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5730A - 一种控制方法、第一控制设备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第一控制设备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15730A CN105915730A CN201610509521.9A CN201610509521A CN105915730A CN 105915730 A CN105915730 A CN 105915730A CN 201610509521 A CN201610509521 A CN 201610509521A CN 105915730 A CN105915730 A CN 1059157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vent
- equipment
- control
- control equipment
- corresponding re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第一控制设备及服务器,该方法包括: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第一事件对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本发明实施例可在多个控制设备协同工作场景下,实现较为高效且准确的终端设备的联动控制,且满足了终端设备间联动控制的复杂控制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方法、第一控制设备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间的联动控制在企业门禁、智能家居等场景中有广泛的应用,为实现终端设备间的联动控制,往往需要布置与终端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
目前终端设备间的联动控制主要是基于单控制设备实现,即一个控制设备连接多个终端设备,通过该单个控制设备实现所连接的终端设备间的联动控制;然而这种通过单控制设备所实现的终端设备间的联动控制,并无法满足复杂的联动控制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第一控制设备及服务器,以满足复杂的联动控制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控制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
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第一事件对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控制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
如果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确定存在与第一事件匹配的跨控制设备对应关系,控制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目标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第二事件的关系,所述第一事件是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事件,所述第二事件是第二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事件;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控制设备,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控制设备,第一控制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不同;
根据所述目标对应关系生成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表示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关系,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为第一控制设备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执行所述第二事件的事件;
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分配给所述第一控制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控制设备,包括:
第一事件获得模块,用于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
通知事件触发模块,用于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第一事件对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目标对应关系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目标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第二事件的关系,所述第一事件是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事件,所述第二事件是第二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事件;
控制设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控制设备,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控制设备,第一控制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不同;
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对应关系生成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表示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关系,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为第一控制设备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执行所述第二事件的事件;
分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分配给所述第一控制设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中,第一控制设备在多个控制设备协同工作的场景下,可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进而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第一事件对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实现在多个控制设备协同工作的场景下的终端设备联动控制。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事件对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事件的触发,转化为第一控制设备通过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再由第一控制设备通过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实现多个控制设备协同工作场景下的终端设备联动控制。本发明实施例可在多个控制设备协同工作场景下,实现较为高效且准确的终端设备的联动控制,且满足了终端设备间联动控制的复杂控制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另一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再一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件的执行顺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并存储第一对应关系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并存储第一对应关系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再一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传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另一传输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再一传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又一传输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例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例的另一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又另一流程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又再一流程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主要基于图1所示系统架构实现;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可以包括:第一控制设备10,连接于第一控制设备10的多个终端设备,连接于第一控制设备10的多个终端设备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11,第二控制设备20,连接于第二控制设备20的多个终端设备,连接于第二控制设备20的多个终端设备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2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设备10和第二控制设备20可以是不同的控制设备,如不同的hub;连接于第一控制设备10的多个终端设备如,连接于第一控制设备10下的灯泡、冰箱、传感器、开关等;连接于第二控制设备20的多个终端设备与此类似;
可选的,第一控制设备10与第二控制设备20可以通过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如图2所示;如果第一控制设备10与第二控制设备20处于同一局域网中,第一控制设备10与第二控制设备20也可通过局域网通信,如图3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可设置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第一控制设备向第二控制设备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第二终端设备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表示触发;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第一控制设备向第二控制设备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对应关系可以设置在第一控制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可以由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控制设备可控制对应连接的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而控制设备间的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控制,主要通过控制设备间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作为桥梁实现,以此来实现多个控制设备场景下,终端设备的复杂联动控制。
基于图1所示系统架构,下面以第一控制设备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进行介绍。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第一控制设备,参照图4,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0、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
在第一控制设备所连接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时,第一控制设备可获取到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第一控制设备所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状态发生变化时需要控制第二控制设备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进行状态变化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仅联动控制第一控制设备所连接的另一终端设备发生状态变化,则可通过现有的单控制设备下的联动控制方式,实现终端设备间的联动控制;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将联动控制与第一控制设备不同的另一控制设备(如第二控制设备)所连接的终端设备发生状态变化,则在此复杂控制需求下,现有的单控制设备下的联动控制方式并无法满足,而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实现。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可以是灯泡、冰箱、开关等,具体类型并不受限。
步骤S110、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第一事件对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可选的,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可以存储第一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表明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关系;
如果第一控制设备与第二控制设备需通过服务器进行通信(如第一控制设备与第二控制设备不处于同一局域网中),则第一控制设备可通过服务器通知第二控制设备;
如果第一控制设备与第二控制设备可通过局域网通信,则第一控制设备可直接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显然,第一控制设备与第二控制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的状态时,第一控制设备也可通过服务器通知第二控制设备。
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可以是通知第一事件已执行的事件,也可以是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可在多个控制设备协同工作的复杂场景下,满足终端设备间联动控制的复杂控制需求;具体的,第一控制设备在多个控制设备协同工作的场景下,可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进而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第一事件对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实现在多个控制设备协同工作的场景下的终端设备联动控制。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事件对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事件的触发,转化为第一控制设备通过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再由第一控制设备通过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实现多个控制设备协同工作场景下的终端设备联动控制。本发明实施例可在多个控制设备协同工作场景下,实现较为高效且准确的终端设备的联动控制,且满足了终端设备间联动控制的复杂控制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一种控制需求为,“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而第一终端设备连接于第一控制设备,第二终端设备连接于与第一控制设备不同的第二控制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需要先在第一控制设备中设置表明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对应关系,进而在第一事件发生时,第一控制设备通过输出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来使得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事件的执行顺序如图5所示,其中,第一控制设备与第二控制设备可通过服务器通信,也可直接通信。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在实现图4所示控制方法时,需要先在第一控制设备中设置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第一对应关系;相应的,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参照图6,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00、获取并在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储第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根据目标对应关系生成,所述目标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第二事件的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关系;
目标对应关系可以理解为是,“第一事件→第二事件”;第一对应关系可以理解为是,“第一事件→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
其中,“第一事件→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第一对应关系设置在第一控制设备中,而第二事件的执行由第二控制设备控制。
步骤S210、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
步骤S220、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的第一对应关系,触发第一事件对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可选的,第一对应关系可以是服务器根据目标对应关系生成后,发送给第一控制设备,由第一控制设备在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储;
相应的,图7示出了第一控制设备获取并存储第一对应关系的方法流程图,参照图7,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00、接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可由服务器生成并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可选的,服务器可根据目标对应关系(第一事件→第二事件),确定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事件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所连接的第一控制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所连接的第二控制设备不同时,可确定“第一事件→第二事件”需进行拆分,从而从目标对应关系中分离出第一事件;
由于第一控制设备与第二控制设备不同,需涉及到控制设备之间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因此可在所分离的第一事件的基础上补充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从而得到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控制设备;
可选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可以是通知第一事件已执行的通知事件,或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通知事件,具体设置可视实际应用情况而定;可选的,服务器可将“通知第一事件已执行→第二事件”的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二控制设备,以在第二控制设备中存储该对应关系;服务器也可将“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第二事件”的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二控制设备,以在第二控制设备中存储该对应关系。
步骤S310、在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可选的,第一对应关系可以是第一控制设备在本地根据目标对应关系生成;
相应的,图8示出了第一控制设备获取并存储第一对应关系的另一方法流程图,参照图8,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00、接收所述目标对应关系;
可选的,目标对应关系可以是用户输入第一控制设备中的;也可以是服务器发送给第一控制设备的;
目标对应关系表示的是,“第一事件→第二事件”。
步骤S410、从目标对应关系中分离所述第一事件,并在所述第一事件基础上补充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得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在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第一控制设备可确定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是自身所连接的终端设备,而第二事件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是第二控制设备所连接的,从而从目标对应关系中分离出属于第一控制设备所控制的第一事件;由于第一控制设备与第二控制设备不同,需涉及到控制设备之间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因此在所分离的第一事件的基础上可补充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得到表示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第一对应关系,并在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储第一对应关系。
可选的,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除存储类似第一对应关系的事件关系外,还可存储第一控制设备所连接的本地终端设备间的联动控制对应关系。
可选的,第一控制设备在获得第一事件后,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所触发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可以是,通知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通知事件;即第一对应关系可以是,“第一事件→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
可选的,第一控制设备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所触发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也可以是,通知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事件已执行的通知事件;即第一对应关系可以是,“第一事件→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事件已执行”。
可选的,如果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为,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通知事件,则第二控制设备可直接根据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相应的,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再一流程图,参照图9,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500、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
步骤S510、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第一事件对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
步骤S520、输出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便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根据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可选的,如果第一控制设备与第二控制设备通过服务器通信,则服务器可负责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转发,即第一控制设备输出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信息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转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信息给第二控制设备,从而第二控制设备可根据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图10示出了相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传输示意图,可参照;
在这个过程中,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为,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通知事件;服务器和第二控制设备不需再对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作进一步处理,第二控制设备在接收到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信息后,可直接根据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通知内容,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
可选的,如果第一控制设备与第二控制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中,可直接通信,则第一控制设备可直接将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发送给第二控制设备,第二控制设备可直接根据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通知内容,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图11示出了相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传输示意图,可参照。
可选的,如果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为,通知第一事件已执行的通知事件,则第二控制设备需根据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处理结果(即通过处理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得出第一事件已执行需触发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结果),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得出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处理结果可以是在服务器侧实现,也可以是在第二控制设备侧实现;
相应的,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参照图12,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600、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
步骤S610、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第一事件对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
步骤S620、输出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便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根据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处理结果,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可选的,如果第一控制设备与第二控制设备通过服务器通信,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处理结果可以是在服务器侧实现,也可以是在第二控制设备侧实现;
一方面,第一控制设备可输出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给服务器,服务器可基于“第一事件→第二事件”的对应关系,根据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通知内容(第一事件已执行),确定下一步需触发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从而得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处理结果(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从而将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处理结果发送给第二控制设备;第二控制设备可根据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处理结果,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实现多控制设备间的终端设备联动控制;相应的,图13示出了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传输示意图,可参照;
另一方面,第一控制设备可输出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给服务器,服务器可转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给第二控制设备;此时第二控制设备需存储“第一事件→第二事件”的对应关系,从而基于该对应关系,根据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通知内容(第一事件已执行),确定下一步需触发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从而得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处理结果(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进而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相应的,图14示出了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传输示意图,可参照。
以第一控制设备所连接的开关被打开,触发第二控制设备所连接的热水器打开(热水器打开则处于加热状态)为例,进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应用例介绍;
图15示出了基于服务器通信的应用例示意图,参照图15,hub1(第一控制设备的一种形式)在检测到所连接的开关打开后,可确定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打开hub2所连接的热水器),从而生成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内容“打开hub2(通信地址)的热水器”;即hub1中具有一种第一对应关系:If(开关)打开-then打开hub2(通信地址)的热水器;可见,作为一种可选方式,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中可加入第二控制设备的通信地址,以便服务器根据通信地址确定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通知对象;
hub1将“打开hub2(通信地址)的热水器”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内容,通知hub2打开热水器;
hub2接收到服务器的通知信息后,控制热水器打开。
图16示出了基于局域网的应用例示意图,参照图16,hub1(第一控制设备的一种形式)在检测到所连接的开关打开后,可确定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打开hub2所连接的热水器),从而生成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内容“打开hub2(通信地址)的热水器”;
hub1将“打开hub2的热水器”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通过局域网通信发送给hub2;
hub2接收到通知信息后,控制热水器打开。
可选的,第一控制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可以处于同一区域环境,尤其在第一控制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处于同一大型区域环境时,如第一控制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处于同一办公楼,处于同一别墅;在大型区域环境中,本发明实施例可部署多个控制设备(如多个hub),实现在大型区域环境中多控制设备间终端设备的联动控制,达成大型区域环境下终端设备联动控制的复杂控制需求;
可选的,第一控制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也可以处于不同的区域环境。
本发明实施例可在多个控制设备协同工作场景下,实现较为高效且准确的终端设备的联动控制,且满足了终端设备间联动控制的复杂控制需求。
作为上述描述的控制方法的一种替换方式,第一控制设备还可通过图17所示控制方法实现多控制设备间的终端设备联动控制;
图1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又另一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第一控制设备,参照图17,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700、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
步骤S710、如果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确定存在与第一事件匹配的跨控制设备对应关系,控制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可选的,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可存在第一事件匹配的跨控制设备对应关系,跨控制设备对应关系中包含第一事件,且第一事件触发的是一个跨控制设备的事件;如第一事件触发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或,第一事件触发通知第二控制设备第一事件已执行;
基于所述跨控制设备对应关系,第一控制设备可在第一事件执行后,控制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第一控制设备可通过服务器控制第二控制设备,也可直接控制第二控制设备。
下面以服务器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进行介绍。本发明实施可通过服务器实现第一对应关系的生成,并通过服务器实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转发,或者,发送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处理结果给第二控制设备。
图1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又再一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服务器,图18所示方法主要是通过服务器实现第一对应关系的生成,参照图18,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800、获得目标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第二事件的关系,所述第一事件是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事件,所述第二事件是第二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事件;
可选的,目标对应关系可以是用户通过用户设备输入服务器的;目标对应关系是终端设备间联动控制的原始事件对应关系,可以仅是表达了联动控制的起始触发事件和目的执行事件;
如目标对应关系的模式可以是“If(第一事件发生)-then(执行第二事件)”;其中第一事件发生一般称为触发器,表示的是起始触发事件,执行第二事件一般称为执行器,表示的是目的执行事件。
步骤S810、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控制设备,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控制设备,第一控制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不同;
可选的,第一控制设备、第二控制设备等控制设备均是作为一个独立控制中心节点存在的;任一控制设备入网后,可向服务器报告自身的配置信息,如IP地址,名字,所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标识等;相应的,任一控制设备可在服务器的控制下管理所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识别、入网、执行和离网等工作;
可选的,第一控制设备可向服务器报告配置信息:hub1={ip1,name1,{终端设备11、终端设备12、终端设备13…}},第二控制设备可向服务器报告配置信息:hub2={ip2,name2,{终端设备21、终端设备22、终端设备23…}};
服务器在确定了各控制设备及各控制设备所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后,可确定执行第一事件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控制设备,及执行第二事件的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控制设备。
步骤S820、根据所述目标对应关系生成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表示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关系,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为第一控制设备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执行所述第二事件的事件;
可选的,在确定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控制设备,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控制设备后,服务器可从目标对应关系中分离出第一事件,并在第一事件的基础上补充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可以是通知第一事件已执行的通知事件,或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通知事件,具体设置可视实际应用情况而定),从而得到第一对应关系。
步骤S830、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分配给所述第一控制设备。
在创建第一对应关系时,服务器可根据目标对应关系中各事件对应的终端设备所处的hub,将规则拆成各hub对应的部分,并在所拆分的前一hub的事件的基础上补充对后一hub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从而将每部分下发到相应的hub;此处的前后顺序可以根据目标对应关系中事件触发的前后顺序确定。
可选的,如果hub1与hub2处在同一个路由器后面(处于同一局域网中的一种形式),hub1与hub2可以直接连通,则服务器可将目标对应关系拆分成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两个部分,并在第一事件的基础上补充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中可以具有hub2的IP地址;则hub1在检测到第一事件执行后,可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并基于hub2的IP地址向hub2输出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控制hub2控制第二事件的执行;
可选的,如果hub1与hub2处在不同的网络后,或者无法连通,需通过服务器通信;则服务器可将目标对应关系拆分成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两个部分,并在第一事件的基础上补充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中可以具有hub2的IP地址;从而在hub1在检测到第一事件执行后,可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并输出给服务器;服务器可作为一个代理转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或处理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并控制hub2控制第二事件的执行。
通常多个hub间互相独立,但如果多个hub物理上接近,而hub又可以同时接收相同的输入时,此时需要确定每个hub的角色;可以有两种方式配置hub的角色:
(1)服务器接收多个hub的信息,服务器根据信号强度、位置信息、hub的硬件性能、hub上连接的设备个数等信息,决定哪个hub作为主hub;
(2)在添加hub设备时,指定不同hub的角色,有一个为主hub,其它hub可以作为从属hub;服务器的对应关系设置信息可跟主hub进行关联。
可选的,第一控制设备在检测到第一事件后,可向服务器输出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服务器获取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后,可转发给所述第二控制设备,使得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可选的,服务器转发给第二控制设备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可以是,通知第一事件已执行的通知事件(第二控制设备需对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进行处理后,根据处理结果控制第二事件的执行),或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通知事件(第二控制设备可直接控制第二事件的执行)。
可选的,服务器获取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后,还可对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转发给所述第二控制设备,以便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相应的,此时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可以是通知第一事件已执行的通知事件,服务器可基于目标对应关系,得到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处理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可在多个控制设备协同工作的场景下,实现对应关系的配置,为满足终端设备间联动控制的复杂控制需求提供基础。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设备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第一控制设备可与上文以第一控制设备角度描述的控制方法相互对应参照。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参照图19,该第一控制设备可以包括:
第一事件获得模块100,用于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
通知事件触发模块110,用于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第一事件对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
第一对应关系获取并存储模块(未图示),用于获取并在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储第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根据目标对应关系生成,所述目标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第二事件的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关系。
可选的,一方面,第一对应关系获取并存储模块120具体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在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由服务器根据目标对应关系生成并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设备。
可选的,另一方面,第一对应关系获取并存储模块120具体可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从目标对应关系中分离所述第一事件,并在所述第一事件基础上补充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得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在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可选的,通知事件触发模块110可以包括:
第一触发单元(未图示),用于基于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通知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通知事件;
或,第二触发单元(未图示),用于基于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通知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事件已执行的通知事件。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
输出模块(未图示),用于输出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便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根据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或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处理结果,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服务器可与上文以服务器角度描述的控制方法相互对应参照。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参照图20,该服务器可以包括:
目标对应关系获得模块200,用于获得目标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第二事件的关系,所述第一事件是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事件,所述第二事件是第二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事件;
控制设备确定模块210,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控制设备,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控制设备,第一控制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不同;
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模块22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对应关系生成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表示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关系,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为第一控制设备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执行所述第二事件的事件;
分配模块230,用于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分配给所述第一控制设备。
可选的,一方面,服务器还可以包括:
第一转发模块(未图示),用于获取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并转发给所述第二控制设备,使得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可选的,另一方面,服务器还可以包括:
第二转发模块(未图示),用于获取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对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转发给所述第二控制设备,以便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可选的,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可以包括: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或,通知第一事件已执行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可在多个控制设备协同工作场景下,实现较为高效且准确的终端设备的联动控制,且满足了终端设备间联动控制的复杂控制需求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控制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
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第一事件对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之前,还包括:
获取并在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储第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根据目标对应关系生成,所述目标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第二事件的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并在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储第一对应关系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在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由服务器根据目标对应关系生成并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设备;
或,接收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从目标对应关系中分离所述第一事件,并在所述第一事件基础上补充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得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在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第一事件对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包括:
基于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通知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通知事件;
或,基于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通知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事件已执行的通知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出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便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根据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或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处理结果,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6.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控制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
如果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确定存在与第一事件匹配的跨控制设备对应关系,控制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7.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目标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第二事件的关系,所述第一事件是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事件,所述第二事件是第二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事件;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控制设备,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控制设备,第一控制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不同;
根据所述目标对应关系生成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表示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关系,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为第一控制设备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执行所述第二事件的事件;
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分配给所述第一控制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并转发给所述第二控制设备,使得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或,获取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对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转发给所述第二控制设备,以便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包括:通知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或,通知第一事件已执行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
10.一种第一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事件获得模块,用于获得表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设备;
通知事件触发模块,用于基于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第一事件对应的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得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对应关系获取并存储模块,用于获取并在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中存储第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根据目标对应关系生成,所述目标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第二事件的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事件触发模块包括: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通知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第二事件的通知事件;
或,第二触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事件对应关系集合,触发通知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事件已执行的通知事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以便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根据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或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处理结果,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14.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对应关系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目标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对应关系是表明第一事件触发第二事件的关系,所述第一事件是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事件,所述第二事件是第二终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事件;
控制设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控制设备,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控制设备,第一控制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不同;
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对应关系生成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表示第一事件触发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的关系,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为第一控制设备通知第二控制设备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执行所述第二事件的事件;
分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分配给所述第一控制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转发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并转发给所述第二控制设备,使得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或,第二转发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对所述跨控制设备通知事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转发给所述第二控制设备,以便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状态变化的第二事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09521.9A CN105915730A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一种控制方法、第一控制设备及服务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09521.9A CN105915730A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一种控制方法、第一控制设备及服务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15730A true CN105915730A (zh) | 2016-08-31 |
Family
ID=56753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09521.9A Pending CN105915730A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一种控制方法、第一控制设备及服务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1573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36488A (zh) * | 2019-03-12 | 2019-06-25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联动方案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09981424A (zh) * | 2019-03-12 | 2019-07-05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联动方案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11052710A (zh) * | 2017-09-06 | 2020-04-21 |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 物联网可配置事件和动作排序框架 |
CN111766788A (zh) * | 2020-06-01 | 2020-10-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57332A (zh) * | 2009-02-17 | 2009-10-14 | 刘利华 | 智能家居信息管理系统 |
CN101615071A (zh) * | 2009-05-18 | 2009-12-30 | 姚锋 | 一机多用户系统 |
WO2014059827A1 (zh) * | 2012-10-19 | 2014-04-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物联网应用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4898434A (zh) * | 2015-04-03 | 2015-09-0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智能家居设备联动规则设定方法及装置 |
-
2016
- 2016-06-30 CN CN201610509521.9A patent/CN10591573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57332A (zh) * | 2009-02-17 | 2009-10-14 | 刘利华 | 智能家居信息管理系统 |
CN101615071A (zh) * | 2009-05-18 | 2009-12-30 | 姚锋 | 一机多用户系统 |
WO2014059827A1 (zh) * | 2012-10-19 | 2014-04-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物联网应用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4898434A (zh) * | 2015-04-03 | 2015-09-0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智能家居设备联动规则设定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52710A (zh) * | 2017-09-06 | 2020-04-21 |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 物联网可配置事件和动作排序框架 |
US11711431B2 (en) | 2017-09-06 | 2023-07-25 | Convida Wireless, Llc | Internet of things configurable event and action sequencing framework |
CN111052710B (zh) * | 2017-09-06 | 2023-11-07 |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物联网可配置事件和动作排序框架的装置和方法 |
CN109936488A (zh) * | 2019-03-12 | 2019-06-25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联动方案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09981424A (zh) * | 2019-03-12 | 2019-07-05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联动方案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09981424B (zh) * | 2019-03-12 | 2021-06-29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联动方案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09936488B (zh) * | 2019-03-12 | 2021-06-29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联动方案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11766788A (zh) * | 2020-06-01 | 2020-10-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15730A (zh) | 一种控制方法、第一控制设备及服务器 | |
CN105376083B (zh) | 节能控制方法、管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 | |
CN106100999A (zh) | 一种虚拟化网络环境中镜像网络流量控制协议 | |
CN110351153B (zh) | 一种基于在线配置和动态下发配置文件的边缘计算系统 | |
CN106375458B (zh) | 服务调用系统、方法及装置 | |
CN103019791B (zh) | 软件部署方法及软件部署系统 | |
CN105721318B (zh) |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sdn中发现网络拓扑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917690A (zh) | 基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在网络中模块间通信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
CN104317843A (zh) | 一种数据同步etl系统 | |
CN104754287B (zh) | 视频监控设备配置参数下发方法及系统 | |
CN101090324A (zh) | 网络系统以及服务器 | |
TW201616848A (zh) | 個資隱藏之通話方法及其系統 | |
CN104660695A (zh) | 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EP2437527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intelligent group service of mobile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 |
CN106203989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5594188B (zh) | 连接管理装置、通信管理系统、通信系统及用于控制连接的方法 | |
CN106301897A (zh) | 一种Linux操作系统安装配置方法及装置 | |
JPH09509541A (ja) | データ記憶装置 | |
CN105991592A (zh) | 同人身份维护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
CN106331152A (zh) | 一种实现模块间信息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802645B (zh) | 一种fpga单粒子翻转故障模拟系统和方法 | |
WO2020042929A1 (zh) | 一种区块链系统 | |
CN112799970B (zh) | 测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3965434A (zh) | 一种跨机房场景下的api网关路由实现方法 | |
CN105306491A (zh) | 注册方法和注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