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9238B - 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9238B
CN105979238B CN201610524585.6A CN201610524585A CN105979238B CN 105979238 B CN105979238 B CN 105979238B CN 201610524585 A CN201610524585 A CN 201610524585A CN 105979238 B CN105979238 B CN 105979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ensor
imaging
brightness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245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79238A (zh
Inventor
林志敏
夏丽敏
白璐
张荃
刘建
邢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sai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say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say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Ltd Co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say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6105245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79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79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9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79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9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6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9/73Colour balance circuits, e.g. white balance circuits or colour temperature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the whole image or part thereof
    • G06T3/4038Scaling the whole image or part thereof for image mosaicing, i.e. plane images composed of plane sub-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与每个所述图像传感器对应的图像处理单元、以及与每个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或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对应的储存有状态信息的控制寄存器,本发明通过获取各路CIS/ISP寄存器和/或各路ISP后处理后的图像的当前状态信息,利用各路CIS/ISP寄存器的当前状态信息和/或各路ISP后处理后的图像,根据全景成像效果最佳的准则,实时更新CIS/ISP的控制寄存器信息;通过图像处理算法,从而解决重合区域,由于多相机拍摄视角不同造成的全局图成像效果不一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景摄像头拼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景摄像使用排布于空间不同位置的,朝着不同方向的多个摄像头拍摄的照片或视频拼接而成的全景画面。在这类技术中,由于多个摄像头光学特性及所处环境光不同,而镜头采取自动成像参数,使相邻摄像头重合区过度不自然,无法真实还原场景。目前已有的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利用各路成像画面,调整最终全景画面或者各路成像参数。基于各路ISP后处理图像,对伽马曲线、亮度、白平衡、对比度、色度等信息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矫正,最终获取个区域亮度、色度一致的全景画面的解决方案,由于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丢失了图像的一些原始信息,最后成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同时此种方案基于图像RGB/YUV的整体信息进行处理,处理效率不太乐观,尤其在图像分辨率飞速提高的时代,此类方案实时性能不断降低。另外,基于各路成像画面信息,调整各路成像参数的解决方案,存在调整参数过于单一的情况,因为图像的某个特性是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
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与每个所述图像传感器对应的图像处理单元、以及与每个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或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对应的储存有状态信息的控制寄存器,所述图像传感器至少包括可获取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传感器和可获取第二图像的第二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具有重合区域;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S10.通过标定算法获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拼接信息,并根据所述拼接信息对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成像区域重合部分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并将每个分割区的分割参数存入分割区寄存器中;所述分割参数包括分割区的数量、大小以及形状;
S20.初始化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控制寄存器参数默认值;
S30.获取各路每个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的控制寄存器当前的状态信息;
S40.调整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重合区域内的每个所述控制寄存器的当前状态信息,使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成像效果达到亮度色度无差异。
其中,调整所述分割区寄存器的分割参数的方法包括采用等步长对重合区域进行分割,或根据重合区域特征进行分割。
作为上述方法的进一步补充,步骤S30中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每个所述分割区的亮度、色度均值、色度方差、色度直方图、白平衡增益、颜色饱和度参数、颜色矩阵、曝光增益,对比度参数、伽马矫正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上述方法的其中一种情况,所述步骤S40中的调整所述控制寄存器分割参数的方法包括:
亮度的均衡化以及色度的均衡化;
所述亮度的均衡化包括:
S401.分别标记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成像区域和第二图像传感器成像区域的每个分割区;
S402.分别获取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的全局区域的曝光系数,并计算两全局区域的曝光增益差;
S403.根据所述曝光系数增益的差异拟合出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重合区域的曝光系数的过渡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过渡映射关系分别计算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重合的分割区的曝光增益值,写入对应寄存器中;
S404.根据所述曝光增益值,求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重合区域的最大曝光值和最小曝光值,对应更新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对比度参数。
作为上述方法的另一种情况,所述步骤S40中的调整所述控制寄存器分割参数的方法包括:
S411.分别标记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成像区域的每个分割区;
S412.分别获取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每个分隔区的第一图像亮度值、第二图像亮度值、第一图像色度值以及第二图像色度值;
S413.获取特定的亮度乘性因子以及亮度加性因子使第一图像每个分割区的所述第一图像亮度值换算后接近第二图像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亮度值;
S414.获取特定的色度乘性因子以及色度加性因子使第一图像每个分割区的所述第一图像色度值换算后接近第二图像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色度值。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补充,所述步骤S30中还包括图像信息处理步骤,且步骤S40中还结合图像信息调整所述分割区寄存器的分割参数,使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达到亮度色度无差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0中的调整所述控制寄存器分割参数的方法包括:
亮度的均衡化以及色度的均衡化;
所述亮度的均衡化包括:
S401’.分别标记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成像区域和第二图像传感器成像区域的每个分割区;
S402’.分别获取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的全局区域的曝光系数,并计算两曝光系数的曝光增益差;
S403’.根据所述曝光增益差拟合出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重合区域的曝光系数的过渡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过渡映射关系分别计算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重合的分割区的曝光参数值,写入对应寄存器中;
S404’.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重合区域分割成若干图像子区域,并标记;
S405’.计算每个所述图像子区域的亮度值均值;对于某一子重合区域,当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曝光参数之比远小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亮度值均值之比时,如果第二图像的亮度值均值接近零则调整第二图像亮度值均值使之与第一图像亮度值均值之比等于第二图像和第一图像的亮度值均值之比;如果第一图像的亮度值均值接近预设最大值时,则调整第一图像亮度值均值使之与第二图像亮度值均值之比等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亮度值均值之比;
S406’.拟合计算各重合区域的第一图像传感器曝光参数和第一图像亮度值均值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该拟合关系式调整第一图像传感器曝光参数;拟合计算各重合区域的第二图像传感器曝光参数和第二图像亮度值均值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该拟合关系式调整第二图像传感器曝光参数。
进一步补充,所述色度均衡化包括如下步骤:
S421.获取各图像传感器的控制寄存器的当前白平衡值并计算各路白平衡均值;
S422.获取每个白平衡值与各路白平衡均值的绝对差,并挑选出所述绝对差较小的一部分白平衡值,再次进行均值计算,获得准确白平衡均值;
S423.根据所述准确白平衡均值调整图像传感器中每个分割区的色度控制参数。
本发明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所起到的技术效果是:
1.利用CIS成像参数信息,可以有效的避免因遮挡造成的重合区内非重合点对全景图的成像效果的干扰。
2.利用CIS全局自动曝光增益、白平衡增益寄存器当前信息,根据相邻两路CIS全局自动曝光参数在重合区域的某种过渡映射关系,实时更新CIS分割区的曝光参数,根据各路CIS全局的白平衡增益,同步更新各路摄像头CIS的白平衡参数。
3.利用相邻两路的CIS分割区亮度均值、白平衡增益寄存器信息,根据重构误差最新的原则,更新各路摄像头模块的CIS的自动曝光参数、自动对比度参数、白平衡参数。
4.利用摄像头CIS自动曝光增益结合ISP后处理图像块的亮度,更新各路摄像头CIS的自动曝光参数。根据各路CIS全局白平衡增益信息,同步更新各路摄像头CIS的白平衡参数。
5.利用ISP后处理图像块的亮度/色度信息,更新各路摄像头CIS的自动曝光参数/自动对比度参数/白平衡参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对重合区域划分分割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中的摄像头模组处理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摄像头模组处理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摄像头模组处理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本发明所描述技术方案的使用范围包含但不仅限于全景摄像领域,主要解决在使用多摄像头同时拍照或同时连续拍摄视频时,因摄像头空间位置、方向角度、所处场景、拍摄对象不一致,每个摄像头内部集成的自动调整模块自动调整成像参数,最终导致重合区域内相同物体成像效果不一致,利用多摄像头成像画面构建全景画面时,画面过度不自然。
同时,本发明的重点是涉及图像亮度、色度等图像或者视频质量的调整,而非在图像拼接整齐度上。及本发明在多个摄像头完成了拼接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对图像或者视频的画面一致性进行调整。
架构方面则包括多个摄像头模组,如图2所示,其中每个摄像头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单元、以及与每个摄像头模组对应的储存有状态信息的控制寄存器。为了方便区分,本发明不同摄像头模组中的图像传感器定义为可获取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传感器、可获取第二图像的第二图像传感器……,摄像头模组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加。在调整图像时主要涉及具有重合区域的相邻两个摄像头模组,因此为了方便描述和定位,我们把第一图像传感器描述为拼接调整时的左侧图像传感器,把第二图像传感器描述为拼接调整时的右侧图像传感器。同时其所对应的图像信号也相应变化描述。具体本发明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
S10.通过图像标定算法,获取左右图像拼接信息,如拼接ROI区域(region ofinterest,感兴趣区域)位置信息,或者重合区域位置信息,并将重合区域分割的每个分割区的分割参数存入分割区寄存器中,分割寄存器是用于对存储图像进行分割的分割参数。
因为图像处理单元(Image Signal Processing,下文简称ISP)可以对图像传感器(CMOS Image Sensor,下文简称CIS)成像区域进行自定义分割及相应成像参数配置,所以利用图像拼接信息对CIS成像区域进行自定义分割。
本步骤中,可以采用两种模式对CIS成像区域进行分割。第一种模式,采用等步长对重合区域进行分割。第二种模式,采用重合区域的特征进行划分,包括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空间关系特征。如图1所示,是利用颜色特征及空间关系特征对CIS成像重合区域分割为4个分割区的示意图。
第二阶段为执行阶段:
首先设置各路摄像头模组的CIS控制寄存器参数默认值。其次获取各路CIS和/或ISP寄存器的当前状态信息。最后分析多路CIS和/或ISP寄存器信息,根据全景成像效果最佳的准则,调整自定义分割区寄存器的值,实时更新CIS和/或ISP的控制寄存器信息。
S20.根据规格书,设置各路摄像头模组的CIS控制寄存器参数默认值。
S30.利用自动调整模块,获取各路CIS和/或ISP控制寄存器的当前状态信息。本步骤中,状态信息包括每个所述分割区的亮度、色度均值、色度方差、色度直方图、白平衡增益、颜色饱和度参数、颜色矩阵、曝光增益,对比度参数、伽马矫正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S40.利用亮度、色度一致性准则,调整自定义分割区寄存器的值,实时更新CIS和/或ISP的控制寄存器信息。本步骤中,一致性准则包括但不局限于:利用图像直方图匹配,使相邻镜头的图像亮度、色度达到视觉无差异;利用CIS成像子区域的均值方差,使相邻镜头的图像亮度、色度达到视觉无差异。
步骤S40中的调整所述控制寄存器分割参数的方法,本发明提供有4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包括亮度的均衡化以及色度的均衡化。
亮度的均衡化
S401:根据标定特征点位置信息,把左右相邻摄像头模组的左CIS成像区域和右CIS的成像区域分别分割为为xL,1,xL,2…xL,n分割区和xR,1,xR,2…xR,n分割区。
S402:读取左CIS、右CIS全局成像区域的曝光系数信息EL和ER
S403:根据S402中曝光系数增益的差异,拟合相邻镜头重合区域曝光参数EL到ER的过渡映射关系。
根据此关系,获得左右镜头相邻重合区域的CIS分割区的xL,1,xL,2…xL,n和xR,1,xR,2…xR,n的曝光参数值EL,i和ER,i,过渡映射关系公式如下所示:
把获得的参数写入对应的控制寄存器中。
S404:根据S403获得CIS各分割区的曝光值,求出左CIS、右CIS分割区的最大、最小曝光系数,根据最值,更新对应CIS成像区域的对比度参数,写入对于的寄存器。
S405:重复S402、S403的流程,完成各路摄像头模组的CIS亮度控制寄存器参数更新。
色度的均衡化
S421:读取m路摄像头模组的CIS的白平衡控制寄存器当前值W1,W2…Wm,求W1,W2…Wm均值Wavr
vari[i]=|Wi-Wavr| (3)
S422:对vari[i]进行从小到大排序,记数组vari前50%的元素和的均值为W。
S423:利用W更新各路摄像头的CIS白平衡控制寄存器的参数。
完成亮度、色度均衡化,从而实现多镜头成像效果的一致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包括如下子步骤:
S411:根据标定特征点位置信息,把左右相邻摄像头模组的左CIS成像区域和右CIS的成像区域分别分割为xL,1,xL,2...xL,n分割区和xR,1,xR,2...xR,n分割区。
S412:分别读取左右摄像头模组重合区域CIS分割区xL,1,xL,2...xL,n和xR,1,xR, 2...xR,n的亮度值均值信息IL,1,IL,2...IL,n和IR,1,IR,2...IR,n,读取左右摄像头模组重合区域CIS成像子区域xL,1,xL,2...xL,n和xR,1,xR,2...xR,n的色度均值信息SL,1,SL,2...SL,n和SR,1,SR,2...SR,n
S413.因为图像亮度和色度差异主要分为乘性差异和加性差异,所以利用公式
进行亮度的调整,其中a、b分别代表乘性因子和加性因子。利用IL,i=aIR,i-b,更新左CIS每个分割区亮度均值控制寄存器的值。
S414:利用公式:
进行色度的调整,其中a、b分别代表乘性因子和加性因子。利用SL,i=aSR,i-b,更新左CIS每个分割区色度均值控制寄存器的值。
从而使相邻镜头的图像亮度、色度达到视觉无差异。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该算法还包括:在步骤S30中还包括图像信息处理步骤,且步骤S40中还结合图像信息调整所述分割区寄存器的分割参数,使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达到亮度色度无差性。具体如下
步骤S40中的调整所述控制寄存器分割参数的方法,
亮度的均衡化以及色度的均衡化;
S401’:根据标定特征点位置信息,把左右相邻摄像头模组的左CIS成像区域和右CIS的成像区域的重合部分分别分割为xL,1,xL,2…xL,n分割区和xR,1,xR,2…xR,n分割区。
S402’:读取左CIS、右CIS全局成像区域的曝光系数信息EL和ER
S403’:根据S402中曝光系数增益的差异,拟合相邻镜头重合区域曝光参数EL到ER的过渡映射关系。
根据此关系以及公式(1)、(2),分别获得左CIS、右CISxL,1,xL,2…xL,n和xR,1,xR,2…xR,n的曝光参数值EL,1,EL,2…EL,n和ER,1,ER,2…ER,n
S404’:根据标定特征点位置信息,将左右摄像头模组中的左图像和右图像分别标记为xLL,1,xLL,2…xLL,n和xRR,1,xRR,2…xRR,n图像子区域。求出图像子区域的亮度值均值分别为ILL,1,ILL,2…ILL,n和IRR,1,IRR,2…IRR,n
S405’:如果|EL,i/ER,i|<<|ILL,i/IRR,i|且IRR,i≈0,则右图i区域可能出现镜头遮挡现象,所以令
如果|EL,i/ER,i|<<|ILL,i/IRR,i|且ILL,i≈255,则左图i区域可能出现过曝现象,所以令
S406’:分析左CIS成像子区域曝光增益EL,1,EL,2…EL,n和对应图像子区域亮度ILL,1,ILL,2...ILL,n之间的关系。通过参数拟合两者之间的关系为HL。分析右CIS成像子区域曝光增益ER,1,ER,2...ER,n和对应图像子区域亮度IRR,1,IRR,2…IRR,n之间的关系。通过参数拟合两者之间的关系为HR。利用如下公式再次更新对应的子区域参数。
S407’:重复S402’、S403’、S404’、S405’、S406’流程,完成各路摄像头的CIS曝光增益控制寄存器参数更新。
色度的均衡化:本实施例中的色度均衡化步骤如实施例一中所述。
最终完成亮度、色度均衡化,从而实现多镜头成像效果的一致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通过分析成像后图像的差异性,架构如图4所示对图像进行调整。
步骤1:根据标定特征点位置信息,把左右相邻镜头中的图像分别为xLL,1,xLL, 2...xLL,n和xRR,1,xRR,2...xRR,n图像子区域。
步骤2:求出图像子区域的亮度均值为ILL,1,ILL,2...ILL,n和IRR,1,IRR,2...IRR,n,子区域的色度直方图为SLL,1,SLL,2...SLL,n和SRR,1,SRR,2...SRR,n
步骤3:利用图像亮度和色度差异主要分为乘性差异和加性差异特点,利用公式
获得左右镜头图像重合区域亮度、色度平滑过渡,
步骤4:重复1、2、3步骤,完成各路摄像头图像拼接形成视觉效果一致的全局图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与每个所述图像传感器对应的图像处理单元、以及与每个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或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对应的储存有状态信息的控制寄存器,所述图像传感器至少包括可获取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传感器和可获取第二图像的第二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具有重合区域;其特征在于: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S10. 通过标定算法获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拼接信息,并根据所述拼接信息对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成像区域重合部分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并将每个分割区的分割参数存入分割区寄存器中;所述分割参数包括分割区的数量、大小以及形状;
S20. 初始化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控制寄存器参数默认值;
S30. 获取各路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的控制寄存器当前的状态信息;
S40. 调整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重合区域内的每个所述控制寄存器的当前状态信息,使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成像效果达到亮度色度无差异;
所述步骤S30中还包括图像信息处理步骤,且步骤S40中还结合图像信息调整所述分割区寄存器的分割参数,使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达到亮度色度无差性;所述调整分割区控制寄存器分割参数的方法包括:
亮度的均衡化以及色度的均衡化;
所述亮度的均衡化包括:
S401’. 分别标记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成像区域和第二图像传感器成像区域的每个分割区;
S402’. 分别获取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的全局区域的曝光系数;
S403’. 根据所述曝光系数增益差拟合出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重合区域的曝光系数的过渡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过渡映射关系分别计算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重合的分割区的曝光参数值,写入对应寄存器中;
S404’. 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重合区域分割成若干图像子区域,并标记;
S405’. 计算每个所述图像子区域的亮度值均值;对于某一子重合区域,当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曝光参数之比远小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亮度值均值之比时,如果第二图像的亮度值均值接近零则调整第二图像亮度值均值使之与第一图像亮度值均值之比等于第二图像和第一图像的亮度值均值之比;如果第一图像的亮度值均值接近预设最大值时,则调整第一图像亮度值均值使之与第二图像亮度值均值之比等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亮度值均值之比;
S406’. 拟合计算各重合区域的第一图像传感器曝光参数和第一图像亮度值均值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该拟合关系式调整第一图像传感器曝光参数;拟合计算各重合区域的第二图像传感器曝光参数和第二图像亮度值均值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该拟合关系式调整第二图像传感器曝光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调整所述分割区寄存器的分割参数的方法包括采用等步长对重合区域进行分割,或根据重合区域特征进行分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中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每个所述分割区的亮度、色度均值、色度方差、色度直方图、白平衡增益、颜色饱和度参数、颜色矩阵、曝光增益,对比度参数、伽马矫正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中的调整所述控制寄存器分割参数的方法包括:
亮度的均衡化以及色度的均衡化;
所述亮度的均衡化包括:
S401. 分别标记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成像区域和第二图像传感器成像区域的每个分割区;
S402. 分别获取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的全局区域的曝光系数,并计算两全局区域的曝光增益差;
S403. 根据所述曝光增益差拟合出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重合区域的曝光系数的过渡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过渡映射关系分别计算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重合的分割区的曝光增益值,写入对应寄存器中;
S404. 根据所述曝光增益值,求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重合区域的最大曝光值和最小曝光值,对应更新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对比度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中的调整所述控制寄存器分割参数的方法包括:
S411. 分别标记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成像区域的每个分割区;
S412. 分别获取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每个分隔区的第一图像亮度值、第二图像亮度值、第一图像色度值以及第二图像色度值;
S413. 获取特定的亮度乘性因子以及亮度加性因子使第一图像每个分割区的所述第一图像亮度值换算后接近第二图像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亮度值;
S414. 取特定的色度乘性因子以及色度加性因子使第一图像每个分割区的所述第一图像色度值换算后接近第二图像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色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度均衡化包括如下步骤:
S421. 获取各图像传感器的控制寄存器的当前白平衡值并计算各路白平衡均值;
S422. 获取每个白平衡值与各路白平衡均值的绝对差,并挑选出所述绝对差较小的一部分白平衡值,再次进行均值计算,获得准确白平衡均值;
S423. 根据所述准确白平衡均值调整图像传感器中每个分割区的色度控制参数。
CN201610524585.6A 2016-07-05 2016-07-05 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979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4585.6A CN105979238B (zh) 2016-07-05 2016-07-05 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4585.6A CN105979238B (zh) 2016-07-05 2016-07-05 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9238A CN105979238A (zh) 2016-09-28
CN105979238B true CN105979238B (zh) 2018-09-21

Family

ID=56954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4585.6A Active CN105979238B (zh) 2016-07-05 2016-07-05 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792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3279A (zh) * 2017-05-26 2017-07-2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模组白平衡调试方法及装置
CN107395953A (zh) * 2017-05-30 2017-11-24 深圳晨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相机的成像参数优化方法
CN107257443A (zh) * 2017-07-24 2017-10-17 中科创达软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图像抗渐晕的方法及其装置、终端设备
CN107801011B (zh) * 2017-10-27 2019-06-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全景拍摄的白平衡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230405A (zh) * 2017-11-30 2018-06-29 中原智慧城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灰度化的图像白平衡处理方法
CN108737738B (zh) * 2018-04-20 2021-03-12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相机及其曝光方法和装置
CN111225180B (zh) * 2018-11-26 2021-07-20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画面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600547B (zh) * 2018-11-30 2021-0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84313B (zh) * 2018-11-30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标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79535A (zh) * 2018-11-30 2019-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49257B (zh) * 2019-05-31 2021-09-21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半同步曝光参数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1064890B (zh) * 2019-12-25 2021-08-20 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目电路设备及多目电路控制方法
CN111860632B (zh) * 2020-07-13 2022-07-22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多路图像一致性融合方法
EP4195662A4 (en) * 2020-08-18 2023-07-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LOR CONSISTENCY CORRECTION FOR MULTIPLE CAMERAS
WO2023077421A1 (zh) * 2021-11-05 2023-05-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可移动平台的控制方法、装置、可移动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4422682B (zh) * 2022-01-28 2024-02-02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729394B (zh) * 2024-02-18 2024-04-30 厦门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单个图像处理模块同时处理多个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6898A (ja) * 1999-07-22 2001-02-09 Hitachi Ltd パノラマ映像生成用カメラシステム
US7840067B2 (en) * 2003-10-24 2010-11-23 Arcsoft, Inc. Color matching and color correction for images forming a panoramic image
CN104125410B (zh) * 2014-07-02 2017-04-12 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视频多镜头曝光补偿方法及其装置
CN105578021B (zh) * 2014-10-15 2019-03-26 上海弘视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目相机的成像方法及其装置
CN105245785A (zh) * 2015-08-10 2016-01-13 深圳市达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全景摄像头的亮度平衡调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9238A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9238B (zh) 一种多摄像头全局成像一致性控制方法
KR101374330B1 (ko) 화상 처리 장치, 화상 처리 방법, 및 화상 처리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03973989B (zh) 获取高动态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CN108154514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973240B (zh) 实现高动态范围图像高清显示的数字照相机成像方法
JP5427247B2 (ja) 自動ホワイトバランス(awb)調整
WO2015079795A1 (ja) 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制御装置、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制御方法、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制御プログラム、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画像処理装置、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画像処理方法、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及び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画像処理装置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12752023B (zh) 一种图像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578021B (zh) 双目相机的成像方法及其装置
JP6274931B2 (ja) 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制御装置、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制御方法、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制御プログラム、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画像処理装置、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画像処理方法、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及びマルチエリアホワイトバランス画像処理装置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US20060239579A1 (en) Non Uniform Blending of Exposure and/or Focus Bracketed Photographic Images
DE102015121747A1 (de) Mehrfachkamera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ynchronisierten automatischen Weißabgleich
CN112396562A (zh) 一种高动态范围场景下基于rgb与dvs图像融合的视差图增强方法
JP5457845B2 (ja) 色特性補正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CN105120247A (zh) 一种白平衡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166076B (zh) 多相机拼接的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便携式终端
US9214034B2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harmonized combined image
WO2022253014A1 (zh) 水下图像色彩还原方法和装置
CN112669758A (zh) 显示屏校正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07098A (zh) 鱼眼相机阴影校正参数确定方法、校正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鱼眼相机
JP2004015205A (ja)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補正データ取得方法
CN109873981A (zh) 车载360环视系统四路智能曝光策略
JP2013192057A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60156825A1 (en) Outdoor exposure control of still image capture
CN113222869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Assignee: Shenzhen Dechi micro vision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ENZHEN DESAY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098000208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lobal imaging consistency of multiple camera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00509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7

Address after: 516003 23rd floor, Desai building, No. 12 Yunshan West Road,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Desai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303, 23 / F, Desai technology building, 9789 Shenn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7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ESAY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