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5870A - 手持电磁锤 - Google Patents

手持电磁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5870A
CN105945870A CN201610050006.9A CN201610050006A CN105945870A CN 105945870 A CN105945870 A CN 105945870A CN 201610050006 A CN201610050006 A CN 201610050006A CN 105945870 A CN105945870 A CN 105945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er
conductive coil
iron core
hand
columnar i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00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朝峰
吴毅
宋庚雷
曾海湖
严菊华
张文玉
侯建军
王艳艳
崔红立
杨东义
赵永强
冯彦臣
郑文胜
甄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0500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458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45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58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1/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11/064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using an electromagnetic dr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41Magnetic parts used i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45Electro-magnetic 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以电为驱动动力的手持电磁锤,在锤壳(14)内装有柱状铁芯(1)以及导电线圈(3)、缓冲垫(26)、柱状铁芯(2)以及导电线圈(4)、T型锤底托(15)以及套在下部的弹簧(16),下端是底面中心带孔的压盖(17)与锤壳(14)下端口连接固定。导电线圈(3)(4)的四个抽头按首、尾;尾、首连接通与供电控制输电系统的输电电缆(5)(6)的末端分别连接通,当给导电线圈(3)(4)输送脉冲电流时,在柱状铁芯(1)(2)内产生磁力为互为相反的脉冲排斥力,由于柱状铁芯(2)受到外力作用时会连同锤底托(15)做压缩弹簧(16)的运动,锤底托(15)的下部穿过弹簧(16)、压盖(17)的中心孔露出。从而实现打击物体的目的。

Description

手持电磁锤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电为驱动力的手持电磁锤装置,尤其是利用移动式直流发电电焊机的焊接电源电为驱动力的手持电磁锤。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手持锤是由手柄、锤头连接组合而成,当对某一物体实施打击时,实施者要手持锤柄带动锤头依靠人力举起或摆动,把人的体能转化成势能后,高速落下转换成冲击力或机械运动动能来实现打击目的。显然会消耗实施者大量体力,加速度和人体的晃动造成锤头不易击中目标、难以找准最佳受力角度。本就有限的人工动能还无法充分利用,造成工作效率低,容易伤他人和自身。还经常要在高处、不平坦、站立点较小的位置用到手持锤更加危险,伤到腰、臂、腿等的事故无法避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人工手持锤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容易给实施者造成伤害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锤,该手持锤不仅能量大,操作者劳动强度低,对所要打击的物体着力点准确,容易掌握受力角度等,而且安全可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电能为驱动力,尤其是利用移动式发电电焊机输出的焊接电源的电能为主力。由竖着的硅钢片叠加分别构成两个柱状铁芯并且纵向上下叠落着,两个柱状铁芯上分别缠绕有相同的导电线圈A、B,把两个导电线圈的四个抽头按A首、B尾;B首、A尾连接通,再分别连接在供电控制传输系统上的输出端,供电控制传输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在电源上后,给两个导电线圈输送脉冲电流时,在两个柱状铁芯内形成相互排斥的震荡电磁力,进而转换成机械动能,从而实现锤击效果的目的。
所述两个柱状铁芯及导电线圈被锤壳罩着,锤壳下端敞口,上端封堵,侧壁下部开有一个长豁口,外侧壁中部横向伸出一个锤柄。
所述两个柱状铁芯及导电线圈按上下叠落状态在锤壳中,上面柱状铁芯及导电线圈与锤壳上端封堵连接固定,下面的导电线圈固定在锤壳内靠下部,下面柱状铁芯在受到外力时在下面导电线圈的中心孔中能够自由移动。
所述下面柱状铁芯的下端面连接固定着一个锤底托上,锤底托呈T型,有一个弹簧套在锤底托下部
所述锤壳底端有一个底面中心带孔的压盖,把下面的柱状铁芯、锤底托、弹簧封入锤壳中,压盖与锤壳底端连接固定并能拆装,锤底托的下部穿过弹簧从压盖中心孔中穿出,弹簧坐在压盖的底面上顶起锤底托、下部柱状铁芯、缓冲垫与上部柱状铁芯的下端面相接触。
所述锤壳豁口上封堵着一块绝缘板,有两个接线柱穿出并固定在绝缘板上,两个导电线圈的四个抽头按A首、B尾连接通;A尾、B首连接通再分别连接在绝缘板内侧两个接线柱端上。
所述供电控制传输系统主要由一个直流接触器和两根输电电缆为主构成,直流接触器的两个输入端由两根电线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输出端连接通,尤其是与移动式直流发电电焊机的焊接电源的正、负输出端相连通,直流接触器的电磁导电线圈的始末端由电线串接一个遥控继电器、一个延时继电器后并联在直流接触器的两个输入端上,两根输电电缆的始端分别连接在直流接触器的两个输出端上。
所述两根输电电缆的两个末端分别接在绝缘板上的两个接线柱上。
所述供电控制系统有一个或一组电容器的两个电极也分别接在直流接触器的两个输入端与整体电路处于并联状态。
所述供电控制传输系统及直流接触器受遥控继电器和延时继电器所控制。
所述遥控继电器受遥控器控制,遥控器固定在锤柄上。
所述的两个柱状铁芯及导电线圈,还可以由永磁磁铁替换一个柱状铁芯及导电线圈,尤其关键的是:导电线圈的两个抽头在与电源连接时选择通电后柱状铁芯内产生的电磁极性与永磁磁铁的极性互为相反。也就是柱状铁芯与永磁磁铁挨着的两个截面是同极性,其它都和第一方案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自动化机械设备的特点和场地设施,开发扩大其应用范围,做到一机多能节约施工、生产成本;机械动力代替人力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避免举起和摆动锤头造成的不安全隐患;打击准确,作用力的方向角度容易掌控,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两个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方案实施例示意图。
图1中1.柱状铁芯,2.柱状铁芯,3.导电线圈,4.导电线圈,5.输电电缆,6.输电电缆,7.直流接触,8.电线,9.电线,10.焊接电源输出端,11.焊接电源输出端,12.电容器,13.遥控继电器,14.锤壳,15.锤底托,16.弹簧,17.压盖,18.封堵,19.螺栓,20.加重块,21.锤柄,22.接线柱,23.接线柱,24.遥控器,25.绝缘板,26缓冲垫,28.延时继电器。
方案二的图2中27.永磁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中,锤壳(14)是一个侧壁下部开有一个豁口、外壁中部横向伸出一个锤柄(21)、上端有封堵(18)、下端敞口的套状。锤壳(14)内从上至下依次装有连接固定在封堵(18)上的柱状铁芯(1)以及腰间缠绕的导电线圈(3)、缓冲垫(26)、柱状铁芯(2)以及腰间缠绕的导电线圈(4)、T型锤底托(15)以及套在下部的弹簧(16),最下端是底面中心带孔的压盖(17)。导电线圈(4)固定在锤壳(14)内靠下部,柱状铁芯(2)在受到外力时可在导电线圈(4)的中心孔中自由移动。压盖(17)与锤壳(14)下端口连接固定,弹簧(16)坐在压盖(17)的内底面上顶起锤底托(15)、柱状铁芯(2)、缓冲垫(26)与柱状铁芯(1)的底端面接触,并且柱状铁芯(2)受到向下外力作用时会连同锤底托(15)做压缩弹簧(16)的运动。锤底托(15)的下部穿过弹簧(16)、压盖(17)的中心孔露出。
在锤壳(14)侧壁的豁口被一个绝缘板(25)所封堵,绝缘板(25)固定在锤壳(14)的豁口上,并且有两个接线柱(22)(23)穿出并固定在绝缘板(25)上,把两个导电线圈(3)(4)的四个抽头按导电线圈(3)首与导电线圈(4)尾连接通;导电线圈(3)尾与导电线圈(4)首连接通,再分别连接在接线柱(22)(23)内侧端上。
输电电缆(5)(6)的末端分别连接在接线柱(22)(23)上,始端分别接在直流接触器(7)的两个输出端上,直流接触器(7)的两个输入端由电线(8)(9)与移动式直流发电电焊机的焊接电源输出端(10)(11)相连通,有一个或一组电容器(12)的两个电极也分别通过电线接在直流接触器(7)的两个输入端上与整体电路处于并联状态,直流接触器(7)的电磁导电线圈的始末端由电线串接一个遥控继电器(13)、延时继电器(28)并联在直流接触器(7)的两个输入端上。
在锤壳(14)的最上面由螺栓(19)与封堵(18)上螺孔配合固定着可选择重量的加重块(20)。
直流接触器(7)受遥控继电器(13)和延时继电器(26)的控制,遥控继电器(13)受遥控器(28)控制并固定在锤柄(21)上。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式是,还可以由永磁磁铁(27)替换柱状铁芯(2)及导电线圈(4),尤其关键的是:导电线圈(3)的两个抽头在与电源连接时选择通电后柱状铁芯(1)内产生的电磁极性与永磁磁铁(27)的极性互为相反。也就是柱状铁芯(1)与永磁磁铁(27)挨着的两个截面是同极性,其它都和第一方案相同。
当对某一物体实施打击时,把该装置的锤底托(15)的下端面放置在被打击物体上,启动移动式直流发电电焊机至正常运行,快速按下遥控器(24)上的开合按钮,直流接触器(7)闭合,移动式直流发电电焊机内和电容器(12)中的电量瞬间释放形成电流通过输电电缆(5)(6)、导电线圈(3)(4),两个柱状铁芯(1)(2)上形成极性互为相反;磁力相互排斥;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当一次放电后电源输出端(10)(11)电位差接近零时,直流接触器(7)断开,同时延时继电器(27)断开,由于延时继电器(27)的延时闭合特性给电容器(12)充分时间充电,充电后再使直流接触器(7)闭合,以此不断重复,在导电线圈(3)(4)中产生脉冲电流,同时在柱状铁芯(1)(2)内产生互为相反的脉冲磁力促使柱状铁芯(1)(2)的震荡,实现打击物体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手持电磁锤,由移动式直流发电电焊机的焊接电源输出端(10)(11)提供动力,其特征是:由竖着的硅钢片叠加分别构成两个柱状铁芯(1)(2),按上下纵向叠落在一起,在两个柱状铁芯(1)(2)上分别缠绕有相同的导电线圈(3)(4),把两个导电线圈(3)(4)的四个抽头按导电线圈(3)首与导电线圈(4)尾连接通;导电线圈(3)尾与导电线圈(4)首连接通,再分别与供电控制传输系统的输电电缆(5)(6)连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磁锤,其特征在于:一个永磁磁铁(27)的某个磁极端面上纵向落着一个由硅钢片叠加构成的柱状铁芯(1)上缠绕有导电线圈(3),把导电线圈(3)的首尾抽头与供电控制传输系统的输电电缆(5)(6)末端连接通,另外在与输电电缆(5)(6)连接时选择通过导电线圈(3)的电流方向在柱状铁芯(1)内产生的电磁极性与永磁磁铁(27)的极性互为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磁锤,其特征在于:两个柱状铁芯(1)(2)及导电线圈(3)(4)被锤壳(14)罩着,锤壳(14)下端敞口,上端有封堵(18),侧壁下部开有一个长豁口,外壁中部横向伸出一个锤柄(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磁锤,其特征在于:柱状铁芯(1)及导电线圈(3)与锤壳(14|)内的封堵(18)连接固定,导电线圈(4)固定在锤壳(14)内的下部,柱状铁芯(2)受到外力时,可在导电线圈(4)的中心孔中自由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磁锤,其特征在于:柱状铁芯(2)的下端面连接固定在锤底托(15)上,锤底托(15)呈T型,有一个弹簧(16)套在锤底托(15)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电磁锤,其特征在于:锤壳(14)底|端有一个底面中心带孔的压盖(17),把柱状铁芯(2)及导电线圈(4)、锤底托(15)、弹簧(16)封入锤壳(14)中,压盖(17)与锤壳(14)底端连接固定并能拆装,锤底托(15)的下部穿过弹簧(16)从压盖(17)中心孔中穿出,弹簧(16)坐在压盖(17)的内底面上顶起锤底托(15)、柱状铁芯(2)、缓冲垫(26)与柱状铁芯(1)的下端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电磁锤,其特征在于:锤壳(14)豁口上有一个绝缘板(25)封堵,绝缘板(25)固定在锤壳(14)豁口处,有两个接线柱(22)(23)穿出并固定在绝缘板(25)上,两个导电线圈(3)(4)的四个抽头按导电线圈(3)首与导电线圈(4)尾连接通并连接在接线柱(22)的内侧端;导电线圈(3)尾与导电线圈(4)首连接通并连接在接线柱(23)内侧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手持电磁锤,其特征在于:供电控制传输系统的两根输电电缆(5)(6)的末端分别连接在接线柱(22)(23)上,始端分别接在直流接触器(7)的两个输出端上,直流接触器(7)的两个输入端由电线(8)(9)与移动式直流发电电焊机的焊接电源输出端(10)(11)相连通,有一个或一组电容器(12)的两个电极也分别通过电线接在直流接触器(7)的两个输入端上与整体电路处于并联状态,直流接触器(7)的电磁导电线圈的始末端由电线串接一个遥控继电器(13)、延时继电器(28)并联在直流接触器(7)的两个输入端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电磁锤,其特征在于:在锤壳(14)的最上面由螺栓(19)与封堵(18)上的螺孔配合固定着可选择重量的加重块(20)。
1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手持电磁锤,其特征在于:直流接触器(7)受遥控继电器(13)、延时继电器(28)控制,遥控继电器(13)受遥控器(28)控制,遥控器(28)固定在锤柄(21)上。
CN201610050006.9A 2016-01-21 2016-01-21 手持电磁锤 Pending CN1059458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0006.9A CN105945870A (zh) 2016-01-21 2016-01-21 手持电磁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0006.9A CN105945870A (zh) 2016-01-21 2016-01-21 手持电磁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5870A true CN105945870A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17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0006.9A Pending CN105945870A (zh) 2016-01-21 2016-01-21 手持电磁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4587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3116A (zh) * 2016-12-30 2017-05-31 赵歆池 一种电动坚果破壳机
CN107914247A (zh) * 2017-12-18 2018-04-17 付国华 一种电磁式电镐
CN108581965A (zh) * 2018-04-23 2018-09-28 中山绿威科技有限公司 电锤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23446A (zh) * 2022-02-24 2022-05-24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锤工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3116A (zh) * 2016-12-30 2017-05-31 赵歆池 一种电动坚果破壳机
CN107914247A (zh) * 2017-12-18 2018-04-17 付国华 一种电磁式电镐
CN108581965A (zh) * 2018-04-23 2018-09-28 中山绿威科技有限公司 电锤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23446A (zh) * 2022-02-24 2022-05-24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锤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5870A (zh) 手持电磁锤
CN105374584A (zh) 可快速动作、有效缓冲、稳定保持或具磁悬浮效应的装置
CN101026311A (zh) 电子设备人体动能充电系统
CN203009322U (zh) 无线供电台扇
CN205521230U (zh) 手持电磁锤
CN201174677Y (zh) 磁悬浮升降装置
CN203026386U (zh) 安全高压电流方向转换器
CN207895730U (zh) 一种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专用训练装置
CN207883537U (zh) 一种自适应微网保护算法切换装置
CN206732030U (zh) 一种电磁锤
CN201965820U (zh) 教学用脉动直流变压器
CN108631403A (zh) 一种能够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储电池仓系统
CN205789684U (zh) 煤矿隔爆固封式分相直驱真空断路器
CN102208267B (zh) 感应腔磁芯复位机构
CN211846892U (zh) 磁铁升降式起重机安全限位装置
CN206878043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CN102215017A (zh) 采用双线圈的旋转部件的单边磁浮旋转装置
CN201270187Y (zh) 一种带有横轭铁心的磁控电抗器
CN205861914U (zh) 井地直流电法用的孔中供电电极
CN205302782U (zh) 电磁铁吸引力及磁极演示实验装置
CN106223732B (zh) 一种开闭所压力保护机构
CN102854803A (zh) 一种智能语音提醒机器人
CN212257294U (zh) 磁钢接触器的保护开关结构
CN111619824B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pid调试及抗干扰测试装置
CN2793911Y (zh) 一种具有独立欠压脱扣器的永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