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1804A - 具有线圈的手机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具有线圈的手机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1804A
CN105991804A CN201510086073.1A CN201510086073A CN105991804A CN 105991804 A CN105991804 A CN 105991804A CN 201510086073 A CN201510086073 A CN 201510086073A CN 105991804 A CN105991804 A CN 105991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protecting case
signal
coil
phone pro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60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圣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ar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ar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ar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ar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860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918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91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18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手机保护壳,以无线的方式接收一手机所提供的一第一输出能量,并包括一线圈、一控制装置以及一动作装置。线圈根据第一输出能量产生一第一响应信号。控制装置译码第一响应信号,用以产生一电源信号以及一指令信号。动作装置接收电源信号,并根据指令信号而动作。

Description

具有线圈的手机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线圈的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种类愈来愈多。目前最常使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为移动电话。当有来电时,使用者必须靠移动电话所发出的声音或震动判别是否有来电或简讯。由于目前的手机大多具有大屏幕,因此,使用者通常将手机置于手提包里。当来电或简讯时,若手机为震动模式,则用户不易查觉来电。再者,用户必须直视手机屏幕,才能得知是否有来电或简讯。因此,使用上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手机保护壳。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以无线的方式接收一手机所提供的一第一输出能量,并包括一线圈、一控制装置以及一动作装置。线圈根据第一输出能量产生一第一响应信号。控制装置译码第一响应信号,用以产生一电源信号以及一指令信号。动作装置接收电源信号,并根据指令信号而动作。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动作装置为一发光模块。控制装置借由指令信号,控制发光模块的亮度及颜色。
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动作装置为一人机接口,根据用户输入,产生一控制信号。控制装置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线圈,用以产生一第二输出能量予手机。手机根据第二输出能量进行一相对应动作。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动作装置同时具有一发光模块以及一人机接口。发光模块根据手机所提供的指令信号而发光。人机接口根据一用户输入产生一控制信号,用以控制手机的操作。
为让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为手机保护壳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C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可能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及图1B为手机保护壳的示意图。在图1A中,手机保护壳110A属于背盖式,包覆手机120的背面。在图1B中,手机保护壳110B属于翻折式,不仅包覆手机120的背面,亦覆盖手机120的正面。不论是哪种型式的手机保护壳,都是为了减少手机刮伤或手机摔落时的损伤。在其它实施例中,手机保护壳110A及110B具有其它图案,用以增加美观及个人特色。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手机保护壳110A及110B具有接收电源的功能,用以达到通知及操作功能。
以通知功能为例,当来电时,手机保护壳110可发光,使用者借由发光的手机保护壳110,得知有来电或简讯。使用者也可借由手机保护壳110的发光颜色,得知来电者的身份。另外,在操作功能中,用户可以直接借由手机保护壳110的人机接口,直接操作手机,如接听电话或是调整音量大小,而不需掀开手机的保护套。
图1C为本发明的手机120与手机保护壳110的侧视图,其呈现手机保护壳110A尚未连接手机120时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手机120通过线圈121与111,以无线方式供电予手机保护壳110A,并控制手机保护壳110A的动作,如控制手机保护壳110A的发光亮度及颜色。在其它实施例中,手机保护壳110A也可通过线圈111与121,操作手机120,如接听电话或调整音量。
图2A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一可能实施例。如图所示,操作系统200包括一手机保护壳110以及一手机120。手机120供电并提供指令予手机保护壳110。手机保护壳110根据指令而动作。如图2A所示,手机120包括一线圈121、一控制装置122、一电池123以及一处理器124。虽然图2A并未完整地绘示出手机120的所有组件,但因手机120的其它组件的动作原理为本领域人士所深知,所以就算没有说明或显示这些组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完全地了解本发明。
处理器124控制控制装置122,使其转换电池123的能量,并通过线圈121产生一输出能量P1。借由线圈耦合效应,将输出能量P1转移到线圈111。线圈111根据输出能量P1产生一响应信号P2。
在本实施例中,手机保护壳110包括一线圈111、一控制装置112以及一动作装置113。线圈111接收输出能量P1,并产生响应信号P2。控制装置112译码响应信号P2,用以产生一电源信号SP以及一指令信号SM。电源信号SP是用以供电予动作装置113。指令信号SM用以控制动作装置113的行为模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12通过一内部整合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传送指令信号SM予动作装置113,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其它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12可利用其它通讯协议传送指令信号SM予动作装置113。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12与动作装置113之间的沟通为单向。
在本实施例中,动作装置113为一发光模块114,具有发光功能。控制装置112通过电源信号SP,点亮发光模块114,并通过指令信号SM,控制发光模块114的亮度、颜色及点灭状态(闪烁)。
举例而言,当一第一群组的人员来电时(如家人),处理器124通过控制装置122,令线圈121产生输出能量P1,控制装置112再根据线圈111所产生的响应信号P2,令发光模块114呈现第一颜色或第一闪烁状态,如快速地闪烁。当一第二群组的人员来电时(如朋友),处理器124通过控制装置122,令线圈121产生另一输出能量P1,控制装置112再根据线圈111所产生的另一响应信号P2,令发光模块114呈现第二颜色或第二闪烁状态,如慢速地闪烁。因此,用户只要根据发光模块114的发光颜色或闪烁情况,便可得知来电者的身份。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使用者可预先在手机上设定联络人的类型,将家人的电话归属在第一群组,并将朋友的电话归属在第二群组。当第一或第二群组里的人员来电时,处理器124借由控制装置122控制线圈121所产生的输出能量P1。控制装置112再根据输出能量P1,产生相对应的指令信号SM,用以控制发光模块114所呈现的颜色。
本发明并不限定发光模块114的内部架构。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14包括复数发光二极管(LED)。本发明并不限定发光二极管的光线颜色。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14根据指令信号SM呈现单一颜色。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14呈现两种或以上的颜色。
图2B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另一可能实施图。图2B类似图2A,不同之处在于,图2B的动作装置113为一人机接口115。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24控制控制装置122,使其转换电池123的能量,并通过线圈121产生一输出能量P3。借由线圈耦合效应,将输出能量P3以无线方式转移到线圈111。线圈111根据输出能量P3产生一响应信号P4。控制装置112译码响应信号P4,用以产生一电源信号SP,用以供电予人机接口115。
本发明并不限定人机接口115的种类。在一可能实施例中,人机接口115具有至少一机械式按钮,如薄膜开关。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人机接口115包括至少一触碰式按钮。在其它实施例中,人机接口115同时具有机械式及触碰式按钮。用户可通过人机接口115上的按钮操作手机120。
举例而言,当来电时,用户可按下人机接口115的按钮,用以直接接听来电,而不需再操作手机120。另外,当用户利用手机120听音乐时,也可直接通过人机接口115调整音量的大小,而不需再点选手机120的音乐播放程序,故可提高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按下按钮时,人机接口115产生一控制信号SC1。控制装置112根据控制信号SC1控制线圈111,使其产生一输出能量P5。借由线圈耦合效应,线圈121感应输出能量P5,用以产生一响应信号P6。控制装置122译码响应信号P4,用以产生一控制信号SC2。处理器124根据控制信号SC2进行一相对应动作,如接听来电或是调整音量。
在本实施例中,接听及调整功能并非直接操作手机120,而是通过手机保护壳110而动作。因此,可大幅提高便利性。另外,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处理器124通过一内部整合电路接收控制信号SC2,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其它实施例中,处理器124可利用其它种类的通讯协议接收控制信号SC2。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24与控制装置122之间的沟通为双向。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2A及2B图的动作装置113亦可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动作装置113具有发光及操作手机120的功能。如图2C所示,动作装置113具有发光模块114以及人机接口115。在本实施例中,手机保护壳110不但具有通知功能,也具有操作功能。
举例而言,当来电或简讯时,发光模块114发光。用户根据发光模块114的闪烁时间及颜色,便可判断出来电者的身份。此时,用户可直接按下人机接口115的按钮,用以接听电话,而不需直接操作手机。另外,用户也可通过人机接口115调整通话的音量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当来电时,处理器124控制控制装置122,使其转换电池123的能量,并通过线圈121产生一输出能量P3。借由线圈耦合效应,输出能量P3可转移到线圈111。线圈111根据输出能量P3产生一响应信号P4。控制装置112译码响应信号P4,用以产生一电源信号SP以及一指令信号SM,用以驱动动作装置113,并控制动作装置113的行为模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12通过一内部整合电路传送指令信号SM。
举例而言,动作装置113里的发光模块114根据电源信号SP而发光。用户根据发光模块114所呈现的颜色及闪烁时间,便可得知来电者的身份。另外,当动作装置113里的人机接口115接收到一用户输入,如用户按下某一按钮,人机接口115产生一控制信号SC1。控制装置112根据控制信号SC1控制线圈111,使其产生一输出能量P5。借由线圈耦合效应,线圈121感应输出能量P5,用以产生一响应信号P6。控制装置122译码响应信号P4,用以产生一控制信号SC2。处理器124根据控制信号SC2进行一相对应动作,如接听来电或是调整音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处理器124通过一内部整合电路接收控制信号SC2。
由于使用者仅仅通过手机保护壳的发光情况,便可判断出是否有来电或简讯,因此不会漏接电话。再者,借由手机保护壳所呈现的颜色或闪烁时间,使用者可判断出来电者的身份。另外,当手机保护壳具有人机接口时,若有来电,用户可通过人机接口上的按钮接听电话,而不需直接操作手机,故可大幅提高便利性。
除非另作定义,在此所有词汇(包含技术与科学词汇)均属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的一般理解。此外,除非明白表示,词汇于一般字典中的定义应解释为与其相关技术领域的文章中意义一致,而不应解释为理想状态或过分正式的语态。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以无线的方式接收一手机所提供的一第一输出能量,并包括:
一线圈,根据该第一输出能量产生一第一响应信号;
一控制装置,译码该第一响应信号,用以产生一电源信号以及一指令信号;以及
一动作装置,接收该电源信号,并根据该指令信号而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动作装置为一发光模块,该控制装置借由该指令信号,控制该发光模块的亮度及颜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发光模块根据该指令信号呈现至少一颜色。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发光模块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动作装置为一人机接口,根据一用户输入,产生一控制信号,该控制装置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该线圈,用以产生一第二输出能量予该手机,该手机的一线圈根据该第二输出能量产生一第二响应信号,该手机的一处理器根据该第二响应信号进行一相对应动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相对应动作为接听电话或是调整通话音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人机接口包括至少一机械式按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人机接口包括至少一触碰式按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手机的一处理器通过一第一内部整合电路接收该第二响应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控制装置通过一第二内部整合电路传送该指令信号。
CN201510086073.1A 2015-02-17 2015-02-17 具有线圈的手机保护壳 Pending CN1059918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6073.1A CN105991804A (zh) 2015-02-17 2015-02-17 具有线圈的手机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6073.1A CN105991804A (zh) 2015-02-17 2015-02-17 具有线圈的手机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1804A true CN105991804A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38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6073.1A Pending CN105991804A (zh) 2015-02-17 2015-02-17 具有线圈的手机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9180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5145A (zh) * 2018-05-07 2021-02-26 星科科学技术先进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移动装置外壳的系统和方法
CN114449104A (zh) * 2022-01-26 2022-05-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7314Y (zh) * 1998-10-05 1999-11-03 张玉莲 移动电话的来电感知皮套
CN1402202A (zh) * 2001-08-24 2003-03-12 英业达集团(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光二极管信息显示装置
CN202233577U (zh) * 2011-08-17 2012-05-30 邹创华 闪光手机套
CN103458127A (zh) * 2013-09-18 2013-12-18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保护套、移动终端系统
CN203930607U (zh) * 2014-06-27 2014-11-05 联合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警示型移动装置套
CN204013692U (zh) * 2014-02-27 2014-12-10 钰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动电话的来电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7314Y (zh) * 1998-10-05 1999-11-03 张玉莲 移动电话的来电感知皮套
CN1402202A (zh) * 2001-08-24 2003-03-12 英业达集团(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光二极管信息显示装置
CN202233577U (zh) * 2011-08-17 2012-05-30 邹创华 闪光手机套
CN103458127A (zh) * 2013-09-18 2013-12-18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保护套、移动终端系统
CN204013692U (zh) * 2014-02-27 2014-12-10 钰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动电话的来电显示装置
CN203930607U (zh) * 2014-06-27 2014-11-05 联合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警示型移动装置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5145A (zh) * 2018-05-07 2021-02-26 星科科学技术先进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移动装置外壳的系统和方法
US11930131B2 (en) 2018-05-07 2024-03-12 Star Co Scientific Technologies Advanced Research Co,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mobile device cover
CN114449104A (zh) * 2022-01-26 2022-05-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0936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flip cover thereof
CN104902048B (zh) 一种基于手机智能保护壳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JP7308285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移動端末
EP2934071B1 (en) Ligh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4916115A (zh) 红外发射结构、红外遥控器和红外遥控方法
CN103345283B (zh) 移动终端及其外壳颜色控制方法
CN106020447B (zh) 触摸式电子设备的接近传感器参数调整方法和系统
CN103873696A (zh) 一种不同场景模式下手势操作手机的方法及系统
CN112764293A (zh) 校色检测设备及外置闪光灯的校色系统
CN105991804A (zh) 具有线圈的手机保护壳
CN101719947A (zh) 一种手机来电/来信提示器及提示方法
CN205545795U (zh) 带闪灯的蓝牙运动耳机
CN204614203U (zh) 红外发射结构和红外遥控器
CN211352499U (zh) 一种led灯的亮度自适应调整装置
CN204733206U (zh) 一种基于手机智能保护壳的控制系统
CN207560104U (zh) 一种具有来电提醒功能的手机壳
CN203522808U (zh) 一种led闪光手机保护壳结构
CN203012940U (zh) 基于触摸板的双面遥控器
CN202353643U (zh) 一种关机状态下能快速确认其位置的手机及其遥控器
WO2015172353A1 (zh) 具有可调节发光阵列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KR101586759B1 (ko) 웨어러블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1859488A (zh) 一种智能遥控器
CN106249889A (zh) 红外手势识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穿戴设备、识别设备
CN207011046U (zh) 照明装置
CN101610620B (zh) 便携式照明灯具的电路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