站;以及G.向与所述用户设备当前耦合的所述简化的微基站发送解耦合请求。
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了在用户设备由于移动而导致当前耦合的简化的微基站的信号强度过低时,重新选择新的简化的微基站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简化的微基站中的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接收来自所述宏基站设备的信道激活消息;b.在所激活的信道中传输第一类数据业务。
在依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c.接收来自所述宏基站设备的解耦合请求;d.去激活相应的已激活的信道。
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系统、宏基站设备和方法能够通过结合分布式天线系统和简化的微基站来提供大容量的、高的可扩展性的、高灵活性的、低成本的、能量节约的以及支持多运营商的室内无线覆盖方案。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的附图和说明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该系统在图1中分别与宏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可通信地相耦合;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和宏基站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简化的微基站的用户层面;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简化的微基站的控制层面;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在宏基站设备中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方法;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在宏基站设备中用于判断业务类型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接入简化的微基站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发明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如上所述,现有的DAS技术和small cell技术都无法低成本地同时满足覆盖或容量的需求。同时,DAS技术和small cell技术在目前的业界被认为是竞争性的两个技术,还没有方案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实现优化的室内无线覆盖。而本发明的一方面就在于将传统的DAS技术和本发明提出的简化的微基站相结合。简化的微基站是指该微基站仅传输数据业务,而不传输与该数据业务下相对应的信令。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为了清楚地描述该系统的功能,该系统在图1中分别与宏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可通信地相耦合。
如图1所示,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包括三个分布式天线105、106和107以及两个简化的微基站108和109。该些分布式天线分别与宏基站设备101、102和103和用户设备110、111和112可通信地相耦合。而该些简化的微基站与宏基站设备103和用户设备110、111和112可通信地相耦合。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该些简化的微基站也能够与多个宏基站设备可通信地相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该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天线、简化的微基站、用户设备和宏基站设备的数量都是示例性的,其他的任意的数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三个分布式天线105、106和107示例性地是通过耦合器104耦合到多个宏基站设备的101、102和103上的,而两个简化的微基站108和109示例性地是通过聚合器113耦合到宏基站设备103上的。
在图1中,两个简化的微基站108和109用于将第一类数据业务传输至所述用户设备。而三个分布式天线105、106和107用于将不同于第一类数据业务的第二类数据业务传输至用户设备,以及用于传输对应于所述第一类数据业务和第二类数据业务的信令。例如第二类数据业务表示处于较低的负荷情况下的分布式天线足以处理的数据业务,而第一类数据业务表示处于较低的负荷情况下的分布式天线难以处理的数据业务。在处理第二类数据业务时,分布式天线同时传输信令和数据业务。而在处理第一类数据业务时,由简化的微基站处理数据业务,并且由分布式天线处理相应的信令。也就是说,在处理第一类数据业务时,信令和用户数据是分开处理的。
如图1所示,由于在低业务量区域,分布式天线106足以处理用户设备111的所有的数据业务,即所有的数据业务的类型都为第二类数据业务。因此,在低业务量区域不设置简化的微基站。而在高业务量区域,分布式天线105的容量小于用户设备110所需要的容量,因此需要设置简化的微基站108。该低业务量区域和高业务量区域能够通过一个阈值来区分,该阈值例如为分布式天线的容量乘上预先确定的比例系数。
图1还示出了业务量由高变为低的区域,在该区域已经设置了简化的微基站109,但随着业务量的降低,该简化的微基站109实际上是不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简化的微基站109设置为睡眠模式以节约能量。睡眠模式的实现方式将在下文中进一步阐述。
通过图1所示的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只要将简化的微基站的数量进一步提高,就能显著地增加室内无线覆盖的容量。此外,图1所示的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随着室内业务的增加,运营商仅需要安装更多的简化的微基站或者将简化的微基站进行升级,这无需用于在室内覆盖中引入大容量的高的成本。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宏基站设备使用较低的频带而简化的微基站使用较高的频带。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宏基站具有好的传播特性并且为简化的微基站提供大的容量和低的干扰。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和宏基站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2所示,宏基站设备201包括控制模块203和业务调度模块204。而简化的微基站202包括资源管理模块205和运行维护模块206。宏基站设备201和简化的微基站202之间可通信地相耦合。
在此,这些模块的划分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事实上,仅具有业务调度功能的宏基站设备和仅能够传输数据业务的简化的微基站就能够实施本发明的基本的技术方案。其他的模块用于附加地优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例如,在简化的微基站202中,资源管理模块205能够监控简化的微基站202的负荷情况,例如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情况包括高负荷、低负荷和无负荷三种情况。在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大于预先确定的高负荷阈值的情况下,资源管理模块205还能够向宏基站设备201的业务调度模块204报告。随后业务调度模块204继续向控制模块203报告负荷大于预先确定的高负荷阈值的情况,控制模块203通过分析能够向运营商建议扩展容量,例如通过增加更多的简化的微基站或者载波的方式。
此外,还能够以相似的方式实现简化的微基站202的睡眠模式。当资源管理模块205判断简化的微基站202的负荷低于预先确定的低负荷阈值或者为无负荷阈值时,也向业务调度模块204报告该情况。业务调度模块204将检查分布式天线的负荷状况,如果分布式天线处于高负荷,则业务调度模块204请求简化的微基站202继续保持开启;而如果分布式天线处于低负荷,则业务调度模块204能够将简化的微基站202中的业务移交给分布式天线,并且请求简化的微基站202关闭除了前导和同步载波之外的所有的载波,以节约能量。
运行维护模块206用于监控简化的微基站202的工作状态,当工作状态发生异常时,运行维护模块206能够向业务调度模块204发送报告。业务调度模块204能够根据该报告指示简化的微基站202重置或者重启。此外,在简化的微基站202上电之后,运行维护模块206能够请求并且接收来自宏基站设备201的控制模块203的配置文件,以据此配置简化的微基站202。
如上所述,在宏基站设备201中,控制模块203能够接收和分析简化的微基站202的负荷情况,并且能够将配置文件传送给运行维护模块206。而业务调度模块204能够判断待处理的业务为第一或第二类数据业务。并且据此请求宏基站设备201或简化的微基站202来处理该业务。
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简化的微基站的用户层面和控制层面。
如图所示,与传统的微基站相比,本发明中的简化的微基站将更多的控制功能交给了具有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宏基站设备,而仅与用户设备交互数据业务。
在用户层面,简化的微基站将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DCP)子层的功能交给宏基站设备,而仅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的功能。
在控制层面,简化的微基站仅传输前导和同步信令,以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搜寻到该简化的微基站,并且与该简化的微基站进行同步。该简化的微基站无需与用户设备交互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根据图3a和图3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简化的微基站在传统的微基站的基础上减少了部分功能,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由此也能够降低运营商扩展室内覆盖容量所需的花费。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在宏基站设备中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方法。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1中,宏基站设备通过至少一个分布式天线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接入请求。
在步骤S402中,宏基站设备判断所请求的业务为第一类数据业务还是第二类数据业务。例如在图5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宏基站设备中用于判断业务类型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S501中,判断业务是否为语音业务。如果是语音业务,则进入步骤S509。
如果不是语音业务,则在步骤S502中判断宏基站设备的负荷是否小于宏基站设备负荷阈值。在此,宏基站设备负荷阈值能够是宏基站最大能够承担的负荷乘上一个比例系数,该比例系数例如为45%。如果基站设备的负荷小于宏基站设备负荷阈值,则直接在步骤S510中判断业务为第二类数据业务。
如果基站设备的负荷不小于宏基站设备负荷阈值,则在步骤S503中通过分布式天线向用户设备发送简化的微基站的信息,该信息例如包括简化的微基站的前导载波。
在步骤S504中,接收来用户设备的对于简化的微基站的信号强度报告。该信号强度报告指示多个简化的微基站的信号强度排序或者指示在用户设备周围未发现可用的简化的微基站。
在步骤S505中,如果用户设备没有找到任何简化的微基站,则进入步骤S509。
如果用户设备找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则在步骤S506中继续判断具有最小负荷的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是否大于微基站负荷阈值。在此,微基站负荷阈值能够是简化的微基站最大能够承担的负荷乘上一个比例系数,该比例系数例如为80%。如果具有最小负荷的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大于微基站负荷阈值,则进入步骤S509。
如果最小负荷的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不大于微基站负荷阈值,则在步骤S507中判断业务为第一类数据业务。
在步骤S509中,判断宏基站设备是否超负荷。
如果宏基站设备超负荷没有超负荷,则在步骤S510中判断业务为第二类数据业务。
在未示出的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509中判断宏基站设备已经超负荷,则将产生一个堵塞事件,该业务将被拒绝或延迟。
回到图4,如果判断得到业务为第一类数据业务,则在步骤S403中选择最优的简化的微基站。该最优的简化的微基站例如是具有最小负荷的简化的微基站。
在步骤S404中,向该最优的简化的微基站发送信道激活消息。后者据此激活相应的信道来传输业务。
图6中进一步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接入简化的微基站的详细过程。
如图6所示,在步骤S601中,用户设备监听广播信道。此时,用户设备处于空闲模式,并且仅监听宏基站的前导信道。
如果用户期望启动业务,则在步骤S602中向宏基站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宏基站随后在步骤S603中与核心网建立连接。实际上,至此的这些步骤都与传统的随机接入过程是相同的。
步骤S604至S607为宏基站判断业务类型的步骤,即业务是第一类数据业务还是第二类数据业务。这些步骤是图5所示的方法的一部分,固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608中,宏基站设备向最优的简化的微基站发送连接分配请求。
在步骤S609中,最优的简化的微基站向宏基站回复连接分配确认。
在步骤S610中,宏基站再向用户设备发送连接分配命令。
至此,在步骤S611中完成用户设备到简化的微基站的接入过程。简化的微基站于是能够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业务。
在未示出的步骤中,如果用户在接收数据业务期间移动并导致简化的微基站的信号质量过低,则需要进行简化的微基站的重选过程。
具体地,首先,宏基站能够例如周期性地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号强度报告。
接着,如果与用户设备当前耦合的简化的微基站的信号强度低于信号强度阈值,则宏基站重新选择最优的简化的微基站;该选择最优的简化的微基站的过程与图6中所示的相同。
然后,宏基站向与用户设备当前耦合的简化的微基站发送解耦合请求。
最后,在接收到来自宏基站设备的解耦合请求之后,该简化的微基站去激活相应的已激活的信道。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所述简化的微基站分别与宏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可通信地相耦合,并且用于传输第一类数据业务;以及
至少一个分布式天线,所述分布式天线分别与所述宏基站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可通信地相耦合,并且用于传输不同于所述第一类数据业务的第二类数据业务,以及用于传输对应于所述第一类数据业务和所述第二类数据业务的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满足所述宏基站设备没有超负荷以及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时,待处理的业务为所述第二类数据业务:
-所述待处理的业务为语音业务;
-所述宏基站设备的负荷小于预先确定的宏基站设备负荷阈值;
-所述用户设备没有找到所述简化的微基站;
-所述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大于预先确定的微基站负荷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时,所述待处理的业务为所述第一类数据业务:
-所述简化的微基站没有超负荷;以及
-所述待处理的业务不为所述第二类数据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天线均匀地分布在室内,而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仅分布在室内的具有高业务量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简化的微基站在控制层面上仅传输前导和同步信令,并且在用户层面上仅进行多媒体接入控制子层和无线链路控制子层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具有睡眠模式。
7.一种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宏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基站设备分别与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和至少一个分布式天线可通信地相耦合,所述宏基站设备包括:
业务调度模块,所述业务调度模块用于判断待处理的数据业务为第一类数据业务还是第二类数据业务,其中,所述第一类数据业务由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传输至用户设备,而所述第二类数据业务由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天线传输至所述用户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宏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基站设备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量;
当单个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量大于高负荷阈值时,所述宏基站设备提示运营商增加简化的微基站的数量;
当单个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量小于低负荷阈值时,所述宏基站设备请求所述单个简化的微基站进入睡眠模式。
9.一种在宏基站设备中的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至少一个分布式天线来接收用户设备的接入请求;
B.判断所请求业务为第一类数据业务还是第二类数据业务;
C.如果所述所请求业务为所述第一类数据业务,选择最优的简化的微基站;以及
D.向所述最优的简化的微基站发送信道激活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业务的类型为第二类数据业务,则由宏基站设备处理所述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子步骤:
B1.判断所述业务是否为语音业务;
B2.如果所述业务不是语音业务,判断所述宏基站设备的负荷是否小于预先确定的宏基站设备负荷阈值;
B3.如果所述宏基站设备的负荷不小于预先确定的宏基站设备负荷阈值,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的信息;
B4.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的信号强度报告;
B5.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找到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
B6.如果所述用户设备找到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则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中的具有最小负荷的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是否大于预先确定的微基站负荷阈值;以及
B7.如果所述具有最小负荷的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不大于所述预先确定的微基站负荷阈值,则判断所述业务为第一类数据业务。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满足所述宏基站设备没有超负荷以及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时,判断所述业务为第二类数据业务:
-所述业务为语音业务;
-所述宏基站设备的负荷小于预先确定的所述宏基站设备负荷阈值;
-所述用户设备没有找到所述至少一个简化的微基站;
-所述具有最小负荷的简化的微基站的负荷大于预先确定的微基站负荷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E.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号强度报告;
F.如果与所述用户设备当前耦合的所述简化的微基站的信号强度低于信号强度阈值,则重新选择最优的简化的微基站;以及
G.向与所述用户设备当前耦合的所述简化的微基站发送解耦合请求。
14.一种在简化的微基站中的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接收来自宏基站设备的信道激活消息;
b.在所激活的信道中传输第一类数据业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c.接收来自所述宏基站设备的解耦合请求;
d.去激活相应的已激活的信道。
CN201510100811.3A 2015-03-06 2015-03-06 一种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宏基站设备和方法 Pending CN1059922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0811.3A CN105992232A (zh) 2015-03-06 2015-03-06 一种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宏基站设备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0811.3A CN105992232A (zh) 2015-03-06 2015-03-06 一种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宏基站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2232A true CN105992232A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40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0811.3A Pending CN105992232A (zh) 2015-03-06 2015-03-06 一种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宏基站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9223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1146A (zh) * 2011-11-29 2012-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载波业务分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84362A (zh) * 2013-07-05 2013-11-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承载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和微基站
CN103596253A (zh) * 2013-12-04 2014-02-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基站的工作状态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3702422A (zh) * 2012-09-28 2014-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本地承载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3826229A (zh) * 2012-11-19 2014-05-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个Smallcell基站进行小区合并的方法、SN、基站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1146A (zh) * 2011-11-29 2012-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载波业务分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02422A (zh) * 2012-09-28 2014-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本地承载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3826229A (zh) * 2012-11-19 2014-05-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个Smallcell基站进行小区合并的方法、SN、基站及系统
CN103384362A (zh) * 2013-07-05 2013-11-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承载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和微基站
CN103596253A (zh) * 2013-12-04 2014-02-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基站的工作状态调节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3535B (zh) 经由接入终端路由的方法
Ratasuk et al. LTE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ing licensed-assisted access
CN105359572B (zh) 为多个网络运营商服务的小小区网络架构
EP263875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 for composite reporting of wireless relay power capability
CN102714856B (zh) 用于更新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243227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 equipment selecting a home node
CN103731900A (zh) 一种蜂窝异构网络下的用户接入模式选择方法
CN101820683A (zh) 干扰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04919846A (zh) 用于报告缓存器状态的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KR20140033657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매크로 기지국과 소형 셀 기지국 간 협력 통신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04469891A (zh) 选择中继节点的施主小区基站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7079506A (zh) 用户设备、通信系统和控制用户设备的方法
EP30117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base station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to a plurality of antenna sites of the base station
CN105208626A (zh) 无线网络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用户设备
CN101998441A (zh) 一种动态协作的方法和系统、一种数据交换设备
CN11632594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135007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09299A (zh) 协作多输入多输出的处理方法及中继站
EP2547136B1 (en) Processing data in network systems to reduce burden on core network and interference
ITTO20100663A1 (it) Metodo di comunicazione bidirezionale in una rete di telecomunicazioni mobile cellulare e relativa rete di telecomunicazioni
US884314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handover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96258A (zh) 用于管理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Gambini et al. Wireless over cable for energy-efficient femtocell systems
CN104469785B (zh) 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858475A (zh) 多rat网络下的无线资源协调调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New Area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Applicant after: NOKIA SHANGHAI BELL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New Area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Applicant before: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