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5583B - 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5583B
CN105955583B CN201610335297.6A CN201610335297A CN105955583B CN 105955583 B CN105955583 B CN 105955583B CN 201610335297 A CN201610335297 A CN 201610335297A CN 105955583 B CN105955583 B CN 105955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ons
row
line
middle position
preset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352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55583A (zh
Inventor
杨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352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55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55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5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55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5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通过获取当前界面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以及当前显示网格的行数M与列数N;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将当前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的行排列顺序保持不变,依次将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的上一行或下一行的中间位置,将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调整成N行M列;根据调整后的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进行图标显示,从而实现了在终端进行横竖屏模式切换的时候,界面上显示的图标在原有模式的位置基础上改变较小,达到用户在切换屏幕模式后,更方便找到应用的作用,为用户使用终端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显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现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虽然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计算能力越来越强,但是智能手机的外观和界面却越来越统一。目前大部分手机都采用将应用图标按照纵横排列在屏幕上,方便用户使用。因为大部分的手机屏幕造型都是长方形,所以一般图标排列时,行数和列数是不等的。另外由于现在的大部分手机都内置了重力感应器,可以开启根据重力自动调整的横屏和竖屏模式,所以在横屏和竖屏切换时,会有一个图标重新排列的问题。目前的解决方式大都是按照先横后数依次排序,切换时也按此顺序重新排列。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用户经常用某一模式,如竖屏模式,已经熟悉了应用图标的位置后,在转换到另一种模式时,应用图标的位置变化很大,一时会找不到图标,因此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显示终端在进行横竖屏模式的转换后,由于图标重新排列后位置变化较大,无法快速查找到所需要的图标,导致终端使用不便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获取终端当前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以及当前显示网格的行数M与列数N;
B、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将当前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的行排列顺序保持不变,依次将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的预设数目个图标,插入到其所在行的上一行或下一行的中间位置,将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调整成N行M列;
C、根据调整后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进行图标显示;
其中M和N均为大于零的整数。
所述图标排列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设数目个图标包括: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和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
所述步骤B中具体包括:
B1、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则根据步骤A中获取的行数M和列数N,判断屏幕所在显示模式为横屏模式还是竖屏模式;若为横屏模式,则执行步骤B2,若为竖屏模式,则执行步骤B3;
B2、依次将第二行至第INT(M/2)行中以正中间位置为计数起点的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依次将第INT(M/2)+1行至第M-1行中以正中间位置图标为计数起点的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上一行的中间位置;
B3、依次将第二行至第INT(M/2)行中以正中间位置为计数起点的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依次将第INT(M/2)+1行至第M-1行中以正中间位置图标为计数起点的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INT(M/2)为利用取整函数对M/2取整后得到的整数。
所述图标排列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2和B3均包括:
根据所述行数M和列数N,计算列数N与行数M的差值K;
所述第一子预设数目为:K+I-2;所述第二子预设数目为: K+M-1-I;
其中K为大于零的整数,I为所在行在显示网格行排序中的排序数。
所述图标排列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2和B3还包括:
若第I行的图标为偶数,且所述K+I-2为奇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I-2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若第I行得图标为偶数,且所述K+M-1-I为奇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M-1-I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若第I行的图标为奇数,且所述K+I-2为偶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I-2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若第I行的图标为奇数,且所述K+M-1-I为偶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M-1-I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所述图标排列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2或者B3还包括:
所述K+I-2或者K+M-1-I个图标保持其在原所在行中的排列顺序为插入顺序,依次插入到其所在行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与其插入行的原有图标交替排列。
一种图标排列的系统,其中,包括:
获取信息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当前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以及当前显示网格的行数M与列数N;
图标重排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将当前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的行排列顺序保持不变,依次将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正中间位置为计数起点的预设数目个图标,插入到其所在行的上一行或下一行的中间位置,将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调整成N行M列;
重排显示模块,用于根据调整后的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进行图标显示;
其中M和N均为大于零的整数。
所述图标排列的系统,其中,所述预设数目个图标包括: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和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
所述图标重排模块包括:
模式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根据获取信息模块中获取的行数M和列数N,判断屏幕所在显示模式为横屏模式还是竖屏模式;
第一分区排列单元,用于当为横屏模式,则依次将第二行至第INT(M/2)行中以正中间位置为计数起点的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依次将第INT(M/2)+1行至第M-1行中以正中间位置图标为计数起点的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上一行的中间位置;
第二分区排列单元,用于当为竖屏模式,则依次将第二行至第INT(M/2)行中以正中间位置为计数起点的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依次将第INT(M/2)+1行至第M-1行中以正中间位置图标为计数起点的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INT(M/2)为利用取整函数对M/2取整后得到的整数。
所述图标排列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分区排列单元和第二分区排列单元均包括:
行列差值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行数M和列数N,计算列数N与行数M的差值K;所述第一子预设数目为:K+I-2;所述第二子预设数目为: K+M-1-I;
其中K为大于零的整数,I为所在行在显示网格行排序中的排序数。
所述图标排列的系统,其中,第一分区排列单元和第二分区排列单元均包括:
排序调整第一分单元,用于若第I行的图标为偶数,且所述K+I-2为奇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I-2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排序调整第二分单元,用于若第I行得图标为偶数,且所述K+M-1-I为奇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M-1-I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排序调整第三分单元,用于若第I行的图标为奇数,且所述K+I-2为偶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I-2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排序调整第四分单元,用于若第I行的图标为奇数,且所述K+M-1-I为偶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M-1-I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一种显示终端,其中,包括:所述图标排列的系统。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通过获取当前界面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以及当前显示网格的行数M与列数N;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将当前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的行排列顺序保持不变,依次将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的预设数目个图标,插入到其所在行的上一行或下一行的中间位置,将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调整成N行M列;根据调整后的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进行图标显示,从而实现了在终端进行横竖屏模式切换的时候,界面上显示的图标在原有模式的位置基础上改变较小,达到用户在切换屏幕模式后,更方便找到应用的作用,为用户使用终端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3a和图3b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中行数为5,列数为4的显示网格重排前与重排后的排列效果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中行数为6,列数为4的显示网格重排前与重排后的排列效果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中行数为6,列数为5的显示网格重排前与重排后的排列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图标排列的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当前界面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以及当前显示网格的行数M与列数N,其中M和N均为整数。
为了实现对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网络中图标的重新排列,本步骤中首先获取当前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并将所述排列顺序进行存储,便于根据当前存储的图标排列顺序对其进行调整。
由于M和N可分别代表当前网络中图标的行数和列数,或者代表当前网络中图标的列数和行数,因此M和N均为大于零的正整数。
可以想到的是,本步骤虽然是从开始获取图标排列方式为方形的显示网格排列顺序开始,但是为了实现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实现图标的重新排列,可以通过先将其他排列方式的显示网格转化成方形,再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进行图标重排,最后在将重排完成的方形显示网格转换成之前的图标排列方式,比如:圆形,因此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并可以轻松实现的。
S2、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将当前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的行排列顺序保持不变,依次将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的预设数目个图标,插入到其所在行的上一行或下一行的中间位置,将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调整成N行M列。
当终端由于检测到其自身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从而进行屏幕旋转切换时,也即终端的界面从横屏模式切换到竖屏模式或者从竖屏模式切换到横屏模式时,则本步骤对切换模式后的显示网格中的图标进行重新排列,为了实现重新排列后的图标位置与排列前的位置变化最小,在本步骤中采用首先将位于网格四角的图标排列位置保持不变,其他位置的图标仅仅移动到其上一行中间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的原则,将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排列位置保持不变,依次将位于显示网格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中间的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至上一行或下一行,从而实现图标的位置变化很小,便于用户在屏幕显示模式切换后,也能快速找到图标的目的。
上述内容中将图标均匀插入到上一行或者下一行,在具体应用时,可以分为直接插入、间隔插入或者连续插入。可以想到的是,当移动图标个数少于三个,仅仅只是一个或者两个图标在上下行之间的移动,则可以选择直接插入或者连续插入的方式将其移动到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正中间位置,由于移动的图标个数比较小,上下行之间图标变化比较小,且其移动的范围也仅仅是上下行之间图标的移动,则当图标重排后,用户还是可以在其之前熟悉的图标位置附近轻松的找到移动的图标,例如图3a和图3b所示,将第二行中间的图标I22可以直接插入到第一行的中间位置;图4a和图4b中第二行的两个图标I22和I23可以直接插入到第一行的中间位置。但是当上下行之间移动的图标个数比较多,移动的图标由于是从行的中间进行选取,则需要将其间隔的插入到移动到的上一行或者下一行,从而保证其移动的距离最小,例如图3a和图3b中I32和I33间隔的插入到第二行,图5a和图5b中I42和I43间隔的插入到第三行。上述内容中所述中间位置为由第一行、最后一行、第一列、最后一列所围成四边形中的四个端点对应图标之外的其他图标对应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本步骤中内容“将当前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的行排列顺序保持不变,依次将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的预设数目个图标,插入到其所在行的上一行或下一行的中间位置,将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调整成N行M列”,其中所述的“当前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的行排列顺序保持不变”,其实质上所指的是,在进行图标重新排时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排列顺序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然后依次对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的图标进行排列。
如图3a中排列在第一行的I11、I12、I13和I14和排列在最后一行的I51、I52、I53和I54,在进行图标重新排列时,如图3b所示,其排列前的相对顺序和排列后的相对顺序均未发生改变,仅仅只是在I12和I13之间,以及I52和I53之间加入了新的图标。
如图5a中排列在第一行的I11、I12、I13、I14和I15,以及排列在最后一行的I61、I62、I63、I64和I65,在进行图标重新排列时,如图5b所示,其排列前的相对顺序和排列后的相对顺序均未发生改变,仅仅只是在I13和I14之间,以及I63和I64之间加入了新的图标。
因此,图标重新排列后,图标排列的顺序并没有发生很多的变化,用户可以轻松的查看到所需要的图标。
S3、根据调整后的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进行图标显示。
对重新排列的图标排序进行存储后,根据调整后的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进行显示,供用户选择使用。
为了实现更加的图标排列效果,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还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则根据获取的行数M和列数N,判断当前屏幕所在显示模式为横屏模式还是竖屏模式,若为横屏模式,则执行步骤S22,否则执行步骤S23。
根据当前显示网格中的行数和列数来判断当前屏幕的显示模式为横屏模式还是竖屏模式,当行数大于列数,则当前的显示模块认定为竖屏模式,当行数小于列数,则将当前的显示模式认定为横屏模式,判断出当前所处得显示模式后,便可以针对当前图标排列是从横屏模式切换成竖屏模式或者竖屏模式切换成横屏模式进行对应的图标排列。
S22、依次将第二行至第INT(M/2)行中以正中间位置为计数起点的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依次将第INT(M/2)+1行至第M-1行中以正中间位置图标为计数起点的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上一行的中间位置。
若当前为横屏模式,则本步骤中将其切换成竖屏模式时,则需要增加行数,减少列数,因此在本步骤中需要依次将从第二行至第M-1行中分别选取若干个图标将其移动到其上一行或者下一行,从中抽出图标,从而组成新的行。
S23、依次将第二行至第INT(M/2)行中以正中间位置为计数起点的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依次将第INT(M/2)+1行至第M-1行中以正中间位置图标为计数起点的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若当前为竖屏模式,则本步骤中将其切换成横屏模式时,则需要增加列数,减少行数,因此在本步骤中需要依次将从第二行至第M-1行中分别选取若干个图标将其移动到其上一行或者下一行,从中抽出图标,组成新的列。
为了实现比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更好的图标排列效果,使用户可以轻松的找到屏幕显示模式切换之前的图标,所述步骤S22和S23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根据所述行数M和列数N,计算列数N与行数M的差值K;
所述第一预设数目为:K+I-2;所述第二预设数目为: K+M-1-I;
其中K为整数,I为行所在的排序数,INT(M/2)为利用取整函数对M/2取整后得到的整数。
假设手机在竖屏模式下应用图标有M行N列,N>M。通常N-M<3。再转换为横屏模式后图标应该有N行M列。
对于第一行和第M行,保持首尾边角图标尽量不改变位置。若M为偶数,转换后的第一行前N/2个和NM/2个图标为竖屏模式下第一行的前N/2个图标和后N/2个图标。若M为奇数,转换后的第一行前INT(M/2)+1个和后INT(M/2)个图标为竖屏模式下第一行的前INT(M/2)+1个图标和后INT(M/2)个图标。这里INT()为取整函数。
从第二行至第M-1行,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排列:
计算M和N的差值:具体的该差值可能为O,可能为1或者2,可以想到的是,若差值为O,在可以直接进行图标横竖切换,不需要对图标进行重新排列,而若所述差值为1或者2,则如下:
当N-M=1时,对于变换前的N列,前M/2列和后M/2列的处理方式一样,所以这里只说前M/2列(对于N为奇数时,是前INT(M/2)+1列)。变换前第二行最中间的一个(M为偶数时可任取中间两个中的一个)插入到变换后第一行的中间。变换前第三行最中间的两个插入到变换后第二行的中间。以此类推。这样到第M/2列的时候,M/2+1列就都填到其他列了,这一列的首尾填到上一列的第二和第M-1列的位置。
当N-M=2时,处理方式与N-M=1时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二行填到第一行为中间两个,第三行填到第二行为中间3个,以此类推。
当N-M=n时,第二行填到第一行的为中间的n个,第三行填到第二行的为中间n+1个,填入图标与原有图标交替排列,保证转换时每个图标位置变化不大,如图3a和3b中进行5行4列、如图4a和图4b中6行4列,以及图5a和5b中进行6行5列的图标重新排列。
为更好的对移动的图标进行排列,所述步骤S22或者S23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若第I行的图标为偶数,且所述K+I-2为奇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I-2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比如当第2行中的图标为4个,此时K+I-2=1,则需要从这4个图标中选出一个移动到第1行,则此时只需要从第2行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选择一个插入到第一行的正中间位置即可。
若第I行得图标为偶数,且所述K+M-1-I为奇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M-1-I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同样的,若此行为偶数,而需要从偶数个图标中选出奇数个图标,因此需要将其位于正中间两个图标中选出一个,将其中一个移动到上一行或者下一行。
同理,若第I行的图标为奇数,且所述K+I-2为偶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I-2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同理,若第I行的图标为奇数,且所述K+M-1-I为偶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M-1-I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为了实现避免将图标移动的位置过大,在所述步骤S22或者S23还包括:
所述K+I-2或者K+M-1-I个图标保持其在原所在行中的排列顺序为插入顺序,依次插入到其所在行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与其插入行的原有图标交替排列,则保证了移动图标的移动范围很小,仅仅在其原有位置的上方或者下方,便于用户快速识别。
所述图标排列的方法,用于当终端的屏幕模式发生变化后,对其显示屏的图标自动重新排列,并且使其排列后的图标尽可能的保持位置变化最小,从而方便用户找到所需应用图标,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便利。
本发明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图标排列的系统,如图6所示,所述系统包括:获取信息模块110、与所述获取信息模块10连接的图标重排模块120、及与所述图标重排模块120连接的重排显示模块130,其中:
获取信息模块110,用于获取终端当前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以及当前显示网格的行数M与列数N;其功能如步骤S1所述。
图标重排模块120,用于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将当前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的行排列顺序保持不变,依次将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的预设数目个图标,插入到其所在行的上一行或下一行的中间位置,将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调整成N行M列;其功能如步骤S2所述。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所述的“将当前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的行排列顺序保持不变,依次将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的预设数目个图标,插入到其所在行的上一行或下一行的中间位置,将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调整成N行M列”,其中所述的“当前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的行排列顺序保持不变”,其实质上所指的是,在进行图标重新排时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排列顺序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然后依次对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的图标进行排列。
如图3a中排列在第一行的I11、I12、I13和I14和排列在最后一行的I51、I52、I53和I54,在进行图标重新排列时,如图3b所示,其排列前的相对顺序和排列后的相对顺序均未发生改变,仅仅只是在I12和I13之间,以及I52和I53之间加入了新的图标。
又如图5a中排列在第一行的I11、I12、I13、I14和I15,以及排列在最后一行的I61、I62、I63、I64和I65,在进行图标重新排列时,如图5b所示,其排列前的相对顺序和排列后的相对顺序均未发生改变,仅仅只是在I13和I14之间,以及I63和I64之间加入了新的图标。
因此,图标重新排列后,图标排列的顺序并没有发生很多的变化,用户可以轻松的查看到所需要的图标。
重排显示模块130,用于根据调整后的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进行图标显示;其功能如步骤S3所述。
其中M和N均为大于零的整数。
所述获取信息模块、图标重排模块和重排显示模块,依次相连,并且所述获取信息模块、图像重排模块和重排显示模块均与终端的显示屏模块相连接或者嵌入在显示屏模块内部,并根据屏幕模式的切换,对显示屏模块中显示的图标进行相应的排列控制。
具体的,为了实现更佳的排列效果,所述预设数目个图标包括: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和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
所述图标重排模块包括:模式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模式检测单元连接的第一分区排列单元及第二分区排列单元,其中:
模式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根据获取信息模块中获取的行数M和列数N,判断屏幕所在显示模式为横屏模式还是竖屏模式;
第一分区排列单元,用于当为横屏模式,则依次将第二行至第INT(M/2)行中以正中间位置为计数起点的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依次将第INT(M/2)+1行至第M-1行中以正中间位置图标为计数起点的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上一行的中间位置;
第二分区排列单元,用于当为竖屏模式,则依次将第二行至第INT(M/2)行中以正中间位置为计数起点的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依次将第INT(M/2)+1行至第M-1行中以正中间位置图标为计数起点的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一分区排列单元和第二分区排列单元均包括:
行列差值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行数M和列数N,计算列数N与行数M的差值K;所述第一子预设数目为:K+I-2;所述第二子预设数目为: K+M-1-I;
其中K为大于零的整数,I为所在行在显示网格行排序中的排序数,INT(M/2)为利用取整函数对M/2取整后得到的整数。
第一分区排列单元和第二分区排列单元均包括:
与所述行列差值计算子单元连接的排序调整第一分单元,用于若第I行的图标为偶数,且所述K+I-2为奇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I-2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与所述行列差值计算子单元连接的排序调整第二分单元,用于若第I行得图标为偶数,且所述K+M-1-I为奇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M-1-I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与所述行列差值计算子单元连接的排序调整第三分单元,用于若第I行的图标为奇数,且所述K+I-2为偶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I-2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与所述行列差值计算子单元连接的排序调整第四分单元,用于若第I行的图标为奇数,且所述K+M-1-I为偶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M-1-I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一分区排列单元和第二分区排列单元中均包括所述排列调整第一分单元、排列调整第二分单元、排列调整第三分单元和排列调整第四分单元,用于当图标重排时,根据不同的行数和列数、以及不同的移动图标数,从待排列行的下一行中选取图标,将待排列行中的图标进行重新排列。
为了实现显示网格中图标重排移动幅度最小,所述第一分区排列单元和第二分区排列单元分别针对不同的显示网络中位于上半区域的行进行重排和位于下半区域的行进行重排,对应将中间行的图标分别插入到其相邻行内,并且是以其位于行最中间位置的图标为计数的起点,将位于最中间位置的图标依次插入到相邻行内,并且为了实现排列后的图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排列时,将图标均匀的插入到其上一行,与该行原有图标交错排列,一方面保证了该图标的新排列位置最大程度的与其原来位置最近,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该行原有图标排列位置的大幅度变动,因此本发明所述图标排列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在公开上述图标排列的系统前提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终端,其中,包括:所述图标排列的系统。
所述图标排列的系统设置在所述显示终端的内部,用于对所显示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的图标进行排列,所述图标排列的系统由于可以根据当前屏幕中图标排列的方式为横屏模式还是竖屏模式,在显示终端的屏幕模式切换时,进行相应的图标排列方式切换,并且本发明所述系统在进行图标排列时,尽量保证图标位置变化为最小,从而方便用户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图标,为用户的使用提供方便。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本发明所述显示终端终图标排列的系统用于当屏幕模式发生变化时,对图标进行重新排列,所以优选的,所述显示终端为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电子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中虽然均是采用从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的中间位置选取若干个图标排列到其上一行或者下一行,但是可以想到的是,若是为了实现图标移动位置变化不大的目标,不仅限于从中间往路两端选择图标插入到上一行或下一行,还可以从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的两侧开始选取若干个图标,将其排列到其上一行或者下一行对应的两侧位置,保证其移动的位置变化最小即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通过获取当前界面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以及当前显示网格的行数M与列数N;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将当前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的行排列顺序保持不变,依次将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的预设数目个图标,插入到其所在行的上一行或下一行的中间位置,将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调整成N行M列;根据调整后的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进行图标显示,从而实现了在终端进行横竖屏模式切换的时候,界面上显示的图标在原有模式的位置基础上改变较小,达到用户在切换屏幕模式后,更方便找到应用的作用,为用户使用终端提供便利。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获取终端当前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以及当前显示网格的行数M与列数N;
B、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将当前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的行排列顺序保持不变,依次将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的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间隔插入到其所在行的上一行或下一行的中间位置,将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调整成N行M列;
C、根据调整后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进行图标显示;
其中M和N均为大于零的整数;
所述预设数目个图标包括: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和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
所述步骤B中具体包括:
B1、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则根据步骤A中获取的行数M和列数N,判断屏幕所在显示模式为横屏模式还是竖屏模式;若为横屏模式,则执行步骤B2;
B2、依次将第二行至第INT(M/2)行中以正中间位置为计数起点的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依次将第INT(M/2)+1行至第M-1行中以正中间位置图标为计数起点的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上一行的中间位置;
INT(M/2)为利用取整函数对M/2取整后得到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图标排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中还包括: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若根据步骤A中获取的行数M和列数N,判断屏幕所在显示模式为竖屏模式,则执行步骤B3;
B3、依次将第二行至第INT(M/2)行中以正中间位置为计数起点的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依次将第INT(M/2)+1行至第M-1行中以正中间位置图标为计数起点的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图标排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和B3均包括:
根据所述行数M和列数N,计算列数N与行数M的差值K;
所述第一子预设数目为:K+I-2;所述第二子预设数目为:K+M-1-I;
其中K为大于零的整数,I为所在行在显示网格行排序中的排序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图标排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和B3还包括:
若第I行的图标为偶数,且所述K+I-2为奇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I-2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若第I行的图标为偶数,且所述K+M-1-I为奇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M-1-I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若第I行的图标为奇数,且所述K+I-2为偶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I-2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若第I行的图标为奇数,且所述K+M-1-I为偶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M-1-I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图标排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或者B3还包括:
所述K+I-2或者K+M-1-I个图标保持其在原所在行中的排列顺序为插入顺序,依次插入到其所在行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与其插入行的原有图标交替排列。
6.一种图标排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信息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当前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以及当前显示网格的行数M与列数N;
图标重排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将当前位于显示网格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图标的行排列顺序保持不变,依次将第二行至倒数第二行的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间隔插入到其所在行的上一行或下一行的中间位置,将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调整成N行M列;
重排显示模块,用于根据调整后的显示网格中图标的排列顺序进行图标显示;
其中M和N均为大于零的整数;
所述预设数目个图标包括: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和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
所述图标重排模块包括:
模式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根据获取信息模块中获取的行数M和列数N,判断屏幕所在显示模式是否为横屏模式;
第一分区排列单元,用于当为横屏模式,则依次将第二行至第INT(M/2)行中以正中间位置为计数起点的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依次将第INT(M/2)+1行至第M-1行中以正中间位置图标为计数起点的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上一行的中间位置;
INT(M/2)为利用取整函数对M/2取整后得到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图标排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终端发生屏幕旋转切换时,根据获取信息模块中获取的行数M和列数N,判断屏幕所在显示模式是否为竖屏模式;
第二分区排列单元,用于当为竖屏模式,则依次将第二行至第INT(M/2)行中以正中间位置为计数起点的第一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依次将第INT(M/2)+1行至第M-1行中以正中间位置图标为计数起点的第二子预设数目个图标,均匀插入到其所在行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图标排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排列单元和第二分区排列单元均包括:
行列差值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行数M和列数N,计算列数N与行数M的差值K;所述第一子预设数目为:K+I-2;所述第二子预设数目为:K+M-1-I;
其中K为大于零的整数,I为所在行在显示网格行排序中的排序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图标排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分区排列单元和第二分区排列单元均包括:
排序调整第一分单元,用于若第I行的图标为偶数,且所述K+I-2为奇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I-2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排序调整第二分单元,用于若第I行得图标为偶数,且所述K+M-1-I为奇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M-1-I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排序调整第三分单元,用于若第I行的图标为奇数,且所述K+I-2为偶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I-2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排序调整第四分单元,用于若第I行的图标为奇数,且所述K+M-1-I为偶数,则将位于第I行正中间位置的两个图标中任意一个作为计数起点,选取K+M-1-I个图标移动至上一行或者下一行的中间位置。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所述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图标排列的系统。
CN201610335297.6A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Active CN105955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5297.6A CN105955583B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5297.6A CN105955583B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5583A CN105955583A (zh) 2016-09-21
CN105955583B true CN105955583B (zh) 2021-03-23

Family

ID=56913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35297.6A Active CN105955583B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555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9033B (zh) * 2017-02-07 2020-01-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视图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669750A (zh) * 2018-12-14 2019-04-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US11422673B2 (en) * 2020-06-12 2022-08-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2099682B (zh) * 2020-09-02 2022-06-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标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50858B (zh) * 2021-03-31 2022-10-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210A (zh) * 2008-08-22 2009-02-18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用户界面元素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84563A (zh) * 2014-06-09 2014-08-13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图标显示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210A (zh) * 2008-08-22 2009-02-18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用户界面元素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84563A (zh) * 2014-06-09 2014-08-13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图标显示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5583A (zh) 201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5583B (zh) 一种图标排列的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US9690463B2 (en) Selecting actionable items in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of a mobile computer system
EP3438808A1 (en) Split-screen display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891816B2 (e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processing touch input in two different states
CN105843480A (zh) 桌面图标调整方法及装置
US2011025485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3324419B (zh) 确定显示区域及显示模式切换的方法、电子设备
CN105511789B (zh) 一种图标处理方法以及终端
CN103902163A (zh) 整理桌面图标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10727496B (zh) 图形用户界面的布局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649639A (zh) 一种页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CN109542304B (zh) 显示内容的加载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98657B (zh) 一种排序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598972A (zh) 电子装置及其功能变换方法
CN105224180B (zh) 一种图标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27177A (zh) 鼠标模拟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3176638A (zh) 触控式面板装置与其扫描方法
CN104914990A (zh) 姿势辨识装置以及姿势辨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677266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控制方法和系统
EP2871826B1 (en)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for adjusting widget
CN106933446A (zh) 终端界面显示内容的位置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2087656A (zh) 在电子装置中实现循环显示图片的方法
US2012017086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image comparison method thereof
EP203185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images
US10019087B2 (en) Touch input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6006 TC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17, Huifeng Third Road,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C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Zhongkai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No. ninetee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TCL RESEARCH AMERICA Inc.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