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8842B - 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8842B
CN105988842B CN201510080774.4A CN201510080774A CN105988842B CN 105988842 B CN105988842 B CN 105988842B CN 201510080774 A CN201510080774 A CN 201510080774A CN 105988842 B CN105988842 B CN 1059888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red
application program
memory
internal memory
external mem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07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8842A (zh
Inventor
冯卫中
谢六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807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88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8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8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88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88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并计算其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判断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值;若否,计算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与第一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得到计算差值;获取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内置存储器转移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并计算其大小,得到第二计算值;判断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二计算值;若是,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采用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终端的存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智能终端的运行速度,用户往往倾向于将应用程序安装在安全数码卡(SecureDigital Memory Card,SD卡)、存储棒等外置存储器中,由于应用程序安装在外置存储器的启动速度要比安装在内置存储器(如手机的只读存储器)时慢,当一些用户经常使用的应用程序安装在外置存储器后,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根据应用程序使用情况调整应用程序的安装位置,可以充分利用终端的存储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包括:
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所述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
根据所述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计算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所述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
判断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一计算值;
当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计算值时,计算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与所述第一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得到计算差值;
获取安装在所述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所述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
根据所述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内置存储器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计算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所述内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二计算值;
判断所述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二计算值;
当所述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所述第二计算值并且所述第二计算值大于所述计算差值时,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
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所述第一计算值时,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步骤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包括:
输出第一提示框,所述第一提示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转移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响应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第一提示框触发的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指令,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步骤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包括:
输出第二提示框,所述第二提示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转移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到所述外置存储器;
响应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第二提示框触发的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指令,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使用信息将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大于第一使用时间且累计使用次数大于第一使用次数的安装在所述外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内置存储器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使用信息将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小于第二使用时间且累计使用次数小于第二使用次数的安装在所述内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所述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所述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判断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一计算值;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计算值时,计算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与所述第一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得到计算差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安装在所述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所述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内置存储器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所述内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二计算值;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二计算值;
第二转移单元,用于当所述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所述第二计算值并且所述第二计算值大于所述计算差值时,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
第一转移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转移单元,用于当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所述第一计算值时,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转移单元包括:
第一输出子单元,用于输出第一提示框,所述第一提示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转移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第一转移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第一提示框触发的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指令,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转移单元包括:
第二输出子单元,用于输出第二提示框,所述第二提示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转移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到所述外置存储器;
第二转移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第二提示框触发的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指令,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具体为: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使用信息将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大于第一使用时间且累计使用次数大于第一使用次数的安装在所述外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内置存储器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具体为: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第二使用信息将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小于第二使用时间且累计使用次数小于第二使用次数的安装在所述内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上述技术方案中,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其中,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根据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判断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值;当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第一计算值时,计算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与第一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得到计算差值;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其中,第二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根据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内置存储器转移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计算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内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二计算值;判断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二计算值;当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二计算值并且第二计算值大于计算差值时,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采用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终端的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可以充分利用终端的存储空间。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或者随身听等,上述终端仅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终端。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包括步骤:
S101,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其中,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外置存储器可以是手机、平板等终端的安全数码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SD卡)。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可以为获取安装在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预设时间范围可以设为一个月,也可以设为两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等。举例来说,当终端为手机时,获取安装在手机SD卡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可以为获取安装在手机SD卡的各应用程序在距离手机当前时间一个月之内(预设时间范围为一个月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这里的累计使用时间可以为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运行时间,累计使用次数可以为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每次运行时间均超过预设时间阈值的启动次数,预设时间阈值可以设为1秒、0.5秒、2秒、3秒、5秒等,设置预设时间阈值主要是为了防止用户由于误操作打开了外置存储器中的某一应用程序,使得某一应用程序的累计使用次数虚高,从而导致第一使用信息不准确。
S102,根据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内置存储器可以为手机、平板等终端的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例如,可以将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达到一定使用时间或累计使用次数达到一定使用次数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使用信息将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大于第一使用时间且累计使用次数大于第一使用次数的安装在外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时间范围可以为一个月,也可以为三个月,六个月等,第一使用时间和第一使用次数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定第一使用时间为80小时,第一使用次数为20次,将在距离当前时间一个月之内的安装在外置存储器中的累计使用时间超过80小时且累计使用次数超过20次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也可以根据安装在外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的当前使用情况进行设置,例如,若安装在手机SD卡中的应用程序有A、B、C、D、E、F、G、H、I、J十个,这十个应用程序在距离手机当前时间一个月之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分别为10小时、20小时、30小时、40小时、50小时、60小时、70小时、80小时、90小时、100小时,累计使用次数分别为1次、2次、3次、5次、8次、10次、15次、20次,25次、30次,可以将累计使用时间排名前五的应用程序(本例为F、G、H、I、J)的累计使用时间的平均值(本例中为80小时)作为第一使用时间,将累计使用次数排名前五的应用程序(本例为F、G、H、I、J)的累计使用次数(本例中为20小时)的平均值作为第一使用次数,当然,还可以设置其他的选取第一使用时间和第一使用次数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S103,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之后,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可以为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的安装包和安装数据文件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
S104,判断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终端的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阈值是为了判断内置存储器是否能够容纳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具体来说,当终端为手机时,可以判断手机ROM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值。
S105,当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第一计算值时,计算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与第一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得到计算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第一计算值时,表明当前终端的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不足以转移第一应用程序,可以计算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与第一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得到计算差值,得到计算差值是为了计算需要从当前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释放掉多少存储空间才能够将第一应用程序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S106,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其中,第二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可以为获取安装在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预设时间范围可以设为一个月,也可以设为两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等。举例来说,当终端为手机时,获取安装在手机ROM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可以为获取安装在手机ROM的各应用程序在距离手机当前时间一个月之内(预设时间范围为一个月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这里的累计使用时间可以为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运行时间,累计使用次数可以为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每次运行时间均超过预设时间阈值的启动次数,预设时间阈值可以设为1秒、0.5秒、2秒、3秒、5秒等,设置预设时间阈值主要是为了防止用户由于误操作打开了内置存储器中的某一应用程序,使得某一应用程序的累计使用次数虚高,从而导致第二使用信息不准确。
S107,根据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内置存储器转移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例如,可以将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的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小于一定使用时间或累计使用次数小于一定使用次数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07可以包括:
根据第二使用信息将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小于第二使用时间且累计使用次数小于第二使用次数的安装在内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时间范围可以为一个月,也可以为三个月,六个月等,第二使用时间和第二使用次数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定第二使用时间为20小时,第二使用次数为5次,将在距离当前时间一个月之内的安装在内置存储器中的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20小时且累计使用次数不超过5次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也可以根据安装在内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的当前使用情况进行设置,例如,若安装在手机ROM中的应用程序有a、b、c、d、e、f、g、h、i、j十个,这十个应用程序在距离手机当前时间一个月之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分别为10小时、20小时、30小时、40小时、50小时、60小时、70小时、80小时、90小时、100小时,累计使用次数分别为1次、2次、3次、5次、9次、10次、15次、20次,25次、30次,可以将累计使用时间排名最后五个的应用程序(本例为a、b、c、d、e)的累计使用时间的平均值(本例中为30小时)作为第二使用时间,将累计使用次数排名最后五个的应用程序(本例为a、b、c、d、e)的累计使用次数(本例中为4次)的平均值作为第二使用次数,当然,还可以设置其他的选取第二使用时间和第二使用次数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S108,计算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内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二计算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确定后,计算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内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二计算值。
S109,判断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二计算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二计算值是为了判断外置存储器中是否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容纳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S110,当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二计算值并且第二计算值大于计算差值时,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二计算值是为了确保外置存储器中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容纳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第二计算值大于计算差值是为了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从内置存储器转移到外置存储器后,内置存储器有足够的存储空间用于容纳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10可以包括:
输出第二提示框,第二提示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转移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到外置存储器;
响应用户根据第二提示框触发的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指令,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二计算值并且第二计算值大于计算差值时,终端会输出第二提示框,举例来说,第二提示框可以包含“是否需要转移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到外置存储器”,用户根据第二提示框选择“是”时,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
S111,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后,内置存储器有足够的存储空间用于容纳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可以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11可以包括:
输出第一提示框,第一提示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转移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到内置存储器;
响应用户根据第一提示框触发的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指令,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举例来说,第一提示框可以包含“是否需要转移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到内置存储器”,用户根据第一提示框选择“是”时,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其中,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根据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判断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值;当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第一计算值时,计算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与第一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得到计算差值;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其中,第二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根据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内置存储器转移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计算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内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二计算值;判断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二计算值;当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二计算值并且第二计算值大于计算差值时,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采用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终端的存储空间。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包括步骤:
S201,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其中,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
S202,根据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S203,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
S204,判断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值。
S205,当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一计算值时,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一计算值时,表明当前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足够容纳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即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201-步骤S204可以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101-步骤S104,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其中,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根据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判断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值;当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一计算值时,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采用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终端的内置存储空间。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终端,包括第一获取单元301、第一确定单元302、第一计算单元303、第一判断单元304、第二计算单元305、第二获取单元306、第二确定单元307、第三计算单元308、第二判断单元309、第二转移单元310和第一转移单元311,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其中,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外置存储器可以是手机、平板等终端的安全数码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SD卡)。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获取单元301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可以为第一获取单元301获取安装在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预设时间范围可以设为一个月,也可以设为两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等。举例来说,当终端为手机时,第一获取单元301获取安装在手机SD卡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可以为第一获取单元301获取安装在手机SD卡的各应用程序在距离手机当前时间一个月之内(预设时间范围为一个月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这里的累计使用时间可以为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运行时间,累计使用次数可以为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每次运行时间均超过预设时间阈值的启动次数,预设时间阈值可以设为1秒、0.5秒、2秒、3秒、5秒等,设置预设时间阈值主要是为了防止用户由于误操作打开了外置存储器中的某一应用程序,使得某一应用程序的累计使用次数虚高,从而导致第一使用信息不准确。
第一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内置存储器可以为手机、平板等终端的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例如,第一确定单元302可以将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达到一定使用时间或累计使用次数达到一定使用次数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确定单元302可以根据第一使用信息将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大于第一使用时间且累计使用次数大于第一使用次数的安装在外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时间范围可以为一个月,也可以为三个月,六个月等,第一使用时间和第一使用次数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定第一使用时间为80小时,第一使用次数为20次,第一确定单元302将在距离当前时间一个月之内的安装在外置存储器中的累计使用时间超过80小时且累计使用次数超过20次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也可以根据安装在外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的当前使用情况进行设置,例如,若安装在手机SD卡中的应用程序有A、B、C、D、E、F、G、H、I、J十个,这十个应用程序在距离手机当前时间一个月之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分别为10小时、20小时、30小时、40小时、50小时、60小时、70小时、80小时、90小时、100小时,累计使用次数分别为1次、2次、3次、5次、8次、10次、15次、20次,25次、30次,可以将累计使用时间排名前五的应用程序(本例为F、G、H、I、J)的累计使用时间的平均值(本例中为80小时)作为第一使用时间,将累计使用次数排名前五的应用程序(本例为F、G、H、I、J)的累计使用次数(本例中为20小时)的平均值作为第一使用次数,当然,还可以设置其他的选取第一使用时间和第一使用次数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第一计算单元303,用于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302根据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之后,第一计算单元303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第一计算单元303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可以为第一计算单元303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的安装包和安装数据文件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
第一判断单元304,用于判断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判断单元304判断终端的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阈值是为了判断内置存储器是否能够容纳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具体来说,当终端为手机时,第一判断单元304可以判断手机ROM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值。
第二计算单元305,用于当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第一计算值时,计算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与第一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得到计算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第一计算值时,表明当前终端的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不足以转移第一应用程序,第二计算单元305可以计算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与第一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得到计算差值,得到计算差值是为了计算需要从当前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释放掉多少存储空间才能够将第一应用程序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第二获取单元306,用于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其中,第二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获取单元306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可以为第二获取单元306获取安装在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预设时间范围可以设为一个月,也可以设为两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等。举例来说,当终端为手机时,第二获取单元306获取安装在手机ROM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可以为第二获取单元306获取安装在手机ROM的各应用程序在距离手机当前时间一个月之内(预设时间范围为一个月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这里的累计使用时间可以为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运行时间,累计使用次数可以为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每次运行时间均超过预设时间阈值的启动次数,预设时间阈值可以设为1秒、0.5秒、2秒、3秒、5秒等,设置预设时间阈值主要是为了防止用户由于误操作打开了内置存储器中的某一应用程序,使得某一应用程序的累计使用次数虚高,从而导致第二使用信息不准确。
第二确定单元307,用于根据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内置存储器转移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例如,第二确定单元307可以将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的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小于一定使用时间或累计使用次数小于一定使用次数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单元307可以根据第二使用信息将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小于第二使用时间且累计使用次数小于第二使用次数的安装在内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时间范围可以为一个月,也可以为三个月,六个月等,第二使用时间和第二使用次数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定第二使用时间为20小时,第二使用次数为5次,第二确定单元307将在距离当前时间一个月之内的安装在内置存储器中的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20小时且累计使用次数不超过5次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也可以根据安装在内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的当前使用情况进行设置,例如,若安装在手机ROM中的应用程序有a、b、c、d、e、f、g、h、i、j十个,这十个应用程序在距离手机当前时间一个月之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分别为10小时、20小时、30小时、40小时、50小时、60小时、70小时、80小时、90小时、100小时,累计使用次数分别为1次、2次、3次、5次、9次、10次、15次、20次,25次、30次,可以将累计使用时间排名最后五个的应用程序(本例为a、b、c、d、e)的累计使用时间的平均值(本例中为30小时)作为第二使用时间,将累计使用次数排名最后五个的应用程序(本例为a、b、c、d、e)的累计使用次数(本例中为4次)的平均值作为第二使用次数,当然,还可以设置其他的选取第二使用时间和第二使用次数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第三计算单元308,用于计算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内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二计算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确定后,第三计算单元308计算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内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二计算值。
第二判断单元309,用于判断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二计算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判断单元309判断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二计算值是为了判断外置存储器中是否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容纳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第二转移单元310,用于当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二计算值并且第二计算值大于计算差值时,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二计算值是为了确保外置存储器中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容纳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第二计算值大于计算差值是为了第二转移单元310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从内置存储器转移到外置存储器后,内置存储器有足够的存储空间用于容纳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可选的,如图4所示,第二转移单元310包括:
第二输出子单元3101,用于输出第二提示框,第二提示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转移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到外置存储器;
第二转移子单元3102,用于响应用户根据第二提示框触发的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指令,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二计算值并且第二计算值大于计算差值时,第二输出子单元3101会输出第二提示框,举例来说,第二提示框可以包含“是否需要转移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到外置存储器”,用户根据第二提示框选择“是”时,第二转移子单元3102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
第一转移单元311,用于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后,内置存储器有足够的存储空间用于容纳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可以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可选的,如图5所示,第一转移单元311包括:
第一输出子单元3111,用于输出第一提示框,第一提示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转移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到内置存储器;
第一转移子单元3112,用于响应用户根据第一提示框触发的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指令,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举例来说,第一输出子单元3111输出第一提示框可以包含“是否需要转移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到内置存储器”,用户根据第一提示框选择“是”时,第一转移子单元3112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301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其中,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第一确定单元302根据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第一计算单元303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第一判断单元304判断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值;当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第一计算值时,第二计算单元305计算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与第一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得到计算差值;第二获取单元306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其中,第二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第二确定单元307根据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内置存储器转移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第三计算单元308计算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内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二计算值;第二判断单元309判断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二计算值;当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二计算值并且第二计算值大于计算差值时,第二转移单元310将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外置存储器;第一转移单元311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采用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终端的存储空间。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终端,包括第一获取单元301、第一确定单元302、第一计算单元303、第一判断单元304和第三转移单元312。
第一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其中,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
第一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第一计算单元303,用于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
第一判断单元304,用于判断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值。
第三转移单元312,用于当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一计算值时,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一计算值时,表明当前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足够容纳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第三转移单元312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获取单元301、第一确定单元302、第一计算单元303和第一判断单元304的结构和功能可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301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其中,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第一确定单元302根据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第一计算单元303计算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外置存储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第一判断单元304判断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第一计算值;当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第一计算值时,第三转移单元312将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内置存储器。采用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终端的内置存储空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所述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所述外置存储器包括安全数码卡;
根据所述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所述内置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
计算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所述外置存储器的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
判断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一计算值;
当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计算值时,计算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与所述第一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得到计算差值;
获取安装在所述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所述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
根据所述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内置存储器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计算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所述内置存储器的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二计算值;
判断所述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二计算值;
当所述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所述第二计算值并且所述第二计算值大于所述计算差值时,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
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所述第一计算值时,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包括:
输出第一提示框,所述第一提示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转移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响应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第一提示框触发的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指令,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包括:
输出第二提示框,所述第二提示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转移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到所述外置存储器;
响应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第二提示框触发的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指令,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使用信息将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大于第一使用时间且累计使用次数大于第一使用次数的安装在所述外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内置存储器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使用信息将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小于第二使用时间且累计使用次数小于第二使用次数的安装在所述内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安装在终端的外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一使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所述终端的外置存储器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所述外置存储器包括安全数码卡;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所述内置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所述外置存储器的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一计算值;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一计算值;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计算值时,计算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与所述第一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得到计算差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安装在所述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的第二使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使用信息包括安装在所述终端的内置存储器中的各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次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内置存储器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占用所述内置存储器的空间的大小,得到第二计算值;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二计算值;
第二转移单元,用于当所述外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所述第二计算值并且所述第二计算值大于所述计算差值时,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
第一转移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转移单元,用于当所述内置存储器的剩余存储空间大于所述第一计算值时,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单元包括:
第一输出子单元,用于输出第一提示框,所述第一提示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转移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第一转移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第一提示框触发的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指令,将所述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内置存储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移单元包括:
第二输出子单元,用于输出第二提示框,所述第二提示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转移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到所述外置存储器;
第二转移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第二提示框触发的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指令,将所述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外置存储器转移到内置存储器的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具体为: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使用信息将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大于第一使用时间且累计使用次数大于第一使用次数的安装在所述外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一待转移应用程序。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第二使用信息确定从所述内置存储器转移到所述外置存储器的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具体为: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第二使用信息将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累计使用时间小于第二使用时间且累计使用次数小于第二使用次数的安装在所述内置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第二待转移应用程序。
CN201510080774.4A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88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0774.4A CN105988842B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0774.4A CN105988842B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8842A CN105988842A (zh) 2016-10-05
CN105988842B true CN105988842B (zh) 2019-06-11

Family

ID=57042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077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8842B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88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0581B (zh) * 2016-12-28 2020-12-2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092443B (zh) * 2017-04-28 2020-04-07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340A (zh) * 2008-09-26 2010-03-31 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图像通信设备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26894A (zh) * 2011-05-23 2011-10-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内存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2253893A (zh) * 2011-04-02 2011-11-23 赵悦 一种内存扩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340A (zh) * 2008-09-26 2010-03-31 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图像通信设备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53893A (zh) * 2011-04-02 2011-11-23 赵悦 一种内存扩展方法
CN102226894A (zh) * 2011-05-23 2011-10-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内存管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8842A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4936B (zh) 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后台应用程序清理方法和装置
CN103530186B (zh) 实现相机应用支持多位置存储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68902A (zh) 一种预约充电桩充电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6020606A (zh) 一种调整快捷图标的方法及终端
CN103108083A (zh) 移动终端的文件列表排序方法及系统
CN107482709A (zh) 一种充电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055076B (zh) 一种传感器关闭方法和装置
CN105988842B (zh) 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CN109656349A (zh) 终端的省电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02924A (zh) 联系人的排序方法及装置
CN107590144A (zh) 一种文件存储方法和终端
CN104572994B (zh) 用于搜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47194A (zh) 充电计费方法
CN103543901B (zh) 生成菜单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95412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关闭方法和装置
CN102958030B (zh) 计费方法和计费系统
CN105813233A (zh) 一种通信策略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7450704A (zh) 一种终端异常耗电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089970A (zh) 预测剩余电量可使用时间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81630B (zh) 反向充电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092784A (zh) 一种创建群组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988868B (zh) 一种转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32971A (zh) 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3033763A (zh)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充电时显示电池电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7102799A (zh) 一种调整灭屏时间的方法及其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