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4182A - 一种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4182A
CN105954182A CN201610393333.4A CN201610393333A CN105954182A CN 105954182 A CN105954182 A CN 105954182A CN 201610393333 A CN201610393333 A CN 201610393333A CN 105954182 A CN105954182 A CN 105954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temperature rise
resistance value
electric force
measu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933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54182B (zh
Inventor
张雪松
王景朝
周立宪
刘胜春
李军辉
刘臻
孙宝东
席永平
孙娜
牛海军
张军
邱书清
刘操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103933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41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54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4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54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4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确定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定范围之内,如果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之内并且电力复合脂的老化原理相同,则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初始模型;根据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对初始模型中的初始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量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复合脂是一种电接触性能良好的中性导电敷料。电力复合脂适用于高低压电器母线搭接处接触面及各种电气接头处,可使接触电阻明显下降,从而获得良好的节电经济效益。电力复合脂广泛应用于换流站中的母线与母线、母线与设备接线端子连接处的接触面和开关触头的接触面上。相同和不同金属材质的导电体的连接均可使用电力复合脂,代替并优于紧固连接接触面的搪锡、镀银工艺,能较大地降低接触电阻,从而达到降低温升。
电力复合脂提高母线连接处的导电性,增强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节省了大量的电能损耗,还可避免接触面产生电化腐蚀。电力复合脂适用于各种不同环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潮湿、抗氧化、抗霉菌及抗化学腐蚀性能,还具有高温不流淌、低温不龟裂、理化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导电膏使用处的安全性能,为换流站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换流站电接触连接处的电力复合脂会随着时间逐渐老化最终失效,会导致电接触连接温度升高,从而造成事故。另外,换流站电接触连接位置处的电力复合脂往往处于通流和温度变化环境中,其老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为了及时更换电接触连接处老化的电力复合脂以避免换流站此类事故的发生,建立换流站电接触连接处电力复合脂的老化模型,预测换流站中电力复合脂的老化寿命显得非常必要了。
发明内容
为了及时更换电接触连接处老化的电力复合脂以避免换流站电接触连接处因温度升高造成事故,本申请建立了电力复合脂在热-电耦合作用下的加速老化模型,以预测换流站电力复合脂老化寿命。并且,为了确定加速老化模型中参数,本申请提供了电力复合脂热-电联合试验方法,并提供了确定加速老化模型中参数的多元回归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
确定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定范围之内,
如果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之内并且电力复合脂的老化原理相同,则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初始模型;
根据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对初始模型中的初始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
优选地,其中所述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为:
lnη=a1+a2I(1+ε)R+b1/T+b2I(1+ε)/T,
其中,η为威布尔分布特征寿命,T为绝对温度,I为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R是未涂电力复合脂的电连接处电阻值,εR—涂电力复合脂后的电连接处电阻值的改变值,a1、a2、b1和b2是常数。
优选地,所述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包括:
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当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
优选地,其中所述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包括:
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当电阻值和温升值均未出现拐点时,增加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直到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
优选地,其中所述试验电路包括热电联合试验箱,所述热电联合试验箱用于容纳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试验电路,利用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
模型生成单元,确定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定范围之内,如果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之内并且电力复合脂的老化原理相同,则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初始模型;根据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对初始模型中的初始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
优选地,其中所述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为:
lnη=a1+a2I(1+ε)R+b1/T+b2I(1+ε)/T,
其中,η为威布尔分布特征寿命,T为绝对温度,I为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R是未涂电力复合脂的电连接处电阻值,εR—涂电力复合脂后的电连接处电阻值的改变值,a1、a2、b1和b2是常数。
优选地,所述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包括:
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当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
优选地,其中所述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包括:
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当电阻值和温升值均未出现拐点时,增加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直到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
优选地,其中所述试验电路包括热电联合试验箱,所述热电联合试验箱用于容纳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试验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速老化试验的流程图;以及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100的流程图。电接触连接电力复合脂的老化主要受到电流、温度、盐雾、振动、紫外光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对线路和换流站内电接触连接的实际现场分析,本发明专利认为影响电接触连接部位电力复合脂老化性能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为:电流和温度。另外,由于在电接触连接运行电流和耐受温度变化时,电力复合脂失效时间过长,造成试验周期太长或者试验数据太少。为了缩短电力复合脂老化试验周期和得到大量老化数据,本申请涂电力复合脂样品的电热联合加速寿命试验,并对得到的寿命数据进行威布尔分布检验,并进行参数估计,从而得到威布尔分布特征寿命和形状参数。如图1所示,方法100从步骤101处开始。
优选地,在步骤101,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优选地,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当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或者,当电阻值和温升值均未出现拐点时,增加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直到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将在下面进行详细介绍)。优选地,待测试品可以是涂有电力复合脂的电极。
优选地,在步骤102处,确定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定范围之内。通常,随着通电时间的持续,待测试品的电阻值和温升值会明显升高。但是,不同的待测试品在不同的环境下电阻值和温升值升高的线性区间是不同。此外,当出现拐点时,通常将拐点值作为线性区间结束点。
优选地,在步骤103处,如果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之内并且电力复合脂的老化原理相同,则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初始模型。优选地,所述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为:
lnη=a1+a2I(1+ε)R+b1/T+b2I(1+ε)/T,
其中,η为威布尔分布特征寿命,T为绝对温度,I为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R是未涂电力复合脂的电连接处电阻值,εR—涂电力复合脂后的电连接处电阻值的改变值,a1、a2、b1和b2是常数。
优选地,在步骤104处,根据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对初始模型中的初始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的方法200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方法200从步骤201开始。优选地,在步骤201处,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优选地,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
优选地,在步骤202处,确定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是否出现拐点。优选地,当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或者,当电阻值和温升值均未出现拐点时,增加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直到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将在下面进行详细介绍)。优选地,待测试品可以是涂有电力复合脂的电极。
优选地,在步骤203处,热电联合试验结束并且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优选地,在步骤204处,确定电力复合脂老化的统计规律。并且在步骤205处,对统计规律进行假设检验。优选地,如果统计规律通过假设检验,则建立模型(下面会详细介绍);如果统计规律未通过假设检验,则返回步骤204。(下面会详细介绍)如果如果优选地,方法200使用威布尔分布来分析电力复合脂的老化分布特性。其中,威布尔分布的老化数据统计分析基于如下两个前提:
A1.在各个不同试验水平下,电力复合脂的老化均服从威布尔分布,即老化分布类型不会随着加速试验水平改变而发生改变;以及
A2.在各个不同试验水平下,电力复合脂的老化失效机理必须保持一致。
若满足假定A1和A2,就能确定电力复合脂的老化服从威布尔分布。根据不同工况下电力复合脂老化试验数据,利用MATLAB的统计功能wblplot函数进行数据分析,可以绘出各个试验点下的威布尔概率图。把相同试验温度的电力复合脂样品寿命数据分为一组,并在威布尔概率图上绘出。由于每个试验温度下都有n个不同的试验电流等级,所以每个威布尔概率图上都有n条威布尔概率线。如果在一个电流和温度等级下,电力复合脂n个样品的寿命概率数据点都近似位于威布尔概率图中同一条直线的周围,就可以假定电力复合脂样品的老化数据满足威布尔分布的假定A1和A2,则样品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
优选地,在步骤206处,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初始模型。优选地,将电、热两个因子同时附加到电力复合脂时的失效时间比单独作用时的失效时间要短得多。这种附加并不是热老化和电老化的简单代数叠加,因此电热联合加速寿命模型须考虑两个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步骤206处,本申请确定电力复合脂电热联合加速老化模型,该模型推导如下:
lnη=a+b/T (1)
a=a1+a2I(1+ε)R (2)
b=b1+b2I(1+ε)R (3)
令U=I(1+ε)R
lnη=(a1+a2U)+(b1+b2U)/T (4)
由公式4进一步推得
lnη=a1+a2I(1+ε)R+b1/T+b2I(1+ε)/T (5)
其中,η为威布尔分布特征寿命,T为绝对温度,I为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R是未涂电力复合脂的电连接处电阻值,εR—涂电力复合脂后的电连接处电阻值的改变值,a1、a2、b1和b2是常数。
从公式(5)中可以看出,若把lnη当作因变量,并把I、T、εR当作三个自变量,就可以将该模型转换成标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公式。利用热电联合试验数据,并结合给出的模型可以利用MATLAB编程实现模型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估计,从而得出电力复合脂寿命预测模型具体表达式。
优选地,在步骤207处,根据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对初始模型中的初始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优选地,在步骤208处,如果初始模型中的初始参数符合要求,则将所述初始模型确定为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试验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试验电路300包括:220V交流电源301,自耦合调压器302,降压变压器303,保护电阻304,耦合电容器305,热电联合试验箱306,待测试品307,接地线308以及接地端309。
优选地,220V交流电源301为输入电源,其连接到自耦合调压器的两端。优选地,自耦合调压器302,用于调节试验电压。优选地,降压变压器303的一次侧的一端连接到自耦合调压器302可调节端,用于来降低电压。降压变压器303的一次侧的另一端接地。优选地,保护电阻304,起限流保护作用,其连接到降压变压器303的二次侧的一端。耦合电容器305与保护电阻304的一端以及降压变压器303的二次侧的另一端,用于将试验电压返回给控制台以进行显示。优选地,热电联合试验箱306的一端与耦合电容器的一端连接,并且热电联合试验箱306的另一端接地。热电联合试验箱306用于容纳待测试品,并且其内部尺寸为1000×1000×1000(mm)、可调温度范围-60~100℃并且温度波动度±0.2℃。优选地,待测试品307包括试验电极及样品。其中样品可以是电力复合脂。优选地,接地线308,用于接地端与接地极的连接。热电联合试验箱的接地端309,用于试验接地。
优选地,试验过程中,可通过调节热电联合试验箱的内部温度来控制电力复合脂样品老化温度。试验时应保证热-电联合试验箱内部温度的均匀性,以达到在试验内进行试验箱内样品电热联合加速老化试验的目的。
优选地,试验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工况进行,并且试验流程如图4所示。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速老化试验的流程图。优选地,试验步骤如下:
步骤401,在试验前,测试待测试品的电阻值并且随后将待测试品放置在热电联合试验箱中。
步骤402,按照温升值130Tt/℃对待测试品接通电流、热电联合试验箱的内部温度控制在20℃~22℃之间变化、通电流时间h=3小时。
步骤403,测量待测试品的接触电阻值R1和温升值K1。
步骤404,重复步骤402-403共19次(共60小时),并记录每次试验的电阻值和温升值。
步骤405,判断待测试品的电阻值或温升值是否是线性增加,即确定有无出现拐点值。
步骤406,如果待测试品的电阻值或温升值出现拐点,则停止试验,否则,在步骤407,按照温升值150Tt/℃对待测试品接通电流、热电联合试验箱的内部温度控制在20℃~22℃之间变化、通电流时间h=3小时。
步骤408,重复步骤407共20次(共60小时),并记录每次试验的电阻值和温升值。
步骤409,判断待测试品的电阻值或温升值是否是线性增加,即确定有无出现拐点值。
步骤410,如果待测试品的电阻值或温升值出现拐点,则停止试验,否则,在步骤411,按照温升值170Tt/℃对待测试品接通电流、热电联合试验箱的内部温度控制在20℃~22℃之间变化、通电流时间h=3小时。
步骤412,重复步骤411共20次(共60小时),并记录每次试验的电阻值和温升值。
步骤413,判断待测试品的电阻值或温升值是否是线性增加,即确定有无出现拐点值。
步骤414,如果待测试品的电阻值或温升值出现拐点,则停止试验,否则,在步骤415,按照温升值190Tt/℃对待测试品接通电流、热电联合试验箱的内部温度控制在20℃~22℃之间变化、通电流时间h=3小时。
步骤416,重复步骤415共20次(共60小时),并记录每次试验的电阻值和温升值。
步骤417处结束。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系统500的结构示意图。电接触连接电力复合脂的老化主要受到电流、温度、盐雾、振动、紫外光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对线路和换流站内电接触连接的实际现场分析,本发明专利认为影响电接触连接部位电力复合脂老化性能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为:电流和温度。另外,由于在电接触连接运行电流和耐受温度变化时,电力复合脂失效时间过长,造成试验周期太长或者试验数据太少。为了缩短电力复合脂老化试验周期和得到大量老化数据,本申请涂电力复合脂样品的电热联合加速寿命试验,并对得到的寿命数据进行威布尔分布检验,并进行参数估计,从而得到威布尔分布特征寿命和形状参数。如图5所示,系统500包括试验电路501和模型生成单元502。优选地,试验电路501(电路连接结构请参见图3),利用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
优选地,模型生成单元502,确定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定范围之内,如果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之内并且电力复合脂的老化原理相同,则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初始模型。此外,模型生成单元502,根据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对初始模型中的初始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
优选地,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为:
lnη=a1+a2I(1+ε)R+b1/T+b2I(1+ε)/T,
其中,η为威布尔分布特征寿命,T为绝对温度,I为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R是未涂电力复合脂的电连接处电阻值,εR—涂电力复合脂后的电连接处电阻值的改变值,a1、a2、b1和b2是常数。
优选地,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包括: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当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
优选地,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包括: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当电阻值和温升值均未出现拐点时,增加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直到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
此外,试验电路501包括热电联合试验箱,所述热电联合试验箱用于容纳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
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所述/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所述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
确定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定范围之内,
如果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之内并且电力复合脂的老化原理相同,则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初始模型;
根据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对初始模型中的初始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为:
lnη=a1+a2I(1+ε)R+b1/T+b2I(1+ε)/T,
其中,η为威布尔分布特征寿命,T为绝对温度,I为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R是未涂电力复合脂的电连接处电阻值,εR—涂电力复合脂后的电连接处电阻值的改变值,a1、a2、b1和b2是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包括:
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当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包括:
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当电阻值和温升值均未出现拐点时,增加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直到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试验电路包括热电联合试验箱,所述热电联合试验箱用于容纳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
6.一种用于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试验电路,利用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
模型生成单元,确定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定范围之内,如果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之内并且电力复合脂的老化原理相同,则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初始模型;根据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对初始模型中的初始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为:
lnη=a1+a2I(1+ε)R+b1/T+b2I(1+ε)/T,
其中,η为威布尔分布特征寿命,T为绝对温度,I为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R是未涂电力复合脂的电连接处电阻值,εR—涂电力复合脂后的电连接处电阻值的改变值,a1、a2、b1和b2是常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包括:
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当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包括:
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当电阻值和温升值均未出现拐点时,增加通过待测试品的电流,直到电阻值或温升值中的一个出现拐点时,停止热电联合试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试验电路包括热电联合试验箱,所述热电联合试验箱用于容纳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
CN201610393333.4A 2016-06-06 2016-06-06 一种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954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3333.4A CN105954182B (zh) 2016-06-06 2016-06-06 一种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3333.4A CN105954182B (zh) 2016-06-06 2016-06-06 一种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4182A true CN105954182A (zh) 2016-09-21
CN105954182B CN105954182B (zh) 2020-10-27

Family

ID=56908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3333.4A Active CN105954182B (zh) 2016-06-06 2016-06-06 一种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5418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6605A (zh) * 2018-10-19 2019-04-30 中电华创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定子线棒环氧云母绝缘的寿命评估方法
CN111366528A (zh) * 2020-06-01 2020-07-0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导电膏的盐雾腐蚀试验机
CN113552055A (zh) * 2021-07-23 2021-10-2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湿热环境下电力复合脂的加速老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67494A (zh) * 2021-08-26 2021-10-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电力复合脂的老化程度测试方法及模型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5887A (zh) * 2010-07-05 2010-12-15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熔断器寿命特征数据试验与评估系统及其评估方法
CN101995536A (zh) * 2009-08-10 2011-03-30 索尼公司 栅极绝缘膜介质击穿寿命评估方法、评估装置及评估程序
CN201804073U (zh) * 2010-07-05 2011-04-20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熔断器寿命特征数据试验与评估系统
CN102127386A (zh) * 2010-12-29 2011-07-20 东莞市新懿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光固化和热固化导电胶及制备方法
CN102252898A (zh) * 2011-03-09 2011-11-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寿命-应力”模型的电子产品加速寿命试验方法
CN102707171A (zh) * 2012-05-31 2012-10-03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线圈寿命试验系统与寿命评估方法
CN102708306A (zh) * 2012-06-19 2012-10-03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一种智能电表可靠寿命的预测方法
CN202710679U (zh) * 2012-05-31 2013-01-30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线圈寿命试验系统
CN103048607A (zh) * 2012-12-15 2013-04-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给定阀值的数控成品电路板性能退化测评方法
CN103176077A (zh) * 2012-12-06 2013-06-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数控成品电路板在环境综合作用下的可靠性快速测评方法
CN103884942A (zh) * 2014-03-31 2014-06-25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耦合器的老化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6093130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的方法及系统
CN106096116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为涂敷电力复合脂的端子板建立温升预测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5536A (zh) * 2009-08-10 2011-03-30 索尼公司 栅极绝缘膜介质击穿寿命评估方法、评估装置及评估程序
CN201804073U (zh) * 2010-07-05 2011-04-20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熔断器寿命特征数据试验与评估系统
CN101915887A (zh) * 2010-07-05 2010-12-15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熔断器寿命特征数据试验与评估系统及其评估方法
CN102127386A (zh) * 2010-12-29 2011-07-20 东莞市新懿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光固化和热固化导电胶及制备方法
CN102252898A (zh) * 2011-03-09 2011-11-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寿命-应力”模型的电子产品加速寿命试验方法
CN202710679U (zh) * 2012-05-31 2013-01-30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线圈寿命试验系统
CN102707171A (zh) * 2012-05-31 2012-10-03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线圈寿命试验系统与寿命评估方法
CN102708306A (zh) * 2012-06-19 2012-10-03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一种智能电表可靠寿命的预测方法
CN103176077A (zh) * 2012-12-06 2013-06-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数控成品电路板在环境综合作用下的可靠性快速测评方法
CN103048607A (zh) * 2012-12-15 2013-04-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给定阀值的数控成品电路板性能退化测评方法
CN103884942A (zh) * 2014-03-31 2014-06-25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耦合器的老化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6093130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的方法及系统
CN106096116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为涂敷电力复合脂的端子板建立温升预测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AMES J. LICARI, DALE W. SWANSON: "《Adhesives Technology for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31 December 2011, WILLIAM ANDREW *
M. CATELANI,ET AL.: "Optimization of accelerated testing through design of experiment for ageing of lead-free electronic interconnection material", 《INT. J. METROL. QUAL. ENG.》 *
左帅等: "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的威布尔分布及时间序列接触失效预测模型",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
王恩光等: "NTC热敏电阻器的可靠性估计与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许建平: "应用导电膏提高电气接头连接可靠性", 《设备管理与维修》 *
郭春生等: "恒定温度应力加速实验失效机理一致性快速判别方法", 《物理学报》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6605A (zh) * 2018-10-19 2019-04-30 中电华创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定子线棒环氧云母绝缘的寿命评估方法
CN109696605B (zh) * 2018-10-19 2021-02-05 中电华创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定子线棒环氧云母绝缘的寿命评估方法
CN111366528A (zh) * 2020-06-01 2020-07-0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导电膏的盐雾腐蚀试验机
CN111366528B (zh) * 2020-06-01 2020-08-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导电膏的盐雾腐蚀试验机
CN113552055A (zh) * 2021-07-23 2021-10-2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湿热环境下电力复合脂的加速老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67494A (zh) * 2021-08-26 2021-10-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电力复合脂的老化程度测试方法及模型
CN113567494B (zh) * 2021-08-26 2023-06-2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电力复合脂的老化程度测试方法及模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4182B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4182A (zh) 一种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93130A (zh) 一种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的方法及系统
CN202794367U (zh) 交联聚乙烯电缆附件的电热老化试验装置
CN102749543A (zh) 复合电压下电气绝缘电热老化试验设备
WO2019161849A1 (de)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eines betriebszustands eines elektrischen betriebsmittels und anordnung
Abuzairi et al. Solar charge controller with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for low‐power solar applications
Volat et al. Improved FEM models of one-and two-arcs to predict AC critical flashover voltage of ice-covered insulators
CN106096116B (zh) 一种用于为涂敷电力复合脂的端子板建立温升预测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Sturchio et al. Failure rates reduction in SmartGrid MV underground distribution cables: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Frobin et al. A generic approach for HVDC cable accessories modelling
EP0122071B1 (en) Electric heating tape or the like with diagonal electricity feed
CN103576007A (zh) 碳纤维加强芯架空绝缘电缆载流量发热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9917256B (zh) 一种温度变化下套管电容芯子绝缘性能的评估方法
Patil et al. Root Cause Analysis & Predictive Electro-Mechanical Interaction Analysis Algorithm Development for Minimizing Electric Arc Furnace Transformer Degradation
Schümann et al. FEM calcul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electrical field distribution of HV composite insulator arrangements
CN103743977A (zh) 等电位测温装置的高电压大电流联合温升验证平台
Ratheiser et al. Qualification of MVAC XLPE cables for DC operation
EP3361594B1 (en) Ripple control and optimisation in a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Ocoleanu et al. Experimental and Statistical Study of Connector Resistance Factor Influence on Crimping Validation Process
Teyssedre et al.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HVDC cable accessories: impact on the electric field in non-stationary situations
CN107290268B (zh) 一种换流站电接触连接处的电力复合脂老化的预测方法
Ranjbar et al.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 cable life time estimation and its failure rate per 100 km
Huang et al. Real-time electric field estimation for HVDC cable dielectrics
Chen et al. Electrical properties calculation of HVDC bushing
Schlegel et al. Investigations on material structural changes on electrical joints at high contact tempera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