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0975B - 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0975B
CN105970975B CN201610583754.3A CN201610583754A CN105970975B CN 105970975 B CN105970975 B CN 105970975B CN 201610583754 A CN201610583754 A CN 201610583754A CN 105970975 B CN105970975 B CN 1059709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
pit supporting
main component
structure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837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70975A (zh
Inventor
江正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tong Grou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tong Grou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tong Grou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tong Grou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837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70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70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0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70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0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02D17/207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with means incorporating sheet piles or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placing sheet pile bulkheads, piles,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 E02D7/02Placing by dri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确定基坑支护结构各支护桩的打桩位置和内支撑的设置方式,构建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施工图纸设计;(2)按照设计好的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沿需要支护的基坑四周的设定位置向地面以下按顺序打入支护桩;(3)在支护桩的顶部设置内支撑,内支撑与支护桩之间的夹角按照设计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设置。本发明成本低、支护结构占有施工场地面积小、施工速度快、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中,有许多建筑物带有地下室,其基础埋深一般不会超过5m。如果工程地处高地下水位的软弱土质地区,且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复杂时,进行地下室施工时,需沿基坑四周设置挡土、止水结构,保证施工时,基坑内施工人员的安全与正常作业。相关技术中挡土结构形式有多种,对于基坑深度小于5m时,多采用格构式水泥土挡土墙、连排混凝土灌注桩或者钢板桩等。但在这些工艺中都存在许多缺陷,如格构式水泥土挡土墙需在占有一定的施工场地,当施工场地狭小时无法采用,而且该工艺施工速度较慢,需要水泥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基坑开挖,且挡土墙结构本身不能抵抗爆炸、地震等突发事件的破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确定基坑支护结构各支护桩的打桩位置和内支撑的设置方式,构建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施工图纸设计;
Step2按照设计好的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沿需要支护的基坑四周的设定位置向地面以下按顺序打入支护桩;
Step3在支护桩的顶部设置内支撑,内支撑与支护桩之间的夹角按照设计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设置。
其中,所述按顺序打入支护桩,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按施工图纸指定的位置打前三根支护桩;
Step2按前进两根桩位后打一根支护桩,再回退打一根支护桩的方式进行其余支护桩的打桩。
其中,所述支护桩为高强度钢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成本低、支护结构占有施工场地面积小、施工速度快、施工无污染,节省施工材料,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较高,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应用场景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应用场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应用场景1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确定基坑支护结构各支护桩的打桩位置和内支撑的设置方式,构建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施工图纸设计;
Step2按照设计好的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沿需要支护的基坑四周的设定位置向地面以下按顺序打入支护桩;
Step3在支护桩的顶部设置内支撑,内支撑与支护桩之间的夹角按照设计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设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成本低、支护结构占有施工场地面积小、施工速度快、施工无污染,节省施工材料,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较高,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按顺序打入支护桩,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按施工图纸指定的位置打前三根支护桩;
Step2按前进两根桩位后打一根支护桩,再回退打一根支护桩的方式进行其余支护桩的打桩。
用本优选实施例的方法顺序打桩,可以使两两管桩间的土挤压成密度大并且均匀的土墙,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较高。
优选的,所述支护桩为高强度钢桩。本优选实施例增加了基坑支护的安全性。
优选的,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包括对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包括:
Step1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在预设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数据处理,确定基坑支护结构模型中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
Step2在所述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中确定基坑支护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建立主要构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Step3通过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通过MATLAB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设置损伤评估系数ψ,考虑到爆炸荷载下温度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K,K的取值范围通过试验求得为[0.91,0.99],考虑到结构使用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疲劳指数L:
其中,S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剩余使用寿命,Q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σ为疲劳因子,σ的取值范围是[0.1,0.3],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
损伤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1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破坏程度阈值,T1∈[0,0.2],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P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最大位移,T2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临界位移值;
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基坑支护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需重新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设计。
本优选实施例对设计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施工,进一步保证了施工后基坑支护结构的抗爆性能;采用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方法构建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实现了对结构的定量控制设计,评估方法简单,提高了设计的速度,且适用性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中,引入温度修正系数,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引入疲劳指数,使得设计更加贴近现实情况。
优选的,所述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往主要构件的顶面缓慢施加竖向荷载,模拟主要构件实际承受的竖向荷载,所述竖向荷载为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的20%;
Step2在主要构件的前表面施加预设的爆炸荷载,分析计算得到主要构件的完整动力响应过程,其中当主要构件上的所有节点的速度低于0.1m/s时,定义结构已达到静力平衡,停止分析计算;
Step3将主要构件的所有节点的速度皆强制设置为0,重新向主要构件的顶面施加竖向力直至主要构件倒塌,得到爆炸荷载损伤后主要构件的竖向力-位移曲线,根据所述竖向力-位移曲线得到主要构件的剩余竖向承载力。
本优选实施例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进一步地提高了基坑支护的安全性。
优选的,在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前,先排除其它扰动带来的干扰,设其它扰动对建筑物带来的损伤为H,引入干扰阈值G,若H>G,则先对干扰进行排除再进行损伤评估。
本优选实施例在损伤程度评估前,引入干扰阈值,其它扰动进行排除,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
本应用场景的上述实施例取σ=0.1,设计速度相对提高了15%,基坑支护结构的抗爆性能相对提高了10%。
应用场景2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确定基坑支护结构各支护桩的打桩位置和内支撑的设置方式,构建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施工图纸设计;
Step2按照设计好的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沿需要支护的基坑四周的设定位置向地面以下按顺序打入支护桩;
Step3在支护桩的顶部设置内支撑,内支撑与支护桩之间的夹角按照设计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设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成本低、支护结构占有施工场地面积小、施工速度快、施工无污染,节省施工材料,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较高,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按顺序打入支护桩,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按施工图纸指定的位置打前三根支护桩;
Step2按前进两根桩位后打一根支护桩,再回退打一根支护桩的方式进行其余支护桩的打桩。
用本优选实施例的方法顺序打桩,可以使两两管桩间的土挤压成密度大并且均匀的土墙,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较高。
优选的,所述支护桩为高强度钢桩。本优选实施例增加了基坑支护的安全性。
优选的,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包括对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包括:
Step1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在预设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数据处理,确定基坑支护结构模型中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
Step2在所述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中确定基坑支护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建立主要构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Step3通过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通过MATLAB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设置损伤评估系数ψ,考虑到爆炸荷载下温度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K,K的取值范围通过试验求得为[0.91,0.99],考虑到结构使用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疲劳指数L:
其中,S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剩余使用寿命,Q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σ为疲劳因子,σ的取值范围是[0.1,0.3],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
损伤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1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破坏程度阈值,T1∈[0,0.2],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P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最大位移,T2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临界位移值;
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基坑支护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需重新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设计。
本优选实施例对设计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施工,进一步保证了施工后基坑支护结构的抗爆性能;采用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方法构建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实现了对结构的定量控制设计,评估方法简单,提高了设计的速度,且适用性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中,引入温度修正系数,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引入疲劳指数,使得设计更加贴近现实情况。
优选的,所述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往主要构件的顶面缓慢施加竖向荷载,模拟主要构件实际承受的竖向荷载,所述竖向荷载为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的20%;
Step2在主要构件的前表面施加预设的爆炸荷载,分析计算得到主要构件的完整动力响应过程,其中当主要构件上的所有节点的速度低于0.1m/s时,定义结构已达到静力平衡,停止分析计算;
Step3将主要构件的所有节点的速度皆强制设置为0,重新向主要构件的顶面施加竖向力直至主要构件倒塌,得到爆炸荷载损伤后主要构件的竖向力-位移曲线,根据所述竖向力-位移曲线得到主要构件的剩余竖向承载力。
本优选实施例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进一步地提高了基坑支护的安全性。
优选的,在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前,先排除其它扰动带来的干扰,设其它扰动对建筑物带来的损伤为H,引入干扰阈值G,若H>G,则先对干扰进行排除再进行损伤评估。
本优选实施例在损伤程度评估前,引入干扰阈值,其它扰动进行排除,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
本应用场景的上述实施例取σ=0.15,设计速度相对提高了12%,基坑支护结构的抗爆性能相对提高了8%。
应用场景3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确定基坑支护结构各支护桩的打桩位置和内支撑的设置方式,构建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施工图纸设计;
Step2按照设计好的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沿需要支护的基坑四周的设定位置向地面以下按顺序打入支护桩;
Step3在支护桩的顶部设置内支撑,内支撑与支护桩之间的夹角按照设计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设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成本低、支护结构占有施工场地面积小、施工速度快、施工无污染,节省施工材料,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较高,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按顺序打入支护桩,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按施工图纸指定的位置打前三根支护桩;
Step2按前进两根桩位后打一根支护桩,再回退打一根支护桩的方式进行其余支护桩的打桩。
用本优选实施例的方法顺序打桩,可以使两两管桩间的土挤压成密度大并且均匀的土墙,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较高。
优选的,所述支护桩为高强度钢桩。本优选实施例增加了基坑支护的安全性。
优选的,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包括对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包括:
Step1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在预设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数据处理,确定基坑支护结构模型中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
Step2在所述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中确定基坑支护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建立主要构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Step3通过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通过MATLAB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设置损伤评估系数ψ,考虑到爆炸荷载下温度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K,K的取值范围通过试验求得为[0.91,0.99],考虑到结构使用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疲劳指数L:
其中,S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剩余使用寿命,Q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σ为疲劳因子,σ的取值范围是[0.1,0.3],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
损伤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1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破坏程度阈值,T1∈[0,0.2],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P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最大位移,T2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临界位移值;
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基坑支护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需重新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设计。
本优选实施例对设计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施工,进一步保证了施工后基坑支护结构的抗爆性能;采用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方法构建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实现了对结构的定量控制设计,评估方法简单,提高了设计的速度,且适用性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中,引入温度修正系数,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引入疲劳指数,使得设计更加贴近现实情况。
优选的,所述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往主要构件的顶面缓慢施加竖向荷载,模拟主要构件实际承受的竖向荷载,所述竖向荷载为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的20%;
Step2在主要构件的前表面施加预设的爆炸荷载,分析计算得到主要构件的完整动力响应过程,其中当主要构件上的所有节点的速度低于0.1m/s时,定义结构已达到静力平衡,停止分析计算;
Step3将主要构件的所有节点的速度皆强制设置为0,重新向主要构件的顶面施加竖向力直至主要构件倒塌,得到爆炸荷载损伤后主要构件的竖向力-位移曲线,根据所述竖向力-位移曲线得到主要构件的剩余竖向承载力。
本优选实施例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进一步地提高了基坑支护的安全性。
优选的,在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前,先排除其它扰动带来的干扰,设其它扰动对建筑物带来的损伤为H,引入干扰阈值G,若H>G,则先对干扰进行排除再进行损伤评估。
本优选实施例在损伤程度评估前,引入干扰阈值,其它扰动进行排除,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
本应用场景的上述实施例取σ=0.2,设计速度相对提高了14%,基坑支护结构的抗爆性能相对提高了12%。
应用场景4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确定基坑支护结构各支护桩的打桩位置和内支撑的设置方式,构建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施工图纸设计;
Step2按照设计好的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沿需要支护的基坑四周的设定位置向地面以下按顺序打入支护桩;
Step3在支护桩的顶部设置内支撑,内支撑与支护桩之间的夹角按照设计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设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成本低、支护结构占有施工场地面积小、施工速度快、施工无污染,节省施工材料,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较高,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按顺序打入支护桩,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按施工图纸指定的位置打前三根支护桩;
Step2按前进两根桩位后打一根支护桩,再回退打一根支护桩的方式进行其余支护桩的打桩。
用本优选实施例的方法顺序打桩,可以使两两管桩间的土挤压成密度大并且均匀的土墙,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较高。
优选的,所述支护桩为高强度钢桩。本优选实施例增加了基坑支护的安全性。
优选的,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包括对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包括:
Step1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在预设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数据处理,确定基坑支护结构模型中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
Step2在所述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中确定基坑支护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建立主要构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Step3通过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通过MATLAB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设置损伤评估系数ψ,考虑到爆炸荷载下温度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K,K的取值范围通过试验求得为[0.91,0.99],考虑到结构使用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疲劳指数L:
其中,S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剩余使用寿命,Q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σ为疲劳因子,σ的取值范围是[0.1,0.3],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
损伤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1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破坏程度阈值,T1∈[0,0.2],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P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最大位移,T2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临界位移值;
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基坑支护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需重新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设计。
本优选实施例对设计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施工,进一步保证了施工后基坑支护结构的抗爆性能;采用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方法构建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实现了对结构的定量控制设计,评估方法简单,提高了设计的速度,且适用性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中,引入温度修正系数,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引入疲劳指数,使得设计更加贴近现实情况。
优选的,所述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往主要构件的顶面缓慢施加竖向荷载,模拟主要构件实际承受的竖向荷载,所述竖向荷载为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的20%;
Step2在主要构件的前表面施加预设的爆炸荷载,分析计算得到主要构件的完整动力响应过程,其中当主要构件上的所有节点的速度低于0.1m/s时,定义结构已达到静力平衡,停止分析计算;
Step3将主要构件的所有节点的速度皆强制设置为0,重新向主要构件的顶面施加竖向力直至主要构件倒塌,得到爆炸荷载损伤后主要构件的竖向力-位移曲线,根据所述竖向力-位移曲线得到主要构件的剩余竖向承载力。
本优选实施例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进一步地提高了基坑支护的安全性。
优选的,在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前,先排除其它扰动带来的干扰,设其它扰动对建筑物带来的损伤为H,引入干扰阈值G,若H>G,则先对干扰进行排除再进行损伤评估。
本优选实施例在损伤程度评估前,引入干扰阈值,其它扰动进行排除,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
本应用场景的上述实施例取σ=0.25,设计速度相对提高了15%,基坑支护结构的抗爆性能相对提高了12%。
应用场景5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确定基坑支护结构各支护桩的打桩位置和内支撑的设置方式,构建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施工图纸设计;
Step2按照设计好的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沿需要支护的基坑四周的设定位置向地面以下按顺序打入支护桩;
Step3在支护桩的顶部设置内支撑,内支撑与支护桩之间的夹角按照设计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设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成本低、支护结构占有施工场地面积小、施工速度快、施工无污染,节省施工材料,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较高,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按顺序打入支护桩,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按施工图纸指定的位置打前三根支护桩;
Step2按前进两根桩位后打一根支护桩,再回退打一根支护桩的方式进行其余支护桩的打桩。
用本优选实施例的方法顺序打桩,可以使两两管桩间的土挤压成密度大并且均匀的土墙,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较高。
优选的,所述支护桩为高强度钢桩。本优选实施例增加了基坑支护的安全性。
优选的,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包括对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包括:
Step1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在预设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数据处理,确定基坑支护结构模型中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
Step2在所述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中确定基坑支护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建立主要构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Step3通过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通过MATLAB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设置损伤评估系数ψ,考虑到爆炸荷载下温度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K,K的取值范围通过试验求得为[0.91,0.99],考虑到结构使用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疲劳指数L:
其中,S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剩余使用寿命,Q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σ为疲劳因子,σ的取值范围是[0.1,0.3],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
损伤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1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破坏程度阈值,T1∈[0,0.2],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P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最大位移,T2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临界位移值;
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基坑支护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需重新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设计。
本优选实施例对设计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施工,进一步保证了施工后基坑支护结构的抗爆性能;采用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方法构建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实现了对结构的定量控制设计,评估方法简单,提高了设计的速度,且适用性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中,引入温度修正系数,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引入疲劳指数,使得设计更加贴近现实情况。
优选的,所述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往主要构件的顶面缓慢施加竖向荷载,模拟主要构件实际承受的竖向荷载,所述竖向荷载为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的20%;
Step2在主要构件的前表面施加预设的爆炸荷载,分析计算得到主要构件的完整动力响应过程,其中当主要构件上的所有节点的速度低于0.1m/s时,定义结构已达到静力平衡,停止分析计算;
Step3将主要构件的所有节点的速度皆强制设置为0,重新向主要构件的顶面施加竖向力直至主要构件倒塌,得到爆炸荷载损伤后主要构件的竖向力-位移曲线,根据所述竖向力-位移曲线得到主要构件的剩余竖向承载力。
本优选实施例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进一步地提高了基坑支护的安全性。
优选的,在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前,先排除其它扰动带来的干扰,设其它扰动对建筑物带来的损伤为H,引入干扰阈值G,若H>G,则先对干扰进行排除再进行损伤评估。
本优选实施例在损伤程度评估前,引入干扰阈值,其它扰动进行排除,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
本应用场景的上述实施例取σ=0.3,设计速度相对提高了10%,基坑支护结构的抗爆性能相对提高了12%。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应用场景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应用场景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tep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确定基坑支护结构各支护桩的打桩位置和内支撑的设置方式,构建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施工图纸设计;
Step2按照设计好的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沿需要支护的基坑四周的设定位置向地面以下按顺序打入支护桩;
Step3在支护桩的顶部设置内支撑,内支撑与支护桩之间的夹角按照设计合格的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设置;
其中,对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评估,包括对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具体包括:
Step1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在预设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数据处理,确定基坑支护结构模型中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
Step2在所述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中确定基坑支护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建立主要构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Step3通过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通过MATLAB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设置损伤评估系数ψ,考虑到爆炸荷载下温度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K,考虑到结构使用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疲劳指数L,损伤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mrow> <mi>&amp;psi;</mi>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frac> <msub> <mi>P</mi> <msub> <mi>y</mi> <mi>i</mi> </msub> </msub> <mrow> <msub> <mi>KP</mi> <mi>i</mi> </msub> </mrow> </mfrac> <mo>-</mo> <msub> <mi>T</mi> <mn>1</mn> </msub> <mo>)</mo> </mrow> <mrow> <mo>(</mo> <msub> <mi>S</mi> <msub> <mi>M</mi> <mi>i</mi> </msub> </msub> <mo>-</mo> <msub> <mi>T</mi> <mn>2</mn> </msub> <mo>&amp;times;</mo> <mi>L</mi> <mo>)</mo> </mrow> <mo>,</mo> <mi>i</mi> <mo>=</mo> <mn>1</mn> <mo>,</mo> <mn>..</mn> <mi>N</mi> </mrow>
其中,T1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破坏程度阈值,T1∈[0,0.2],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P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最大位移,T2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临界位移值;
其中,K的取值范围通过试验求得为[0.91,0.99];
其中,疲劳指数L的计算公式为:
<mrow> <mi>L</mi> <mo>=</mo> <mfrac> <mrow> <msubsup> <mi>&amp;Sigma;</mi>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subsup> <mfrac> <mrow> <msub> <mi>S</mi> <mi>i</mi> </msub> <mrow> <mo>(</mo> <mn>1</mn> <mo>-</mo> <mi>&amp;sigma;</mi> <mo>)</mo> </mrow> <mo>+</mo> <msub> <mi>Q</mi> <mi>i</mi> </msub> <mi>&amp;sigma;</mi> </mrow> <msub> <mi>Q</mi> <mi>i</mi> </msub> </mfrac> </mrow> <mi>N</mi> </mfrac> </mrow>
式中,S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剩余使用寿命,Q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σ为疲劳因子,σ的取值范围是[0.1,0.3],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
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基坑支护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需重新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按顺序打入支护桩,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按施工图纸指定的位置打前三根支护桩;
Step2按前进两根桩位后打一根支护桩,再回退打一根支护桩的方式进行其余支护桩的打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支护桩为高强度钢桩。
CN201610583754.3A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Active CN105970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3754.3A CN105970975B (zh)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3754.3A CN105970975B (zh)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0975A CN105970975A (zh) 2016-09-28
CN105970975B true CN105970975B (zh) 2018-06-01

Family

ID=5695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83754.3A Active CN105970975B (zh)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709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1261A (zh) * 2019-10-14 2020-02-11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建筑物损坏风险筛查方法及系统
CN111549788A (zh) * 2020-05-06 2020-08-18 浙江吉通地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基坑型钢组合支撑的安装方法
CN112052497A (zh) * 2020-09-01 2020-12-08 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施工前深基坑模拟计算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8094A (zh) * 2009-11-10 2010-06-02 朱奎 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01838991A (zh) * 2010-05-21 2010-09-22 上海建科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推理的深基坑风险评估方法
CN204343301U (zh) * 2014-12-13 2015-05-20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支护结构
CN105155597A (zh) * 2015-08-18 2015-12-16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地下结构的监测与调节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740587A (zh) * 2016-03-21 2016-07-06 潘燕 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8094A (zh) * 2009-11-10 2010-06-02 朱奎 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01838991A (zh) * 2010-05-21 2010-09-22 上海建科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推理的深基坑风险评估方法
CN204343301U (zh) * 2014-12-13 2015-05-20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支护结构
CN105155597A (zh) * 2015-08-18 2015-12-16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地下结构的监测与调节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740587A (zh) * 2016-03-21 2016-07-06 潘燕 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紧邻地铁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王建华等;《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1130;第38卷(第11期);第71-7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0975A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ulatsu et al. Simulation of the in-plane structural behavior of unreinforced masonry walls and buildings using DEM
Pickhaver et al. An equivalent beam method to model masonry buildings in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Zaheri et al. Performance of segmental and shotcrete linings in shallow tunnels crossing a transverse strike-slip faulting
Alzabeebee Seismic response and design of buried concrete pipes subjected to soil loads
Ou et al. A parametric study of wall deflections in deep excavations with the installation of cross walls
Lim et al. A novel strut-free retaining wall system for deep excavation in soft clay: numerical study
Li et al. Effectiveness of servo struts in controlling excavation-induced wall deflection and ground settlement
Waichita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deep cement mixing wall behavior using wall-to-excavation shape factor
CN105970975B (zh) 一种带地下室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Zeng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 buttress wall in reducing retaining wall movement during dewatering before bulk excavation
DeJong Thematic Keynote: Settlement effects on masonry structures
Yeh et al. A case study of strut-free excavation retaining system
CN111946357B (zh) 一种考虑红黏土卸荷影响的矿山法隧道模拟施工方法
Naeij et al. Comprehensive 3D numerical study on interaction between structure and dip-slip faulting
Nielsen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the tensile capacity of suction caissons in cohesionless soil
CN107066744B (zh) 富水地层中地铁车站的抗震分析方法
Zhang et al. Centrifuge modelling of shallow and large sectional tunnel under full pipe-jacked ring
Meguid et al. 3D effects of surface construction over existing subway tunnels
CN113239427B (zh) 既有桩基抵抗侧向变形力学性能增强方法
Sang-To et al. Predic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diaphragm wall for deep excavation problem on the basing thickly soft soil in an urban area using semi-top-down construction method
Eid et al. Iterative search for optimized configurations of micro-tunneling as a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rectifying tilted structures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Marr et al. Displacement-based design for deep excavations
CN113006084A (zh) 一种无支撑基坑支档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其动态设计方法
Li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it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ypical region soft soil deposits of China
Fateh et al. Structural behavior in top-down excav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ng Zhengbing

Inventor before: Qiu Yanx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21

Address after: Room 1261, 1, 1, 63, No. 63, Jianggan District nine Ring Road, Jianggan District,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Jitong Grou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Zhenhai District 315202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Rong Luo Road No. 372

Applicant before: Qiu Yanx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 with basement buildin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

Pledgee: Hangzhou branch of Zhejiang Tailong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ZHEJIANG JITONG GROU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33000213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