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7638B -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摄像系统和摄像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摄像系统和摄像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7638B
CN105917638B CN201580005174.XA CN201580005174A CN105917638B CN 105917638 B CN105917638 B CN 105917638B CN 201580005174 A CN201580005174 A CN 201580005174A CN 105917638 B CN105917638 B CN 1059176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ray
camera device
infrared
control unit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51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7638A (zh
Inventor
关口智
笹生刚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VCKenw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VCKenwoo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210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9019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210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8323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631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9021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VCKenwood Corp filed Critical JVCKenwoo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17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7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7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7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1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04N23/11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s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visible and infrared light waveleng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23/843Demosaicing, e.g. interpolating colour pixel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1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for transform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into image signals
    • H04N25/11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 H04N25/13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ter elements
    • H04N25/134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ter elements based on three different wavelength filte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04Synchroni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7Multi-proj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摄像装置(101)的第一照射控制部(71)控制能够照射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的每个红外线光的第一红外线照射器(9),以选择性地照射所述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摄像装置(101)的摄像部(3)在通过第一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摄像装置(101)的同步信号发送部(76t)向外部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用于使所述摄像装置(101)以外的其他摄像装置具有的第二照射控制部通过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与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71)通过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同步。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摄像系统和摄像系统 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摄像系统和摄像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夜间等几乎没有可见光的环境下,为了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而使用以下方法:通过红外线照射灯对被拍摄体照射红外线光,对从被拍摄体反射的红外线光进行拍摄。该方法是在无法使用照射可见光的灯的情况下有效的摄像方法。
但是,通过该摄像方法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所得的视频为黑白视频。在黑白视频中有时难以识别物体。如果即使在没有可见光的环境下也能够拍摄彩色视频,则能够提高对物体的识别度。例如监视相机为了使物体的识别性提高,希望即使在没有可见光的环境下也拍摄彩色视频。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即使在没有可见光的环境下也能拍摄彩色视频的摄像装置。即使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装置中也使用红外线照射灯。如果在监视相机中搭载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则能够使被拍摄体彩色视频化,从而使物体的识别性提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1-500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摄像装置通过红外线照射器依次照射三个波长的红外线光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在监视系统(摄像系统)中有时使用多个监视相机,对监视对象的被拍摄体进行拍摄。考虑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摄像装置使用在多个监视相机的每个上来构成监视系统。
当多个摄像装置分别照射红外线光时,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光混杂,不能拍摄能够进行理想的颜色再现的彩色视频。
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在除了照射红外线光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的自身的摄像装置以外、还存在照射红外线光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的其他的摄像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拍摄理想的视频。
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存在照射红外线光对被拍摄体拍摄的多个摄像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拍摄理想的视频的摄像系统以及摄像系统的控制方法。
根据实施方式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照射控制部,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控制能够照射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的每个红外线光的第一红外线照射器,以选择性地照射所述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摄像部,所述摄像部在通过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以及同步信号发送部,所述同步信号发送部向外部发送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用于使所述摄像装置以外的其他摄像装置所具有的第二照射控制部通过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与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同步。
根据实施方式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照射控制部,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控制能够照射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的每个红外线光的第一红外线照射器,以选择性地照射所述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摄像部,所述摄像部在通过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以及同步信号接收部,所述同步信号接收部接收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用于使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与所述摄像装置以外的其他摄像装置所具有的第二照射控制部通过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同步,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基于所述同步信号接收部接收的同步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
实施方式的第三方式,是一种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摄像装置的摄像系统,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同步步骤,使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通过各个红外线照射器选择性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相互同步;以及拍摄步骤,在通过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选择性地照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根据实施方式的第四方式,提供一种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摄像装置以及向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提供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提供装置,所述多个摄像装置分别包括:同步信号接收部,所述同步信号接收部接收所述同步信号;照射控制部,所述照射控制部控制能够照射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的每个红外线光的红外线照射器,以在以所述同步信号接收部接收的所述同步信号为基准的定时选择性地照射所述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以及摄像部,所述摄像部在通过所述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根据实施方式的第五方式,一种摄像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同步信号提供装置向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提供同步信号,所述多个摄像装置分别接收所述同步信号;控制能够照射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的每个红外线光的红外线照射器,以在以所述同步信号为基准的定时选择性地照射所述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在通过所述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通过摄像部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根据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在除了照射红外线光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的自身摄像装置之外、还存在照射红外线光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的其他的摄像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拍摄理想的视频。
根据实施方式的摄像系统以及摄像系统的控制方法,即使在存在照射红外线光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的多个摄像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拍摄理想的视频。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用于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色彩滤波器中的滤波器单元的排列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构成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摄像部中的三原色光的波长和相对灵敏度的光谱灵敏度特性的特性图;
图4是示出使来自预定的物质的三原色光的反射率乘以硅的受光灵敏度时的、波长和相对检测率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5是示出图1中的前信号处理部52的具体构成例的框图;
图6是概略示出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在通常模式工作时的曝光和视频信号的帧的关系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在通常模式工作时的去马赛克(demosaic)处理的图;
图8是示出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在中间模式以及夜视模式工作时的曝光和视频信号的帧的关系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在第一中间模式工作时的前信号处理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在第一中间模式工作时的去马赛克处理的图;
图11用于说明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在第二中间模式工作时的前信号处理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在第二中间模式工作时的去马赛克处理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在夜视模式工作时的周围像素的加法运算处理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施了周围像素的加法运算处理的帧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在第一夜视模式工作时的前信号处理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在第一夜视模式工作时的去马赛克处理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在第二夜视模式工作时的前信号处理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在第二夜视模式工作时的去马赛克处理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的模式切换的例子的图;
图20是示出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被设定成各自的模式时的各部分的状态的图;
图21是示出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部分框图;
图22是示出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部分框图;
图23是示出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第三变形例的部分框图;
图24是示出各由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执行的视频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图24中的步骤S3所示的通常模式的具体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6是示出图24中的步骤S4的中间模式的具体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图24中的步骤S5的夜视模式的具体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8是示出使计算机执行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内存储的视频信号处理程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9是示出由多个摄像装置构成的摄像系统的框图;
图30是用于说明多个摄像装置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略微错开的情况的问题的图;
图31是用于说明多个摄像装置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大幅偏移的情况的问题的图;
图32是示出以第一实施方式的两台摄像装置的一者为主装置、另一者为从装置的状态的概略框图;
图33是用于说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使用的同步信号的例子的图;
图34是用于说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被设定成定时调整模式时的主装置以及从装置的工作的第一例的图;
图35是示出在主装置以及从装置的工作的第一例中R、G、B的亮度水平相对于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的偏离的变化的方式的特性图;
图36是用于说明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被设定成定时调整模式时的主装置以及从装置的工作的第二例的图;
图37是示出在主装置以及从装置的工作的第二例中R、G、B的亮度水平相对于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的偏离的变化的方式的特性图;
图3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39是示出以第二实施方式的两台的摄像装置的一者为主装置、另一者为从装置的状态的概略框图;
图40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41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42是示出以第四实施方式的两台的摄像装置的一者为主装置、另一者为从装置的状态的概略框图;
图43是用于说明第四~第六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被设定成定时调整模式时的主装置以及从装置的工作的图;
图44是示出在第四~第六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被设定成定时调整模式时R、G、B的亮度水平相对于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的偏离的变化的方式的特性图;
图45是示出第四~第六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被设定成时调整整模式时执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46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47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48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摄像系统中使用的摄像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49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摄像系统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50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摄像系统中的同步信号和视频信号的关系的图;
图51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摄像系统中的同步信号、红外线光的照射和视频信号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和摄像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构成>
首先,使用图1,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1是能够在通常模式、夜视模式以及中间模式这三种模式下进行拍摄的摄像装置,所述通常模式适合于白天等可见光充分存在环境下,所述夜视模式适合于夜间等几乎没有可见光的环境下,所述中间模式适合于可见光少量存在的环境下。
夜视模式和中间模式均为在没有可见光的环境下一边照射红外线一边拍摄的红外线光照射模式。红外线光照射模式可以是仅夜视模式。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的构成,将能够以包括中间模式的三种模式拍摄的摄像装置作为例子。
在图1中,由被拍摄体反射的以单点划线示出的光被光学透镜1聚光。这里,光学透镜1在可见光充分存在的环境下被入射可见光,在几乎没有可见光的环境下被入射被拍摄体反射了从后述的红外线照射器9发出的红外线光而得的红外线光。
在可见光少量存在的环境下,光学透镜1被入射可见光与被拍摄体反射了从红外线照射器9发出的红外线光而得的红外线光混在一起后的光。
在图1中为了简化而仅设为一个光学透镜1,但实际上摄像装置101具有多个光学透镜。
在光学透镜1和摄像部3之间设置有光学滤波器2。光学滤波器2具有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和白玻璃22这两个部分。光学滤波器2被驱动部8驱动为在光学透镜1与摄像部3之间插入了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的状态和在光学透镜1与摄像部3之间插入了白玻璃22的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
摄像部3具有摄像元件31和色彩滤波器32,所述摄像元件31在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上排列多个受光元件(像素),所述色彩滤波器32与各个的受光元件对应地配置红色(R)、绿色(G)、蓝色(B)中的任一种颜色的滤波器单元。摄像元件31可以是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者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在色彩滤波器32中,作为一例,如图2所示,R、G、B滤波器单元以称为拜耳阵列的阵列的排列。拜耳阵列是R、G、B滤波器单元的预定阵列的一例。在图2中,将各行的被R滤波器单元夹着的G滤波器单元设为Gr,将被B滤波器单元夹着的G滤波器单元设为Gb。
在拜耳阵列中,R滤波器单元和Gr滤波器单元被交替配置的水平方向的行、以及B滤波器单元和Gb的滤波器单元被交替配置的水平方向的行在垂直方向上交替排列。
图3示出摄像部3中的R光、G光、B光的波长和相对灵敏度的光谱灵敏度特性。相对灵敏度的最大值被标准化为1。在使摄像装置101在通常模式下工作时,为了拍摄基于可见光的良好的彩色视频,需要去除波长700nm以上的红外线光。
因此,驱动部8基于由控制部7进行的控制来驱动光学滤波器2,使得在光学透镜1和摄像部3之间插入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
从图3可知,摄像部3在波长700nm以上的红外线光的区域也具有灵敏度。因此,在使摄像装置101在中间模式或者夜视模式下工作时,驱动部8基于由控制部7进行的控制来驱动光学滤波器2,使得卸下光学镜头1和摄像部3之间的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并插入白玻璃22。
在光学镜头1和摄像部3之间插入白玻璃22的状态下,波长700nm以上的红外线光不会被去除。因此,摄像装置101能够利用图3中虚线的椭圆包围的部分的灵敏度,获得R、G、B的各种颜色信息。插入白玻璃22是为了使光路长与插入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时的光路长相同。
红外线照射器9分别具有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照射部91、92、93。当为中间模式或者夜视模式时,控制部7内的照射控制部71进行控制,以分时从照射部91~93选择性地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
在摄像元件31中使用硅晶圆。图4示出了对在呈现R、G、B各个颜色的素材上照射了白色光时的各波长的反射率乘以了硅的受光灵敏度时的、波长和相对检测率的关系。即使在图4中,相对检测率的最大值也被标准化为1。
如图4所示,在红外线光的区域中,例如,波长780nm中的反射光与呈现R色的素材的反射光的相关性高,波长870nm中的反射光与呈现B色的素材的反射光的相关性高,波长940nm中的反射光与呈现G色的素材的反射光的相关性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照射部91、92、93照射的红外线光的波长IR1、IR2、IR3设为780nm、940nm、870nm。这些波长是波长IR1~IR3的一例,也可以是780nm、940nm、870nm以外的波长。
照射部91向被拍摄体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将拍摄了从被拍摄体反射后的光的视频信号分配给R信号。照射部93向被拍摄体照射波长IR2的红外线光,将拍摄了从被拍摄体反射后的光的视频信号分配给G信号。照射部92向被拍摄体照射波长IR3的红外线光,将拍摄了从被拍摄体反射后的光的视频信号分配给B信号。
通过如此,在原理上,即使在中间模式或者夜视模式下,也能够再现与在通常模式中可见光存在的环境下拍摄了被拍摄体的情况同样的颜色。
虽然是色感与被拍摄体的实际的色感不同的彩色视频,但也可以将780nm的波长IR1分配给R光、将870nm的波长IR3分配给G光、将940nm的波长IR2分配给B光。也能够将波长IR1、IR2、IR3任意地分配给R光、G光、B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最好地再现被拍摄体的色感的将波长IR1、IR2、IR3分别分配给R光、G光、B光的情况。
控制部7控制摄像部3中的拍摄和视频处理部5内的各部分。被摄像部3拍摄的拍摄信号由A/D转换器4进行A/D转换,并被输入到视频处理部5。摄像部3和A/D转换器4也可以被一体化。视频处理部5和控制部7也可以被一体化。
控制部7具备在通常模式、中间模式、夜视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模式切换部72。模式切换部72使与通常模式、中间模式、夜视模式对应地如后述那样适当地进行切换视频处理部5内的工作。模式切换部72能够切换到定时调整模式,定时调整模式调整通过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
另外,在包含1台的摄像装置101和其他的摄像装置101而构成摄像系统的情况下,控制部7包括主/从设定部74,主/从设定部74将摄像装置101设定成主摄像装置或者从摄像装置。
主/从设定部74也可以通过机械切换选择主装置和从装置,保持选择的主装置或者从装置的设定状态。主/从设定部74也可以通过菜单选择主装置和从装置,保持选择的主装置或者从装置的设定状态。
另外,控制部7包括用于使摄像装置101的红外线照射器9与其他的摄像装置101所包括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相位)同步的构成。具体而言,控制部7包括亮度水平判定部75、同步信号发送部76t和同步信号接收部76r。
当摄像装置101被设定为主摄像装置时,同步信号发送部76t将以基准时钟为基准的同步信号Ssync发送给其他的摄像装置101。同步信号Ssync例如是基于该摄像装置101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的信号。此外,此时,同步信号接收部76r不工作。
当摄像装置101被设定为从摄像装置时,同步信号接收部76r接收作为主装置的其他摄像装置101送出的同步信号Ssync。此时,同步信号发送部76t不工作。另外,同步信号Ssync可以不从主摄像装置直接接收,可以经由其他的装置接收。
关于亮度水平判定部75、同步信号发送部76t以及同步信号接收部76r的具体工作将在后述。
视频处理部5具有开关51、53、前信号处理部52、以及去马赛克处理部54。开关51、53可以是物理的开关,也可以是用于切换前信号处理部52的工作和不工作的概念性开关。控制部7为了检测正拍摄的视频的明亮度而被从视频处理部5输入视频信号。
如图5所示,前信号处理部52具有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以及合成部523。
视频处理部5生成R、G、B三原色数据并提供给视频输出部6。视频输出部6将三原色数据以预定的形式输出到未图示的显示部等。
视频输出部6可以将R、G、B信号直接输出,也可以将R、G、B信号转换为亮度信号和颜色信号(或者色差信号)输出。视频输出部6可以输出合成视频信号。视频输出部6既可以输出数字信号的视频信号,也可以输出被D/A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视频信号。
以下,对通常模式、中间模式以及夜视模式的各个具体的工作进行说明。
<通常模式>
在通常模式下,控制部7使驱动部8在光学透镜1和摄像部3之间插入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照射控制部71将由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设为关闭。
由摄像部3拍摄的拍摄信号通过A/D转换器4被转换成作为数字信号的视频数据,并被输入到视频处理部5。在通常模式下,模式切换部72进行控制,使得开关51、53与端子Tb连接。
图6的(a)示出摄像部3的曝光Ex1、Ex2、Ex3…。实际上,曝光时间根据快门速度等条件而发生变化,这里曝光Ex1、Ex2、Ex3示出最大曝光时间。
图6的(b)示出能得到各个视频信号的帧的定时。基于曝光Ex1前的未图示的曝光在预定时间后能够得到视频信号的帧F0。基于曝光Ex1在预定时间后能得到视频信号的帧F1。基于曝光Ex2在预定时间后能得到视频信号的帧F2。曝光Ex3以后也是同样的。将视频信号的帧频率设为例如30帧/秒。
视频信号的帧频率只要如在NTSC方式下是30帧/秒或者60帧/秒、在PAL方式下是25帧/秒或者50帧/秒那样适当地设定即可。另外,视频信号的帧频率可以是在电影中使用的24帧/秒。
从A/D转换器4输出的各帧的视频数据经由开关51、53被输入到去马赛克处理部54。去马赛克处理部54对被输入的各帧的视频数据实施去马赛克处理。视频处理部5除去马赛克处理之外,还实施白平衡校正或增益校正等的各种视频处理,并输出R、G、B的三原色数据。
使用图7对去马赛克处理部54中的去马赛克处理进行说明。在图7中,(a)示出视频数据的任意的帧Fm。帧Fm是由有效视频期间的像素构成的帧。视频数据的像素数例如在VGA规格下是水平640像素、垂直480像素。这里为了简化,大幅地减少帧Fm的像素数来示意性地示出帧Fm。
使用拜耳阵列的摄像部3而生成的视频数据在帧Fm内是R、G、B的像素数据混在一起的数据。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R的插值像素数据Ri,所述R的插值像素数据Ri是使用周围的R像素数据计算出不存在R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R像素数据。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7的(b)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R像素数据构成的R帧FmR。
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G的插值像素数据Gi,所述G的插值像素数据Gi是使用周围的G像素数据计算出不存在G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G像素数据。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7的(c)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G像素数据构成的G帧FmG。
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B的插值像素数据Bi,所述B的插值像素数据Bi是使用周围的B像素数据计算出不存在B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B像素数据。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7的(d)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B像素数据构成的B帧FmB。
去马赛克处理部54只要在对R像素数据进行插值时至少使用R像素数据、在对G像素数据进行插值时至少使用G像素数据、在对B像素数据进行插值时至少使用B像素数据即可。去马赛克处理部54为了提高插值精度,在对R、G、B像素数据进行插值时,可以使用与将要生成的插值像素数据的颜色不同的其他颜色的像素数据。
在摄像部3中,由于存在比有效视频期间靠外侧的像素,因此即使在位于帧Fm的上下左右端部的像素也能进行R、G、B像素数据的插值。
通过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的R帧FmR、G帧FmG、B帧FmB作为R、G、B三原色数据输出。在图7的(a)到(d)中为了易于理解,以帧为单位对R、G、B像素数据进行了说明,但实际上R、G、B像素数据按照每个像素被依次输出。
<中间模式:第一中间模式>
在中间模式(第一中间模式以及后述的第二中间模式)中,控制部7通过驱动部8在光学透镜1和摄像部3之间插入白玻璃22。照射控制部71使由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打开(on)。模式切换部72进行控制使得开关51、53与端子Ta连接。
图8的(a)示出由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的状态。控制部7进行控制,使得将通常模式的一帧期间分成各1/3,以例如照射部91、92、93的顺序照射红外线光。
在图8的(a)所示的例子中,在一帧的最初的1/3的期间中向被拍摄体照射波长IR1(780nm)的红外线光。在一帧的接着的1/3的期间中向被拍摄体照射波长IR2(940nm)的红外线光。在一帧的最后的1/3的期间中,向被拍摄体照射波长IR3(870nm)的红外线光。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的顺序是任意的。但是,波长IR1、IR2、IR3的顺序最佳。
如图8的(b)所示,在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定时,摄像部3进行与R光的相关性高的曝光Ex1R。在照射波长IR2的红外线光的定时,摄像部3进行与G光的相关性高的曝光Ex1G。在照射波长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摄像部3进行与B光的相关性高的曝光Ex1B。
但是,在中间模式下,由于是在可见光少量存在的环境下的拍摄,因此是可见光与从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的红外线光混在一起的状态。因此,在中间模式下,曝光Ex1R、Ex1G、Ex1B、Ex2R、Ex2G、Ex2B…为使基于可见光的曝光和基于红外线光的曝光合在一起的曝光。
如图8的(c)所示,基于曝光Ex1R、Ex1G、Ex1B在预定时间后能够得到与曝光Ex1R对应的帧F1IR1、与曝光Ex1G对应的帧F1IR2、与曝光Ex1B对应的帧F1IR3。
另外,基于曝光Ex2R、Ex2G、Ex2B在预定时间后能够得到与曝光Ex2R对应的帧F2IR1、与曝光Ex2G对应的帧F2IR3、与曝光Ex2B对应的帧F2IR3。曝光Ex3R、Ex3G、Ex3B之后也是同样的。
图8的(c)的拍摄信号的帧频率是90帧/秒。在中间模式下,由于对通常模式中的视频信号的一帧进行时间划分并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因此为了输出与通常模式相同形式的视频信号,图8的(c)的拍摄信号的帧频率为通常模式下的帧频率的3倍。
如后述那样,基于图8的(c)的三帧的拍摄信号生成图8的(d)所示的具有30帧/秒的帧频率的视频信号的一帧。例如,基于帧F1IR1、F1IR2、F1IR3生成帧F1IR,基于帧F2IR1、F2IR2、F2IR3生成帧F2IR。
基于图8的(c)的三帧的拍摄信号对生成图8的(d)的各帧的视频信号的中间模式下的工作进行具体地说明。
与从A/D转换器4输出的图8的(c)所示的拍摄信号对应的各帧的视频数据经由开关51被输入到前信号处理部52。
使用图9的(a)到(d)对前信号处理部52中的前信号处理进行说明。图9的(a)示出在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定时生成的视频数据的任意的帧FmIR1。在帧FmIR1内的R、B、Gr、Gb的像素数据上附加记号1,所述记号1表示是在照射了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生成的。
图9的(b)示出在照射波长IR2的红外线光的定时生成的视频数据的任意的帧FmIR2。在帧FmIR2内的R、B、Gr、Gb的像素数据上附加记号2,所述记号2表示是在照射了波长IR2的红外线光的状态生成的。
图9的(c)示出在照射波长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生成的视频数据的任意的帧FmIR3。在帧FmIR3内的R、B、Gr、Gb的像素数据上附加记号3,所述记号3表示是在照射了波长IR3的红外线光的状态生成的。
图9的(a)所示的帧FmIR1由于是在照射与R光的相关性高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生成的视频数据,因此R像素数据是与照射的红外线光对应的像素数据,B、G像素数据是与照射的红外线光不对应的像素数据。附加在B、Gr、Gb像素数据的阴影线意味着是与被照射的红外线光不对应的像素数据。
图9的(b)所示的帧FmIR2由于是在照射与G光的相关性高的波长IR2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生成的视频数据,因此G的像素数据是与被照射的红外线光对应的像素数据,R、B的像素数据是与被照射的红外线光不对应的像素数据。附加在R、B的像素数据的阴影线意味着是与被照射的红外线光不对应的像素数据。
图9的(c)所示的帧FmIR3由于是在被照射与B光的相关性高的波长IR3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生成的视频数据,因此B像素数据是与被照射的红外线光对应的像素数据,R、G像素数据是与被照射的红外线光不对应的像素数据。附加在R、Gr、Gb像素数据的阴影线意味着是与被照射的红外线光不对应的像素数据。
前信号处理部52内的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将彼此相同的像素位置的R、Gr、Gb、B像素数据按照下面的式(1)~(3)分别进行加法运算,来生成加法运算像素数据R123、Gr123、Gb123、B123。在中间模式下,前信号处理部52内的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是不进行工作的。
R123=ka×R1+kb×R2+kc×R3…(1)
G123=kd×G1+ke×G2+kf×G3…(2)
B123=kg×B1+kh×B2+ki×B3…(3)
在式(1)~(3)中,R1、G1、B1是帧FmIR1中的R、G、B像素数据,R2、G2、B2是帧FmIR2中的R、G、B像素数据,R3、G3、B3是帧FmIR3中的R、G、B像素数据。ka~ki是预定的系数。式(2)中G123是Gr123或者Gb123。
此时,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对未标注阴影线的各个R、Gr、Gb、B像素数据加上标注了阴影线的相同像素位置的各个R、Gr、Gb、B像素数据。
即,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基于式(1)在帧FmIR1中的R像素数据上加上帧FmIR2、FmIR3中相同像素位置的R像素数据,来生成加法运算像素数据R123。即,仅使用与受光元件中的红色的色彩滤波器对应的区域的像素数据生成红色用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R123。
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基于式(2)在帧FmIR2中的Gr、Gb像素数据上加上帧FmIR1、FmIR3中相同像素位置的Gr、Gb像素数据,来生成加法运算像素数据G123。即,仅使用受光元件中与绿色的色彩滤波器对应的区域的像素数据来生成绿色用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G123。
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基于式(3)在帧FmIR3中的B像素数据上加上帧FmIR1、FmIR2中相同像素位置的B像素数据,来生成加法运算像素数据B123。即,仅使用受光元件与蓝色的色彩滤波器对应的区域的像素数据来生成蓝色用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B123。
前信号处理部52内的合成部523基于在各个像素位置中生成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R123、Gr123、Gb123、B123来生成图9的(d)所示的合成视频信号的帧FmIR123。
具体地,合成部523选择帧FmIR1中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R123、帧FmIR2中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Gr123、Gb123、以及帧FmIR3中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B123来进行合成。由此,合成部523生成合成视频信号的帧FmIR123。
如此,合成部523生成帧FmIR123,所述帧FmIR123通过以成为与色彩滤波器32中的滤波器单元的阵列相同阵列的方式来使加法运算像素数据R123、Gr123、Gb123、B123排列而成。
在第一中间模式下,使用未标注阴影线的像素数据和标注了阴影线的像素数据来生成帧FmIR123的视频数据。
之所以通过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对彼此相同像素位置的像素数据进行加法运算是基于如下理由。在中间模式下,由于是在虽然是少量的但也是存在可见光的环境下的拍摄,因此标注了阴影线的像素数据包含基于由可见光产生的曝光的各个颜色分量。因此,通过对相同像素位置的像素数据进行加法运算,能够提高各个颜色的灵敏度。
在可见光和红外线光混在一起的状况下如果可见光比较多,则基于可见光的曝光成为支配性的。该情况下,在帧FmIR123的视频数据中,基于由可见光曝光的视频信号的成分为主要的。如果在可见光和红外线光混在一起的状况下红外线光比较多,则基于红外线光的曝光成为支配性的。该情况下,在帧FmIR123的视频数据中,基于由红外线光曝光的视频信号的成分成为主要的。
在可见光比较少的情况下,在式(1)中,可以将系数ka、kb、kc的大小关系设为ka>kb、kc,在式(2)中,将系数kd、ke、kf的大小关系设为kf>kd、ke,在式(3)中,将系数kg、kh、ki的大小关系设为kh>kg、ki。这是因为波长IR1与R光的相关性高、波长IR2与G光的相关性高、波长IR3与B光的相关性高。
通过如此,R像素数据能够以帧FmIR1中的R像素数据为主,G像素数据能够以帧FmIR2中的G像素数据为主,B像素数据能够以帧FmIR3中的B像素数据为主。
从前信号处理部52输出的帧FmIR123的视频数据经由开关53被输入到去马赛克处理部54。去马赛克处理部54与通常模式同样的,对被输入的帧FmIR123的视频数据实施去马赛克处理。视频处理部5除了去马赛克处理之外,实施白平衡校正、增益校正等的各种视频处理,并输出R、G、B的三原色数据。
使用图10对去马赛克处理部54中的去马赛克处理进行说明。图10的(a)示出帧FmIR123。去马赛克处理部54使用周围的R像素数据计算不存在R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R像素数据,来生成R的插值像素数据R123i。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10的(b)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R像素数据构成的R帧FmIR123R。
去马赛克处理部54使用周围的G像素数据运算不存在G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G像素数据,来生成G的插值像素数据G123i。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10的(c)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G像素数据构成的G帧FmIR123G。
去马赛克处理部54使用周围的B像素数据运算不存在B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B像素数据,来生成B的插值像素数据B123i。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10的(d)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B像素数据构成的B帧FmIR123B。
对通常模式下的图7所示的去马赛克处理部54的工作和中间模式下的图10所示的去马赛克处理部54的工作进行比较可知,两者实质上是相同的。去马赛克处理部54的工作无论是通常模式还是中间模式都没有变化。
在通常模式下将前信号处理部52设为不进行工作,在中间模式下,除了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以外只要使前信号处理部52进行工作即可。在通常模式和中间模式下,共用视频处理部5中的去马赛克处理部54、以及白平衡校正或增益校正等的信号处理部。
<中间模式:第二中间模式>
使用图11和图12对第二中间模式下的工作进行说明。在第二中间模式下的工作中,与第一中间模式下的工作相同部分省略说明。图11的(a)~(c)的帧FmIR1、FmIR2、FmIR3与图9的(a)~(c)的帧FmIR1、FmIR2、FmIR3是相同的。
合成部523选择帧FmIR1中的作为R像素数据的R1、帧FmIR2中的作为G像素数据的Gr2、Gb2、以及帧FmIR3中的作为B像素数据的B3来进行合成。由此,合成部523生成图11的(d)所示的合成视频信号的帧FmIR123’。
即,帧FmIR123’是将帧FmIR1、FmIR3、FmIR2中的未标阴影线的R、Gr、Gb、B像素数据集结为一帧而成的视频数据。
即,在帧FmIR123’中,成为仅使用在照射了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与红色的色彩滤波器对应的区域的像素数据的红色用的像素数据、仅使用在照射了波长IR2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与绿色的色彩滤波器对应的区域的像素数据的绿色用的像素数据、仅使用在照射了波长IR3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与蓝色的色彩滤波器对应的区域的像素数据的蓝色用的像素数据。
如此,合成部523生成帧FmIR123’,所述帧FmIR123’通过以成为与色彩滤波器32中的滤波器单元的阵列相同的阵列的方式对像素数据R1、Gr2、Gb2、B3排列而成。
在第二中间模式下,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将式(1)中的系数ka设为1,将系数kb、kc设为0,将式(2)中的系数ke设为1,将系数kd、kf设为0,将式(3)中的系数ki设为1,将系数kg、kh设为0。
由此,帧FmIR1中的R像素数据、帧FmIR2中的Gr、Gb像素数据以及帧FmIR3中的B像素数据为分别保持原来的值。
由此,合成部523与第一中间模式下的工作同样地,只要选择帧FmIR1中的R像素数据、帧FmIR2中的Gr、Gb像素数据以及帧FmIR3中的B像素数据就能生成帧FmIR123’。
在第二中间模式中,前信号处理部52仅使用在照射为了生成与像素数据的颜色相同颜色的像素数据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生成的像素数据(未标注阴影线的像素数据),来生成帧FmIR123’的视频数据。
根据第二中间模式,与第一中间模式比虽然灵敏度和颜色的再现性降低,但能够简化运算处理,削减帧内存。
使用图12,对去马赛克处理部54中的去马赛克处理进行说明。图12的(a)示出帧FmIR123’。去马赛克处理部54使用周围的R像素数据运算不存在R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R像素数据,来生成R的插值像素数据R1i。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12的(b)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R像素数据构成的R帧FmIR123’R。
去马赛克处理部54使用周围的G像素数据运算不存在G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G像素数据,来生成G的插值像素数据G2i。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12的(c)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G像素数据构成的G帧FmIR123’G。
去马赛克处理部54使用周围的B像素数据运算不存在B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B像素数据,来生成B的插值像素数据B3i。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12的(d)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B像素数据构成的B帧FmIR123’B。
如以上那样,在中间模式下,根据从受光元件的与红色的色彩滤波器对应的区域得到的像素数据来生成红色用的像素数据,根据从受光元件的与绿色的色彩滤波器对应的区域得到的像素数据来生成绿色用的像素数据,根据从受光元件的与蓝色的色彩滤波器对应的区域得到的像素数据来生成蓝色用的像素数据。
<夜视模式:第一夜视模式>
在夜视模式(第一夜视模式以及后述的第二夜视模式)下,与中间模式同样地,控制部7通过驱动部8在光学透镜1和摄像部3之间插入白玻璃22。照射控制部71将由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打开。模式切换部72进行控制,使得开关51、53与端子Ta连接。
夜视模式下的概要的工作与图8是相同的。但是,在夜视模式下,由于是在可见光几乎不存在的环境下的拍摄,因此图8的(b)中的曝光Ex1R、Ex1G、Ex1B、Ex2R、Ex2G、Ex2B…假定仅基于红外线光的曝光。
在可见光几乎不存在而仅红外线光存在的环境下,由于在色彩滤波器32中的各自的滤波器单元的特性上变得没有差别,因此能够将摄像部3视为单色的摄像元件。
因此,前信号处理部52内的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在夜视模式中为了提高红外线光的灵敏度,针对各个像素数据加上位于周围的像素数据。
具体地,如图13的(a)所示,当R像素是关注像素时,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对作为关注像素的R像素数据加上位于周围的G以及B的八个像素的像素数据。
即,当处于中间模式时,根据从受光元件中的与红色的色彩滤波器对应的区域得到的像素数据来生成红色用的像素数据,但在夜视模式中,根据与中间模式时相比更大的区域得到的像素数据来生成红色用的像素数据。在图13的例中,各种颜色均使用从包含关注像素在内的9个像素的区域获得的像素数据。
如图13的(b)所示,当G像素是关注像素时,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对作为关注像素的G像素数据加上位于周围的R、G、B的八个像素的像素数据。图13的(b)中的关注像素的G是Gb像素,位于周围的G是Gr像素。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当关注像素是Gr像素的情况也是同样的。
即,当中间模式时,根据从受光元件中的与绿色的色彩滤波器对应的区域得到的像素数据来生成绿色用的像素数据,但在夜视模式中,根据从与中间模式时比更大的区域得到的像素数据来生成绿色用的像素数据。
如图13的(c)所示,当B像素是关注像素时,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对作为关注像素的B像素数据加上位于周围的R以及G的八个像素的像素数据。
即,当处于中间模式时,根据从受光元件中的与蓝色的色彩滤波器对应的区域得到的像素数据来生成蓝色用的像素数据,但在夜视模式中,根据从与中间模式时比更大的区域得到的像素数据来生成蓝色用的像素数据。
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可以单纯地对关注像素的像素数据和周围的八个像素的像素数据的九个像素进行加法运算,也可以在针对周围的八个像素的像素数据赋予预定的权重的基础上与作为关注像素的像素数据进行加法运算。
针对周围的八个像素的像素数据的权重可以部分为0。即,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中的针对关注像素的像素数据的周围像素的像素数据的加法运算不限定于对八个像素的像素数据的全部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可以仅对相对于关注像素的像素数据位于上下以及左右的像素的像素数据进行加法运算,对位于斜方向的像素的像素数据不进行加法运算。
然而,存在将被称为像素混合(Binning)的多个像素汇总而能够作为一个像素读出的摄像元件。作为摄像元件31,在使用具有像素混合功能的摄像元件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基于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的加法运算处理,而是进行基于具有像素混合功能的摄像元件的加法运算处理。由摄像元件进行的像素混合与由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进行的加法运算处理实质上是等价的。
图14的(a)~(c)的帧FmIR1、FmIR3、FmIR2是与图9的(a)~(c)的帧FmIR1、FmIR3、FmIR2相同的。在图14的(d)~(f)中,R1ad、Gr1ad、Gb1ad、B1ad、R2ad、Gr2ad、Gb2ad、B2ad、R3ad、Gr3ad、Gb3ad、B3ad是分别针对R、Gr、Gb、B的像素数据加上周围的八个像素的像素数据后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
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通过对帧FmIR1、FmIR3、FmIR2的各个像素数据实施图13的(a)~(c)所示的加法运算处理来生成图14的(d)~(f)所示的帧FmIR1ad、FmIR2ad、FmIR3ad。
图15的(a)~(c)的帧FmIR1ad、FmIR2ad、FmIR3ad是与图14的(d)~(f)的帧FmIR1ad、FmIR2ad、FmIR3ad相同的。
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与第一中间模式同样的,基于式(1)对帧FmIR1ad中的R1ad像素数据与帧FmIR2ad、FmIR3ad中相同像素位置的R2ad、R3ad像素数据进行加法运算,来生成加法运算像素数据R123ad。
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基于式(2)对帧FmIR2ad中的Gr2ad、Gb2ad像素数据与帧FmIR1ad、FmIR3ad中相同像素位置的Gr1ad、Gb1ad、Gr3ad、Gb3ad像素数据进行加法运算,来生成加法运算像素数据Gr123ad、Gb123ad。
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基于式(3)对帧FmIR3ad中的B3ad像素数据与帧FmIR1ad、FmIR2ad中相同像素位置的B1ad、B2ad的像素数据进行加法运算,来生成加法运算像素数据B123ad。
合成部523与第一中间模式同样的,选择帧FmIR1ad中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R123ad、帧FmIR2ad中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Gr123ad、Gb123ad以及帧FmIR3ad中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B123ad来进行合成。由此,合成部523生成图15的(d)所示的合成视频信号的帧FmIR123ad。
合成部523生成帧FmIR123ad,所述帧FmIR123ad通过以成为与色彩滤波器32中的滤波器单元的阵列相同的阵列的方式来对加法运算像素数据R123ad、Gr123ad、Gb123ad、B123ad进行排列而成。
图16的(a)示出帧FmIR123ad。去马赛克处理部54使用周围的R像素数据运算不存在R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R像素数据,来生成R的插值像素数据R123adi。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16的(b)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R像素数据构成的R帧FmIR123adR。
去马赛克处理部54使用周围的G像素数据运算不存在G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G像素数据,来生成G的插值像素数据G123adi。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16的(c)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G像素数据构成的G帧FmIR123adG。
去马赛克处理部54使用周围的B像素数据运算不存在B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B像素数据,来生成B的插值像素数据B123adi。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16的(d)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B像素数据构成的B帧FmIR123adb。
第一中间模式和第一夜视模式在以下点上不同:前者将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设为不进行工作,后者使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进行工作。模式切换部72当处于夜视模式时只要使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进行工作即可。
夜视模式下的去马赛克处理部54的工作与通常模式以及中间模式下的去马赛克处理部54的工作实质上是相同的。在通常模式、中间模式和夜视模式中,能够共用视频处理部5中的去马赛克处理部54以及白平衡校正、增益校正等的信号处理部。
<夜视模式:第二夜视模式>
使用图17和图18对第二夜视模式中的工作进行说明。在第二夜视模式中的工作下,与第一夜视模式中的工作相同部分省略说明。图17的(a)~(c)的帧FmIR1ad、FmIR2ad、FmIR3ad与图15的(a)~(c)的FmIR1ad、FmIR2ad、FmIR3ad是相同的。
合成部523选择帧FmIR1ad中作为R像素数据的R1ad、帧FmIR2中的作为G像素数据的Gr2ad、Gb2ad以及帧FmIR3中的作为B像素数据的B3ad来进行合成。由此,合成部523生成图17的(d)所示的合成视频信号的帧FmIR123’ad。
合成部523生成帧FmIR123’ad,所述帧FmIR123’ad通过以成为与色彩滤波器32中的滤波器单元的排列相同的排列的方式来对加法运算像素数据R1ad、Gr2ad、Gb2ad、B3ad排列而成。
此外,如使用图13说明的,帧FmIR123’ad中的红色用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R1ad是根据从比中间模式时为了生成红色用的像素数据而使用的区域大的区域获得的像素数据生成的。
另外,帧FmIR123’ad中的绿色用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Gr2ad是根据从比中间模式时为了生成绿色用的像素数据而使用的区域大的区域得到的像素数据生成的。
并且,帧FmIR123’ad中的蓝色用的加法运算像素数据B3ad是根据从比中间模式时为了生成蓝色用的像素数据而使用的区域大的区域得到的像素数据生成的。
在第二夜视模式中与第二中间模式同样地,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将式(1)中的系数ka设为1,将系数kb、kc设为0,将式(2)中的系数ke设为1,将系数kd、kf设为0,将式(3)中的系数ki设为1,将系数kg、kh设为0。
由此,帧FmIR1ad中的R1ad像素数据、帧FmIR2ad中的Gr2ad、Gb2ad像素数据以及帧FmIR3ad中的B3ad像素数据为分别保持原来的值。
因此,合成部523与第一夜视模式中的工作同样地,如果选择帧FmIR1ad中的R1ad像素数据、帧FmIR2ad中的Gr2ad、Gb2ad像素数据以及帧FmIR3ad中的B3ad像素数据就能生成帧FmIR123’ad。
使用图18对去马赛克处理部54中的去马赛克处理进行说明。图18的(a)示出帧FmIR123’ad。去马赛克处理部54使用周围的R1ad像素数据运算不存在R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R像素数据,来生成R的插值像素数据R1adi。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18的(b)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R像素数据构成的R帧FmIR123’adR。
去马赛克处理部54使用周围的Gr2ad、Gb2ad像素数据运算不存在G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G像素数据,生成G的插值像素数据G2adi。去马赛克处理部54进行插值生成图18的(c)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G像素数据构成的G帧FmIR123’adG。
去马赛克处理部54使用周围的B3ad像素数据运算不存在B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的B像素数据,生成B的插值像素数据B3adi。去马赛克处理部54生成图18的(d)所示的一帧的全部像素由B像素数据构成的B帧FmIR123’adB。
第二中间模式和第二夜视模式在以下点上不同:前者将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设为不进行工作,后者使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进行工作。
另外,也可以说:在中间模式下,根据从受光元件中的与各种颜色对应的区域获得的像素数据的每个来生成各种颜色用的像素数据,当在夜视模式中,由于与周围像素进行加法运算,根据从与中间模式中的用于生成各种颜色用的像素数据的区域的每个比大的区域得到的像素数据来生成各种颜色用的像素数据。
<模式切换的例>
使用图19的(a)~(c)对由模式切换部72进行的模式切换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9的(a)作为一例示意性地示出时间从白天期间的时间带经过至夜里的时间带时周围环境的明亮度发生变化的情况。
如图19的(a)所示,随着时间从白天经过到傍晚,明亮度降低,在时刻t3以后基本成为黑暗的状态。图19的(a)所示的明亮度实质上示出可见光的量,在时刻t3以后为可见光几乎没有的状态。
控制部7能够基于从视频处理部5输入的视频信号(视频数据)的亮度水平来判断周围环境的明亮度。如图19的(b)所示,模式切换部72在明亮度是预定的阈值Th1(第一阈值)以上时为通常模式,在明亮度是小于阈值Th1且是预定的阈值Th2(第二阈值)以上时为中间模式,在是小于阈值Th2时为夜视模式。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1在明亮度为阈值Th1的时刻t1为止将模式自动切换成通常模式、从定时t1到明亮度为阈值Th2的时刻t2为止将模式自动切换成中间模式、时刻t2之后将模式自动切换成夜视模式。在图19的(b)中,中间模式可以是第一中间模式和第二中间模式的任一者,夜视模式可以是第一夜视模式和第二夜视模式的任一者。
在图19的(a)中,将可见光几乎即将变没的时刻t3之前的明亮度设为阈值Th2,但也可以将时刻t3的明亮度设为阈值Th2。
如图19的(c)所示,模式切换部72可以在中间模式的期间将可见光比较多的时刻t1侧的期间设为第一中间模式,将可见光比较少的时刻t2侧的期间设为第二中间模式。在图19的(c)中,夜视模式可以是第一夜视模式和第二夜视模式中的任一个。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1能够通过照射控制部71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的开闭、模式切换部72切换视频处理部5内的各部分的工作或不工作,实现各个模式。
如图20所示,通常模式是红外线照射器9关闭、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和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以及合成部523均不工作、去马赛克处理部54工作的状态。
第一中间模式是红外线照射器9打开、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不工作、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和合成部523以及去马赛克处理部54工作的状态。第二中间模式是红外线照射器9打开、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和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不工作、合成部523和去马赛克处理部54工作的状态。
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中的工作与不工作能够如前所述通过适当地设定式(1)~(3)的系数ka~ki的值来容易地切换。
第一夜视模式是红外线照射器9打开、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和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合成部523、去马赛克处理部54全部工作的状态。第二夜视模式是红外线照射器9打开、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不工作、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合成部523和去马赛克处理部54工作的状态。
然而,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在用于对关注像素的像素数据加上周围的像素数据的计算式中,如果将与周围的像素数据相乘的系数设为超过0的系数(例如1)则能够将周围像素的加法运算处理设为工作的状态。
另外,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在该计算式中,如果将与周围的像素数据相乘的系数设为0,则能够将周围像素的加法运算处理设为不工作的状态。
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中的工作与不工作都能够通过适当地设定系数的值来容易地进行切换。
<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第一变形例>
控制部7检测周围环境的明亮度的方法不被限定于基于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的方法。
如图21所示,可以通过明亮度传感器11来检测周围环境的明亮度。在图21中,基于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和由明亮度传感器11检测出的明亮度这两者可以判断周围环境的明亮度。
<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第二变形例>
控制部7也可以不直接检测出周围环境的明亮度,而是基于一年期间中的时期(日期)以及时刻(时间带)来大概假定周围环境的明亮度,从而模式切换部72可以被切换到各模式。
如图22所示,模式设定表12与日期和时间带的组合对应而设定有通常模式、中间模式、夜视模式中的任一个。控制部7内的时钟73管理日期和时刻。控制部7参照时钟73所示的日期和时刻来读出由模式设定表12设定的模式。
照射控制部71和模式切换部72控制摄像装置,以成为从模式设定表12读出的模式。
<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第三变形例>
如图23所示,可以用户通过操作部13手动地选择模式来控制摄像装置,以成为选择了照射控制部71和模式切换部72的模式。操作部13可以是设置在摄像装置的框体上的操作按钮,也可以是远程控制器。
<视频信号处理方法>
使用图24,重新说明由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101执行的视频信号处理方法。
在图24中,一旦摄像装置开始工作,控制部7在步骤S1中判定周围环境的明亮度是否是阈值Th1以上。如果是阈值Th1以上(是),则控制部7在步骤S3中使其执行在通常模式下的处理。如果不是阈值Th1以上(否),则控制部7在步骤S2中判定周围环境的明亮度是否是阈值Th2以上。
如果是阈值Th2以上(是),则控制部7在步骤S4中使其执行在中间模式下的处理。如果不是阈值Th2以上(否),则控制部7在步骤S5中使其执行在夜视模式下的处理。
控制部7在步骤S3~S5之后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重复步骤S1以后的步骤。
图25示出步骤S3的通常模式的具体的处理。在图25中,控制部7(照射控制部71)在步骤S31中使红外线照射器9关闭。控制部7在步骤S32中插入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控制部7(模式切换部72)在步骤S33中使开关51、53与端子Tb连接。步骤S31~S33的顺序是任意的,也可以是同时的。
控制部7在步骤S34中通过摄像部3来拍摄被拍摄体。控制部7在步骤S35中控制视频处理部5,使得通过去马赛克处理部54对通过摄像部3拍摄被拍摄体而生成的构成视频信号的帧进行去马赛克处理。
图26示出步骤S4的中间模式的具体的处理。在图26中,控制部7(照射控制部71)在步骤S41中将红外线照射器9打开,以分时地从照射部91~93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
控制部7在步骤S42中插入白玻璃22。控制部7(模式切换部72)在步骤S43中使开关51、53与端子Ta连接。步骤S41~S43的顺序是任意的,也可以是同时的。
控制部7在步骤S44中通过摄像部3拍摄被拍摄体。摄像部3在分别被照射与R对应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与G对应的波长IR2的红外线光、与B对应的波长IR3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控制部7(模式切换部72)在步骤S45中控制前信号处理部52,使得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不工作、使合成部523工作来生成合成视频信号。
将在分别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通过摄像部3拍摄被拍摄体而生成的构成视频信号的帧设为第一帧、第二帧、第三帧。
合成部523将基于第一帧内的R像素数据、第二帧内的G像素数据、第三帧内的B像素数据的三原色的像素数据进行排列,以成为与色彩滤波器32中的滤波器单元的阵列相同的阵列。合成部523如此来生成将第一帧~第三帧合成到一帧的合成视频信号。
控制部7在步骤S46中控制视频处理部5,使得通过去马赛克处理部54对合成视频信号的帧进行去马赛克处理。
去马赛克处理部54基于合成视频信号的帧实施生成R帧、G帧、B帧的去马赛克处理,依次生成被进行去马赛克处理的三原色的帧。
去马赛克处理部54通过在不存在R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插值R像素数据而能够生成R帧。去马赛克处理部54通过在不存在G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插值G像素数据而能够生成G帧。去马赛克处理部54通过在不存在B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插值B像素数据而能够生成B帧。
在设为第一中间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45中使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工作、在设为第二中间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45中使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不工作即可。
图27示出步骤S5的夜视模式的具体的处理。在图27中,控制部7(照射控制部71)在步骤S51中打开红外线照射器9,以分时地从照射部91~93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
控制部7在步骤S52中插入白玻璃22。控制部7(模式切换部72)在步骤S53中使开关51、53与端子Ta连接。步骤S51~S53的顺序是任意的,也可以是同时的。
控制部7在步骤S54中通过摄像部3拍摄被拍摄体。控制部7(模式切换部72)在步骤S55中控制前信号处理部52,以使周围像素加法运算部521和合成部523工作来生成合成视频信号。
控制部7在步骤S56中控制视频处理部5,使得通过去马赛克处理部54对合成视频信号的帧进行去马赛克处理。
在设为第一夜视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55中使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工作、在设为第二夜视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55中使相同位置像素加法运算部522不工作即可。
<视频信号处理程序>
在图1中,控制部7或者视频处理部5和控制部7的一体化部分由计算机(微型计算机)构成,由计算机执行视频信号处理程序(计算机程序),也能够实现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1同样的工作。
使用图28,说明以视频信号处理程序构成作为图24的步骤S4的中间模式中的控制的情况下、使计算机执行的顺序的例子。图28示出使计算机执行视频信号处理程序的处理。
在图28中,视频信号处理程序在步骤S401中使计算机执行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的处理,以分别照射与R、G、B对应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
步骤S401所示的处理也可以在视频信号处理程序的外部执行。在图28中,省略了插入白玻璃22的处理。插入白玻璃22的处理也可以在视频信号处理程序的外部执行。
视频信号处理程序在步骤S402中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获取在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通过摄像部3拍摄被拍摄体而生成的、构成视频信号的第一帧的像素数据。
视频信号处理程序在步骤S403中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获取在照射波长IR2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通过摄像部3拍摄被拍摄体而生成的、构成视频信号的第二帧的像素数据。
视频信号处理程序在步骤S404中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获取在照射波长IR3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通过摄像部3拍摄被拍摄体而生成的、构成视频信号的第三帧的像素数据。步骤S402~步骤S404的顺序是任意的。
视频信号处理程序在步骤S405中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对R、G、B像素数据进行排列,以成为与色彩滤波器32中的滤波器单元的阵列相同的阵列,从而生成合成到一帧中的合成视频信号。
在中间模式下,视频信号处理程序在步骤S405中不使计算机执行周围像素的加法运算处理的处理。
视频信号处理程序在步骤S406中使计算机执行对合成视频信号的帧实施去马赛克处理来生成R、G、B的帧的处理。
虽然省略图示,但在由视频信号处理程序构成作为图24的步骤S5的夜视模式中的控制的情况下,在图28的步骤S405中只要使计算机执行周围像素的加法运算处理的处理即可。
视频信号处理程序可以是被记录在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视频信号处理程序可以以被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状态被提供,也可以经由互联网等网络来使计算机下载视频信号处理程序来提供。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可以是CD-ROM、DVD-ROM等的非暂时性的任意的记录介质。
在如图1那样构成的摄像装置中,例如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多个各部,同时执行中间模式和夜视模式。在该情况下,视频输出部6可以输出由中间模式生成的视频信号和由夜视模式生成的视频信号这两者。
另外,模式切换部72可以在视频输出部6输出由中间模式生成的视频信号状态和视频输出部6输出由夜视模式生成的视频信号的状态间切换。此时,如前所述,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明亮度或时刻等进行切换。另外,也可以将视频处理部5(视频处理装置)与其他各部分分开。
并且,可以存在不使用中间模式而从通常模式切换到夜视模式、或者从夜视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的情况。
在不使用中间模式的情况下,在适于上述的中间模式的使用的环境下,只要选择通常模式和夜视模式中的任一个来使用即可。该情况下,与使用中间模式的情况相比未必成为良好的彩色视频信号,但能够拍摄。
但是,即使是仅搭载通常模式和夜视模式的摄像装置,也能够起到以下效果:在例如由监视相机拍摄一整天被拍摄体的情况那样、周围的明亮度发生变化的状况下,由一个摄像装置拍摄被拍摄体的效果。
并且,还可以存在不使用夜视模式而从通常模式切换到中间模式、从中间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的情况。在总是不使用夜视模式的情况下可以不搭载夜视模式。
在有电灯的场所等,存在可以不使用夜视模式的情况。仅搭载了通常模式和中间模式的摄像装置能够用于可以不使用夜视模式的情况。
在不使用夜视模式的情况下,在适于上述夜视模式的使用的环境下,只要使用中间模式即可。该情况下,与使用夜视模式的情况相比未必成为良好的彩色视频信号,但能够拍摄。
即使是仅搭载了通常模式和中间模式的摄像装置,同样地起到以下效果:在周围的明亮度变化的状况下能够由一个摄像装置拍摄被拍摄体。
<红外线光照射定时的同步方法:第一例>
接着,如图29所示,考虑构成例如通过两台的摄像装置101对被拍摄体SB1拍摄的摄像系统并设定为定时调整模式的情况。在定时调整模式中,如后述所述,通过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红外线光,使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同步。由此,可以在可见光弱的夜间等设定成定时调整模式。
将如图29所示的两台摄像装置101中的一者设为自身摄像装置101,另一者设为其他的摄像装置101。两台摄像装置101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
在图30中,(a)示出由自身摄像装置101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c)示出由其他摄像装置101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设置为由两台摄像装置101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中的相位不同步,错开比照射一个波长的红外线光的期间短的期间。在图30中,(b)示出通过由自身摄像装置101进行的拍摄而生成的帧的曝光期间(以下,也简称为帧)。
如图30的(b)所示,由于由两台摄像装置101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的定时错开,因此在标注阴影的期间中,为两个波长的红外线光混合的状态。由此,带标注阴影的期间中,颜色的再现性受损。
在图31中,(a)示出由自身摄像装置101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c)示出由其他的摄像装置101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设为由两台摄像装置101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不同步,错开照射一个波长的红外线光的期间。在图31中,(b)示出通过由自身摄像装置101进行的摄像而生成的帧。
如图31的(b)所示,由于由两台摄像装置101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的定时完全错开,因此在整个期间为两个波长的红外线光混合的状态。由此,在整个期间颜色的再现性受损。
如上所述,当两台摄像装置101的红外线照射器9分别照射红外线光时,不同的波长的红外线光混杂,不能拍摄能够进行正确的颜色再现的彩色视频。
下面对使两台摄像装置101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同步的同步方法进行说明。在图29中,将摄像装置101设为两台,但是也可以是三台以上。
如图32所示,通过主/从设定部74将自身摄像装置101设定成主摄像装置101M,其他的摄像装置101设定成从摄像装置101S。图32概略示出图1中说明的摄像装置101的构成。
摄像装置101M的同步信号发送部76t向摄像装置101S发送同步信号Ssync。摄像装置101S的同步信号接收部76r接收同步信号Ssync。摄像装置101S的控制部7基于接收到的同步信号Ssync控制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
摄像装置101S使用未图示的PLL电路等,生成以接收到的同步信号Ssync为基准的基准时钟。摄像装置101S基于该基准时钟使各部分工作。
作为一例,如图33的(a)所示,同步信号Ssync可以是示出照射图33的(b)所示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1帧期间的起始的脉冲。即,同步信号Ssync可以是以帧为周期的脉冲。这里的帧是指由视频输出部6输出的视频信号的帧。
也可以将示出分别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期间的起始的脉冲作为同步信号Ssync。也可以将示出照射波长IR1、IR2、IR3中的任一者的红外线光的期间的起始的脉冲作为同步信号Ssync。同步信号Ssync只要与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预定的期间(1帧期间)同步即可。
同步信号Ssync也可以设为与将预定的期间分成三份的分割期间内的一个或两个同步。另外,也可以设为使用多种同步信号Ssync,在将预定的期间分割成三份的分割期间的每个期间中使用不同的同步信号Ssync。
如果从摄像装置101M向摄像装置101S供给同步信号Ssync,在原理上能够使由各自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同步,使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一致。
但是,即使是在摄像装置101M和摄像装置101S通过有线连接的情况下,由于因配线长引起的延迟、两个摄像装置101的内部的延迟时间差,存在在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上产生偏差的情况。
因此,在需要进一步提高精度的情况下,如下所述,使由摄像装置101S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的红外线光的定时与由摄像装置101M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的红外线光的定时一致,使由两者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同步。
在摄像装置101M被设定成定时调整模式时,如图34的(a)所示,照射控制部71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以在三个分割期间中的一个分割期间内仅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中的一个红外线光,将剩余的两个分割期间设为不进行照射。一个红外线光可以是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中的任意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仅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
当摄像装置101S被设定成定时调整模式时,照射控制部71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以使全部期间内不照射红外线光。摄像装置101S在如图34的(a)所示通过摄像装置101M的红外线照射器9仅照射一个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SB1进行拍摄来生成视频信号的帧。
在将摄像装置101M、101S设置成定时调整模式时,也可以使摄像装置101M朝向摄像装置101S,从摄像装置101M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的红外线光被有效地照射到摄像装置101S。
图34的(b)示出图34的(a)的红外线光的照射的定时和由摄像装置101S进行的拍摄而生成的帧的相位一致的状态。帧FIR1是在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期间生成的R帧。帧FIR2、FIR3是原本分别照射波长IR2、IR3的红外线光的不进行照射期间生成的G、B帧。
如图34的(b)所示,R的帧FIR1亮,G、B的帧FIR2、FIR3暗。因此,在图34的(b)的状态下,由摄像装置101S的亮度水平判定部75判定的亮度水平,仅帧FIR1中的R的亮度水平高,G、B的帧FIR2、FIR3的亮度水平非常低。
图34的(c)示出相位略微延迟的情况,图34的(d)示出相位略微提前的情况。
如图34的(c)的所示,当相位延迟时,由于在为了生成B的帧FIR3而进行拍摄的期间内开始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因此B的帧FIR3变为比图34的(b)的情况稍微亮的微暗的状态。因此,由亮度水平判定部75判定的B的帧FIR3中的B的亮度水平与图34的(b)的情况相比有些变高。
相反地,如图34的(d)那样,当相位提前时,由于与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照射结束比靠前地开始用于生成G的帧FIR2的摄像,G的帧FIR2变为比图34的(b)的情况略微亮的微暗的状态。因此,被亮度水平判定部75判定的G的帧FIR2中的G的亮度水平与图34的(b)的情况相比有些变高。
此外,在图34的(c)、(d)中,如在R的帧FIR1中记载为“微亮”那样,R的帧FIR1中的R的亮度水平与图34的(b)的情况相比低一些。
因此,如图35所示,与摄像装置101M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定时和在摄像装置101S中生成R、G、B的帧FIR1、FIR2、FIR3的定时对应地R、G、B的亮度水平发生变化。
如图35所示,在从摄像装置101M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的红外线光的定时与由摄像装置101S的拍摄生成的帧的相位一致的适当的状态下,R的亮度水平高,G、B的亮度水平变为同等的低的值。同等是指包含预定的误差而能够视为基本相同的状态。
当相对从摄像装置101M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的红外线光的定时而由摄像装置101S的拍摄生成的帧的相位延迟时,B的亮度水平变得比G的亮度水平高。R的亮度水平比适当的状态低。
当相对于从摄像装置101M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的红外线光的定时而由摄像装置101S的摄像生成的帧的相位提前时,G的亮度水平变得比B的亮度水平高。R的亮度水平比适当的状态降低。
因此,摄像装置101S的亮度水平判定部75判定G的亮度水平和B的亮度水平的大小关系。控制部7根据大小关系,来基于使摄像装置101S工作的同步信号Ssync提前或推迟使红外线照射器9和前信号处理部52工作的定时。
具体地,照射控制部71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以使得如果B的亮度水平比G的亮度水平高,则提前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与此一致,控制部7控制前信号处理部52,以提前生成R、G、B的帧FIR1、FIR2、FIR3的定时。
照射控制部71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以使得如果G的亮度水平比B的亮度水平高,则延迟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与此一致,控制部7控制前信号处理部52,以延迟生成R、G、B的帧FIR1、FIR2、FIR3的定时。
控制部7(照射控制部71)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以及前信号处理部52直至G、B的亮度水平变为同等的值。控制部7保持G、B的亮度水平变为同等的值的定时的调整量。
摄像装置101S在解除定时调整模式之后控制各部,以使摄像装置101S工作的定时错开在定时调整模式中求出的保持的调整量。
通过以上,如图29那样构成的摄像系统,能够在使摄像装置101M和摄像装置101S的各自的红外线照射器9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同步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SB1进行拍摄。此外,如果是在明亮度没什么变化的环境下,也可以调整使得R的亮度水平变为最大。
<红外线光照射定时的同步方法:第二例>
红外线光照射定时的同步方法的第一例中,使由摄像装置101S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与摄像装置101M的红外线照射器9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一致,但是反过来也可以。
在红外线光照射定时的同步方法的第二例中,使摄像装置101M的红外线照射器9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与摄像装置101S的红外线照射器9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一致。在第二例的说明中,省略与第一例共同部分的说明。
当摄像装置101S被设定成定时调整模式时,如图36的(a)所示,照射控制部71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以在三个分割期间中的一个分割期间仅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中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将其余的两个分割期间设为不进行照射。
当摄像装置101M被设定成定时调整模式时,照射控制部71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使得在全部期间不照射红外线光。摄像装置101M在通过图36的(a)所示摄像装置101S的红外线照射器9仅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SB1进行拍摄来生成视频信号的帧。
图36的(b)示出图36的(a)的红外线光的照射的定时与由摄像装置101M进行的拍摄生成的帧一致的状态。图36的(c)示出相位延迟的情况,图36的(d)示出相位提前的情况。
在第二例中,如图37所示,与摄像装置101S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定时和在摄像装置101M中生成R、G、B的帧FIR1、FIR2、FIR3的定时相应地R、G、B的亮度水平发生变化。
如图37所示,当通过摄像装置101M的拍摄而生成的帧的相位相对于从摄像装置101S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的红外线光的定时延迟时,G的亮度水平变得比B的亮度水平高。R的亮度水平比适当的状态低。
当通过摄像装置101M的拍摄而生成的帧的相位相对于从摄像装置101S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的红外线光的定时提前时,B的亮度水平变得比G的亮度水平高。R的亮度水平比适当的状态低。
摄像装置101M的控制部7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以及前信号处理部52直至被亮度水平判定部75判定的G、B的亮度水平变为同等的值。控制部7对G、B的亮度水平变为同等的值的定时的调整量进行保持。
摄像装置101M在解除定时调整模式之后控制各部,以使摄像装置101M工作的定时错开在定时调整模式中求出并保持了的调整量。
如此,即使在使由摄像装置101M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与由摄像装置101S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一致的第二例中,也能够使摄像装置101M和摄像装置101S的由各自的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同步。此外,第二例仅用在摄像装置101为两台情况。
在以上说明的第一例以及第二例中,在定时调整模式下,摄像装置101M(或者101S)仅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在摄像装置101S(或者101M)不照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SB1进行拍摄来生成视频信号。此外,在明亮度不太变化的环境下,也可以调节成R的亮度水平为最大。
代替以上,也可以如下进行。作为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的基准侧的摄像装置101M(或者101S)如通常那样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调整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侧的摄像装置101S(或者101M)设为不照射红外线光,并在插入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的状态下生成视频信号。
在可见光弱的夜间等设定为定时调整模式的情况下,是插入有白玻璃22的状态。如果替代白玻璃22而插入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来生成视频信号,则作为基准侧的摄像装置101M(或者101S)可以照射全部的红外线光。
例如,将照射部91设置为发出780nm的红外线光的发光二极管(LED)。来自LED的光的波长区域的一部分跨过可见光的区域。因此,如果在插入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的状态下拍摄,能够设为与实质上仅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同等的状态。因此,能够与仅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同样地调整照射定时。此外,波长IR1设为波长短到不被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去除的程度。
<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构成以及工作>
在图3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2中,对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如图29所示,能够通过多台摄像装置102构成摄像系统。
摄像装置102替代红外线照射器9而具有红外线照射器9B。红外线照射器9B生成表示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的同步信号Ssync,并提供给控制部7。红外线照射器9B具有发送同步信号Ssync的同步信号发送部9Bt和接收同步信号Ssync的同步信号接收部9Br。
摄像装置102中的控制部7具有省略了摄像装置101的控制部7中的同步信号发送部76t以及同步信号接收部76r的构成。
如图39所示,通过主/从设定部74将自身摄像装置102设定为主摄像装置102M,将其他的摄像装置102设定成从摄像装置102S。图39简要示出在图38中所说明的摄像装置102的构成。
摄像装置102M的同步信号发送部9Bt向摄像装置102S发送同步信号Ssync。摄像装置102S的同步信号接收部9Br接收同步信号Ssync。同步信号Ssync如图33的(a)中说明的那样,可以是表示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1帧期间的起始的帧周期的脉冲。
摄像装置102S不通过自身红外线照射器9B生成同步信号Ssync。摄像装置102S的红外线照射器9B将接收到的同步信号Ssync提供给控制部7。摄像装置102S的红外线照射器9B在基于接收到的同步信号Ssync的定时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
在通过摄像装置102M和摄像装置102S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产生偏差的情况下,只要与图34~图37同样地调节照射定时即可。
即,使由摄像装置102M的红外线照射器9B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和由摄像装置102S的红外线照射器9B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一致,来使由两者的红外线照射器9B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同步。
如图21~图23所示的第一~第三变形例也能够应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2。后述的第三~第六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3~106中也是同样。
<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构成以及工作>
在图40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3中,对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图40简要地示出摄像装置3的构成。
如图29所示,能够通过多台摄像装置103构成摄像系统。在图40中,将自身摄像装置103设定为主摄像装置103M,将其他的摄像装置103设定为从装摄像装置103S。
主摄像装置103M的红外线照射器9C具有同步信号发送部9Ct。红外线照射器9C基于控制部7的控制,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同步信号发送部9Ct将表示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的同步信号Ssync发送给从摄像装置103S。
摄像装置103S的红外线照射器9C具有同步信号接收部9Cr。将摄像装置103S的接收到的同步信号Ssync提供给控制部7。摄像装置103S的红外线照射器9C在基于接收到的同步信号Ssync的定时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摄像装置103S也可以是与图39的摄像装置102S相同的构成。
即使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在由摄像装置103M和摄像装置103S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产生偏差时,使定时一致,使由两者的红外线照射器9C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同步。
<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构成以及工作>
在图41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4中,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如图29所示,能够通过多台摄像装置104构成摄像系统。
摄像装置104中的控制部7替代摄像装置101的控制部7中的同步信号发送部76t以及同步信号接收部76r而具有基准时钟发送部77t以及基准时钟接收部77r。
在摄像装置104被设定为主摄像装置时,基准时钟发送部77t将基准时钟Sclk发送给其他的摄像装置104。此时,基准时钟接收部77r不工作。
摄像装置104被设定为从摄像装置时,基准时钟接收部77r接收作为主装置的其他的摄像装置104送出的基准时钟Sclk。此时,基准时钟发送部77t不工作。
如图42所示,通过主/从设定部74将自身摄像装置104设定为主摄像装置104M,将其他的摄像装置104设定为从摄像装置104S。图42简要示出图41中说明的摄像装置104的构成。
摄像装置104M的基准时钟发送部77t向摄像装置104S发送基准时钟Sclk。摄像装置104S的基准时钟接收部77r接收基准时钟Sclk。摄像装置104M和摄像装置104S与共同的基准时钟Sclk同步地工作。
基准时钟Sclk能够使用例如视频信号的彩色副载波频率(3.58MHz)的4倍的14.32MHz的时钟,在被称为GenLock(Generator Lock,同步锁相)的播音室等使用的基准信号、在MPEG2中使用的27MHz的时钟。当然基准时钟Sclk不限定于这些时钟。
通过使摄像装置104M和摄像装置104S以共同的基准时钟Sclk工作,能够取得摄像装置104M和摄像装置104S的频率的同步。但是,不能使摄像装置104M、104S各自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同步。
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4中,在摄像装置104M、104S被设定成定时调整模式时进行调整,使得以由摄像装置104M、104S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一致的状态进行同步。
图43与图34同样地,示出由摄像装置104M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照射的定时与通过由摄像装置104S进行的拍摄而生成的帧的相位的关系。图43的(b)示出图43的(a)的红外线光的照射的定时与帧一致的状态,图43的(c)示出相位略微延迟的情况。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4中,如图43的(d)所示,存在相位大幅提前或大幅延迟的情况。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4中,R、G、B的亮度水平根据摄像装置104M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定时与摄像装置104S生成帧FIR1、FIR2、FIR3的定时如图44所示地变化。
图35所示的特性相当于仅示出图44的适当的状态的附近的特性。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只要消除由配线长引起的延迟或由延迟时间的差引起的微小的照射定时的偏差即可。第四实施方式中,由于原本仅频率的同步,因此如图44所示,存在需要相当大量的定时调整的情况。
使用图45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由控制部7进行的定时调整的处理。在图45中,控制部7(亮度水平判定部75)在步骤S101中判定G的亮度水平和B的亮度水平是否同等。
同等是指,为图44的相位一致的适当的状态的Ph0的位置、相位延迟的Ph(-3)的位置、相位提前的Ph(+3)的位置中任一者。
如果是同等(是),则控制部7在步骤S102中判定R的亮度水平是否为最低。如果不是最低(否),则由于在Ph0的位置是所谓的适当的状态,因此结束处理。
如果步骤S102中为最低(是),则在Ph(-3)或者Ph(+3)的位置错开1/2周期(延迟或提前),因此控制部7(照射控制部71)在步骤S103中使定时提前或延迟1/2周期。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1中不是同等(否),则控制部7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104。控制部7结束步骤S103的处理之后,也将处理进行到步骤S104。
控制部7在步骤S104中判定G的亮度水平是否大于B的亮度水平。如果G的亮度水平大于B的亮度水平(是),则控制部7略微延迟定时,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如果G的亮度水平不大于B的亮度水平(否),则控制部7略微提前定时,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
通过重复进行以上的步骤S101~S106,能够以使由摄像装置104M、104S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一致的状态进行同步。
摄像装置104S在解除定时调整模式之后控制各部,以使摄像装置104S工作的定时错开在定时调整模式中求得并保持的调整量。
此外,由于是与摄像装置分体的装置,因此可以设置为输出基准时钟,由各摄像装置接收该基准时钟。例如,也可以设置成用于切换显示多个摄像装置的图像来进行显示的切换器等来生成基准时钟并输出。另外,输出基准时钟的摄像装置和在定时调整模式下作为主装置工作的摄像装置也可以是不同的装置。
<第五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构成以及工作>
在如图46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5中,对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如图29所示,能够通过多台摄像装置105构成摄像系统。
摄像装置105包括基于来自商用交流电源的电力向摄像装置105的各部分提供必要的电力的电源电路15。摄像装置105生成与交流电压的频率同步的基准时钟,并使摄像装置105工作。因此,能够获取主摄像装置105M和从摄像装置105S的频率的同步。
摄像装置105S以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调整由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由此,摄像装置105M、105S能够以使由各自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一致的状态进行同步。
<第六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构成以及工作>
如图47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6中,对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如图29所示,能够通过多台摄像装置106构成摄像系统。
摄像装置106包括接收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NSS)用的卫星200的电波的天线16a、以及接收天线16a输出的GNSS信号的GNSS接收部16。GNSS信号一般是RF信号。GNSS作为一例是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
GNSS接收部16基于来自卫星200的电波中所包含的定时信息生成时钟信号。从卫星200发送的定时信息与卫星200内置的原子时钟高精度地同步。GNSS接收部16将与原子时钟高精度同步的时钟信号提供给控制部7。控制部7将该时钟信号设为基准时钟。控制部7基于基准时钟使摄像装置106工作。
因此,能够获取主摄像装置106M和从摄像装置106S的频率的同步。
摄像装置106S用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调节由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由此,摄像装置106M、106S能够以使由各自的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一致的状态同步。
<第七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构成以及工作>
在第四~第六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4~106中,以通过共同的基准时钟获取频率的同步为前提。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摄像装置中不使用共同的基准时钟。在第七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多个摄像装置分别单独包括产生高精度的基准时钟的基准时钟产生源。
作为产生高精度的基准时钟的基准时钟产生源,作为一例是晶体振荡器。
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多个摄像装置定期地以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调整照射定时,使得照射定时一致。只要根据多个摄像装置的照射定时的偏差的允许度来设定调整照射定时的时间间隔即可。
在要求高的颜色再现性的情况下,由于相位的偏差的允许度小,因此将时间间隔设置得极短是较好的。在不要求那么高的颜色再现性的情况下,由于相位的偏差的允许度大,因此可以将时间间隔设定得比较长。
<第八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构成以及工作>
在图48所示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8中,对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八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8具有省略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1中的同步信号发送部76t的构成。同步信号接收部76r接收由外部的同步信号提供装置提供的同步信号Ssync。
图49示出包括多个摄像装置108、向多个摄像装置108的每个提供同步信号Ssync的同步信号提供装置的摄像系统的构成例。在图49中,作为一例,相机切换器180作为同步信号提供装置。在相机切换器180上连接有显示部280。
通常,在通过多个摄像装置(例如监视相机)构成摄像系统的情况下,为了选择从多个摄像装置输出的视频信号的一个或者多个而在显示器280上显示,包括被称为所谓切换器的相机切换器180。
因此,将相机切换器180作为向多个摄像装置108的每个提供同步信号Ssync的同步信号提供装置是较好的。
如图49所示,相机切换器180包括视频切换部181以及产生同步信号Ssync的同步信号产生部182。从各个摄像装置108输出的视频信号Svideo被输入到视频切换部181。
此外,作为一例,各摄像装置108构成为以与同步信号Ssync同步的帧周期以及相位输出视频信号Svideo。如此,例如,即使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进行依次产生红外线光来进行拍摄的摄像装置108与进行不使用红外线光的通常的拍摄的摄像装置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也能够顺畅地切换视频,或同时显示多个视频。
视频切换部181选择多个视频信号Svideo之一或者多个,向视频输出端子183输出。视频输出端子183与显示部280连接,视频切换部181选择的视频信号Svideo被显示。
视频切换部181例如可以以将显示部280的画面分割成四份并在每个区域上显示视频信号Svideo的方式将四个的视频信号Svideo的每个的帧缩小来合成为1帧。显示部280的画面的分割数量是任意的。
相机切换器180具有将从各个摄像装置108输出的视频信号Svideo个别地输出的个别视频输出端子184。个别视频输出端子184能够省略。
同步信号产生部182产生的同步信号Ssync如图50的(a)所示是帧周期。图33的(a)所示的同步信号Ssync设为正脉冲,但是图50的(a)所示的同步信号Ssync设为负脉冲。当然,同步信号产生部182产生的同步信号Ssync也可以是正脉冲。
如图50的(b)所示,从摄像装置108输出的视频信号Svideo作为一例,设为1帧由奇数场和偶数场的两场构成的隔行扫描方式。
使用图51,说明各摄像装置108中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与视频信号Svideo的生成定时的关系的一例。摄像装置108的照射控制部71进行控制,使得在以同步信号Ssync为基准的定时选择性地照射红外线光。
如图51的(b)、(c)所示,红外线照射器9依次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在从摄像部3拍摄被拍摄体到摄像装置108输出视频信号Svideo为止,需要1.5帧左右的时间。基于图51的(b)所示的波长IR1~IR3的组IRset1得到的视频信号Svideo的帧为图51的(c)所示的帧F11。
因此,如图51的(a)、(b)所示,也可以是各摄像装置108的各照射控制部71接收同步信号Ssync后,经过0.5帧左右的时间t11之后,照射波长IR1的红外线光。
此外,当将时间t11设为长于0.5帧时,无法基于波长IR1~IR3的组IRset1得到视频信号Svideo的帧F11,必须作为下一定时的帧F12。因此,延迟用的缓冲存储器的容量变大。
在将时间t11设为短于0.5帧的情况下,能够基于波长IR1~IR3的组IRset1得到视频信号Svideo的帧F11。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缩短时间t11而导致的延迟量增加,因此缓冲存储器的容量变大。
因此,与基于波长IR1~IR3的每个的组生成视频信号Svideo的帧所需的时间配合地设定时间t11是较好的。
在图51中,设定了同步信号Ssync和波长IR1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的时间t11,但是也可以设定同步信号Ssync和波长IR2或者IR3的红外线光的照射定时的时间。
也可以根据预定的理由有意地将基于波长IR1~IR3的组IRset1生成的视频信号Svideo的帧设为帧F12而不是帧F11。
但是,作为图49中的多个摄像装置108,也可以是基于波长IR1~IR3的组IRset1生成帧F11的摄像装置108,和生成帧F12的摄像装置108同时存在。
在图49所示的摄像系统中,向多个摄像装置108的每个提供共同的同步信号Ssync。因此,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1~103同样地,多个摄像装置108在原理上能够使由各个红外线照射器9进行的外线光的照射同步,使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一致。
在照射波长IR1,IR2,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产生偏差的情况下,如参照图35说明的那样,控制部7使红外线照射器9以及前信号处理部52工作的定时提前或延迟即可。此外,由于少许的定时的偏差对视频质量的影响少,因此也可以不调整。
<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总结>
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主摄像装置101M~103M如下地构成。
照射控制部71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以控制在将预定的期间分成三份的三个分割期间选择性地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的各个分割期间的长度和顺序。
摄像部3在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被选择性照射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同步信号发送部76t、9Bt、9Ct将同步信号发送到装置的外部,具体地,是发送给主摄像装置101M~103M之外的其他的摄像装置(从摄像装置101S~103S)。同步信号用于使从装置侧的摄像装置具有的照射控制部71通过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与主装置侧的照射控制部71通过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同步。
在主摄像装置101M~103M被设定为定时调整模式时,照射控制部71如下所述地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其中,所述定时调整模式用于调整从装置侧的照射控制部71通过从装置侧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照射控制部71在三个分割期间中的一个分割期间内仅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中的一个红外线光,将剩余的两个分割期间设为不进行照射。
在将主摄像装置101M、102M、103M中的照射控制部71、红外线照射器9设置为第一照射控制部、第一红外线照射器时,从摄像装置101S~103S中的照射控制部71、红外线照射器9是第二照射控制部、第二红外线照射器。
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从摄像装置101S~103S如下所述地构成。
照射控制部71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以控制在将预定的期间分成三份的三个分割期间选择性地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的各个分割期间的长度和顺序。
摄像部3在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的红外线光被选择性照射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视频处理部5基于由摄像部3拍摄的拍摄信号生成R、G、B各个视频信号。
同步信号接收部76r、9Br、9Cr接收从摄像装置101S~103S之外的其他摄像装置(主摄像装置101M~103M)发送的同步信号。同步信号用于使从装置侧的照射控制部71通过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与主装置侧的照射控制部71通过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同步。
从摄像装置101S~103S包括判定视频处理部5生成的R、G、B的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的亮度水平判定部75是较好的。从摄像装置101S~103S在被设置成定时调整模式时如下进行工作是较好的,所述定时调整模式用于调整照射控制部71通过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
照射控制部71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使得不照射红外线光。摄像部3在主装置侧的红外线照射器9在三个分割期间中的一个分割期间内仅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中的一个红外线光、将剩余的两个分割期间设为不进行照射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或者,摄像部3设为主装置侧的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全部的波长的红外线光并经由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由此实质上仅照射一个波长的红外线光的状态来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是从摄像装置101S~103S所具有的红外线去除滤波器21。
照射控制部基于亮度水平判定部75判定的R、G、B的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来调整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
在将从摄像装置101S~103S中的照射控制部71、红外线照射器9设置为第一照射控制部、第一红外线照射器时,主摄像装置101M~103M中的照射控制部71、红外线照射器9是第二照射控制部、第二红外线照射器。
<第一~第七实施方式的从摄像装置的总结>
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的从摄像装置101S~106S以及第七实施方式的从摄像装置包括照射控制部71(第一照射控制部)、摄像部3、视频处理部5、和亮度水平判定部75。从摄像装置在被设定成定时调整模式时,如下所述地工作。照射控制部71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第一红外线照射器),使得不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
摄像部3以如下状态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由其他的摄像装置具有的照射控制部71控制的红外线照射器9在三个分割期间中的一个分割期间内仅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中的一个红外线光,将其余的两个分割期间设为不进行照射。
其他的摄像装置是指主摄像装置101M~106M以及第七实施方式的主摄像装置。主摄像装置中的照射控制部71是第二照射控制部,主摄像装置中的红外线照射器9是第二红外线照射器。
或者,摄像部3在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并经由红外线去除滤波器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摄像。
照射控制部71基于亮度水平判定部75判定的R、G、B的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调整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
第一照射控制部可以调整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使得亮度水平判定部75变为如下判定的状态。与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的R对应的颜色之外的两个颜色的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为同等的第一水平。并且,与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的R对应的颜色的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为大于第一水平的第二水平。
<第一~第七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总结>
用于具有多个摄像装置的摄像系统的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如下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使通过各个红外线照射器9在将预定的期间分成三份的三个分割期间选择性地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相互同步。通过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在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被选择性照射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第四~第六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总结>
用于具有多个的摄像装置的摄像系统的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如下所述。使多个摄像装置以共同的基准时钟工作。将多个摄像装置中的一个摄像装置设为主摄像装置,将主摄像装置以外设为从摄像装置。
主摄像装置包括的第一照射控制部控制第一红外线照射器,在将预定的期间分成三份的三个分割期间中的一个分割期间内仅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中的一个红外线光,将其余的两个分割期间设为不进行照射。或者,在三个分割期间内分别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
从摄像装置具有的第二照射控制部控制第二红外线照射器,使得不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
从摄像装置具有的摄像部3在仅照射一个红外线光的状态、或者使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经由红外线去除滤波器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从摄像装置具有的亮度水平判定部75判定基于由摄像部3拍摄的拍摄信号而生成的R、G、B各自的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
第二照射控制部基于由亮度水平判定部75判定的R、G、B的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调整使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波长IR1~IR3的红外线光的定时。
<第八实施方式的摄像系统的总结>
摄像系统包括多个摄像装置108以及向多个摄像装置的没给提供同步信号Ssync的同步信号提供装置。
通过在切换从多个的摄像装置108的每个输出的视频信号Svideo的相机切换器180内设置同步信号产生部182将相机切换器180设置为同步信号提供装置是较好的。
多个摄像装置108分别包括接收同步信号Ssync的同步信号接收部76r、照射控制部71和摄像部3。照射控制部71控制能够照射多个红外线光的红外线照射器9,使得在以同步信号接收部76r接收的同步信号Ssync为基准的定时选择性照射红外线光。摄像部3在通过红外线照射器9照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种种变更。例如,在图1、图38、图40、图41、图46、图47、图48所示摄像装置中,也可以将红外线照射器9设置为从摄像装置的框体自由装卸。也可以将红外线照射器9设为摄像装置外部的构成。摄像装置在安装了红外线照射器9时只要具有控制红外线照射器9的构成即可。
另外,为了使多个摄像装置中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同步,可以使红外线光发光的定时和熄灭的定时不完全一致。在与主摄像装置中的预定的红外线光对应的曝光区间,从摄像装置只要设置为不照射该预定的红外线光以外的红外线光即可。
如果是对拍摄影响少的程度的时间,则在与主摄像装置中的预定的红外线光对应的曝光区间,可以允许从摄像装置照射该预定的红外线光以外的红外线光。
例如,只要设定为在与主摄像装置中的预定的红外线光对应的曝光区间的至少一半以上的区间中从摄像装置不照射该预定的红外线光以外的红外线光即可。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使用红外线光的其他的拍摄技术。控制部7或视频处理部5也能够使用一个或多个硬件的处理器实现。
在以上的说明中,主装置和从装置的定义在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同。
产业应用性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摄像系统和摄像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用于在可见光少的环境下监视被拍摄体的监视相机。

Claims (16)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照射控制部,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控制能够照射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的每个红外线光的第一红外线照射器,以选择性地照射所述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
摄像部,所述摄像部在通过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以及
同步信号发送部,所述同步信号发送部向外部发送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用于使所述摄像装置以外的其他摄像装置所具有的第二照射控制部通过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与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以控制在将预定的期间分成三份的三个分割期间选择性照射第一红外线光、第二红外线光以及第三红外线光的各个分割期间的长度和顺序,其中,所述第一红外线光具有与红色对应的第一波长,所述第二红外线光具有与绿色对应的第二波长,所述第三红外线光具有与蓝色对应的第三波长,
所述摄像部在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被选择性地照射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所述同步信号发送部向所述其他摄像装置发送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用于使所述第二照射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的定时与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的定时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摄像装置被设定为定时调整模式时,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以在所述三个分割期间中的一个分割期间内仅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中的一个红外线光,并将剩余的两个分割期间设为不照射,其中所述定时调整模式用于调整所述第二照射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的定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信号是基于通过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的信号。
5.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照射控制部,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控制能够照射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的每个红外线光的第一红外线照射器,以选择性地照射所述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
摄像部,所述摄像部在通过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以及
同步信号接收部,所述同步信号接收部接收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用于使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与所述摄像装置以外的其他摄像装置所具有的第二照射控制部通过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同步,
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基于所述同步信号接收部接收的同步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控制第一红外线照射器,以控制在将预定的期间分成三份的三个分割期间选择性照射第一红外线光、第二红外线光以及第三红外线光的各个期间的长度和顺序,所述第一红外线光具有与红色对应的第一波长,所述第二红外线光具有与绿色对应的第二波长,所述第三红外线光具有与蓝色对应的第三波长,
所述摄像部在选择性地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所述同步信号接收部为了使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的定时与所述第二照射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的定时同步,接收所述其他摄像装置发送的同步信号,
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以与所述同步信号接收部接收的同步信号同步地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
视频处理部,所述视频处理部基于被所述摄像部拍摄的拍摄信号生成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各自的视频信号;以及
亮度水平判定部,所述亮度水平判定部判定所述视频处理部生成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
当所述摄像装置被设定成用于调整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的定时的定时调整模式时,
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红外线照射器,以不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
所述摄像部在所述第二红外线照射器在所述三个分割期间中的一个分割期间内仅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中的一个红外线光,并将剩余的两个分割期间设为不照射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或者在通过所述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并经由红外线截止滤光器来实质上仅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中的一个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基于所述亮度水平判定部判定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来调整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的定时。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信号是基于通过所述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的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照射控制部将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的定时调整为所述亮度水平判定部作出以下判定的状态的定时:所述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的与红色对应的颜色之外的两种颜色的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是同等的第一水平,并且所述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的与红色对应的颜色的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为大于所述第一水平的第二水平。
10.一种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摄像装置的摄像系统,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同步步骤,使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通过各个红外线照射器选择性照射红外线光的定时相互同步;以及
拍摄步骤,在通过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选择性地照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同步步骤中,使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通过各个红外线照射器在将预定的期间分割成三份的三个分割期间选择性地照射第一红外线光、第二红外线光以及第三红外线光的定时相互同步,所述第一红外线光具有与红色对应的第一波长,所述第二红外线光具有与绿色对应的第二波长,所述第三红外线光具有与蓝色对应的第三波长,
在所述拍摄步骤中,通过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在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被选择性地照射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多个摄像装置以共同的基准时钟动作,
将所述多个摄像装置中的一个摄像装置设为主摄像装置,将所述主摄像装置以外的摄像装置设为从摄像装置,
所述主摄像装置具有的第一照射控制部控制第一红外线照射器,以在将所述三个分割期间中的一个分割期间内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所述第二红外线光和所述第三红外线光中的一个红外线光,并将剩余的两个分割期间设为不照射,或者以在所述三个分割期间分别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
所述从摄像装置具有的第二照射控制部控制第二红外线照射器,以不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
所述从摄像装置具有的摄像部在照射所述一个红外线光的状态下或者在使所述第一红外线~第三红外线光通过红外线滤光器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所述从摄像装置具有的亮度水平判定部判定基于由所述摄像部拍摄的拍摄信号生成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每个的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
所述第二照射控制部基于所述亮度水平判定部判定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来调整通过所述第二红外线照射器照射所述第一红外线光~第三红外线光的定时。
13.一种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摄像装置;以及向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提供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提供装置,
所述多个摄像装置分别包括:
同步信号接收部,所述同步信号接收部接收所述同步信号;
照射控制部,所述照射控制部控制能够照射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的每个红外线光的红外线照射器,以在以所述同步信号接收部接收的所述同步信号为基准的定时选择性地照射所述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以及
摄像部,所述摄像部在通过所述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信号提供装置向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提供从所述摄像装置输出的视频信号的帧周期的同步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信号提供装置是对从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切换的相机切换器。
16.一种摄像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同步信号提供装置向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个提供同步信号,
所述多个摄像装置分别
接收所述同步信号;
控制能够照射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的每个红外线光的红外线照射器,以在以所述同步信号为基准的定时选择性地照射所述多个波长的红外线光;
在通过所述红外线照射器照射红外线光的状态下通过摄像部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
CN201580005174.XA 2014-02-06 2015-01-14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摄像系统和摄像系统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9176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1002 2014-02-06
JP2014021002A JP6090191B2 (ja) 2014-02-06 2014-02-06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4-021004 2014-02-06
JP2014021004A JP6183238B2 (ja) 2014-02-06 2014-02-06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4063134A JP6090217B2 (ja) 2014-03-26 2014-03-26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2014-063134 2014-03-26
PCT/JP2015/050724 WO2015118911A1 (ja) 2014-02-06 2015-01-14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7638A CN105917638A (zh) 2016-08-31
CN105917638B true CN105917638B (zh) 2018-02-16

Family

ID=53777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5174.XA Active CN105917638B (zh) 2014-02-06 2015-01-14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摄像系统和摄像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1759B2 (zh)
CN (1) CN105917638B (zh)
WO (1) WO20151189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7468A1 (de) * 2016-07-06 2018-01-11 Gerd Reim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objektbeobachtung
JPWO2018079372A1 (ja) 2016-10-28 2019-09-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移動体、及び撮像方法
WO2019023868A1 (zh) * 2017-07-31 2019-02-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US20210075978A1 (en) * 2017-09-15 2021-03-11 Kent Imaging Hybrid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Imaging with an RGB Color Filter Array Sensor
JP7285470B2 (ja) * 2018-05-17 2023-06-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投影システム、投影装置及び投影方法
CN110545411B (zh) * 2018-05-29 2021-06-15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投影系统以及其传输延迟的侦测方法
US10893211B2 (en) * 2018-06-25 2021-01-12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limiting exposure to infrared light
JP7442522B2 (ja) * 2019-06-17 2024-03-04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載赤外線照明装置
CN112188181B (zh) * 2019-07-02 2023-07-0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设备、立体图像处理电路及其同步信号校正方法
CN110568700B (zh) * 2019-08-17 2021-11-02 深圳市矽赫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控制方法、激光夜视成像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EP3930307B1 (en) * 2020-06-25 2022-06-01 Axis AB A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video camera
EP4191998A4 (en) * 2020-07-29 2024-01-03 Jvckenwood Corp INFRARED IMAGE CAPTURE DEVICE AND INFRARED IMAGE CAPTUR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7814A (en) * 1982-08-02 1984-10-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Dual mode radio frequency-infrared frequency system
JP2807487B2 (ja) * 1988-11-02 1998-10-08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JPH08130748A (ja) * 1994-10-31 1996-05-21 Sony Tektronix Corp カラー静止画像撮影装置
US5685637A (en) * 1995-09-08 1997-11-11 Jimmy G. Cook Dual spectrum illumination system
US20030016290A1 (en) * 2001-07-18 2003-01-23 Oh-Bong Kwon Multi-functional image sensing device
US7474399B2 (en) * 2002-02-22 2009-01-06 Xenogen Corporation Dual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874116B2 (ja) * 2009-07-30 2016-03-02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画像撮影方法
JP5485004B2 (ja) * 2010-04-23 2014-05-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1853492B (zh) * 2010-05-05 2012-07-04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夜视微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融合方法
JP6011778B2 (ja) * 2012-05-22 2016-10-1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暗視撮像装置および赤外線照射装置および暗視撮像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18911A1 (ja) 2015-08-13
CN105917638A (zh) 2016-08-31
US10171759B2 (en) 2019-01-01
US20160330385A1 (en) 2016-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7638B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摄像系统和摄像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165410B (zh) 摄像装置、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CN105391953B (zh) 拍摄方法以及拍摄装置
CN105075234B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CN103988489B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US8098310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US8035707B2 (en) Imaging apparatus with scene analysis
CN106605406B (zh) 拍摄装置、拍摄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7925750A (zh) 带距离图像获取装置的投影装置以及投影映射方法
US20180302552A1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N110602415B (zh) 曝光控制装置、方法及摄像机
CN110169042A (zh) 用于使相机闪光与传感器消隐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CN105850119B (zh) 拍摄装置、拍摄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18323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5934941B (zh) 摄像装置、视频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2013141105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電子カメラ、並びに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0154311A (ja) 複眼撮像装置及び立体画像取得方法
JP2003087645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H077665A (ja) 画像抽出装置
JP2010161460A (ja) 赤外線照射式撮像装置
JP6090217B2 (ja)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6344279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331966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調整方法
JP2010161453A (ja) 赤外線照射式撮像装置
Dietz et al. Multispectral, high dynamic range, time domain continuous imag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