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3455A - 客户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客户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3455A
CN105933455A CN201610511301.XA CN201610511301A CN105933455A CN 105933455 A CN105933455 A CN 105933455A CN 201610511301 A CN201610511301 A CN 201610511301A CN 105933455 A CN105933455 A CN 105933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user
request
demand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13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5113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334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33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34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客户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应用于互联网领域。该方法包括: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所述第一用户需求为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用户需求;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需求查找所述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将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将与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

Description

客户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客户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客户端进行推送的过程中,服务器多是根据相应客户端的操作习惯进行推送或者根据大部分用户的喜欢进行推送,也可能进行随机内容的推送,对于相应的客户端而言,该类推送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无法满足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实际消息获取需求,并且,相应的客户端对应的用户之间可能存在需求互相满足的情况,但是现有的推送方法无法实现将根据相应的用户需求进行匹配推送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客户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客户端设置了自身的用户需求后,将用户需求进行查找匹配,从而将用户需求可以相互匹配的客户端之间进行对应推送,以解决相应客户端的实际需求,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根据相应的用户需求进行匹配推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客户端推送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所述第一用户需求为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用户需求;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需求查找所述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将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将与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
一种客户端推送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查找模块,用于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所述第一用户需求为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用户需求;第二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需求查找所述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与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
一种客户端推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客户端以及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需求,所述第二客户端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需求;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需求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所述第二用户需求;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需求查找所述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以及将与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客户端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客户端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用户需求,并且根据该第二用户需求查找该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第二客户端,其中第一用户需求为对应第一客户端的用户需求。服务器将第一客户端向第二客户端进行推送,并且,将第二客户端向第一客户端进行推送,以达到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推送的目的。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与本地终端进行交互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方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推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推送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推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410与本地终端420进行交互的示意图。所述服务器410通过网络430与一个或多个本地终端进行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或交互。所述服务器410可以是网络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所述本地终端420可以是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410的方框示意图。该服务器410包括客户端推送装置200、存储器101、存储控制器102、处理器103、外设接口104、输入输出单元105以及其他。
所述存储器101、存储控制器102、处理器103、外设接口104、输入输出单元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客户端推送装置2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01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103用于执行存储器10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所述客户端推送装置200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101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101(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101(Read 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01(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101(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101(Electric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101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103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本发明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流过程定义的服务器/计算机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03中,或者由处理器103实现。
处理器103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1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103,包括中央处理器103(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103(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103(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103可以是微处理器103或者该处理器103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103等。
所述外设接口104将各种输入/输入装置耦合至处理器103以及存储器10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设接口104,处理器103以及存储控制器102可以在单个芯片中实现。在其他一些实例中,他们可以分别由独立的芯片实现。
输入输出单元105用于提供给用户输入数据实现用户与所述本地终端的交互。所述输入输出单元105可以是,但不限于,鼠标和键盘等。
第一实施例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推送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请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0: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所述第一用户需求为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用户需求。
在本步骤中,服务器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其中,第一用户需求与第二用户需求均为存储于服务器中的彼此相互配合满足的需求类别,例如,第一用户需求可以是借贷需求,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是放贷需求;第一用户需求可以是售房需求,第二用户需求对应是购房需求;第一用户需求是建房需求,第二用户需求对应是建材售卖需求等。当然,一个第一用户需求可以对应对该第二用户需求,并且,一个第二用户需求可以对应对该第一用户需求。
具体的,可以预先在服务器中存储各客户端的用户需求。即服务器在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之前,已经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需求,即将该客户端的用户需求设置为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需求,该用户需求携带有相应客户端的身份标识,服务器在数据库中将用户需求与身份标识对应存储。
客户端发送对应的用户需求可以是在客户端进行身份注册时同时进行,也可以是在身份注册后任何时候进行增添发送、修改发送等。并且,每个客户端可以对应的用户需求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某个客户端既可以有借贷需要,也可以有建房需求,也可以有建材购买需求等,在本实施例中并不作为限制。另外,用户需求可以是客户端直接输入后发送给服务器,在服务器中存储后,进行查找时服务器通过关键字进行查找,也可以是由服务器提供需求列表,客户端直接从列表中选择自己对应的用户需求。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包括第一客户端以及第二客户端,第一客户端为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客户端,第二客户端为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客户端。
另外,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对用户需求的查找为在接收到相应客户端的查找请求后进行。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之前,包括:
步骤S101: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查询请求。
步骤S102:根据所述查询请求查找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需求。
即,当第一客户端需要寻找与自身用户需求具有对应关系的用户需求时,第一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查询请求后根据查询请求查找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需求。具体的,查询请求中可以携带相应的第一客户端的身份标识,服务器查找其对应的第一用户需求时根据身份标识在数据库中进行查找。
另外,第一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时也可以在查询请求中携带该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需求,直接根据该第一用户需求查找对应的第二用户需求。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有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用户需求后,服务器根据每个客户端发送的用户需求的不同,即每个客户端的用户需求的类别的不同以及不同用户需求的组合不同,将客户端的显示界面设置为不同。
进一步的,客户端还可以设置自身的身份类别。即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用户需求以及身份类别,同时携带自身的身份标识,服务器对应该身份标识存储其用户需求以及身份类别,并且根据各个客户端发送的用户需求以及身份类别的不同,将各个客户端的显示界面设置为不同。该身份类别可以包括该客户端的用户的商业类别,如银行、房地产、建材、或者工业等,也可以包括该客户端的用户所在地理区域,也可以包括其他,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作为限制。
并且,客户端可以在任何时候更改自身所对应的身份类别以及用户需求,根据客户端的更改,设置客户端的界面为不同。
进一步的,服务器在设置客户端的界面时,可以向客户端发送是否将显示界面设置为与当前身份类别与用户需求对应的界面,在客户端选择是的情况下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服务器可以存储多个不同界面,在设置客户端的界面时向客户端发送对应的显示界面数据。另外,显示界面数据也可以预先存储于客户端,身份类别以及用户需求被设置或者被更改时,服务器通知客户端进行显示界面的对应设置或者更换,以使客户端在获得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将显示界面设置为与用户需求以及身份类别相对应的显示界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客户端设置与用户需求以及身份类别对应的显示界面,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增加了该方法被模仿的难度。
步骤S120: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需求查找所述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
在查找到与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用户需求后,再根据第二用户需求查找具有该第二用户需求的第二客户端。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用户需求可以对应多个第二客户端。
步骤S130:将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将与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
第一用户需求与第二用户需求为相互满足的需求,即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可以相互满足对方的需求,于是,服务器将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第二客户端,以使第二客户端的用户可以对应联系第一客户端的用户实现自身需求。并且,服务器也将与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使客户端对应的用户在具有用户需求时可以知道谁可以满足其需求并对应求取帮助。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推送方法,服务器将能满足某客户端的用户需求的其他客户端推送该客户端,以使该客户端获知可以向对应的其他客户端求取帮助。即服务器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用户需求,并且根据该第二用户需求查找该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其中第一用户需求为对应第一客户端的用户需求。服务器将第一客户端向第二客户端进行推送,并且,将第二客户端向第一客户端进行推送,达到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推送的目的。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客户端推送装置200,该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具体的,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查找模块210,用于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所述第一用户需求为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用户需求;
第二查找模块22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需求查找所述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
发送模块230,用于将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发送模块230还用于将与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
服务器除了主动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对应满足关系的第二用户需求并且将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给第二客户端,将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发送给第一客户端以外,还可以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查询模块,查找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用户需求,以将第二客户端推送给第一客户端。于是,该客户端推送装置200还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240,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查询请求;
第三查找模块250,用于根据所述查询请求查找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需求。
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客户端发送的查询请求中可以包括该客户端对应的用户需求,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到客户端的查询请求后,直接根据该客户端的用户需求查找其对应的用户需求。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以设置相应客户端的显示界面,于是,对应的,该客户端推送装置200可以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需求以及身份类别;
界面更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需求以及所述身份类别对应更改所述客户端的显示界面。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客户端推送系统,可以参见图1,该系统包括服务器410、第一客户端440以及第二客户端450,
所述第一客户端440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用户需求,所述第二客户端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用户需求;
所述服务器41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需求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所述第二用户需求;
所述服务器41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需求查找所述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
所述服务器410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以及
将与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440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客户端的身份信息,
所述第二客户端450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客户端推送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所述第一用户需求为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用户需求;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需求查找所述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
将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
将与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查询请求;
根据所述查询请求查找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需求,所述用户需求携带有所述客户端的身份标识,所述客户端包括第一客户端以及第二客户端,所述用户需求包括第一用户需求以及第二用户需求;
对应存储所述用户需求与所述身份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需求以及身份类别;
根据所述用户需求以及所述身份类别对应设置所述客户端的显示界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需求以及身份类别对应设置所述客户端的显示界面,包括:
通知所述客户端设置显示界面以使客户端在获得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将显示界面设置为与所述用户需求以及身份类别相对应的显示界面。
7.一种客户端推送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查找模块,用于查找与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第二用户需求,所述第一用户需求为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用户需求;
第二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需求查找所述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与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查询请求;
第三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询请求查找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需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需求以及身份类别;
界面更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需求以及所述身份类别对应更改所述客户端的显示界面。
10.一种客户端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客户端以及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需求,所述第二客户端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需求;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需求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具有关联性的所述第二用户需求;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需求查找所述第二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以及
将与所述第一用户需求对应的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客户端的身份信息,
所述第二客户端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身份信息。
CN201610511301.XA 2016-07-01 2016-07-01 客户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59334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1301.XA CN105933455A (zh) 2016-07-01 2016-07-01 客户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1301.XA CN105933455A (zh) 2016-07-01 2016-07-01 客户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3455A true CN105933455A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28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1301.XA Pending CN105933455A (zh) 2016-07-01 2016-07-01 客户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3345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4602A (zh) * 2016-11-09 2017-03-1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0003A (zh) * 2013-12-30 2014-04-02 陶鹏 基于意愿符合度匹配的房屋网上直租方法和系统
CN104794656A (zh) * 2014-01-16 2015-07-22 朱开一 一种应用于社交网络的推荐方法和推荐系统
CN104854611A (zh) * 2012-10-10 2015-08-19 电子湾有限公司 使买家和卖家联系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4611A (zh) * 2012-10-10 2015-08-19 电子湾有限公司 使买家和卖家联系
CN103700003A (zh) * 2013-12-30 2014-04-02 陶鹏 基于意愿符合度匹配的房屋网上直租方法和系统
CN104794656A (zh) * 2014-01-16 2015-07-22 朱开一 一种应用于社交网络的推荐方法和推荐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4602A (zh) * 2016-11-09 2017-03-1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ao et al. A novel recommendation model of location-based advertising: Context-Aware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using GA approach
CN113643103B (zh) 基于用户相似度的产品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97652A (zh) 一种商场的商品推荐方法和服务器
CN105335409A (zh) 一种目标用户的确定方法、设备和网络服务器
Xu et al. Integrat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in social cyber-physical systems
CN110335123B (zh) 基于社交电商平台的商品推荐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装置
CN102903047A (zh) 一种商品信息投放方法和设备
US2021025644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tching resource capacity with client resource needs
US20200327548A1 (en) Merchan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content derived from web crawling merchant websites
US2014032457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tant e-coupon distribution
CN104091270A (zh) 以扫码方式进行商品对比的方法
US11048972B2 (en) Machine learning base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resonated connections in online connection networks
KR20180055580A (ko) 지역밀착형 소셜 플랫폼 하이브리드 앱 시스템
US20130204708A1 (en) Providing targeted offers based on dynamic attributes of users
CN106682146B (zh) 一种根据关键词检索景区评价的方法及系统
WO2020135420A1 (zh) 对用户进行分类的方法和装置
TW200844881A (en) System for matching transa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with self-searching, self-enlarge and amending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s and method of the same
CN105933455A (zh) 客户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499531B1 (ko) 제품 기반 커뮤니티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197384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model based on app behavior
CN103823891A (zh) 用于计算机历史行为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KR101860364B1 (ko) 사물정보 기반 소셜 미디어 제공 방법 및 서버
Zhu Research on multi‐source mobile commerce service recommendation model of data fusion based on tree network
KR20150055654A (ko) 복수의 사용자 단말기와 연동된 통신망에 연결된 컴퓨터시스템을 이용한 설문조사 및 타켓마케팅 통합진행방법
Kabbany et al. Developing E-market model using social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