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8484A - 基于用户反馈知识库的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用户反馈知识库的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8484A
CN105938484A CN201610228158.3A CN201610228158A CN105938484A CN 105938484 A CN105938484 A CN 105938484A CN 201610228158 A CN201610228158 A CN 201610228158A CN 105938484 A CN105938484 A CN 105938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swer
user
satisfaction
knowledge base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81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8484B (zh
Inventor
朱定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2281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38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38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8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8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8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3Querying
    • G06F16/332Query formulation
    • G06F16/3329Natural language query formulation or dialogu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5/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using knowledge-based models
    • G06N5/02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 G06N5/022Knowledge engineering; Knowledge acqui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的问题作为第一问题;从知识库中所有问题检索出与第一问题匹配度最大的问题作为第二问题;根据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对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回答进行选择,得到的回答作为对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将第一回答发送至用户。上述机器人交互方法,实现了在机器人与用户交谈时,从离线或在线语料库中搜索出与用户问题相关的并且用户反馈好的回答,这一方式充分利用了用户对以往同样或类似问题的回答的反馈,实现了机器人对用户喜好的预测,具有较好的体验性与适用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机器人交互系统。

Description

基于用户反馈知识库的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用户反馈知识库的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传感等技术的不断拓展,机器人功能也变得日益强大,与此同时,机器人与用户的交流互动方式的需求也变得日益多样。现有技术中,机器人与用户进行交谈时,一般是从离线或在线语料库或聊天数据库中搜索出与用户问题相关的回答。
虽然,这样的回答对用户所问的问题而言是较为合理的,但不一定是合乎用户的情感的,也就是不一定是用户喜好的回答。因为现有技术中机器人没有考虑到用户对回答是否满意,没有充分利用用户对以前同样或者类似问题的回答的反馈。所以,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不能满足针对用户心理,喜好的回答,无法实现机器人对用户喜好的预测,更无法实现投用户所好,不具有良好的体验性与适用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用户对以前同样或类似问题的回答的反馈,准确、高效地回答用户问题的基于用户反馈知识库的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
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问题作为第一问题;
从知识库中所有问题检索出与所述第一问题匹配度最大的问题作为第二问题;
根据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对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回答进行选择,得到的回答作为对所述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
将所述第一回答发送至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预先创建所述知识库,
其中,所述知识库包括:至少一个问题;
与每个所述问题对应的至少一个回答;以及
与每个所述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回答的所述用户反馈满意度,作为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更新所述知识库;
通过将不少于预设数量的所述第一问题、所述第一回答、及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添加入所述知识库,形成大数据知识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更新所述知识库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第二问题不完全匹配时,将所述第一问题、所述第一回答、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添加入所述知识库;
当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作为更新后的所述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或
当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以及存储在所述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所述用户反馈满意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的结果作为更新后的所述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对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回答进行选择,得到的回答作为对所述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的步骤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二问题的至少一个回答中选择所述用户反馈满意度最高的回答作为第一回答;或
以所述第二问题的每个回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为该回答被选中的概率,从所述第二问题的至少一个回答中选择出一个回答作为第一回答。
一种机器人交互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问题作为第一问题;
匹配模块,用于从知识库中所有问题检索出与第一问题匹配度最大的问题作为第二问题;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对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回答进行选择,得到的回答作为对所述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回答发送至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创建模块,用于预先创建所述知识库,
其中,所述知识库包括:至少一个问题;
与每个所述问题对应的至少一个回答;以及
与每个所述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回答的所述用户反馈满意度,作为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更新所述知识库;
添加模块,用于通过将不少于预设数量的所述第一问题、所述第一回答、及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添加入所述知识库,形成大数据知识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更新模块包括:
添加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第二问题不完全匹配时,将所述第一问题、所述第一回答、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添加入所述知识库;
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作为更新后的所述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或
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以及存储在所述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所述用户反馈满意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的结果作为更新后的所述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二问题的至少一个回答中选择所述用户反馈满意度最高的回答作为第一回答;或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以所述第二问题的每个回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为该回答被选中的概率,从所述第二问题的至少一个回答中选择出一个回答作为第一回答。
上述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通过获取用户的问题,作为第一问题;从知识库中所有问题检索出与第一问题匹配度最大的问题作为第二问题;根据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从知识库中选择出第二问题的回答作为对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将第一回答发送至用户。上述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实现了在机器人与用户交谈时,从离线或在线语料库中搜索出与用户问题相关的并且用户反馈好的回答,这一方式充分利用了用户对以往同样或类似问题的回答的反馈,实现了机器人对用户喜好的预测,具有较好的体验性与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机器人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机器人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机器人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机器人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机器人交互系统中更新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为机器人交互系统中选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基于用户反馈知识库的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一个实施例中,机器人交互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用户的问题作为第一问题。其中,获取用户的问题可以为通过终端机键入用户的问题,或者也可以通过在终端机上运行用户与机器人交流管理系统,通过在该系统上进行选择并上传用户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语音传输指令获取用户的问题。由此,提高了获取问题的可能性与多样性。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通过终端机键入用户的问题的终端机可以为计算机或其他可以进行用户的问题键入、录入以及上传的电子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穿戴式智能设备、平板电脑等。
步骤S200,从知识库中所有问题检索出与第一问题匹配度最大的问题作为第二问题。其中,知识库中包括至少一个问题;与每个问题对应的至少一个回答;以及与每个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由此,提高了知识库中问题、回答以及用户反馈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知识库为预先创建的。由此,提高了将第一问题与知识库中的多个问题进行匹配的适用性。
步骤S300,根据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对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回答进行选择,得到的回答作为对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
步骤S400,将第一回答发送至用户。
上述机器人交互方法,首先获取用户的问题,作为第一问题;再从知识库中所有问题检索出与第一问题匹配度最大的问题作为第二问题;继而根据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从知识库中选择出与第二问题的回答作为对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最终将第一回答发送至用户。上述机器人交互方法,实现了在机器人与用户交谈时,从离线或在线语料库中搜索出与用户问题相关的并且用户反馈好的回答,这一方式充分利用了用户对以往同样或类似问题的回答的反馈,实现了机器人对用户喜好的预测,具有较好的体验性与适用性。
进一步的,参见图2,一个实施例中,机器人交互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0,获取用户对第一回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作为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
步骤S600,根据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更新知识库。其中,根据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更新知识库具体包括:当第一问题与第二问题不完全匹配时,将第一问题、对应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添加入知识库;当第一问题与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作为更新后的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或当第一问题与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以及存储在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的结果作为更新后的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由此,提高了通过反馈及时更新第一问题反馈度的可能性与适用性。
步骤S700,通过将不少于预设数量的第一问题、第一回答、及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添加入知识库,形成大数据知识库。
此外,在步骤S300中,根据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对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回答进行选择,得到的回答作为对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的步骤具体包括:从第二问题的至少一个回答中选择用户反馈满意度最高的回答作为第一回答;或以第二问题的每个回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为该回答被选中的概率,从第二问题的至少一个回答中选择出一个回答作为第一回答。。由此,提高了基于知识库获取第一问题的回答的准确性与多样性。
其中,知识库中的至少一个问题以及与至少一个问题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回答可以从离线或者在线语料库或聊天数据库中获取。由此,提高了获取匹配问题以及与问题相对应回答的准确性、多样性与适用性。且进一步的,知识库中的各用户反馈满意度的初始值可以预设为相同的数值。由此,为后续计算、更新并获取针对用户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提高了便捷性。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知识库为反馈知识库,反馈知识库是知识工程中结构化,易操作,易利用,全面有组织的知识集群,是针对某一(或某些)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或若干)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片集合。例如,计算机中的人工智能领域内有关的定义、定理和运算法则以及常识性知识等。
上述机器人交互方法,首先获取用户的问题作为第一问题;然后从知识库中所有问题检索出与第一问题匹配度最大的问题作为第二问题;再根据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从知识库中选择出与第二问题的回答作为对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最终将第一回答发送至用户。上述机器人交互方法,实现了在机器人与用户交谈时,从离线或在线语料库中搜索出与用户问题相关的并且用户反馈好的回答,这一方式充分利用了用户对以往同样或类似问题的回答的反馈,实现了机器人对用户喜好的预测,具有较好的体验性与适用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与应用提出的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进行以下示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不局限以下示例。
例如,获取用户的问题作为第一问题,即第一问题为:每天洗澡对身体是否有好处,将第一问题(每天洗澡对身体是否有好处)与预存储在知识库中的多个问题进行匹配。其中,在知识库中预存储的与第一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每天洗澡对身体好吗、洗澡水温多少度对身体更有益处、每次洗澡的时间不得超过多长时间、以及每天洗澡对身体是否有好处。
需要说明的是,提取第一问题中的关键词。例如,每天,洗澡,身体,好处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随机作为组合,在预存储在知识库中的多个问题中进行搜索,最终搜索到与第一问题中所有关键词都匹配或者匹配度最高的问题,作为第二问题。即本示例中,在知识库中搜索到的问题与获取用户的第一问题匹配度最高的问题,即每天洗澡对身体好吗,作为第二问题。
进一步的,根据第二问题的回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选择一个回答作为所获取用户的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例如,针对第二问题:每天洗澡对身体好吗,回答一为:每天洗澡对身体没有益处,因为过于频繁的洗澡对身体皮肤的皮脂与油脂分泌造成负担,且会越洗越干燥。上述回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为98%;回答二为:每天洗澡对身体没有益处,因为不合时宜的洗澡,例如,身体有伤口或者感冒期间,是不适宜必须每天都洗澡的。上述回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为70%;回答三为:每天洗澡对身体有益处,因为良好且干净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需要提倡和身体力行坚持的。上述回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为10%。
可以理解的是,回答一被选中的概率为:回答一对应的用户满意度/(回答一对应的用户满意度+回答二对应的用户满意度+回答三对应的用户满意度);回答二被选中的概率为:回答二对应的用户满意度/(回答一对应的用户满意度+回答二对应的用户满意度+回答三对应的用户满意度);回答三被选中的概率为:回答三对应的用户满意度/(回答一对应的用户满意度+回答二对应的用户满意度+回答三对应的用户满意度)。
可以理解的是,从第二问题的多个回答中选择用户反馈满意度最高的回答作为第一回答,即回答一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为98%,最高,即选择回答一作为所获取用户的问题的回答;或者从以第二问题的每个回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为该回答被选中的概率,从第二问题的至少一个回答中选择出一个回答作为第一回答。,即回答一的用户反馈满意度最高为98%,最高,即选择回答一作为所获取用户的问题的回答。由此,提高了选择出与匹配后的问题相对应回答的准确性与多样性。最终,将回答一作为第一回答发送至用户。
此外,获取用户对第一回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例如96%,作为针对第一问题的用户反馈满意度,即为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并根据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更新知识库中与第一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除了上述的方式外,还可以当第一问题与第二问题不完全匹配时,将第一问题、对应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加入知识库;当第一问题与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用户对第一回答的满意度,以及存储在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的结果作为更新后的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或当第一问题与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作为更新后的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
上述机器人交互方法,机器人在与用户进行交谈时,从离线或在线语料库或聊天数据库中搜索出与用户问题相关的并且用户反馈好的回答,这样的回答不但对用户所问的问题而言是较合理的,而且是合乎用户的情感的,即是用户所喜好的回答,因为本发明中机器人考虑到用户对回答是否满意,充分利用用户对以前同样或类似问题的回答的反馈,所以本发明中机器人懂得用户的心理,知道用户喜好什么样的回答,实现了机器人对用户喜好的预测,可以实现投用户所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机器人交互系统。参见图3,机器人交互系统10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0、匹配模块120、选择模块130和发送模块14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用户的问题作为第一问题;匹配模块120用于从知识库中所有问题检索出与第一问题匹配度最大的问题作为第二问题;其中,知识库中包括至少一个问题;与每个问题对应的至少一个回答;以及与每个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由此,提高了知识库中问题、回答以及用户反馈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选择模块130用于根据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对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回答进行选择,得到的回答作为对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发送模块140用于将第一回答发送至用户。
进一步的,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机器人交互系统系统10还可以包括:创建模块150。其中,创建模块150用于预先创建知识库,知识库包括:至少一个问题;与每个问题对应的至少一个回答;以及与每个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在本发明中,知识库的预先创建提高了将第一问题与知识库中的多个问题进行匹配的适用性。
此外,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机器人交互系统10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160、更新模块170和添加模块180。其中,第二获取模块160用于获取用户对第一回答的所述用户反馈满意度,作为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更新模块170用于根据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更新知识库;添加模块180用于通过将不少于预设数量的第一问题、第一回答、及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添加入知识库,形成大数据知识库。由此,提高了通过反馈及时更新第一问题反馈度的可能性与适用性。
另外,参见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机器人交互系统中更新模块170进一步包括:添加单元1701、生成单元1702和计算单元1703。
其中,添加单元1701用于当第一问题与第二问题不完全匹配时,将第一问题、第一回答、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添加入知识库;生成单元1702用于当第一问题与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作为更新后的第二问题的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计算单元1703用于当第一问题与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以及存储在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的结果作为更新后的第二问题的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
另外,参见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机器人交互系统中选择模块130进一步包括:第一选择单元1301和第二选择单元1302。
其中,第一选择单元1301用于从第二问题的至少一个回答中选择用户反馈满意度最高的回答作为第一回答;第二选择单元1302用于从第二问题的至少一个回答中选择用户反馈满意度最高的回答作为第一回答。由此,提高了基于知识库获取第一问题的回答的准确性与多样性。
上述机器人交互系统,首先通过第一获取模块110获取用户的问题作为第一问题;再通过匹配模块120从知识库中所有问题检索出与第一问题匹配度最大的问题作为第二问题;继而通过选择模块130根据知识库中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从知识库中选择出与第二问题的回答作为对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最终通过发送模块140将第一回答发送至用户。本实施例实现了在机器人与用户交谈时,从离线或在线语料库中搜索出与用户问题相关的并且用户反馈好的回答,这一方式充分利用了用户对以往同样或类似问题的回答的反馈,实现了机器人对用户喜好的预测,具有较好的体验性与适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问题作为第一问题;
从知识库中所有问题检索出与所述第一问题匹配度最大的问题作为第二问题;
根据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对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回答进行选择,得到的回答作为对所述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
将所述第一回答发送至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创建所述知识库,
其中,所述知识库包括:至少一个问题;
与每个所述问题对应的至少一个回答;以及
与每个所述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回答的所述用户反馈满意度,作为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更新所述知识库;
通过将不少于预设数量的所述第一问题、所述第一回答、及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添加入所述知识库,形成大数据知识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更新所述知识库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第二问题不完全匹配时,将所述第一问题、所述第一回答、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添加入所述知识库;
当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作为更新后的所述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或
当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以及存储在所述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所述用户反馈满意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的结果作为更新后的所述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对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回答进行选择,得到的回答作为对所述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的步骤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二问题的至少一个回答中选择所述用户反馈满意度最高的回答作为第一回答;或
以所述第二问题的每个回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为该回答被选中的概率,从所述第二问题的至少一个回答中选择出一个回答作为第一回答。
6.一种机器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问题作为第一问题;
匹配模块,用于从知识库中所有问题检索出与第一问题匹配度最大的问题作为第二问题;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对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回答进行选择,得到的回答作为对所述第一问题的回答,即第一回答;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回答发送至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创建模块,用于预先创建所述知识库,
其中,所述知识库包括:至少一个问题;
与每个所述问题对应的至少一个回答;以及
与每个所述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回答的所述用户反馈满意度,作为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更新所述知识库;
添加模块,用于通过将不少于预设数量的所述第一问题、所述第一回答、及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添加入所述知识库,形成大数据知识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包括:
添加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第二问题不完全匹配时,将所述第一问题、所述第一回答、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添加入所述知识库;
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作为更新后的所述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或
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第二问题完全匹配时,将所述第一用户反馈满意度、以及存储在所述知识库中所述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所述用户反馈满意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的结果作为更新后的所述第二问题的所述第一回答对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二问题的至少一个回答中选择所述用户反馈满意度最高的回答作为第一回答;或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以所述第二问题的每个回答的用户反馈满意度为该回答被选中的概率,从所述第二问题的至少一个回答中选择出一个回答作为第一回答。
CN201610228158.3A 2016-04-12 2016-04-12 基于用户反馈知识库的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5938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8158.3A CN105938484B (zh) 2016-04-12 2016-04-12 基于用户反馈知识库的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8158.3A CN105938484B (zh) 2016-04-12 2016-04-12 基于用户反馈知识库的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8484A true CN105938484A (zh) 2016-09-14
CN105938484B CN105938484B (zh) 2020-06-23

Family

ID=57151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8158.3A Active CN105938484B (zh) 2016-04-12 2016-04-12 基于用户反馈知识库的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3848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6411A (zh) * 2017-08-10 2017-12-22 熊英 一种安全可信的知识服务方法与系统
CN107870977A (zh) * 2016-09-27 2018-04-03 谷歌公司 基于用户状态形成聊天机器人输出
CN109086400A (zh) * 2018-07-30 2018-12-25 深圳追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机器人的自检方法和装置
CN109949619A (zh) * 2019-04-19 2019-06-28 安徽智训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学习的家用教育机器人系统
CN115187431A (zh) * 2022-09-15 2022-10-14 广州天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养老服务机器人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718A (zh) * 2007-05-17 2008-05-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知识共享系统及问题搜索方法、问题发布方法
CN102622696A (zh) * 2011-01-27 2012-08-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客服回访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09197A (zh) * 2015-04-24 2015-07-29 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机器人的在线问答方法
US20160098737A1 (en) * 2014-10-06 2016-04-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rpus Management Based on Question Affinit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718A (zh) * 2007-05-17 2008-05-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知识共享系统及问题搜索方法、问题发布方法
CN102622696A (zh) * 2011-01-27 2012-08-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客服回访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098737A1 (en) * 2014-10-06 2016-04-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rpus Management Based on Question Affinity
CN104809197A (zh) * 2015-04-24 2015-07-29 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机器人的在线问答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0977A (zh) * 2016-09-27 2018-04-03 谷歌公司 基于用户状态形成聊天机器人输出
CN107870977B (zh) * 2016-09-27 2021-08-20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用户状态形成聊天机器人输出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US11322143B2 (en) 2016-09-27 2022-05-03 Google Llc Forming chatbot output based on user state
CN107506411A (zh) * 2017-08-10 2017-12-22 熊英 一种安全可信的知识服务方法与系统
CN109086400A (zh) * 2018-07-30 2018-12-25 深圳追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机器人的自检方法和装置
CN109949619A (zh) * 2019-04-19 2019-06-28 安徽智训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学习的家用教育机器人系统
CN115187431A (zh) * 2022-09-15 2022-10-14 广州天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养老服务机器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8484B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8484A (zh) 基于用户反馈知识库的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05824970B (zh) 基于大数据知识库和用户反馈的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
JP5865444B2 (ja) 一組の発信者からの発信者の順序を外した列でのルート決定
US20120278262A1 (en) Suggesting Users for Interacting in Online Applications in a Social Networking Environment
CN106227740A (zh) 一种面向对话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Huang et al. Recommender ai agent: Integrat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for interactive recommendations
CN111552880A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733703A (zh) 问答系统的答案预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9036588A (zh) 线上问诊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918574A (zh) 项目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067755B2 (ja)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及び端末
WO2020040883A1 (en) Conversational assistant using extracted guidance knowledge
US1048944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nline matching using visual similarity
CN103390019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06126516A (zh) 人机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10491486A (zh) 一种医疗服务预约排期方法
CN109992659B (zh) 用于文本排序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119860A1 (en) Matching system, matching method, and matching program
CN110838014A (zh) 在线客服系统中人工智能路由策略
Huang et al. Applied to mobile multimedia intelligent speech system interactive topic guiding model
CN109683486A (zh) 一种控制智能家电设备的方法
WO2020098669A1 (zh) 一种表情输入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Quispe et al.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obot-human handovers
JP7045886B2 (ja) 応答装置、応答方法、応答プログラム及び応答システム
JP2022095950A (ja) 支援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