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5526A - 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5526A
CN105915526A CN201610321168.1A CN201610321168A CN105915526A CN 105915526 A CN105915526 A CN 105915526A CN 201610321168 A CN201610321168 A CN 201610321168A CN 105915526 A CN105915526 A CN 105915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interpolation
thumbnail
video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211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强
陈文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rui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iru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irui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iru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211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55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5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5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共享应用平台,通过内置的名师优课系统、名师空间系统、成果评选系统、课程资源系统、教育视频系统、搜索导航系统、学校教育资源中心、教学备课系统,实现市、县、学校、个人四级架构站群式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本系统网络接口与国家、省、市、县级等其它第三方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共享。本发明可为本区域各中小学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独立管理、分级评选、择优推荐、共享汇聚、搜索应用等功能,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促进本区域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越来越以多媒体、交互式为特征,远距离、快速度、高质量地传送教育资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问题。
所以构建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完成以下目标非常有必要:
构建区域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管理平台,整合国家、省级、市级、区域内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资源搜索、下载、管理、交流、评价、推送等服务。为各中小学提供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支持学校的资源建设和优质资源的积累。通过教育成果评选和名师优课系统的建设,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分级评选、择优汇聚、共享展示。通过名校、名师教研空间等系统平台的建设,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促进本区域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旨在整合优秀教学资源,促进区域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通过内置的名师优课系统、名师空间系统、成果评选系统、课程资源系统、教育视频系统、搜索导航系统、学校教育资源中心、教学备课系统,实现市、县、学校、个人四级架构站群式资源的共建共享;
通过本系统网络接口与国家、省、市、县级等其它第三方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实现数据对接与共享;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具体包括有:教育资源云搜索系统、站群式教育资源系统、名师优课系统、名师空间系统、教育成果评选系统、学校教育资源中心、教学备课系统、快速建站模块、个性化定制模块;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采用B/S结构,系统采用分层分类管理模式,层级有:系统管理、县/区级管理、单位管理、站点管理和个人管理。其中站点管理又分站点主管理员和n个站点资源审核管理员,站点资源管理员审核权限可按学科、年级、目录、活动项目进行授权;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视频格式转换模块,对用户上传的视频文件自动转换为FLV或MP4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文档格式转换模块,对用户上传的文档文件自动转换为swf格式或html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在线同屏浏览模块,用于实现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练习、教学反思的同屏浏览与学习;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观众投票评论模块、浏览统计模块,用于根据系统设置的分数权重自动计算优秀课例作品的观众得分;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根据登录用户的来源区域与权限自动进入相应指定的搜索站点,各站点的资源搜索范围由平台配置;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个人应用模块,该个人应用模块包括课堂教学模块、作业管理模块、直播课堂模块、在线辅导模块、你问我答模块、教学观摩模块。
进一步,所述缩略图的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待生成缩略图的源图片和待生成缩略图的目标尺寸;
步骤二,根据重要性分析算法,计算源图片的重要性分布即每个像素的重要性;对待显示的图片进行重要性分析;依据待显示图片的属性,通过视觉显著性检测方法提取所述待显示图片的重要区域;重要性信息图包括:获取所述待显示图片的重要区域的灰度值;生成所述待显示图片的重要区域的灰度图;依据重要性分析结果生成所述待显示图片的重要性信息图,所述重要性信息图包含灰度信息;依据所述灰度信息对所述重要性信息图进行重要性分层;将所述重要区域的灰度图的灰度值按照预设取值范围进行划分,形成灰度值由高到低的多层重要信息图;提取所述重要区域的灰度图中物体的形状,将同一物体的形状所包含的灰度值划分为同一层;依据所述分层重要性的高低,由高到低逐层显示所述图片;
步骤三,将源图片均匀划分成M×N个网格,其中M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以及,根据图片的重要性分布,计算每个网格的重要性;
步骤四,根据不同网格的重要性,使用裁剪、缩放、扭曲三种策略对网格进行变形,获得变形后的网格;使用扭曲策略保持重要区域的形状,而扭曲重要区域之间的不重要区域,使用裁切策略和缩放策略使变形后的网格同时满足裁切要求、扭曲要求、缩放要求;裁切要求为:网格的重要性越高,变形后的网格的位置与裁切窗口中心的距离越近;其中,单个网格与裁切窗口中心距离的计算方式为:变形后网格的质心距离裁切窗口中心的距离的平方和,包括:根据网格的四个顶点,计算当前变形后网格的质心坐标;根据变形后网格的质心坐标,计算质心与裁切窗口中心的距离;计算所述距离的平方;缩放要求为:网格的重要性越高,变形后的网格与原始网格相比尺度差异越小;其中,单个网格与原始网格尺度差异的计算方式为:变形后网格的平均对角线长度与原始网格对角线长度之差的平方和,包括:根据网格的四个顶点,计算当前变形后网格的尺度参数,该参数取值为正值,在0到1的范围内,说明该网格变形后发生了尺度缩小;大于1,说明该网格变形后发生尺度扩大;等于1说明该网格尺度未发生变化;根据变形后网格的尺度参数,计算变形后网格的平均对角线长度与原始网格对角线长度之差;计算所述长度差的平方;
步骤五,使源图像各网格内的图像内容适应变形后的网格,获得第一缩略图;根据变形后网格的四个顶点坐标与原始网格的四个顶点坐标,计算从原始网格到变形后网格的最佳平面投影关系,即一个二维的线性映射;根据最佳平面投影关系,将原始网格内的各像素投影到变形后的网格中,使原始图像内容适应新的网格;根据图像变形后像素的位置和裁切窗口的位置,丢弃处于裁切窗口之外的像素,保留裁切窗口之内像素作为第一缩略图;
步骤六,根据重要区域完整性检测策略,判定第一缩略图对重要区域的显示是否符合中重要区域完整性判定条件;重要物体完整性判定条件为:缩略图中所有像素的重要性之和与源图片中所有像素的重要性之和的比例大于预设阈值,其中,预设阈值的取值大于0.2;
步骤七,若第一缩略图符合重要区域完整性条件,则直接将第一缩略图作为第二缩略图;否则,利用裁切修正算法调整裁切策略的作用效果,重新获得第一缩略图;利用裁切修正算法调整裁切策略的作用效果,重新获得第一缩略图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对不满足重要物体完整性判定条件的缩略图,调整裁切策略的作用效果,即调整裁切要求,使重要网格距离裁切窗口中心的距离更近,减少变形后处于裁切窗口之外的像素数量;
步骤八,根据重要区域充分性检测策略,判定第二缩略图对重要区域的显示是否符合中重要区域充分性判定条件;重要物体充分性判定条件为:缩略图中重要像素所占的面积与缩略图面积比例大于预设阈值,其中,预设阈值的取值大于0.2;
步骤九,若第二缩略图符合重要区域充分性条件,则直接将第二缩略图作为第三缩略图;否则,利用缩放修正算法调整缩放策略的作用效果,重新获得第二缩略图;利用缩放修正算法调整缩放策略的作用效果,重新获得第二缩略图的步骤包括:对不满足重要物体充分性判定条件的缩略图,调整缩放策略的作用效果,即调整缩放要求,使重要网格的尺度与原始网格的尺度差异更小,增大变形后重要区域占据的面积;
步骤十,输出第三缩略图。
步骤十一,缩略图的加载,显示缩略图显示界面,其中,所述缩略图显示界面具有随用户操作滚动的视觉区域,视觉区域的滚动带动电子设备屏幕当前显示的缩略图的改变;监控视觉区域的滚动;在视觉区域停止滚动时,确定当前需在所述视觉区域显示的待显示缩略图;将所述待显示缩略图读取至内存,并启动在所述视觉区域绘制所述待显示缩略图的图片帧;每在绘制N个图片帧时,若检测到所述待显示缩略图中存在未加载至GPU的至少一个缩略图,则停止绘制下N个图片帧,优先将所述至少一个缩略图中设定数量的目标缩略图加载至GPU中,并在所述目标缩略图加载至GPU后,恢复绘制下N个图片帧;其中,N≥1且为整数;
所述停止绘制下N个图片帧包括:
每在上N个图片帧已绘制,且检测到所述待显示缩略图中存在未加载至GPU的至少一个缩略图时,停止绘制下N个图片帧;
所述在所述目标缩略图加载至GPU后,恢复绘制下N个图片帧包括:
在将所述目标缩略图加载至GPU后,绘制下N个图片帧。
进一步,所述文档格式转换模块的文档格式文件转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获取需要进行格式转换的文件;
根据文件后缀名判断所述文件的格式是否为文档格式;
对所述文档格式文件进行初始化处理;判断所述文件是否为加密文件或非法文件,并计算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页数;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页数为0时,将其标注为空文件并通知服务器;
将所述文档格式文件发送给文档转换节点;所述文档转换节点包括无PPT文件转换子任务的第一文档转换节点和有PPT文件转换子任务的第二文档转换节点;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小于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时,将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每一页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给所述每个第一文档转换节点;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大于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同时满足(L1*2+L2)≥P的条件时,将所述每个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两页文档格式文件,所述每个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一页文档格式文件,并且优先分配所述每个第一文档转换节点的转换子任务,其中L1表示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L2表示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总数,P表示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大于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同时所述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数量为0时,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平均分配给所述每个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大于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同时满足(L1*2+L2)<P的条件,并且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数量不为0时,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中每个节点分配2n页文件,所述第二文档转换节点中每个节点分配n页文件,剩余的页数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给第一文档转换节点,若还有多余的页数则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给第二文档转换节点,其中L1表示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L2表示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总数,P表示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对所述文档格式文件进行格式转换处理。
进一步,所述教育资源云搜索系统的云搜索服务注册方法包括:
站点发送注册申请至云服务端,所述注册申请至少包括站点域名;
所述云服务端根据所述注册申请为所述站点分配站点ID,并根据所述站点ID建立所述站点的资源索引的目录;
所述云服务端采集所述站点的资源并存储,根据所述站点资源生成站点资源索引;所述云服务端通过所述站点提供的资源标准化内容接口采集所述站点的资源,所述站点资源包括标准化内容,所述标准化内容包括资源访问地址、资源ID、资源名称、资源分类、资源正文和资源最后修改时间;所述云服务端存储所述资源的标准化内容;所述资源的标准化内容还包括资源标签、资源摘要、资源作者ID、资源作者、资源创建时间、资源浏览量、资源编辑次数、资源版本数和资源评论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站点提供的资源标准化内容接口采用XML语言编写,并对每个资源有独立的资源访问地址;
所述云服务端根据所述站点资源索引的目录定义的位置存储所述站点资源索引。
进一步,所述视频格式转换模块的视频格式转换方法包括:在将隔行序列转为逐行序列的过程中采用了边缘保护策略和运动自适应策略对场内插值的结果进行了修正,视频格式转换的过程是:对隔行输入的视频信号先进行隔行序列的逐行化处理,进行逐行化时,采用边缘保护场内二维插值和Cubic二维插值加权求和,再用运动自适应插值结果与之做三维加权求和,对逐行化后的序列进行帧率变换,最后做帧内分辨率变换,输出指定帧率或场率的视频序列;
所述的隔行序列的逐行化,具体为:
对隔行序列做三种处理:首先是场内垂直方向的一维Cubic插值,使输入视频序列的垂直分辨率加倍,其次对待插值象素做边缘保护插值,并与一维Cubic插值的结果加权求和,得到场内插值的结果,最后对隔行序列中的待插值象素进行运动检测,根据运动检测确定的运动自适应加权系数将场内插值的结果和运动参考象素加权求和,得到经三维插值的逐行象素;
所述的一维Cubic插值,具体如下:
在进行隔行序列的逐行化时,仅需要对输入的图象进行垂直方向的插值,采用4抽头128相位的Cubic函数插值滤波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垂直方向的一维插值,插值滤波器的系数按下式进行计算:
u ( Δ x ) = 3 2 | Δ x | 3 - 5 2 | Δ x | 2 + 1 - 1 2 | Δ x | 2 + 5 2 | Δ x | 2 - 4 | Δ x | + 2 0
在垂直方向上对输入图象进行Cubic函数插值的计算公式为:
I c u b i c * ( x + 1 , y , n ) = Σ i = - 1 2 I ( x + 2 i , y , n ) u v ( 2 i - 1 2 )
其中Icubic *(x+1,y,n)为第n场中在位置(x+1,y)处,以Cubic函数为插值核的二维插值结果,其中x={1,3,5,Λ}或{0,2,4,Λ};
I(x,y,n)为第n场中在位置(x,y)处的已知象素;
i∈[-1,2]为参与插值的象素的垂直偏移量;
是一维4抽头128相位Cubic函数插值滤波器的系数,下标v表示垂直方向的插值滤波器;
所述的边缘保护插值,具体如下:
边缘保护插值由两个部分组成:边缘相关方向判断,边缘相关方向插值,首先根据待插值点周围的已知象素插值差判断待插值点的边缘相关方向,以水平向右为0°,相关方向的集合为:{45°,90°,135°},然后以该相关方向上已知象素的平均值作为边缘保护插值结果,并以相关方向象素的差确定边缘保护插值的加权系数,边缘保护插值和二维Cubic插值一起构成了场内二维插值的结果,即:
I inf r a * ( x + 1 , y , n ) = ( 1 - w e d g e ) I c u b i c * ( x + 1 , y , n ) + w e d g e I e d g e * ( x + 1 , y , n )
其中Iinfra *(x+1,y,n)是在输入的第n场中采用场内二维插值算法得到的插值结果,该二维插值包括Cubic二维插值和边缘保护插值,x={1,3,5,Λ}或{0,2,4,Λ};
Icubic *(x+1,y,n)是在输入的第n场中采用二维Cubic插值得到的插值结果;
Iedge *(x+1,y,n)是在输入的第n场中采用边缘保护的方法得到的插值结果;
wedge是输入的第n场中待插值象素点(x+1,y)的边缘保护加权系数,由该点的相关方向上已知象素的差决定;
所述的运动自适应插值,具体如下:
采用运动自适应的方法对运动和静止内容分别进行处理,运动自适应算法的基础是运动检测和运动判断,采用基于场的算法的几判断方法,如果当前场的某象素与参考场对应位置处的插值象素的差超过一定的门限,则认为当前场的象素是运动的,否则认为当前场的象素是静止的,在对当前场中的象素进行运动的检测的同时,该算法还给出了该象素的运动加权系数,因此在逐行帧中的待插值象素是由场内插值与参考场对应象素根据运动加权系数加权求和得到的,采用运动自适应技术的插值公式为:
I i n t e r * ( x + 1 , y , n ) = m _ ratioI int r a * ( x + 1 , y , n ) + ( 1 - m _ r a t i o ) · I ( x + 1 , y , n - 1 ) ;
其中,Iinter *(x+1,y,n)是第n场中经场间插值得到的x+1行,y列象素,x={1,3,5,Λ}或{0,2,4,Λ};
Iintra *(x+1,y,n)是在第n场内采用场内插值,包括二维Cubic插值和边缘保护插值,得到的x+1行,y列象素;
I(x+1,y,n-1)是第n-1场中的x+1行,y列象素;
m_ratio是运动加权系数,如果当前场某象素经运动检测判断为静止象素,则m_ratio=0,m_ratio∈[0,1]。
所述教育视频系统设置有视频流实时加密模块,所述视频流实时加密模块采用的加密方法为:
步骤1:利用加密摄像头拍摄明文视频,得到视频流,并将视频流通过数据总线发送给加密摄像头内置的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
步骤2: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后,得到密文视频,将密文视频通过网络发送给视频服务器,所述视频服务器存储密文视频;
步骤3:所述解密客户端向视频服务器发送视频获取请求,请求获取视频服务器上的密文视频;
步骤4:视频服务器接收解密客户端发送的视频获取请求,将请求获取的密文视频发送给解密客户端;步骤5:解密客户端接收视频服务器发送的密文视频,利用内置的解密模块对密文视频进行解密后,得到解密视频,并将解密视频进行播放。
进一步,所述视频流实时加密模块采用的加密方法进一步单视频文件到3D视频文件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原始图像,所述原始图像为单视频文件的一帧画面;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存储模式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拆分,得到两个独立的左右眼图像;根据Scaling算法将所述左右眼图像放大到所述原始图像的尺寸,得到新的左右眼图像;将所述新的左右眼图像打包输出,生成3D视频文件播出。
单视频文件到3D视频文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原始图像,所述原始图像为单视频文件的一帧画面;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存储模式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拆分,得到两个独立的左右眼图像;根据Scaling算法将所述左右眼图像放大到所述原始图像的尺寸,得到新的左右眼图像;将所述新的左右眼图像打包输出,生成3D视频文件播出。
本发明构建了区域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管理平台,整合国家、省级、市级、区域内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资源搜索、下载、管理、交流、评价、推送等服务;为各中小学提供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支持学校的资源建设和优质资源的积累;通过教育成果评选和名师优课系统的建设,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分级评选、择优汇聚、共享展示;通过名校、名师教研空间等系统平台的建设,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促进本区域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保障。本发明定义的缩略图完整性判定条件和充分性判定条件可以评价当前缩略图对重要区域显示的完整程度和充分程度;所引入的缩略图完整性修正算法,对重要区域显示不完整的缩略图,相应地调整裁切策略的作用效果,使再次生成的缩略图包含更多重要区域,有效改进缩略图中重要区域的完整性;所引入的缩略图充分性修正算法,对重要区域显示不充分的缩略图,相应地调整缩放策略的作用效果,使再次生成的缩略图中重要区域占据更多空间,有效改进缩略图中重要区域的充分性。本发明可在绘制待显示缩略图的图片帧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待显示缩略图中未加载至GPU的缩略图,至GPU的加载;最后达成待显示缩略图均加载至GPU的结果,从而使得加载至GPU的待显示缩略图的图片帧,可绘制在视觉区域中,完成待显示缩略图至视觉区域的加载,解决了缩略图显示界面当前需显示的缩略图被绘制灰块的问题,在缩略图显示界面中实现当前需显示的缩略图的加载显示,从而为便于用户快速、准确地定位到需要查看的图片提供了基础。本发明首先对待显示的图片进行重要性分析,生成待显示图片的重要信息图,由此可以过滤掉待显示的图片中的一些不重要的信息;然后再对生成的重要信息图进行重要性分层,最后按照重要性由高到低逐层显示图片信息,使得用户不需要在图片信息全部加载完之前就能够获取到待显示图片的重要信息,提高了用户获取图片信息的效率。本发明将需要进行格式转换的文档文件拆分成每一单页的转换子任务,根据P2P节点的数量及状态以及文档文件的总页数,将每页转换子任务合理分配给P2P节点进行格式转换。本发明提出的档格式文件的转换方法,利用P2P节点对文档格式文件的每一页进行格式转换,通过转换子任务的合理分配,有效提高文件格式转换的效率,并且避免了采用服务器或用户终端进行文件格式转换,降低了服务器或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本发明用于完成包括分辨率变换和帧率变换在内的视频图象格式转换,采用简单的场内和场间算法,对隔行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逐行化;采用简单重复的方法对逐行化的标准清晰度视频信号进行帧率变换;对逐行信号进行帧内二维Cubic函数多相位插值滤波完成分辨率变换。本发明涉及的算法简单实用,功能全面,由于采用了较为精细的隔行转逐行手段,为后续的帧率转换和分辨率变换打下了良好基础;对于数据存贮的要求低,即使输出信号为高清晰度视频,在进行帧率变换时也只需存贮两帧标准清晰度视频信号的逐行形式,比较适合硬件电路实现。插值后输出的图象细节稳定,图象细腻,快速运动图象没有抖动和闪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教育资源云搜索系统;2、站群式教育资源系统;3、名师优课系统;4、名师空间系统;5、教育成果评选系统;6、学校教育资源中心;7、教学备课系统;8、快速建站模块;9、个性化定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
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通过内置的名师优课系统、名师空间系统、成果评选系统、课程资源系统、教育视频系统、搜索导航系统、学校教育资源中心、教学备课系统,实现市级、县区、学校、个人四级架构站群式资源共建共享;
通过本系统网络接口与国家、省、市、县级及其它第三方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实现数据对接与共享。
进一步,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具体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教育资源云搜索系统1、站群式教育资源系统2、名师优课系统3、名师空间系统4、教育成果评选系统5、学校教育资源中心6、教学备课系统7、快速建站模块8、个性化定制模块9。
进一步,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采用B/S结构,系统采用分层分类管理模式,层级有:系统管理、县/区级管理、单位管理、站点管理和个人管理。其中站点管理又分站点主管理员和n个站点资源审核管理员,站点资源管理员审核权限可按学科、年级、目录、活动项目进行授权;
进一步,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视频格式转换模块,对用户上传的视频文件自动转换为FLV或MP4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
进一步,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文档格式转换模块,对用户上传的文档文件自动转换为swf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
进一步,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在线同屏浏览模块,用于实现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练习、教学反思的同屏浏览与学习。
进一步,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观众投票评论模块、浏览统计模块,用于根据系统设置的分数权重自动计算优秀课例作品的观众得分。
进一步,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根据登录用户的来源区域与权限自动进入相应指定的搜索站点,各站点的资源搜索范围由平台配置。
进一步,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个人应用模块,该个人应用模块包括课堂教学模块、作业管理模块、直播课堂模块、在线辅导模块、你问我答模块、教学观摩模块。
进一步,所述缩略图的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待生成缩略图的源图片和待生成缩略图的目标尺寸;
步骤二,根据重要性分析算法,计算源图片的重要性分布即每个像素的重要性;对待显示的图片进行重要性分析;依据待显示图片的属性,通过视觉显著性检测方法提取所述待显示图片的重要区域;重要性信息图包括:获取所述待显示图片的重要区域的灰度值;生成所述待显示图片的重要区域的灰度图;依据重要性分析结果生成所述待显示图片的重要性信息图,所述重要性信息图包含灰度信息;依据所述灰度信息对所述重要性信息图进行重要性分层;将所述重要区域的灰度图的灰度值按照预设取值范围进行划分,形成灰度值由高到低的多层重要信息图;提取所述重要区域的灰度图中物体的形状,将同一物体的形状所包含的灰度值划分为同一层;依据所述分层重要性的高低,由高到低逐层显示所述图片;
步骤三,将源图片均匀划分成M×N个网格,其中M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以及,根据图片的重要性分布,计算每个网格的重要性;
步骤四,根据不同网格的重要性,使用裁剪、缩放、扭曲三种策略对网格进行变形,获得变形后的网格;使用扭曲策略保持重要区域的形状,而扭曲重要区域之间的不重要区域,使用裁切策略和缩放策略使变形后的网格同时满足裁切要求、扭曲要求、缩放要求;裁切要求为:网格的重要性越高,变形后的网格的位置与裁切窗口中心的距离越近;其中,单个网格与裁切窗口中心距离的计算方式为:变形后网格的质心距离裁切窗口中心的距离的平方和,包括:根据网格的四个顶点,计算当前变形后网格的质心坐标;根据变形后网格的质心坐标,计算质心与裁切窗口中心的距离;计算所述距离的平方;缩放要求为:网格的重要性越高,变形后的网格与原始网格相比尺度差异越小;其中,单个网格与原始网格尺度差异的计算方式为:变形后网格的平均对角线长度与原始网格对角线长度之差的平方和,包括:根据网格的四个顶点,计算当前变形后网格的尺度参数,该参数取值为正值,在0到1的范围内,说明该网格变形后发生了尺度缩小;大于1,说明该网格变形后发生尺度扩大;等于1说明该网格尺度未发生变化;根据变形后网格的尺度参数,计算变形后网格的平均对角线长度与原始网格对角线长度之差;计算所述长度差的平方;
步骤五,使源图像各网格内的图像内容适应变形后的网格,获得第一缩略图;根据变形后网格的四个顶点坐标与原始网格的四个顶点坐标,计算从原始网格到变形后网格的最佳平面投影关系,即一个二维的线性映射;根据最佳平面投影关系,将原始网格内的各像素投影到变形后的网格中,使原始图像内容适应新的网格;根据图像变形后像素的位置和裁切窗口的位置,丢弃处于裁切窗口之外的像素,保留裁切窗口之内像素作为第一缩略图;
步骤六,根据重要区域完整性检测策略,判定第一缩略图对重要区域的显示是否符合中重要区域完整性判定条件;重要物体完整性判定条件为:缩略图中所有像素的重要性之和与源图片中所有像素的重要性之和的比例大于预设阈值,其中,预设阈值的取值大于0.2;
步骤七,若第一缩略图符合重要区域完整性条件,则直接将第一缩略图作为第二缩略图;否则,利用裁切修正算法调整裁切策略的作用效果,重新获得第一缩略图;利用裁切修正算法调整裁切策略的作用效果,重新获得第一缩略图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对不满足重要物体完整性判定条件的缩略图,调整裁切策略的作用效果,即调整裁切要求,使重要网格距离裁切窗口中心的距离更近,减少变形后处于裁切窗口之外的像素数量;
步骤八,根据重要区域充分性检测策略,判定第二缩略图对重要区域的显示是否符合中重要区域充分性判定条件;重要物体充分性判定条件为:缩略图中重要像素所占的面积与缩略图面积比例大于预设阈值,其中,预设阈值的取值大于0.2;
步骤九,若第二缩略图符合重要区域充分性条件,则直接将第二缩略图作为第三缩略图;否则,利用缩放修正算法调整缩放策略的作用效果,重新获得第二缩略图;利用缩放修正算法调整缩放策略的作用效果,重新获得第二缩略图的步骤包括:对不满足重要物体充分性判定条件的缩略图,调整缩放策略的作用效果,即调整缩放要求,使重要网格的尺度与原始网格的尺度差异更小,增大变形后重要区域占据的面积;
步骤十,输出第三缩略图。
步骤十一,缩略图的加载,显示缩略图显示界面,其中,所述缩略图显示界面具有随用户操作滚动的视觉区域,视觉区域的滚动带动电子设备屏幕当前显示的缩略图的改变;监控视觉区域的滚动;在视觉区域停止滚动时,确定当前需在所述视觉区域显示的待显示缩略图;将所述待显示缩略图读取至内存,并启动在所述视觉区域绘制所述待显示缩略图的图片帧;每在绘制N个图片帧时,若检测到所述待显示缩略图中存在未加载至GPU的至少一个缩略图,则停止绘制下N个图片帧,优先将所述至少一个缩略图中设定数量的目标缩略图加载至GPU中,并在所述目标缩略图加载至GPU后,恢复绘制下N个图片帧;其中,N≥1且为整数;
所述停止绘制下N个图片帧包括:
每在上N个图片帧已绘制,且检测到所述待显示缩略图中存在未加载至GPU的至少一个缩略图时,停止绘制下N个图片帧;
所述在所述目标缩略图加载至GPU后,恢复绘制下N个图片帧包括:
在将所述目标缩略图加载至GPU后,绘制下N个图片帧。
进一步,所述文档格式转换模块的文档格式文件转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获取需要进行格式转换的文件;
根据文件后缀名判断所述文件的格式是否为文档格式;
对所述文档格式文件进行初始化处理;判断所述文件是否为加密文件或非法文件,并计算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页数;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页数为0时,将其标注为空文件并通知服务器;
将所述文档格式文件发送给文档转换节点;所述文档转换节点包括无PPT文件转换子任务的第一文档转换节点和有PPT文件转换子任务的第二文档转换节点;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小于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时,将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每一页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给所述每个第一文档转换节点;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大于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同时满足(L1*2+L2)≥P的条件时,将所述每个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两页文档格式文件,所述每个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一页文档格式文件,并且优先分配所述每个第一文档转换节点的转换子任务,其中L1表示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L2表示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总数,P表示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大于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同时所述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数量为0时,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平均分配给所述每个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大于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同时满足(L1*2+L2)<P的条件,并且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数量不为0时,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中每个节点分配2n页文件,所述第二文档转换节点中每个节点分配n页文件,剩余的页数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给第一文档转换节点,若还有多余的页数则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给第二文档转换节点,其中L1表示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L2表示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总数,P表示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对所述文档格式文件进行格式转换处理。
进一步,所述教育资源云搜索系统的云搜索服务注册方法包括:
站点发送注册申请至云服务端,所述注册申请至少包括站点域名;
所述云服务端根据所述注册申请为所述站点分配站点ID,并根据所述站点ID建立所述站点的资源索引的目录;
所述云服务端采集所述站点的资源并存储,根据所述站点资源生成站点资源索引;所述云服务端通过所述站点提供的资源标准化内容接口采集所述站点的资源,所述站点资源包括标准化内容,所述标准化内容包括资源访问地址、资源ID、资源名称、资源分类、资源正文和资源最后修改时间;所述云服务端存储所述资源的标准化内容;所述资源的标准化内容还包括资源标签、资源摘要、资源作者ID、资源作者、资源创建时间、资源浏览量、资源编辑次数、资源版本数和资源评论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站点提供的资源标准化内容接口采用XML语言编写,并对每个资源有独立的资源访问地址;
所述云服务端根据所述站点资源索引的目录定义的位置存储所述站点资源索引。
进一步,所述视频格式转换模块的视频格式转换方法包括:在将隔行序列转为逐行序列的过程中采用了边缘保护策略和运动自适应策略对场内插值的结果进行了修正,视频格式转换的过程是:对隔行输入的视频信号先进行隔行序列的逐行化处理,进行逐行化时,采用边缘保护场内二维插值和Cubic二维插值加权求和,再用运动自适应插值结果与之做三维加权求和,对逐行化后的序列进行帧率变换,最后做帧内分辨率变换,输出指定帧率或场率的视频序列;
所述的隔行序列的逐行化,具体为:
对隔行序列做三种处理:首先是场内垂直方向的一维Cubic插值,使输入视频序列的垂直分辨率加倍,其次对待插值象素做边缘保护插值,并与一维Cubic插值的结果加权求和,得到场内插值的结果,最后对隔行序列中的待插值象素进行运动检测,根据运动检测确定的运动自适应加权系数将场内插值的结果和运动参考象素加权求和,得到经三维插值的逐行象素;
所述的一维Cubic插值,具体如下:
在进行隔行序列的逐行化时,仅需要对输入的图象进行垂直方向的插值,采用4抽头128相位的Cubic函数插值滤波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垂直方向的一维插值,插值滤波器的系数按下式进行计算:
u ( Δ x ) = 3 2 | Δ x | 3 - 5 2 | Δ x | 2 + 1 - 1 2 | Δ x | 2 + 5 2 | Δ x | 2 - 4 | Δ x | + 2 0
在垂直方向上对输入图象进行Cubic函数插值的计算公式为:
I c u b i c * ( x + 1 , y , n ) = Σ i = - 1 2 I ( x + 2 i , y , n ) u v ( 2 i - 1 2 )
其中Icubic *(x+1,y,n)为第n场中在位置(x+1,y)处,以Cubic函数为插值核的二维插值结果,其中x={1,3,5,Λ}或{0,2,4,Λ};
I(x,y,n)为第n场中在位置(x,y)处的已知象素;
i∈[-1,2]为参与插值的象素的垂直偏移量;
是一维4抽头128相位Cubic函数插值滤波器的系数,下标v表示垂直方向的插值滤波器;
所述的边缘保护插值,具体如下:
边缘保护插值由两个部分组成:边缘相关方向判断,边缘相关方向插值,首先根据待插值点周围的已知象素插值差判断待插值点的边缘相关方向,以水平向右为0°,相关方向的集合为:{45°,90°,135°},然后以该相关方向上已知象素的平均值作为边缘保护插值结果,并以相关方向象素的差确定边缘保护插值的加权系数,边缘保护插值和二维Cubic插值一起构成了场内二维插值的结果,即:
I inf r a * ( x + 1 , y , n ) = ( 1 - w e d g e ) I c u b i c * ( x + 1 , y , n ) + w e d g e I e d g e * ( x + 1 , y , n )
其中Iinfra *(x+1,y,n)是在输入的第n场中采用场内二维插值算法得到的插值结果,该二维插值包括Cubic二维插值和边缘保护插值,x={1,3,5,Λ}或{0,2,4,Λ};
Icubic *(x+1,y,n)是在输入的第n场中采用二维Cubic插值得到的插值结果;
Iedge *(x+1,y,n)是在输入的第n场中采用边缘保护的方法得到的插值结果;
wedge是输入的第n场中待插值象素点(x+1,y)的边缘保护加权系数,由该点的相关方向上已知象素的差决定;
所述的运动自适应插值,具体如下:
采用运动自适应的方法对运动和静止内容分别进行处理,运动自适应算法的基础是运动检测和运动判断,采用基于场的算法的几判断方法,如果当前场的某象素与参考场对应位置处的插值象素的差超过一定的门限,则认为当前场的象素是运动的,否则认为当前场的象素是静止的,在对当前场中的象素进行运动的检测的同时,该算法还给出了该象素的运动加权系数,因此在逐行帧中的待插值象素是由场内插值与参考场对应象素根据运动加权系数加权求和得到的,采用运动自适应技术的插值公式为:
I int e r * ( x + 1 , y , n ) = m _ ratioI int r a * ( x + 1 , y , n ) + ( 1 - m _ r a t i o ) · I ( x + 1 , y , n - 1 ) ;
其中,Iinter *(x+1,y,n)是第n场中经场间插值得到的x+1行,y列象素,x={1,3,5,Λ}或{0,2,4,Λ};
Iintra *(x+1,y,n)是在第n场内采用场内插值,包括二维Cubic插值和边缘保护插值,得到的x+1行,y列象素;
I(x+1,y,n-1)是第n-1场中的x+1行,y列象素;
m_ratio是运动加权系数,如果当前场某象素经运动检测判断为静止象素,则m_ratio=0,m_ratio∈[0,1]。
1.1站群式资源管理系统
1.1.1产品概述
平台为每个教师提供教师“个人主页空间”,主要用于展现教师个人的资源建设、课例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成就,也是教师在本系统中所有公开作品资源的聚合处。
为区域内每个学校提供“校本资源库”管理与展示平台,用于展现学校资源建设、教研活动、教师风采等方面的成就,促进校本资源的积累、分享、加工、创新能力;促进优质校本资源及成果更方便推荐共享给区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学校(尤其是名校)积极参与区域特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
为市、县二级机构分别建设本区域教育资源中心。把它打造成资源丰富、来源广泛、使用体验优越的资源共享中心;同时将各类资源及业务软件进行整合,成为本区域教学成果的橱窗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散地。
1.1.2教师个人主页功能简介
建设以教师个人为主体的网络空间,它是教师个人教学成果、教育叙事、交流学习的展示与分享平台。
教师个人首页可通过模版选择、栏目功能模块增删、皮肤选择等设置,方便教师快速建立个人空间首页的个性化定制。
个人首页具有博文、资源、视频、收藏、专辑、相册、留言板、时光轴、个人档以及我的管理等栏目版面。
在各栏目版面的资源可实现列表、详情、缩略图等模式的呈现,并可对选中栏目所属资源进行多种排序显示,实现资源多样化方式呈现。
平台对用户上传的视频文件(avi、mpg、wmv、asf、rm、rmvb、dat等格式)自动转换为FLV或MP4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以便在各种终端浏览器中实现无差别播放。
平台对用户上传的文档文件(doc、ppt、xls、pdf、txt、wps等格式)自动转换为swf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以便在各种终端浏览器中实现在线浏览。
实现所发布资源(文章、多媒体、光盘)格式均能在线实时展示与应用,对允许下载的资源均以用户上传的原文件格式进行下载。这样既能有效保护作者的版权又能方便用户的应用。
对资源可进行下载、推荐、评价、评论、分享、揪错、收藏、备课等操作。
实现系统内个人所发布资源的自动汇聚,并在个人主页中展示。个人所发布的资源可向好友、教研组、各级网站进行推送共享。
实现所发布的空间主页或资源可选择浏览对象及使用权限。浏览对象:完全共享、好友共享、密码共享等方式。使用权限:是否允许下载等。
1.1.3校本资源站功能简介
可通过单位站点的建立、模版的选择、目录设置、页面模块设置、皮肤设置等个性化的定制,方便用户快速建立一个可独立管理的学校资源站点。
上传的课程资源以学科、年级、版本、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入库归类管理与页面呈现。二级页面默认以资源使用类型进行分栏展现,也可以选择其它呈现方式。其课程资源目录由用户在上级区域平台目录范围中自主选择覆盖本校全部学科所对应版本的知识点目录。
上传的其它资源以专题栏目和目录方式进行入库归类管理与页面呈现。其专题资源目录由用户在上级区域平台目录范围中自主选择,也可对专题资源的目录进行自主添加、修改和删除等管理,并支持批量移动一个目录内的全部资源到另一个目录。
资源的二级页面可实现列表、详情、缩略图、类别分栏等方式进行选择呈现,并可对选中目录的所属资源进行各种排序显示(最新、推荐、点击、下载、评论、收藏、分享等)。
可对教师所上传的资源进行审核、分级、核价、是否允许下载等操作,从而实现资源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版权;
可实现用户上传的视频文件(avi、mpg、wmv、asf、rm、rmvb、dat等格式)自动转换为FLV或MP4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以便在各种终端浏览器中实现无差别播放。
可实现用户上传的文档文件(doc、ppt、xls、pdf、txt、wps等格式)自动转换为swf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以便在各种终端浏览器中实现在线浏览。
可实现用户上传的图书文件自动转换为可在线预览的SWF电子图书,并且可实现资源目录与图书页码及相关资源互相同步展示。
所有上传的资源(文章、多媒体、光盘)格式均能实现在线实时展示与应用,对允许下载的资源均以用户上传的原文件格式进行下载。这样既能有效保护作者的版权又能方便用户的应用。
平台具有优质课例在线同屏浏览功能,可实现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练习、教学反思的同屏浏览与学习功能。
对资源可进行推荐、评价、评论、收藏、分享、揪错等操作,并具备对评论功能的开放、审核、关闭等功能的系统设置与管理。
可对本校注册用户进行审核、授权、锁定、分级等管理;保证不同角色的授权用户只能观看相同级别或较低级别的资源。
可对本校教师在个人空间中所发表并允许单位共享的最新文章与教学资源,将自动推送给被授权的单位资源审核管理员进行资源审核,如审核通过后将自动归入学校资源库,并决定是否向上一级(市、县)资源中心进行推荐。1.1.4市级、县(区)级资源中心站功能简介
区域资源中心可通过模版选择、栏目(目录)设置、页面模块增删、肤色调整等个性化的定制,用户能很方便调用各类模板页,可快速搭建本区域教学资源展示网站群。可搭建区域门户主站;专题网站(搜索、课程、视频、图书、专题、素材、评比等);学科网站(小学语文‥‥‥初中数学‥‥‥高中物理等);
上传的课程资源以学科、年级、版本、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入库归类管理与页面呈现。二级页面默认以资源使用类型进行分栏展现,也可以选择其它呈现方式。其课程资源目录由用户在系统目录中选择能覆盖本区域全部学科所对应版本的知识点目录进行定制。
上传的其它资源以专题栏目和目录方式进行入库归类管理与页面呈现。其专题资源目录由用户在系统目录范围中自主选择,也可对专题资源的目录进行自主添加、修改和删除等管理,并支持批量移动一个目录内的全部资源到另一个目录。
系统实现了对站点目录进行角色授权,并对每条资源确定相应的使用等级。通过对资源使用者的使用角色和资源使用等级授权,达到资源使用的精细化权限管理。
资源的二级页面可实现列表、详情、缩略图、类别分栏等方式进行选择呈现,并可对选中目录的所属资源进行各种排序显示(最新、推荐、点击、下载、评论、收藏、分享等)。
可对教师所上传的资源进行审核、分级、核价、是否允许下载等操作,从而实现资源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版权;
可实现用户上传的视频文件(avi、mpg、wmv、asf、rm、rmvb、dat等格式)自动转换为FLV或MP4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以便在各种终端浏览器中实现无差别播放。
可实现用户上传的文档文件(doc、ppt、xls、pdf、txt、wps等格式)自动转换为swf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以便在各种终端浏览器中实现在线浏览。
可实现用户上传的图书文件自动转换为可在线预览的SWF电子图书,并且可实现资源目录与图书页码及相关资源互相同步展示。
所有上传的资源(文章、多媒体、光盘)格式均能实现在线实时展示与应用,对允许下载的资源均以用户上传的原文件格式进行下载。这样既能有效保护作者的版权又能方便用户的应用。
平台具有优质课例在线同屏浏览功能,可实现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练习、教学反思的同屏浏览与学习功能。
对资源可进行推荐、评价、评论、收藏、分享、揪错等操作,并具备对评论功能的开放、审核、关闭等功能的系统设置与管理。
可对本区域的注册用户进行审核、授权、锁定、分级等管理;保证不同角色的授权用户只能观看相同级别或较低级别的资源。
平台可实现对下级区域、学校、学科等管理员进行权限分配与管理。系统后台对管理员的权限分配更加细化。管理员权限可逐级下放,上级可管理分配下级权限,便于各级管理员对系统管理的各项任务进行更合理配置。
1.2名师优课系统
1.2.1产品概述
本系统能有效开展和满足“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需求。通过名师优课活动可充分发挥【名师】和【优课】的示范效能,促进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和参与本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积极性,并在应用中逐步积累形成本区域优质的、系统的、有特色的示范性教学资源体系,为本区域内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提供了平台保障。
1.2.2系统功能与特点
实现统一用户认证,实现一站式登录。本名师优课系统可实现与成华区原有用户系统进行整合,与原有用户平台实现统一的用户认证。还能增加腾讯QQ平台帐号和开放接囗的省级平台进行整合。
满足“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需求。本名师优课系统具有资源管理与展示、优课评选、名师的展示与教研(名师工作室)、名师空间等模块组成。
充分体现活动中【优课】与【名师】的价值。
集中部署、分级管理。本系统采用B/S架构,集中部署,逐级授权、独立管理。
其管理层级有:系统管理、市级管理、县(区)级管理、单位管理、站点管理员和个人管理。而站点管理员又可分站点系统管理员和多个站点资源审核管理员(教研员),其中站点资源管理员审核权限可按学科、年级、目录、活动项目以及资源等级等方式进行授权。
个性呈现、独立管理、择优推荐。本系统可实现市、各县(区)二级机构同时开展活动和个性化展示界面,可实现各县(区)的资源(课例)的个人上传、教研员初审、晒课(观众投票)、专家初评和决赛、优课推荐、名师推荐等完整过程,并将被遴选出的优秀课例和年度名师进行网上展示和向成都市名师优课系统进行推荐。
按现行教材体系,建立各学科资源目录。本系统已具有成都市现行各学科教材版本目录体系,可按照知识点存放各类资源。
可在线同屏预览课例所包含的全部资源。本系统具有在线同屏预览课例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评测练习、教学反思、参赛申报表的功能,方便用户的观摩学习。评委专家在观课预览过程中可对课例作品进行在线评分。(无需下载任何文件,让评委专家的评课更便捷、界面更友好)
支持观众的投票(推荐)。本系统具有观众的投票(推荐)、评论、浏览统计等功能,并根据系统设置的分数权重自动计算优秀课例作品的观众得分。系统采用实名制投票方式,每人一票,可防止虚假投票和刷票。
实现各区域所推荐的优秀课例同屏展示(同一知识点)。本系统支持在同一课(或同一知识点)中各区域所推荐的优质课例作品进行同屏展示和观摩学习。
名师工作室。本系统具有以区域名师牵头而其他教师共同参与建设的网络教研空间(简称“名师工作室”),可组成动态教研组(群、圈)开展网上教研活动。以集体的智慧打造更多的优秀课例作品来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本区域形成更多“本地化的”、“动态生成的”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提供了平台保障。
名师个人主页空间。本系统具有名师个人主页空间,可集中展现名师个人在资源建设、教学研究、师生互动等方面的成就和理念。
1.3教育成果评选系统
1.3.1产品概述
本系统可实现区域优质教育成果的评选、择优、推荐等活动,可有效推进本区域教学与教研工作的开展,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和共同参与的积极性,为促进区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平台保障。
1.3.2系统功能与特点
本系统采用B/S结构,集中部署,分级管理。可实现县(区)开通各自的评比站点,并具有独立的管理权限和个性化展示页面。
系统可在本区域站点中同时举办多种类型的评比活动(如课例、微课、作文、电脑、机器人等大赛活动),并具有独立的管理权限和专题页面。实现所有活动项目优质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与共享。
系统可实现本区域教育成果评选作品的个人上传、教研员初审、晒课(观众投票)、专家初评和决赛、作品获奖公示等完整过程。并将被遴选出的优秀作品向上级评选系统进行批量推荐。
系统可实现在线同屏浏览参赛者的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参赛申报表的功能,方便用户的观摩学习。评委专家在观课过程中可对作品进行在线同屏评分。(无需下载任何文件,让评委专家的评课更便捷、界面更友好)系统具有观众的投票(推荐)、评论、浏览统计等功能,并根据系统设置的分数权重自动计算作品的观众得分。系统采用实名制投票方式,每人一票,可防止虚假投票和刷票。
系统具有本区域现行各学科教材版本目录体系,可按照知识点存放各类资源。
系统可实现本区域学校、个人的作品上传数量统计展示;可实现本区域学校、个人观看作品浏览或下载等应用数量的统计与排名展示;可实现资源作品的浏览、评论、推荐等数量的统计与排名展示。
1.4教育资源定向搜索系统
1.4.1产品概述
建设以异构资源数据快速整合、查找与应用为目的“教育资源定向搜索系统”,方便教师快速查找指定国家、省、市、县、学校以及企业所开发与共享的各类优质教育资源。
1.4.2系统特点
为区域建设“教育资源定向搜索门户”。系统根据登录用户的来源区域与权限自动进入相应指定的搜索站点。而各站点的资源搜索范围由系统配置,实现资源在版权可控条件下的所见即能用,减少用户无谓的操作,提供良好的用户使用体验。
对国家、省、市、县、学校、企业所开发与共享的各类异构资源,可实现定向快速整合,实现统一的检索和应用,方便用户的使用。
可把它打造成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用户体验优越的第三方资源共享系统和导航应用平台。
1.4.3系统功能
可通过系统模版的选择、栏目模块增删、网页皮肤选择等设置,可快速建立市、县多级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搜索和快速导航站。
可实现国家、省、市、县、学校、企业所共享的各类异构资源进行快速整合,实现统一的检索方式、使用方法、应用操作,方便用户的应用。
在海量的教育资源中可通过资源的特有属性进行多条件筛选,可快速精确得到用户所需求的资源。
可根据登录用户权限和检索范围的限定进行搜索,保证用户所搜到资源都是当前用户有权使用,实现资源的所见所得。
通过用户个性化定制,实现有个性的差异化搜索。
可根据资源的自适应“质量权重”评价机制,将最优质、最受用户欢迎的资源排在搜索结果的最前面。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应用体验。
1.5名师个人空间系统
1.5.1产品概述
建设以教师个人为主体的网络空间,为每个教师提供“个人空间”(主页)和教师“备课空间”(云盘)。个人空间是教师个人教学成果、教育叙事、交流学习的展示与分享平台。备课空间是满足教师个人私有备课资源的管理与课堂教学应用之需要。它能有效促进个人资源及成果更方便推荐共享到学校、区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以名师为主体,而其它教师共同参与建设的网络教研空间与成果展示分享平台。
在网上开展教研活动过程中,其形成的“本地化”、“动态生成”和“优质”资源将推荐到学校及区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1.5.2个人主页空间功能简介
教师个人首页可通过模版选择、栏目功能模块增删、皮肤选择等设置,方便教师快速建立个人空间首页的个性化定制。
个人首页具有博文、资源、视频、收藏、专辑、相册、留言板、时光轴、个人档以及我的管理等栏目版面。
在各栏目版面的资源可实现列表、详情、缩略图等模式的呈现,并可对选中栏目所属资源进行多种排序显示,实现资源多样化方式呈现。
系统对用户上传的视频文件(avi、mpg、wmv、asf、rm、rmvb、dat等格式)自动转换为FLV或MP4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以便在各种终端浏览器中实现无差别播放。
系统对用户上传的文档文件(doc、ppt、xls、pdf、txt、wps等格式)自动转换为swf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以便在各种终端浏览器中实现在线浏览。
实现所发布资源(文章、多媒体、光盘)格式均能在线实时展示与应用,对允许下载的资源均以用户上传的原文件格式进行下载。这样既能有效保护作者的版权又能方便用户的应用。
对资源可进行下载、推荐、评价、评论、分享、揪错、收藏、备课等操作。
实现系统内个人所发布资源的自动汇聚,并在个人主页中展示。个人所发布的资源可向好友、教研组、各级网站进行推送共享。
实现所发布的空间主页或资源可选择浏览对象及使用权限。浏览对象:完全共享、好友共享、密码共享等方式。使用权限:是否允许下载等。
1.5.3名师工作室功能简介
系统具有模版选择、皮肤选择、栏目设置、页面模版绑定等功能,方便管理员快速定制个性化的名师工作室。
工作室首页具有工作室介绍、教研活动、教学论文、教学资源、视频、相册、访客留言、在线答疑、话题讨论等展示栏目。
空间管理员对工作室栏目有权进行添加、编辑、删除和页面模版绑定等功能。
在各栏目中可实现多样化页面呈现方式,资源可实现列表、详情、缩略图等模式的呈现,并可对选中栏目所属资源进行排序显示。
系统对用户上传的视频文件(avi、mpg、wmv、asf、rm、rmvb、dat等格式)自动转换为FLV或MP4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以便在各种终端浏览器中实现无差别播放。
系统对用户上传的文档文件(doc、ppt、xls、pdf、txt、wps等格式)自动转换为swf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以便在各种终端浏览器中实现在线浏览。
实现所发布资源(文章、多媒体、光盘)格式均能在线实时展示与应用,对允许下载的资源均以用户上传的原文件格式进行下载。这样既能有效保护作者的版权又能方便用户的应用。
具有对资源可进行下载、推荐、评价、评论、分享、揪错、收藏、备课等操作。系统具有成员申请加入本空间和管理员对申请成员进行审核授权等功能。空间管理员具有对所有成员所发布内容进行审核和向上推荐等管理功能。实现所发布的资源可选择浏览对象及使用权限。浏览对象:个人私有、成员共享、密码共享、全部共享等方式。使用权限:是否允许下载、向上推送等。
1.6产品应用导航系统
1.6.1产品概述
本系统实现第三方产品应用的管理与接入,系统已具有国家、省市、区县等主要应用平台单点登录的功能。用户可自定义和管理个人应用桌面,为用户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应用模式。
1.6.2系统功能与特点
统一的用户认证: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平台采用统一的用户认证中心,实现用户信息的统一管理和统一登录认证。
单点登录:为了方便用户的应用,系统已实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四川省数字校园平台、成都数字校园等第三方产品的单点登录。
用户认证接口共享:为了方便第三方厂商产品的接入,系统提供了统一的用户认证接口供第三方厂商调用。
系统应用自主添加:系统管理员可自主添加系统应用产品,并支持多种登录方式和共享范围的选择。并需对产品使用角色和范围进行授权。
个人应用桌面自主管理:用户可添加被授权的系统应用到个人应用桌面,也可以自主添加个人快捷应用到个人应用桌面,并对个人桌面进行可个性化管理与设置。
1.7教学应用空间
教师教学应用空间由资源管理、备课空间、我的应用、我的信息、我的主页、我的工作室、我的私信、我的好友、我的管理等应用组成。
1.7.1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由我的资源、我的上传、我的收藏、我的下载、推荐给我、资源统计等模块组成。
1.7.2备课空间
备课空间由我的备课、我的书架、集体备课、校本备课、区域备课、公共资源、厂商资源、素材资源等模块组成。
1.7.3我的应用
我的应用由课堂教学、作业管理、直播课堂、在线辅导、你问我答、教学观摩等模块组成。
课堂教学:由教学计划、电子教材、备课资源等模块组成。
作业管理:由我的试题、系统题库、发布作业、批改作业、统计分析等模块组成。
直播课堂:由名校直播课堂、名师直播课堂、在线点播。
在线辅导:由名师在线辅导、你问我答等模块组成。
你问我答:由你问我答等模块组成。
教学观摩:由在线(离线)教学观摩,可实时评论、在线评价、进行推荐等互动活动。
本发明构建了区域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管理平台,整合国家、省级、市级、区域内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资源搜索、下载、管理、交流、评价、推送等服务;为各中小学提供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支持学校的资源建设和优质资源的积累;通过教育成果评选和名师优课系统的建设,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分级评选、择优汇聚、共享展示;通过名校、名师教研空间等系统平台的建设,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促进本区域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保障。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通过内置的名师优课系统、名师空间系统、成果评选系统、课程资源系统、教育视频系统、搜索导航系统、学校教育资源中心、教学备课系统,实现市级、县区、学校、个人四级架构站群式优质资源的共享;
通过本系统网络接口与国家、省、市、县级等其它第三方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共享。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包括有:教育资源云搜索系统、站群式教育资源系统、名师优课系统、名师空间系统、教育成果评选系统、学校教育资源中心、教学备课系统、快速建站模块、个性化定制模块;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采用B/S结构,系统采用分层分类管理模式,层级有:系统管理、县/区级管理、单位管理、站点管理和个人管理。其中站点管理又分站点主管理员和n个站点资源审核管理员,站点资源管理员审核权限可按学科、年级、目录、活动项目进行授权;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视频格式转换模块,对用户上传的视频文件自动转换为FLV或MP4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文档格式转换模块,对用户上传的文档文件自动转换为SWF格式或HTML格式,并自动生成缩略图;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在线同屏浏览模块,用于实现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练习、教学反思的同屏浏览与学习;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观众投票评论模块、浏览统计模块,用于根据系统设置的分数权重自动计算优秀课例作品的观众得分;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根据登录用户的来源区域与权限自动进入相应指定的搜索站点,各站点的资源搜索范围由平台配置;
所述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置个人应用模块,该个人应用模块包括课堂教学模块、作业管理模块、直播课堂模块、在线辅导模块、你问我答模块、教学观摩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教育视频系统设置有视频流实时加密模块,所述视频流实时加密模块采用的加密方法为:
步骤1:利用加密摄像头拍摄明文视频,得到视频流,并将视频流通过数据总线发送给加密摄像头内置的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
步骤2:加密模块对视频流进行加密后,得到密文视频,将密文视频通过网络发送给视频服务器,所述视频服务器存储密文视频;
步骤3:所述解密客户端向视频服务器发送视频获取请求,请求获取视频服务器上的密文视频;
步骤4:视频服务器接收解密客户端发送的视频获取请求,将请求获取的密文视频发送给解密客户端;步骤5:解密客户端接收视频服务器发送的密文视频,利用内置的解密模块对密文视频进行解密后,得到解密视频,并将解密视频进行播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流实时加密模块采用的加密方法进一步单视频文件到3D视频文件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原始图像,所述原始图像为单视频文件的一帧画面;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存储模式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拆分,得到两个独立的左右眼图像;根据Scaling算法将所述左右眼图像放大到所述原始图像的尺寸,得到新的左右眼图像;将所述新的左右眼图像打包输出,生成3D视频文件播出。单视频文件到3D视频文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原始图像,所述原始图像为单视频文件的一帧画面;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存储模式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拆分,得到两个独立的左右眼图像;根据Scaling算法将所述左右眼图像放大到所述原始图像的尺寸,得到新的左右眼图像;将所述新的左右眼图像打包输出,生成3D视频文件播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缩略图的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待生成缩略图的源图片和待生成缩略图的目标尺寸;
步骤二,根据重要性分析算法,计算源图片的重要性分布即每个像素的重要性;对待显示的图片进行重要性分析;依据待显示图片的属性,通过视觉显著性检测方法提取所述待显示图片的重要区域;重要性信息图包括:获取所述待显示图片的重要区域的灰度值;生成所述待显示图片的重要区域的灰度图;依据重要性分析结果生成所述待显示图片的重要性信息图,所述重要性信息图包含灰度信息;依据所述灰度信息对所述重要性信息图进行重要性分层;将所述重要区域的灰度图的灰度值按照预设取值范围进行划分,形成灰度值由高到低的多层重要信息图;提取所述重要区域的灰度图中物体的形状,将同一物体的形状所包含的灰度值划分为同一层;依据所述分层重要性的高低,由高到低逐层显示所述图片;
步骤三,将源图片均匀划分成M×N个网格,其中M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以及,根据图片的重要性分布,计算每个网格的重要性;
步骤四,根据不同网格的重要性,使用裁剪、缩放、扭曲三种策略对网格进行变形,获得变形后的网格;使用扭曲策略保持重要区域的形状,而扭曲重要区域之间的不重要区域,使用裁切策略和缩放策略使变形后的网格同时满足裁切要求、扭曲要求、缩放要求;裁切要求为:网格的重要性越高,变形后的网格的位置与裁切窗口中心的距离越近;其中,单个网格与裁切窗口中心距离的计算方式为:变形后网格的质心距离裁切窗口中心的距离的平方和,包括:根据网格的四个顶点,计算当前变形后网格的质心坐标;根据变形后网格的质心坐标,计算质心与裁切窗口中心的距离;计算所述距离的平方;缩放要求为:网格的重要性越高,变形后的网格与原始网格相比尺度差异越小;其中,单个网格与原始网格尺度差异的计算方式为:变形后网格的平均对角线长度与原始网格对角线长度之差的平方和,包括:根据网格的四个顶点,计算当前变形后网格的尺度参数,该参数取值为正值,在0到1的范围内,说明该网格变形后发生了尺度缩小;大于1,说明该网格变形后发生尺度扩大;等于1说明该网格尺度未发生变化;根据变形后网格的尺度参数,计算变形后网格的平均对角线长度与原始网格对角线长度之差;计算所述长度差的平方;
步骤五,使源图像各网格内的图像内容适应变形后的网格,获得第一缩略图;根据变形后网格的四个顶点坐标与原始网格的四个顶点坐标,计算从原始网格到变形后网格的最佳平面投影关系,即一个二维的线性映射;根据最佳平面投影关系,将原始网格内的各像素投影到变形后的网格中,使原始图像内容适应新的网格;根据图像变形后像素的位置和裁切窗口的位置,丢弃处于裁切窗口之外的像素,保留裁切窗口之内像素作为第一缩略图;
步骤六,根据重要区域完整性检测策略,判定第一缩略图对重要区域的显示是否符合中重要区域完整性判定条件;重要物体完整性判定条件为:缩略图中所有像素的重要性之和与源图片中所有像素的重要性之和的比例大于预设阈值,其中,预设阈值的取值大于0.2;
步骤七,若第一缩略图符合重要区域完整性条件,则直接将第一缩略图作为第二缩略图;否则,利用裁切修正算法调整裁切策略的作用效果,重新获得第一缩略图;利用裁切修正算法调整裁切策略的作用效果,重新获得第一缩略图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对不满足重要物体完整性判定条件的缩略图,调整裁切策略的作用效果,即调整裁切要求,使重要网格距离裁切窗口中心的距离更近,减少变形后处于裁切窗口之外的像素数量;
步骤八,根据重要区域充分性检测策略,判定第二缩略图对重要区域的显示是否符合中重要区域充分性判定条件;重要物体充分性判定条件为:缩略图中重要像素所占的面积与缩略图面积比例大于预设阈值,其中,预设阈值的取值大于0.2;
步骤九,若第二缩略图符合重要区域充分性条件,则直接将第二缩略图作为第三缩略图;否则,利用缩放修正算法调整缩放策略的作用效果,重新获得第二缩略图;利用缩放修正算法调整缩放策略的作用效果,重新获得第二缩略图的步骤包括:对不满足重要物体充分性判定条件的缩略图,调整缩放策略的作用效果,即调整缩放要求,使重要网格的尺度与原始网格的尺度差异更小,增大变形后重要区域占据的面积;
步骤十,输出第三缩略图;
步骤十一,缩略图的加载,显示缩略图显示界面,其中,所述缩略图显示界面具有随用户操作滚动的视觉区域,视觉区域的滚动带动电子设备屏幕当前显示的缩略图的改变;监控视觉区域的滚动;在视觉区域停止滚动时,确定当前需在所述视觉区域显示的待显示缩略图;将所述待显示缩略图读取至内存,并启动在所述视觉区域绘制所述待显示缩略图的图片帧;每在绘制N个图片帧时,若检测到所述待显示缩略图中存在未加载至GPU的至少一个缩略图,则停止绘制下N个图片帧,优先将所述至少一个缩略图中设定数量的目标缩略图加载至GPU中,并在所述目标缩略图加载至GPU后,恢复绘制下N个图片帧;其中,N≥1且为整数;
所述停止绘制下N个图片帧包括:
每在上N个图片帧已绘制,且检测到所述待显示缩略图中存在未加载至GPU的至少一个缩略图时,停止绘制下N个图片帧;
所述在所述目标缩略图加载至GPU后,恢复绘制下N个图片帧包括:
在将所述目标缩略图加载至GPU后,绘制下N个图片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档格式转换模块的文档格式文件转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获取需要进行格式转换的文件;
根据文件后缀名判断所述文件的格式是否为文档格式;
对所述文档格式文件进行初始化处理;判断所述文件是否为加密文件或非法文件,并计算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页数;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页数为0时,将其标注为空文件并通知服务器;
将所述文档格式文件发送给文档转换节点;所述文档转换节点包括无PPT文件转换子任务的第一文档转换节点和有PPT文件转换子任务的第二文档转换节点;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小于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时,将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每一页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给所述每个第一文档转换节点;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大于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同时满足(L1*2+L2)≥P的条件时,将所述每个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两页文档格式文件,所述每个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一页文档格式文件,并且优先分配所述每个第一文档转换节点的转换子任务,其中L1表示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L2表示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总数,P表示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大于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同时所述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数量为0时,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平均分配给所述每个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当所述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大于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同时满足(L1*2+L2)<P的条件,并且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数量不为0时,所述第一文档转换节点中每个节点分配2n页文件,所述第二文档转换节点中每个节点分配n页文件,剩余的页数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给第一文档转换节点,若还有多余的页数则按照节点次序依次分配给第二文档转换节点,其中L1表示第一文档转换节点总数,L2表示第二文档转换节点总数,P表示文档格式文件的总页数;对所述文档格式文件进行格式转换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教育资源云搜索系统的云搜索服务注册方法包括:
站点发送注册申请至云服务端,所述注册申请至少包括站点域名;
所述云服务端根据所述注册申请为所述站点分配站点ID,并根据所述站点ID建立所述站点的资源索引的目录;
所述云服务端采集所述站点的资源并存储,根据所述站点资源生成站点资源索引;所述云服务端通过所述站点提供的资源标准化内容接口采集所述站点的资源,所述站点资源包括标准化内容,所述标准化内容包括资源访问地址、资源ID、资源名称、资源分类、资源正文和资源最后修改时间;所述云服务端存储所述资源的标准化内容;所述资源的标准化内容还包括资源标签、资源摘要、资源作者ID、资源作者、资源创建时间、资源浏览量、资源编辑次数、资源版本数和资源评论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站点提供的资源标准化内容接口采用XML语言编写,并对每个资源有独立的资源访问地址;
所述云服务端根据所述站点资源索引的目录定义的位置存储所述站点资源索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格式转换模块的视频格式转换方法包括:在将隔行序列转为逐行序列的过程中采用了边缘保护策略和运动自适应策略对场内插值的结果进行了修正,视频格式转换的过程是:对隔行输入的视频信号先进行隔行序列的逐行化处理,进行逐行化时,采用边缘保护场内二维插值和Cubic二维插值加权求和,再用运动自适应插值结果与之做三维加权求和,对逐行化后的序列进行帧率变换,最后做帧内分辨率变换,输出指定帧率或场率的视频序列;
所述的隔行序列的逐行化,具体为:
对隔行序列做三种处理:首先是场内垂直方向的一维Cubic插值,使输入视频序列的垂直分辨率加倍,其次对待插值象素做边缘保护插值,并与一维Cubic插值的结果加权求和,得到场内插值的结果,最后对隔行序列中的待插值象素进行运动检测,根据运动检测确定的运动自适应加权系数将场内插值的结果和运动参考象素加权求和,得到经三维插值的逐行象素;
所述的一维Cubic插值,具体如下:
在进行隔行序列的逐行化时,仅需要对输入的图象进行垂直方向的插值,采用4抽头128相位的Cubic函数插值滤波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垂直方向的一维插值,插值滤波器的系数按下式进行计算:
u ( Δ x ) = 3 2 | Δ x | 3 - 5 2 | Δ x | 2 + 1 - 1 2 | Δ x | 2 + 5 2 | Δ x | 2 - 4 | Δ x | + 2 0
在垂直方向上对输入图象进行Cubic函数插值的计算公式为:
I c u b i c * ( x + 1 , y , n ) = Σ i = - 1 2 I ( x + 2 i , y , n ) u v ( 2 i - 1 2 )
其中Icubic *(x+1,y,n)为第n场中在位置(x+1,y)处,以Cubic函数为插值核的二维插值结果,其中x={1,3,5,Λ}或{0,2,4,Λ};
I(x,y,n)为第n场中在位置(x,y)处的已知象素;
i∈[-1,2]为参与插值的象素的垂直偏移量;
是一维4抽头128相位Cubic函数插值滤波器的系数,下标v表示垂直方向的插值滤波器;
所述的边缘保护插值,具体如下:
边缘保护插值由两个部分组成:边缘相关方向判断,边缘相关方向插值,首先根据待插值点周围的已知象素插值差判断待插值点的边缘相关方向,以水平向右为0°,相关方向的集合为:{45°,90°,135°},然后以该相关方向上已知象素的平均值作为边缘保护插值结果,并以相关方向象素的差确定边缘保护插值的加权系数,边缘保护插值和二维Cubic插值一起构成了场内二维插值的结果,即:
I inf r a * ( x + 1 , y , n ) = ( 1 - w e d g e ) I c u b i c * ( x + 1 , y , n ) + w e d g e I e d g e * ( x + 1 , y , n )
其中Iinfra *(x+1,y,n)是在输入的第n场中采用场内二维插值算法得到的插值结果,该二维插值包括Cubic二维插值和边缘保护插值,x={1,3,5,Λ}或{0,2,4,Λ};
Icubic *(x+1,y,n)是在输入的第n场中采用二维Cubic插值得到的插值结果;
Iedge *(x+1,y,n)是在输入的第n场中采用边缘保护的方法得到的插值结果;
wedge是输入的第n场中待插值象素点(x+1,y)的边缘保护加权系数,由该点的相关方向上已知象素的差决定;
所述的运动自适应插值,具体如下:
采用运动自适应的方法对运动和静止内容分别进行处理,运动自适应算法的基础是运动检测和运动判断,采用基于场的算法的几判断方法,如果当前场的某象素与参考场对应位置处的插值象素的差超过一定的门限,则认为当前场的象素是运动的,否则认为当前场的象素是静止的,在对当前场中的象素进行运动的检测的同时,该算法还给出了该象素的运动加权系数,因此在逐行帧中的待插值象素是由场内插值与参考场对应象素根据运动加权系数加权求和得到的,采用运动自适应技术的插值公式为:
I int e r * ( x + 1 , y , n ) = m _ ratioI int r a * ( x + 1 , y , n ) + ( 1 - m _ r a t i o ) · I ( x + 1 , y , n - 1 ) ;
其中,Iinter *(x+1,y,n)是第n场中经场间插值得到的x+1行,y列象素,x={1,3,5,Λ}或{0,2,4,Λ};
Iintra *(x+1,y,n)是在第n场内采用场内插值,包括二维Cubic插值和边缘保护插值,得到的x+1行,y列象素;
I(x+1,y,n-1)是第n-1场中的x+1行,y列象素;
m_ratio是运动加权系数,如果当前场某象素经运动检测判断为静止象素,则m_ratio=0,m_ratio∈[0,1]。
CN201610321168.1A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Pending CN1059155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1168.1A CN105915526A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1168.1A CN105915526A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5526A true CN105915526A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48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21168.1A Pending CN105915526A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5526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7348A (zh) * 2016-09-05 2017-08-18 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远程pc教学平台的移动终端学习方法和系统
CN107464003A (zh) * 2017-07-27 2017-12-12 上海茵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育培训课程发布系统
CN108269210A (zh) * 2018-04-24 2018-07-10 北京菲尔麦德咨询有限公司 粒型教育资源配置方法
CN109240991A (zh) * 2018-09-26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推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09657211A (zh) * 2018-12-11 2019-04-19 万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格式转换的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10572687A (zh) * 2019-08-09 2019-12-13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直播回源聚合的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2034A (zh) * 2019-10-25 2020-01-17 湖北工业大学 高反光表面三维面形测量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10728603A (zh) * 2019-10-31 2020-01-24 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教育资源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3436481A (zh) * 2020-03-23 2021-09-24 上海贲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远程课堂教育互动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2701A (zh) * 2012-12-03 2013-03-20 北京中加国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及建立方法
CN104240165A (zh) * 2014-09-16 2014-12-24 南阳师范学院 一种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平台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2701A (zh) * 2012-12-03 2013-03-20 北京中加国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及建立方法
CN104240165A (zh) * 2014-09-16 2014-12-24 南阳师范学院 一种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平台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7348A (zh) * 2016-09-05 2017-08-18 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远程pc教学平台的移动终端学习方法和系统
CN107464003A (zh) * 2017-07-27 2017-12-12 上海茵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育培训课程发布系统
CN107464003B (zh) * 2017-07-27 2020-11-10 上海茵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育培训课程发布系统
CN108269210A (zh) * 2018-04-24 2018-07-10 北京菲尔麦德咨询有限公司 粒型教育资源配置方法
CN109240991A (zh) * 2018-09-26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推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09240991B (zh) * 2018-09-26 2021-07-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推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09657211A (zh) * 2018-12-11 2019-04-19 万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格式转换的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10572687A (zh) * 2019-08-09 2019-12-13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直播回源聚合的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2034A (zh) * 2019-10-25 2020-01-17 湖北工业大学 高反光表面三维面形测量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10728603A (zh) * 2019-10-31 2020-01-24 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教育资源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3436481A (zh) * 2020-03-23 2021-09-24 上海贲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远程课堂教育互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5526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Athique Transnational audiences: Media reception on a global scale
MacDonald Digital heritage
CN102063459A (zh) 一种以数字资源管理与整合技术为支撑的远程教育系统
Xia Electronic publishing in archaeology
Decker et al.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of new academic library services by means of web-based conjoint analysis
Wanyan et al. Promoting equal access to public digital cultural services in China: efforts and challenges
Lee Print vs. digital: The future of coexistence
Liu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Teaching System Und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ckground
Bark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and Its Impact on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Caidi Th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s a discursive space: A case study of the library community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Ye et al. Digital protection analysis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health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big data in the era of data cloud
Perlman Television up in the air: The Midwest program on airborne television instruction, 1959–1971
Guo et al. Design of Virtual Scenes for Revolutionary Education Based on VR Technology
Itmazi et al. The recommendation systems: Types, domains and the ability usage in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Pucciarelli et al. What do we know about Douala. Access to information with and about the largest Cameroonian city
Hongye Design of Remote Platform for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based on Cloud Networking File Sharing Algorithm
Smith Digitising documents for public access
Labi Trends in Twenty-First Century Contemporary Art In Accra
Leimbach Innovative programming and social engagement in art institutions: An Australian case study
Panpaeng et al. Virtual Tour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Increase the Potential of Ethnic Homestay Tourism in Mae Hong Son Province
Nyaichyai Available DSpace Repositories in Nepal: Describing their Local Adoptions
Mingsiritham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virtual museum of nonthaburi
He et al. Research on UI and Intelligent Product Design of Prefabrication System for Urban white-collar Work Mea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Sinuraya Library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Meeting Needs Nagari Community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