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1272B - 电机器的主动部件的冷却 - Google Patents

电机器的主动部件的冷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1272B
CN105981272B CN201580007607.5A CN201580007607A CN105981272B CN 105981272 B CN105981272 B CN 105981272B CN 201580007607 A CN201580007607 A CN 201580007607A CN 105981272 B CN105981272 B CN 1059812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heat
winding
slot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76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1272A (zh
Inventor
马尔科·费斯塔
马蒂亚斯·岑特内尔
伊利亚·扎贝尔费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meng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5981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1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1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1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3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cooling medium between th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 H02K9/223Heat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器的主动部件,其中该主动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齿(1),其分别具有磁通透材料并且其分别在径向方向上从主动部件的外罩面(3)伸出;以及至少一个绕组槽(4),其分别布置在至少两个齿(1)的一对齿之间,其中至少一个绕组槽(4)基本上沿着主动部件的旋转轴线(5)布置并且其中电绕组(6)能够布置在相应的绕组槽(4)中。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这种类型的主动部件的电机器。为了由经济的方式和方法改善主动部件的冷却而提出,主动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开放的凹进部(10,20,30),其分别在相应的平面中布置在相应的齿(1)上或者中,其中,该相应的平面通过基本上径向的方向(2)和基本上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撑起;以及至少一个热传导部件(11,21,31),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相应的开放的凹进部(10,20,30)中并且其具有导热材料,其导热能力大于磁通透材料的导热能力。

Description

电机器的主动部件的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器的主动部件,其中该主动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齿,其分别具有磁通透材料并且其分别在径向方向上从主动部件的外罩面伸出;以及至少一个绕组槽,其分别布置在至少两个齿的一对齿之间,其中至少一个绕组槽基本上沿着主动部件的旋转轴线布置并且其中电绕组能够布置在相应的绕组槽中。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这种类型的主动部件的电机器。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主动部件例如设计成大型电机器的转子。这种类型的转子的冷却通常要求在热源的附近中的具有流动路径的昂贵的冷却系统。尤其是在转子铁心设计成实心的隐极转子电机中,例如像在涡轮机中,在设计冷却通道时会产生技术上的限制。出于该原因,不仅冷却表面,而且用于冷却流的横截面都受到限制。冷却技术上的应用和技术成本的比例被推测为很小,这又表现为很高的制造成本。
仅仅在转子表面上的冷却尽管也许关联明显小的制造成本,然而在大型机器的情况中看起来却不能对转子绕组进行足够的冷却。在转子绕组和冷却介质之间的整个温度差上的很大比例通过转子齿返回到长的冷却路径上。能用于转子铁心的材料通过机械的和磁性的要求来确定。
此外,问题在于,至今的解决方案或者是成本高昂的、或者不是很有效。
在转子外罩面之上对转子的成本低廉的冷却至今为止仅仅能够在5兆瓦轴功率以下的小型涡轮转子中使用。但是转子损失受到很大的限制,也就是说仅仅很小的励磁电流密度值是可以的。因此这种类型的被冷却的转子具有大直径或者是特别长的。在另外的部段上的,例如在绕组绝缘体上的和从表面至气隙的温度差必须通过适当的实际设计保持尽可能的小。
通常,通过冷却通道进行直接的转子通风,该冷却通道沿着机器轴线延伸并且具有至绕组部件和至气隙的开口。通常,在槽中的绕组上形成冷却表面,这要求在制造线圈时的巨大成本。
只有在这样的机器中,其转子中的铁心设计成叠片时,部分叠片组形成具有分别处于之间的通风缝隙。由此形成非常大的冷却表面,并且在热源和冷却表面之间的路径特别短。在实心地设计的转子的情况中,该冷却变体由于机械和技术上的边界条件而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廉价的方式和方法改进主动部件的冷却。
该目的通过一种主动部件和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电机器这样地实现,即主动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开放的凹进部,其分别在相应的平面中布置在相应的齿上或者中,其中,该相应的平面通过基本上径向的方向和基本上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撑起;以及至少一个热传导部件,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相应的开放的凹进部中并且其具有导热材料,其导热能力大于磁通透材料的导热能力。
这样地设计的主动部件允许对主动部件的齿的导热能力明显进行改善,这由此实现,由高导热能力的材料制成的部件在槽侧面的区域中或者在齿本身中被中断。该部件用于在主动部件的外罩面的方向上的热传导,并且尤其用于沿着旋转轴线的温度平衡。
尤其是在提出的主动部件中,主动部件的两个主要功能,即一个是磁流的传导并且另一个是热流的传导,在槽区域中或者齿区域中被分配到两个分开的组件上。
这种类型的主动部件的技术上的转换尤其在表面通风的主动部件的情况中,对于处于相应的槽中的电绕组的温度的降低带来巨大帮助,从而能够设计出具有较高的转矩密度的相应的电机器。在此,提出的主动部件比具有附加的流动路径的传统设计方案更加简单地制造,从而实现了相应的主动部件的可靠并且同时廉价的冷却。例如,实现了简单构造的激励线圈的使用,因为不需要用于在主动部件内部的对流热传导的表面。
有利的是,主动部件或者电机器这样地设计,即实现了转数大于4000转/分钟,尤其是大于10000转/分钟并且功率大于1MW,尤其是大于10MW的运行。有利的是,电机器设计成同步电机和/或隐极转子电机,尤其是涡轮机。此外可以考虑的是,相应的齿设计成电机器的相应的极,其中电机器在此尤其设计成凸极机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相应的齿在周向方向上看具有相应的齿面,该齿面面对相应的绕组槽,其中,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至少部段式地布置在相应的齿面上。
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例如可以在齿的相应的齿面上铣出。在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中布置有前述的热传导部件。该布置允许特别有效地排出在机器的运行期间产生的废热,因为大部分热量在电绕组中产生,其至少部分地与在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中的相应的热传导部件相邻。
尤其是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或者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可以在轴向方向上沿着相应的完整的齿,尤其是沿着相应的齿的至少一半或者一部分延伸。因为轴向中心的区域通常属于处于运行中的主动部分的最热的位置,因此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或者相应的热传导部件的相对大的轴向延展部具有附加的优点,即轴向中心的热量能够有效地传递至主动部件的较冷的位置,尤其是轴向端侧。例如当相应的第一开凹进部部或者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延伸超过主动部件的轴向延伸的至少一半时,存在相对大的轴向延伸。相应地,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优选设计成槽并且相应的热传导部件优选矩形地设计,尤其设计成板。
优选的是,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具有在周向方向上向着绕组槽在径向方向上收缩的延展部,从而使相应的热传导部件通过形状配合阻止从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中掉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处于相应的绕组槽中的电绕组在此具有表面,该表面面对相应的绕组槽的径向开口,其中,至少一个热传导部件这样地设计,即至少一个热传导部件至少部段式地在径向方向上布置在相应的电绕组的面对径向开口的相应的表面上。
因此,相应的热传导部件至少部分地在向着绕组槽的开放侧面的方向上遮盖处于相应的绕组槽中的电绕组。对于齿的实例来说,该齿径向向外地指向,相应的热传导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至少部分地遮盖相应的电绕组的径向外表面。
通过这样地设计的电绕组实现了,即在主动部件内部中的废热在径向方向上向着主动部件的外罩面排放。
在本发明的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相应的绕组槽在径向方向上能够通过相应的槽封闭楔子封闭,借助槽封闭楔子能够径向地固定处于相应的绕组槽中的电绕组,其中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和/或相应的热传导部件至少部段式地布置在的齿的面对相应的槽封闭楔子的侧面上。
因此,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和/或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在径向方向上比相应的电绕组更进一步向着外罩面延伸,从而布置在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中的热传导部件比相应的电绕组更进一步向着外罩面延伸。该设计方案允许将废热特别有效地从相应的电绕组上排导出去。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和/或相应的热传导部件的这种类型的径向延伸在此在没有相应的槽封闭楔子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考虑的。
在本发明的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设计成槽或者钻孔,第二开放凹进部在径向方向上置入到相应的齿中。
在相应的第二凹进部中布置有之前所述的热传导部件。该布置允许在电机器运行期间产生的废热在径向方向上的特别有效的排放。这尤其在这样的电机器中是有利的,在该电机器的运行中在齿中也产生不能忽略的损失,其能够以部分显著地加热相应的齿的形式被察觉到。优选的是,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在周向方向上布置在相应的齿的中心区域中。设计成槽的相应的第二开凹进部部例如可以从相应的齿中铣出。
有利的是,相应的热传导部件或者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沿着径向区域,在该区域中布置有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径向向外地具有在周向方向上增大的延展部。
为了附加地提高从主动部件的内部中排放废热,尤其是可以将至少一个另外的上述第一开放凹进部与至少一个上述的第二开放凹进部组合。
在本发明的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中,主动部件在此具有至少一个封闭塞,借助该封闭塞能够封闭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
借助至少一个封闭塞,在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中布置的相应的热传导部件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可靠地固定。尤其是,良好的热导体可以作为用于相应的封闭塞的材料。在此可以考虑的是,相应的封闭塞也具有导热的材料。
优选的是,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至少在相应的封闭塞的径向区域中具有在径向方向上向着外罩面的在轴向方向上收缩的延展部,从而相应的封闭塞通过形状配合阻止了从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上掉落。尤其是,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能够在其收缩部之前还具有其延展部在周向方向上的扩展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主动部件设计成电机器的实心转子。
尤其是转子或者电机器这样地设计,即实现了转数大于4000转/分钟,尤其是大于10000转/分钟并且功率大于1MW,尤其是大于10MW的运行。
特别是在实心转子的情况中可能的是,借助冷却通道进行的冷却被强烈地限制。借助相应的开放凹进部和相应在其中布置的热传导部件因此实现了这种类型的转子的高效的并且同时廉价的冷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两个齿分别径向向外地从外罩面伸出,其中相应的齿至少沿着电绕组具有在周向方向上从径向内部向径向外部增大的延展部。
相应的齿尤其这样地设计,即其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截面中具有梯形的横截面并且其延展部在周向方向上径向向外增大。因此,对于磁流来说决定性的齿宽在周向方向上也径向向外地增大。
如果仅仅考虑相应的齿的磁特性,那么径向向外增大的齿宽并不是必要的,从而提供一种可能性,即区域性地削减相应的齿的磁通透材料并且取而代之的是添加有高导热材料制成的热传导部件。所述的区域性的削减通过之前所述的开放凹进部或者第一和/或第二开放凹进部实现,在其中相应地布置有之前所述的热传导材料。
例如,两个相邻的齿在此这样地设计,即处于两个相邻的齿之间的相应的绕组槽设计成具有平行的面,从而使得相应的绕组槽在周向方向上的延展部从径向内部到径向外部都没有变化。
有利的是,相应的齿这样地设计,即磁通透材料在周向方向上整体保留的宽度在径向方向上至少部段式地,尤其是沿着相应的电绕组的径向延伸的至少一半或者3/4保持恒定。这例如也可以由此实现,即相应的凹进部在周向方向上的延展部径向向外地增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两个齿分别从相应的齿根出发以直至相应的齿尖的齿高度的长度径向地从外罩面伸出,其中,相应的开放凹进部和/或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在径向方向上向着相应的齿根分别延伸至在相应的齿中的深度,该深度最高相应于齿高度的9/10,优选最高4/5。
该深度在此在径向方向中从相应的齿尖出发在向着相应的齿根的方向中测量。这样设计的相应的开放凹进部或者这样设计的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展示了在满意的磁特性和相关于相应的齿的足够的热排导之间良好的妥协。因此对于良好的热排导来说不一定必要的是,相应的开放凹进部或者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在径向方向上被放置直至到相应的齿中的齿根处。因此,相应的齿的磁特性在齿根处不会或者很少受到相应的开放凹进部或者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干扰,这提供了巨大的优点,因为磁场线在齿根上的引导和密度可能对于电机器的效率和另外重要的特征来说是决定性的。此外,这样地设计的相应的开放凹进部具有用于相应的齿的机械稳定性的优点。
有利的是,相应的开放凹进部和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在此大约具有至相应的齿根的相同的径向延展部。
对于向着径向外部从外罩面伸出的齿的实例来说,通过相应的、这样地设计的开放凹进部或者相应的、这样地设计的热传导部件来实现,即径向向外超过相应的齿在周向方向上在齿根的区域中所具有的齿宽。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两个齿分别从相应的齿根出发以直至相应的齿尖的齿高度的长度径向地从外罩面伸出,其中,相应的开放凹进部和/或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在径向方向上向着相应的齿尖分别至少延伸至处于相应的绕组槽中的电绕组的那个表面,该表面面对相应的绕组槽的径向开口。
相应的开放凹进部,尤其是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或者相应的热传导部件的这种类型的径向延伸允许尤其是由电绕组获得的热量向外罩面的良好排导。而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在向着外罩面的径向方向中开放地设计,在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中布置的相应的热传导部件的这种类型的径向延伸对热量从相应的齿的内部上的良好的排导起到作用。
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和相应的热传导部件例如可以大约具有向着相应的齿尖的相同的径向延展部。尤其是当相应的开放凹进部设计成上述的第一开放凹进部时,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和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在径向方向上优选沿着相应的齿的上述侧面的至少一个部段延伸,该侧面面对相应的槽封闭楔子。可替换地或者附加的是,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可以这样地设计,即其至少部段式地在其面对相应的绕组槽的径向开口的表面处覆盖相应的电绕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导热材料包括铜或者铝。
铜具有优点,即其无论如何在生产电机器的时候都会被使用到并且此外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此外,铜和铝能够容易地加工,从而能够在一方面的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和另一方面的磁通透材料和/或电绕组之间没有很大的成本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热接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形状配合地或者材料配合地与相应的齿连接。
该形状配合例如可以由此实现,即相应的开放凹进部向着相应的开口收缩并且相应的热传导部件例如在径向方向上或者在周向方向上压入或者在轴向方向上推入到相应的开放凹进部中。可以考虑的是,例如在上述的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的情况中设置封闭塞,借助该封闭塞实现了形状配合和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向着外罩面的径向固定。材料配合的连接例如可以借助热绝缘压装(HIP)实现。通过形状配合和材料配合的连接分别确保了至相应的热传导部件的良好的热过渡。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借助粘合剂与相应的齿连接。
通过粘合剂实现了相应的热传导部件或者相应的开放凹进部的几乎任意的几何形状,其中,相应的热传导部件因此可靠地保持在齿上或中。有利的是,粘合剂具有相对高的导热能力,从而确保了至相应的热传导部件的良好的热过渡。例如,粘合剂可以设计成一种粘接类型导热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导热材料的导热能力比磁通透材料的导热能力大至少五倍,优选大至少八倍。
这种类型的材料确保了在相应的主动部件运行期间产生的废热的特别有效的排导。尤其是当众多那个部件实心地由钢,尤其是由铬钼钢制成时,导热的材料例如可以选择作为铜或者铝。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在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说明。图中示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主动部件的第一实施例,
图2是第二实施例,
图3是第三实施例,
图4是第四实施例,以及
图5是第五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主动部件的第一实施例,其中示出了垂直于主动部件的旋转轴线5的横截面的一个部段。
主动部件具有外罩面3,两个齿1在径向方向2上从该外罩面径向向外地伸出。两个齿1分别具有磁通透材料,其中在两个齿1之间布置有绕组槽4,其沿着主动部件的旋转轴线5布置。在绕组槽4中布置有电绕组6。
为了改善对主动部件的冷却,相应的齿1具有第一开放凹进部10,其布置在相应的齿面7上。相应的齿面7在此面向绕组槽4,其中,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10布置在一个平面中,该平面通过基本上的径向方向2和基本上沿着旋转轴线5的方向撑开。在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10中布置有热传导部件11,其具有导热材料,其导热能力大于磁通透材料的导热能力。相应的第一导热部件11例如可以借助粘合剂或者借助形状配合的连接与相应的齿1连接。
相应的齿1在径向方向2上从外罩面3出发沿着从齿根12至齿尖14的齿高度13延伸。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10和/或相应的热传导部件11在径向方向2上优选向着相应的齿根12延伸至一个深度15,其最高相应于齿高度13的9/10,尤其是4/5。该深度在此在径向方向2上从齿尖14出发来进行测量。此外,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10和/或相应的热传导部件11在径向方向上向着相应的齿尖14优选至少延伸至电绕组6的那个表面8,该表面面向相应的绕组槽4的径向开口。
尤其是主动部件具有超过两个齿1,从而存在多个绕组槽4。在此,相应的、面对绕组槽4的齿面7优选如上所述地进行设计,从而相应地设置第一开放凹进部10和在其中布置的热传导部件11。相应的齿1因此优选地在周向方向上对称地设计。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主动部件的第二实施例。如在图1中的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物体。因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主动部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一些相似性,因此仅仅对一些区别进行描述。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主动部件的相应的齿1沿着电绕组6指向并且此外在周向方向中具有从径向内部向着径向外部增大的延展部。例如,相应的齿1可以这样地设计,即绕组槽4具有平行的齿面。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10在径向方向上向着相应的齿尖14延伸超过电绕组6。这允许在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10中布置的相应的热传导部件11附加地向着电绕组6的那个表面8进一步引导,该表面面对绕组槽4的径向开口。相应的热传导部件11因此部段式地在径向方向2上仅仅紧挨着地布置在表面8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主动部件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主动部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一些相似性,因此仅仅对一些区别进行描述。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主动部件的相应的齿1沿着电绕组6指向并且此外在周向方向上具有从径向内部向着径向外部增大的延展部。例如,相应的齿1可以这样地设计,即绕组槽4具有平行的齿面。绕组槽4在径向方向上借助槽封闭楔子9封闭,其相对于电绕组6进一步径向外部地布置。两个齿1和槽封闭楔子9在此这样地设计,即至少在径向方向2中存在形状配合,其将槽封闭楔子9以及还有电绕组6径向外部地固定。附加的是,通过槽封闭楔子9也能够固定相应的热传导部件11。
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10在径向方向上向着相应的齿尖14超过电绕组6沿着相应的齿1面对槽封闭楔子9的一部分的侧面延伸。布置在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10中的相应的热传导部件11也向着相应的齿尖14超过电绕组6沿着相应的齿1面对槽封闭楔子9的一部分的侧面延伸。
附加的是,相应的热传导部件11这样地设计,即相应的热传导部件11如在第二实施例中一样附加地向着电绕组6的那个表面8进一步引导,该表面面对绕组槽4的径向开口。相应的热传导部件11因此能够部段式地在径向方向2中紧挨着表面8布置。因此,相应的热传导部件11的一个部段能够布置在电绕组6和槽封闭楔子9之间。
也可以考虑的是,不设置槽封闭楔子9,并且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10和/或相应的热传导部件11在径向方向上向着相应的齿尖14然后超过电绕组6延伸。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主动部件的第四实施例。
主动部件具有外罩面3,两个齿1从该外罩面出发在径向方向2中向外伸出。两个齿1分别具有磁通透材料,其中在两个齿1之间布置有绕组槽4,其沿着主动部件的旋转轴线5布置。在绕组槽4中布置有电绕组6。
为了改善主动部件的冷却,相应的齿1具有第二开放凹进部20,其作为槽从径向外部置入到相应的齿1中。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20因此布置在一个平面中,该平面通过基本上的径向方向2和基本上沿着旋转轴线5的方向撑起。在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20中布置有热传导部件21,其具有导热材料,其导热能力大于磁通透材料的导热能力。相应的第二热传导部件21例如可以借助粘合剂或者借助于形状配合的连接与相应的齿1连接。
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20和/或相应的热传导部件21在径向方向上优选向着相应的齿根12延伸至一个深度15,该深度最高为齿高度13的9/10,特别为4/5。该深度15在此在径向方向2上从齿尖14出发来测量。
此外,相应的热传导部件21在径向方向2上向着相应的齿尖14优选地至少延伸至电绕组6的那个平面8,该平面面对相应的绕组槽4的径向开口。
绕组槽4在径向方向2上借助槽封闭楔子9封闭,其相对于电绕组6进一步径向外部地布置。两个齿1和槽封闭楔子9在此这样地设计,即至少在径向方向2上存在形状配合,其将槽封闭楔子9以及还有电绕组6径向外部地固定。在类似的方式中,为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20和相应地在其中布置的热传导部件21配备封闭塞16,其尤其用于通过形状配合将相应的热传导部件21在径向方向2中固定。
尤其是,主动部件具有超过两个齿1,从而存在多个绕组槽4。在此,相应的、面对绕组槽4的齿面7优选如上所述地进行设计,从而相应地设置第一开放凹进部10和在其中布置的热传导部件11。相应的齿1因此优选地在周向方向上对称地设计。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主动部件的第五设计方案。因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主动部件具有与第四实施例的一些相似性,因此仅仅对一些区别进行描述。
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30根据第五实施例的主动部件而设计成钻孔,其相应地在径向方向上置入到相应的齿1中。在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30中布置有相应的热传导部件31和封闭塞16,热传导部件或者封闭塞与相应的钻孔匹配地设计。
综上所述,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器的主动部件,其中主动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齿,其分别具有磁通透材料并且其分别在径向方向上从主动部件的外罩面伸出;以及至少一个绕组槽,其分别布置在至少两个齿的一对齿之间,其中至少一个绕组槽基本上沿着主动部件的旋转轴线布置并且其中电绕组能够布置在相应的绕组槽中。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一种类型的主动部件的电机器。为了以廉价的方式和方法改进主动部件的冷却而提出,主动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开放的凹进部,其分别在相应的平面中布置在相应的齿上或者中,其中,该相应的平面通过基本上径向的方向和基本上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撑起;以及至少一个热传导部件,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相应的开放的凹进部中并且其具有导热材料,其导热能力大于磁通透材料的导热能力。

Claims (23)

1.一种电机器的转子,其中该转子包括:
-至少两个齿(1),所述齿分别具有磁通透材料并且所述齿分别在径向方向(2)上从所述转子的外罩面(3)伸出;以及
-至少一个绕组槽(4),所述绕组槽分别布置在至少两个所述齿(1)的一对齿之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绕组槽(4)基本上沿着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5)布置并且
其中,电绕组(6)能够布置在相应的所述绕组槽(4)中,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开放凹进部,所述开放凹进部分别在相应的平面中布置在相应的所述齿(1)上或者中,
其中,所述相应的平面通过基本上径向的方向(2)和基本上沿着所述旋转轴线(5)的方向撑起;以及
-至少一个热传导部件(11,21,31),所述热传导部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相应的所述开放凹进部中,并且所述热传导部件具有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的导热能力大于所述磁通透材料的导热能力,
其中,相应的所述齿(1)在周向方向上看具有相应的齿面(7),所述齿面面对相应的所述绕组槽(4),其中,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10)至少部段式地布置在相应的所述齿面(7)上,
其中,相应的所述绕组槽(4)在径向方向(2)上能够通过相应的槽封闭楔子(9)封闭,借助所述槽封闭楔子能够径向地固定处于相应的所述绕组槽(4)中的所述电绕组(6),其中相应的第一开放凹进部(10)和/或相应的所述热传导部件至少部段式地布置在相应的所述齿(1)的面对相应的所述槽封闭楔子(9)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处于相应的所述绕组槽(4)中的所述电绕组(6)具有表面(8),所述表面面对相应的所述绕组槽(4)的径向开口,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热传导部件如下设计,即至少一个所述热传导部件随后至少部段式地在径向方向(2)上布置在相应的所述电绕组(6)的面对所述径向开口的相应的所述表面(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相应的第二开放凹进部(20,30)设计成槽或者钻孔,所述第二开放凹进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置入到相应的所述齿(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转子具有至少一个封闭塞(16),借助所述封闭塞能够封闭相应的所述第二开放凹进部(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转子设计成所述电机器的实心转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转子设计成所述电机器的实心转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至少两个所述齿(1)分别径向向外地从所述外罩面(3)伸出,其中相应的所述齿(1)至少沿着所述电绕组(6)具有在周向方向上从径向内部向径向外部增大的延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其中,至少两个所述齿(1)分别径向向外地从所述外罩面(3)伸出,其中相应的所述齿(1)至少沿着所述电绕组(6)具有在周向方向上从径向内部向径向外部增大的延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至少两个所述齿(1)分别从相应的齿根(12)出发以直至相应的齿尖(14)的齿高度(13)的长度径向地从所述外罩面(3)伸出,
其中,相应的所述开放凹进部和/或相应的所述热传导部件(11,21,31)在径向方向(2)上向着相应的齿根(12)分别延伸至在相应的所述齿(1)中的深度(15),所述深度最高相应于所述齿高度(13)的9/1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其中,至少两个所述齿(1)分别从相应的齿根(12)出发以直至相应的齿尖(14)的齿高度(13)的长度径向地从所述外罩面(3)伸出,
其中,相应的所述开放凹进部和/或相应的所述热传导部件(11,21,31)在径向方向(2)上向着相应的齿根(12)分别延伸至在相应的所述齿(1)中的深度(15),所述深度最高相应于所述齿高度(13)的9/1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深度最高相应于所述齿高度(13)的4/5。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至少两个所述齿(1)分别从相应的齿根(12)出发以直至相应的齿尖(14)的齿高度(13)的长度径向地从所述外罩面(3)伸出,
其中,相应的所述开放凹进部和/或相应的所述热传导部件(11,21,31)在径向方向(2)上向着相应的所述齿尖(14)分别至少延伸至处于相应的所述绕组槽(4)中的所述电绕组(6)的一个面对相应的所述绕组槽(4)的径向开口的表面(8)。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其中,至少两个所述齿(1)分别从相应的齿根(12)出发以直至相应的齿尖(14)的齿高度(13)的长度径向地从所述外罩面(3)伸出,
其中,相应的所述开放凹进部和/或相应的所述热传导部件(11,21,31)在径向方向(2)上向着相应的所述齿尖(14)分别至少延伸至处于相应的所述绕组槽(4)中的所述电绕组(6)的一个面对相应的所述绕组槽(4)的径向开口的表面(8)。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导热材料包括铜或者铝。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导热材料包括铜或者铝。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相应的所述热传导部件(11,21,31)形状配合地或者材料配合地与相应的所述齿(1)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子,其中,相应的所述热传导部件(11,21,31)形状配合地或者材料配合地与相应的所述齿(1)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相应的所述热传导部件(11,21,31)借助粘合剂与相应的所述齿(1)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子,其中,相应的所述热传导部件(11,21,31)借助粘合剂与相应的所述齿(1)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导热材料的导热能力比所述磁通透材料的导热能力大至少五倍。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导热材料的导热能力比所述磁通透材料的导热能力大至少五倍。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导热材料的导热能力比所述磁通透材料的导热能力大至少八倍。
23.一种电机器,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
CN201580007607.5A 2014-03-21 2015-03-12 电机器的主动部件的冷却 Active CN1059812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61080.8 2014-03-21
EP14161080.8A EP2922185A1 (de) 2014-03-21 2014-03-21 Kühlung eines Aktivteils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PCT/EP2015/055208 WO2015140048A2 (de) 2014-03-21 2015-03-12 Kühlung eines aktivteils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1272A CN105981272A (zh) 2016-09-28
CN105981272B true CN105981272B (zh) 2019-04-09

Family

ID=50342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7607.5A Active CN105981272B (zh) 2014-03-21 2015-03-12 电机器的主动部件的冷却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36748B2 (zh)
EP (2) EP2922185A1 (zh)
CN (1) CN105981272B (zh)
RU (1) RU2653861C2 (zh)
WO (1) WO201514004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02750A1 (de) * 2018-02-07 2019-08-08 IPGATE Capital Holding AG Stator für Drehfeldmaschine mit axialer Wärmeableitung
DE102018102754A1 (de) * 2018-02-07 2019-08-08 IPGATE Capital Holding AG Innenstator für eine Drehfeldmaschine (E-Motor) mit Außenrotor, mit Statorzahngruppen, welche jeweils zwei zueinander benachbarte Statorzähne aufweisen
DE102018102740A1 (de) * 2018-02-07 2019-08-08 Lsp Innovative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Außenstator für eine Drehfeldmaschine (E-Motor) mit einem Innenrotor, mit Statorzahngruppen, welche jeweils zwei zueinander benachbarte Statorzähne aufweisen
EP3621182A1 (de) * 2018-09-06 2020-03-1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Zahnspul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zahnspule
DE102019120944A1 (de) 2019-08-02 2021-02-0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verbesserter Kühlung,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52A (zh) * 1990-06-15 1992-01-01 通用电气公司 电机定子的冷却系统
EP1276205A2 (en) * 2001-07-12 2003-01-15 Eli Liebermann Rotor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al machin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77904A (en) * 1929-08-14 1932-09-20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Rotor ventilation for turbo generators
SE335173B (zh) * 1968-12-23 1971-05-17 Asea Ab
SU924792A1 (ru) 1980-10-17 1982-04-30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Проектно-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ий И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Завода "Электротяжмаш" Статор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ашины
EP0632566A1 (en) * 1993-06-30 1995-01-04 Simmonds Precision Engine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heat dissipation in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s
FR2726948B1 (fr) 1994-11-16 1996-12-20 Wavre Nicolas Moteur synchrone a aimants permanents
JP2007135360A (ja) * 2005-11-11 2007-05-3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モータコア部品及びモータ部品
US20090146513A1 (en) * 2007-12-05 2009-06-11 Ronald Dean Bremne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assembly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WO2015034514A1 (en) * 2013-09-06 2015-03-12 Ge Aviation Systems Llc Rot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52A (zh) * 1990-06-15 1992-01-01 通用电气公司 电机定子的冷却系统
EP1276205A2 (en) * 2001-07-12 2003-01-15 Eli Liebermann Rotor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al machi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1272A (zh) 2016-09-28
EP3063857B1 (de) 2022-04-27
WO2015140048A2 (de) 2015-09-24
RU2016131235A (ru) 2018-04-23
RU2653861C2 (ru) 2018-05-15
US10236748B2 (en) 2019-03-19
EP3063857A2 (de) 2016-09-07
WO2015140048A3 (de) 2015-12-23
US20180175705A1 (en) 2018-06-21
EP2922185A1 (de)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1272B (zh) 电机器的主动部件的冷却
CN102201718B (zh) 旋转电动机
US9515536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an asynchronous rotor
CN105305667A (zh) 电机
CN103580383B (zh) 一种转子采用混合保护的风水混合冷却高速永磁电机
CN103683787B (zh) Dc电机
AU2012234318B2 (en) Pole shoe
CN111130234B (zh) 具有混合齿设计的电机
CN114024379B (zh) 一种定子永磁型轴向磁场永磁电机的冷却系统
CN101882850A (zh) 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
CN103580422A (zh) 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的风冷散热结构
US20220181920A1 (en) End winding flux motor
CN109391090A (zh) 利于散热的定子、转子及电机
CN107659102A (zh) 一种环形绕组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
KR101956021B1 (ko) 구동모터의 냉각유닛
Zhao et al. A hybrid-slot radial-flux dual-stator permanent-magnet machine with fault-tolerant consideration
CN106953430A (zh) 高功率密度电机
CN108496295A (zh) 转子、电机和制造转子的方法
CN208386261U (zh) 一种永磁直驱电机
US10305353B2 (en) Therm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between rotor coil and core for improved cooling
CN104283353B (zh) 绕组互补型多相半齿绕磁通切换电机
CN103780035B (zh) 一种横向磁通相段式无刷双馈感应电机
EP2887499B1 (en) Stator insulation for cold magnets
CN102611223A (zh) 轴向磁通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水冷结构
CN207304195U (zh)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及高速永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5

Address after: Nurembe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Yinmengd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Germany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A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Germ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