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8898A - 系统的备份装置以及备份方法 - Google Patents

系统的备份装置以及备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8898A
CN105988898A CN201510091569.8A CN201510091569A CN105988898A CN 105988898 A CN105988898 A CN 105988898A CN 201510091569 A CN201510091569 A CN 201510091569A CN 105988898 A CN105988898 A CN 105988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mentioned
backup
reflec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15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保田淑子
肥村洋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88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88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6Hardware arrangements for back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1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 G06F11/143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using file system or storage system meta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4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for networked environ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23Failover techniques
    • G06F11/203Failover techniques using mig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3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with a single idle spare processing compon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15Virtu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的备份装置以及备份方法,将在主站点的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变化迅速地反映到在副站点的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使各个信息处理系统匹配。如果检测到在主站点的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系统数据的变更,则根据构成主站点和副站点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服务器的映射信息,确定与主站点的变更位置对应的副站点的服务器,更新所确定的服务器和映射信息。

Description

系统的备份装置以及备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的备份,特别涉及不同的虚拟化基础之间的系统的备份。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云计算(云)向数据中心(DC)的应用正在取得进展。在普通的云中,DC运营商在由服务器、存储装置、网络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上,虚拟化地构筑多个企业系统、企业内的多个业务系统。云是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的,因此与物理系统相比扩展性优越。另一方面,在云中将多个信息处理系统综合为单一的信息处理系统,因此多个信息处理系统混合存在(多租户化),变得复杂化。此外,将综合在云中的每个顾客的虚拟化的信息处理系统或虚拟化的业务系统称为租户。
最近,以灾难恢复为目的,开始出现以下的基于云的灾难恢复服务,即在地理上分离的云中构筑位于主站点的现存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备份站点(副站点),并经由网络转送数据。通过灵活利用该基于云的灾难恢复服务,顾客自身不需要购买或构筑在副站点中利用的设备,因此能够缩短调试副站点之前的时间,并且降低成本。此外,信息处理系统中包括在公司内利用的公司内系统、寄存在数据中心等中的系统、在数据中心运营商提供的云(多租户型信息系统)中构筑的租户等,因此作为灾难恢复的形式,存在从顾客站点(on-premises:屋内)向云的灾难恢复、从云向其他云的灾难恢复等各种组合。
在现有的灾难恢复方法中利用了以下的方法,即在主站点和副站点中使用相同的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构筑相同结构的系统,利用存储装置所具有的数据复制功能,将主站点的数据定期地复制到副站点。但是,在副站点中利用云的情况下,无法在主站点和副站点中构筑相同结构的系统。这是因为在系统构筑时利用的服务器、网络、存储装置、虚拟化基础在站点之间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利用现有主流的存储装置所具有的数据复制功能,而利用经由网络从主站点向副站点复制数据的方法(基于服务器的数据复制功能)。
在基于服务器的数据复制功能中,将主站点的用户数据复制到副站点。例如,用户数据相当于在数据库中利用的数据区域等。在现有的灾难恢复中,在副站点中构筑相同结构的系统,因此只要复制用户数据,就保证了在切换副站点时信息处理系统运转。但是,在云中构筑副站点的情况下,无法构筑与主站点相同结构的系统,因此只复制用户数据无法保证在向副站点切换时作为系统动作。为了保证作为系统的动作,不只是反映用户数据,还需要将被称为系统数据的与系统有关的各种信息反映到副站点。
在系统数据中包含系统盘信息和系统结构信息。在系统盘信息中,包含操作系统的设定或版本信息、在操作系统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设定信息等操作系统所利用的区域的信息。在系统结构信息中包含服务器结构信息和系统拓扑信息。在服务器结构信息中,作为与服务器的规格有关的信息,包含CPU的频率、存储器大小、或在云的情况下包含实例的类型等。另外,还包含附属于服务器的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盘的信息等。在系统拓扑信息中包含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利用的服务器个数、服务器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样的与系统的拓扑有关的信息。作为取得系统数据中包含的系统盘信息的备份的方法,有基于映像(image)的复制技术、映像变换技术。
关于多个站点之间的基于映像的复制技术,有以下的专利文献。在日本特开2011-123891公报中公开了经由网络将虚拟机从第一系统向第二系统进行基于映像的复制的方法(段落0004)。另外,在日本特开2011-70627公报中,作为与服务器映像迁移有关的技术,公开了在系统之间转送虚拟服务器映像的情况下能够限制转送量的情况(段落0008)。
映像变换技术是指将系统盘信息的备份反映到不同的虚拟化基础上的系统的技术。通过使用映像变换技术,能够将在虚拟化基础中取得的映像的形式变换为在与之不同的虚拟化基础上动作的形式来利用。例如,作为映像变换技术,存在将VMDK(Virtual Machine Disk)、VHD(Virtual Hard Disk)那样的多种虚拟服务器的映像变换为其他形式的映像的方法。
日本特开2011-123891公报和日本特开2011-70627公报的任意一个都以在主站点和副站点中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相同为前提。但是,一般通过多个服务器(物理或虚拟)构筑在灾难恢复的主站点中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各服务器与顾客的需求对应地规格不同,进而在服务器中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安装的应用程序也不同。在这样的系统中,在每个服务器中系统数据的更新的定时不同。例如,需要采取作为网页(Web)服务器利用的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安全对策,版本发生变化。或者,在由于故障而进行了虚拟服务器的再启动的情况下,虚拟服务器的规格、例如虚拟服务器的实例的类型等有可能变化。或者,在虚拟服务器中利用了云服务的情况下,在将自动伸缩功能设为有效的情况下,Web服务器的个数相对于最初的设定也增减。进而,在长期间运用系统的情况下,增设附属于虚拟服务器的盘。在变更服务器之间的存取控制的情况下也相当于系统数据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以上的点,其目的在于:将在主站点的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变化迅速地反映到在副站点的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使各个信息处理系统匹配。
如果检测到在主站点的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系统数据的变更,则根据构成主站点和副站点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服务器的映射信息,确定与主站点的变更位置对应的副站点的服务器,更新所确定的服务器和映射信息。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备份控制装置,与在第一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第一系统、在第二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第二系统连接,所述第二系统是所述第一系统的备份,该备份控制装置具备:系统数据,其包含与上述第一系统和上述第二系统的拓扑有关的信息、构成上述第一系统和上述第二系统的各个系统的一个以上的服务器的结构信息;映射表,其表示构成上述第一系统的一个以上的服务器的各个服务器和构成上述第二系统的一个以上的服务器的各个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变更位置确定部,其在变更了上述第一系统的系统数据的情况下,确定发生了上述变更的上述第一系统的第一服务器;映射部,其根据上述映射表,判定是否存在与上述第一服务器对应的上述第二系统的第二服务器;备份处理部,其生成上述第一服务器的映像,将生成的上述映像向上述第二虚拟化基础转送;服务器更新部,其根据转送的上述映像生成第三服务器;以及表更新部,其根据上述第三服务器的结构信息,更新上述第一系统和上述第二系统的系统数据以及上述映射表。
根据本发明,能够迅速地将在主站点的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变化反映到在副站点的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使各个信息处理系统匹配。由此,在从主站点向副站点切换时,能够保证副站点的信息处理系统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2是系统数据管理表120的结构例子。
图3是系统拓扑表201的结构例子。
图4是服务器结构表202的结构例子。
图5是映像映射表122的结构例子。
图6是表示系统数据的备份处理流程的图。
图7是表示映射处理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8是表示映射备份处理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9是表示服务器更新处理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10是服务器更新部115的结构例子。
图11是GUI操作画面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整体系统结构的图。本实施例的系统具备备份服务器100、主站点101、副站点102、客户终端103、网络104、网络105。客户终端103具备管理I/F106。
主站点101具备管理服务器104,构筑信息处理系统145。信息处理系统145是由多个服务器构成的系统,包含服务器160a、160b、160c。各服务器也可以是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服务器的任意一种。另外,各服务器通过虚拟或物理网络连接。
服务器160a包含盘160a-s、盘160a-d,服务器160b也包含盘160b-s、盘160b-d。服务器160c具有3台盘(160c-s、160c-d1、160c-d2),但并不限于这些结构。在此,盘160a-s、160b-s、160c-s分别是系统盘,盘160a-d、160b-d、160c-d1、160c-d2是数据盘。系统盘例如安装有OS或应用程序,包含OS或应用程序的设定信息。例如,在信息处理系统145是3层系统的情况下,在服务器160a中安装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在服务器160b中安装AP服务器应用程序,在160c中安装数据库应用程序。各服务器被管理服务器140管理。
在副站点102中构筑信息处理系统155,被管理服务器150管理。另外,包含对从主站点转送的系统盘的映像进行变换来暂时保管的暂时存储器156。信息处理系统155被构筑为信息处理系统145的备份系统。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有时在各服务器中安装有代理(agent)。代理具有在所安装的服务器的OS、应用程序的设定信息有变更的情况下向备份服务器100通知变更的功能。
备份服务器100在检测到信息处理系统145的系统数据被变更时,在信息处理系统145中确定系统数据被变更的位置,与变更位置对应地更新副站点102的信息处理系统155的系统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表示备份服务器100被配置在能够经由网络访问主站点101和副站点102的地方的例子,但既可以配置在主站点101内,也可以配置在副站点102内。只要能够访问站点内的管理服务器,则可以是任意的地方。
备份服务器100包括:备份请求分析部117、系统初始构筑部110、系统数据变更检测部111、变更位置确定部112、映射部113、备份处理部114、服务器更新部115、表更新部116、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映像映射表122。
备份请求分析部117接受来自客户终端103的备份请求,依照分析结果进行适当的处理。在备份请求中包含备份对象系统新构筑请求、备份服务器启动请求、特定服务器的系统数据备份请求,但并不限于这些请求。如果请求分析的结果是备份对象系统的新构筑请求,则调用系统初始构筑部110,在副站点102中构筑在主站点101中构筑的备份对象系统的备份。如果是备份服务器启动请求,则调用系统数据变更检测部111进行处理。另外,还可能有管理者明确地取得信息处理系统的特定服务器的系统数据的备份的请求。在该情况下,希望更新的系统数据已经是明确的,因此根据请求分析结果,读出映射部113,进行主站点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特定服务器的系统数据的备份处理。
在备份请求分析部117从客户终端103接受了备份对象系统的新构筑请求时启动系统初始构筑部110。系统初始构筑部110在副站点102中构筑位于主站点101中的信息处理系统145的备份(信息处理系统155)。在副站点102中的信息处理系统构筑中,在依照主站点101的系统数据在副站点中构筑了备份对象系统后,存在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将这些数据复制到副站点。通过使用公知的技术能够实现用户数据的备份。在系统数据的初始备份中,依照保存在主站点的系统数据管理表120中的信息,在副站点102中构筑信息处理系统155。信息处理系统155的构筑利用公知的技术即可。在构筑后,将信息处理系统155的系统数据保存在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中。将在后面说明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的结构。
系统数据变更检测部111确认在主站点101中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145的系统数据是否有变更。系统数据变更检测部111将来自在主站点101中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145的各服务器中安装的代理的变更通知、来自管理服务器140的变更通知等作为输入。在没有从代理、管理服务器140接受变更通知的情况下,系统数据变更检测部111定期地访问管理服务器140、代理,收集与信息处理系统145关联的系统数据,对收集结果和系统数据管理表120的信息进行比较,由此检测系统数据的变化。在除了管理服务器140、代理以外,例如还存在负荷平衡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情况下,也同样地检测系统数据的变化即可。
变更位置确定部112在通过系统数据变更检测部111检测出系统数据变化的情况下,参照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确定变更位置。在系统数据中的OS的版本、应用程序的设定、证明书等变化了的情况下,确定对象服务器并确定其结构。在系统数据中的使服务器动作的实例的类型、盘个数、网卡个数变化了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服务器的结构信息。在负荷平衡部、防火墙的设定变化了等情况下,确定变更后的系统结构信息。
映射部113在变更位置确定部112中确定了变更位置是服务器的情况下,参照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确定与所确定的服务器对应的映像标识符。接着,参照映像映射表122,确定与主站点的确定了的映像标识符对应的副站点的映像标识符。接着,参照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确定副站点的具有确定了的映像标识符的服务器标识符。将在后面说明映像映射表122的结构。
另外,映射部113还进行主站点101的信息处理系统和副站点102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系统结构信息的映射。例如,在主站点和副站点中利用的虚拟化基础不同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系统结构信息的映射。例如,在主站点和副站点中有时CPU向信息处理系统的服务器的分配方法不同。有时在主站点中向服务器进行CPU核心的分配,与此相对,在副站点中以实例类型这样的形式进行分配。这时,在主站点和副站点中,服务器的CPU性能的表现方法不同,因此需要将主站点的系统结构信息与副站点的系统结构信息对应起来。另外,根据虚拟化基础,还有时访问控制设定的处理方法不同,因此在映射部113中还进行它们的映射。
备份处理部114进行与由变更位置确定部112所确定的变更位置对应的备份处理。在变更位置是特定服务器的系统盘信息的情况下,制作特定的服务器的系统盘的映像,转送到副站点并进行映像变换,保存在副站点的暂时存储器156中。在变更位置不是特定的服务器的情况下,例如是防火墙的设定,或者是路由的变更的情况下,不转送映像,而经由管理服务器150更新副站点102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系统数据所对应的位置的设定。
服务器更新部115根据事前设定的删除策略,删除由映射部113确定的、副站点102的变更对象的服务器。然后,通过备份处理部114,上载来自副站点的暂时存储器156的映像,新制作服务器。将在图10中后述服务器更新部115的细节。
表更新部116在服务器更新部115的处理后,更新映像映射表122的内容。将在后面说明映像映射表122的内容。另外,更新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45、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55的内容。进而,删除保存在暂时存储器156中的映像。
备份处理部114包括结构分割部130、映像制作部131、映像转送部132、数据转送部133、分割策略135。
分割策略135在事前定义转送服务器的映像的单位。分割单位根据作为备份对象的虚拟化基础的种类而不同,因此在存在多个作为备份对象的虚拟化基础的情况下,对每个虚拟化基础设定分割策略135。
结构分割部130针对系统数据的变更对象的服务器,分别按照分割策略135分割服务器的结构。例如,在按照分割策略将服务器和系统盘的组、或数据盘(存储有用户数据的盘)设定为转送单位的情况下,作为与服务器不同的映像而制作数据盘的映像。例如,在有3个盘附属于服务器,其中的一个是系统盘的情况下,如服务器和盘1(系统)、盘2、盘3那样地进行分割。
映像生成部131按照通过结构分割部130分割后的单位制作映像。制作映像的方法采用公知的方法即可。利用第三方提供的软件、或云提供商提供的API即可。
映像转送部132经由主站点101和副站点102之间的网络转送通过映像生成部131生成的映像。在有多个映像的情况下,既可以逐次地转送,也可以为了提高性能而并行地转送。在主站点和副站点是不同的虚拟化基础的情况下,映像转送部132包括映像变换处理。映像变换处理采用公知的方法即可。
数据转送部133不转送映像而转送用户数据。这利用公知的基于服务器的数据复制功能即可,因此在此省略详细说明。
图2是表示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的结构的图。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包括系统拓扑表201、服务器结构表202、服务器映像文件203。
通过系统初始构筑部110生成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另外,被表更新部116更新。进而,被变更位置确定部112、映射部113参照。
系统拓扑表201是管理信息处理系统145的结构的表(将在后面说明细节)。保存构成信息处理系统145的服务器的列表。进而,保存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关系、服务器以外的设定信息、例如负荷平衡部的设定、防火墙的设定等,但并不限于它们(未图示)。
服务器结构表202保存通过系统拓扑表201管理的各服务器的结构信息。作为服务器的结构信息,包括服务器的CPU规格、存储器大小、所安装的操作系统的种类或版本、服务器具有的网络接口的个数、网络接口的MAC地址、附属于服务器的盘个数、各个盘的大小,但并不限于它们。
服务器映像文件203是在启动服务器时利用的映像文件。信息处理系统由多个服务器构成,在各个服务器为了不同的作用而动作的情况下,存在多个服务器映像文件203。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服务器映像文件203配置在备份服务器100中,但只要是在主站点或副站点中生成服务器时能够参照的位置,则可以是任意的。
在图2中,表示了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的结构,但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图3是系统拓扑表201的结构例子。系统拓扑表201保存与根据系统标识符识别的系统的结构有关的信息。系统拓扑表201包括系统标识符301、服务器标识符302、IP地址303、服务器名304、映像标识符305、实例类型306、状态307。系统标识符301是在主站点101中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145的标识符,能够唯一地识别信息处理系统145。服务器标识符302是向构成信息处理系统145的服务器赋予的标识符,是在生成服务器时通过管理服务器140自动地赋予的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唯一的标识符。IP地址303是向根据服务器标识符302识别的服务器赋予的IP地址。服务器名304是根据服务器标识符302识别的服务器的名字。映像标识符305是根据服务器标识符302识别的服务器的映像的标识符。实例类型306是安装根据服务器标识符302识别的服务器的实例的种类。例如,在云服务的情况下,作为服务而提供多种实例的类型,用户选择实例的类型来生成服务器。状态307表示根据服务器标识符302识别的服务器的状态。例如,显示正在运转、停止、挂起等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系统1由3个服务器(VM1、VM2、VM3)构成,310、311、312中表示各个服务器的结构信息。
图4是服务器结构表202的结构例子。服务器结构表202保存构成服务器的组件的参数。服务器结构表202包括服务器标识符401、IP地址402、OS403、映像标识符404、盘405、网卡406,但并不限于它们。只要是在构成服务器时关联的参数,则可以是任意的参数。
OS403管理安装在根据服务器标识符401识别的服务器中的操作系统的种类、版本。盘405管理附属于根据服务器标识符401识别的服务器的盘的个数和地址。网卡406管理根据服务器标识符401识别的服务器所具有的网络接口的个数和地址。例如,在图4的例子中,VM1安装有64位Linux(注册商标)作为OS,盘有2个,分别为系统盘和数据盘。另外,VM1具有2个NIC。
图5是映像映射表122的结构例子。映像映射表122管理主站点的信息处理系统145的服务器的映像标识符和与之对应的副站点的信息处理系统155的服务器的备份映像标识符之间的对应关系。主映像标识符501是主站点的服务器的映像标识符,备份映像标识符502是副站点的服务器映像标识符。各个标识符在制作映像时被赋予,在信息处理系统145、155之间是唯一的。另外,映像映射表122在副站点102中取得了信息处理系统145的备份时被制作,然后在每次信息处理系统145的服务器结构变化时被更新。在应用了已登记映像的服务器消失的情况下,从映像映射表122中删除主映像标识符501和与之对应的备份映像标识符502。
图10是服务器更新部115的结构例子。服务器更新部115包括系统数据备份取得部1001、服务器删除部1002、IO设备确认部1003、IO设备删除部1004、服务器生成部1005、IO设备生成部1006、IO设备再分配部1007、删除策略1010。删除策略1010保存是否取得更新对象服务器的系统数据的备份的规则。例如,在不需要取得更新对象服务器的系统数据的备份的情况下,记载为“删除”,在需要取得更新对象服务器的系统数据的备份的情况下,记载表示“取得备份”的规则。只要是能够判断条件的记载,则并不限于上述记载内容。
系统数据备份取得部1001参照删除策略1010,在删除策略中记载为“取得备份”的情况下,依照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的内容,取得更新对象服务器的系统映像和系统的结构信息的备份。服务器删除部1002向副站点102的管理服务器150发出请求,删除更新对象服务器。删除方法采用公知的技术即可。IO设备确认部1003参照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中的服务器结构表202,确认是否存在与更新对象服务器对应的网卡、盘。例如,确认更新对象服务器是否具有数据盘、具有几个网卡。IO设备删除部1004在IO设备确认部1003的结果是存在与更新对象服务器对应的IO设备的情况下,删除所确定的IO设备。服务器生成部1005经由管理服务器150,使用保存在暂时存储器156中的变换映像,新制作服务器。IO设备生成部1006依照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的服务器结构表202的内容,经由管理服务器150新生成IO设备。IO设备再分配部1007将通过服务器生成部1005生成的服务器和通过IO设备生成部1006制作的IO设备对应起来。例如,在制作了网卡的情况下,使其附属于服务器。
图6是主站点的信息处理系统145的系统数据的备份处理流程。在信息处理系统的系统数据的备份处理流程中,系统数据变更检测部111检测系统数据的内容变化了的情况(步骤601)。作为检测的内容,包括服务器的结构的变化(附属于信息处理系统的盘个数的增减、NIC个数的增减、服务器的实例类型的变更)、安装在服务器中的OS的基于安全对策的版本升级、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服务器个数的变化(例如自动伸缩)、因防火墙中的访问控制设定更新造成的服务器连接关系的变化等。可以根据来自管理服务器140的变更通知、来自安装在信息处理系统的各服务器中的代理的变更通知来确认系统数据变化了的情况。或者,通过定期地访问管理服务器140、各服务器的代理,收集构成信息处理系统145的服务器的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与保存在备份装置100中的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的内容进行比较,能够确认变更。对于检测方法,只要是能够确认系统数据的内容变化了的情况的方法,则可以使用任意的方法。
如果在步骤601中检测出系统数据变化了的情况,则通过变更位置确定部112参照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确定系统数据的变更位置。在系统数据中的服务器实例的类型、OS的种类、版本变化了的情况下,确定对象服务器(步骤602)。在盘个数增加了的情况下,确定向信息处理系统的哪个服务器追加了盘。或者,在服务器个数增加了的情况下,确定所增加的服务器标识符,确定该服务器的结构信息和与其他服务器的连接关系。在确定的服务器标识符没有登记在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中的情况下,未在副站点中制作该服务器的备份,因此不执行步骤603,而进行步骤605以后的处理。
在步骤603中,映射部113参照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映像映射表122、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确定成为更新对象的、副站点的服务器标识符。将在后面说明映射处理的详细流程(图7)。
在步骤604中,由备份处理部114生成所确定的服务器的映像,转送到副站点102,对映像进行变换,保存在暂时存储器156中。将在后面说明映像备份处理的详细流程(图8)。
在步骤605中,服务器更新部115参照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删除具有所确定的服务器标识符的服务器,上载保存在暂时存储器156中的映像,新生成服务器。将在后面说明服务器更新部115的详细流程(图9)。在没有登记服务器标识符的情况下,不进行服务器删除,而新生成服务器。
在步骤606中,表更新部116更新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映像映射表122的内容。具体地说,将新生成的映像标识符以及新生成的服务器标识符、与服务器标识符对应的网络或盘的标识符、更新后的OS的设定信息反映到各种表中。
在存在多个变更位置的情况下,重复进行步骤601~步骤606的处理。
通过实施以上的步骤,在变更了主站点的信息处理系统145的系统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将该系统数据适当地反映到副站点的信息处理系统155。
管理者经由客户终端103明确地指定要更新系统数据的服务器的情况下的流程如下。
在管理者指定备份对象服务器的情况下,在备份处理请求中包含变更对象服务器。因此,备份请求分析部117首先分析备份请求,在确定了变更对象服务器标识符后,调用映射部113,实施步骤603。调用映射部113后的处理流程与前面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
图7是表示映射部113的映射处理的流程的图。
在映射处理中,在将主站点的信息处理系统145的特定服务器的系统数据反映到副站点的情况下,使用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以及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映像映射表122,确定副站点中的一个以上的映像变更对象服务器。
在步骤701中,确认成为对象的服务器标识符是否登记在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中。在步骤702中,在变更位置是服务器的系统数据的情况下,参照主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0,确定与所确定的服务器对应的映像标识符。在步骤703中,参照映像映射表122,确定与在步骤702中确定的主映像标识符对应的副站点的备份映像标识符。在步骤704中,参照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确定副站点的具有确定的映像标识符的服务器标识符。在多个服务器正在使用相同的映像标识符的情况下,确定全部的服务器标识符。通过执行这些步骤,能够确定副站点的哪个服务器正在使用成为更新对象的映像。
图8是表示映像备份处理流程的图。在映像备份处理流程的步骤801中,参照服务器结构表202,确定根据备份对象服务器标识符识别的服务器的结构。在多个服务器是变更对象的情况下,确定各个服务器的结构。具体地说,确定变更对象服务器是否具有多个盘、是否具有多个网卡。
在步骤802中,参照事前定义的分割策略135,将所确定的各个服务器的服务器结构分割为映像的转送单位。例如,在具有多个盘的服务器的情况下,分割为系统盘和服务器以及数据盘。在步骤803中,针对通过结构分割部130分割后的每个分割单位制作映像。
在步骤804中,针对每个分割单位经由网络将映像转送到副站点。映像的转送既可以逐次地进行,也可以为了提高性能而并行地转送。在步骤805中,对映像赋予变更对象服务器的标识符并保存在暂时存储器156中。
通过以变更对象服务器个数实施以上步骤,能够实现映像备份处理。
图9是表示服务器更新处理的处理流程的图。使用图1和图10说明图9的流程。
在步骤901中,系统数据备份取得部1001确认删除策略1010。在删除策略1010中记载了取得更新对象服务器的系统数据备份的情况下,参照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取得服务器的映像、服务器的结构信息的备份。然后,服务器删除部1002经由副站点102的管理服务器,删除对象服务器(步骤902)。
接着,IO设备确认部1003参照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中的服务器结构信息,确认网卡、盘是否与更新对象的服务器对应(步骤903)。在存在与更新对象服务器对应的网卡、盘的情况下,IO设备删除部1004经由管理服务器150删除与对象服务器对应的网卡、盘(步骤904)。
在步骤905中,服务器生成部1005从暂时存储器156上载被赋予了变更对象服务器标识符的变换映像来生成服务器。
在步骤906中,IO设备生成部1006参照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中的服务器结构表202,新生成网卡、盘。在步骤907中,IO设备再分配部1007依照副站点系统数据管理表121中的服务器结构表202,使生成的网卡、盘与服务器对应起来。通过以上的步骤,能够按照服务器的结构信息更新副站点的服务器。
图11是管理I/F106中的系统备份服务的GUI操作画面例子。系统备份画面1101例如包括指定主站点的系统的选择列表框1102、指定副站点的选择列表框1103、主站点系统结构显示画面1104、副站点系统结构显示画面1105、备份设定按键1106、执行按键1107。
在主站点系统结构显示画面1104中,显示通过选择列表框1102选择出的系统的结构。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出服务器1110、盘1111~1113、子网1130~1131、路由器1132,但并不限于它们。也可以将构成系统的要素,例如负荷平衡部、防火墙、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中间件、应用程序等也包含在显示项目中。
在副站点系统结构显示画面1105中,显示通过选择列表框1103选择出的副站点的备份对象的系统。在副站点中已经配置有选择出的系统的备份的情况下,显示其系统结构。在初次的备份的情况下,不显示备份系统。另外,在选择副站点时,显示出上次备份时的系统结构,因此结构有时与当前时刻的系统结构不同。
备份设定按键1106是用于进行备份的各种设定的启动按键。通过备份设定按键1106启动设定画面,使GUI用户输入是手动地进行备份、还是按照调度进行、是否向备份对象系统进行覆盖写入、是否进行版本管理等设定。
在选择备份对象系统,例如由管理者确认了备份的执行后,使执行按键1107有效。如果管理者点击执行按键1107,则通过备份服务器100将在主站点系统结构显示画面1104中选择出的一个以上的系统结构要素转送到副站点。
在主站点系统结构显示画面1104中,管理者例如选择服务器a1110、系统盘1111、数据盘1112、数据盘1113、数据盘1(1114),通过拖放复制到副站点,点击执行按键1107。通过本GUI,不是取得系统内的单一的服务器的备份,而是可以取得包含系统盘、数据盘的连接结构在内的服务器的备份。另外,能够只取得特定服务器的数据盘的备份,或追加在上次备份时不存在的数据盘的备份。
根据本实施例的以上的处理和结构,能够将在主站点的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变化迅速地反映到在副站点的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信息处理系统,使各个信息处理系统匹配。由此,在从主站点向副站点切换时,能够保证副站点的信息处理系统动作。

Claims (14)

1.一种备份装置,其与在第一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第一系统、在第二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第二系统连接,所述第二系统是所述第一系统的备份,该备份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系统数据,其包含与上述第一系统和上述第二系统的拓扑有关的信息、构成上述第一系统和上述第二系统的各个系统的一个以上的服务器的结构信息;
映射表,其表示构成上述第一系统的一个以上的服务器的各个服务器和构成上述第二系统的一个以上的服务器的各个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
变更位置确定部,其在变更了上述第一系统的系统数据的情况下,确定发生了上述变更的上述第一系统的第一服务器;
映射部,其根据上述映射表,判定是否存在与上述第一服务器对应的上述第二系统的第二服务器;
备份处理部,其生成上述第一服务器的映像,将生成的上述映像向上述第二虚拟化基础转送;
服务器更新部,其根据转送的上述映像生成第三服务器;以及
表更新部,其根据上述第三服务器的结构信息,更新上述第一系统和上述第二系统的系统数据以及上述映射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判定为存在上述第二服务器的情况下,上述服务器更新部删除上述第二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表更新部将登记在上述映射表中的上述第一服务器和上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变更为上述第一服务器和上述第三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判定为不存在上述第二服务器的情况下,上述表更新部将上述第一服务器和上述第三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登记在上述映射表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定了映像向上述第二虚拟化基础的转送单位的策略,
按照根据上述策略设定的转送单位制作上述第一服务器的映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删除上述第二服务器时,取得上述第二服务器的备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第一系统和上述第二系统的拓扑有关的信息包含确定构成上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各个系统的一个以上的服务器的信息,
上述一个以上的服务器的结构信息包含上述服务器的标识符、安装在上述服务器中的操作系统的种类和版本、上述服务器的映像的标识符、与附属于上述服务器的盘和网卡有关的信息的任意一个。
8.一种备份方法,其将作为在第一虚拟化基础上构筑的第一系统的备份的第二系统构筑在第二虚拟化基础上,该备份方法的特征在于,
记录包含与上述第一系统和上述第二系统的拓扑有关的信息、构成上述第一系统和上述第二系统的各个系统的一个以上的服务器的结构信息的系统数据;
记录表示构成上述第一系统的一个以上的服务器的各个服务器和构成上述第二系统的一个以上的服务器的各个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映射表;
在变更了上述第一系统的系统数据的情况下,确定发生了上述变更的上述第一系统的第一服务器;
根据上述映射表,判定是否存在与上述第一服务器对应的上述第二系统的第二服务器;
生成上述第一服务器的映像,将生成的上述映像向上述第二虚拟化基础转送;
根据转送的上述映像生成第三服务器;
根据上述第三服务器的结构信息,更新上述第一系统和上述第二系统的系统数据以及上述映射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判定为存在上述第二服务器的情况下,删除上述第二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登记在上述映射表中的上述第一服务器和上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变更为上述第一服务器和上述第三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判定为不存在上述第二服务器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服务器和上述第三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登记在上述映射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定了映像向上述第二虚拟化基础的转送单位的策略,
按照根据上述策略设定的转送单位制作上述第一服务器的映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删除上述第二服务器时,取得上述第二服务器的备份。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第一系统和上述第二系统的拓扑有关的信息包含确定构成上述第一系统和上述第二系统的各个系统的一个以上的服务器的信息,
上述一个以上的服务器的结构信息包含上述服务器的标识符、安装在上述服务器中的操作系统的种类和版本、上述服务器的映像的标识符、与附属于上述服务器的盘和网卡有关的信息的任意一个。
CN201510091569.8A 2014-12-26 2015-02-28 系统的备份装置以及备份方法 Pending CN1059888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63842 2014-12-26
JP2014263842A JP6393612B2 (ja) 2014-12-26 2014-12-26 システムのバ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バックアッ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8898A true CN105988898A (zh) 2016-10-05

Family

ID=52596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1569.8A Pending CN105988898A (zh) 2014-12-26 2015-02-28 系统的备份装置以及备份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91620A1 (zh)
EP (1) EP3037966A1 (zh)
JP (1) JP6393612B2 (zh)
CN (1) CN1059888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9907A (zh) * 2017-02-28 2017-07-18 无锡紫光存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云平台碎片化数据备份还原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01934B2 (en) * 2015-05-08 2018-06-19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10642879B2 (en) * 2017-01-06 2020-05-0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Guaranteed file system hierarchy data integrity in cloud object stores
US10409697B2 (en) * 2017-02-23 2019-09-10 Salesforce.Com, Inc. Automated self-healing databas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CN107220091B (zh) * 2017-06-08 2020-06-26 成都欧飞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100g cfp主备映象文件的升级与切换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3495A1 (en) * 2002-02-28 2003-08-28 Veritas Softwar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backup data
US20100125712A1 (en) * 2008-11-17 2010-05-20 Hitachi, Ltd. Data backup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infrastructure
US20110071983A1 (en) * 2009-09-23 2011-03-24 Hitachi, Ltd. Server image migration
CN102214127A (zh) * 2010-11-15 2011-10-12 上海安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操作系统虚拟化原理的数据集中存储及备份方法
US20130282887A1 (en) * 2012-04-23 2013-10-24 Hitachi, Ltd. Computer system and virtual server migr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computer system
CN104216801A (zh) * 2014-09-04 2014-12-17 北京联创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虚拟化环境的数据复制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80692A (ja) * 2007-09-26 2009-04-16 Toshiba Corp 仮想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ービス引き継ぎ制御方法
US8631217B2 (en) * 2008-02-26 2014-0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machine backup
US8850426B2 (en) 2009-12-13 2014-09-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ing remote deployment of a virtual machine and service request to be processed by the virtual machines based on network bandwith and storage connectivity
JP5444178B2 (ja) * 2010-09-22 2014-03-19 株式会社日立システムズ バックアップ・リストア処理装置とバックアップ・リストア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585766B2 (en) * 2011-06-06 2020-03-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 recovery ser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3495A1 (en) * 2002-02-28 2003-08-28 Veritas Softwar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backup data
US20100125712A1 (en) * 2008-11-17 2010-05-20 Hitachi, Ltd. Data backup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infrastructure
US20110071983A1 (en) * 2009-09-23 2011-03-24 Hitachi, Ltd. Server image migration
CN102214127A (zh) * 2010-11-15 2011-10-12 上海安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操作系统虚拟化原理的数据集中存储及备份方法
US20130282887A1 (en) * 2012-04-23 2013-10-24 Hitachi, Ltd. Computer system and virtual server migr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computer system
CN104216801A (zh) * 2014-09-04 2014-12-17 北京联创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虚拟化环境的数据复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9907A (zh) * 2017-02-28 2017-07-18 无锡紫光存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云平台碎片化数据备份还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91620A1 (en) 2016-06-30
EP3037966A1 (en) 2016-06-29
JP6393612B2 (ja) 2018-09-19
JP2016126364A (ja) 2016-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5300B2 (en) Disk group based backup
AU2016235759B2 (en) Executing commands within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US10146636B1 (en) Disaster recovery rehearsals
US85390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define, visualize and manage a composite service group in a high-availability disaster recovery environment
US10185637B2 (en) Preserving management services with distributed metadata through the disaster recovery life cycle
US8910172B2 (en) Application resource switchover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2047216B1 (ko) 서비스의 2차 위치에서의 작업의 재생 기법
US1170974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non-disruptive automatic unplanned failover from a primary copy of data at a primary storage system to a mirror copy of the data at a cross-site secondary storage system
CN105988898A (zh) 系统的备份装置以及备份方法
CN103595801B (zh) 一种云计算系统及其虚拟机实时监控方法
CN107632937B (zh) 一种对虚拟机集群进行测试的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09687A (zh) 虚拟网络功能管理设备、系统、修复方法和程序
JP2010079391A (ja) レプリケーション環境構築方法および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JP2008035456A (ja) 運用管理方法、運用管理プログラム、運用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運用管理装置
US20190377643A1 (en) Automated backup and restore of a disk group
US11153173B1 (en) Dynamically updating compute node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10536518B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discovery and replication system for applications deployed i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0932914A (zh) 部署方法、部署装置、混合云系统架构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579911B1 (en) Emulated edge locations in cloud-based networks for testing and migrating virtualized resources
CN104516744A (zh) 软件更新方法及系统
US20220067065A1 (en) Providing instant and distributed access to a source blob via copy-on-read blobs and link blobs
CN110134330B (zh) 一种多云环境下的云盘迁移系统及方法
JP6421200B2 (ja) クラウド構成保存システム、クラウド構成保存方法及びクラウド構成保存プログラム
US11363113B1 (en) Dynamic micro-region formation for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 independent edge locations
WO2022208754A1 (ja)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